Workflow
电风扇
icon
搜索文档
关税税率频繁变化下,中国依旧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小家电生产基地
第一财经· 2025-10-13 09:13
在墨西哥的北美富华山工业园的董事长胡海向记者表示,中国白色家电的上游零部件供应商有跟随出海 的趋势,墨西哥本地产业链配套能力与中国有明显差距,目前无法完全匹配中资企业的需求。 而对于不依赖于美国市场的中小家电厂商而言,出海设厂的意愿更低。 一家顺德咖啡机出口企业表示,"美国客户占比高的公司,面对关税变化,有必要考虑海外设厂,但我 们(美国客户)占比不高。" 慈溪家电馆创始人余雪辉也告诉记者,慈溪家电出口市场中,美国占比约15%-20%。虽然最近美国关税 可能又会变动,慈溪中小型的小家电出口企业对海外建厂仍以观望为主。"它们的普遍看法是如果真的 做不了美国市场,就换个市场来补上。" 宁波去东南亚建厂的家电企业目前估计20家左右,相比宁波地区3000多家家电企业,以海外建厂来应对 关税影响的企业占比还较小。余雪辉说,这些中小企业很多都是老板亲力亲为,远程管理海外工厂对它 们来说也是挑战。 虽然美国过去半年关税税率频繁变化,但中国小家电出口企业也在寻找应对方法。在近日对中小家电企 业的采访中,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一些中小型的小家电出口企业虽然在探索海外设厂的可能性,但经 过多次实地考察和对比,这些企业仍然感到,中国 ...
关税变数下,中国仍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小家电生产基地
第一财经· 2025-10-12 18:12
他透露,近半年,虽然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外来投资增多,但当地的优势并不明显。"人工、租金都在上涨。像马来西亚工人的月薪比半年前增加了 7%-8%,厂房租金也在增加,每平方米已达9美元。在此情况下,马来西亚的制造成本比中国大约高了15%。综合看,中国的小家电制造成本和产业链配套 能力在全球范围仍然是最具竞争力的。" 乐途电器生产的电风扇,相当一部分出口美国,目前全部仍在国内广东省中山市生产。面对关税新的变数,黎明阳本月中旬将去墨西哥考察,但产业链配套 不完善也将是这一区域的新挑战。 在墨西哥的北美富华山工业园的董事长胡海向记者表示,中国白色家电的上游零部件供应商有跟随出海的趋势,墨西哥本地产业链配套能力与中国有明显差 距,目前无法完全匹配中资企业的需求。 虽然美国过去半年关税税率频繁变化,但中国小家电出口企业也在寻找应对方法。在近日对中小家电企业的采访中,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一些中小型的小 家电出口企业虽然在探索海外设厂的可能性,但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和对比,这些企业仍然感到,中国依旧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小家电生产基地。 10月12日,乐途电器总经理黎明阳告诉记者,半年前曾计划到柬埔寨、马来西亚设厂,现在已暂停东南 ...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人禾:1.5℃温控目标下 气候变化加快行业格局重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14:34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包括资讯、报告、培训、咨询等在内的14项ESG服务,助力上市公司传播ESG理念,提升ESG可持 续发展表现。点击查看【 ESG评级中心服务手册】 极端天气正成为新的经济变量。根据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最新数据,2024年成为首个突破《巴黎协定》1.5℃温控目标的年份。中国气象 局也警示,2025年全球平均气温仍有可能再创新高。 极端气候背后的推手是谁?碳中和进程中哪些行业企业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直接?企业又该如何从防御转向主动布局?围绕这些问题,在 2025年服贸会第四届气象经济主题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院长张人禾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 张人禾是气候动力学家,长期从事厄尔尼诺现象以及亚洲季风和中国气候变异的研究,其研究成果有助于提升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的准确性 与业务能力。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百年来全球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和气候变暖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应对气候变化在当前看 来最关键的仍是进一步加大减排措施的力度,通过更有效的减排确保温控目标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张人禾。资料图 人类活动与近百年快速增温直接相关 《21世纪》:部分观点认为,并非是人 ...
21专访丨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人禾:1.5℃温控目标下 气候变化加快行业格局重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07:21
极端天气正成为新的经济变量。根据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最新数据,2024年成为首个突破《巴黎协定》1.5℃温控目标的年份。中国气象 局也警示,2025年全球平均气温仍有可能再创新高。 极端气候背后的推手是谁?碳中和进程中哪些行业企业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直接?企业又该如何从防御转向主动布局?围绕这些问题,在 2025年服贸会第四届气象经济主题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院长张人禾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 张人禾是气候动力学家,长期从事厄尔尼诺现象以及亚洲季风和中国气候变异的研究,其研究成果有助于提升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的准确性 与业务能力。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百年来全球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和气候变暖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应对气候变化在当前看 来最关键的仍是进一步加大减排措施的力度,通过更有效的减排确保温控目标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张人禾。资料图 人类活动与近百年快速增温直接相关 《21世纪》:部分观点认为,并非是人类活动排放二氧化碳导致的气候变暖。怎样看待这一观点? 张人禾:这类观点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从长期历史角度看,地球历史上确实有很多时期二氧化碳浓度很高,甚至有时增温会超前于二氧 ...
专访张人禾:1.5℃温控下,气候变化重塑行业格局|首席气候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19:1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卢陶然、李德尚玉 北京报道 极端天气正成为新的经济变量。根据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最新数据,2024年成为首个突破《巴黎协定》1.5℃温控目标的年 份。中国气象局也警示,2025年全球平均气温仍有可能再创新高。 极端气候背后的推手是谁?碳中和进程中哪些行业企业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直接?企业又该如何从防御转向主动布局?围绕这 些问题,在2025年服贸会第四届气象经济主题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院长张人禾接受了21世纪经 济报道记者的专访。 张人禾是气候动力学家, 长期从事厄尔尼诺现象以及亚洲季风和中国气候变异的研究,其研究成果有助于提升我国短期气候预测 的准确性与业务能力。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百年来全球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和气候变暖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应 对气候变化在当前看来最关键的仍是进一步加大减排措施的力度,通过更有效的减排确保温控目标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院长张人禾,受访者供图)人类活动与近百年快速增温直接相关 《21世纪》:部分观点认为,并非是人类活动排放二氧化碳导致的气候变暖。怎样看待这一观点? 张人禾:这类观点长 ...
深走访·提质效丨借资本市场加速创新 美的集团构筑全球发展版图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16:58
公司发展历程与资本运作 - 公司1993年作为中国首家乡镇企业于深交所上市 最初主营电风扇和空调业务[3] - 2013年通过吸收合并子公司完成整体上市 成为从单一品类制造商向多元产业集团跨越的分水岭[3] - 自2013年整体上市至2023年十年间 营业总收入增长2倍 净利润增长3倍 经营性现金流增长超4.5倍[4] 并购战略与产业布局 - 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产业生态重构:1998年收购东芝万家乐压缩机业务实现垂直整合 2017年收购库卡集团切入机器人自动化领域[4] - 近年并购步伐加快 收购标的包括合康新能、万东医疗、科陆电子等A股公司 以及瑞士Arbonia气候部门、东芝电梯中国业务等境外资产[5] - 形成"内生增长+外延并购"双轮驱动模式 业务覆盖智能家居、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智能建筑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等多元领域[5] 研发投入与创新体系 - 2022至2024年研发投入合计超430亿元 其中2024年投入超160亿元 同比增幅超10%[6] - 全球研发人员超2.3万名 占非生产人员比例超50% 专利家族数位列全球第八、中国民营企业第一[6] - 建立"三个一代"研发模式与"四级研发体系" 在12个国家设立38个研发中心 形成"2+4+N"全球化研发网络[6][7] 智能制造与生产成果 - 佛山顺德基地实现"机器人生产机器人" 全自动化产线每30分钟下线一台工业机器人[2] - 拥有6座"灯塔工厂" 在中国企业中排名第二 重庆工厂成为全球中央空调冷水机组行业首座全流程AI赋能灯塔工厂[8] - 库卡智能产线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 成为ToB业务重要增长极[4] 财务表现与股东回报 - 2024年营业收入4071.50亿元 同比增长9.44% 归母净利润385.37亿元 同比增长14.29%[9] - 自2013年整体上市以来累计派现超1340亿元 累计股份回购超271亿元[9] - 2025年披露两个回购方案:15亿-30亿元和50亿-100亿元[9] 行业地位与全球布局 - 产品在9个家电品类中稳居线上线下双第一 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277位[9] - 业务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乡镇企业发展为全球化科技集团[2][10] - 通过跨国并购和全球研发布局实现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 成为传统制造向高科技转型的典型样本[7][10]
黑龙江省商品消费热度上升
人民网· 2025-08-05 09:50
消费增长趋势 - 黑龙江省商品消费同比增长10.4% [1] - 日用家电全品类销售同比增长95.3% [1] - 通信设备零售业发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4.7% [1] - 家用视听设备零售业发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9% [1] 零售渠道表现 - 百货商店等线下综合零售业发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7% [1] - 线上互联网零售业发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92.8% [1] - 线上线下消费热度同步上升 [1] 政策驱动因素 -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 [1] - 消费者对汽车报废更新、家电以旧换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反响热烈 [1] - 税务部门聚焦家电家居、新能源汽车等热门消费领域宣传税收政策 [1] 市场环境变化 - 自6月下旬以来持续高温天气导致空调、电风扇等产品需求量剧增 [1] - 消费者购买行为踊跃 [1]
广东传统产业谋变:强化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搜狐财经· 2025-08-01 10:03
传统产业在广东经济中的地位 - 传统产业占广东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比重超七成 利税占六成五 从业人员占七成五 是广东经济的顶梁柱[2] - 广东制造业31个行业大类、4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大部分来自传统产业 产量居全国第一的160多种工业产品也主要来自传统产业[2] -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规模达2.86万亿元 服装年产量超40亿件 家电产业规模持续位居全国第一 空调等七类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2]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 - 世界总需求收缩导致全球贸易总量下降 衍生出需求萎缩、价指下跌、消费降级、订单减少、产能过剩等问题[5] - 企业存在不愿、不敢、不会转型的三不问题 以及缺技术基础、缺技术人才、缺转型经验、缺试错再投资能力的四缺问题[6] - 部分行业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字化水平参差不齐影响协同转型效果[6] 转型升级路径与政策支持 - 转型升级核心路径是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通过人工智能赋能打造典型场景 如飞亚达通过机器识别系统减少60%以上误判[3][7] - 广东累计推动超4.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占全省规上工业企业近60% 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88.2% 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91.3%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68.6%[4] - 广东在全国率先出台《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和《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 通过立法支持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3] 创新驱动与生态构建 - 科技创新是核心驱动力 但面临产业与创新生态不足、创新资源要素配置不合理问题 需打造服务传统产业升级的创新突击队[8][9] - 广东将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 强化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布局 解决高质量技术供给问题[9] - 需深化放管服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激活传统产业中沉淀的闲置或低效资源[9] 政策与资金支持方向 - 强化政策供给 围绕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推出创新措施 健全政策引导机制 让企业便捷获得政策红利[1][10] - 强化项目支撑 布局一批重大项目 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 把更多金融活水引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1][10] - 需提高政策精准度 缩小普惠性政策与企业精准滴灌需求之间的差距 让好政策真正用得上、兑现快[9][10]
3.8%↑!广州上半年GDP超1.5万亿元,这些领域跑出“加速度”
搜狐财经· 2025-07-31 19:37
宏观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5080.99亿元,同比增长3.8%,第三产业增速最快达4.3%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112.34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3705.87亿元增长2.1% [1]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6.01亿元增长4.4%,其中水果产量受荔枝丰收带动增长8.3%,花卉和观赏鱼产值分别增长6.3%和13.8% [1] 工业发展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汽车制造业下降5.7%但新能源车产量增长9.5% [2] - 电子产品制造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分别增长1.6%和6.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1.3% [2] - 集成电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0%,液晶显示模组产量增长1.5倍,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长37.7% [2] 服务业动态 - 1-5月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9.2%,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内容服务分别增长13.3%和23.3% [2]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3%,其中咨询与调查业增长28.4%,科技中介服务增长46% [2] - 体育业因十五运会预热增长16.7%,快递服务营业收入增长37% [2]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11.22亿元增长5.9%,家具类零售额增长3.3倍,电子出版物增长1.1倍 [3] - 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7.1%,家用电器类增长27.6%,金银珠宝类增长16.3% [3]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6.4%,餐饮网络餐费收入增长10.9% [3] 投资与基建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8%,工业投资增长12%,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5.5% [3] - 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19.3%,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7.6%,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28.2% [3] -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2%,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1% [3] 交通与金融 - 客运量1.63亿人次增长0.9%,白云机场国际航线旅客吞吐量增长23.9% [4] -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7.6%,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长5%,制造业贷款增长4.7% [4]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增长22.9%,住户存款增长10.5% [4] 民生领域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310元增长3.4%,农村居民收入23568元增长5.6% [5] - 教育投资增长14.3%,体育投资增长21.2%,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增长12% [5]
广东多个行业产值产量全国第一
快讯· 2025-07-31 13:24
传统产业竞争力 - 食品饮料、精制食用植物油、饮料等产量均为全国第一 [1] - 纺织服装等产值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1] - 家电产业规模持续位居全国第一 [1] - 空调、电风扇、微波炉、油烟机、燃气具等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 [1] 汽车产业 - 1-6月汽车产量131.34万辆,居全国第二位 [1] 化工产业 - 建成五大炼化一体化基地 [1] - 原油年加工量超8000万吨 [1] - 涂料产量、合成洗涤剂产量、塑料制品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