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源
搜索文档
亿华通(688339):2024年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燃料电池系统销量阶段性承压,旭阳集团有望助力公司迎来新发展
光大证券· 2025-05-01 19: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亿华通-U燃料电池系统销量阶段性承压,但控股股东拟变更为旭阳集团,有望助力公司迎来新发展,虽下调盈利预测,但仍看好公司成长趋势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67亿元,同比-54.21%,归母净利润-4.56亿元,亏损幅度加大;2025Q1实现营业收入0.11亿元,同比-19.92%,归母净利润-0.93亿元,亏损幅度环比收窄 [1] - 预计25 - 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55 / -2.52 / -2.21亿元 [4] 业务情况 - 2024年燃料电池系统销量同比减少60.95%至742套,营业收入同比减少61.94%至2.73亿元,毛利率同比减少21.19个pct至11.70% [2] - 2024年零部件收入同比增长14.60%至0.35亿元,毛利率同比增长4.06个pct至16.67%;技术开发及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34%至0.25亿元,毛利率同比增长15.51个pct至21.33% [2] 研发投入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减少18.37%至1.3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提升16.68个pct至37.99% [2] 行业趋势 - 2025年3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65 / 377辆,同比增长36.2% / 69.1%,市场回暖背景下公司收入规模有望重回上升通道 [3] 控股股东变更 - 2025年3月12日旭阳集团与公司签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业务并募集配套资金的框架协议,交易完成后预计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旭阳集团 [4] - 旭阳集团是中国焦化龙头企业,可完善公司氢能源上下游产业链布局,打通终端应用场景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801|367|464|521|579| |营业收入增长率|8.48%|-54.21%|26.49%|12.39%|11.0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43|-456|-255|-252|-221| |EPS(元)|-1.47|-1.97|-1.10|-1.09|-0.95|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7.99%|-17.82%|-11.04%|-12.24%|-12.04%| |P/S|6|13|10|9|8| |P/B|1.1|1.8|2.0|2.3|2.5| [6] 股价表现 - 当前价20.07元,一年最低/最高为18.54 / 30.81元,近3月换手率89.47% [7] - 1M、3M、1Y相对收益分别为-9.78、-7.45、-26.67,绝对收益分别为-12.66、-7.98、-21.93 [10]
国产乙烷大爆发,谁能从中获得最大收益?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4-30 10:15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6年,2015年于深交所上市,总部位于浙江杭州,以深冷技术为核心,业务涵盖设备制造及气体运营[3] - 实际控制人为章有春、章有虎兄弟,股权结构稳定,采用"设备制造+气体运营"双引擎模式[3] - 2019年收购山东中邑燃气后燃气运营成为主要收入来源,2022年布局稀有气体市场形成多元化业务结构[3] 业务范围与发展前景 - 天然气液化设备:国内龙头,市场占有率领先,2024年海外订单突破6亿元,获沙特阿美等国际客户认可[5] - 空分设备:聚焦中小型空分装置(6万方以下),2024年新签订单18亿元,同比增长25%[5] - 氢能与稀有气体:依托制氢技术延伸至储运、液化环节,唐山氪氙精制装置试生产切入半导体与航天领域[6] - 气体运营:燃气分销受需求萎缩影响业绩下滑,但大宗及稀有气体业务毛利率约19.5%[6] 乙烷业务布局 - 自主研发深冷分离技术,乙烷提取率从60%提升至95%,能耗降低40%,单套设备产值1.5亿元,毛利率超40%[8] - 乙烷提取设备市占率70%国内第一,客户包括中石油、新疆广汇等头部企业[8] - 美国加征乙烷关税导致进口成本翻倍(400→900美元/吨),2025年需新增200套乙烷提取装置,市场规模超300亿元[9] - 2024年Q1中标中石油等10大乙烷提取项目,新签订单同比增长320%,设备交付周期压缩至12个月[10] 发展前景 - 行业驱动因素:天然气消费占比提升(2022年仅8.58% vs 全球23%)、煤化工低碳转型、氢能及半导体气体需求增长[11] - 战略方向:拓展中东、东南亚市场,研发大型高压换热器及稀有气体提纯技术,通过并购整合提升协同效应[12] 财务分析 - 2024年营收27.17亿元(-10.86%),归母净利-0.78亿元,主要因城燃板块计提商誉减值3.24亿元,剔除后净利润为2.42亿元(同比下滑34.87%)[14] - 设备制造收入11.58亿元(+13.88%),毛利率32.13%;燃气运营收入14亿元(-29.3%),毛利率7.75%[15] - 现金流质量高:收现比稳定在1左右,净现比长期高于1;管理费用率降至3.05%(2019年6.27%)[16][17] 热点概念与估值预测 - 热点概念覆盖天然气、氢能源、一带一路、节能环保、半导体及乙烷提取[20] - 信达证券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4.02亿/4.73亿/5.45亿,对应PE约12/10/9倍(2025年预测)[20] - 基于设备订单增长及气体运营修复潜力,给予2025年15-18倍PE,目标价14-17元[21] 结论 - 公司在深冷设备领域技术领先,海外订单与稀有气体布局打开成长空间,长期盈利修复可期,目标价保守预测15.5元以上[23] - 作者于4月25日以13.55元买入,博弈短期国产替代概念炒作[24]
保时捷中国称“不将小米当对手”是误读;丰田汽车计划推出氢动力电动卡车丨汽车交通日报
创业邦· 2025-04-29 17:30
丰田氢动力电动卡车计划 - 丰田计划推出氢燃料电池驱动的8级重型电动卡车 旨在减少南加州北美零部件中心的柴油牵引拖车数量 [2] - 相关卡车已结束试点阶段 公司正与液化空气集团和Iwatani合作建设加氢站并采购液氢 [2] - 该计划是丰田在替代燃料领域多项投资之一 公司将持续投资氢能生态系统建设 [2] 特斯拉Semi电动卡车进展 - 特斯拉确认内华达州Semi工厂完成建设 正部署生产线 预计2026年实现量产 [2] - 量产时间较原定2025年目标推迟 但计划2024年底启动生产 2025年提速 [2] - 早期客户反馈卡车价格"大幅"上涨 导致某客户订单从42辆缩减至18辆 [2] 尚界新能源车项目落地 - 上汽集团"尚界"整车生产及电池配套项目正式签约落户临港新片区 [3] - 项目包含高端智能新能源车生产基地和动力电池系统组件生产两大板块 [3] - 首款车型计划于2025年秋季上市 由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与上汽系多家公司联合推进 [3] 保时捷中国电动化战略澄清 - 保时捷中国否认"在华停售电动车"传言 重申将坚定不移推进电动化进程 [4] - 公司确认下一代纯电车型为全新电动Cayenne 强调会研究中国本土竞品 [4] - 此前CEO关于"不将小米当对手"的表述被指误读 公司称密切关注中国新兴品牌 [4] 长城汽车超跑研发动态 - 长城CTO透露公司5年前已启动超跑项目 定位"肾上腺素飙升"的性能车型 [5] - 技术负责人表示市场关注度超预期 更多信息披露需经公司确认 [5]
在手订单充足持续研发创新 ST墨龙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51%
证券日报网· 2025-04-28 21:1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91亿元,同比增长50.5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2.32万元 [1] 行业状况 - 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高位支撑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投资 [1] - 油气公司资本开支持续回暖,设备及服务需求增加 [1] - 行业景气度持续回升 [1] 市场订单 - 国内市场中标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央企国企订单 [1] - 海外市场新增非洲、中东、东南亚、中亚、南美等地区订单 [1] - 在手订单20余万吨 [1] 技术创新 - 研发系列特殊用途产品包括高密封性能特殊扣油套管、直连型油套管等 [2] - 开发适用于海洋钻探的快速连接结构套管及抗挤毁特殊规格套管 [2] - 推出智能抽油杆系统、特殊用途抽油泵系列产品 [2] - 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合作成立氢能研发基地 [2] - 推进海洋科技产品布局和研发 [2] 战略布局 - 稳步推进中东、中亚及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布局 [2] - 筹备设立海外子公司或生产基地 [2] 企业荣誉 - 获绿色工厂、碳足迹管理体系、绿色产品、基础级智能工厂等多项殊荣 [2]
中原内配:2024年业绩稳健增长 新兴产业板块增长亮眼
证券时报网· 2025-04-24 22:0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3.10亿元,同比增长15.5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4亿元,同比下降34.37% [1] - 扣非后净利润1.91亿元 [1]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元(含税) [1] 核心业务 - 气缸套销量6881万只,同比增长19.29%,稳居行业领先地位 [2] - 乘用车缸套销量增长显著,尤其是为比亚迪、理想汽车等新能源车企配套的增程式发动机缸套 [2] - 电控执行器产销量分别增长35.29%、23.41%,销售收入2.98亿元,同比增长21.16% [2] - 电控执行器在国内乘用车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打破外资品牌垄断 [2] 新兴业务 - 双金属制动鼓销量同比激增366.67%,销售收入3.74亿元,同比增长472.81% [2] - 双金属复合制动鼓凭借轻量化、高耐磨性等技术优势抢占重卡市场份额 [2] - 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首次实现批量交付,配套焦作市氢能渣土车示范运营 [2] - 空压机、氢气循环泵等核心零部件产线建设加速推进 [2] 商誉减值 - 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2亿元,主要受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 [3] - 商誉减值完成后,有利于降低公司未来的财务风险 [4] - 商誉减值不会对上市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现金流等基本面指标产生影响 [3] 股东回报 - 实施了股份回购计划,彰显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3] - 提出未来3年分红规划,承诺每年现金分红不少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20% [3] 未来展望 - 2025年经营目标:气缸套销量不低于7240万只,制动鼓销量不低于141万只 [4] - 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实现工艺改进,提升子公司经营管理体系 [4] - 构建"汽车发动机及车身零部件"与"氢能源动力系统及零部件"双线并行的战略目标 [4]
[路演]纳尔股份业绩说明会:将通过海外工厂的优势,提升外销投入和市占率
全景网· 2025-04-24 17:21
行业发展前景 - 数码喷绘材料国内市场承压但国外空间广阔 公司将通过海外工厂优势提升外销投入和市占率 [1] - 汽车功能膜市场国内外均处于行业高速增长阶段 公司将通过研发和市场营销投入巩固市场头部地位 [1] - 光学及电子功能膜前景广阔 手机保护膜业务将通过开拓原厂客户提升收入利润规模和市占率 [1] 市场需求应对策略 - 数码喷印产品建立覆盖全国地级市的营销网络 拥有超过200个地级品牌代理商并提供全方位服务 [1] - 国际市场上产品销往九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诸多国际知名公司提供产品及技术合作 [1] - 汽车功能膜板块与知名厂商达成战略合作 从行业认知到应用研发全方位推动隐形车衣行业创新 [1] 产品研发与质量管控 - 坚持研发创新为市场提供引领潮流的产品 开发客户满意的优质产品开拓市场 [1] - 严格控制产品质量 从原料生产加工建立严格体系流程 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线的原则 [1] 业务范围与战略布局 - 主要从事精密涂布业务领域的数码喷印材料 汽车保护膜 光学及电子功能膜材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积极拓展新赛道布局氢能源项目 包括膜电极等相关领域的战略布局 [2]
厚普股份一季度业绩向好 有望受益于天然气、氢能源产业发展红利
证券日报网· 2025-04-23 14:0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1亿元 同比增长183.8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3.25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1] - 毛利率提升和费用降低推动净利润向好 [1] 市场环境与行业趋势 - 天然气价格回落和政策扶持推动市场需求逐步攀升 [1] - 2023年全国天然气重卡终端销量同比增长约307% 2024年增长17% [3] - 2023-2024年国内立项绿氢产能达680万吨 当前落地项目约11万吨 [3] 公司业务布局 - 保持天然气车用加注领域行业前列地位 形成全产业链布局 [2] - 国内较早从事船舶LNG加注与供气技术研发及设备制造 [2] - 具备氢能"制储运加"全产业链综合服务能力 是成都市新能源产业链链主企业 [2] 技术研发与创新 - 多项氢能加注设备关键部件率先打破国际垄断 [2] - 研发低压固态储氢加氢站成套设备 以车载应用为切入点 [3] - 积极探索液氢加注成套设备和车载供气技术 [3] 行业发展前景 - 氢能源产业处于快速发展窗口期 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3] - 绿氢项目将迎"招标潮" 带动制氢设备需求高速增长 [3] - 氢能源应用场景将从交通领域拓展至分布式发电和储能领域 [3] 公司战略规划 - 以天然气和氢能加注装备为载体提供能源物联网解决方案 [3] - 为场站设备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及健康管理系统 [3] - 拓展政府及第三方监管机构的能源物联网需求 [3]
12分钟强势上演“地天板”,凯美特气7天6板,大股东已套现超3亿
格隆汇APP· 2025-04-07 15:59
股价表现 - 4月7日凯美特气股价经历从跌停到涨停的戏剧性反转,当日最高涨幅达22.2%,最终报收11.12元,总市值77.32亿元,市净率3.85,市盈率(TTM)-177.3倍 [1][2] - 3月27日至4月7日期间累计上涨77.35%,期间五次登上龙虎榜,实现七天六板 [3] - 4月3日冲击六连板失败,当日成交额23.8亿元,追涨资金单日浮亏10% [5] 业务与技术 - 主营业务为高纯二氧化碳、氢气、电子特气等特种气体,产品应用于电子、化工、饮料、食品等领域 [5] - 子公司通过ASML光刻机核心部件供应商Cymer认证,光刻气产品纯度达99.9999%(6N级),可用于KrF/ArF准分子激光光源 [5] - 覆盖85%国内12寸晶圆厂供应链,包括长江存储、台积电等 [6] - 氢能源领域布局年产2万吨高纯氢气项目,环保领域二氧化碳产能全国第一,冷链领域生产疫苗运输用干冰 [6] 财务数据 - 2024年预计亏损4380万元至54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2561万元 [6][7] - 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6.68亿元、8.52亿元、5.7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39亿元、1.66亿元、-2561万元 [7] - 2023年三季报显示营业总收入4.29亿元,同比下滑32.97%,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328万元 [7] 资本运作 - 实控人近三年累计减持套现3.2亿元,质押股份比例达67% [7] - 4月7日地天板当日,某机构通过大宗交易折价10%抛售2.3亿元筹码 [7] - 2023年财信资产及一致行动人减持2.24%股份,2024年继续减持 [8] 市场观点 - 中金公司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15元,瑞信给出"卖出"评级认为合理估值仅6元 [10] - 私募基金经理指出公司动态市盈率-177倍,存在击鼓传花风险 [10]
九张罚单"围攻"新动力!公司被责令整改 七位高管被出具警示函
新浪证券· 2025-03-24 15:09
监管处罚 - 河北证监局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并对七位高管出具警示函 [1][5] - 处罚涉及董事长毛军亮、总经理兼财务总监程芳芳、总经理齐龙龙等核心管理层 [1][4] - 监管发现公司存在治理混乱、规范运作缺陷及信息披露违规问题 [2][3] 公司治理问题 - 董事会决策机制失效且独立董事未充分履职 审计委员会未勤勉尽责 [2] - 股东大会召开不规范且会议记录不完整 董事会逾期未换届 [3] - 内幕信息知情人管理违反《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5号》规定 [3] 财务信息披露违规 - 2022年半年报至2024年半年报连续五期报告未合并普益石家庄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中心 [3] - 财务报表存在虚假记载违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三条 [3] - 违规行为导致公司披露的定期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 [3] 管理层责任认定 - 时任董事长毛军亮未能勤勉尽责违反信披办法第四条规定 [4][5] - 财务总监程芳芳、齐龙龙等对财务报告违规承担主要责任 [4][5] - 独立董事兼审计委员会主任宋岩涛被认定未履行法定监督职责 [4][5]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 主营业务涉及氢能源技术研发与人工智能设备销售 [5] - 当前总市值为29.94亿元 [5] - 公司注册地位于雄安新区 为创业板上市公司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