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更新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内容解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利好A股市场哪些板块?
银河证券· 2025-07-15 22:15
会议内容 - 2025年7月14 - 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判断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向稳定发展期过渡,发展中心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2] - 会议部署7个方面重点任务,包括优化城市体系、建设创新等各类城市[2] A股市场影响 - 会议推动市政基建等方向投资预期上升,对相关细分产业链构成中长期利好[2] - 2025年一季报显示部分行业营收有正负增长差异,城市更新相关行业业绩有望改善[2] - 2025年初至7月14日,房地产和交通运输行业下跌,环保等行业上涨,钢铁和建材行业涨幅较高[2] - 当前城市更新相关行业PB估值处于历史中低水平,中长期投资价值高[2] 房地产行业影响 - 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供需两端疲软,1 - 6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滑11.2%,多项指标下降[26][27] - 6月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整体收窄[35] - 会议为房地产提供发展指引,释放“去库存”与“扩融资”政策预期,市场分化趋势显著[40]
城市工作新抓手确定:棚改“让位”城市更新
第一财经· 2025-07-15 21:49
城市更新政策部署 - 第五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 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 [1] - 会议部署7方面重点任务 围绕现代化 活力创新 舒适便利 绿色低碳 安全可靠 文明向善 便捷高效展开 [3] - 城市更新与"好房子"建设逐步取代传统增量开发模式 预计释放年均8万亿以上市场红利 [3] 城市更新市场潜力 - 全国城镇现有房屋662亿平方米 市政管网360万公里 更新改造需求巨大 [6] - 中央和地方年投资超5万亿元 可激活家具家电消费 技术交易市场发展 [6] - 2025年预计市场规模突破8.6万亿元 2030年有望达10万亿级 [6] 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5] - 商品房年化销售面积9.7亿平方米(回落至2009年水平) 新开工规模仅7.5亿平方米(相当于2006年水平) [7] - 新增100万套城中村改造采用货币化安置 预计带动1亿平方米销售 [7] 城市群与区域发展 - 发展组团式 网络化的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 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10] - 城市建成区以仅占全国陆域面积0.64%的空间承载全国约60%的GDP [10] - 严控超大城市无序扩张 通过产业梯度转移缓解"大城市病" [10] 创新与产业转型 - 精心培育创新生态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不断取得突破 [10] - 需要注重遏制"内卷式"竞争 清理地方保护性政策 [11] - 建立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动态调整机制 [11] 人口与公共服务 - 流动人口规模大幅增加 但随迁儿童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20个百分点 [11] - 县城普遍面临公共服务支出与财政收入不匹配的矛盾 [11] - 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12]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学习解读:变了
华创证券· 2025-07-15 21:41
会议基本信息 - 7月14 - 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京举行,我国曾开5次全国层面城市工作会议,仅2015、2025年以中央名义召开[1] 与2015年会议对比不变点 - 出席人员规格高,7位政治局常委出席,总书记讲话、总理总结[2][8] - 均处新一轮国家级五年规划和城镇化五年部署起点,分别对应“十三五”“十五五”规划谋划年[2][9] 与2015年会议对比变化点 - 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当前城镇化率67%,“十五五”计划接近70%,新增县城城镇化建设[3][17] - 地产侧重“高质量城市更新”,时间更长期(到2030年),资金强调中央财政和债务可控,模式侧重存量提质[4][14] - 更关注城市“安全”,新增安全底线要求,部署管网基建和维稳工作[4] - 点明新产业机会,如城市更新、生活性服务业、减污降碳相关产业[4] 后续跟踪方面 - 关注会议落实文件,2015年是会后次年2月印发《意见》[4] - 关注高层相关行程,2015年聚焦京津冀,本轮未明确主线[4] - 关注中央高级别会议或文件,2015年会议当年和次年城市工作贯穿其中[4]
(经济观察)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释城市发展三大信号
中国新闻网· 2025-07-15 21:18
城市发展转型 - 中国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7% 城镇人口达9.4亿 城市发展理念转向以人为本 发展方式转向集约高效 [1] - 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激发县域经济活力 释放下沉市场潜力 [2] 创新生态培育 - 着力建设创新城市 培育创新生态 发展新质生产力 北京/上海/深圳已成为全球创新高地 但三四线城市创新资源配置仍落后 [3] - 通过城市群建设和区域一体化 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 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 探索区域协同创新合作模式 [3] - 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 改造老旧小区/街区/厂区/城中村 实现存量提质增效 [3] 城市治理优化 - 建设智慧城市 创新治理理念/模式/手段 利用市民服务热线等机制解决民生问题 [4] - 治理重心下移 资源下沉 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效能 如上海"随申办"优化政务服务 多地推进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 [4][5]
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点评:迈入存量新阶段,城市更新筑内涵
东北证券· 2025-07-15 21: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上次评级为优于大势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楼市迈入稳定与存量新阶段,城市发展从向外拓展转为向内深耕,城市更新上升为核心抓手,新增供应或缩量提质,投资建议关注优质产品力央国企开发商、二手房赛道和商业地产 [3][4][5] 各部分总结 楼市新阶段 - 中国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阶段,城市发展关键从向外拓展变为向内深耕,本次会议将“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确立为主线,与2015年会议相比,当下重点从外延扩张转向内部挖潜 [3] 城市更新 - 城市更新上升为城市发展核心抓手,实行模式由增量扩张(大拆大建)转向存量激活(改造利用),本次会议任务升级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重点从“棚户区”转向“城中村”,标志城市更新进入存量攻坚阶段,两办印发意见明确摒弃大拆大建,转向“改造利用为主” [4] 新增供应 - 2025年上半年300城住宅用地推出规划建面2.1亿㎡(yoy - 19.4%),成交1.7亿㎡(yoy - 5.5%),出让金0.86万亿元(yoy + 27.5%),后续新增供应将呈现“缩量提质”特征,房企核心竞争力偏向产品力打造 [5] 行业数据 - 1M绝对收益6%、相对收益3%,3M绝对收益4%、相对收益 - 3%,12M绝对收益17%、相对收益2%;成分股数量102只,总市值11473.13亿,流通市值5300.15亿,市盈率(TTM倍)42.17,市净率(LF倍)0.77,25Q1成分股总营收3164.87亿,总净利润 - 92.87亿,资产负债率75.05% [8]
10年了,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地位依旧不容置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5 20:50
会议部署了城市工作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包括优化城市体系、建设创新城市、建设宜居城市、建设美丽城市、建设韧性城市、建设文明城市、建设智慧 城市等。其中提到的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等内容,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频率较低,距离上次会议已时隔 10年。城市发展方式从增量转向存量,从外延转向内涵,从房地产单边突进到统筹房地产与产业、就业和人口等,这些都是非常巨大的变化。 据新华社,中央城市工作会议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指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 01 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 根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接下来城市工作将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发展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 城镇化建设,继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在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方面,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城市动能,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充分发挥城市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 ...
变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学习解读
一瑜中的· 2025-07-15 19:40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核心观点 - 会议规格高,7位政治局常委均出席,体现中央对城市工作的高度统筹协调性 [1][3][12] - 会议时机特殊,均处于五年规划起点年份(2015年"十三五"、2025年"十五五"),可作为城镇化政策观测窗口 [4][14] - 城镇化判断首次转变,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当前城镇化率67%,计划"十五五"接近70% [5][20] - 城市更新成为核心抓手,强调"高质量"而非增量扩张,目标延续至2030年,资金侧重中央财政支持 [6][17][18] - 新增城市安全底线要求,单独部署韧性城市建设,加快老旧管线改造和自然灾害防治 [7][23] - 明确新产业机会方向:城市更新技术应用、生活性服务业、减污降碳相关产业 [8][25][26] 与2015年会议的对比分析 两点不变 - 会议规格保持一致,均由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总理作总结讲话 [3][12] - 召开时点相似,均处于五年规划启动年(2015年"十三五"、2025年"十五五")和城镇化五年计划次年 [4][14][15] 四点变化 - 城镇化阶段判断转变,从追求速度转向质量,计划通过分类推进县城建设实现中西部潜力地区发展 [5][20][21] - 地产政策从棚改转向城市更新,模式上避免大拆大建,时间跨度延长至2030年 [6][17][18] - 安全维度显著强化,新增城市安全底线总体要求,单独部署韧性城市建设任务 [7][23][24] - 产业导向更明确,首次点明城市更新技术、生活服务业、减污降碳三大方向 [8][25][26] 后续跟踪要点 - 关注2个月内可能出台的会议落实文件,参考2015年会后2个月印发《意见》的节奏 [10][27] - 密切跟踪高层行程动向,2015年会议前后京津冀调研为雄安新区铺垫 [10][30] - 观察中央高级别会议表述,包括五年规划、深改委会议、经济工作会议等对城镇化工作的部署 [10][27]
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点评:城市更新的空间有多大?
东吴证券· 2025-07-15 17:58
会议重点 - 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以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推动城市工作,“十五五”期间城市更新将成工作重点[3][9] 城市更新定义 - 城市更新涵盖危房、老旧小区、街区厂区城中村等改造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还涉及社区建设、公共服务、生态修复、文化传承等工作[3][10] 推进加速原因 - 政策层面推进速度加快,从“加强”“实施”到“大力实施”“加力实施”[11][13] - 国内投资结构转变,扩建类固投增速上升,2023年超新建类,存量资产盘活维护更新对投资贡献料将提高[14] 落地规模预估 - “十五五”期间城市更新预计完成至少4.48万亿元总投资,折合每年近9000亿元[3][18] - 老旧小区与基础设施改造“十五五”预计贡献至少2.35万亿元新增投资[2][19] - 城中村改造“十五五”预计贡献2.13万亿元新增投资[2][20] 资金来源 - 2024年12省发行专项债近1000亿元、28个城市设立城市更新基金4550亿元、12省设专项资金奖补或贴息[4][23] - 未来“土储专项债”发行或为城市更新提供更多资金支持[23] 风险提示 - “十五五”城市更新投资规模估算可能不准[4][26] - 城市更新潜在资金来源分析可能不准[4][26] - 部分地方债发行规模预期可能不准[4][26]
时隔10年,中央再开城市工作会议!传递六大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17:47
城市发展阶段转变 - 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531%提升至2024年67% [1][6] - 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 强调集约高效和特色发展 [1][7][8] - 过去十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超15亿人 2024年27座城市GDP超1万亿元 [6] 现代化城市体系构建 - 发展组团式网络化城市群和都市圈 分类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 [10] - 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解决大城市资源过度集中问题 [10] - 通过规划疏解大城市过密人口产业 实现职住平衡和产城融合 [10] 城市更新与房地产发展 - 高质量城市更新成为新增长点 将带动家居建材等产业链需求 [12][13][14][17] -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重点推进35城及近300地级市城中村改造 [16] - 城中村改造预计拉动数十万亿投资 激活大宗消费需求 [16][17] 创新与智慧城市建设 - 培育创新生态发展新质生产力 城市作为双循环枢纽作用凸显 [12] - 建设智慧城市需创新治理模式 强调市民服务热线等机制 [19][20] - 推进"好房子"建设 安全舒适绿色智慧成为标准 [19] 绿色与安全治理 - 建设绿色低碳美丽城市 与"好房子"标准高度契合 [19] - 升级老旧管线等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 强化城市韧性 [19] - 保护历史文脉和自然景观 提升文化软实力 [19]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或带来哪些影响?
中泰证券· 2025-07-15 17:16
会议概况 - 7月14 - 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强调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提质增效阶段,对多方面作出系统部署[3][12] 政策基调 - 总基调以稳为主,强调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政策更趋理性和中长期导向[7][13] 房地产政策 - 政策连续性增强,但刺激有限,未用强刺激手段,表述中性温和[7][13] - 释放坚持房住不炒、改造存量资产、减弱地产拉动作用三个信号[13] 城中村与危旧房改造 - 重在稳步推进,强调正面作用,控制节奏,以地方主导等方式推进[14] 城市发展主线 - 城市更新与城市群中长期主线明确,发展逻辑向质量提升驱动切换[15] 投资建议 - 维持“哑铃型策略”,下半年以债市等稳健板块为底仓,逢低布局科技板块[18] 风险提示 - 国内产业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对等关税”政策不确定,海外市场流动性收紧[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