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

搜索文档
七月策略及十大金股:新的循环
国金证券· 2025-06-29 19:45
报告核心观点 - 2020 年以来中美处于镜像循环,中国缺失资本回报,美国牺牲政府信用,构成 2023 年股票市场交易新规律 [3][9] - A 股+港股分子端关注中国量价周期,做多量增资产,分母端受美元资产外溢影响,港股更明显 [10] - 展望未来,高利率对海外私营和居民部门冲击有限,7 月关税谈判落地后,全球开启“脱虚向实”制造业周期,中国经济量将受益 [3][10] - 投资节奏上,短期国内股票资产机会需等待,应准备下半年脱虚入实行情,做多“量增”是核心 [4][11] - 配置上,中期可做多基于中国制造业优势的“量增”逻辑,各领域将呈现机会 [5][12] 七月策略 中美经济循环 - 中国循环:资本回报低迷,“以价换量”奏效,实物贸易进步,首要目标是“保护产能”和维持经济总量稳定 [9] - 美国循环:政府以公共债务扩张经济,资本回报和资本市场高位,但债务隐患暴露,货币政策紧缩,特朗普政策倾向 GDP [9] 股票市场交易规律 - A 股+港股分子端关注中国量价周期,做多量增资产,分母端受美元资产外溢影响,港股明显 [10] 未来经济展望 - 高利率对海外私营和居民部门冲击有限,7 月关税谈判落地后,全球开启“脱虚向实”制造业周期,制造业强于服务业,中国经济量受益 [3][10] 投资节奏 - 短期国内股票资产机会需等待,为下半年脱虚入实行情做准备,做多“量增”是各类板块核心 [4][11] 配置建议 - 实物资产回归,资源品及储存(铜、铝、油)和中国资本品(工程机械、重卡、拖拉机)受益 [5][12] - 消费上量比价格重要,关注家电、家居等行业,挖掘新消费个股机会 [5][12] - 人民币国际化下大金融板块重估,从债权走向股权,从银行走向非银 [5][12] - 以机器人为代表的行业有“社会价值”提升特征,可成市场回升期弹性收益来源 [5][12] 国金·月度金股 7 月 大金重工(002487.SZ) - 中长期:欧洲海风景气向上,看好业绩、订单持续兑现 [13] - 短期:受益 Q2 欧元汇率上涨,中报可能超预期 [14] 恒立液压(601100.SH) - 中长期:国内挖机行业回暖,更新内生需求向上带动业绩;卡位人形机器人线性总成及灵巧手微型线性驱动环节 [15] - 短期:二季度业绩超预期,机器人业务取得定点 [15] 航天电器(002025.SZ) - 中长期:背靠航天江南集团,是航天防务领域连接器龙头,受益“弹箭星”高景气,多品类协同发展,股权激励提效 [16] - 短期:火箭军提升战略威慑和实战能力,消耗类弹药迎底部拐点 [16] 中国重汽(000951.SZ) - 中长期:重卡行业内需复苏、出口稳增,公司受益且提升市占率;价格战触底,盈利能力上行 [17] - 短期:4 - 5 月地方以旧换新细则落地,6 月内需销量改善,6 - 10 月内需同比高增 [17] 扬农化工(600486.SH) - 中长期:农药大周期处于底部向上阶段,EPS 向上,有资本开支支持成长 [18] - 短期:氯虫本甲酰胺、烯草酮等产品价格反转,葫芦岛项目盈利预期改善 [18] 中国太平(0966.HK) - 中长期:长端利率区间震荡,预定利率下调与分红险转型推进,利差损风险缓释 [19] - 短期:低估值,利润高弹性,分红险转型先发优势确立,预计中期及全年利润双位数增长 [19] 盐津铺子(002847.SZ) - 中长期:魔芋品类高成长,业绩兑现度强,多渠道布局三年翻倍可期 [20] - 短期:魔芋月销、其他品类放量、海外扩张超预期 [20] 美团 - W(3690.HK) - 中长期:从用户、商家、骑手维度看,长期保持外卖龙头地位;闪购及出海业务打开成长空间 [21] - 短期:内部即时零售资源优化调整,加速闪购、小象发展 [22] 思摩尔国际(6969.HK) - 中长期:欧美合法雾化电子烟市场扩容,核心客户英美烟草推广 HNB 新品,公司深度切入客户核心供应链 [23] - 短期:Glo hilo 于 6 月 9 日在日本上市,销售数据或理想,全球市场起量确定性将提升 [24] 中国联通(600050.SH) - 中长期:AI 算力投资增速领先,IDC 和云业务接力成长 [25] - 短期:央企 AI + 专项行动,IDC 业务市场空间打开 [25] 配置策略精选 建议关注的 ETF - 石油 ETF(561360.OF):6 月 27 日份额 1.88 亿份,单位净值 1.02 元,总净值 1.92 亿元,6 月复权净值增长率 1.97%,2025 年以来复权净值增长率 - 3.80% [13] - 家电 ETF(159996.OF):6 月 27 日份额 9.31 亿份,单位净值 1.33 元,总净值 12.36 亿元,6 月复权净值增长率 - 0.46%,2025 年以来复权净值增长率 - 0.33% [13] - 机器人产业 ETF(159551.OF):6 月 27 日份额 3.24 亿份,单位净值 1.08 元,总净值 3.51 亿元,6 月复权净值增长率 1.42%,2025 年以来复权净值增长率 7.52% [13]
全球爆火的稳定币暗藏哪些投资机会?丨智氪
36氪· 2025-06-29 17:11
A股市场表现 - 本周A股强势反弹,上证综指收涨1.91%,深证成指收涨3.73%,创业板指收涨5.69%,中证1000指数收涨4.62%,科创50收涨3.17%,市场成交维持在1.5万亿以上[4] - 31个申万行业中25个上涨,涨幅前三为非银金融、计算机和通信,石油石化、煤炭、交通运输表现最差[4] - 概念板块中炒股软件、金融科技、光模块和稳定币表现突出[4] 稳定币概念火爆 - 稳定币概念成为A股高弹性投资机会,万得稳定币指数自6月5日推出以来涨幅超30%[5] - 香港《稳定币条例》8月1日生效,京东宣布发行稳定币,阿里腾讯跟进,国泰君安国际获虚拟资产牌照后股价暴涨近200%[5] - Circle作为"稳定币第一股"在美上市后股价翻7倍[5] 稳定币定义与分类 - 稳定币是锚定法币价值的加密货币,具备区块链技术特性,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货币[8][9] - 分为三类:RWA抵押型(如USDT、USDC,规模2190亿美元占86.6%)、数字资产抵押型(如DAI,规模99.6亿美元占3.9%)、算法型(如FRAX,规模1.9亿美元占0.1%)[10][11] 稳定币发展驱动因素 - 规模从2020年50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2500亿美元,CAGR超100%,95%为美元稳定币[13] - 供给端:美联储加息使美债收益率升至4%,发行商利差扩大,Circle 2024年99%收入来自利息[15] - 需求端:加密货币交易量增长增加备付金需求,跨境支付等链下应用加速渗透[15] 稳定币行业前景 - 华泰证券预测10年后规模或达4万亿美元(当前16倍),占全球结算比例从0.4%升至3-4%[17] - 应用场景将扩展至跨境支付、DeFi金融、供应链金融等领域[17] - 香港立法推动人民币稳定币发展,或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18] 投资机会梳理 - 京东链概念股:华峰超纤(300180)、神州信息(000555)、飞天诚信(300386)、金证股份(600446)[21] - 蚂蚁链概念股:朗新集团(300682)、协鑫能科(002015)、金桥信息(603918)、恒生电子(600570)[23] - 产业链细分领域:发行支持(四方精创300468)、支付(新国都300130)、银行改造(宇信科技300674)、硬件设备(优博讯300531)、RWA相关(中科金财002657)[24]
别了美国兵,别了美利坚,别了美元霸权,让我们送美国人回家啦
搜狐财经· 2025-06-29 16:45
美国全球霸权体系 - 美国霸权依赖三大支柱:军事力量(全球80多国拥有750个军事设施,常驻17万军人)、科技领先优势、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4][6] - 通过石油美元体系掌控世界经济命脉,军事基地网络覆盖关键地缘节点(如尼日尔驻军曾达1000人,占非洲美军20%)[1][6][9] - 军事行动具有显著利益导向特征,中东等地区行动引发广泛争议[1][6] 军事霸权收缩趋势 - 2024年国防预算达8950亿美元(占全球军费40%),但资金效率低下,主要用于维持基地而非装备升级[9] - 从非洲战略撤军(尼日尔撤出价值1.1亿美元无人机基地,乍得撤走100名驻军),反映非核心利益区战略收缩[9][10] - 军事效能下降:阿富汗战争失败,40年未赢得重大战争,中国055型驱逐舰等装备已形成技术反超[9] 美元霸权面临挑战 - 美国利用美元潮汐机制收割全球:2023年联邦债务33万亿美元,2024年升至35万亿美元(占GDP122%)[12][14] - 多国推进去美元化:中国推动人民币原油期货,欧洲尝试卢布/欧元能源结算,东盟研究区域货币合作[14] - 债务风险加剧:美债抛售可能引发收益率飙升,威胁美元信用体系稳定性[12] 国内结构性危机 - 政治极化导致政策瘫痪:2024年两党在乌克兰援助等议题僵持,议长罢免动议频发[18] - 经济失衡加剧:基尼系数0.485(二战以来最高),1%富人掌握38.6%财富,50%贫困人口仅占2.4%财富[20] - 产业空心化严重:制造业GDP占比从2008年12%降至2024年不足10%,2024年爆发2000次罢工涉及500万人[20] 新兴力量崛起 - 中国军事技术突破:055型驱逐舰、815A侦察舰超越美军,第六代战机研发可能实现军力反超[9] - 全球格局转变:多国主动脱离美元体系,美军战略收缩显示霸权体系松动[3][14]
事关稳定币!陈茂波发声
搜狐财经· 2025-06-29 16:26
稳定币政策与市场发展 - 《稳定币条例》将于2024年8月1日生效 香港特区政府及金融监管机构将推动稳定币应用至不同场景以解决企业和市民的实际痛点 [1] - 稳定币发行人需符合风险管理、反洗钱等要求 并提交具体商业理据说明其应用场景如何解决经济活动痛点 [1] - 香港金管局将在条例生效后尽快处理牌照申请 以便合资格申请人开展业务 [1] - 全球稳定币总市值约为2400亿美元 2023年交易量超过20万亿美元 预计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2] 香港金融与贸易趋势 - 香港2024年5月对外商品出口货值按年上升15.5% 连续15个月正增长 [2] - 中国自2017年起连续八年为全球贸易第一大国 2023年进出口贸易额占全球12.5% [3] - 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 正从提升人民币流动性、丰富投资产品和优化金融基建三方面支持相关需求 [3] 亚洲经济合作与金融创新 - 亚洲地区经济展现较强韧性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完成 聚焦数字化和绿色经济等领域 [2] - 香港计划加强与亚投行协作 通过发行多币种债券、基建贷款证券化等金融创新支持亚洲新兴经济体发展 [3] - 金融科技在跨境贸易中潜力巨大 稳定币被视为解决跨境支付速度慢、成本高的替代方案 [1][2]
事关稳定币!陈茂波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6-29 16:20
金融科技与稳定币发展 - 金融科技在跨境贸易应用潜力巨大 旨在解决跨境支付速度慢、成本高等痛点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1] - 《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 0》提出推进应用场景及跨界别合作 稳定币被视为传统金融系统外的成本效益替代方案 有望变革支付及资本市场活动 [1] - 《稳定币条例》将于2024年8月1日生效 香港特区政府及监管机构将营造有利市场环境 推动稳定币应用至不同场景 [1] - 稳定币发行人需符合风险管理、反洗钱等要求 并提交具体商业理据 说明如何解决经济活动痛点 紧扣服务实体经济 [3] - 全球稳定币总市值约2400亿美元 2023年交易量超20万亿美元 市场需求预计将进一步增长 [4] 香港金融与贸易优势 - 香港5月对外商品出口货值同比上升15 5% 连续15个月正增长 反映亚洲区内经贸合作深化趋势 [5] - 中国自2017年起连续八年为全球贸易第一大国 2023年进出口贸易额占全球12 5% 人民币需求将随国际贸易增长 [5] - 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 正从提升流动性、丰富投资产品、优化金融基建三方面支持人民币相关需求 [5] 亚洲经济合作与金融创新 - 亚洲经济展现较强韧性 中国-东盟自贸区3 0版完成谈判 聚焦数字化及绿色经济等领域 [5] - 香港将加强与亚投行协作 通过发行多币种债券、基建贷款证券化、巨灾债券等金融创新 支持亚洲经济体基建及发展资金需求 [7] - 香港在投资和创科领域的资源、知识、经验等优势 可助力亚洲新兴经济体以科技和创新实现更繁荣普惠的发展 [6]
央行称人民币是第三大支付货币,SWIFT却显示排第六,怎么回事?
搜狐财经· 2025-06-29 07:36
人民币支付份额统计差异 - SWIFT数据显示5月人民币支付份额为2.89%,连续两个月大幅下降且排名跌至第六,落后于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和加元 [1] - 央行行长潘功胜称按全口径计算人民币已是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与SWIFT排名差异源于统计口径不同 [1][7] - SWIFT仅统计通过其系统完成的跨境支付,无法覆盖人民币境内交易、小额支付、银行内跨境转账及CIPS系统交易 [3][5][7] 人民币国际化支付路径 - 人民币境内支付通过中国自身渠道完成,不依赖SWIFT报文系统 [3] - 低于1万美元的小额跨境支付中大量未使用SWIFT网络 [5] - 同一银行跨国分行间的人民币转账可能绕过SWIFT直接结算 [5] - CIPS系统已覆盖180多国,六家外国银行新晋为直接参与者,国内跨境支付优先通过CIPS完成 [7] 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前景 - 短期难以超越美元和欧元因当前国际贸易仍以两者为主 [9] - 需通过CIPS全球融合、新兴市场本币合作及资本账户开放等举措突破 [10] - 技术迭代与跨境支付效率提升将增强人民币吸引力 [10]
阅峰 | 光大研究热门研报阅读榜 20250622-20250628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6-28 22:32
稳定币专题 -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下跨境支付规模有望迅速提升,建议关注新国都、拉卡拉、新大陆等支付产业链公司[4] - 蚂蚁集团在合规牌照、技术底座、场景渗透等方面具备竞争优势,建议关注蚂蚁链相关公司恒生电子、朗新集团[4] - 稳定币可能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链上支点,需结合《稳定币条例草案》把握投资机会[4] 化工行业 - 阿科力COC/COP产品预计2025年实现批量化销售,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将加速业绩释放[9] - 阳煤化工拟更名潞化科技深化转型,大股东增持彰显发展信心,预计25-27年净利润分别为-2.57/0.20/0.55亿元[41] 机械出口 - 1-5月工程机械出口保持高景气,挖掘机、拖拉机、矿山机械累计增速达22%/30%/23%,较4月提升1pct/2pct/2pct[14] - 北美地区电动工具、草坪割草机出口金额同比下滑3%/1%,工程机械品类表现显著分化[14] 电商与零售 - 2025年618大促综合电商销售额8556亿元(同比+15.2%),即时零售销售额296亿元(同比+18.7%)[20] - 平台策略转向生态构建与用户体验优化,即时零售赛道热度抬升助推线上渗透率[20] 房地产土地市场 - 1-5月百城宅地成交楼面均价7466元/平(同比+26.2%),光大核心30城宅地成交均价同比+24%[25] - TOP50房企新增土储价值同比+42%,核心城市土拍溢价率9.2%(同比+7.1pct),推荐华润置地、中国金茂[25] 医疗设备 - 联影医疗维持20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9.66/22.81/28.17亿元,医学影像设备招投标市场回暖[30] - 公司为国内医学影像龙头,研发投入持续强化全球竞争力[30] 游戏行业 - 暑期档新品周期强势,端游与精品大作集中上线,推荐腾讯、网易、心动公司等头部厂商[35] - 细分赛道创新玩法涌现,"搜打撤"、SLG、休闲类内容具备较强吸量能力[35] 企业软件 - 金蝶国际调整收费模式聚焦订阅与AI优先,下修25-26年收入预测至70.0/78.7亿元,新增27年预测88.2亿元[46] - 公司作为ERP龙头,AI加持下产品力有望提升,维持"买入"评级[46]
李礼辉:美国依托国际货币霸权地位,放量发行美元购买全球商品
凤凰网财经· 2025-06-28 22:03
为了弥补自己的财政赤字,美国依托国际货币霸权地位和全球金融市场的主导地位,放量发行美元购买 全球商品。因此,为了避免双赤字失控激发财政危机和金融危机,美国一定会竭力维持美元的货币霸权 地位,维持自身在全球货币金融体系的主导权。 美国近期推出的稳定币方案就是其中一种措施,其实际动机在于将稳定币与美元捆绑,扩张美国国债市 场与需求,推进全球去中心化、金融市场美元化,谋取全球去中心化金融市场的主导权,维持数字经济 时代的金融霸权,而这会加剧中美之间货币金融领域的直接竞争。 凤凰网财经讯 6月28-29日,"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本次论坛由凤凰网主办,雪花超 高端系列品牌-醴首席赞助合作,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理事会联合主办,以"为开放的世界"为主题,旨 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之际,为中国企业搭建思想碰撞、资源对接、规则对话的高端平台,系统性破解 出海难题,共探生态共赢转型路径。 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 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出席了论坛并发表了主旨演讲。演讲中,他对美国的金融现状作出分析。他指 出,美国双赤字结构性矛盾还在加剧、加深:一是贸易出口与进口严重失衡,制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比重曾经高达28.1% ...
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中美全方位竞争下,产业链金融进一步赋能出海企业
凤凰网财经· 2025-06-28 17:07
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核心观点 - 论坛以"为开放的世界"为主题,旨在为中国企业搭建思想碰撞、资源对接、规则对话的高端平台,系统性破解出海难题 [1] - 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探讨国际金融竞争环境和产业链金融赋能 [3] 出海企业竞争环境 - 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变化:对美出口占比从2022年16.2%降至2024年14.7%,对欧盟出口占比从15.6%降至14.3% [4] - 2024年1-3月中国对外非金融类投资达356.8亿美元,同比增长5.4%,覆盖143个国家和地区的4023家企业 [4] - 中美竞争已演变为科技、资源、金融等全方位竞争,出海企业面临的主要竞争来自中美博弈 [4] 美国金融现状分析 - 美国制造业占GDP比重从28.1%降至2024年Q3的9.96%,年贸易逆差超5000亿美元 [5] - 美国国债规模达36万亿美元,年利息超1万亿美元,依托美元霸权放量发行美元购买全球商品 [5] - 美国推出稳定币方案旨在扩张国债市场,推进全球金融市场美元化,加剧中美货币金融竞争 [6] 中国金融强国建设路径 - 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和金融市场架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8] - 推进金融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用数字化技术重构金融服务流程 [8] - 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发展,避免对单一主权货币依赖 [8] - 发展多边支付系统,防止支付工具政治化 [8] - 人民币已成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需拓宽其国际货币功能 [8] 产业链金融赋能出海企业 - 中国出海企业从"单打独斗"转变为获国家政策、技术创新、产业链全方位赋能 [10] - 金融机构服务升级:从简单信贷结算扩展至全产业链金融,包括并购贷款、上市融资、贸易金融等 [11] - 中国银行在64国设540家分支机构,为45个"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全产业链金融服务 [11][12]
李礼辉:美国依托国际货币霸权地位,放量发行美元购买全球商品
凤凰网财经· 2025-06-28 17:01
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 - 论坛主题为"为开放的世界",旨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之际为中国企业搭建思想碰撞、资源对接、规则对话的高端平台,系统性破解出海难题,共探生态共赢转型路径 [1] 美国金融现状分析 - 美国贸易出口与进口严重失衡,制造业占GDP比重从28.1%降至2024年第三季度的9.96%,每年贸易逆差超过5000亿美元 [4] - 美国财政长期收大于支,国债高达36万亿美元,国债年利息超过1万亿美元 [4] - 美国依托国际货币霸权地位和全球金融市场主导地位放量发行美元购买全球商品 [4] - 美国近期推出稳定币方案,实际动机在于将稳定币与美元捆绑,扩张美国国债市场与需求,推进全球金融市场美元化 [4] 中国金融发展建议 - 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和金融市场架构,优化货币政策,提升传导效率,推进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提高资本市场效率和直接融资比重 [5] - 推进金融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用数字化技术重构金融服务和金融管理架构流程,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监管效率 [5] - 强调国际货币体系作为全球经济运行工具的属性,引导多极化发展,避免对单一主权货币过度依赖 [5] - 强调跨境支付体系作为全球货币资金运行公共平台的属性,引导多元化发展,建立数字化支付基础设施 [6] - 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需进一步拓宽其国际货币功能,提升在国际计价、支付、融资和储备中的比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