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下沉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提前完成全年开店目标,国际餐饮巨头血拼下沉市场
36氪· 2025-10-13 08:37
公司扩张战略 - 达势股份(达美乐中国)截至第三季度净新增门店275家,全年300家开店目标已完成约100% [1][2] - 公司扩张速度加快,2025年上半年净开190家新店,对比2023年净增180家和2024年净增240家 [2] - 公司战略重心转向下沉市场,截至上半年在一线城市拥有515家门店,在非一线城市拥有683家门店 [3][4] 门店运营表现 - 多家下沉市场首店创下销售纪录,徐州首店开业单日销售额超68万元(全球纪录),邯郸首店首月销售额突破680万元(全球排名第五),沈阳首店开业198天销售额超3100万元(刷新全球年度纪录) [6] - 公司在大陆总门店数达1283家,为达美乐全球第三大国际市场,其门店在全球首30日销售额排行榜前50位中占据49席 [7] - 2025年上半年单店日均销售额为12,915元,较去年同期13,515元下降4.4% [14] 财务与销售指标 - 公司会员数量大幅增长,截至2025年9月30日达3290万人,同比2024年9月底的2170万人增长显著,过去12个月约有1440万名新顾客完成首次下单 [10] - 客单价出现下滑,2024年为82.1元,较上年的86.8元下降5.4% [11] - 同店销售增长承压,从2023年的8.9%降至2024年的2.5%,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1%,为2017年以来最低水平 [14] 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全国比萨市场规模达480亿元,同比增长10%,预计2025年将超500亿元,门店数已超4万家 [14] - 竞争对手必胜客门店数达3864家,2025年上半年营收11.49亿美元,其下沉市场扩张比例达53%,覆盖超900个城市,客单价同比下滑13%至76元 [14][15][17] - 本土品牌尊宝比萨门店数约3000家,主打外卖型小店模式;比格比萨今年新开约100家门店,近8成新店首月销售额超80万元 [18][19][20] 成本优化与本土化策略 - 为优化成本,公司在部分下沉市场门店取消外送服务,转向堂食与外带模式,并开启县域合伙人计划,将单店投资降至80万元,菜单精简至30多款产品 [11] - 产品本土化策略包括每月推出2-3款特色新品,并推行“周二周三披萨7折”、“超级周买一送一”(59元两个)等促销活动 [9]
微型车走下神坛,月薪5000的小镇青年,正成为车企“新活水”
36氪· 2025-10-11 07:40
下沉市场新能源汽车消费趋势变化 - 国庆期间县域新能源车销量同比激增近七成,但微型车占比从去年同期的45%骤降至12% [1] - 下沉市场消费车型转向小米SU7、小鹏新P7等国产新势力,以及售价超过40万的仰望U8、问界M9等高端车型 [1] 微型电动车市场退潮表现与数据 - A00级纯电动车销量从2021年的99万辆(占纯电动市场36.1%)萎缩至2023年的69.2万辆,同比减少27.9% [5] - 2024年至2025年微型车市场无起色,目前主要由比亚迪海鸥和吉利星愿主导 [6] 微型车市场退潮的行业原因 - 车企面临难以逾越的盈利困境,欧拉黑猫、白猫等车型已停产 [8] - 原材料价格飙升及国家补贴退坡使低成本模式难以为继,亏损成行业常态 [9] - 上汽通用五菱2023年上半年售出52万辆车,但归母净利润同比暴跌88.5%,平均每辆车利润仅约77.3元 [11] 微型车市场退潮的消费者原因 - 更多小型SUV、轿车等新能源车型参与价格战,以略高价格提供更大空间、更长续航和更丰富配置 [11] - 微型车因尺寸和成本限制,安全配置如安全气囊、车身稳定控制系统等缺失,使注重安全的消费者却步 [11] 低线城市消费潜力与人群变化 - 低线城市存在“有钱没处花”的消费场景,新一代县城青年追求即时满足和生活品质,成为隐形消费力量 [12] - 资本下沉与人口回流提振小城车市,青年占比稳定在30%左右,老年占比2024年逼近10% [16] - 60后、70后“银发族”携带积蓄退休返乡,购车预算充裕,对空间、舒适性、安全及智能驾驶辅助有明确需求 [17] 车企在低线市场的战略布局 - 新能源车在三线及以下城市销量从2020年不足50万辆飙升至2024年突破500万辆,市场份额从32.1%跃升至47.1% [18] - 比亚迪在乡镇加速布局4S店 [18] - 理想汽车启动“百城繁星计划”,在五线城市如四川自贡,半年内拿下28%的20万以上市场份额 [20] - 蔚来通过“换电县县通”补能网络建设,破解低线城市充电基础设施不足的短板 [20]
景区门店暴增10倍,国庆饮品爆单榜新鲜出炉
36氪· 2025-10-10 15:44
行业整体表现 - 双节假期期间饮品行业迎来全国性消费狂欢,从新式茶饮到咖啡品牌几乎全员丰收 [3] - 奈雪店均订单量与营收同比实现双增长,多地门店环比节前增长超700% [5] - 茉莉奶白全国多数门店销售额环比上一周增长2倍 [1][5] - 甜啦啦全国门店总销量环比增长超过50% [5] - 益禾堂全国门店营业额突破2500万元,总杯量超1800万杯(10月1日至8日) [5] - 经典品牌CoCo都可国庆期间业绩创近5年新高,全国同比增长25%以上 [1][5] 渠道与场景分析 - 景区和交通枢纽门店成为假期增长的王牌特种兵,贡献惊人增长曲线 [7] - 霸王茶姬上海东方明珠新店日均杯量超过2500杯 [7] - 邦德咖啡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高空门店客流量较节前提升200%,日营收环比增长超300% [7] - 柠季婺源婺女州店营业收入环比增长906.64%,衡阳市南岳里店增长761.47% [9] - 茉莉奶白部分景区门店增幅达到惊人的10倍以上 [9] - 茶百道河北邢台高速服务区门店国庆假期日均营业额环比提升700% [11] 产品趋势 - 经典款和实力新品均受青睐,经典产品展现出强大生命力 [12][19] - 甜啦啦联名新品老红糖风味系列售出90.7万杯 [12] - 邦德咖啡乐高乐园店的新品咖啡果皮茶拿铁单品日销超1000杯 [12] - CoCo都可销量前三中珍珠奶茶、鲜百香双响炮等经典款稳坐江山 [12] - 柠季的鸭屎香柠檬茶和茉莉手打柠檬茶两款经典产品合计占总销量35% [12] - 茶话弄桂花家族产品在假期合计售出超百万杯 [12] 消费行为与新趋势 - 饮品与在地文化深度结合,喝什么成为旅行体验的重要一环 [15][16] - 景区打卡式消费让一杯饮品成为旅行记忆的一部分,推动景区门店业绩一骑绝尘 [16][18] - 会员体系成为品牌应对流量高峰的秘密武器,柠季活跃会员数较节前提升117.25%,会员贡献GMV提升100.55% [21] - 三四线下沉市场持续释放潜力,茉莉奶白在149个城市实现营收翻倍,甜啦啦在非一线城市景区店GMV环比增长超220% [22] - 品牌出海步伐加速,甜啦啦在印度尼西亚10店同期开业,奈雪美国首店开业三天营业额近8.7万美元(约62万人民币),售出近1.3万份产品 [24] 行业风向总结 - 饮品行业绘制出从景区到商圈、从一线城市到县城小镇的生动消费地图 [25] - 在地化消费成为新趋势,饮品与旅游、社交、文化深度绑定 [25] - 经典特色产品展现出强大生命力,私域会员成为品牌稳定增长的压舱石 [25] - 下沉市场与海外拓展为行业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 [25]
国庆假期县域经济活力迸发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10 14:35
文旅消费趋势 - 国庆中秋假期大城市周边县域目的地旅游预订单量同比增长51% [1] - 江苏东台、浙江海宁、广西靖西等县域目的地旅游消费预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00% [1] - 平台用户预订了全国2000多个县城的酒店,四川九寨沟县、广西阳朔县等为热门县域 [1] 家电家居消费趋势 - 苏宁易购零售云家电家居套购订单增长135% [2] - 洗碗机、净饮机、烘干机等“新三大件”销售同比增长超80% [2] - 长三角、珠三角周边县域嵌入式冰箱、洗烘一体机销售额同比增长超85%,扫地机器人、嵌入式厨电增长120%以上 [2] 行业驱动因素 - 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和互联网技术普及使县域文旅资源被更多消费者发现 [2] - 县域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和消费观念更新推动耐用消费品从“有”向“好”升级 [2]
品牌运营:赵一鸣品牌多维度深度解析-数说故事
搜狐财经· 2025-10-08 22:25
品牌概况与发展历程 - 赵一鸣零食品牌由赵定于2019年在江西宜春创立,品牌名称取自创始人儿子的名字[5][6] - 2023年11月与零食很忙战略合并,2024年6月集团更名为鸣鸣很忙集团,成为行业首个万店企业[9] - 截至2025年9月集团门店数量突破2万家,呈现快速扩张态势[9][10] 商业模式与市场定位 - 主打量贩零食模式,SKU超过2000种,每月上新100余种,价格低至市面三分之一[11] - 市场定位精准聚焦三四五线城市下沉市场,满足高性价比需求[11] - 推出"赵一鸣省钱超市"新店型,将品类拓展至百货日化、烘焙等,向社区折扣超市模式演进[11] 资本运作与融资背景 - 2023年2月完成1.5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黑蚁资本领投,良品铺子跟投[12] - 融资后门店数量从2022年初的84家迅速增长至2500多家[12] - 良品铺子于2023年10月出售股份,但融资成功验证了资本市场对量贩零食赛道的认可[12] 品牌调性与价值主张 - 品牌调性年轻潮流,以"不玩套路真便宜"为Slogan,愿景是"让中国老百姓实现零食自由"[14][15] - 通过直供供应链降本让利消费者与加盟商,终端价格比传统商超便宜约30%[16] - 门店体验注重营造轻松购物氛围,控制货架高度提升安全感,不设分类指示牌营造"寻宝游戏"乐趣[17] 营销活动与社媒表现 - 5月"6.1愿望成真节"邀请林一代言,抖音互动量突破1124万,微博/抖音NSR分别达97%/94%[23][26][29] - 6月"怀集水灾哄抢事件"导致舆情骤降,B站NSR跌至-66%[29] - 7月"零食音乐节"邀请李宇春等明星,抖音互动量962.5万,NSR显著回升[26][29] 内容策略与平台分布 - 生活记录类内容占40.4%声量,追星文占27.5%声量,自发内容创作虽仅2.1%声量但互动量占比达6.1%[34] - 抖音与种草平台主打视觉化短视频内容,微博定位事件营销和粉丝互动,微信公众号与知乎发布深度内容[35] - 核心内容主题围绕省钱与性价比、实现愿望与快乐、亲子与家庭等能引发用户共鸣的话题[36] 达人营销效果 - 与林一、范丞丞等流量明星合作,林一相关活动帖微博互动量达13.6万[39] - 周杰伦相关UGC内容获113万互动量,实现比常规广告更深层次的品牌渗透[42] - 垂类KOL如邢哇塞"一日店长"活动在种草平台获1026次互动,有效将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客流[43] 负面舆情与危机事件 - 6月"怀集水灾哄抢事件"导致微博NSR骤降至1%,B站NSR跌至-66%[49] - 9月"缺斤少两"事件引发价格诚信质疑,消费者反映"6样称重错5样"[51] - 社交平台存在产品质量吐槽,如"酸奶巴坦木难吃",以及员工待遇问题的负面反馈[17][51]
常斌:中国线下消费仍大有可为,未来将涌现出一大批百亿冠军
创业家· 2025-10-08 17:42
核心观点 - 中国消费市场出现结构性分化,线下商场客流呈现两极分化,创新业态和下沉市场成为新增长点 [5][7][8][12][13] - 线下专业品类的万店连锁模式是极具潜力的赛道,能够培育出多个百亿级收入的品类冠军 [21] - 通过更好的商品、更便利和有效率的模式,中国线下消费依然大有可为,并正向千店、万店连锁迈进 [19][20][21] 消费市场趋势 - 不同商场客流出现明显分化,上海大悦城、北京合生汇等创新业态商场人群拥挤,而部分传统商场门可罗雀 [6][7][8] - 消费信心在一二线城市承压,但三线及以下下沉市场消费信心良好,正成为中国冉冉升起的主流市场 [12][13][14] - 高线城市人口向低线城市回流,追求更好的工作生活平衡,瑞幸、蜜雪冰城、锅圈、零食很忙等万店连锁超60%门店开设在下沉市场 [13][14] 投资案例与模式 - 投资钱大妈,其以“不卖隔夜肉”模式,从200多家店发展到广东地区2000多家店,实现百亿收入 [15][16][19][20] - 投资锅圈、零食很忙等企业,零食很忙与赵一鸣合并后成立鸣鸣很忙集团,至2024年底门店数超15000家,收入超550亿元,成为中国零售史上最快成长速度 [16][21] - 投资案例围绕社区场景,服务消费者一日三餐和基础食品需求,验证了线下专业品类万店连锁赛道的可行性 [21] 百亿消费冠军专题营 - 课程费用10万元,包含2次线下课程,班级规模为20席企业限量席位,招募对象为营收1-5亿的新锐消费品牌创始人、300+门店的区域连锁品牌创始人或10-50亿营收的传统品牌转型创始人 [36] - 课程模块涵盖品牌做快做大(产品与模式破局)以及品牌做强做久(竞争与管理攻坚),包括日本经验本土化、增长战略屋、产品开发等独家工具赋能体系 [31][32][33][34][35] - 由启承资本创始合伙人常斌及团队领衔,团队拥有20年产业投资经验,投资了十月稻田、源氏木语、零食很忙、锅圈食汇等20余家消费龙头企业 [27][28][29][30]
东吴证券:维持锅圈“买入”评级 再次回购股份彰显信心
智通财经· 2025-09-26 13:51
核心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72.9亿元、83.9亿元、95.5亿元 同比增速13%、15%、14%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亿元、5.0亿元、5.8亿元 同比增速81%、19%、17% [1] - 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19倍、16倍、14倍 [1] 股东回报措施 - 2025年9月25日公告拟以最多1亿港元自有资金回购H股 [1] - 2024年以来共发布3次回购公告 回购金额均为不超过1亿港元 前两次已完成 [1] - 2024年末分红2.0亿元 2025年中期分红1.9亿元 [1] 门店扩张进展 - 2025年上半年净开门店250家 其中乡镇门店净增270家 [2] - 乡镇门店具备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 单店模型优秀且加盟商意愿足 [2] - 全年净增1000家门店计划可顺利落地 预计第四季度兑现开店预期 [2] 经营表现指标 - 同店营收年初至今持续保持正增长 亏损门店大幅转盈 [3] - 2025年上半年核心经营利润率达5.9% 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 [3] - 2025年上半年销售净利率达5.9% 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 [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估值不足20倍重申重点推荐 [1][3]
拼多多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
虎嗅· 2025-09-25 09:29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Weber和他的朋友,作者:Weber的流量江湖,原文标题:《拼多多的核心竞争 力是什么--最大竞争对手究竟是谁》,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拼多多是最近2年中概股最有争议性的标的,甚至没有之一。 对于拼多多,我是爱的,在2023年8月,我已经开始通过数据分析,捕捉到主站,特别在2024年1Q,从 数据端,发现这个电商淡季,多多主站+Temu同比、环比都非常炸裂。具体是抓取的手法,我大概说一 下Temu。 任何的数据产生,都会留有痕迹,这些痕迹是否明显,取决于供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大类商品的供 需总体上是平衡,或者是供大于求,因为需求总是会被满足,如果某个数据的异动引发巨大的供需失 衡,痕迹会非常明显,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这些节点上安排监测。 比如,最简单的案例就是疫情期间,各种防护品,各种药品供需失衡,还有就是泡泡玛特发布labubu的 时候,各种排队,这些都是典型的供需失衡。 一方面业绩真的好,国内主站营收和利润节节高升,另一方面,Temu横空出世,在一年时间之内GMV 超过了老牌选手希音(Shein),让电商老大亚马逊都要摆出防守姿态。 同一时间,从柏基到我偶像段永平等一系列顶级基金和大 ...
瑞尔集团:成立专科应对老年口腔需求,2030市场将破2700亿
搜狐财经· 2025-09-22 22:23
公司战略举措 - 瑞尔集团华北大区成立口腔种植中心与北京瑞泰老年特色专科 深化专业学科建设并践行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理念 [1] - 成立专科可整合优势资源 满足老年群体口腔医疗需求 提供优质服务 [1] - 构建多元化及老年友好诊疗环境 应对老年口腔健康挑战如牙周疾病年轻化和健康意识不足 [1] - 通过屏幕透明呈现种植牙手术过程 助老年人减轻看牙恐惧 [1] 老年口腔市场现状 - 超60%老年人存在缺牙问题 治疗普及率和知晓率低于实际需求 [1] - 65-74岁人群人均缺牙7.5颗 有缺牙老人修复比例仅63.2% [1] - 华东和华南地区口腔种植需求合计超全国一半 反映老年口腔健康资源分配不均衡 [1] 行业增长前景 - 2024年中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达1472亿元 预计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6.4% 2029年突破2004亿元 [1] - 种植牙行业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突破270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29% [1] - 国产替代渗透率超50% 数字化诊疗占比超70% 下沉市场贡献40%以上增量 [1] - 基层市场、数字化诊疗和个性化服务成为行业新增长极 [1]
汇通达网络(09878.HK):深耕下沉渠道 AI赋能锻造服务“铁军”
格隆汇· 2025-09-22 20:17
公司业务与转型 - 公司深耕下沉市场十余年 当前转型为AI驱动的综合服务商 借助阿里系和政府资源拓展第二增长曲线 [1] - 2018-2024年营收增速整体下降但毛利率持续走高 2024年达3.84% 2025年上半年达到4.64% 主要得益于低毛利业务剔除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70亿元 归母净利率0.45%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1] - 公司主动调整业务结构 去除低毛利品类 3C和家电仍为差异化优势品类 [3] - 通过深化外部合作拓展头部品牌 同时打造自有品牌构建平台化品牌力 [3] - 供应链方面外部品牌减少层级打造品牌直通车 内部品牌构造柔性供应链实现按需定产 [3] 下沉市场发展潜力 - 2020-2024年乡村社零复合年增长率6.00% 城镇为5.57% 乡村消费复苏快于城市 [1] - 农村人口占比趋于稳定 未来可能随经济稳定和乡村振兴出现人口回流 [2] - 2013-2024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复合年增长率10.48% 城镇为8.07% 农村收入弹性长期高于城镇 [2] - 政策端乡村振兴和以旧换新政策支持 未来市场规模增速有望继续提升 [2] - 下沉市场以快消为主 家电和3C品类快速增长 2024年家电规模增速18% 智能手机15% [2] - 家电渗透率45% 智能手机55% 需求旺盛且仍有较大空间 [2] 渠道与服务模式 - 下沉市场以夫妻小店为主 成本灵活 年利润额20-50万元 [2] - 家电和农用品等耐用品夫妻店净利率约16.7% [2] - 受到即时零售和高线级城市渠道商下沉冲击 在供应链物流营销等方面存在较大管理需求 [2] - 公司采用差异化品类和双端联动策略 线上加线下、供应链加数字化服务形成闭环优势 [3] - 覆盖品类最丰富且专注消费者要求高的"三高"品类 渠道最为下沉覆盖最全 [3] - 具备全链路服务能力 双端赋能 [3] AI与数字化业务 - 公司实现AI商业化 AI相关收入占总服务收入比重20% [3] - 与阿里云签订全面合作协议 包括全栈AI合作和云资源算力合作 [3] - 参考国外和国内成熟平台经验 AI产品定价灵活爬坡更快 [3] - 引入AI后SaaS业务渗透率、付费意愿和ARPU均有提升 [3] - 未来AI业务有望加速爬坡 [3] 财务表现与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516.08亿元、541.20亿元和577.76亿元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3.69亿元、4.95亿元和6.50亿元 [4] - 对应市盈率20.29倍、15.13倍和11.52倍 [4] - 公司现金充沛 通过收购优质资产打通产业资本运作路径 [4] - 未来收入或恢复增长 盈利能力快速提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