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下沉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河南民企,“重塑”中国人的消费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09:49
河南消费市场特征 - 河南民企以农村包围城市战略重塑中国消费模式 尤其在下沉市场领域 [1][3] - 河南省2023年人均GDP为6.01万元 显著低于全国人均8.94万元水平 [8] - 省内消费市场呈现分层特征:郑州人均GDP超10万元 6个地级市处于6-8万元区间 南阳/周口/商丘等地市相对较低 [8] 蜜雪冰城商业模式 - 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9.3%至148.75亿元 全球门店数超53,000家 [4] - 核心产品定价2-8元 早期确立性价比路线并坚持"一定要量大"经营原则 [9] - 针对下沉市场开发特色运营体系 包括乡镇喊麦技巧和抽奖环节培训 [9] - 在河南温县建立最大生产基地大咖国际茶饮梦工厂 占地面积34.2万平方米 年产能达121万吨 [15] 区域经济支撑体系 - 上半年河南GDP达3.17万亿元 同比增长5.7% 增速居中部第2/全国第6 [10]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万亿元 同比增长7.2% 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 [10] - 交通枢纽优势显著 作为全国物流中心可低成本辐射全国 [14] - 2023年粮食产量1324.9亿斤 占全国总产量10% 正建设万亿级现代食品集群 [15] 多元消费企业生态 - 胖东来在许昌/新乡13家门店累计销售额达149.86亿元 与蜜雪冰城上半年营收规模相当 [10] - 巴奴在河南区域实现全国最高利润率 证明高端消费市场潜力 [12] - 蜜雪冰城持续扩建河南生产基地并设立商学院 系统化输出下沉市场运营经验 [16][17]
河南民企,“重塑”中国人的消费模式丨消费参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09:47
河南民企对消费模式的影响 - 河南民企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战略重塑中国消费模式 孕育蜜雪冰城 胖东来 巴奴等代表性企业 [2] 蜜雪冰城市场表现 - 上半年营收148.75亿元 同比增长39.3% 全球门店数超53000家 核心产品定价2-8元区间 [4] - 在河南温县建立最大生产基地大咖国际茶饮梦工厂 占地面积34.2万平方米 食材年产能121万吨 [14] 河南消费市场特征 - 2023年人均GDP6.01万元 低于全国8.94万元水平 各地市差距明显 郑州超10万元 6地市超全省水平 [8] - 上半年GDP达3.17万亿元 同比增长5.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万亿元 同比增长7.2% 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 [10] 企业差异化定位 - 蜜雪冰城专注下沉市场 培训乡镇喊麦技巧和抽奖环节运营方法 [9] - 胖东来在许昌 新乡13家门店上半年销售额149.86亿元 与蜜雪冰城规模相当 [10][11] - 巴奴在河南区域利润率全国最高 占据高端市场 [12] 河南产业优势 - 2023年粮食产量1324.90亿斤 占全国十分之一 正建设万亿级现代食品集群 [14] - 作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 物流基地建设可低成本辐射全国 [13] - 蜜雪冰城在产能未饱和情况下仍在扩建河南生产基地 [15]
蜜雪冰城的选择题:幸运咖快一点,出海慢一点
36氪未来消费· 2025-08-28 20:5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48.7亿元 同比增长39.3% 净利润27.2亿元 同比增长44.1% [5] - 全球门店总数达53014家 较去年同期新增9796家 其中中国内地新增9668家 [5] - 内地门店环比增速达16% 显著高于2024年下半年的7% 新增门店中近6成(5707家)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 [5] - 毛利率31.6% 同比仅下降0.3个百分点 主要受益于糖、奶原料价格下行及供应链效率提升 [6] 门店扩张战略 - 头部茶饮品牌持续渗透下沉市场 未来重点拓展全国约3万个乡镇市场 [5] - 古茗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达81% 乡镇门店占比从39%提升至43% [5] - 外卖业务带动销售增长 蜜雪同店增长约9% 古茗单店GMV达137.1万元 同比增长20.6% [5] 幸运咖业务发展 - 门店数突破7000家 较2024年底4000家增长75% 2025年目标达10000家 预计年增速150% [7] - 扩张重心转向一二线城市 一线城市采用20-30平方米快取店模型 客单价提升1元 回本周期短于1年 [7] - 依托集团规模优势 咖啡豆采购成本仅69.5元/公斤 显著低于行业90-120元/公斤区间 [8] - 5.9元美式产品毛利率超50% 产品定位与蜜雪冰城现萃咖啡形成差异化 [8][9] - 上半年上新32款产品 其中14款为果咖系列 直接共用集团冷冻果浆供应链 [9] 海外市场进展 - 海外门店总数4733家 较去年同期增长128家 但环比减少162家 主要因印尼、越南市场门店优化 [12] - 印尼与越南市场门店搬迁后日均营业额提升50%以上 重点转向精细化运营 [12] - 2024年下半年起海外员工赴中国总部培训 2025年将成立全球业务支持中心 [13] - 哈萨克斯坦首店开业 计划进入巴西市场 幸运咖海外首店落地马来西亚 [13] - 海南生产基地已投产 覆盖五大品类 主要供应东南亚市场 美洲建厂计划待门店规模扩大后评估 [13] 行业竞争格局 - 瑞幸、库迪聚焦9.9元价格带强化中产与通勤属性 幸运咖探索6-8元平价咖啡市场 [10] - 蜜雪冰城为出海规模最大茶饮品牌 多数品牌仍处于国内验证阶段 [14]
蜜雪集团 2025年上半年收入148.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44.1%
新浪财经· 2025-08-27 13:0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48.7亿元,同比增长39.3% [1] - 毛利47.1亿元,同比增长38.3% [1] - 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44.1% [1] 门店网络 - 全球门店数达53014家,较去年同期新增9796家 [1] - 覆盖中国及12个海外国家市场 [1] - 哈萨克斯坦首店于4月开业,马来西亚首店于8月落地 [1] 区域市场表现 - 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数达27804家,占内地门店比例57.6% [1] - 较去年同期新增5707家下沉市场门店 [1] 品牌建设 - 郑州总部旗舰店集展示、体验与文化传播功能于一体 [1] - 五一期间旗舰店客流量超24万人 [1] - 动画片《雪王驾到》推出英语、法语及葡萄牙语多语言版本 [1] 运营优化 - 智能出液机已覆盖超5600家门店,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1] - 自2024年10月起推进智能设备测试与推广 [1] 供应链体系 - 在中国共设有29个仓库,较去年三季度新增两座 [2] - 配送网络覆盖国内33个省级行政区及超300个地级市 [2] - 在4个海外国家建立本地化仓储体系 [2] 社会责任 - 在核心原料产区建立20余个标准化种植基地 [2] - 鲜果采购覆盖国内17个省份,带动14.4万户果农增收 [2] - 参与"1㎡公益书架"项目覆盖85家门店 [2] - 累计帮助42所学校完成操场铺设,较2024年9月新增23座 [2]
时代天使上半年净利润涨超583%,市场扩张遇专利诉讼“拦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14:56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61亿美元,同比增长33.1% [1] - 实现净利润0.14亿美元,同比增长583.6%,为近三年来首次中期净利润正增长 [1] - 存款利息收入及理财产品收益共8.8百万美元 [1] 核心业务表现 - 隐形矫治解决方案收入0.86亿美元,占总营收53.4% [1] - 隐形矫治总案例数约22.58万例,同比增长47.7% [1] - 中国市场案例数约10.86万例,同比增长14% [1] - 国际市场案例数约11.72万例,同比增长103.5% [1] 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市场形成"双寡头"格局,时代天使与隐适美合计占据超70%市场份额 [3][6] - 2023年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中双寡头份额合计达80%,二线城市达70%,三四线城市为60% [3] - 国产品牌正雅、可丽尔凭借性价比优势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6] 下沉市场拓展 - 2023年低线城市隐形正畸案例占比达29%,较2021年22%提升7个百分点 [4] - 集采推动价格下降至1-2万元区间,渗透率持续提升 [4] - 时代天使三款产品中选集采,最高降价幅度不超过30% [4][5] - 2025年8月启动正畸托槽接续采购工作,延续"以价换量"逻辑 [5] - 公司于2025年7月战略投资隐形矫治品牌"舒雅齐",加速市场渗透 [5] 国际化战略 - 2022年收购巴西Aditek公司51%股权,开拓南美市场 [6] - 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建立子公司推进本土化布局 [6] - 2023-2024年海外案例数分别为3.30万例和14.07万例,2024年海外占比达39.15% [6] - 2025年建设美国威斯康星州基地并扩产巴西,打造全球供应链 [7] - 2025年上半年国际市场收入0.72亿美元,同比增长123% [7] 专利诉讼风险 - 爱齐科技于2025年8月18日在美、欧、中三地发起专利诉讼,指控涉及多层矫治器材料、治疗方案设计及矫治器功能等创新成果 [2][7] - 爱齐科技年研发投入超3亿美元,累计投入约20亿美元 [7] - 时代天使声明指控"毫无根据",强调拥有临床驱动创新传统及专利合规投入 [7] - 诉讼可能涉及天价赔偿及国际市场销售限制 [2] 行业发展趋势 - 2023年中国正畸案例数近400万例,市场规模突破600亿元 [3] - 预期2030年中国隐形矫治市场规模达335亿元 [3] - 2023年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案例数占全国71% [3] - 集采政策为下沉市场提供长效支撑 [4][5]
融资后半数企业陷困境:踏实发展才是王道
搜狐财经· 2025-08-25 23:02
创业融资与企业发展 - 半数企业在获得融资后表现下滑 [1] - 企业需保持踏实与勤奋以实现稳健发展 [1] - 创始人需具备资金精准把控能力并合理规划使用资金 [1] 泸州出行活动 - 活动由吴世春发起 将于9月21日至23日在四川泸州举行 [1] - 邀请100位企业家参与线下游学 探索下沉市场创新机遇 [1] - 吴世春将亲自带队交流 并对优质项目提供投资支持 [1] - 吴世春下半年预计投资金额不少于15亿元人民币 [1] 投资机构案例 - 梅花创投已投项目涵盖多个领域明星企业 [2] - 成功案例展示投资眼光并为创业者提供参考 [2] 活动价值 - 活动是学习交流平台 帮助创业者拓展视野 [4] - 提供寻找合作与投资机会的绝佳平台 [4]
新股消息 | 空调巨头奥克斯电气今启招股 今年一季度收入超93亿元 海外市场发展迅猛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18:00
公司上市与招股信息 - 奥克斯电气于8月25日开启招股 拟发行约2.07亿股 其中香港发售占5% 国际发售占95% 最高发行价为每股17.42港元 每手200股 预期2025年9月2日登陆港股 [1] - 基石投资者包括中邮保险及中邮理财、华菱香港、西藏源乐晟及CICC FT、深圳永信及国泰君安投资 按发行价17.42港元计算 合计认购约1.243亿美元(9.742亿港元) 占发售股份的27% [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前五大空调提供商之一 业务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按2024年销量计算 全球市场份额达7.1% 同时是中国大众市场家用空调第一品牌 市场份额达25.7% [1] - 产品矩阵以家用空调和中央空调为主 聚焦节能、舒适、健康、智能四大方向 品牌包括主品牌"奥克斯AUX"及孵化品牌"华蒜""AUFIT" 高端品牌ShinFlow [2] - 海外市场发展迅猛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 海外收入占比达57.1% [2] 财务表现与增长趋势 - 收入从2022年195.28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297.59亿元人民币 年复合增长率为23.4% [2] - 归母净利润从2022年14.42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29.10亿元人民币 年复合增长率为42.1% [2] - 2025年一季度收入约93.52亿元人民币 归母净利润约9.25亿元人民币 [2] 行业机遇与公司战略 - 大众市场成为中国空调行业增长重要引擎 受乡村振兴政策、城镇化进程带来的下沉市场增量需求及消费者对性价比关注度提升推动 [2] - 公司通过销售覆盖面和高性价比产品持续扩大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2] 募资用途与未来发展 - IPO募资计划用于新产品研发及现有产品升级、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及扩充全球研发团队、长期研发工作(重点聚焦空调基础技术升级)、智能制造体系及供应链管理升级、加强销售及经销渠道、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3] - 上市有望借助资本市场力量提升品牌影响力 拓展市场份额 完善产业链布局 [3]
新股消息 | 空调巨头奥克斯电气(02580)今启招股 今年一季度收入超93亿元 海外市场发展迅猛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16:40
公司招股信息 - 奥克斯电气于8月25日启动招股 计划发行2.07亿股 香港发售占5% 国际发售占95% 最高发行价每股17.42港元 每手200股 预计2025年9月2日港股上市 [1] - 基石投资者包括中邮保险 中邮理财 华菱香港 西藏源乐晟 CICC FT 深圳永信及国泰君安投资 按17.42港元发行价合计认购1.243亿美元(9.742亿港元) 占发售股份27% [1] 市场地位与业务范围 - 公司为全球前五大空调提供商 2024年销量市场份额达7.1% 同时是中国大众市场家用空调第一品牌 市场份额25.7% [1] - 业务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产品以家用空调和中央空调为主 聚焦节能 舒适 健康 智能四大方向 拥有主品牌"奥克斯AUX"及孵化品牌"华蒜""AUFIT" 高端品牌ShinFlow [2] 财务表现 - 收入从2022年195.28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297.59亿元人民币 年复合增长率23.4% [2] - 归母净利润从2022年14.42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29.10亿元人民币 年复合增长率42.1% [2]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93.52亿元人民币 归母净利润9.25亿元人民币 [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 海外收入占比达57.1% [2] 行业发展趋势 - 大众市场成为中国空调行业重要增长引擎 受乡村振兴政策 城镇化进程及消费者对性价比关注推动 [2] - 公司通过销售覆盖面和高性价比产品持续扩大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2] 募资用途 - 香港IPO募资将用于新产品研发及现有产品升级 设立海外研发中心 扩充全球研发团队 [3] - 投入长期研发(重点升级空调基础技术) 升级智能制造体系及供应链管理 加强销售渠道 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3]
全流通+回购双管齐下——汇通达网络(9878.HK)基本盘夯实、未来可期
格隆汇· 2025-08-25 14:17
核心观点 - 公司近期围绕产业升级和AI+战略加速发展 与阿里云达成全栈AI全面合作 旨在挖掘20万亿下沉消费市场的数据价值 外资机构近期密集买入并重申买入评级 体现对战略转型及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 [1][2][3] 战略举措与资本运作 - 公司提交3.5亿股内资股转换为H股申请 全流通实施后流通股份大幅增加 流通市值接近总市值 显著提升股票流动性和市场定价效率 [2] - 公司于6月发布回购计划 未来12个月内回购H股总金额最高达人民币5亿元 表明公司认为自身股票价值被低估且对未来发展有信心 [2] -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连续6年正流入 2024年战略转型后全年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15% 下半年毛利率环比提升23% [2] - 公司将于今年根据《未来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尽早实现分红 以增厚每股收益并提振市场信心 [2] 机构认可与估值 - 花旗 美林及汇丰等外资机构近期位列主要买入方 体现境外投资者对公司的关注度提升 [3] - 花旗时隔两年再次覆盖公司 半个月内连续发布两篇研报 均给予买入评级和目标价23.0港元 认可公司清晰的盈利能力改善路径及对政策红利的把握 [3] - 第一上海证券发布研报指出公司战略转型的业绩拐点已至 看好其卡位下沉乡镇市场的独特优势及与阿里巴巴战略合作的协同效应 [5] - 华西证券在研报中给予公司175亿估值 认为其有望通过调用阿里系算力资源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率和商品匹配能力 [5] AI技术布局与合作 - 公司2月接入DeepSeek大模型 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并精准解析农村市场消费习惯和商户痛点 [6] - 公司4月发布5大系列AI Agent 将AI技术落地到供应链协同 客户服务和营销推广等具体业务场景 [6] - 公司5月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千橙云AI行业垂直大模型 该模型深度融合农村市场行业知识和数据特征 能为农村商户提供精准市场预测和经营建议 [7] - 公司8月与阿里云达成全栈AI全面合作 整合阿里云的通义千问大模型技术和云计算资源 以强化智能代理和供应链能力 快速迭代行业模型 [4][8] 业务发展与市场前景 - 公司7月在空调 家具等多个行业加速产销一体化进程 多个品类接连上新 [1] - 公司与阿里云合作旨在为乡镇小微实体提供AI+数字化赋能 进一步挖掘20万亿下沉消费市场的数据价值 [1] - 公司通过AI+产业提升在下沉市场的客户数量及AI相关收入规模 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实现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8] - 公司在中国庞大而富有潜力的下沉市场构建了难以复制的渠道网络和数字生态 与阿里云的深度合作预示技术赋能带来的巨大想象空间 [9]
亚马逊Q2财报:零售巨头真正的生意不在“卖货”?
36氪· 2025-08-22 16:53
业务结构转型 - 广告、第三方卖家服务和订阅业务合计收入首次超过线上及线下零售板块 [1] - 零售业务作为流量入口 广告、云计算和服务生态成为利润和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1][10] - 公司从零售公司转变为横跨零售、广告、云计算的多元化科技巨头 [14] 零售业务表现 - 在线商店销售额615亿美元 同比增长11% [4][9] - 实体门店销售额56亿美元 同比增长7% [4][9] - 零售业务增速低于其他业务板块 且面临毛利率低和价格竞争激烈的问题 [5][6] 高增长业务板块 - 广告业务收入157亿美元 同比增长23% [9][11] - AWS销售额308.73亿美元 同比增长17.5% [9][12] - 第三方卖家服务收入403亿美元 同比增长11% [9][11] - 订阅收入122亿美元 拥有约2亿会员 [11] 行业竞争环境 - 美国电商零售额2024年增速仅7% 远低于疫情时期两位数增长 [2] - Temu曾成为美国下载量最高App 对价格敏感用户形成分流 [7] - 沃尔玛电商业务增速约8% Target线上销售基本停滞 [5] 战略布局 - 投资超过40亿美元扩展农村地区物流网络 计划覆盖4000多个小镇和农村社区 [13] - 利用AWS作为技术基座支持电商、物流、广告等业务的底层技术 [12] - 通过Prime订阅加强用户粘性 形成购物习惯 [11] 外部政策影响 - 关税政策调整可能削弱Shein和Temu的低价优势 [13] - 公司未观察到上半年需求下滑或价格显著上涨 [13] - 短期缓解价格竞争压力 长期可能影响整体零售需求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