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概股回流
icon
搜索文档
中概股回流,港股能否成为“避风港”?
钛媒体APP· 2025-05-08 16:29
极氪私有化及中概股回流 - 吉利汽车计划以每股2.5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票25.66美元收购极氪剩余股份,较纽交所最后交易日收盘价溢价13.6%,较30日成交量加权均价溢价20% [2][3] - 私有化资金将来自吉利汽车新股发行、现金储备及债务融资,交易完成后极氪将从纽交所退市并与吉利汽车完全合并 [2][3] - 极氪此次退市距离其美股上市不足一年,成为中美关税摩擦背景下中概股回流潮的标志性事件 [3] 中概股回流现状与规模 - 美国中概股可分为三类:港交所双重上市、二次上市及未在港交所上市,阿里巴巴等头部企业多已完成港股布局 [4] - 高盛测算显示27家符合回流条件的港股中概股总市值达1.4万亿港元,覆盖电商、金融科技、生物医药等领域 [6] - 天风证券测算若全部双重/二次上市中概股回流可带来396.32亿港元日均交易额(占港股37.2%),全部回流则占比达56.2% [5][6] 港股市场准备与制度优化 - 港交所降低二次上市市值门槛至30亿港元(上市5年)或100亿港元(上市2年),覆盖更多传统行业和中小企业 [7] - 香港推出"科企专线"允许特专科技公司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优化审批流程 [8] - 2025年港股日均交易额达2404亿港元(2024年为1319亿),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并提供衍生品创新支持 [9] 回流企业类型与投资者偏好 - 科技互联网企业(如阿里巴巴、美团)因高增长潜力最受港股投资者青睐 [10] - 生物医药企业受益于港交所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的特殊制度 [10] - 消费与新经济企业(如蜜雪冰城、小鹏汽车)因品牌优势和市场表现获得关注 [10][11] - 投资者更偏好具有真实盈利和稳定增长的企业,对长期亏损企业持谨慎态度 [11]
知名车企突传合并,退市!
鑫椤锂电· 2025-05-08 16:14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我们将审时度势、根据 《台州宣言》精神,持续推动汽车业务整合,回归一个吉利,整合技术优势,提高创新能力、盈利能力, 持续创造长期价值,打造全球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集团。同时我们仍将保持与美国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密切 沟通与合作。 关注公众号,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 ··· ",设置星标 "⭐" ,关注 鑫椤锂电 资讯~ 本文来源:综合自大河报、第一财经、中国汽车报 5月7日, 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宣布,计划收购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 简称"极氪") 已发行全部股份。 吉利汽车目前持有极氪约65.7%的股份,如交易完成,极氪将与吉利汽车实现完全合并,实现私有化并于 纽交所退市。 此举是进一步落实吉利控股集团于2024年9月发布的《台州宣言》,聚焦汽车主业,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深化品牌协同的重要步骤,将强化吉利汽车在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极氪此次私有化并从美股退市的计划在中美关税摩擦的背景之下,是这一轮市场热议中概股回流话题后 的"第一股"。同一日上午,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就表示,创造条件支持 ...
接最大的利好,亏最多的钱
Datayes· 2025-05-07 19:23
昨晚我对今天发布会是否有重磅内容还是持怀疑态度的,毕竟那通知没点名说潘 行会来,哈哈哈,我还给网友留言,说大概率不来! 结果,啪啪打脸,潘行不但来了,而且还不是空着手来的! 一上来就宣布了三大类十项政策措施,其中就包括前期念叨的"择机"降准和降 息,而且降准幅度还是超过了彭博的预测!!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更是超预期。 李云泽也带来了一些对A股重要的政策,比如再批复600亿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 点,将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强调类平准基金有力有效并全力支 持等。 不过这满满的诚意也没能阻止我们大A高开低走! 不到十点,崩盘哥就在群里打卡了! 正如群友所痛斥的:格局不了一点!!! 说实话,既然假期的时候就在传这个会议,那肯定有人提前布局了! 吴清主席都说了,A股就是"靠谱"! 当然调侃归调侃,是不是就该转向看空了? 那肯定不是,增量政策才开始,而且现在专项债和特别国债猛猛发,还没开始发 力呢! A股复盘 | 收回一部分昨天的红包 / 2025.05.07 民生证券指出,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增量政策"未完待续"。 4月25日政治局会 议和28日国新办发布会上,均就"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做出部署。尽管5月 ...
突发!极氪拟从美股退市,中概股回流潮或开启
YOUNG财经 漾财经· 2025-05-07 18:55
资料图。本文来源:第一财经 突发!极氪拟从美股退市,中概股回流潮或开启 根据吉利汽车公告,吉利汽车收购所有已发行及发行在外的极氪股份及美国存托股票(本集团实益 拥有者除外),建议购买价为每股极氪股份2.57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票25.66美元,该价格较最后 交易日美国存托股票于纽交所的收市交易价溢价约13.6%,较截至最后交易日止最后30个交易日期 间美国存托股票于纽交所的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格溢价20%。 此次极氪私有化资金来源包括吉利汽车拟发行新股、现金储备及债务融资(倘需要)。 受此消息影响,截至美东时间5:30左右,极氪美股盘前大涨超11%至25.1美元,基本接近吉利汽车 私有化极氪的作价25.66美元。 公开资料显示,极氪汽车于2024年5月10日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当下距离其正式上市时间不到 一年。 对于此次极氪突发合并进吉利汽车的事宜,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 争和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我们将审时度势、根据《台州宣言》精神,持续推动汽车业务整合,回 归一个吉利。同时我们仍将保持与美国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密切沟通与合作。" 去年9月,李书福正式发布《台州宣言》,宣布通过"战略聚焦、 ...
突发!知名车企拟从美股退市
第一财经· 2025-05-07 18:42
2025.05. 07 本文字数:1677,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肖逸思 5月7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吉利汽车",股票代码:0175.HK)宣布,计划收购极氪智能 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极氪",股票代码:NYSE: ZK)已发行全部股份。吉利汽车目前持有极氪约 65.7%的股份,如交易完成,极氪将与吉利汽车实现完全合并,实现私有化并于纽交所退市。 对此,吉利控股集团方面回应称,此举是进一步落实《台州宣言》,聚焦汽车主业,提升资源利用效 率,深化品牌协同的重要步骤。 极氪此次私有化并从美股退市的计划在中美关税摩擦的背景之下,是这一轮市场热议中概股回流话题 后的"第一股"。同一日上午,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就表示,创造条件支持优质 中概股企业回归内地和香港股市。 此次极氪私有化资金来源包括吉利汽车拟发行新股、现金储备及债务融资(倘需要)。 极氪合并进吉利汽车 受此消息影响,截至美东时间5:30左右,极氪美股盘前大涨超11%至25.1美元,基本接近吉利汽车私 有化极氪的作价25.66美元。 公开资料显示,极氪汽车于2024年5月10日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当下距离其正式上市 ...
突发!极氪拟从美股退市,中概股回流潮或开启
第一财经· 2025-05-07 18:29
极氪并入吉利汽车,回流港股。 5月7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吉利汽车",股票代码:0175.HK)宣布,计划收购极氪智能科 技有限公司(下称"极氪",股票代码:NYSE: ZK)已发行全部股份。吉利汽车目前持有极氪约65.7%的 股份,如交易完成,极氪将与吉利汽车实现完全合并,实现私有化并于纽交所退市。 对此,吉利控股集团方面回应称,此举是进一步落实《台州宣言》,聚焦汽车主业,提升资源利用效 率,深化品牌协同的重要步骤。 极氪此次私有化并从美股退市的计划在中美关税摩擦的背景之下,是这一轮市场热议中概股回流话题后 的"第一股"。同一日上午,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就表示,创造条件支持优质中概 股企业回归内地和香港股市。 极氪合并进吉利汽车 根据吉利汽车公告,吉利汽车收购所有已发行及发行在外的极氪股份及美国存托股票(本集团实益拥有 者除外),建议购买价为每股极氪股份2.57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票25.66美元,该价格较最后交易日美 国存托股票于纽交所的收市交易价溢价约13.6%,较截至最后交易日止最后30个交易日期间美国存托股 票于纽交所的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格溢价20%。 此次极氪私有化资金来 ...
筹备中概股“回流”?中信证券拟调配投行人赴港增员
华尔街见闻· 2025-05-07 17:55
另据中信证券内部人士确认,投行部门人员确实已收到该通知。 中概股"回流潮"正在给内地投行带来更多增量空间。 业内人士认为,此番中信证券增派香港地区的投行部门人手,或意在筹备中概股"回流"。 信风独家获悉,中信证券投行委正计划调配内地投行人员,赴港负责港股投行业务。 据接近中信证券人士透露,该项招聘计划主要针对中信证券内地投行部门的人员,以竞聘的形式进行。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 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中信证券能否接住中概股"回流"的蛋糕,市场正在持续关注。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5月7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加强双多边的跨境监管合作,积极塑造稳定、透 明、可预期的监管环境,维护企业在境外市场的正当利益,创造条件并支持优质中概股回归内地和香港 市场。 在此之前,港交所与香港证监会亦表示已与部分相关企业接触。若仍未在香港市场上市的"中概股"希望 回流,会为其香港上市提供适当的指引与协助。 据信风不完全统计,目前美股市值不低于百亿元(人民币、下同),且尚未在港上市的 ...
吴清:塑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监管环境,创造条件支持优质中概股回流
第一财经· 2025-05-07 12:38
稳步推进一系列对外开放的务实举措。 二是进一步丰富产品供给,推进期货期权向合格的境外投资者开放,支持境内外期货交易所扩大商品期 货结算售价结算结算价的授权合作,以深化交易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把REITs等纳入到沪深港通标的 等。 三是不断深化市场开放,梳理优化境外上市的备案机制、流程和相关要素,进一步提高境外上市备案的 质效,大力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稳步推进人民币股票交易柜 台纳入港股通,支持在港推出跨境投资和风险管理产品等对港合作的各项举措。 证监会主席吴清5月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也是资本市场高质量 发展必然的要求。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及贸易形势,下一阶段,证监会将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 的对外开放,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的格局,稳步推进一系列对外开放的务实举措。 具体措施包括,一是持续扩大机构开放,进一步优化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准入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 外资机构申请证券基金投资咨询业务资格,鼓励境外机构投资境外的投资机构依规设立投资境内的人民 币基金。 四是加强双多边的跨境监管合作,坚持尊重规律,尊重规则,积极塑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监 ...
港交所150家公司排队香港上市,连锁消费品牌都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5-03 23:13
文章核心观点 沉寂近两年后香港IPO市场强势回暖,在多重利好推动下港交所迎来“递表潮”与募资高峰,A股龙头加速赴港上市,港交所Q1业绩创新高,投资者、机构和企业将受益,连锁消费品牌崛起成港股新亮点,这或是中国企业全球化与资本市场新格局下的战略大迁徙 [1][3][14] A股龙头加速“转场” - 4月有1家A股公司在港招股,11家更新或首次递表,涵盖多赛道,是A股融资渠道收紧与港股估值修复双重作用下的理性选择 [4] - 宁德时代4月10日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计划最早5月6日启动簿记建档,募资金额50亿美元(约390亿港元),将成2021年快手上市以来香港最大IPO [6] 港交所Q1业绩创新高 - 一季度17家公司上市,集资额187亿港元,同比增长近四倍,港股通每日平均成交金额1099亿港元,创历史新高,是去年同期三倍以上 [9] - 原因一是国际资本关注中国优质资产,二是香港财政司长支持中概股回流并指示港交所和证监会做好准备 [9] 谁将受益 - 投资者将获更多打新机会和估值修复红利,优质龙头企业有基本面支撑与流动性优势 [10] - 企业赴港上市可融资并实现品牌国际化 [10] - 机构与券商IPO相关业务将全面复苏 [11] 连锁消费品牌的崛起 - “港股三姐妹”泡泡玛特、蜜雪冰城、老铺黄金表现强劲引发市场重估 [12] - 连锁消费品牌成功因商业模式独特、发展潜力大,也与港交所看好消费行业有关 [13] - 赴港上市助连锁消费品牌融资和品牌国际化,在港交所支持下可提升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13]
香港交易所(00388):2025 年一季度业绩点评:业绩创历季新高,中概股回流有望注入新增量
光大证券· 2025-05-02 19:2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香港交易所营收及盈利创历季新高,未来内地刺激政策和国际市场降息将注入新活力,中概股回流有望带来新交易增量,维持“增持”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总股本12.68亿股,总市值4320.79亿港元,一年最低/最高为218.4/397.8港元,近3月换手率85.4% [1] 收益表现 - 1个月相对收益2.6%、绝对收益 -2.1%;3个月相对收益5.1%、绝对收益14.4%;1年相对收益15.4%、绝对收益40.0% [3] 2025年一季度业绩情况 - 总收入68.6亿港币,同比+31.8%,季环比+7.5%;主要业务收入63.2亿港币,同比+35.6%,季环比+5.0%;归母净利润40.8亿港币,同比+37.3%,季环比+7.9%;EBITDA利润率78%,同比+6pct,季环比+3pct [4] 业绩点评 - 交投活跃度提升推动营收及盈利创新高,交易费等合计收入41.3亿港币,占比60.2%,同比+58.7%,季环比+10.2%;投资收益净额13.3亿港币,占比19.4%,同比 -0.7%,季环比+11.2%;联交所上市费收入4.1亿港币,占比6.0%,同比+11.8%,季环比+1.7% [5] 市场成交主要数据 - 联交所股本证券日平均交易额2254亿港元,同比+153.0%,季环比+31.4%;衍生品市场日平均交易额173亿港元,同比+68.0%,季环比+12.3%;北向交易及南向交易的日成交金额分别为1911亿人民币及1099亿港元,分别同比+43.7%/+254.5%,季环比 -17.3%/+40.7%;期交所的衍生品合约平均每日成交张数同比/环比分别增长5.4%/3.6%至90.1万张;债券北向通每日成交额同比/环比分别增长2.4%/33.8%至463亿人民币 [6] 新股上市情况 - 2025年一季度新上市公司17家,同比+41.7%;共募集资金187亿港元,同比+289.6%;截止25Q1末,共有120例上市申请正在排队,较24年末提升42.9% [7]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港元)|20,516|22,374|25,318|26,600|28,139| |营业收入增长率|11.2%|9.1%|13.2%|5.1%|5.8%| |归母净利润(百万港元)|11,862|13,050|14,995|15,633|16,459|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17.7%|10.0%|14.9%|4.3%|5.3%| |EPS(港元)|9.4|10.3|11.8|12.3|13.0| |ROE(归属母公司)|23.5%|24.8%|27.5%|28.2%|28.8%| |P/E|36.4|33.1|28.8|27.6|26.3| |P/B|8.4|8.0|7.8|7.8|7.4| [9] 财务报表预测 - 利润表涵盖营业收入、各项费用、营业利润、所得税、少数股东损益、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等项目预测 [10] - 资产负债表涵盖资产总计、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负债合计、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股本、股东权益等项目预测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