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Z10

搜索文档
都市车界|172亿“鲸吞”极氪! “一个吉利”对车主有何影响?
齐鲁晚报· 2025-07-16 15:16
交易概况 - 吉利汽车以约172亿元人民币收购尚未持有的37.2%极氪股份,极氪将成为吉利汽车全资子公司并从纽交所退市 [1] - 每股极氪股份可换取2.687美元现金或1.23股吉利汽车股份,现金对价较极氪最后交易日股价溢价13.6%,股份对价较吉利港股溢价2.4% [3] - 吉利汽车行政总裁桂生悦称此举将"开创多赢局面",董事长李书福称其为"更美好的未来奠定基础" [3] 战略背景 - 吉利控股集团提出"一个吉利"战略蓝图,已相继整合几何品牌入银河系列,将领克并入极氪体系 [4] - 内部资源内耗严重,20万-30万元价格区间极氪001、领克Z10、银河E8等车型同质化竞争,技术研发存在近十种车机系统方案 [4] - 智驾领域分裂导致2023年研发重复投入超50亿元 [5] - 2025年一季度吉利集团整体毛利率降至14.7%,较极氪独立运营前下降3.2个百分点 [6] - 极氪市值从110亿美元缩水至57亿美元,跌幅达48% [6] 协同效应 - 预计研发投入可降低10%-20%,供应链成本缩减5%-8%,产能利用率提升3%-5% [7] - 动力电池规模化采购可降本15% [7] - 整合极氪的SEA浩瀚架构与领克EM-P超级电混技术,实现平台化共享 [7] - 品牌矩阵重新定位:极氪主攻30万元以上豪华纯电市场,领克聚焦20万元以上中高端混动领域,吉利银河覆盖主流市场 [7] - 极氪渠道覆盖将从50城扩展至200城,三四线下沉市场渗透率预计提升3倍 [8] 技术整合 - 超级电混技术、1.2MW全液冷充电桩等创新成果有望快速普及 [9] - 极氪能源将接入第三方充电桩突破130万枪,并与蔚来等品牌实现互联互通 [9] - 领克售后体系升级为"领极联服",可同时服务极氪、极越、极星车主 [10] 行业影响 - 行业分析师认为此次合并是新能源汽车行业"从无序竞争转向体系竞争"的典型样本 [10] - 德意志银行、东方证券等机构上调吉利目标价,交银国际预计估值有望突破3000亿港元 [10] - 相比丰田的"全球架构"战略,吉利整合速度更快;对照特斯拉的垂直整合,又保留了品牌独立性 [11]
“谁能拒绝自己的女朋友长得像刘亦菲?”,警惕汽车“山寨风”再起
第一财经· 2025-07-13 00:24
市场现象 - 小米SU7因外观酷似保时捷被称为"保时米",成为中大型轿车销冠 [1] - 小米YU7因外观类似法拉利Purosangue被称为"法拉米",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辆 [1] - "豪车平替"成为车企快速获取市场份额的重要策略 [1] 竞品表现 - 领克Z10对标小米SU7但6月销量不足370辆,而外观类似路虎揽胜的领克900月销突破5300辆,位列全尺寸高端混动SUV第二 [2] - 问界M9因侧面设计与奔驰迈巴赫GLS相似成为细分市场销冠 [2] - 极氪9X因外观被称为"杭州湾库里南",开启先享计划2小时预订量达1万人 [2] 行业趋势 - 多款国产车型模仿豪华车设计,如广汽传祺S7(番禺揽胜)、腾势N9(坪山揽胜)、坦克800(保定库里南) [2] - 小米第三款车型YU9测试车谍照显示其外观轮廓与劳斯莱斯库里南相似 [2] - 市场环境下原创设计投入高但回报不确定,"大牌平替"策略盛行 [2] 法律案例 - 双环SRV与本田CRV、众泰SR9与保时捷Macan外观相似均未构成法律侵权 [3] - 陆风X7抄袭路虎揽胜极光案裁定时产品已近周期尾声,且路虎设计专利被宣告无效 [4] - 长安指控吉利"银河之光"抄袭未果,外观专利保护期有限(如保时捷帕拉梅拉中国专利2021年终止) [4] 历史与现状 - 美国、日本、中国汽车工业早期均通过模仿起步 [5] - 2023年自主品牌中国市占率近70%,中国连续两年成为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5] - 过度模仿可能导致企业长期发展受阻,如双环2016年被取消造车资质,众泰2020年起停产 [5]
警惕汽车“山寨风”再起|有点逸思
第一财经· 2025-07-12 17:37
中国汽车行业"豪车平替"现象分析 - 小米SU7因外观类似保时捷被称为"保时米",成为现象级爆品并稳居中大型轿车销冠位置 [1] - 小米YU7因外观类似法拉利Purosangue被称为"法拉米",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辆 [1] - 领克Z10原创设计但6月销量不足370辆,而外观类似路虎揽胜的领克900月销量突破5300辆 [1] - 问界M9曾因侧面设计与奔驰迈巴赫GLS相似引发争议,但成为细分市场销冠 [1] "豪车平替"市场趋势 - 极氪9X因外观类似劳斯莱斯库里南被称为"杭州湾库里南",开启预订2小时即有1万人下单 [2] - 多款国产"揽胜"和"库里南"车型即将上市,包括广汽传祺S7、腾势N9和坦克800 [2] - 小米第三款车型YU9谍照曝光,预计为全尺寸SUV且外观类似库里南 [2] - 市场竞争环境下原创设计被视为累赘,"大牌平替"策略盛行 [2] 外观设计侵权法律现状 - 双环汽车来宝SRV与本田CRV相似案以本田败诉告终 [3] - 众泰SR9与保时捷Macan高度相似但未引发法律后果 [3] - 陆风X7抄袭路虎揽胜极光案在产品周期尾声才出结果 [3] - 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为15年,保时捷帕拉梅拉在华外观专利已于2021年终止 [3] 国际车企对"山寨"现象反应 - 保时捷中国CEO对"保时米"现象回应"好的设计总是心有灵犀" [4] - 法拉利中国在小米YU7上市前发布暗示性文章 [4] - 美国、日本和中国汽车工业早期都经历过"山寨"发展阶段 [4]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与隐忧 - 自主品牌在中国市场占有率接近70%,中国连续两年成为最大汽车出口国 [5] - 部分车企如双环、陆风、众泰因模仿策略最终陷入经营困境 [5] - "山寨风"再起可能阻碍行业长期发展和全球市场竞争力提升 [5]
“美股一年游”的极氪,还能讲出什么故事
美股研究社· 2025-05-16 20:07
核心观点 - 极氪在成立三年后快速IPO,但仅一年后即被吉利汽车以25.66美元/股的价格私有化退市,成为"中国新势力最快退市"案例 [3] - 私有化退市是吉利应对新能源行业激烈竞争的主动调整,旨在整合资源、减少内耗,以"一个吉利"战略重新定位极氪品牌 [14][16] - 极氪退市前面临产品迭代混乱、销量持续下滑等问题,2025年1-3月极氪001交付量分别为4359/3933/2976辆,4月品牌交付量同比降15% [9][10][12] - 私有化代价为22.4亿美元(约162亿人民币),占吉利436亿现金流的37% [8] - 整合后极氪与领克形成"极氪向上(30万+)、领克向宽(20万+)"的差异化定位,2025Q1双品牌毛利率达16.5%,极氪单品牌利润率升至21.2% [16][19] 掉队的必然 - 2024年新能源行业格局剧变:小米SU7凭借生态优势快速上量,问界M9单车型11个月大定破19万,零跑/理想交付量同比显著增长,极氪独立作战模式难以应对 [9][10] - 产品策略失误:2024年3月发布小幅改款的001,8月又推出大幅改动的2025款001/007,引发老用户维权,被批"一年磨三剑" [9] - 资源错配矛盾:极氪占用集团70%资源但销量仅占10%,2025年32万辆目标截至4月仅完成17.22% [12] - 资本市场表现平淡:IPO首日涨34.57%至28.26美元,一年间股价波动于13-33美元,退市前市值约70亿美元 [13] 不那么完美的新故事 - 品牌整合效果初显:2025Q1极氪科技净亏损收窄60%,综合毛利率19.1%创历史新高,预计研发费用率降至6%,物料成本降5-8% [17][19] - 渠道整合痛点:部分省份售后网点稀少,领克与极氪售后体系未完全打通,代理制扩张引发高端用户服务体验担忧 [20] - 未来可能性:极氪或与领克/银河组建新能源集团,不排除再度上市,但需面对20-30万元市场空白和更激烈竞争 [20][21] - 行业竞争关键点:爆款车型、用户服务、成本控制能力成为新势力生存核心要素 [23]
从美国退市,这个网红车企打响第一枪
盐财经· 2025-05-09 17:51
极氪私有化与吉利战略整合 - 吉利汽车计划收购极氪全部股份并实现完全合并 极氪将从纽交所退市 此举被比喻为"把孩子摁回肚子里"的重大调整[2][4] - 私有化旨在创建统一上市平台 整合极氪资产及资源以提升乘用车业务竞争力 公司拟通过发行新股、现金储备及债务融资完成交易[4][10] - 极氪2024年总营收759.1亿元(同比增长47%) 汽车销售收入553.2亿元(同比增长63%) 但全年净亏损57.9亿元 2019-2024年累计净亏损达262.23亿元[7][10] 极氪发展历程与市场表现 - 极氪2021年成立 2024年5月登陆纽交所 市值一度接近70亿美元 成为当年少数成功赴美IPO的中国新能源车企[7] - 2025年前四个月极氪科技集团(含领克)累计交付16.5万辆 达全年目标71万辆的23% 2025年3月单月销量突破4万辆(40,715台)[25][26][28] - 极氪001作为首款明星车型仍是销量主力 2025年计划推出三款新车 合并后定位"极氪向上、领克向宽"的二维战略[21][23][25] 吉利集团战略调整背景 - 2024年9月发布《台州宣言》 明确"一个吉利"战略 要求各业务板块厘清定位 极氪与领克合并是该战略的关键步骤[13][15] - 公司正逐步整合旗下14个汽车品牌 包括几何并入银河、翼真/雷达并入吉利汽车集团、睿蓝整合进"中国星"序列等[15][17] - 多品牌战略导致资源分散 2022年起被比亚迪反超 不同品牌产品定位重叠(如领克Z10与极氪001)造成内耗[19][20][21] 行业趋势与政策环境 - 中国证监会表态支持优质中概股回归 将推动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为极氪等企业提供政策环境支持[11] - 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整合协同阶段 需通过资源深度融合提升竞争力 技术实力与产品质量成为未来竞争关键[30] - 极氪退市反映中概股面临的地缘政治风险 私有化可使吉利独享其全球化试水成果 避免美股市场不确定性[7][30]
单车碳减排18%新能源近翻倍增长 吉利绿色智造驱动可持续价值升级
中国经营报· 2025-05-07 16:37
ESG战略成果 - 2024年单辆车生命周期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18% [2] - 新能源销量达88.8万辆,同比增长92% [2][3] - 拥有12个绿色工厂和11个无废工厂,是唯一入选全国首批"无废企业"的车企 [2] - 2025年目标实现单车全生命周期碳减排25%以上 [2] 新能源转型与技术突破 - 推出吉利银河E8、领克Z10、极氪009等十余款高价值智能汽车产品 [3] - 推出GEA新能源架构、雷神EM超级电混、神盾金砖短刀电池等多项科技创新成果 [3] - 拓展甲醇燃料应用,研制"吉利碳仓",推出第五代超醇电混技术 [3] - 为"2025亚冬会"提供第四代帝豪醇氢电混汽车 [3] 安全认证与市场认可 - 8款车获C-NCAP安全五星,3款获E-NCAP安全五星,1款获A-NCAP安全五星,5款获Asean-NCAP安全五星 [4] - 极氪001获中国电动汽车火灾安全评测五星满分 [4] - 吉利银河E5获NESTA六维电安全认证、整车电磁抗扰安全认证和中国汽车"低碳领跑者车型"荣誉 [4] 全产业价值链构建 - 制造端光伏装机容量达445兆瓦,同比增加11%,6家整车制造基地100%使用可再生电力 [6] - 整车基地可再生电力使用占比超64%,提前完成3家零碳工厂建设目标 [6] - 供应端推动零部件循环材料使用比例达20%循环钢、30%循环铝、25%循环塑料 [6] - 核心供应商绿电使用率超50%,近一半达100% [6] - 2024年循环钢闭环回收超1.5万吨,循环铝闭环回收约5000吨,减少碳排放约11.5万吨 [6] 循环经济与人才发展 - 完成循环车整备1770辆,回用件及再制造件67419件销售至售后服务市场 [7] - 与首钢股份合作开展汽车钢材循环经济与闭环回收 [7] - 2024年员工电动化和数字化专项培训达185万小时,数字化能力培训覆盖100%关键岗位 [7] ESG管理与信息披露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提升至45%,女性董事占比达27% [8] - 首次将ESG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挂钩 [8] - 获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汽车网络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8] - 连续4年未发生信息安全漏洞或其他网络安全事件 [8] 社会责任与生态友好 - 2024年开展生物多样性科普活动50余场,覆盖超5000人次 [9] - 连续11年开展"绿跑道"乡村少年体育梦想计划 [9] - 员工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时长达5271小时 [9] - 帮助1500多名车主获得红十字会急救证书 [9]
极氪控股领克、银河整合翼真,吉利大扩张时代结束
晚点LatePost· 2024-11-14 22:55
吉利品牌整合动态 - 极氪将持有领克51%股份,沃尔沃出售30%领克股份给极氪,交易价格54亿元,预计明年一季度完成[5] - 领克营销中台、供应链、采购等部门将被整合,财务和采购团队先整合,产品研发部门调整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推进[5] - 吉利控股向吉利汽车转让11.3%极氪股份,吉利汽车对极氪持股比例增至62.8%,旨在减少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6] - 吉利将继续推动翼真汽车和吉利银河的整合,银河今年前10个月售出35万辆,同比增长66%,贡献吉利汽车四分之一以上销量[7] 极氪与领克的历史关系 - 极氪原为领克纯电事业部,2021年独立,共享吉利SEA浩瀚架构和工厂资源[11] - 极氪001产品设计沿袭自领克概念车Zero concept,两款品牌部分车型设计语言相似[11] - 极氪副总裁杨大成曾主导领克多款车型研发,极氪部分售后服务通过领克服务中心提供[12] - 领克定位个性潮流运动市场,极氪定位科技豪华,银河定位大众国民精品车[12] 吉利战略转型 - 吉利打破2014年"一个吉利"战略,针对细分市场设立新品牌,通过收购快速扩张[13] - 2010年吉利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此后完成至少14次重大并购,总资产达6784亿元[14] - 2023年吉利收入比2019年多818亿元但利润少29.5亿元,暴露出组织臃肿和重复投资问题[14] - 最新品牌定位划分:极氪覆盖高端豪华,领克中高端,银河和中国星定位主流品牌[14] 市场表现数据 - 极氪今年前10个月交付16.8万辆新车,同比增长82%,三季度汽车销售收入144亿元,毛利率15.7%[12] - 领克前10个月累计销售22.66万辆,首款纯电车型Z10售价19.68万至28.88万元[12] - 极氪007售价20.99万至29.99万元,极氪001售价25.9万至32.9万元,Z10配置差异化以避免内部竞争[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