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Z10
搜索文档
15.38万元起售,广汽昊铂GT全新Lite版低调上市
中国经济网· 2025-10-31 22:08
产品发布与定价 - 广汽昊铂GT全新Lite版于10月30日正式上市,提供560公里和630公里两种续航版本,售价分别为15.38万元和15.88万元 [1] - 新车提供终身三电质保、超长整车质保、道路救援和安心流量四大用户权益 [1] - 原有昊铂GT车型(630Max、710Max、560后驱科技版)售价区间为17.39万至21.99万元,Lite版上市显著降低了性能轿跑的门槛 [3]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昊铂GT Lite版定位为15万级唯一中大型性能轿跑,旨在拉拢更多年轻用户 [3] - 新车定价低于比亚迪汉EV、领克Z10等纯电动中大型车竞品,可能吸引部分原考虑竞品的消费者,给同级别竞争对手带来市场压力 [7] - 新车型推出有助于提升昊铂品牌市场影响力,扩大品牌用户基础,以较低价格和出色性能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群体关注 [7] 车辆性能与安全 - 昊铂GT Lite版车身尺寸为4886×1885×1449mm,轴距2920mm,转弯半径仅5.3米,适合城市窄巷及狭小停车场 [3] - 动力系统采用夸克电驱技术,最大功率180kW,最大扭矩355N·m,标配ASTC鹰爪系统与CST平顺舒适制动技术,630 Lite版还配备前四活塞制动固定卡钳 [5] - 安全方面采用弹匣电池技术,官方宣称已创造"百万台车零自燃"纪录,确保电池整包不起火、不爆炸,全系提前符合2025电池新国标,整车结构安全获C-NCAP五星与C-IASI安全项全G评价 [5] 设计特点与目标客群 - 外观延续"风生水起"设计语言,流线型轿跑外型具备高改装潜力,为用户后期个性化改装留足空间 [7] - 特别针对追求"高颜值"的女性用户,可通过"轻改装"轻松打造专属风格,满足其对时尚出行座驾的期待 [7]
一个普通人离汽车专业赛道有多远?
晚点LatePost· 2025-10-19 22:35
中国汽车运动与领克品牌发展历程 - 中国汽车运动始于1985年第一届港京拉力赛,当时全国平均1200人才有2辆汽车,参赛车队均为国际品牌如奥迪、三菱 [3] - 至2016年领克品牌成立时,中国汽车运动文化已兴起,建成国际化赛车场7个、场地越野赛场20个、短道拉力赛场10个,注册车手超6000人,平均每四天一场赛事 [6] - 目前汽车运动参与门槛显著降低,二十万元左右可购买具备优秀赛道潜力的性能车,领克性能车俱乐部近五年已有超4万名成员参加赛道驾驶体验 [3] 领克参与国际赛事成就 - 领克于2019年首次参加WTCR国际赛事即获年度总冠军,这是中国品牌在世界顶尖赛事的第一个年度总冠军奖杯 [8] - 领克车队在TCR世界巡回赛取得“六年七冠”的成绩,截至2024年11月仍保持领先 [10] - 参赛车辆03 TCR基于量产车领克03开发,搭载沃尔沃Drive-E系列发动机(约340匹马力),并利用CMA架构实现车身结构及电子稳定系统的稳定 [7] 领克汽车运动生态体系建设 - 公司建立从爱好者到职业车手的系统化培训体系:通过LPCC俱乐部吸引爱好者,提供赛道体验;通过巅峰车手系列赛(2021年启动)提供进阶平台;并独家提供国家B级赛照培训,已近600位车手通过 [13][14] - 公司投资建设线下体验中心,如2021年宁波国际赛道体验中心和2024年10月成都体验中心,作为性能车爱好者线下聚集地 [16][17] - 巅峰车手系列赛卡丁车项目增设青少年组,15岁亚军选手可通过青训计划进入中国F4方程式锦标赛,形成人才输送通道 [13] 赛道技术反哺量产车性能 - 领克03家族用户已超45万,第三代产品于2025年10月发布,03+百公里加速最快5.41秒,03++ Racing版本百公里加速压缩至4.89秒 [21] - 赛事积累的调校数据、底盘强化经验和动力系统优化方案反哺量产车,03+使用与赛车同源Drive-E 2.0T发动机和CMA架构 [19][20] - 公司正打造纯国产TCR赛车计划于2025年11月亮相,纯电车型如Z10保留升降尾翼等运动元素,并在赛道组织用户试驾 [21][22] 吉利集团的长期战略投入 - 母公司吉利集团创始人李书福长期支持汽车运动,2004年宣布投资1亿元用于赛车,2006年推动AGF赛事在中国举办 [26] - 集团通过收购路特斯、沃尔沃获取高性能领域技术,并为领克提供高起点 [28] - 基础设施方面,吉利2018年收购美国犹他赛车公园,并投资数十亿元在宁波、成都、武汉建设三条国际赛道 [29] 汽车运动对品牌建设的战略价值 - 国际豪华品牌如阿尔法罗密欧、法拉利通过早期参与F1赛事建立技术标准与品牌忠诚度,日韩品牌如丰田GR系列、现代N系列也通过赛事提升形象 [5] - 丰田将会长丰田章男推动GAZOO Racing独立运营,改变品牌“无趣”标签;福特挑战勒芒赛事成就品牌传奇,证明长期投入的价值 [31] - 领克在电动化时代延续运动基因,3年在SPA Evo电混架构投入百亿元,用于最高端900车型开发 [24]
东吴证券给予曹操出行“买入”评级,预计9月8日正式纳入港股通
智通财经· 2025-09-06 17:38
公司业务与战略 - 曹操出行被东吴证券首次覆盖并给予买入评级 被视为国内稀缺的整车、运营、技术一体化Robotaxi平台 [1] - 公司依托吉利集团整车制造能力、千里智驾技术赋能和丰富运营经验 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1] - 2025年2月上线曹操智行平台 成功构建国内首个全域自研闭环智驾生态 选用SEA浩瀚架构的领克Z10车辆 [1] - 已在苏州和杭州启动Robotaxi试点服务 [1] - 2025年6月25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成为港股最大科技出行平台 [2] - 8月22日获选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 预计9月8日纳入港股通 有望吸引内地增量资金 [2] 财务表现与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06.7亿元、262.4亿元和323.7亿元 同比增速达41.0%、26.9%和23.4% [2] - 当前市值对应PS分别为1.9倍、1.5倍和1.2倍(截至2025年9月4日) [2] - 毛利率随开城节奏趋缓降低双端补贴 规模效应释放稳步提升 [2]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1.0亿元、-2.7亿元和8.9亿元 2027年有望转正 [2]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网约车市场正从野蛮生长向合规智能转型 核心矛盾转向自动驾驶技术与人车关系制度重构 [1] - Robotaxi凭借L4级自动驾驶技术突破 硬件成本持续下降 政策体系日益完善 技术商业化加速落地 [1] - 公司有望复制网约车成功经验打通业务闭环 实现Robotaxi系统最优解 [1]
曹操出行(02643.HK):科技重塑共享出行 打造服务口碑最好品牌
格隆汇· 2025-09-06 09:57
行业趋势 - 网约车市场正从资本补贴转向自动驾驶规模化和人车关系制度重构 当前核心矛盾是自动驾驶规模化与人车关系制度重构 [1] - 聚合平台模式崛起整合运力 占据约25%-30%订单份额 抽佣比例逐步政策化 为二线平台带来结构性机会 [1] - 预计2030年网约车市场规模将达近万亿元 聚合平台与多地"非一车一平台"政策为其他玩家创造空间 [1] - Robotaxi凭借L4级自动驾驶技术突破成为破局关键 Waymo等领军企业事故率较人类驾驶员降低超80% [1] - 硬件成本持续下探 BOM从百万级降至30万元区间 单位经济模型转正可期 政策体系日益完善加速技术商业化落地 [1] 公司运营 - 2025H1月活司机增至54.4万人 同比+53.5% 月活用户同比+57.4%至0.38亿人 订单量同比+49.0%至3.8亿单 [2] - 平台司机单位收入持续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驱动运力规模快速扩张 [1] - 通过轻资产模式加速下沉市场渗透 长期有望通过高线城市GTV占比提升改善毛利率 [2] - 2025H1定制车车队规模达3.7万辆位居行业首位 通过优化空间和智能功能提升出行舒适性 打造标准化体验 [2] - 会员体系与APP应用逐步完善 有望降低获客成本 增强盈利能力和平台壁垒 [2] 技术布局 - 吉利与Waymo联合推出极氪RT 2025年启动量产交付 凸显高端整车智造实力 [3] - 2025年上线"曹操智行" 基于SEA浩瀚架构的领克Z10在苏杭试点Robotaxi服务 [3] - 计划2026年推出完全定制车型 实现成本与体验的平衡 [3] - 吉利集团2025年8月整合极氪/吉利研究院/迈驰智行/smart智驾团队成立千里智驾 集中资源提升研发效率 [3] - 依托吉利集团全产业链赋能 向"整车制造+运营服务+技术研发"一体化Robotaxi平台进化 [3] 财务表现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6.7亿元/262.4亿元/323.7亿元 [4] - 可比公司2025-2027年平均PS分别为22.4倍/15.0倍/7.1倍 公司对应PS分别为1.9倍/1.5倍/1.2倍 [4]
领克Z10 Carplay、Hicar等功能或将在2025年末上线
凤凰网· 2025-08-18 16:07
功能更新与OTA计划 - 城市NOA领航驾驶辅助功能因新法规要求导致推送延期 已于本月初完成全部推送 [1] - Carplay、Hicar、哨兵模式远程查看等功能预计将在今年年末的OTA版本中同步推送 [1] - 行车记录仪画质提升工作已规划 预计在下一个OTA版本中得到改善 [1] 产品性能说明 - 自带行车记录仪画面清晰度在不同场景下会变化 高速对向行驶时因相对速度叠加可能导致远方画面清晰度变化 [1] - 当车辆行驶至近处时 行车记录仪的清晰度会有所改善 [1]
都市车界|172亿“鲸吞”极氪! “一个吉利”对车主有何影响?
齐鲁晚报· 2025-07-16 15:16
交易概况 - 吉利汽车以约172亿元人民币收购尚未持有的37.2%极氪股份,极氪将成为吉利汽车全资子公司并从纽交所退市 [1] - 每股极氪股份可换取2.687美元现金或1.23股吉利汽车股份,现金对价较极氪最后交易日股价溢价13.6%,股份对价较吉利港股溢价2.4% [3] - 吉利汽车行政总裁桂生悦称此举将"开创多赢局面",董事长李书福称其为"更美好的未来奠定基础" [3] 战略背景 - 吉利控股集团提出"一个吉利"战略蓝图,已相继整合几何品牌入银河系列,将领克并入极氪体系 [4] - 内部资源内耗严重,20万-30万元价格区间极氪001、领克Z10、银河E8等车型同质化竞争,技术研发存在近十种车机系统方案 [4] - 智驾领域分裂导致2023年研发重复投入超50亿元 [5] - 2025年一季度吉利集团整体毛利率降至14.7%,较极氪独立运营前下降3.2个百分点 [6] - 极氪市值从110亿美元缩水至57亿美元,跌幅达48% [6] 协同效应 - 预计研发投入可降低10%-20%,供应链成本缩减5%-8%,产能利用率提升3%-5% [7] - 动力电池规模化采购可降本15% [7] - 整合极氪的SEA浩瀚架构与领克EM-P超级电混技术,实现平台化共享 [7] - 品牌矩阵重新定位:极氪主攻30万元以上豪华纯电市场,领克聚焦20万元以上中高端混动领域,吉利银河覆盖主流市场 [7] - 极氪渠道覆盖将从50城扩展至200城,三四线下沉市场渗透率预计提升3倍 [8] 技术整合 - 超级电混技术、1.2MW全液冷充电桩等创新成果有望快速普及 [9] - 极氪能源将接入第三方充电桩突破130万枪,并与蔚来等品牌实现互联互通 [9] - 领克售后体系升级为"领极联服",可同时服务极氪、极越、极星车主 [10] 行业影响 - 行业分析师认为此次合并是新能源汽车行业"从无序竞争转向体系竞争"的典型样本 [10] - 德意志银行、东方证券等机构上调吉利目标价,交银国际预计估值有望突破3000亿港元 [10] - 相比丰田的"全球架构"战略,吉利整合速度更快;对照特斯拉的垂直整合,又保留了品牌独立性 [11]
“谁能拒绝自己的女朋友长得像刘亦菲?”,警惕汽车“山寨风”再起
第一财经· 2025-07-13 00:24
市场现象 - 小米SU7因外观酷似保时捷被称为"保时米",成为中大型轿车销冠 [1] - 小米YU7因外观类似法拉利Purosangue被称为"法拉米",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辆 [1] - "豪车平替"成为车企快速获取市场份额的重要策略 [1] 竞品表现 - 领克Z10对标小米SU7但6月销量不足370辆,而外观类似路虎揽胜的领克900月销突破5300辆,位列全尺寸高端混动SUV第二 [2] - 问界M9因侧面设计与奔驰迈巴赫GLS相似成为细分市场销冠 [2] - 极氪9X因外观被称为"杭州湾库里南",开启先享计划2小时预订量达1万人 [2] 行业趋势 - 多款国产车型模仿豪华车设计,如广汽传祺S7(番禺揽胜)、腾势N9(坪山揽胜)、坦克800(保定库里南) [2] - 小米第三款车型YU9测试车谍照显示其外观轮廓与劳斯莱斯库里南相似 [2] - 市场环境下原创设计投入高但回报不确定,"大牌平替"策略盛行 [2] 法律案例 - 双环SRV与本田CRV、众泰SR9与保时捷Macan外观相似均未构成法律侵权 [3] - 陆风X7抄袭路虎揽胜极光案裁定时产品已近周期尾声,且路虎设计专利被宣告无效 [4] - 长安指控吉利"银河之光"抄袭未果,外观专利保护期有限(如保时捷帕拉梅拉中国专利2021年终止) [4] 历史与现状 - 美国、日本、中国汽车工业早期均通过模仿起步 [5] - 2023年自主品牌中国市占率近70%,中国连续两年成为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5] - 过度模仿可能导致企业长期发展受阻,如双环2016年被取消造车资质,众泰2020年起停产 [5]
警惕汽车“山寨风”再起|有点逸思
第一财经· 2025-07-12 17:37
中国汽车行业"豪车平替"现象分析 - 小米SU7因外观类似保时捷被称为"保时米",成为现象级爆品并稳居中大型轿车销冠位置 [1] - 小米YU7因外观类似法拉利Purosangue被称为"法拉米",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辆 [1] - 领克Z10原创设计但6月销量不足370辆,而外观类似路虎揽胜的领克900月销量突破5300辆 [1] - 问界M9曾因侧面设计与奔驰迈巴赫GLS相似引发争议,但成为细分市场销冠 [1] "豪车平替"市场趋势 - 极氪9X因外观类似劳斯莱斯库里南被称为"杭州湾库里南",开启预订2小时即有1万人下单 [2] - 多款国产"揽胜"和"库里南"车型即将上市,包括广汽传祺S7、腾势N9和坦克800 [2] - 小米第三款车型YU9谍照曝光,预计为全尺寸SUV且外观类似库里南 [2] - 市场竞争环境下原创设计被视为累赘,"大牌平替"策略盛行 [2] 外观设计侵权法律现状 - 双环汽车来宝SRV与本田CRV相似案以本田败诉告终 [3] - 众泰SR9与保时捷Macan高度相似但未引发法律后果 [3] - 陆风X7抄袭路虎揽胜极光案在产品周期尾声才出结果 [3] - 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为15年,保时捷帕拉梅拉在华外观专利已于2021年终止 [3] 国际车企对"山寨"现象反应 - 保时捷中国CEO对"保时米"现象回应"好的设计总是心有灵犀" [4] - 法拉利中国在小米YU7上市前发布暗示性文章 [4] - 美国、日本和中国汽车工业早期都经历过"山寨"发展阶段 [4]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与隐忧 - 自主品牌在中国市场占有率接近70%,中国连续两年成为最大汽车出口国 [5] - 部分车企如双环、陆风、众泰因模仿策略最终陷入经营困境 [5] - "山寨风"再起可能阻碍行业长期发展和全球市场竞争力提升 [5]
“美股一年游”的极氪,还能讲出什么故事
美股研究社· 2025-05-16 20:07
核心观点 - 极氪在成立三年后快速IPO,但仅一年后即被吉利汽车以25.66美元/股的价格私有化退市,成为"中国新势力最快退市"案例 [3] - 私有化退市是吉利应对新能源行业激烈竞争的主动调整,旨在整合资源、减少内耗,以"一个吉利"战略重新定位极氪品牌 [14][16] - 极氪退市前面临产品迭代混乱、销量持续下滑等问题,2025年1-3月极氪001交付量分别为4359/3933/2976辆,4月品牌交付量同比降15% [9][10][12] - 私有化代价为22.4亿美元(约162亿人民币),占吉利436亿现金流的37% [8] - 整合后极氪与领克形成"极氪向上(30万+)、领克向宽(20万+)"的差异化定位,2025Q1双品牌毛利率达16.5%,极氪单品牌利润率升至21.2% [16][19] 掉队的必然 - 2024年新能源行业格局剧变:小米SU7凭借生态优势快速上量,问界M9单车型11个月大定破19万,零跑/理想交付量同比显著增长,极氪独立作战模式难以应对 [9][10] - 产品策略失误:2024年3月发布小幅改款的001,8月又推出大幅改动的2025款001/007,引发老用户维权,被批"一年磨三剑" [9] - 资源错配矛盾:极氪占用集团70%资源但销量仅占10%,2025年32万辆目标截至4月仅完成17.22% [12] - 资本市场表现平淡:IPO首日涨34.57%至28.26美元,一年间股价波动于13-33美元,退市前市值约70亿美元 [13] 不那么完美的新故事 - 品牌整合效果初显:2025Q1极氪科技净亏损收窄60%,综合毛利率19.1%创历史新高,预计研发费用率降至6%,物料成本降5-8% [17][19] - 渠道整合痛点:部分省份售后网点稀少,领克与极氪售后体系未完全打通,代理制扩张引发高端用户服务体验担忧 [20] - 未来可能性:极氪或与领克/银河组建新能源集团,不排除再度上市,但需面对20-30万元市场空白和更激烈竞争 [20][21] - 行业竞争关键点:爆款车型、用户服务、成本控制能力成为新势力生存核心要素 [23]
从美国退市,这个网红车企打响第一枪
盐财经· 2025-05-09 17:51
极氪私有化与吉利战略整合 - 吉利汽车计划收购极氪全部股份并实现完全合并 极氪将从纽交所退市 此举被比喻为"把孩子摁回肚子里"的重大调整[2][4] - 私有化旨在创建统一上市平台 整合极氪资产及资源以提升乘用车业务竞争力 公司拟通过发行新股、现金储备及债务融资完成交易[4][10] - 极氪2024年总营收759.1亿元(同比增长47%) 汽车销售收入553.2亿元(同比增长63%) 但全年净亏损57.9亿元 2019-2024年累计净亏损达262.23亿元[7][10] 极氪发展历程与市场表现 - 极氪2021年成立 2024年5月登陆纽交所 市值一度接近70亿美元 成为当年少数成功赴美IPO的中国新能源车企[7] - 2025年前四个月极氪科技集团(含领克)累计交付16.5万辆 达全年目标71万辆的23% 2025年3月单月销量突破4万辆(40,715台)[25][26][28] - 极氪001作为首款明星车型仍是销量主力 2025年计划推出三款新车 合并后定位"极氪向上、领克向宽"的二维战略[21][23][25] 吉利集团战略调整背景 - 2024年9月发布《台州宣言》 明确"一个吉利"战略 要求各业务板块厘清定位 极氪与领克合并是该战略的关键步骤[13][15] - 公司正逐步整合旗下14个汽车品牌 包括几何并入银河、翼真/雷达并入吉利汽车集团、睿蓝整合进"中国星"序列等[15][17] - 多品牌战略导致资源分散 2022年起被比亚迪反超 不同品牌产品定位重叠(如领克Z10与极氪001)造成内耗[19][20][21] 行业趋势与政策环境 - 中国证监会表态支持优质中概股回归 将推动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为极氪等企业提供政策环境支持[11] - 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整合协同阶段 需通过资源深度融合提升竞争力 技术实力与产品质量成为未来竞争关键[30] - 极氪退市反映中概股面临的地缘政治风险 私有化可使吉利独享其全球化试水成果 避免美股市场不确定性[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