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

搜索文档
猎豹移动上涨3.51%,报4.19美元/股,总市值1.29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6-12 02:11
股价表现 - 6月12日盘中上涨3.51%至4.19美元/股,成交额3.52万美元,总市值1.29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2024年收入总额8.0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0.52%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6.18亿人民币,同比减少2.43% [1] 公司战略 - 正从移动互联网向AI驱动的产业互联网战略升级 [3] - 已构建垂直一体化AI能力,涵盖芯片算力、算法、系统、应用及商业大脑 [3] - 算法能力覆盖语音、视觉、导航、机械臂等多模态技术 [3] - 开发三大操作系统:猎户星空语音OS、Robot OS、Arm OS [3] 业务布局 - 智能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包括语音服务、递送服务、劳动服务机器人 [3] - AI赋能解决方案涵盖语音、芯片、视觉、自助设备、室内导航 [3] - 以"智能服务机器人"和"AI赋能"两大板块推动服务与产品智能化升级 [3] 公司背景 - 2014年5月8日在纽交所上市 [3] - 定位为全球领先的移动互联网公司,现转型AI产业互联网 [3]
王自如二次创业!坦言AI领域“来钱快” 感谢董明珠、雷军
搜狐财经· 2025-06-10 21:01
6月6日,王自如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了一则时长16分钟的视频,引发广泛热议。在这则视频中,王自如 回应了离开ZEALER、格力的原因。更为关键的是,他正式官宣将在AI领域开启二次创业的征程。 2019年,产业互联网浪潮兴起,王自如萌生进入核心企业担任要职的想法。2020年,王自如从ZEALER 离职。 2021年,王自如加入格力电器,担任数字化渠道改革项目负责人。回顾2016年,王自如参加创业节目 《我是创始人》时,就与导师董明珠结识,此后几年间,双方多次在公开场合互动交流。2020年5月, 格力入驻京东十周年庆直播中,王自如担任主持人,与董明珠及京东高管对谈,直播带货成交金额高达 7.03亿元,创下当时家电直播带货的最高纪录。在格力任职期间,王自如全身心投入渠道变革,推 行"云网批"模式,致力于精简经销商层级,打通线上线下渠道。 王自如在视频中表示,在格力电器任职的经历还让他看到了最真实的产业现状。谈及离职,他以"遗 憾"二字带过,并未过多解释离职原因。对于"不看工资条"的争议,他坦言,真的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 么,那工资条不重要。 在视频的最后,王自如感谢了董明珠和雷军,"感谢他们在不同的时间点,以不同的形式 ...
王自如,想用AI写一份「独立宣言」
36氪· 2025-06-09 18:38
从测评新贵到格力高管再到AI创业,经历争议与转折后的王自如,能否在AI时代重获信任 与新生? "如果真的想清楚了自己要什么,工资条真的不那么重要吧。" 6月6日,王自如如约发布了自己的回应视频。黑色T恤、镜头前的淡定神情,让人几乎忘记,他曾因一 张"工资条"陷入舆论中心。在这段长达16分钟的视频中,王自如对外界疑问一一作答,轻描淡写地带过 了曾经引发热议的细节,更多谈及未来的选择。 这也是他自去年8月离开格力之后,首次在公众面前作出正式回应。在视频发布前三天,他还悄然将微 博名由"王自如ZEALER"更改为"王自如AI",以实际行动宣告了"要在AI领域重新创业"的决定。 新身份的背后,是他过往一系列风波和争议——从格力生涯到3383万被强制执行,从测评"天花板"到与 罗永浩长达十年的"恩怨",王自如试图以AI领域的快速发展为契机,重返主流视野。只是,这一次,他 是否能赢回公众的信任? 一场直播打碎的"独立"人设 回应视频中,王自如娓娓道来过去15年的高光与低谷。某种程度上,他宣告进军科技领域,更像是一种 回归。 追溯到十五年前,中国的科技内容领域尚处于萌芽阶段。2010年前后,王自如因一则iPhone 4拆解 ...
始于雷军、困于罗永浩、终于董明珠,重启于AI,王自如用15分钟讲述自己15年
搜狐财经· 2025-06-06 23:20
在孟羽童和董明珠"世纪和解"重回格力直播后,沉寂了近一年的王自如在社交平台露面了。 6月5日晚,王自如发布微博称,将在次日用15分钟的时间讲述他离开ZEALER、离开格力的原因。同一条微博中,他还提到,将在AI领域开始二次创业,在 发这条微博的几天前,他将自己的微博名字改为了"王自如AI"。 6月6日,视频如期发布。王自如一人坐在屏幕前,用15分钟讲述创业15年的心路历程。 王自如在视频中表示,感谢ZEALER投资人和团队的支持,让公司从蛮荒走向成熟;谈及格力,他坦言有些遗憾,但对董明珠充满感恩;而未来,他选择投 身AI创业。 王自如于2021年入职格力电器(000651.SZ),并在次年成为数字化渠道改革项目负责人。 (图源:哔哩哔哩账号"王自如AI"视频截图) 从香港的一个5平米房间开始,到创建ZEALER、入职格力,王自如无论作为一个创业者还是一个"打工人",经历都相当精彩。 如今,王自如或主动或被动,从ZEALER的创始人、格力的"打工人"的标签中抽身,又重新一个人坐到镜头前,宣布再次创业——进入AI这个全新的领域。 并未回应一切 2010年3月14日,王自如以一条iMac开箱视频开启数码测评博主的事 ...
王自如:感谢董总和雷总,加入格力电器是不可错过的重要机遇
南方都市报· 2025-06-06 17:03
王自如职业发展 - 王自如于2021年正式加入格力电器,此前辞去ZEALER执行董事及总经理职务 [9] - 在格力电器期间担任数字化渠道改革项目负责人,参与全国巡回营销活动 [10] - 2023年起频繁以渠道改革负责人身份公开亮相,参与多地新营销模式宣讲会 [10] 格力电器合作与业绩 - 2020年王自如与董明珠合作直播带货,单场销售额达7.03亿元,全年13场直播总销售额476亿元,占格力当年总营收近30% [9] - 王自如入职后主导渠道改革项目,足迹覆盖全国多个省市县镇 [10] - 2024年格力年会及冰洗生活电器战略发布会等活动中,王自如均作为核心高管出席 [11] ZEALER创业历程 - 王自如2012年创立ZEALER,业务涵盖电子产品测评、手机维修及硬件实验室,年收入曾达九位数(超1亿元),团队规模超200人 [6][7] - 公司因雷军投资引发独立性争议,2019年后王自如转向产业互联网领域探索 [6][7] 职业转型与AI创业 - 王自如将账号更名为"王自如AI",预告通过15分钟视频解释离开格力原因并阐述AI领域二次创业计划 [3] - 提出"给企业插上网线"的产业互联网发展构想,认为企业数字化将创造新机遇 [7] 争议事件 - 2024年8月因未履行3383万元债务被法院限制消费,但视频中未完全披露离职细节及债务处理进展 [11][13]
离职近10个月后,王自如首谈离开格力电器:带着遗憾离开,是人生最糟糕的时候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6 14:39
格力电器前高管王自如发声 - 格力电器前渠道改革项目负责人王自如通过社交媒体发声,解释离职原因并宣布AI创业计划 [1] - 王自如表示在格力期间重塑了销售、物流、仓储、终端到售后的整个销售体系,但未能实现AI技术融合构想 [1] - 王自如以"遗憾"形容离职,称比赛戛然而止,还有很多灵感没来得及实现 [5] 王自如职业经历 - 2019年萌生进入核心企业想法,2020年加入格力电器,为此转让股份、还贷并出售资产 [3][4] - 在格力期间走访全国多地,为保密决定退网并屏蔽外界信息 [5] - 2023年11月因"不看工资条"言论引发争议,2024年1月被强制执行3383万元,8月被"限高"后离职 [4] 王自如创业计划 - 宣布重回创业者身份,选择AI内容创业赛道,称该领域"来钱快"且资源整合快 [8] - 下一步计划用AI技术帮助传统产业加速数字化转型 [8] - 视频结尾感谢董明珠和雷军在不同时期给予的鼓励和帮助 [2][9] 王自如争议事件 - 解释"不看工资条"言论称"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后看工资条不重要" [8] - 表示离职时是人生最糟糕时刻,被全网群嘲但并非为博同情或"洗白" [8] - 强调每次抉择都经过认真思考和努力选择 [8]
王自如离开格力后首发声,感谢董明珠给自己鼓励和帮助,回应“工资条”
搜狐财经· 2025-06-06 11:45
"正当我想把最新的AI技术融入到所有构想中时,我知道该回去补课了,我带着些许的遗憾走出了赛场,还有很多灵感没有来得及实现。要让自己活下去, 必须做回曾经的手艺人,用自己讲故事的手艺去讲述一个全新的故事,把在互联网、AI、实体产业和消费电子所有的灵感和认知讲给哪些和我一样关心他 们的人,才有机会抵达未来全新的赛场,以一个创业者的身份用所有的产品和技术去服务产业的数字化升级,只有这个战场,才是我付出一切努力代价的原 因。" 他在视频的最后感谢了董明珠和雷军,"感谢他们在不同的时间点,以不同的形式给予我巨大的鼓励和帮助,让我站在新的起点上的时候,依旧能够有勇气 去怀揣理想。" 6月6日,王自如发布视频,回应离开ZEALER、格力的原因,并宣布在AI领域二次创业。 王自如发16分钟视频回忆自己的创业路,其中提到了退网原因,他表示,退网是为了要保守商业秘密不受干扰。王自如称自己讲述过往经历并非想博同情或 洗白,并提到了工资条,称"如果真的想清楚了自己要什么,我想可能工资条真的不那么重要吧。" 王自如谈到格力表示:"2020年,当格力的机会出现的时候,我始料未及,完美的匹配了产业互联网的所有要素,是我不可错过的重要机遇, ...
猎豹移动上涨5.33%,报4.35美元/股,总市值1.34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5-24 03:49
股价表现 - 5月24日盘中上涨5.33%,报4.35美元/股,成交28.77万美元,总市值1.34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2024年收入总额8.0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0.52%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6.18亿人民币,同比减少2.43% [1] 公司战略 - 从移动互联网向AI驱动的产业互联网战略升级 [2] - 构建垂直一体化的AI能力,包括自研芯片算力、算法能力、系统能力、应用能力、商业大脑 [2] - 算法能力涵盖语音全链路技术、麦克风阵列、全感知视觉识别、室内导航平台和6轴机械臂 [2] - 打造猎户星空语音OS、猎户星空Robot OS、猎户星空Arm OS三大开放系统 [2] 业务布局 - 智能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智能语音服务机器人、智能递送服务机器人、智能劳动服务机器人 [2] - AI赋能解决方案:语音、芯片、视觉、智能自助设备、室内自主导航 [2] - 以"智能服务机器人"和"AI赋能"两大业务板块为载体 [2] 未来展望 - 迎接AI和5G时代的服务智能化升级和产品智能化升级 [2] - 以AI赋能产业,实现非连续性增长 [2] - 目标成为全球领先的AI产业互联网公司 [2] 重大事项 - 预计6月6日披露2025财年一季报 [1]
黄奇帆:解读当下中国经济形势
和讯· 2025-05-23 17:36
中国制造2025的五大变化 - 中国制造业占全球比重从2010年的20%提升至2024年的34%,增加值是美国的2倍,日本、德国的4倍 [3] - 中国成为全球唯一覆盖联合国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全产业链的国家,40%类别生产总量全球第一 [3] - 出口结构从2010年70%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变为2024年90%技术密集型产品,汽车出口超600万辆全球第一,光伏装备占全球50%以上份额 [3] - 集成电路产业从2016年进口3000亿美元到2024年自产2500亿美元并出口1500亿美元,成熟制程芯片成本比欧美日低50% [4][5] - 加工贸易占比从50%降至20%,一般贸易提升至60%-70%,与东盟贸易额从6000亿增至1万亿美元 [5][6] 新质生产力的三大赛道 - 战略新兴产业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AI数字技术、高端装备五大板块,涵盖15个细分领域 [9] - 传统产业升级包括绿色化改造(源头减量、节能减排、废品回收、工艺流程革新、捕碳固碳)和数字化升级(全产业链互联网平台) [10][11][13] - 生产性服务业GDP占比仅27%,需发展为九大战略产业基础,华为模式显示轻资产强研发路径潜力 [12][14] 开放与竞争策略 - 外资引进规模持续增长:2010-2020年平均每年1200亿美元,外资制造业贡献15%税收和30%高端出口 [6][7] - 应对国际竞争的五张牌:超大规模市场、全产业链集群、资本管制/国有资本/国防三盾牌、科技创新、持续开放 [15]
中国信通院:工业数字化成实数融合“主阵地”
中国化工报· 2025-05-21 13:09
行业趋势 - 工业数字化已成为实数融合的主阵地,政策占比从2015年的16%大幅提升至2024年的58.4%,而服务业数字化政策占比从65%减半至31.2% [1] - 消费互联网进入平稳增长期,行业增量红利消退,产业互联网成为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新蓝海 [1] - 数据要素加速向工业领域全环节渗透,形成基础数字化、大数据分析、AI驱动创新优化、网络化组织四类典型模式 [2] 技术应用 - 数据融合生产驱动柔性生产发展,包括提升配置效率、降低生产风险、催生新模式新业态 [2] - 人工智能技术融合生产提高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赋能设备与流程、辅助管理、助力智能决策 [2] - 数字基础设施融合生产驱动价值链协同,包括网络及算力基础设施升级、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协同、平台赋能网络化协同 [2] 供应链优化 - 实数融合助力构建敏捷供应链网络,实现订单自动跟踪、物流路径优化,提升管理效率 [3] - 机器学习技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计划,增强供应链柔性 [3] - 某智能工厂通过连接设备、数据及合作伙伴,将传统线性供应链转化为生态网络 [3] 政策与战略 - 促进实数融合成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任务,需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3] - 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释放数据要素乘数效应是重点方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