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免疫治疗
icon
搜索文档
信达生物(1801.HK):IBI363:下一代IO疗法惊艳亮相ASCO
格隆汇· 2025-05-25 00:05
核心观点 - 信达生物的IBI363在ASCO大会上展示的初步摘要数据在热肿瘤NSCLC和冷肿瘤MSS CRC/黏膜肢端黑色素瘤中均展现出突破性疗效 [1] - IBI363具备强大的T细胞增殖和激活能力,在冷/热肿瘤中均为患者带来超强获益 [1] - IBI343(CLDN18.2 ADC)在胰腺癌患者中展现出优异疗效 [5] - 公司肿瘤与非肿瘤管线临床进度高效推进,未来催化剂事件层出不穷 [6] IBI36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表现 - 在sqNSCLC 3L患者中,单药3mg/kg治疗后mPFS达到7.3个月 [1] - 共计入组136人,72%为三线及以后患者 [1] - 在3mg/kg Q3W治疗的30名sqNSCLC患者中,cORR为36.7%,DCR为90.0% [2] - 在3mg/kg Q3W治疗的25名患者中,cORR为24%,DCR为76%,mPFS为4.2个月 [2] - TEAE发生率为99.3%(≥G3:42.6%),6.6%患者因TEAEs停药,2.9%患者因TEAEs死亡 [2] - 公司计划与监管部门沟通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关键注册临床,预计III期有望在年内开展 [3] IBI363在结直肠癌(MSS CRC)的表现 - 单药治疗63名患者mOS为16.1个月,远超现有疗法9-10个月水平 [3] - 患者治疗均线约为中位4线,MSS占比86.8% [3] - ORR为12.7%,mDoR为7.5个月 [3] - 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73名患者,ORR为23.5%,mDoR和mOS未成熟 [3] IBI363在黑色素瘤的表现 - 在87名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ORR为26.4%,DCR为64.4% [4] - 在1mg/kg Q2W治疗的74名患者中,ORR为28.4%,DCR为68.9% [4] - 在30名患者中,mPFS为5.7个月,mDoR为14.0个月 [4] - 公司已开展IO初治的黑色素瘤一线关键注册临床 [4] IBI343在胰腺癌的表现 - 共入组83人,患者基线约为中位3线 [5] - 在44例CLDN18.2+患者中,cORR为22.7%,DCR为81.8%,mPFS为5.4个月,mOS为8.5个月 [5] - 在二线和三线患者中,mOS分别为12.1和9.1个月 [5] 公司管线进展 - 玛仕度肽6mg规格减重适应症有望获批,9mg及头对头司美临床数据将读出 [6] - 眼科重磅双抗VEGF/补体有望完成III期临床入组 [6] - 银屑病重磅生物制剂匹康奇拜单抗有望获批上市 [6] - IBI363将开展sqNSCLC和CRC的注册三期临床研究 [6]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为118.56亿元、156.13亿元和214.79亿元 [6] - 采用DCF估值,公司合理市值为1319亿港元,目标价80.52港元 [6]
中国生物制药:贝莫苏拜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一线治疗鳞状非小细胞肺癌III期研究数据在2025年ASCO年会公布
智通财经· 2025-05-23 16:53
临床研究成果 - 贝莫苏拜单抗联合化疗后序贯联合安罗替尼方案在III期临床研究中显示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达10.12个月,较对照组(7.79个月)显著延长,疾病进展风险降低36% [1][2] - 试验组客观缓解率(ORR)为71.9%,高于对照组的65.1%,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显著延长(9.69个月vs 8.34个月,HR=0.58) [2] - 亚组分析显示PD-L1表达1-49%人群获益更显著(HR=0.47),且所有亚组均显示治疗获益 [2] 治疗方案创新性 - 该方案为全球首个头对头PD-1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sq-NSCLC取得阳性结果的III期临床研究 [1] - 方案已获中国CDE受理上市申请,可能改变现有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模式 [1][3] - 安全性数据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相关死亡率无显著差异,总体安全性可控 [2] 市场潜力与疾病背景 - 肺癌在全球和中国均为发病率及死亡率首位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比80%-85% [3] - 鳞状非小细胞肺癌(sq-NSCLC)占NSCLC的30%,且靶向治疗适用人群不足10%,存在巨大未满足临床需求 [3] - 公司计划推动该创新治疗方案全球化,扩大患者受益范围 [3]
12.5亿美元!三生国健双抗药物刷新国产创新药出海首付款纪录,公司涨停
第一财经· 2025-05-20 12:38
公司交易 - 三生国健及关联方授予辉瑞PD-1/VEGF双抗SSGJ-707全球独家开发、生产、商业化权利(不包括中国内地)[2] - 辉瑞支付12.5亿美元不可退还首付款及最高4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外加两位数百分比梯度销售分成[2] - 首付款分配比例为三生国健30%、沈阳三生70%[2] - 12.5亿美元首付款刷新国产创新药授权出海纪录,此前纪录为百利天恒双抗ADC药物BL-B01D1的8亿美元[2] 药物进展 - SSGJ-707获国家药监局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适应证为一线治疗PD-L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3] - 该药物已获FDA的IND批准,单药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进入III期临床,联合化疗及其他适应证处于II期临床[3] - 药物由三生国健与沈阳三生合作自主研发,接近商业化阶段[2] 行业动态 - PD-1/VEGF双抗通过结合PD-1抑制剂与VEGF抑制剂机制,理论上可增强抗肿瘤效果[3] - 康方生物PD-1/VEGF双抗临床试验数据"头对头"超越默沙东K药,引发全球交易热潮[3] - 普米斯生物被BioNTech收购,交易总价最高达9.5亿美元[4] - 礼新医药将PD-1/VEGF双抗LM-299授权默沙东,获5.88亿美元首付款及最高27亿美元里程碑付款[4] 市场影响 - 三生国健表示交易将加速SSGJ-707全球开发与商业化,提升国际市场认可度[4] - PD-1/VEGF双抗临床突破可能改变PD-1免疫治疗格局[3]
Nature子刊:CAR-巨噬细胞疗法,治疗炎症性疾病
生物世界· 2025-05-19 11:52
炎症与巨噬细胞疗法 - 炎症在许多疾病中起关键作用,未能消退的炎症可能导致终末器官衰竭等严重后果,目前针对炎症的药物毒性大且疗效有限 [2] - 巨噬细胞具有吞噬能力、再生能力和炎症调节作用,是细胞治疗的有前景来源,抗炎巨噬细胞(M2型)能减轻多种疾病模型中的损伤 [2] - M2型巨噬细胞的功效受表型可塑性限制,可能因炎症微环境发生致病性转化,提高M2表型稳定性对推进巨噬细胞疗法至关重要 [2] CAR-M细胞疗法研究 - 悉尼大学研究人员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发表研究,开发了针对炎症细胞因子反应的CAR-巨噬细胞(CAR-M)疗法 [3][7] - 该CAR-M疗法将免疫效应反应转变为免疫抑制反应,受炎症细胞因子触发时诱导抗炎和伤口愈合反应,有效消除炎症并减轻组织损伤 [7] - CAR结构设计独特,胞外域为抗TNF的单链可变片段(scFv),胞内域为IL-4受体α(IL-4Rα),通过信号转换将巨噬细胞编程为抗炎M2型 [7] CAR-M疗法疗效验证 - CAR-M在急性及慢性炎症疾病小鼠模型中均展现疗效,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中减轻损伤,并在恢复阶段抗炎表型关闭 [8] - 在阿霉素诱导的肾病模型中,CAR-M在持续高水平TNF作用下保持抗炎表型数周,改善肾脏功能和结构 [8] - CAR-M还能有效减轻肝脏的炎症性损伤,展现出治疗多种急性及慢性炎症性疾病的良好前景 [8][10] CAR细胞疗法扩展应用 - CAR-T细胞疗法在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癌症治疗中已取得巨大成功,应用范围已扩展到自然杀伤细胞和巨噬细胞 [6] - CAR细胞疗法的兴趣已超出肿瘤学领域,延伸至自身免疫疾病和纤维化疾病等领域 [6]
北京市首家免疫细胞治疗专病门诊成立
贝壳财经· 2025-05-16 20:50
行业动态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立北方血液病联盟及北京市首家免疫细胞治疗专病门诊,旨在提供精准免疫治疗诊疗服务并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 [1] - 联盟将为外地血液患者开通挂号绿色通道,助推区域性诊疗网络建设 [1] - 免疫细胞治疗专病门诊侧重于建立全流程管理体系,推动临床研究及成果转化 [1][2] 淋巴瘤市场现状 - 淋巴瘤是中国最常见的血液恶性肿瘤之一,在常见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第8位,约为6.68/10万 [1] - 中国每年约有10万名新发淋巴瘤患者,且发病率仍以较高速度递增 [1] - 大多数淋巴瘤起源于B淋巴细胞,包括霍奇金淋巴瘤与非霍奇金淋巴瘤 [1] 诊疗技术发展 - 中国淋巴瘤患者10年无病生存期已有显著改善 [1] - 双特异性抗体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已获得2025年CSCO淋巴瘤指南推荐 [1] - 中央和地方政府正积极推进免疫细胞治疗等新技术发展,强化产学研协同联动 [1] 医疗服务创新 - 免疫细胞治疗专病门诊将安排更专业的医生出诊,提供精准免疫状态评估和个体化MDT诊疗方案 [2] - 门诊将通过线上线下开展疾病科普和患者关爱活动 [2] - 联盟医院可通过北医三院医生为患者加号,实现分级诊疗和医疗资源优化配置 [2] 诊疗模式优化 - 患者可在北医三院诊断并开始治疗后返回当地医院继续治疗,需要时再回院评估 [2] - 新模式可节省三甲医院床位资源,同时提升地方医院诊疗水平 [2] - 该模式实现了三甲医院、地方医院和患者三方受益 [2]
康方生物明星双抗药物OS数据不及预期?与“全球药王”的对决还未完
第一财经· 2025-04-28 19:48
核心观点 - 康方生物的双抗药物依沃西单抗新增适应证获批,但股价大跌11.83%,市场对其总生存期(OS)数据表现不满,认为其相较"全球药王"K药未获得统计学显著性 [1][4] - 依沃西单抗是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肿瘤免疫+抗血管生成"机制的双特异性(PD-1/VEGF)抗体新药,与K药的对决吸引了全球资本市场眼光 [4] - 依沃西单抗在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上显著优于K药,疾病进展/死亡风险降低49%,但在总生存期(OS)上仅降低22.3%的死亡风险,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 [4][6] - 公司创始人夏瑜认为市场解读偏离本质,强调临床设计初衷并非以OS为主要终点,但现有OS数据仍能证明显著临床获益 [6][8] - 依沃西单抗能否真正撼动K药地位,还需等待合作伙伴Summit开展的HARMONi-7研究结果,该研究将聚焦PD-L1高表达患者并以OS为主要终点 [9][10] 依沃西单抗临床数据 -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依沃西组11.14个月 vs K药组5.82个月,HR=0.51(P<0.0001),疾病进展/死亡风险降低49% [4] - 总生存期(OS)期中分析:在39%成熟度时,依沃西降低22.3%死亡风险,但未获得统计学显著性 [6] - 临床设计:AK112-303/HARMONi-2研究入组398例患者,以PFS为主要终点,非针对OS设计 [8] 与K药对比 - K药2024年收入达294.82亿美元,是全球销售额最高的PD-1药物和药品 [4] - K药在PD-L1高表达(≥50%)患者中疗效更显著,而依沃西单抗的临床研究中PD-L1表达1-49%患者略多于≥50%患者 [9] - 依沃西单抗是首个在头对头K药的III期临床研究中PFS胜出的药物 [9] 未来研究方向 - Summit开展的HARMONi-7研究将对比依沃西单抗和K药用于PD-L1高表达(≥50%)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以OS为主要终点,计划入组近800例患者 [10] - 公司对HARMONi-7研究取得成功表示有信心,认为其符合FDA监管要求 [10]
直播预告:从肺癌专病中心策略看如何精准诊疗
人民网· 2025-04-27 11:02
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 - 2025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1] - 人民健康开展"人民好医生·金山茶花计划"系列肿瘤防治科普活动 [1] - 活动邀请专家围绕肿瘤防治进行系列科普 助力形成加强肿瘤防治的社会氛围 [1] 肺癌诊疗进展 -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1] - 精准医学和免疫治疗的突破使肺癌诊疗格局发生巨大变化 [1] - 4月29日14:00-15:00将举办直播 分享精准医学和免疫治疗对肺癌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 [1] 直播专家信息 - 刘安文为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肺癌专病中心主任 江西省医学会肿瘤内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2] - 刘思阳为广东省人民医院肺内科医师 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临床研究医学官 [2] 直播观看方式 - 通过人民好医生App"名医直播"栏目收看 [3] - 关注人民健康公众微信号 下载客户端收看 [4]
又一次“头对头”胜出!康方生物双抗药物疗效“击败”百济神州PD-1
第一财经· 2025-04-23 16:37
文章核心观点 康方生物的依沃西持续对PD - 1单抗发起头对头挑战,关乎免疫治疗中PD - 1市场格局,其试图证明作为下一代抗肿瘤药物的临床价值和竞争力 [1][6] 公司动态 - 4月23日康方生物港股盘中股价达100港元/股创历史新高,早间宣布依沃西单抗在头对头试验中战胜百济神州替雷利珠单抗 [2] - 4月23日百济神州A股股价下跌1.42% [3] - 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对比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注册性III期临床研究获强阳性结果,达到无进展生存期主要研究终点 [3] - 2024年5月依沃西在中国获批上市,目前仅一个适应证获批,用于特定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 [4] - 依沃西已挑战过默沙东K药物,疗效胜出,挑战适应证为治疗PD - L1表达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4] 产品信息 - 依沃西是康方生物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PD - 1/VEGF双特异性肿瘤免疫治疗药物,正通过“头对头”临床试验拓展新适应证 [4] 行业背景 -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PD - 1联合化疗是当前全球非小细胞肺癌的最优一线标准疗法 [6] - 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约85%,肺鳞癌占所有肺癌病例数的25% - 30%,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患者生存预后差,有未满足临床需求 [3] 对标产品情况 - 百济神州替雷利珠单抗在中国取得领先PD - 1市场份额,是其第二收入高的产品,2024年药物收入6.21亿美元 [4] - 默沙东K药是全球销售额最高的PD - 1及全球药品销售额最高的药品,2024年收入达294.82亿美元 [5]
康方生物在一项临床三期试验中赢了百济神州的PD-1抗体联合疗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3 09:41
文章核心观点 康方生物双抗药物依沃西在头对头试验中战胜百济神州替雷利珠单抗,AK112 - 306/HARMONi - 6研究达无进展生存期主要研究终点,具统计学显著和重大临床获益 [1] 分组1:行业背景 - 肺癌分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NSCLC占比约85%,肺鳞癌占所有肺癌病例的25% - 30% [1] - 大部分驱动基因突变发生在肺腺癌,肺鳞癌驱动基因突变少,患者生存预后差,免疫治疗药改善了sq - NSCLC患者生存期 [2] 分组2:临床试验情况 - 康方生物宣布依沃西联合化疗对比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注册性III期头对头临床研究,经评估期中分析显示强阳性结果 [1] - HARMONi - 6临床试验共入组532例受试者,中央型鳞癌占比约为63%,与真实世界患者分布一致 [2] - 研究数据表明,在意向治疗人群中,依沃西联合化疗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相较对照组获决定性胜出的阳性结果 [2] - 依沃西组安全性总体表现良好,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与治疗相关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三级及以上出血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似 [2] 分组3:过往成果 - 去年依沃西在单药头对头临床试验中战胜帕博利珠单抗(K药),此次是依沃西第2个头对头PD - 1疗法取得阳性结果的III期临床研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