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量采购

搜索文档
国科恒泰(北京)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2023-04-01 10:31
发行相关 - 本次发行股份数量不低于公司发行后股份总数的15%,且不超过7,060万股[8] - 发行全部为新股发行,不涉及股东公开发售股份,每股面值为1元,拟上市板块为深交所创业板[8] - 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47,060万股,保荐机构为长城证券[8] 公司架构与历史 - 公司前身国科恒泰有限2013年2月成立,历经多次增资、转股和整体变更,现注册资本40,000万元[113][116][144] - 控股股东为东方科仪,实际控制人为国科控股[59] - 截至报告期末在全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的68个城市设有124家分、子公司[28][100] 业绩数据 - 2020 - 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86,205.91万元、584,736.24万元和635,971.18万元[71] - 2020 - 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15,815.96万元、17,983.82万元和14,063.03万元[71] - 2023年1 - 3月预计营业收入165,000 - 182,300万元,同比增长7.34% - 18.59%[73] 采购与销售 - 报告期内向波士顿科学、美敦力采购高值医用耗材合计金额分别为205,734.34万元、272,404.10万元和269,448.73万元[27] - 2020 - 2022年冠脉支架产品(不含院端直销业务)销售收入为23,187.99万元、6,339.37万元和6,364.69万元[32] - 2020 - 2022年省级、省级联盟带量采购涉及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36,702.07万元、34,868.29万元和41,953.52万元[35] 带量采购影响 - “4 + 7”药品带量采购试点中约10个品规降价幅度在52%,最大降幅在90%多[23] - 2021年骨科关节集采髋关节首年意向采购总量305,542个,膝关节231,976个[37] - 2022年7 - 9月国家组织骨科脊柱类耗材集采,预计2023年实施[41] 财务指标 - 报告期各期末存货净额分别为283,179.77万元、293,783.84万元和297,957.86万元,占总资产比重分别为44.93%、43.57%和40.77%[48] - 报告期内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240,224.60万元、223,591.83万元和210,227.1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49.41%、38.24%和33.06%[54] - 2022年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为79.09%,资产负债率(合并)为78.65%[71] 未来展望 - 公司处于第四个发展规划期(2022 - 2024年),战略方针为“固本求新,积厚成势”[81] - 本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预计投资项目总额61570.50万元[78] 研发情况 - 2020 - 2022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为23.27%,2022年研发投入不低于1000万元[69] 子公司情况 - 国科恒远最近一年总资产7,602.56万元、净资产2,464.47万元、营业收入18,306.07万元、净利润1,310.93万元[155] - 上海瑞昱最近一年总资产72,909.67万元、净资产14,144.29万元、营业收入56,316.46万元、净利润1,788.10万元[155] - 国科恒茂最近一年总资产84,832.93万元、净资产 -885.37万元、营业收入22,289.50万元、净利润 -1,071.85万元[155]
杭州安杰思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_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2023-03-28 19:47
发行上市 - 公司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发行不超过1447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25%,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5787.0971万股[8][40] - 保荐人(主承销商)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穿透后持有公司间接持股比例约为0.04%[8][37] - 发行申请尚需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监会履行相应程序[3] 业绩数据 - 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2亿元,较2021年增加21.65%;归母净利润14,542.40万元,较2021年增加38.76%;扣非归母净利润14,288.60万元,较2021年增加42.82%[54] - 2023年1 - 3月预计实现营业收入8,000 - 8,500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4.87% - 11.42%;预计净利润2,880 - 3,230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2.68% - 15.36%;预计扣非净利润2,800 - 3,150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0.39% - 12.94%[55] - 2020 - 2021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62.31万元和10,004.89万元,2020 - 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195.37万元和30,546.61万元[58] 产品销售 - 2021 - 2022年公司电圈套器、胆道引流管等产品多次中选带量采购,报告期内在浙江省通过带量采购销售400件电圈套器,销售价格较同期非带量采购低33.47%[26][90] - 报告期各期,“两票制”收入占公司内销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3.91%、11.74%、5.95%和5.20%[28][92] - 报告期内,公司外销收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1.70%、41.80%、45.05%和45.79%[93] 研发情况 - 2019 - 2021年累计研发投入占累计营业收入比例为8.72%[4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研发人员占当年员工总数比例为17.18%[47] - 截至2022年8月31日,取得发明专利43项,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超5项[47] 风险提示 - MDR规则于2021年5月26日正式实施,公司基于MDD法规申请的CE证书分别于2023年3月18日及2024年5月26日到期,已递交相关产品的CE认证申请[23][87] - 2023年7月1日后进入英国市场销售的医疗器械产品需满足UKCA要求,若公司无法在2023年7月1日前完成相关产品的UKCA认证,将对境外销售产生不利影响[25][89] - 公司境内“AGS”商标被第三方在先申请,虽与杭州安誉生物协商取得该商标,但仍有被误认的潜在可能,且存在知识产权保护及技术泄密风险[30][65] 公司架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杭州一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张承,张承直接持有公司9.52%股份,合计可支配表决权股份比例达65.1110%[131] - 公司设有4家全资控股子/孙公司,无分公司[120][130] - 公司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2名;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169][174] 人员情况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员工人数分别为377人、357人、540人和524人[20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管理行政、研发、生产、销售人员占比分别为16.79%、17.18%、53.05%、12.98%[200] - 2021年度及2022年1 - 6月公司董监高及核心技术人员薪酬合计分别为740.06万元和308.54万元[197]
华人健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2023-02-23 20:37
发行信息 - 本次公开发行股票6001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约15%,发行后总股本40001万股[9][77] - 每股发行价格为人民币16.24元,发行市盈率106.19倍[9][77] - 募集资金总额97456.24万元,募集资金净额87945.20万元[78] 业绩数据 - 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3870.22万元,较上一年度增长21.12%[37][161] - 2021年度公司净利润下滑,2022年度回升,2022年1 - 6月扣非归母净利润3573.30万元,同比增长56.68%[37][41][165] - 预计2023年1 - 3月营业收入区间为81000 - 84000万元,净利润变动幅度大[61] 门店情况 - 报告期各期末零售门店数量分别为607家、771家、880家和938家[17][146] - 截至2022年6月末,938家门店中886家取得医保定点资格,占比94.46%[33][173] - 公司计划用募集资金在省内开店518家[91] 业务收入 - 2019 - 2022年1 - 6月,医药代理业务收入分别为43894.93万元、52175.87万元、58831.05万元和28993.68万元[22][151] - 报告期内,零售业务主营收入分别为103354.66万元、129222.19万元、155924.07万元和98987.32万元[18][148] - 2019 - 2022年1 - 6月,B2C业务收入分别为5257.75万元、10359.05万元、21256.60万元和17873.10万元[121][174] 收购与资产 - 2017年至2022年6月30日收购293家零售门店,2019年7月收购汇达药业[11][175] - 股权收购形成的商誉确认金额为19005.56万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商誉余额为19005.56万元[11][176] - 报告期各期末,收购形成的长期资产余额占总资产比例逐渐下降[13][176] 其他要点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子公司、所属门店共受到121起行政处罚,合计处罚金额为25.81万元[17][147] - 公司执行新租赁准则,预计2024年后对利润表起正向作用[35][39][163] - 公司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4项外观设计专利、12项美术作品著作权[95]
华人健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意向书
2023-02-09 20:44
创业板风险提示 本次股票发行后拟在创业板市场上市,该市场具有较高的投资风险。创 业板公司具有创新投入大、新旧产业融合成功与否存在不确定性、尚处于成 长期、经营风险高、业绩不稳定、退市风险高等特点,投资者面临较大的市 场风险。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创业板市场的投资风险及本公司所披露的风险因 素,审慎作出投资决定。 安徽华人健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Anhui Huaren Health Pharmaceutical Co., Ltd.) (合肥市包河工业区上海路 18 号)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 招股意向书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南山街道桂湾五路128号前海深港基金小镇B7栋401) 招股意向书 声明 中国证监会、交易所对本次发行所作的任何决定或意见,均不表明其对注 册申请文件及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保证,也不表明其对 发行人的盈利能力、投资价值或者对投资者的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任 何与之相反的声明均属虚假不实陈述。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股票依法发行后,发行人经营与收益的变化,由 发行人自行负责;投资者自主判断发行人的投资价值,自主作出投资决策,自 行承担股票依法 ...
星昊医药: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2023-02-07 16:01
发行相关 - 本次发行数量未考虑超额配售选择权不超过3060万股,含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不超过3519万股,超额配售股份不超459万股[9][49][71][101] - 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格不低于12.30元/股,定价方式为自主协商直接定价[9] - 发行后预计市值不低于15亿元,2020 - 2021年研发费用合计8776.20万元[68] 业绩数据 - 2022年度营业收入为60737.44万元,同比上升4.4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5205.56万元,同比上升11.89%[27][28] - 2022年1 - 6月营业收入2.68亿元,2021年度为5.82亿元,2020年度为6.26亿元,2019年度为6.37亿元[46] - 2022年1 - 6月毛利率75.11%,2021年度为74.05%,2020年度为77.68%,2019年度为81.03%[46] - 2022年1 - 6月净利润4642.23万元,2021年度为7006.75万元,2020年度为7050.28万元,2019年度为7757.55万元[46] - 最近三年及一期期末在建工程余额分别为18407.03万元、20556.85万元、20911.99万元和2975.93万元,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55、0.49、0.44和0.20,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11%、5.54%、4.61%和2.79%[18][91] 产品情况 - 公司主要销售的5种药品中,甲钴胺片和醋酸奥曲肽注射剂分别被纳入第三批和第七批国家集中采购项目,其余3种入围部分省及省级联盟带量采购[15] - 复方消化酶胶囊因无参比制剂未开展一致性评价,未被纳入全国集采项目[16] - 吡拉西坦注射剂集采后主要规格平均价格下降,销量上升,毛利下降20.19%,公立医院市场占有率下降3.15%[16][79] - 胞磷胆碱钠注射液集采后主要规格平均价格下降,销量下降,毛利下降51.71%,公立医院市场占有率下降1.63%[16][79] 研发情况 -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创新型制剂在研项目5个,其中3个处于临床研究阶段、2个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26][95] - 2023年3月预计重新提交磷酸奥司他韦口崩片上市注册申请[29] 公司架构 - 控股股东为康瑞华泰,直接持有公司42,684,326股股份,占比46.4075%[41][120] - 实际控制人为殷岚、于继忠夫妇,通过康瑞华泰间接控制公司42,684,326股股份,占比46.4075%[43][124] - 双鹭药业持有公司7,913,036股股份,持股比例8.6033%[127] 子公司情况 - 长春天诚存在药品“装量”不符合标准的行政处罚[21] - 广东星昊部分车间等待美国FDA认证,部分车间获欧盟EMA认证但未获海外订单[91] - 北京盈盛冻干口崩片产线2022年1月取得生产许可证[91] 风险提示 - 发行完成后若不满足北交所条件可能导致发行失败[12] - 复方消化酶胶囊面临未来集采政策变化无法参与集采的风险[16] - 部分车间产能利用率不达预期,净资产收益率将被持续摊薄[18][91][92] - CMC业务客户申报药品批件不能获批转化为CMO订单,将面临产能利用率不足风险[89] - 国内大型医药制造企业转型进入CDMO领域,可能冲击公司开拓CDMO业务市场[90] - 公司面临技术无法升级迭代的风险[94] - 薪酬、激励和晋升制度不佳,可能导致核心技术人员流失[97] - 长春天诚未来若搬迁,将对其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