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

搜索文档
文化中国行|湖北荆州:技术创新为有机质文物全生命周期“护航”
新华社· 2025-09-18 15:27
核心观点 - 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作为全国文物保护技术支撑机构 成功运用创新技术修复大量有机质文物 包括竹木简牍 木漆器和纺织品等 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1][2][4][7][8] 业务规模与技术能力 - 公司为全国27个省市 130余家文博单位提供技术支持 累计修复万余件木漆器 18万余枚竹木简牍 1100余件纺织品[1] - 掌握竹木简牍乙醇—十六醇填充脱水技术 贝叶经乙基纤维素加固技术等创新工艺 解决有机质文物修复难题[4] - 设立8个地区工作站覆盖长沙 成都 南昌等城市 推广修复技术并提升基层文物保护能力[7] 重点项目进展 - 秦家咀M1093楚墓出土3900余枚竹简保护工作已完成40% 预计2027年全面结项 该墓葬出土战国楚简数量及文字量均为全国之最[2][4] - 成功修复含30000文字的竹简 其中2300多年前的《九九术》乘法口诀已在出土半年后于荆州博物馆展出[2] - 2024年1月承接南京博物院16件贝叶经修复项目 最大件长度超过50厘米 单片修复周期达3个月[4] 人才与创新体系 - 团队平均年龄38岁 形成多学科多层次人才结构 由"大国工匠"吴顺清和"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方北松等专家引领[8] - 推行全生命周期保护理念 覆盖发掘现场保护 实验室抢救性保护及馆藏预防性保护全流程[7] - 注重解决基层文保单位实际痛点 强调技术创新与现实问题结合 非单纯追求原始创新[7]
仅次于美德,中国扩大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定标准者得天下”
观察者网· 2025-09-18 14:37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这句格言依然适用。放眼全球,各国政府与企业正默默投入巨额资源,争夺从电动汽车到机器人等各类新兴产品的技术标 准定义权。 这些不为人知的较量,其背后往往关乎巨大利益:赢家将实质上掌握着全球某一产业的规则制定权,迫使竞争对手不得不适配那些为赢家产品量 身打造的技术规范。 过去几十年来,美国和德国一直主导着标准制定过程,给英特尔和西门子等企业带来了显著优势。但如今,这一格局开始发生变化。 香港《南华早报》18日报道指出,随着更多中国专家在重要国际关键委员会中跻身高层职位、中国企业的专利申请量持续攀升,曾被贴上"低端产 品制造中心"标签的中国,正迅速崛起为多个产业的技术领导者,从全球规则的"遵守者"转变为"制定者"。而"一流企业定标准"这句行业箴言,也 日益成为中国商业领袖们的共识与行动指南。 港媒援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数据报道称,在主导的工作组数量,以及在技术委员会和分委员会秘书处的代表席位方面,中国目前仅次于 美国和德国之后。 德国标准化协会(DIN)也在一份致港媒的声明中评价道,"近年来,中国大幅扩大了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参与度,尤其在面向未来的议题方面表 现 ...
锡业股份锡业分公司创新成果再获美国专利商标局授权
新华财经· 2025-09-18 14:37
核心技术突破 - 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效分离熔融粗锡中乙锡装置获得美国专利商标局授权 这是继含锡物料熔炼系统后再次获得美国专利[1] - 该技术采用气动驱动装置与无线遥控控制 首次应用于高温高强度作业环境 实现锡冶炼高温捞渣装备从无到有的跨越[1] - 装置已投入实际生产 乙锡捞取作业效率提升约6倍 大幅改善职工作业环境和生产效率[1] 行业技术瓶颈解决 - 锡冶炼行业长期存在甲乙锡分离环节工况极端复杂 人工打捞危险系数高 劳动强度大 脱除效率低等问题[1] - 新技术彻底填补锡冶炼行业在捞渣装备技术领域的空白 解决影响工艺流畅性和生产连续性的行业难题[1] 未来发展展望 - 公司将持续探索技术创新 推动百年云锡在新时代焕发更强劲发展活力[1] - 为全球锡冶炼行业的绿色化 智能化升级提供可复制 可推广 可借鉴的云锡方案[1]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浙江艾罗网络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18 12:1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0,670.49万元 同比增长14.0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178.36万元 同比增长37.65%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491.01万元 同比增长59.53% [1] - 毛利率33.57% 较上期下降4.69个百分点 [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负数 主要因采购量增长及承兑到期兑付导致支付供应商货款增长 [13]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31,891.80万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34.08% [1][17] - 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17.65% 同比增加2.63个百分点 [1][17] - 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0项 累计拥有发明专利68项 实用新型专利164项 外观设计专利106项 软件著作权105项 [18] - 核心技术包括MPPT追踪技术 快速并网功率控制技术 储能微网控制技术等 [15] 市场与业务发展 - 欧洲为最大销售市场 同时积极拓展亚非拉等新兴市场业务 [13] - 新产品和新兴市场业务推动营业收入增长 [13] - 采用"成熟+新兴"市场双轮驱动策略 [13] - 产品主要销往欧洲 美国 澳大利亚等境外市场 [10] 风险因素 - 面临技术升级迭代风险 行业属技术密集型 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快 [3] - 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 行业人才竞争加剧 [4] - 核心技术泄密风险 部分专有技术未申请专利 [5] - 研发失败风险 产品研发周期长投入大 [6] - 税收优惠政策变动风险 高新技术企业资格2024年到期 [7] - 应收账款净额71,330.41万元 占资产总额10.63% 占营业收入39.48% [8] - 汇率风险 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境外销售 采用外币结算 [9] - 行业政策风险 欧洲等地区政策变化可能影响行业发展 [10][11][12]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净额198,807.45万元 [2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募集资金专户余额162,121.13万元 [21] - 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符合监管要求 不存在违规使用情形 [21] 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 - 不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13] - 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2] - 控股股东 实际控制人 董事 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情况正常 [21] - 核心竞争力未发生不利变化 [16]
光伏行业"反内卷"初显成效: 价格企稳 破局仍需多管齐下
新华财经· 2025-09-18 10:24
"近期价格回暖是积极信号,但企业要健康发展还需在产品应用端寻找新突破口。"南昌大学特聘研究员 孟祥川认为。 业内人士分析,国内光伏行业虽经历多轮调整,但产能供需错配的局面仍未扭转。此轮"反内卷"要适应 国内外市场变化,遏制同质化产能盲目扩张,引导行业步入良性轨道,技术创新是破局关键。 历经多轮深度调整,光伏行业产能供需错配问题仍未彻底解决,今年上半年,国内光伏主产业链制造企 业普遍陷入亏损。进入7月,在政策强力引导下,行业"反内卷"力度显著加大。记者调查发现,当前产 业链价格已显现企稳回升态势。为促进行业重回健康、可持续发展轨道,受访企业呼吁:出台具体措施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纠正地方政绩观偏差,规范招商引资行为;支持企业应对国际竞争加剧局面,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价格企稳市场初现回暖 作为光伏行业"风向标",硅料价格在7月后率先反弹。硅料期货市场价格快速攀升,带动现货市场走 强。多晶硅和工业硅现货价格分别回升至4.71万元/吨和9378元/吨,涨幅达36.9%和7.26%。截至9月 15日当周,多晶硅均价稳定在约5万元/吨。 硅片与组件价格同步恢复。云南美科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兼设备设施总监王子文 ...
恒坤新材IPO上市关注:技术创新成果显著,已实现境外同类产品替代
搜狐财经· 2025-09-18 10:24
2017年,恒坤新材引进的进口光刻材料与前驱体材料陆续通过多家中国境内领先的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厂验证,并实现常态化供应。 2020年以来,恒坤新材自产光刻材料与前驱体材料陆续通过多家客户验证并实现销售,并在2022年实现自产产品销售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技术创新成果 近日,恒坤新材科创板IPO注册生效的消息传来,这一消息在半导体材料行业引发了广泛关注。这家成立于2004年的企业,走过了从传统光电膜业务向集成 电路关键材料战略转型的非凡历程。 恒坤新材科创板IPO于2024年12月26日获得受理,2025年1月18日进入问询阶段,2025年8月29日上会获得通过,2025年8月29日提交注册。证监会在2025年9 月12日同意了公司IPO注册申请。 转型发展历程 恒坤新材的发展历程是我国高科技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公司成立于2004年,设立之初主要从事光电膜器件及视窗镜片产品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 自2014年起,公司推进筹划业务转型,并确定以集成电路领域关键材料为业务转型战略方向。 恒坤新材的成功得益于其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公司致力于集成电路领域关键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主要从事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 ...
20cm速递|降息落地,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规模、成交额同类首位
搜狐财经· 2025-09-18 10:10
联接A:024419联接C:024420 每日经济新闻 历经两年深度调整的新能源板块,正迎来政策与市场共振催生的双重拐点。国内层面,"反内卷" 导向 政策精准发力,有效引导光伏、储能行业跳出低水平价格战的泥沼,转向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高质量竞 争新阶段;海外市场方面,美联储降息周期的开启释放积极信号,显著提振下游需求,为行业增长进一 步打开广阔空间。 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是全市场规模最大的跟踪创业板新能源指数的ETF基金,也是同类产 品中唯一拥有场外联接基金的产品。同时管理费和托管费合计仅为0.2%,为同类产品费用最低档。 创业板新能源指数主要涵盖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涉及电池、光伏等多个细分领域。高弹性,涨幅 可达20cm;其储能含量达51%,固态电池含量达23.6%,契合当下市场热点。 截至2025年9月17日,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规模达6.54亿元,位居同类第一。9月以来,日 均成交额超7600万元,位居同类首位。 消息面, 9月17日美联储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之间。这是美联 储自2024年12月以来的首次降息。 ...
【新华财经调查】光伏行业“反内卷”初显成效:价格企稳 破局仍需多管齐下
新华财经· 2025-09-18 09:19
新华财经南昌9月18日电(记者崔璐 苏醒 郑璐)历经多轮深度调整,光伏行业产能供需错配问题仍未彻底解决,今年上半年,国内光伏主产业链制造企业 普遍陷入亏损。进入7月,在政策强力引导下,行业"反内卷"力度显著加大。记者调查发现,当前产业链价格已显现企稳回升态势。为促进行业重回健 康、可持续发展轨道,受访企业呼吁:出台具体措施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纠正地方政绩观偏差,规范招商引资行为;支持企业应对国际竞争加剧局 面,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价格企稳市场初现回暖 作为光伏行业"风向标",硅料价格在7月后率先反弹。硅料期货市场价格快速攀升,带动现货市场走强。多晶硅和工业硅现货价格分别回升至4.71万元/ 吨和9378元/吨,涨幅达36.9%和7.26%。截至9月15日当周,多晶硅均价稳定在约5万元/吨。 硅片与组件价格同步恢复。云南美科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兼设备设施总监王子文表示:"硅片价格明显回暖。7月前市场价仅每片0.9元至1元, 低于普遍每片约1.2-1.45元的生产成本,全行业亏损。8月,价格升至每片1.25至1.6元,9月达每片1.3至1.65元,10月预估在每片1.45至1.75元。按当前价 格,企业 ...
拥抱变革,创新评论
人民日报· 2025-09-18 06:22
当前,舆论生态日趋复杂,传播方式日新月异。党报评论工作唯有主动适应变革、拥抱变革,方可响亮 发声、赢得人心。 (责编:牛镛、袁勃) 让年轻人唱主角。通过"评论工作室"机制,探索建立分层培训、专项提升、实战演练为一体的工作模 式,带出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青年评论员队伍。许多评论作品从年轻人的关注点选取 话题,以年轻人的视角解析问题,用年轻人的方式来表达和传播,让党报评论更有年轻态。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8日 05 版) 以内容创新彰显评论价值。我们坚持"观点立报、评论立报",秉持"问题导向+建设性立场"原则。着力 提升评论质量、扩大评论"体量",精心打造头版上的"鼓点"专栏。 以技术创新丰富评论生态。发挥广西日报在自治区、市、县三级贯通技术平台的牵头作用,通过AI大 模型等技术手段,打造评论"众筹选题、一体生产、一体传播"格局。建立评论选题快速响应机制,实现 社会热点问题评论即时化;与网民良性互动,强化主流价值的评论引领;延伸传播链条,让评论的声量 更大、传得更远。 ...
橡胶炭黑的前景
搜狐财经· 2025-09-18 05:08
橡胶炭黑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材料,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印刷油墨、油漆等领域。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橡胶炭黑行业也呈现出不 断扩大的趋势。本文将从市场需求、产业形势、技术创新、环保发展等多个方面来探讨橡胶炭黑的前景。 市场需求 橡胶炭黑是橡胶行业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其应用广泛。橡胶制品主要应用于轮胎、橡胶管、皮带、密封件等,而这些产品在汽车、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领 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全球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的不断发展,橡胶炭黑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塑料、印刷油墨、油漆等领域也是橡胶炭黑的重要应用领域。随着全球塑料制品、印刷油墨、油漆等行业的发展,橡胶炭黑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因此, 可以预见,未来橡胶炭黑市场将会持续增长。 产业形势 橡胶炭黑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一定的集中度。全球橡胶炭黑市场主要由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企业占据,其中美国的Cabot、德国的Evonik、 日本的三菱化学等企业是全球橡胶炭黑市场的龙头企业。 但是,近年来,中国橡胶炭黑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中国橡胶炭黑企业数量众多,其中一些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技术实力。据统计,中国橡胶炭 黑企业的总产能已经占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