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分级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乳业大变局:牧场“倒奶杀牛”,伊利蒙牛降速,黄金时代结束了
36氪· 2025-05-08 17:50
行业变革信号 - 中国乳制品行业面临重大变革,需求端和供应端均出现剧烈震荡 [1] - 伊利2024年营收1154亿元同比下滑8.24%,为近20年来首次负增长,净利润84.5亿元同比下降18.94% [11] - 蒙牛2024年营收954亿元同比下降10.09%,净利润暴跌至1.13亿元降幅达97.83% [11] 液态奶业务下滑 - 液态奶品类销售额大幅下滑,伊利减少105亿元至750亿元降幅12.32%,蒙牛减少93亿元至739亿元降幅11.2% [11] - 液态奶仍占乳品消费额44.0%,但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11] - 销量仍有增长但终端价格下降,伊利液态奶销量增长2.1%至969万吨 [12] 原奶价格危机 - 原奶价格持续40个月下滑,2025年3月生鲜乳价格降至每公斤3.08元创15年新低 [3] - 2023年全国牛奶产量4197万吨同比增长6.7%,但消费需求疲软导致产大于销 [6] - 行业亏损面超过80%,公斤奶利润首次进入负值区间 [6] 上游牧场困境 - 超90%奶牛养殖场在2025年初陷入亏损,2024年底全国奶牛存栏同比减少4.5% [7] - 蒙牛旗下现代牧业从2023年盈利1.85亿元转为2024年亏损14.7亿元 [7] - 龙头企业平均每天喷粉量达2万吨占收奶量25%,截至6月底奶粉库存超30万吨 [7] 消费分级趋势 - 低温鲜奶成为增长最快细分市场,2023年市场规模392亿元,2018-2023年CAGR达5.5% [17] - 低温鲜奶渗透率从2020年23%提升至2024年41%,一线城市60%家庭每周购买两次以上 [17] - 伊利高端低温白奶营收同比增长超30%,新乳业低温产品实现中高个位数增长 [17] 产品升级方向 - 健康升级呈现三个方向:加减健康(如添加维生素)、复合健康(如晚安牛奶)、原生健康(如有机奶升级) [20] - "0添加"、"0糖"、"低脂"、"高钙"等标签成为新消费偏好 [18] - 功能性乳品如助眠奶、高蛋白奶等成为新增长点 [25] 第二梯队机会 - 区域性乳企凭借本地奶源和冷链优势获得发展,光明在上海市场份额超70% [24] - 新乳业2024年净利润5.49亿元同比增长25.55%,低温产品表现突出 [23] - 光明推出"优倍5.0超鲜牛乳"蛋白质含量达5克/100毫升,蒙牛"三只小牛"瞄准功能牛奶市场 [25]
新一轮低价之战,京东胜算几何?
雪豹财经社· 2025-05-07 21:36
京喜自营业务战略 - 京喜自营定位下沉市场,以高性价比商品为核心,前身为京东拼购,2023年11月重启后整合白牌供应链和自营模式[2] - 公司推出"厂货百补"计划,每年投入100亿资金用于用户体验、物流升级和工厂效率提升,目标打造1000个百万单爆品和10000个十万单爆品[3] - 2025年目标通过该业务获取1.5亿新用户,并重点提升用户复购留存率[11] 出口转内销计划 - 京东推出"出口转内销2000亿计划",京喜派出数百人团队与工厂合作选品,案例显示兴业陶瓷积压的10万件盘子11小时售罄[5] - 部分商家订单量从1-2万增长至3-5万,计划2025年扶持10万家外贸工厂转内销[5] - 该计划为京喜提供了吸引产业带商家和扩大供给的机会窗口[5] 全托管运营模式 - 2024年5月推出全托管模式,商家仅负责生产,平台承担选品、运营、物流等环节[8] - 该模式降低中小工厂电商运营成本,有商家表示此前电商渠道投入占毛利润50%[8] - 平台利用消费数据帮助工厂调整产品规格和功能点,优化成本结构和定价策略[9] 用户获取与留存策略 - 截至2024年12月京东月活5.5亿,低于淘宝9.45亿和拼多多7.16亿,京喜承担用户增长重任[11] - 2025年1月"特价"升级为一级入口,京喜自营商品获得更多流量支持[11] - 平台商品转化率高于大盘平均水平,累计用户达2.6亿,包含部分京东存量用户[13] 产业带竞争格局 - 各平台自2018年起争夺产业带商家,京喜推出三项扶持计划覆盖244个产业带[16] - 双11单日订单突破1000万单,预计今年规模增长5倍,合作商家超百万[16] - 对比同行,淘天提供半托管服务,拼多多推出1000亿扶持计划,抖音开设绿色通道[17] 品质与价格平衡 - 平台探索消费分级策略,通过丰富商品品项和价位段满足不同层级需求[13] - 鼓励工厂在不同规格和品质区间优化产品,在利润率不变情况下提升利润额[14] - 考虑为京东Plus会员提供专属权益以拉动核心用户复购[14]
火星人(300894):行业景气持续低迷,公司盈利能力有所回落
长江证券· 2025-05-05 07: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地产疲弱影响,公司收入规模承压,但行业龙头地位稳固,虽集成灶行业面临压力,公司集成灶线上零售额、零售量仍保持行业第一,水洗类产品收入也因地产后周期需求疲软下降 [12] - 销售规模下降致费率提升,盈利能力下滑,2024年毛利率、经营利润等指标不佳,Q4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 [12] - 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搭建多渠道销售体系,有品牌和经营优势,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1.11和1.17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3.76亿元,同比下滑35.68%,归母净利润1115.12万元,同比下滑95.49%,扣非归母净利润 - 295.41万元,同比下滑101.10% [2][6] - 2024年Q4公司实现营收3.63亿元,同比下滑36.15%,归母净利润 - 394.17万元,同比下滑116.00%,扣非归母净利润 - 1180.44万元,同比下滑118.30% [2][6] 行业情况 - 202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9.74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2.9%;销售金额9.68万亿元,同比下降17.1%;全国房屋竣工面积同比下降27.7%,住宅竣工面积下降27.4% [12] - 2024年我国集成灶市场面临较大挑战,累计零售额173亿元,同比下滑30.6%,其中线上累计零售额26.47亿,同比下降38.84%,线下市场同样承压,行业整体量价齐跌 [12] 公司业务情况 - 2024年公司集成灶营业收入11.65亿元,同比下降37.94%,水洗类产品营业收入1.35亿元,同比下降12.35% [12] 公司费用及利润情况 - 2024年公司毛利率同比减少3.96pct至43.03%,集成灶产品毛利率为44.07%,同比下降3.93pct [12] -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为27.73%,同比 + 5.49pct,管理费用率为8.70%,同比 + 3.00pct,研发费用率为7.55%,同比 + 2.39pct,财务费用率为 - 1.04%,同比增长0.17pct [12] - 2024年公司经营利润为 - 3648.99万元,同比下滑114.55% [12]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376|1437|1445|1486| |营业成本(百万元)|784|755|763|783| |毛利(百万元)|592|682|683|702| |营业税金及附加(百万元)|15|15|15|16| |销售费用(百万元)|382|374|369|379| |管理费用(百万元)|120|108|106|105| |研发费用(百万元)|107|93|94|97| |财务费用(百万元)|-14|-14|-9|-9| |营业利润(百万元)|1|121|125|132| |利润总额(百万元)|0|119|123|130| |所得税费用(百万元)|-12|12|13|14| |净利润(百万元)|13|106|110|117|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百万元)|11|107|111|117| |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1|-1|-1|-1| |EPS(元)|0.03|0.26|0.27|0.29|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54|121|142|147|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265|45|-103|-102|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666|-1|-1|-1| |现金净流量(不含汇率变动影响)(百万元)|-984|165|39|44| [17]
上海、深圳出现了4大奇怪现象,开始逐步蔓延,值得大家深思
搜狐财经· 2025-05-03 01:15
一线城市居住分化现象 - 上海浦东前滩金融精英选择月租800元的"胶囊公寓",深圳南山科技园周边存量超3万间且入住率达95% [4] - 2025年上海平均房租同比上涨12%,核心区单间月租突破6000元,深圳福田60㎡老破小月租达8500元(占白领月薪45%) [4] - 上海15-30㎡"极小户型"租赁成交量同比涨40%,深圳"床位出租"搜索量激增65% [4] - 深圳北站青年社区8人间床位月租1200元含补贴,吸引应届生 [4] - 上海千万级豪宅成交量2025年一季度涨15%,刚需住房成交量跌22% [4] 消费结构变化 - 深圳万象城LV门店客流稀少,优衣库99元T恤需排队20分钟 [6] - 2025年一季度上海奢侈品销售额同比降8%,百元以下快消品销量涨25% [6] - 便利店关东煮、包子销售额涨30%,菜市场平价海鲜摊收取排队费 [6] - 62%一线城市白领进行"消费分级":平价餐饮+快消服装,但教育/健身支出涨15% [6] 办公空间需求分化 - 2025年一季度上海写字楼空置率达28.7%,深圳达30.5%,租金较2021年跌35% [6] - 南山科技园联合办公空间出租率92%,工位月租从2000元涨至2500元且需排队 [7] - 上海深圳新增企业注册量同比降18%,但灵活就业者超500万(占就业人口35%) [7] 人口流动与政策调整 - 深圳2025年落户门槛降至"大专+社保1年",但2024年常住人口仅增1.2万(为2019年1/10) [8] - 2025年一季度深圳回二线城市求职者增长45%,上海应届生留存率跌破60% [8] - 深圳计划筹建50万套人才房(租金比市场价低40%),但年轻人转向二线城市福利政策 [8][10] 城市竞争维度转变 - 杭州给硕士发10万购房补贴,成都提供免费创业工位,二线城市人口净流入反超上海深圳总和 [10] - 央行调研显示68%新市民认为"房价/成本增速超收入",55%计划5年内迁往二线 [9] - 一线城市从拼GDP转向拼"人才友好度",武汉人才房打6折,西安创业补贴覆盖80%成本 [10]
浙江美大(002677):集成灶行业承压 公司盈利能力下滑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8.77亿元,同比下滑47.54%,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下滑76.21% [1] - 2024Q4单季营业总收入2.24亿元,同比下滑45.63%,归母净利润0.04亿元,同比下滑96.18% [1] - 2025Q1营业收入0.98亿元,同比下滑63.97%,归母净利润0.08亿元,同比下滑89.90% [1] - 2024年毛利率同比下降6.41个百分点至40.69%,净利率同比下降15.3个百分点至12.46% [1] - 2025Q1毛利率同比下降5.05个百分点至41.11%,净利率同比下降20.38个百分点至7.80% [1] - 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率分别为13.93%/8.78%/4.26%/-2.32%,同比变动+3.37/+4.37/+0.82/-0.52个百分点 [1] - 2025Q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率分别为10.74%/17.46%/4.94%/-1.09%,同比增加3.76/10.56/1.57/2.2个百分点 [1] 行业动态 - 2024年集成灶行业零售额173亿元,同比下滑30.6%,线上零售额26.47亿元,同比下滑38.84%,行业呈现量价齐跌 [2] - 集成灶行业承压主因地产景气度下行及消费分级趋势 [2] - 2024年洗碗机零售额132亿元,同比增长17.2%,零售量229万台,同比增长18.0%,增速领跑厨卫市场 [2] - 洗碗机行业增长得益于产品高效特性及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渗透率提升 [2]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8/1.37/1.44亿元,同比增长16.1%/7.0%/5.1% [2]
浙江美大(002677):集成灶行业承压,公司盈利能力下滑
国盛证券· 2025-04-27 21:1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和2025Q1业绩不佳,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盈利能力承压 [1][2] - 地产景气度和消费分级趋势使集成灶行业承压,2024年市场零售额同比下滑30.6% [2] - 洗碗机行业显现增长韧性,2024年零售额规模同比增长17.2%,以旧换新推动行业渗透 [3]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1%/7.0%/5.1%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营业总收入8.77亿元,同比-47.54%;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76.21%;2024Q4单季营业总收入2.24亿元,同比-45.63%;归母净利润0.04亿元,同比-96.18% [1] - 2025Q1营业收入0.98亿元,同比-63.97%;归母净利润0.08亿元,同比-89.90% [1] 公司盈利能力 - 2024年毛利率同比-6.41pct至40.69%,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率为13.93%/8.78%/4.26%/-2.32%,同比变动+3.37pct/+4.37pct/+0.82pct/-0.52pct,净利率同比-15.3pct至12.46% [1] - 2025Q1毛利率同比-5.05pct至41.1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率为10.74%/17.46%/4.94%/-1.09%,同比增加3.76pct/10.56pct/1.57pct/2.2pct,净利率同比-20.38pct至7.80% [2] 行业情况 - 2024年集成灶行业承压,市场累计零售额173亿元,同比下滑30.6%,线上累计零售额26.47亿,同比下降38.84%,线下市场深度调整,量价齐跌 [2] - 2024年洗碗机市场零售额规模132亿元,同比增长17.2%,零售量规模229万台,同比增长18.0%,量额增速领跑厨卫市场 [3]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8/1.37/1.44亿元,同比增长16.1%/7.0%/5.1% [3]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673|877|913|940|959| |增长率yoy(%)|-8.8|-47.5|4.0|3.0|2.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64|110|128|137|144| |增长率yoy(%)|2.7|-76.2|16.1|7.0|5.1| |EPS最新摊薄(元/股)|0.72|0.17|0.20|0.21|0.22| |净资产收益率(%)|22.9|6.7|6.4|7.2|8.0| |P/E(倍)|10.0|42.1|36.2|33.9|32.2| |P/B(倍)|2.3|2.8|2.3|2.4|2.6| [5] 股票信息 - 行业为厨卫电器,前次评级买入,2025年04月25日收盘价7.19元,总市值4,645.11百万元,总股本646.05百万股,自由流通股占比81.93%,30日日均成交量5.17百万股 [6]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展示了2023A - 2027E各年度的相关数据,包括流动资产、现金、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 [10]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方面的数据及变化情况 [10]
谁领走了2024年度营销金奖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07 07:55
金轩奖概况 - 第十一届金轩奖颁奖典礼于2024年1月6日在北京举行,汇聚中国汽车行业营销人才,旨在记录行业创新与奋进的变迁史 [8] - 历届金轩奖共收到1005个申报案例,累计颁发268个奖项,平均获奖率27% [6] - 奖项涵盖汽车营销全链路,由汽车商业评论与知萌咨询机构联合发起,自2014年创立以来持续获得厂商支持 [25][26] 汽车营销核心议题 - 品牌端:聚焦品牌价值提升,包括年轻化策略和品牌形象活化 [12] - 流量端:争夺消费者注意力资源,挖掘注意力经济价值 [12] - 人群端:注重用户价值提升,细分场景运营及用户生态构建,新势力与传统车企差异化竞争点 [13] - 社会端: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塑造品牌社会价值 [13] 2024年营销趋势 - 智驾技术体验营销成为行业普遍做法,情感共鸣战略深度渗透车企 [15] - 消费分级现象显现,形成四大细分市场: 1. 平替市场(极致性价比):如小米SU7对标保时捷的替代策略 [17] 2. 优替市场(质价比平衡):消费者愿为品质溢价 [17] 3. 情替市场(心价比):满足情绪/精神/文化消费需求 [17] 4. 贵替市场(奢价比):通过工艺/设计/技术创新创造奢侈感 [17] 行业前瞻 - 2025年消费关键词为"求真"与"向实",消费者更严苛审视产品本质,追求可感知的新质体验 [15] - 2025年国内汽车零售增速预计2%,呈现前低后高走势,Q1预计负增长3%,Q4因政策退坡刺激或现强劲增长 [19] - 产品趋势:汽车将更多直面消费者,时尚化趋势明显,生命周期缩短,工业设计与人文科技融合度提升 [23] 获奖案例亮点 - 年度作品类金奖案例包括东风柳汽《星海V9》TVC、极氪7X水下安全测试宣传片等创新视听作品 [29] - 年度案例类金奖覆盖整合营销(如奥迪×《飞驰人生2》)、IP营销(东风奕派×小红书)、事件营销(蔚来科技日)等多元形式 [30][31][32] - 创新营销手法包括用户共创(纳米01项目)、直播转型(北京现代新媒体营销)、跨境传播(岚图海外品牌)等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