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AI

搜索文档
机器人产业ETF(159551)盘中涨超3.4%,技术迭代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14:06
机器人产业ETF表现 - 8月27日早盘机器人产业ETF(159551)盘中涨幅超过3.4% [1] 行业技术突破与市场前景 - 英伟达Jetson Thor平台将物理AI纳入硬件设计核心 推动机器人向具备环境认知与自主决策的智能体跃迁 有望撬动万亿美元级市场 [1] - 半导体设备领域海外龙头产品供给受限与国内大模型迭代需求共振 强化国产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紧迫性 [1] - HBM对深硅刻蚀、沉积及清洗设备需求大幅提升 先进封装依赖混合键合、再布线层光刻及高精度检测装备 [1] - 可控核聚变技术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工程应用 超导、热控、高温材料及等离子体测控等关键技术需求持续释放 [1] 指数构成与投资渠道 - 机器人产业ETF跟踪机器人指数(H30590) 选取工业自动化、服务机器人等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指数成分股具备较强技术创新能力和成长潜力 反映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动态 [1]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机器人ETF发起联接A(020289)和C类份额(020290) [1]
华金证券:算力成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核心关键支撑点 建议关注寒武纪-U(688256.SH)等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11:41
行业趋势与核心观点 - 物理智能成为AI大模型架构发展的关键方向 算力是具身智能实现的基石[1] - 感知、决策、执行构成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核心 AI大模型兴起推动本轮快速发展[1] - 英伟达发布Cosmos世界基础模型平台 利用超2000万小时视频训练数据教会AI理解物理世界[1] - 物理AI将彻底改变价值50万亿美元的制造业和物流业 所有移动事物将实现机器人化与AI驱动[1] 技术架构发展现状 - 具身大模型存在两种主流架构:端到端具身模型和分层决策模型[2] - 分层决策模型将复杂任务分解为多层级处理 提升系统灵活性与实时响应能力[2] - 端到端模式直接从多模态感知生成动作 但需海量数据且全程调用大模型导致资源消耗巨大[2] - 基于成本与技术可实现性考量 国内多数具身智能初创公司选择分层决策模型[2] 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期 - 2023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21.6亿美元 预计2029年达324亿美元[3] - 中国通信院预测人形机器人发展分阶段推进:2028年前处Lv1等级 整机市场规模20-50亿元[3] - 2028-2035年进入Lv2等级 整机市场规模达50-500亿元[3] - 2035-2040年进入Lv3等级 整机市场规模达1000-3000亿元[3] - 2040-2045年进入Lv4等级 实现工业与服务场景规模应用 整机市场规模达5000-10000亿元[3] - 2045年后进入Lv5等级 在用人形机器人超1亿台 整机市场规模达10万亿元级别[3] 产业链投资机会 - 算力作为大模型发展底座 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关键支撑点[1] - 建议关注寒武纪-U、瑞芯微、星宸科技、全志科技、晶晨股份、地平线机器人-W等算力芯片企业[1]
英伟达机器人“最强大脑”上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07:57
产品发布与性能 - 公司推出基于Blackwell架构的Jetson Thor机器人超级计算机 面向制造、物流、交通、医疗、农业和零售等行业提供算力支持 [1] - Jetson Thor较上一代Jetson Orin的AI算力提升7.5倍 能效提升3.5倍 [1] - 产品支持运行生成式AI模型包括Cosmos Reason、DeepSeek、Llama、Gemini、Qwen等通用模型及Isaac GR00T N1.5等机器人专用模型 [1] - Jetson Thor开发者套件定价3499美元 Jetson T5000模组批量购买单价2999美元 [1] - 产品具备2070 FP4 TFLOPS的AI算力和128GB内存 可在边缘端并行运行多模态模型 [7] 技术架构与创新 - Jetson Thor整合"大模型+实时传感+控制"到边缘端 显著降低云依赖与往返时延 [7] - 产品通过更大带宽处理多传感器数据 支持机器人在动态环境中高速移动和操作 [11] - 公司构建三类计算机体系:机器人本体嵌入式计算机、AI工厂训练计算机、仿真测试计算机 [10] - 技术实现从"会看、会说"到"会想、会做"的跨越 推动通用机器人发展 [11] 生态合作与应用场景 - 联影医疗、万集科技、优必选、银河通用、宇树科技等企业已率先使用Jetson Thor [1] - 银河通用G1 Premium人形机器人搭载Jetson Thor 在工业码垛、拆垛及搬运场景展现流畅作业 [8] - 产品适用于手术辅助机器人、智能牵引车、配送机器人、工业机械臂及视觉AI智能体等应用 [8] - 公司通过软硬件一体化模式构建竞争壁垒 提供完整NVIDIA AI软件栈支持 [7][8] 战略定位与市场前景 - 公司定位为机器人生态算力支持方 不直接制造机器人 [6] - 创始人提出"物理AI"为AI发展终极阶段 涵盖生成式AI、代理式AI后的第三阶段 [2] - 机器人业务成为公司重要业务线 在发布会中压轴出现 [1] - 产品迭代被视为新增长曲线 资本市场认可赛道长期潜力 [11] - 公司股价截至8月26日达181.77美元 市值44352亿美元 [2]
“新大脑”要来!一图梳理英伟达机器人概念
天天基金网· 2025-08-26 19:26
英伟达机器人战略布局 - 英伟达通过社交平台预热一款针对机器人的"新大脑"产品 礼盒照片附有创始人黄仁勋签名及"好好享受"贺卡[4] - 预热视频显示中国厂商傅利叶的人形机器人读取贺卡 礼盒内含多款适配不同人形机器人的手臂型号[4] - 公司持续深化机器人技术领域战略 黄仁勋多次强调物理AI将成为下一代技术浪潮[4] 物理AI技术范式演进 - 物理AI定义为使用运动技能理解现实世界并交互的模型 通常封装于机器人或自动驾驶汽车等自主机器中[5] - 该技术使自主机器具备感知、理解及执行复杂操作的能力 代表AI从意识AI、生成式AI到代理式AI后的第四代范式转移[4][5] - 黄仁勋在2025年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式明确表示 下一波AI浪潮将是具备推理与执行能力的机器人[5] 市场前景与增长预期 - 黄仁勋预测机器人技术将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取得重大进展 未来人形机器人将像汽车般普及[5] - 除AI外 机器人技术尤其是人形机器人被列为英伟达最大规模潜在增长市场[5] - 市场反应积极 英伟达机器人概念股周一表现活跃 东方精工涨停 协创数据涨超9% 奥比中光涨近7% 阿尔特涨超5%[4]
黄仁勋的“物理AI”野心:英伟达机器人“最强大脑”上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17:58
产品发布与性能 - 英伟达推出基于Blackwell架构的Jetson Thor机器人超级计算机 AI算力较上一代Jetson Orin提升7.5倍 能效提升3.5倍 [2] - Jetson Thor具备2070 FP4 TFLOPS的AI算力 支持128GB内存 可并行运行多模态模型 显著降低云依赖与延迟 [3] - 产品定价为开发者套件3499美元 T5000模组批量单价2999美元 已获联影医疗 优必选等企业采用 [2] 技术特性与应用场景 - 产品整合大模型 实时传感与控制功能 支持视觉-语言-动作等多模态模型 适用于代理式AI和高速传感器数据处理 [3][4] - 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 手术辅助系统 工业机械臂等场景 在工业码垛 物料搬运等复杂任务中展现流畅作业能力 [4][6] - 支持在边缘端为大规模复杂AI模型提供实时推理能力 覆盖制造 物流 医疗 农业和零售等行业 [2][4] 生态战略与行业影响 - 通过软硬件一体化模式构建竞争壁垒 提供完整NVIDIA AI软件栈 与CUDA技术和GPU芯片战略高度相似 [4] - 头部机器人企业如银河通用已搭载Jetson Thor 产品推动机器人从"会看会说"向"会想会做"演进 [4][6] - 英伟达定位为机器人生态提供计算平台 自身不制造机器人 但通过计算平台支持企业构建机器人 [3] 技术架构与设计理念 - 物理AI是公司核心叙事 要求模型在真实世界执行动作 需构建机器人本体 AI工厂和仿真三类计算机 [5] - Jetson Thor将算力从云端下沉至机器人本体 解决功耗 散热和实时计算挑战 支持更复杂推理任务 [5] - 产品具备更大带宽 可快速处理多传感器数据 使机器人在动态环境中实现高速移动和操作 [5] 市场前景与战略意义 - 机器人业务成为英伟达重要增长曲线 虽产业化早期面临周期长 成本高挑战 但赛道具备长期潜力 [6] - 产品推动通用机器人发展 通过统一软件栈与生态网络加速落地 是计算平台战略的自然延伸 [6] - 公司股价上涨1.02%至179.81美元 市值达4.39万亿美元 市场关注即将发布的第二财季财报 [2]
马斯克起诉苹果和OpenAI/17万起,最便宜「华为车」来了/高管再次质疑小米空调排名
搜狐财经· 2025-08-26 17:40
英伟达机器人高性能计算平台上市 - 推出Jetson AGX Thor平台 基于Blackwell GPU架构 配备128GB内存 相比前代Jetson Orin运算性能提升7.5倍 能效提高3.5倍 AI算力最高达2070 FP4 TeraFLOPS 功耗仅130瓦 [3] - 具备实时交互能力 专为生成式推理模型打造 支持大型transformer模型 视觉语言模型及视觉语言动作模型 可在边缘端实时运行 降低云端依赖 [3] - 客户包括Agility Robotics Amazon Robotics Boston Dynamics Caterpillar Figure等知名企业 以及联影医疗 万集科技 优必选 宇树科技等中国厂商 [4] 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 - 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销量预计超1万台 市场规模达万亿级 行业进入规模化落地元年 [5] - 2025年人形机器人销售预计突破1万台 同比增长125% [5] - 第27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人形机器人专项赛全国决赛开幕 展示厨师 农夫 环卫工人等职业技能应用场景 [6] 马斯克起诉苹果和OpenAI - 马斯克旗下X公司和xAI起诉苹果和OpenAI 指控苹果将OpenAI的AI产品集成到iPhone系统损害竞争 剥夺消费者选择权 [8] - 诉讼要求禁止苹果和OpenAI的"非法协议" 即苹果将ChatGPT整合到Apple Intelligence中 苹果声称协议非排他性 [9] - OpenAI联合创始人Sam Altman反呛马斯克通过X谋取个人及公司利益 损害竞争对手 [9] 格力小米空调销量争议 - 格力市场总监朱磊质疑小米总裁卢伟冰转发的"2025年7月中国空调市场排名"图表来源 称奥维数据未显示小米超越格力 [12] - 卢伟冰转发数据显示7月小米空调市占率16.71%首超格力的15.22% 但朱日称按同样查询条件格力线上市场仍保持领先 [13] - 卢伟冰回应空调价格战 称小米是上半年线上前十品牌中唯一量价齐升的品牌 [13] 华为智能驾驶进展 - 华为ADS 4将具备高速L3试点商用能力及城区L4测试能力 预计2025年实现高速L3能力及城区L4试点 2027年实现无人干线物流试点 [14] - 截至2024年8月22日 搭载华为乾崑智能辅助驾驶车辆超100万辆 激光雷达发货量超100万 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使用次数超1000万次 [14] - 尊界S800首发搭载ADS 4 其他车型9月起陆续升级 [14] 字节跳动AI硬件计划 - 字节跳动否认发布AI眼镜计划 称相关产品处于早期探索阶段 无发布计划 [15] - 内部正开发护目镜形态的轻量级混合现实设备 预计2027年公布 由Pico团队负责 采用显示设备与主机分离设计 [15][16] AI硬件融资与产品 - AI玩具公司Haivivi完成2亿元A轮融资 由中金资本 红杉中国种子基金 华山资本等领投 [17] - 获得奥特曼 小猪佩奇等知名IP授权 将推出第二代AI玩具CocoMate系列 首批发售包含奥特曼IP限定款 [18] - 去年推出的BubblePal对话硬件累计销量突破20万台 [18] 蔚来销售政策调整 - 蔚来销售负责人要求不拉踩诋毁竞品 鼓励向BBA用户推荐蔚来 即使客户选择其他品牌也要成为其汽车圈最好朋友 [21] - 乐道L60车型因L90上市交付热度 8月订单环比上涨30%创新高 新ES8预售吸引部分30万级别用户关注L90 [21][22] 任天堂Switch服务调整 - 国行初代Switch将于2026年12月31日停止维修服务 包括游戏机 OLED版及相关配件 [23][24] - 2026年3月31日至5月15日逐步停止Nintendo e商店和其他网络服务 [25] 夸克健康大模型 - 发布健康大模型技术报告 在CPQExam医师资格考试中表现优异 初级81.5% 中级75.08% 副高级66.67% 高级51.7% [27][30] - 采用检索增强生成技术后性能显著提升 初级83.3% 中级85.4% 副高级75.3% 高级67.7% 案例分析58.5% [27] - 建立医学资料库 事实类知识覆盖率超90% 概念类84% 程序类75%以上 [29] 钉钉AI产品发布 - 推出首款AI硬件DingTalk A1 具备录音笔 会议机 翻译机 AI助理功能 搭载5颗全向麦克风和骨传导技术 支持8米拾音 45小时续航 [34] - 发布Agent钉钉 ONE 包含消息助理 日程助理 审批助理 会议助理等多个专业AI Agent [35] - 推出AI搜问和AI表格 AI搜问支持超50种主流大模型接入 AI表格带来存算一体架构O-Table [36] 鸿蒙智行新车发布 - 问界M8纯电版起价35.98万元 基于高压纯电平台 配备100度电池包 CLTC续航705km [39][41] - 尚界H5预售价16.98万元起 搭载华为ADS 4 192线激光雷达 鸿蒙座舱 [41][42] - 智界R7 Max版24.98万元 Ultra版30.98万元 智界S7全系纯电 Max版22.98万元 Ultra版28.98万元 全系搭载ADS 4系统 [44] 其他行业动态 - vivo Y500将于9月1日发布 配备8200mAh电池 支持IP69防水 通过1.7米跌落测试 [48][49] - 喜茶回应反式脂肪酸质疑 称微量反式脂肪酸来自乳制品天然成分 所有产品符合0反式脂肪酸要求 [50][51] - 胖东来招聘13.2万人注册 8.3万人投递 最终2988人完成信息采集 保安保洁岗位要求本科学历 月薪近9000元 [52][53] - 小红书计划9月全量上线"小红卡"本地生活权益 提供至少9折优惠 首批内测城市杭州 上海 广州 [54][55]
英伟达3499美元机器人“大脑”发售 宇树、优必选等已率先使用!关键财报前夕 华尔街急需新故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16:28
产品发布与性能 - 英伟达正式发售全新机器人计算平台Jetson Thor 开发者套件 起售价3499美元 约合人民币2.5万元 [2] - Jetson Thor采用NVIDIA Blackwell GPU架构 搭载128GB内存 AI算力达2070 FP4 TeraFLOPS 功耗130瓦 [2] - 相较前代Jetson Orin AI计算性能提升7.5倍 能效提升3.5倍 支持边缘设备实时AI推理 [3] - 平台引入多实例GPU技术 允许将单个GPU分区 同时运行安全关键任务和非关键AI应用 [3] - 产品设计目标为机器人提供本地运行复杂生成式AI模型的能力 包括视觉语言模型 增强实时感知与决策 [3] 生态系统与合作伙伴 - 英伟达构建"三位一体"计算机架构 包括AI工厂训练 DGX超级计算机 数字孪生模拟 Omniverse平台 机器人大脑部署 Jetson Thor [4][5] - 生态系统通过Omniverse和Isaac Sim工具生成物理精确合成数据 解决机器人领域数据稀缺瓶颈 [5] - 首批采用者包括波士顿动力 Agility Robotics Figure AI 亚马逊机器人 卡特彼勒 美敦力 Meta OpenAI正在评估 [5] - 中国公司联影医疗 万集科技 优必选 银河通用 宇树科技 众擎机器人 智元机器人已率先使用 [5] - 与Analog Devices深度合作 英伟达提供计算平台 ADI提供高保真传感器和控制器 确保虚拟算法无缝迁移至物理机器人 [6] 市场预期与财务表现 - 华尔街预测英伟达2026财年第二季度汽车与机器人业务同比增长率有望达80% [2][9] - 市场预计英伟达Q2总营收约458亿美元 同比增长52% 但增速较前几个季度明显减速 [8] - 汽车与机器人业务被视为英伟达新增长故事的关键 尽管当前体量较小 但增长加速度可支撑高估值 [9] - 财报电话会议中Jetson Thor设计导入进展 早期客户反馈及下季度指引重要性超过当期业绩 [10] 行业影响与发展前景 - 物理AI被英伟达视为下一波发展浪潮 目标使AI具备推理 规划及与物理世界智能交互能力 [3][7] - 英伟达高管表示物理AI将撬动万亿美元级实体经济 制造 物流 医疗等物理产业规模是IT产业的百倍 [7] - 实现通用类人机器人仍需攻克机械控制 手部灵巧度 认知决策 安全标准及成本等难关 [8] - 行业专家认为通用人形机器人实际应用可能需5到10年 当前产品多处于实验室阶段 如特斯拉Optimus [8]
英伟达通用机器人芯片来了:AI算力提升7.5倍,宇树、银河通用已搭载
机器之心· 2025-08-26 12:11
新一代机器人芯片Jetson Thor发布 - 英伟达正式发布新一代机器人专用芯片Jetson Thor 旨在提升算力以适配具身智能算法并支持人形机器人等多种形态[4] - 与上一代Jetson Orin相比 Jetson Thor的AI计算能力提升7.5倍 最高达2070 FP4 TFLOPS 功耗130W 能效提升3.5倍[4] - 内存容量提升两倍至128G 显存带宽为273GB/s[4] 技术规格与性能提升 - Jetson T5000配置包括2070 TFLOPS FP4稀疏性能 搭载96个第五代Tensor Core的2560核Blackwell架构GPU[8] - 配备14核Arm Neoverse-V3AE 64位CPU 每个核心1MB二级缓存和16MB共享系统三级缓存[8] - 支持多实例GPU技术 具有10个TPC 网络配置为4x25 GbE[8] - 通过FP4精度与推测解码优化 性能有望进一步提升[11] 软件生态与模型支持 - 配套工具满足实时应用低延迟与高性能需求 支持所有主流生成式AI框架与推理模型[9] - 支持模型包括Cosmos Reason DeepSeek Llama Gemini Qwen等通用模型及Isaac GR00T N1.5等机器人专用模型[9] - 支持完整NVIDIA AI软件栈 覆盖Isaac Metropolis Holoscan等平台[11]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专为生成式AI模型推理打造 支持大型transformer模型/VLM/VLA在端侧实时运行 降低云端依赖[8] - 产品包含开发者套件与量产模组 开发套件起售价3499美元(约2.5万元人民币) 量产模组千片以上单价2999美元(约2.14万元)[12] - 在英伟达计算解决方案中 DGX负责云端训练 Omniverse负责仿真 AGX负责端侧运行 Jetson Thor强化端侧算力[12] 行业合作与应用前景 - 宇树科技 银河通用机器人等国内顶尖公司宣布首发搭载Jetson Thor芯片[14] - 联影医疗 万集科技 优必选等公司宣布首批使用新一代端侧算力[15] - 硬件合作伙伴研华科技 米文动力等正在打造成套系统 传感器企业亚德诺 英飞凌等构建相应组件[15] - 面向自动驾驶汽车的Nvidia Drive AGX Thor即将上市 现已开放预订 预计9月开始交付[16] 技术研究与战略布局 - 英伟达研究人员提出Jet-Nemotron混合架构语言模型 性能优于Qwen3 Gemma3等模型 在H100 GPU上生成吞吐量提高53.6倍[16][18] - 公司40%收入来自Meta 微软 谷歌 亚马逊等科技巨头 正押注机器人 自动驾驶等万亿美元级市场[18] - 机器人技术与AI结合代表数万亿美元增长机会 公司通过基础设施计算机和软件为整个行业提供支持[19]
英伟达推出的“大脑”, 能让机器人变聪明吗?
第一财经· 2025-08-26 11:25
英伟达新一代机器人计算平台Jetson Thor上市 - 新一代机器人计算平台Jetson Thor开发套件和生产模块上市,采用Blackwell架构,与数据中心服务器和工作站的最新GPU架构统一 [2] - Jetson Thor在FP4精度下算力为2070TFLOPS,相比10年前的Jetson TK1平台FP32精度算力0.3TFLOPS提升显著,2022年Jetson Orin在INT8精度下算力为275TOPS [2] - Jetson系列AI性能10年提升7000倍,Jetson Thor的AI计算性能是Orin的7.5倍,能源效率是Orin的3.5倍 [3] 机器人算力需求与市场现状 - 人形机器人从业者反映机器人处于算力不足状态,运行大参数模型需要比Orin算力更大的芯片,算力足够大才能提升执行效率 [3] - 机器人技术不够收敛,厂商为实现更多功能需将更多算法塞进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属于给多少算力都不够的状况 [3] - 计算平台需运行推理式AI、生成式AI、大语言模型、视觉模型和行动模型,人形机器人搭载多个传感器需在数百毫秒内完成推理或思考几秒做感知规划 [4] - 许多人形机器人客户在一台机器上同时使用2个或以上Orin,汽车客户同时使用2个甚至4个Orin,算力提升后工作负载可在同一个Jetson Thor上运行 [4] - 机器人需要边缘端运算因云端计算有延迟,可能连接不到云无法做出实时决策 [4] Jetson平台开发者与客户基础 - Jetson平台有220万名开发者,7000多家公司使用Orin [5] - 中国公司包括智元机器人、众擎机器人、银河通用、优必选、宇树科技等已使用Orin并准备使用Thor [5] - Jetson Thor开发套件售价3499美元,生产模块Jetson T5000(2070TFLOPS)售价2999美元 [5] 英伟达机器人战略与竞争环境 - 物理AI和机器人领域有巨大机遇,通用机器人时代正在到来,生成式AI、推理式AI和模拟技术对通用机器人十分重要 [5] - 英伟达在三个层面思考机器人:机器人本身如人形机器人、机械臂,属于机器人范畴的自动驾驶汽车,大型建筑和空间如工厂、城市迈向机器人化 [5] - 英伟达为物理AI和机器人提供三种计算机:机器人"大脑"Jetson Thor用于部署AI,另外两台用于训练AI和提供测试AI的虚拟环境 [5] - 英伟达在机器人"大脑"领域面临竞争,特斯拉自研人形机器人计算机,另有面向扫地机器人、割草机器人等品类的芯片供应商 [6] - 机器人算力芯片朝增加算力方向增长,但长远无法断言算力芯片要多大才够用,未来算力可能收敛 [6] - 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25.62亿元,2031年人形机器人行业进入快速起量期 [6]
助力机器人应用设计!英伟达(NVDA.US)推出新计算平台Jetson Thor
智通财经· 2025-08-26 10:24
产品发布与技术规格 - 公司正式推出专为机器人应用设计的计算平台Jetson Thor 同步推出开发者套件Jetson AGX Thor和量产模组Jetson T5000 [1] - Jetson AGX Thor开发者套件起售价为3499美元 [1] - 平台基于Blackwell架构打造 AI计算性能达前代Jetson Orin的7.5倍(提升6.5倍) CPU性能提升至3.1倍 内存容量增加1倍至128GB [1] 技术突破与应用场景 - 性能飞跃使机器人开发者能在边缘端处理高速传感器数据并执行视觉推理 突破动态真实环境运行限制 [1] - 平台专为生成式推理模型打造 支持大型transformer模型与视觉语言模型驱动的物理AI智能体在边缘端实时运行 减少云端依赖 [1] - 平台可同时运行多个生成式AI模型 具备无与伦比的性能与能效 [2] 行业影响与客户生态 - 平台旨在解决机器人领域实时运行多AI工作流的挑战 实现与人类及物理世界的智能交互 [2] - 超过200万开发者使用Jetson平台和机器人技术栈 覆盖制造 物流 医疗 农业等行业 [2] - Jetson Thor已获Agility Robotics Amazon Robotics Boston Dynamics Figure等行业领军企业采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