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科技

搜索文档
百事公司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 持续深化中国市场战略布局
证券日报网· 2025-07-18 20:15
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净销售收入为227.26亿美元,营业利润为17.89亿美元 [1] - 净销售收入增长较上一季度加快,国际业务保持发展势头,北美业务在关键细分品类和渠道的执行力和竞争力提升 [1] - 中国食品和饮料业务市场份额均保持稳定增长 [1] 产品创新与市场趋势 - 消费者日益关注零食的"健康"属性,追求低糖低卡低脂、优质原料、健康加工工艺和功能性,成为公司创新重点 [1] - 推出品牌首个人形机器人"百事蓝宝",以多元形式活跃于与年轻消费者的互动场景 [1] 供应链与产能布局 - 持续加码本土供应链布局,陕西西安食品工厂项目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竣工投产 [1] - 中国绿色科技实践对外输出,武汉工厂"沼气产生物天然气"项目技术方案应用于泰国工厂建设 [2] 战略展望 - 将继续推动国际业务扩张和增长,加快提升北美市场业绩 [2] - 2025财年预计实现低个位数有机收入增长,核心固定汇率每股收益与上年基本持平 [2] - 美元走弱导致外汇逆风减弱,核心美元每股收益前景较之前预期有所改善 [2]
专访中国澳大利亚商会会长:中澳关系稳中有进,商业合作大有可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7 12:22
中澳经贸合作核心领域 - 清洁能源技术、农业综合企业和先进制造被列为外资企业眼中最具对华投资潜力的三大领域 [1] - 67%受访外资企业将中国列为全球前三大投资目的地,近六成计划未来三年拓展在华业务 [1][8] - 中澳供应链合作由传统贸易向结构协同转型,由资源导向走向价值共创 [1][9] 澳大利亚总理访华成果 - 访问上海、北京和成都三地,分别聚焦贸易与产业合作、高层会晤与政策对话、区域发展潜力 [4] - 商业代表团规模为近年最大,覆盖矿产能源、金融服务、教育科研、可持续农业、旅游服务等领域 [5] - 重点推动清洁能源、电动汽车和健康医疗等领域的合作 [2][3] 中澳供应链合作趋势 - 澳大利亚从"资源出口商"向"价值链协作者"转型,参与中国本地加工、科技转化与下游配套合作 [9] - 双方在绿色能源、关键矿产和食品农业领域产业结构高度互补 [8] - 链博会为打造"绿色协同型供应链"提供契机,澳大利亚企业参展规模扩大 [6][8] 新兴领域合作潜力 - 绿色科技领域合作潜力显著,澳大利亚在清洁能源资源和氢能等技术上有优势,中国在制造和应用场景领先 [10] - 人工智能等前沿产业成为双边合作新窗口,需加强机制对接和标准互认 [10] - 钢铁生产脱碳、氢能、碳捕集等领域为具体合作方向 [3][10] 澳大利亚企业对华投资诉求 - 期望加强政策沟通,提升制度透明度,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5] - 希望政府强化高层沟通机制,提供更清晰的政策支持和信息引导 [5] - 重点关注清洁能源转型、绿色制造、智能物流、食品安全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等领域 [5]
华生科技重注电容薄膜产业开始批量出货 市场前景广阔可替代进口产品
证券时报网· 2025-07-17 09:13
公司投资与产能布局 - 公司三年内两次累计投资8.3亿元加码电容薄膜产业,近期已开始批量出货[1] - 2022年11月公司投资4.7亿元建设年产5700吨新能源超薄特种电容薄膜项目,建设周期3年,产品定位3微米及以下超薄特种电容薄膜[1] - 2025年4月公司追加投资3.6亿元建设年产15000吨功能性电子薄膜材料项目,建设周期2年[2] - 第一条电容薄膜生产线已正常生产并批量出货,第二条生产线完成试机[2] 技术研发与市场定位 - 公司强调将秉承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有序将电容薄膜产品打入中高端市场[1] - 超薄特种电容薄膜产品科技含量高,可替代进口产品[1] - 未来将整合市场、技术、人员、资本等资源,对标国际领先企业开发电容薄膜产业[3]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电容器基膜市场规模从2018年4.5万吨增至2023年9.56万吨,年复合增长率16.3%[2] - 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达23.28万吨,年复合增长率维持16%[2] - 新能源汽车及可再生能源行业快速发展推动电容器基膜需求,市场呈现供不应求[2] 战略意义与产品规划 - 电容薄膜项目有助于丰富产品线、优化产业结构,把握绿色科技市场机遇[1] - 项目产品主要运用于薄膜电容器,适用于电子行业和新能源行业[2] - 公司将利用塑胶复合材料行业经验,加强人才引进和技术研发投入[1]
招商证券:聚焦三大赛道 打造一流投行
中国证券报· 2025-07-10 04:47
并购重组市场改革 - "并购六条"推出后A股并购重组交易规模显著增长 2025年上半年交易68单 金额达2988亿元 远超2024年全年的1589亿元 [1] - 新政通过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提升监管包容度 提高支付灵活性和审核效率等措施 打通并购堵点难点 [1] - 新政允许收购未盈利资产 放宽跨界并购限制 完善吸并锁定期 拓宽"链主"企业标的范围 [3] 招商证券并购业务表现 - 2024年并购重组交易规模位列市场第6 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排名跃居第2 [1] - 参与完成重庆百货吸收合并重庆商社 格力地产资产置换等重大项目 [3] - 服务招商局集团战略投资凯赛生物 人福医药重整投资等项目 [3] 招商证券业务布局优化 - 将并购工作与"五篇大文章" 招商局集团"第三次创业"战略紧密结合 [2] - 聚焦数智科技 绿色科技 生命科技三大赛道 依托产业图谱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3] - 推动投行 投资 投研"三投联动" 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 [3] 招商证券战略发展 - 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以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线 做好五篇大文章 [4] - 修订企业文化共识 树立"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 助力社会财富保值增值"新使命 [4] - 融入招商局集团"第三次创业" 与集团成员公司紧密联动 深化产融协同 [5][6] 行业政策环境 - 新"国九条"实施后 "并购六条""科八条"及《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构成政策体系 [2] - 新政显著优化并购重组制度环境 降低交易成本 提升券商展业积极性 [3] - 证监会提出到2035年形成2至3家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投资银行目标 [4]
国家会议中心全链条服务保障亚投行年会
中国经济网· 2025-06-27 15:51
亚投行第十届理事会年会概况 - 会议以"互联助力发展 合作共创繁荣"为主题 吸引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3500余位成员代表参会[1] - 选址国家会议中心二期 该场馆曾承担2022年冬奥会等重要活动接待任务[1] 绿色科技应用 - 会场采用可循环环保材料 一次性餐具替换为可降解餐盒 标识系统结合电子屏与可回收材料[2] - 场馆600平方米太阳能光热系统满足热水供应 智能化管理系统借助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实现高效运营[2] - 展区公共区域沿用Sibos年会可循环设施 分类垃圾桶标注英文标语引导资源循环利用[2] 专业化服务保障 - 会前完成18项应急演练 对电扶梯进行高峰人流测试 百余个保温餐车完成双重检测[3] - 服务团队培训涵盖国别文化禁忌 穆斯林餐饮规范等内容 餐饮服务中西合璧提供素食等特殊需求[3] - 智能调度平台实时捕捉需求动态 多语种服务团队以专业外交礼仪完成接待[3] 会展经济拉动效应 - 2025年上半年国家会议中心一期客流突破110万人次 带动亚奥商圈及北京消费市场[4] - 双馆联动举办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 中国-拉美论坛接待超10万人次[4] - 构建"会展+商业+文化"生态服务体系 联合北辰荟购物中心等延长商务会展产业链[4]
跨国公司何以选择从中国“链接世界”(和音)
人民日报· 2025-06-23 05:45
跨国公司与中国经济 - 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向世界传递中国继续扩大开放、欢迎外资的积极信号,为跨国公司感知中国经济脉动、把握中国机遇搭建平台 [1] - 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外资企业是中国式现代化、改革开放和创新创造、联通世界的重要参与者 [1] - 峰会吸引135家世界500强企业、330家行业领军企业的570位嘉宾参会,反映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及经济前景的信心 [1] 外资企业在华表现 - 2019至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从1.6万亿元人民币提升至1.8万亿元人民币,利润率持续领先全国工业平均水平 [2] - 中国出台《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推出20项举措,包括155项服务业开放试点任务,依托国家级经开区、自贸区等平台推出外资促进措施 [2] - 跨国公司依托在华投资保持全球竞争优势,获得丰厚"中国红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成为共识 [2] 中国机遇的驱动因素 - "在中国、为全球"成为跨国公司在华布局核心策略,中国市场的稳定政策、超大规模消费升级及完备产供链体系构成关键优势 [3] - 数字经济、绿色科技等新赛道为跨国公司提供技术迭代与商业模式创新机遇 [3] -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指出欧洲企业需在中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以维持全球竞争力 [3] 中国开放政策趋势 - 中国明确将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营商环境,为跨国公司创造更多机遇 [3] - 中国被跨国公司视为"确定性的绿洲",尤其在关税壁垒增多、全球信心赤字的背景下 [2][3]
《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即将发布,解码跨国公司投资中国的 “共赢方程式”
齐鲁晚报· 2025-06-13 11:36
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核心内容 - 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将于6月18日至20日在青岛举行 主题为"跨国公司与中国—链接世界 合作共赢" [1] - 峰会将发布《跨国公司在中国》系列研究报告 今年报告主题为"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未来共赢发展再起航" [1] 报告四大亮点 跨国公司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跨国公司作为三个"重要参与者" 为中国经济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扩大制度型开放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1] - 跨国公司从中国市场获得丰厚经济回报 依托对华投资保持全球经济优势 树立互利共赢合作典范 [1] 全球投资发展态势研判 - 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 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对国际经贸秩序带来严重冲击 世界经济增长有很大不确定性 [2] - 全球供应链呈现成本、效率与安全的再平衡 全球投资发展面临新挑战 [2] - 多双边及区域层面投资协定取得积极进展 成为许多国家新选项 [2] - 各国围绕未来产业与技术竞争日益激烈 为全球投资发展指明新赛道 为数字、绿色等新兴领域投资合作增添新动能 [2] 跨国公司投资中国的新机遇 - 从确定性、安全性、开放性、规模性、便利性、成长性和盈利性七个方面呈现投资中国新机遇 [2] - 稳定政策环境与多维开放格局为企业锚定长期信心 [2] - 高水平安全保障为国际资本筑牢发展根基 [2] - 消费升级势能与完备产供链体系相叠加 形成无可替代规模优势 [2] - 投资便利化与精准服务不断降低交易成本 [2] - 数字经济、绿色科技等新赛道催生海量应用场景 为技术迭代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广阔舞台 [3] 对跨国公司的建议 - 报告就跨国公司投资战略调整、产业赛道转换、合作模式升级、区域市场重构、投资生态共建提出建议 [3] - 鼓励跨国公司根植中国市场 深化长期合作 在新兴领域、未来产业等新赛道获得先发优势 [3] - 以本土化创新反哺全球业务升级 实现"在中国、为中国、惠全球"的共赢发展 [3]
长三角一周观察 | “本源悟空”刷新纪录;新安江特大桥合龙
观察者网· 2025-06-09 11:43
量子计算 - 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线5个月完成超50万个量子计算任务,覆盖143个国家和地区,全球访问量突破2900万次 [1] - 该设备由本源量子自主研发,任务领域从基础科研扩展至流体动力学、生物医药、金融科技等产业场景 [1] - 美国用户访问量居境外首位,显示国际影响力 [1] 交通基建 - 金建高铁新安江特大桥合龙,主跨216米创国内塔梁分离式矮塔斜拉桥跨度纪录,采用华东首例Y型索塔结构 [2] - 金建高铁全长64.51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设4座车站,新建兰溪东站和大洋站 [4] - 徐州首开铁水联运"一单制"班列,运输时间较传统模式缩短5天以上,物流成本降低20% [17] 科技展会 - 第十一届上交会将首发7项全球/全国新技术,设智能海洋工程等新展区,吸引20国近千家企业参展 [5] - 境外主宾城英国格拉斯哥带来造船及海洋技术,联合国工发组织展示碳中和项目 [5] - 深圳作为境内主宾城展示科技产业融合实践 [5] 人工智能 - 合肥即将启用首个具身智能数据训练场,布局100+异构机器人集群,覆盖工业制造等全真场景 [14] - 2025全球AI技术大会在杭举办,发布垂直大模型并启动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专项 [22] - 杭州余杭区通过大会持续壮大AI产业集群 [23] 文体活动 - 上海夜生活节推出130余项活动,首条定制公交专线串联商圈,虹桥体育公园举办80余场赛事 [9][10] - 长三角青少年篮球联赛吸引16支U17队伍参赛,含近60名全运会预备选手 [15][16] - FE电动方程式上海站GEN3Evo赛车最高时速322公里,零百加速1.86秒,完赛率达95% [7][8] 区域经济 - 长三角先进制造业集群联盟成立,26个国家级集群占全国32.5%,覆盖大飞机、集成电路等领域 [24] - 江苏出台24项消费提振措施,计划2025年开展65万人次职业技能培训,发放40亿元脱贫人口信贷 [18][19] - 南通发布足球联赛福利政策,门票可兑换消费券,联动40家A级景区免费开放 [20] 国际合作 - 上海虹桥机场迎来阿根廷免签旅客,自助填报系统实现通关效率提升 [6] - 南京与三亚建立客源互送机制,推出"六朝古都+热带滨海"跨区域旅游线路 [21] - 大阪世博会安徽日活动展示科大讯飞AI技术,AI孙悟空累计回答3.7万次问题 [12] 绿色能源 - 宝山碳博会签约CN100联盟,36家龙头企业推动绿色供应链全链协同治理 [11] - 宝武碳中和产业园形成"南北联动"布局,揭牌五大服务中心构建生态闭环 [11]
“稳定”和“创新”是观察中国发展的关键词(国际论坛·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日报· 2025-06-03 05:41
中国绿色科技发展 - 中国处于全球绿色科技价值链领先地位 为全球绿色转型提供重要动能 [1][2] - 深圳汇聚华为 腾讯 比亚迪 大疆等科技企业 成为绿色创新典范 [1] - 2024年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球总增量约60% [2] 清洁能源领域成就 - 中国西北部太阳能发电场规模庞大 展现清洁能源领导力 [2] - 全市公交车和出租车均为电动汽车 深圳环保意识卓越 [1] 人工智能与绿色技术融合 - 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降低计算资源消耗 提供经济高效解决方案 [3] - 人工智能与太阳能 电池技术深度融合将释放巨大潜力 [3] 全球合作与贸易影响 - 与印度尼西亚 越南 巴西等全球南方国家建立绿色发展伙伴关系 [3] - 贸易保护主义将推高绿色技术价格 减缓全球清洁能源转型 [3]
新加坡副总理: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秩序至关重要
日经中文网· 2025-05-31 10:19
多边贸易秩序的重要性 - 新加坡副总理兼贸工部部长颜金勇强调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秩序至关重要,认为各国自行加征关税会导致小国在谈判中被边缘化 [1][2] - 颜金勇指出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是新加坡经济最大的不确定因素,阻碍公司长期决策并可能抑制投资和就业 [2] 全球贸易与WTO改革 - 颜金勇呼吁在中美对立激化背景下改革世界贸易组织(WTO),以维持自由公平的全球贸易 [2] - 他提出必须共享基于规则的秩序,确保贸易持续发展,避免经济衰退的可能性 [2] 新日合作展望 - 颜金勇提到2026年日本和新加坡建交60周年是探索数字贸易、供应链韧性和绿色科技等新合作领域的契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