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集中采购
搜索文档
集采“反内卷”第一枪:低价药时代终结?
虎嗅· 2025-09-22 20:57
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核心信息 -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将于10月21日在上海开标,覆盖55个品种、162个品规,涉及抗流感药物、肾病治疗创新药等重点领域 [1] 集采原则与导向转变 - 集采方案遵循“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标志着集采实施7年以来的里程碑式转变,从“唯低价是取”转向质量、价格、供应、临床需求并重的综合评价导向 [2][5] - 核心在于推动临床合理用药和医药行业的双向良性发展,集采制度正向更加科学、精细和成熟的方向演进 [2][8] 反内卷与价格机制优化 - 优化价差控制“锚点”的选择,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当“最低价”低于“入围均价的50%”时,将以“入围均价的50%”为价差控制的锚点,以防止异常低价“熔断”其他正常报价企业 [5] - 要求报价低于“锚点价”的企业对报价合理性作出声明,解释具体成本构成,包括制造成本、期间费用、销售利润等 [6] - 对小容量注射剂设置1元/支的兜底价格,有效守住价格底线,防止出现无下限的低价竞标 [8] - 此举旨在遏制恶性竞争和非理性价格战,使竞争回归理性,避免重现“一片药降到几分钱”的现象 [1][7][8] 尊重临床选择与报量规则 - 允许医疗机构既可像以前那样按通用名报量,也可按具体品牌报量,医疗机构报量的品牌如果中选,将直接成为该医疗机构的供应企业 [9] - 这一改变更加尊重临床选择,提升了临床需求与供应的匹配度,确保中选品种“采得进、用得上”,有助于提升集采政策的落地效果 [10] - 引导企业回归产品本身,注重长期的品牌建设、临床口碑的积累以及药品质量的持续提升 [10] 企业资质与质量管控要求 - 对投标企业新增3条资质要求:申报药品的上市许可持有人或受委托生产企业需具有2年以上同类型制剂生产经验;申报药品需在通过GMP符合性检查的生产线生产;申报药品的生产线2年内不违反药品GMP要求 [11] - 对竞标企业生产质量的考察范围已从单一品种扩展到整个产品线,显著提高了集采竞标的门槛,目的在于保障药品质量 [11] - 这一变化更利好规模较大、管理规范、质量体系完善的头部企业,可能加剧行业的整合与洗牌,但中小企业仍可通过在细分赛道深耕形成差异化优势 [11][12] 防范与打击围标行为 - 继续对关联企业的投标约束,对于在股权、管理、注册批件转让、委托生产等方面存在紧密关系的企业,投标时视为1家 [14] - 引入“首告从宽”机制,对于首个提供围标线索及有效证据的企业,以及调查过程中首个主动承认参与围标的企业,可依法依规从宽处理 [15] - 加大围标行为防范打击力度,对围标、串标的企业,除列入“违规名单”外,还将根据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按最严格规定顶格处置 [16]
第十一批药品集采坚决“反内卷”,国家医保局:企业不得低于成本报价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2 16:17
9月2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文件。本次集采方案制定和修改过程中,充 分遵循了"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 国家医保局表示,保障临床用药需求是集采的基本目标,也是优化集采措施的重点。此次集采优化了医 疗机构报量方式。既往的化药集采中,医疗机构按药品通用名报量,第十一批集采中,医疗机构既可像 以前那样按通用名报量,也可按具体品牌报量,提高临床需求与供应的匹配度。 为保障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市场化竞争机制,反对过度内卷,此次集采要求企业不低于成本报价,要 求每家投标企业做出不低于成本报价的承诺,对于低于"锚点价"的企业,要求其对报价合理性作出声 明,解释具体成本构成,包括制造成本、期间费用、销售利润等,主导回应社会对低价中选的顾虑。 此外,此次集采关注儿童药供应保障。会同相关部门和专家专门论证儿童适宜小规格药品的比价规则, 对小规格的口服溶液、干混悬剂、颗粒剂、注射剂等儿童适宜剂型,用"含量差比价"替代"装量差比 价",调整后小规格价格有所放宽,鼓励儿童小规格供应。 同时,此次集采合理确定约定采购量。集采把医疗机构报量的60%至80%作为约定采购量,剩余部分仍 由医疗机构自主 ...
集采“反内卷”新规落地 国家“团购”切实守护民众用药质量安全
央视网· 2025-09-22 14:31
本次集采对投标企业的质控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投标企业或其委托生产企业有2年以上同类剂型生产经验。优先考虑临床 认可、质量稳定的企业。进一步完善了防范围标行为的措施,同时反对过度内卷。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要求每家投标企业做出不 低于成本报价的承诺;对于低于"入围均价的50%"的企业,要求其对报价合理性作出声明,解释具体成本构成。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经济研究室主任 姚宇:我们通过新规则调整,也是强化打击围标,打击不正常最低价 中标,以次充好。企业想先把价格拉下来,它一家独大之后再去做大市场的做法,我们一旦发现,企业将被长时间禁入集采市场。 央视网消息:近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根据这一文件,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 采购工作将遵循"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在"稳临床"方面,全国共有4.6万家医疗机构参加了本次集采报量,医疗 机构可根据临床需求和用药习惯,既可按通用名报量,也可按具体品牌报量。 此外,本次集采将进一步强化中选结果执行,要求中选企业作为供应保障第一责任人,及时响应医疗机构订单并完成配送;医疗 机构要优先采购中选产品,按协议按 ...
两市风格高低切换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
长沙晚报· 2025-09-22 11:40
行情上,上周五市场全天震荡整理,量能较上周五缩量超8000亿。指数上,沪指有效跌破5、10日均 线,后续市场量能若无法恢复至2.5万亿上方,弱势整理的格局或将延续。市场风格上,资金高低切较 为明显,高位股方向涌现出明显的亏钱效应,热门的机器人、低价股集体调整,而低位的旅游、教育等 方向出现资金集中流入迹象,高低切或将延续。操作上,把握轮动节奏是当下应对的关键。观点仅供参 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22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丛笑)上周五市场全天震荡走弱,三大指数集体收跌,量 能大幅萎缩,沪深两市成交额2.32万亿,较上一个交易日缩量8113亿。板块方面,能源金属、旅游、光 刻机等板块涨幅居前,机器人、工业母机等板块跌幅居前。 消息面,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外汇局负责人将于9月22日下午3点召开新闻发布会, 介绍"十 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央行20日发布公告称,即日起,公开市场14天期逆回购操作 调整为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操作时间和规模将根据流动性管理需要确定。 机构观点方面,华泰证券研报称,得益于国内AI进展的再加速,近期港股科技股快速反弹。恒生科技 ...
第十一批药品集采下月开标 专家:这是集采实施7年来一个里程碑批次
经济观察网· 2025-09-22 07:54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家医保局发布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文件,明确集采将于10月21日在上海开标 [1] - 本次集采方案遵循"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并优化了价差控制"锚点"以防范异常低价 [1] - 优化措施意味着此前集采中"一片药降到几分钱"的现象恐难再现 [1] 采购基本信息 - 第十一批集采覆盖55个品种、162个品规 [1] - 集采涉及抗流感药物、肾病治疗创新药等重点领域 [1] - 剂型涵盖口服常释剂型、吸入剂、外用贴剂等 [1] 集采规则优化 - 为保证公平,本次集采继续对中选价差作一定控制 [1] - 为防范个别企业报出异常低价"熔断"其他正常报价的企业,导致整个品种的中选价过低,本次集采优化了价差控制"锚点"的选择,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 [1]
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文件发布
中国证券报· 2025-09-22 04:17
此次集采新增对企业质量管控能力的要求,投标药品的上市许可持有人或受托生产企业,应当具有2年 以上同类型制剂生产经验,投标药品应当通过上市前的药品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符合性检 查,防范因企业缺乏生产经验而产生的质量风险。 ● 本报记者 傅苏颖 此次集采更加尊重临床用药选择,更好照顾患者对品牌的关切。具体来看,此次集采将以往的医疗机构 按药品通用名报量,调整为医疗机构可以选择按具体品牌报量,把自身认可的品牌、预计用的量报上 来,如果中选可以直接成为该医疗机构的供应企业,目的是让医疗机构的需求与中选结果更好匹配,临 床使用过渡更加平顺。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国家医保局获悉,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9月20日公布了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 中采购文件,明确将55个品种纳入此次集采范围,将于10月21日在上海开标。本次集采方案制定和修改 过程中,充分遵循了"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 拟中选规则作为此次集采重点调整之处,在多个方面呈现出显著变化。为避免单纯以最低报价为参考, 此次集采明确了锚点价格,为有效申报入围企业"单位可比价"平均值的50%、最低"单位可比价"二者取 高值。 ...
反对过度内卷!国家医保局:本次集采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要求企业不低于成本报价
选股宝· 2025-09-21 10:59
稳临床 - 优化医疗机构报量方式 医疗机构可按通用名或具体品牌报量 品牌中选后直接成为供应企业 提高临床需求与供应匹配度 4.6万家医疗机构参与报量 77%报量具体到品牌 [1][4] - 合理确定约定采购量 医疗机构报量的60%-80%作为企业竞争标的 即约定采购量 剩余部分由医疗机构自主选择品牌 [4] - 采取更贴近临床的中选规则 对需求大但报价未入围企业 如接受中选价格可给予中选机会 鼓励头部企业中选满足临床需求 [4] - 关注儿童药供应保障 专门论证儿童适宜小规格药品比价规则 对口服溶液、干混悬剂、颗粒剂、注射剂等剂型 用含量差比价替代装量差比价 小规格价格有所放宽 鼓励儿童小规格供应 [4] 保质量 - 要求企业有2年以上同类剂型生产经验 投标药品生产线需通过药品GMP符合性检查 [4] - 扩展生产质量考察要求 从投标药品2年内未违反GMP 扩展到投标药品生产线2年内未违反GMP [4] - 优先考虑临床认可、质量稳定企业 报价相同时 医疗机构报量多或未发生生产工艺、原料药、主要辅料重大变更的企业优先 [4] 防围标 - 继续对关联企业投标约束 在股权、管理、注册批件转让、委托生产等方面存在紧密关系的企业 投标时视为1家 [4] - 引入首告从宽机制 对首个提供围标线索及有效证据的企业 以及首个主动承认参与围标的企业 可依法依规从宽处理 破除围标企业利益同盟 [4] - 加大围标行为防范打击力度 对围标串标企业 除列入违规名单外 还将根据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 按最严格规定顶格处置 [4] 反内卷 - 优化最高有效申报价形成规则 在弱淘汰规则下 最高有效申报价是防范大幅涨价中选极端事件的措施 省级集采中独家中选产生的较低价格不纳入最高有效申报价计算 避免个别品种最高有效申报价过低 [4] - 优化价差控制锚点 对中选价差作控制 当最低价低于入围均价的50%时 以入围均价的50%为价差控制锚点 模拟第7-10批集采200余个品种 在最高与最低报价大于1.8倍品种中 有1/4左右触发调高锚点 相对于最低报价平均调高34% 最大调高170% 有效发挥反内卷作用 [4][5] - 要求企业不低于成本报价 投标企业需做出不低于成本报价承诺 对低于锚点价企业 要求对报价合理性作出声明 解释具体成本构成包括制造成本、期间费用、销售利润等 回应社会对低价中选顾虑 [4][5] 执行保障 - 强化中选结果执行 中选企业作为供应保障第一责任人 及时响应医疗机构订单并完成配送 [5] - 要求医疗机构优先采购中选产品 按协议按时完成约定采购量 并履行及时结算货款义务 [5]
集采新规力保“降价不降质” 第十一批国家集采严把质量关守护百姓用药安全
央视网· 2025-09-21 10:30
央视网消息:9月20日下午,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第十一批集中采购文件,标志着采购进入现场竞价倒计时。本次集采出现 了一些新的动向,如不再采用最低报价、允许医疗机构按厂牌报采购量,要求异常报价企业提交报价合理性声明等,一起来了解。 专家表示,保障临床用药需求稳定是国家集采的基本目标,也是此次优化集采措施的重点。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院长助理 蒋昌松:最大的变化还是稳临床的事情,比如说报量,以前都是按通用名报量,第十一批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规则优化为既可以按通用名报量,又可以按厂牌名报量,这样就是完完全全地尊重临床、尊重医生、尊重医院的选 择。 中国社科院民族经济研究室主任 姚宇:严把入门关,首先要经过(药品)质量的一致性审查,要求企业同样的品规(同类剂型),要生 产了至少两年以上。 在"保质量"方面。本次集采充分征求并采纳其他相关部门的意见,在保持公平的基础上,对投标企业的质量控制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优 先考虑临床认可、质量稳定的企业。 专家表示,此次集采进一步完善了"防围标"的措施。对于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围标串标的企业,除按采购标书有关条款列入"违规名 单"外,还将根据医药价格和招采 ...
国家医保局:本次集采优化了价差控制“锚点”的选择,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
北京商报· 2025-09-20 16:14
为保证公平,本次集采继续对中选价差作一定控制。同时,为防范个别企业报出异常低价"熔断"其他正 常报价的企业,导致整个品种的中选价过低,本次集采优化了价差控制"锚点"的选择,不再简单选用最 低报价。当"最低价"低于"入围均价的50%"时,将以"入围均价的50%"为价差控制的锚点。国家医保局 请专家对第7—10批集采200余个品种的报价情况进行了模拟,在最高报价与最低报价大于1.8倍个品种 中,如按现有规则,有1/4左右的品种触发调高"锚点",相对于最低报价,平均调高34%,最大调高 170%,将有效发挥"反内卷"的作用。 北京商报讯(记者 丁宁)9月2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文件。其中提到, 优化价差控制"锚点"。 ...
国家医保局:本次集采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要求企业不低于成本报价
央视新闻· 2025-09-20 16:14
二、关于"保质量"。本次集采充分征求并采纳药监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的意见,在保证公平的基础上, 对投标企业的质控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关于"反内卷"集采秉持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市场化竞争机制,企业自愿参加、自主报价,同时, 旗帜鲜明地反对过度内卷。 一、关于"稳临床"。保障临床用药需求是集采的基本目标,也是优化集采措施的重点。 一是优化医疗机构报量方式。既往的化药集采中,医疗机构按药品通用名报量,第11批集采中, 医疗机构既可像以前那样按通用名报量,也可按具体品牌报量。医疗机构报量的品牌如果中选, 将直接成为该医疗机构的供应企业,提高临床需求与供应的匹配度。报量规则的完善得到了广大 医疗机构和企业的支持。有4.6万家医疗机构参加了本次集采报量,报量的77%具体到了品牌。 二是合理确定约定采购量。集采把医疗机构报量的60%~80%作为企业竞争标的,这部分也即是医 疗机构的约定采购量,剩余部分仍由医疗机构自主选择品牌。 三是采取更贴近临床用药实际的中选规则。对于医疗机构需求大但报价未入围的企业,如接受入 围企业的中选价格,给予中选机会,鼓励头部企业积极中选,更好满足临床需求。 四是关注儿童药供应保障。会同相关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