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战
icon
搜索文档
中经评论:别指望中美相争会有“渔翁”得利
经济日报· 2025-11-04 08:04
中美关系核心观点 - 中美两国元首会晤为双边关系注入确定性 强调两国应相互成就、共同繁荣 对抗将导致双输局面 [1] - 中美经贸关系本质是互利共赢 并非零和博弈 任何脱钩断链既不现实 也不符合双方根本利益 [1] - 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需基于对共同利益的理性认知和对分歧的务实管控 经贸应成为压舱石和推进器 [3] 中美经贸关系历史与现状 - 中美货物贸易额从1979年不足25亿美元跃升至2024年近6883亿美元 双向投资存量超过2600亿美元 [1] - 深度交融的利益格局为两国企业创造大量就业与创新机遇 [1] - 2024年初美国单方面加征高额关税导致双边贸易近乎停滞 引发美国物价上涨和企业供应链成本激增 中国对美出口企业承受订单波动冲击 [1] 贸易战的全球影响 - 历史经验表明贸易战没有赢家 例如20世纪30年代《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加剧全球经济大萧条 [2] - 贸易战不确定性拉低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导致企业投资意愿下降和消费者信心受挫 [2] - 国际机构预警若贸易冲突持续 全球经济增速将出现明显下降 [2] 全球供应链与第三方影响 - 中美经贸摩擦冲击波通过全球供应链复杂联动性引发连锁反应 任何主要环节动荡都会产生影响 [2] - 第三方国家难以从中美博弈中渔翁得利 全球供应链的相互依存关系使短期订单转移红利极为脆弱 [2] - 第三国间接参与中美贸易摩擦 必须支付大量额外费用 其替代性订单收益难以抵消全球需求疲软带来的整体损失 [2] 合作前景与全球挑战 - 两国经贸团队就关税问题达成阶段性共识 为高层对话创造必要条件 体现相向而行的努力 [3] - 面对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气候变化和公共卫生危机等跨国挑战 中美合作的缺失将使全球性问题解决寸步难行 [3] - 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才能为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 第三方力量应成为多边合作维护者 [3]
别指望中美相争会有“渔翁”得利
经济日报· 2025-11-04 07:07
中美关系核心观点 - 中美两国元首会晤为双边关系注入确定性,强调相互成就、共同繁荣是核心方向 [1] - 中美经贸关系本质是互利共赢,货物贸易额从1979年不足25亿美元跃升至2024年近6883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超过2600亿美元 [1] - 打贸易战没有赢家,任何对抗只会造成双输局面,幻想渔翁得利的第三方也难以独善其身 [1][2] 中美经贸关系现状与影响 - 美国单方面对华加征高额关税导致双边贸易一度近乎停滞,反噬效应包括美国消费者面临物价上涨压力、企业供应链成本激增 [1] - 中国对美出口企业承受订单波动冲击,贸易战不确定性持续拉低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导致企业投资意愿下降和消费者信心受挫 [1][2] - 历史经验表明贸易战加剧经济困境,例如20世纪30年代《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曾加剧全球经济大萧条 [2] 全球供应链与第三方影响 - 全球供应链的复杂联动性意味着中美摩擦冲击波引发连锁反应,任何主要环节动荡都会影响全局 [2] - 第三方国家获得的短期订单转移红利极为脆弱,可能被原产地规则或新关税措施切断获益渠道 [2] - 由于国际供应链相互依存,第三国间接参与摩擦并需支付大量额外费用,全球需求疲软使替代订单收益难以抵消整体损失 [2] 合作前景与多边关系 - 中美经贸团队在元首会晤前已就关税问题达成阶段性共识,经贸应成为双边关系压舱石和推进器 [3] - 双方应算大账、多看长远合作利益,避免陷入相互报复恶性循环,合作对解决全球经济复苏、气候变化等跨国挑战至关重要 [3] - 中美关系未来关键在于超越短视博弈思维,践行相互成就之道,第三方力量应成为多边合作维护者而非投机者 [3]
加油且慢!重大利好:全球石油过剩,油价或将迎来大幅下调!
搜狐财经· 2025-11-04 02:38
原油市场 - 布伦特原油价格预计2025年平均每桶68美元,2026年可能跌至60美元 [1] - 全球石油库存2025年可能比2020年高峰水平多出65% [3] - 油价下跌原因包括电动车普及、混动车抢占市场导致石油需求增长乏力,以及OPEC可能增产 [3] 农产品市场 - 食品价格预计在2025年下降6.1%,大米和小麦价格将更便宜 [3] - 大豆价格因产量过高和贸易摩擦而承压 [3] - 咖啡和可可供应增加,预计在2026年降价 [3] - 化肥价格在2025年预计暴涨21%,增加了农民种植成本并挤压利润 [3] 贵金属市场 - 黄金价格预计在2025年上涨42%,2026年再上涨5%,价格接近翻倍 [3] - 白银价格预计在2025年跟随黄金上涨34% [3] 工业金属与能源需求 - 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可能推高铝和铜等金属价格 [5] - 极端天气事件如拉尼娜可能影响农业并导致电费上涨 [5] 宏观经济与政策 - 持续的经济低迷和未解决的贸易战可能导致价格进一步下跌 [5] - 建议各国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市场透明度并利用市场机制定价以应对价格波动 [5]
英媒一语道破真相:中国正在用美国的武器,打赢其发起的贸易战争
搜狐财经· 2025-11-03 16:57
贸易战进程与美方措施 - 2025年2月至4月,特朗普政府以芬太尼议题为由,对华关税从10%迅速升级至125% [4] - 美方试图通过极限施压迫使中国让步 [4] 中方反制策略与效果 - 中国未采取对等反击,而是精准选择稀土与农产品作为打击点 [4] - 对钐、钆等中重稀土实施出口许可制度,精准打击美国军工和新能源产业 [4] - 美国大豆对华出口份额从2024年的21%骤降至接近0 [6] - 中方反制导致美国农场主怨声载道,美股在半个月内蒸发4万亿美元 [6] 中国经济韧性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占比升至47.8%,市场多元化成效显现 [6] - 即便对美出口受阻,总体出口仍保持增长,促使更多中国企业加速开辟新市场 [8] - 东南亚、墨西哥对美出口增长背后,大量零部件、设备和原材料依旧来自中国 [9] 谈判进展与美方让步 - 5月日内瓦会谈达成91%的关税取消协议 [9] - 6月至10月谈判持续推进,美方最终撤回以芬太尼为由的10%惩罚性关税,并暂停出口管制和301调查 [11] 中美政策环境与制度对比 - 中国通过“十五规划”等长期规划体系为芯片、新能源产业提供政策支撑和稳定预期 [13] - 美国政策环境以选举为导向,呈现摇摆和短视特征 [16] - 中国以产业链深度、市场广度和政策稳定性构建起可持续的应对系统 [16] 贸易战的深层影响与格局重塑 - 贸易从两国关系的“压舱石”转变为战略博弈的“主战场” [18] - 特朗普的贸易战政策意外构建出一个更具韧性和扩展力的中国经济体系 [18] - 博弈正在重塑全球供应链、制度认知以及“全球经济稳定器”的话语权 [18] - 中国完成了从应对者到塑造者的角色转变,用市场、制度与战略耐力改写了赛局 [20]
翻脸不认人?美国财长:如果中国重新限制稀土,美国重启关税战
搜狐财经· 2025-11-03 15:10
中美贸易关系现状 - 中美双方已回到今年4月2日之前的关税状态 [1] - 中国暂停加码稀土管制出口措施以回应美方在关税和科技制裁领域的动作 [1] - 美国财政部长威胁若中国重新限制稀土出口将重启关税战 [3] 稀土行业动态 - 中国对稀土的管制被视为一个长期的战略过程 [8] - 美国试图一劳永逸地解决稀土问题并公开威胁中国不许进行稀土出口管制 [8] - 中国暂停严格管控稀土出口的措施但相关措施有生效时间 [7] 美国贸易政策与工具 - 美国共和党执政时白宫可通过行政命令推翻以往政策或发动对外关税战和贸易战 [1] - 美国能够使用的工具包括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制裁以及通过关税迫使中国让步 [10] - 美国在2025年发动的关税战对中国已失效但能从盟友获得利益或进行敲诈 [10] 国际关系与协议执行 - 美国被指长期不履行承诺并经常反悔相关协议和协定 [3] - 美国加入国际组织时试图控制相关机构以服务自身利益 [5] - 美国在联合国动用一票否决权维护以色列利益凸显双方勾连本质 [5]
PP:中期震荡
国泰君安期货· 2025-11-03 13:15
商 品 研 究 2025 年 11 月 3 日 PP:中期震荡 张驰 投资咨询从业资格号:Z0011243 zhangchi4@gtht.com 【基本面跟踪】 PP 基本面数据 | 期 货 | | 昨日收盘价 | 日涨跌 | 昨日成交 持仓变动 | | --- | --- | --- | --- | --- | | | PP2601 | 6590 | -1.21% | 294,656 11355 | | | | | 昨日价差 | 前日价差 | | 价 差 | 01合约基差 | | -90 | -121 | | | 01-05合约价差 | | -84 | -70 | | 重要现货价格 | | 昨日价格 | (元/吨) | 前日价格 (元/吨) | | | 华北 | 6430 - | 6520 | 6450 - 6590 | | | 华东 | 6500 - | 6620 | 6530 - 6630 | | | 华南 | 6470 - | 6630 | 6500 - 6650 | 资料来源:卓创资讯,隆众资讯、国泰君安期货 【现货消息】 PP 市场部分下跌。PP 期货盘中下行明显拖累现货市场心态,上游部分石化厂价 ...
【环时深度】集聚国内情绪,变成外交冲突,反关税广告为何搅动美加
环球时报· 2025-11-03 06:52
事件概述 - 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资助制作并播放一则批评美国关税政策的广告,该广告剪辑自美国前总统里根的演讲,引发美加外交与贸易摩擦 [1][2] - 美国特朗普政府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宣布终止与加拿大的贸易谈判,并计划在现有关税基础上对加拿大商品额外加征10%的进口关税 [2][3] - 加拿大总理卡尼就此广告事件向美国总统特朗普致歉,安大略省随后暂停广告投放,以期恢复建设性对话 [1][3] 广告内容与影响 - 广告视频摘录里根1987年广播讲话片段,内容涉及贸易壁垒损害美国工人消费者利益、高关税招致报复并引发贸易战等观点 [2] - 安大略省计划以约7500万加元(约5353万美元)预算,在美国主流电视网持续数月投放该广告,首轮投放于高收视率的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世界大赛 [2] - 广告在加拿大国内获得跨党派共鸣,包括保守党、新民主党和自由党官员均表示理解或支持,反映了加拿大朝野对美关税政策的普遍不满情绪 [4][5] 安大略省的经济动因 - 安大略省是加拿大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省份,对美贸易依赖度高,2024年与美国的双边货物贸易额超过3700亿美元,其中对美出口约2127亿美元,美国占其出口总价值近八成 [6] - 据评估,美国关税将适用于安大略省约20%的对外出口,可能导致该省2025年实际GDP下降约0.5个百分点,减少约6.8万个就业岗位,并对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机械、电气设备及化工品等主要出口产业造成冲击 [6] 政治背景与各方立场 - 安大略省省长福特是保守党人,个人主张对美强硬贸易政策,其举动被解读为向加拿大联邦政府施压,要求采取更强硬对美经贸政策 [6][7] - 加拿大联邦政府由自由党的卡尼领导,正寻求与美谈判,策略相对克制,包括撤销部分报复性关税和暂停数字服务税,以重启对话 [10] - 分析认为美方因省级行为“惩罚”联邦政府存在不合理性,且此次风波可能是美方对加拿大“极限施压”的惯用做法 [7][8] 历史背景与广告误导性 - 里根原讲话发表于1987年,背景是美国对日本实施贸易制裁,对价值3亿美元的日本进口商品征收100%关税,其主旨是支持自由贸易但不排斥必要时的关税战 [9] - 安大略省广告未篡改里根原话,但调整了语句顺序并回避讲话背景,因此被视为存在一定误导性 [9] 加拿大的战略应对 - 卡尼政府核心战略是寻求贸易多元化以减少对美依赖,从去年5月至今年5月,加拿大向美国出口占比已从约76%降至约68% [11] - 政府正积极缓解与中国的关系波动,高层官员频繁访问亚太国家,以建立更紧密的贸易关系 [11] - 贸易专家指出,美国追加关税可能影响美国家用电器、汽车及零部件价格,因加拿大是美国钢铁和铝最大进口来源国,成本上涨将转嫁给美国消费者 [11]
大豆还没装船,美国就变脸?美贸易代表称继续调查中国
搜狐财经· 2025-11-02 18:44
中美贸易协议与大豆采购 - 中方同意在当前季度(截至明年1月)购买1200万吨美国大豆 [1] - 中方承诺在未来三年里每年至少购买2500万吨美国大豆 [1]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立场 - 美国贸易代表表示301调查将继续进行,未来可能对中国商品加征新关税 [1] - 美国对华政策的总体方向是“有序脱钩” [1] - 贸易战暂停一年被视为“缓慢脱钩”的策略 [3] 稀土供应链格局 - 美国财政部长称美国将在两年内摆脱对稀土的依赖 [5] -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供应链优势包括技术、规模、环保和成本,被认为是无法替代的 [5] 美国贸易战略面临的矛盾 - “美国优先”政策与抛弃盟友之间存在矛盾,世界霸主与孤立主义存在天然矛盾 [8] - 与全球最大制造业大国脱钩会导致供应链短缺,加征的关税将转嫁至美国消费者导致物价上涨 [8] - 美国试图摆脱对中国依赖的同时又离不开中国,矛盾难以调和 [8] - 美国无差别打击全球贸易伙伴与拉拢更多国家对抗中国的策略存在矛盾 [10]
反关税广告惹怒特朗普,加拿大总理卡尼:我跟他道歉了
搜狐财经· 2025-11-02 14:09
美加贸易争端事件 - 加拿大总理卡尼就安大略省投放的反关税广告向美国总统特朗普致歉 [1] - 特朗普因该广告被激怒,宣布暂停所有与加拿大的贸易谈判,并威胁对加拿大商品加征10%关税 [1][2] - 安大略省已于10月27日撤下该广告 [2] 反关税广告内容 - 广告时长约1分钟,在美国多家电视台播出,内容引用了美国前总统里根批评高关税危害美国经济的演讲片段 [2][5] - 特朗普称该广告为“虚假广告”,并声称里根是支持关税的,但历史学家指出里根公开反对关税 [5] 美国对加拿大现行关税政策 - 特朗普政府对现有自贸协定未涵盖的所有加拿大商品征收35%的关税 [5] - 对钢铁和铝征收50%的关税,对汽车征收25%的关税 [5] - 美国是加拿大最大的贸易伙伴,加拿大去年约四分之三的出口商品销往美国 [5] 加拿大行业反应 - 加拿大行业人士认为新关税是特朗普蓄意破坏加拿大经济的最新例证 [6] - 加拿大钢铁工人联合会负责人表示加拿大人已受够特朗普的闹剧,新关税暴露了其外强中干的本质 [6] - 加拿大联合工人工会全国主席称特朗普的伎俩是制造危机以勒索让步,削弱加拿大的谈判能力,加拿大必须反击 [6] 安大略省的经济地位 - 安大略省人口约1600万,是加拿大钢铁和汽车行业的中心,因此处于贸易战的漩涡之中 [5] - 加拿大经济因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而遭受重创 [5]
首次世界五百强断崖差距:日本149家,美151家,中国3家,现在呢
搜狐财经· 2025-11-01 20:12
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概览 - 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发布,美国以139家企业入围,继续保持数量第一的位置[4] - 榜单前五名企业分别为:沃尔玛(营业收入6481.25亿美元)、亚马逊(营业收入5747.85亿美元)、中国国家电网(营业收入5459.48亿美元)、沙特阿美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9][11] - 世界前十强企业中,美国企业占据六席,包括沃尔玛、亚马逊、苹果公司、联合健康集团、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和CVS Health公司[11] 中国企业表现 - 中国(包括台湾地区)共有133家企业入围2024年世界500强,企业数量位居全球前列[21] - 国家电网以5459.48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位列全球第三,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位列第五和第六[11] - 除大型国有企业外,小米、华为、腾讯等民营企业入围数量增多,显示企业活力提升[22] 历史对比与各国演变 - 1995年世界500强榜单首次发布时,中国仅有3家企业入围,而美国有151家,日本有149家,存在显著差距[2] - 至2024年,日本入围企业数量从149家大幅下降至40家,反映其经济发展态势的变化[11][12] - 日本经济依赖传统制造业,在AI、新能源等新兴领域建树有限,且面临严重老龄化问题[19] 头部企业营收数据 - 全球榜首沃尔玛营业收入达6481.25亿美元,连续11年蝉联世界500强第一[9][11] - 第二名亚马逊营业收入为5747.85亿美元,在2024年重回全球第二的位置[9][11] - 前十强企业中,沙特阿美公司利润高达1206.99亿美元,显著高于其他企业[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