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转化
icon
搜索文档
学习实不实  事上见真章(大家谈·不断培土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③)
人民日报· 2025-07-03 08:31
精简会议制度 - 多地推行"无会日"制度 通过压缩会议时长和数量让干部摆脱"会海"束缚 树立无事不开会 有事开短会的工作导向 [1] - 会议精简后要求提高会议效率 会前需做足功课摸清情况 会上重点讨论问题和方法 同时腾出时间让干部深入一线服务群众 [1] - "无会日"制度促使干部将更多精力投入基层治理 产业发展等民生实事 实现从"重开会轻落实"到真抓实干的转变 [1] 整改落实机制 - 整改中存在避实就虚倾向 部分台账回避复杂矛盾 问题清单大而化之 整改举措缺乏可操作性 [3] - 验收环节需防止"材料过关"现象 应坚持效果导向 对短期问题立行立改 对长期问题一抓到底直至解决 [3] - 整改应聚焦真问题 敢于动真碰硬处理深层次矛盾 确保问题不解决不松劲 解决不彻底不放手 [3] 科技成果转化 - 作风转变推动服务提质 领导干部带头跑高校进实验室 与科研人员直接交流转化需求 [4] - 实施"一线工作法"走访科技型企业 建立需求清单 为人工智能 生物医药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提供支持 [5] - 精简报表材料 推广融合服务模式 多形式举办对接活动 提高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 [5]
西部钻探积极搭建创新平台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公司研发制造能力 - 西部钻探已自主加工完成6批次共2600余件钻完井工具产品 [1] - 钻完井工具研发制造中心具备"科研设计-加工制造-组装维保"一体化保障能力,建成车铣加工、数控制造和锻造热控三大基地,占地面积约2600平方米,拥有65台(套)加工设备 [2] - 每周可生产工器具产品100余件(套),满足内部井筒工具供货需求 [2] 研发制造中心战略布局 - 公司成立钻完井工具研发制造中心和油田化学品研发制造中心,搭建"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现场应用-跟踪服务"创新平台 [1] - 研发制造中心承载科研创新"策源地"、创收创效"加速器"、行业人才"孵化器"三大战略使命 [1] - 油田化学品研发制造中心已建成实验室检测、中试放大验证、油田现场试用三级品控网络,组建"压裂、固井、钻井液"3支专家团队 [2]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公司推动自研设备仪器进现场、化学材料入体系、提速工具可下井,加速科研单位实业化、化工材料产业化 [1] - 油田化学品研发制造中心计划3年内建成10万吨级产能基地,实现80种以上化工助剂自主生产,产值替代率达90% [2] - 公司推动自研产品向高端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实现"技术深度"与"产业广度"有机融合 [1] 产业链与运营模式 - 研发制造中心成功打通"实验室-车间-井场"垂直通道,实现产品设计到成品加工全链条可控 [2] - 油田化学品实施"疆内复配+疆外聚合"保供模式 [2] - 公司加快由"传统服务保障模式"向"自立自强战略支持"转变 [1]
将“苏超”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
新华日报· 2025-07-03 05:18
赛事经济效应 - 淘宝闪购、支付宝、花呗、余额宝等互联网巨头冠名赞助江苏业余足球联赛"苏超",推动赛事影响力从体育领域扩展到经济社会领域[1] - 赛事线上线下联动效应显著:线下比赛场场爆满带动文旅消费,线上话题屡上热搜形成互动热度[1] - 江苏各地文旅部门借势推出观战打卡优惠措施,从免门票扩展到旅游、餐饮、住宿、演艺等多领域协同发展[1] 流量转化路径 - 通过民间自创传播爆点(如拉歌斗诗、海报比拼)实现全民参与,恐龙啦啦队、特色农产品营销等案例将流量精准转化为消费增量[2] - 借鉴国际经验(如伦敦温布尔登网球赛、杭州亚运会),证明流量价值在于打破产业壁垒构建共生系统[2] - 票根经济、美食之旅等跨界融合加速释放效应,台商啦啦队、深圳后援团等群体形成"体育引流、多业共振"模式[3] 政策支持体系 - 江苏政府以系统思维统筹赛事经济,通过财政补贴、消费券发放、交通优化等政策组合拳支撑流量转化[3] - 需建立全链条治理机制避免流量反噬,同时通过城市品牌建设与产业升级绑定抵御赛事热度消退后的消费回落[4] 长效发展机制 - 需将短期赛事流量与城市文化底蕴深度绑定,持续完善消费场景和服务品质以实现持久动能转化[4] - 保持对流量价值的敬畏与创新,推动"苏超"流量红利转化为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加速度[4]
武汉推出十亿元基金赋能高校师生创新创业
搜狐财经· 2025-07-02 18:28
武汉推出十亿元基金赋能高校师生创新创业 - 武汉市属国企武汉投控集团推出十亿元"武创星·高校师生创新创业基金",聚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师生创新创业 [2] - 基金规模达十亿元,由武汉投控集团联合江岸区、武汉人才集团等多方共同设立,是湖北首支高校师生创新创业基金 [3] - 基金以"十亿润苗 千星闪耀"为愿景,为初创团队提供全周期资金与资源支持 [3] 武创通在汉高校服务专区 - 推出"在汉高校师生成果转化专区",依托数字化技术,集成果展示、资源对接、孵化服务等功能于一体 [2] - 首批已入驻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五所高校 [2] - 专区具备AI智能助手以及6个核心功能,构建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高速公路" [2] 基金投资策略 - 基金聚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立足做好发掘种苗的早期资本 [3] - 存续期长达10年,立足做好陪伴创新创业的"耐心资本" [3] - 对高规格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可免除专家评审和尽调流程进行快速决策 [3] - 对"0—1"阶段项目可不设强制回购、对赌条款,让创业者专注长期发展 [3] 技术经理人合伙人计划 - 武汉同步推出"技术经理人合伙人计划",引入市场化机制,构建全链条服务 [3] - 计划围绕"需求挖掘—精准匹配—转化落地—价值反哺"激发技术经理人在成果转化中的关键作用 [3] - 来自高校、企业、投资机构的5位资深专家受聘为首批合伙人 [3] 战略意义 - 是落实武汉市关于"激发高校创新活力、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 [4] - 标志着武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迈入数字化、资本化、平台化新阶段 [4] - 将围绕"有人创业、有钱创业、有平台支撑创业"三大核心需求,持续优化科技服务生态 [4]
碳汇代偿、补植复绿,这些生态损害赔偿方式可以有!
中国环境报· 2025-07-02 15:11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创新实践 - 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两山"转化相结合 通过碳汇代偿 补植复绿等替代性修复方式解决环境修复难题并丰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1] - 当地一家金属制品企业因废气直排被查处后购买194 44吨碳减排量实现替代修复 碳汇源自"旱管种植节水抗旱稻"项目 采用全省首个农业领域碳减排方法学核算 [1] - 某企业污水渗漏问题通过出资两万余元购买苗木进行补植复绿 既弥补环境损害又为城市增添绿色 [1] 创新实践效果 - 嘉兴创新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方式已带动碳减排量交易1895余吨 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2] - 创新实践丰富了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模式和方法 破解"企业污染 群众受害 政府埋单"困局 构建"损害者埋单 保护者受益"良性循环机制 [1] - 多元化修复方式让企业以更灵活有效方式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通过跨区域碳汇交易市场使生态保护者获得经济回报 [1]
我省一百二十一项科研成果从实验室“振翅”高飞
新华日报· 2025-07-02 07:26
新药研发效率提升 - 北京大学"星智云开"团队开发出高信噪比的基因编码膜电位探针技术,显著提升中枢神经系统新药研发效率 [1] - 新技术使实验数据直接对接市场端,克服了设备验证与产业对接的产业化瓶颈 [1] - 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提供国际标准仪器和专业算法,将数据分析周期缩短百倍 [2]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全国首个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覆盖南京、苏州等核心区域,聚焦生物医药、信息通信、先进材料领域 [1][3] - 中心设立5亿元早期项目转化启动资金池,以科研经费支持概念验证,项目成熟后可转化为股权 [3] - 中国药科大学靶向蛋白药物团队通过概念验证实验获得1700万元融资,进入生产线调试阶段 [3] 企业资源与融资支持 - 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整合180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资源,为科研团队对接药企和融资渠道 [2] - 孔祥清团队"超声波肾周脂肪无创消融技术"获4000万元融资支持,进入临床阶段 [2] - 中心采用"一高校一团队"服务模式,配备100人以上专业运营团队,其中超50%为职业技术经理人 [4][5] 政策与生态建设 - 教育部联合59所高校出台10项举措支持区域中心建设,包括建立全国高校科技成果库和定向研究生招生计划 [4] - 江苏省推出20项专项政策,涵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金融支持等,9个月内落地121项高校成果 [4] - 计划5年内打造全国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先行示范区,形成"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双轮驱动生态 [4][5]
中国创新服务能力日益增强(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2 06:47
知识产权发展现状 - 截至2025年5月中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97万件 [2][10] - 全国设立77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覆盖80%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17.2万家备案主体 [5] - 外资合资企业在保护中心备案数量超8000家 [6] 专利审查效率提升 - 2025年1-5月完成三种专利优先审查8.4万件、快速审查11.6万件、延迟审查9300余件 [3] - 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95.1%授权质量稳定 [3] - 上线专利智能审查和检索系统探索AI技术在语义检索、图像检索等场景应用 [4] 知识产权保护协同机制 - 2025年1-5月通过保护中心预审的专利申请达10.9万件同比增长37.5% [6] - 同期受理维权案件3.8万件平均办结周期2周内直接调解纠纷1.1万件 [6] - 开展海外纠纷应对指导咨询服务1137次加强跨境电商等领域风险监测 [6] 创新成果转化案例 - 南通大学与企业合作研发10余项高价值专利使路面寿命延长5年成本降低30%-50% [7] - 全国专利代理机构6231家执业代理师41026人发明专利代理率超94% [7] - 重庆埃博仕科技为重庆大学校企技术转化标杆专注汽车智能底盘系统研发 [2] 行业服务优化措施 - 国家知识产权局扩大审查质量满意度调查样本95%社会意见5天内完成答复 [3] - 推动保护中心建立精准服务名单提供跨区域预审、维权援助等 [6] - 加强专利代理行业综合治理提升服务水平支撑高质量知识产权运用 [8]
华熙生物:今年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有望触底回升
财经网· 2025-07-01 23:32
原料业务表现 - 2024年度原料业务实现收入12.36亿元,其中境内收入6.28亿元、境外收入6.08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61%、17.60% [1] - 境外业务增长主要得益于本土化布局深化:2024年境外团队超过10人(外籍员工5人),参加海外展会27场、举办研讨会8场,覆盖北美/南美/欧洲/亚洲等地区 [1] - 多款生物活性原料获得美国GRAS、印尼HALAL认证,进入海外核心客户供应链 [2] - 弗思特品牌HA销售量达143.12吨(同比+22%),平均单价提升8%;华熙生物品牌HA销售261吨(同比+13%) [3] - 双品牌协同策略:弗思特以性价比切入市场后引导客户升级至华熙生物中高端产品 [2] 医疗终端业务突破 - 医疗终端业务收入14.40亿元(同比+32.03%),其中皮肤类产品10.73亿元(同比+43.57%),骨科注射液2.40亿元(同比+16.70%) [3] - 明星产品表现突出:微交联润致娃娃针收入同比超100%,润致填充剂同比超30% [3] - 渠道覆盖31省315城7,000+机构,构建"直销精耕头部+经销覆盖长尾"体系,2024年直销渠道占比达75% [3][4] - 润致娃娃针覆盖机构超5,000家(同比+46%),润致填充剂覆盖3,000+家(同比+48%) [4] 功能性护肤品运营优化 - 2025年Q1皮肤科学业务收入4.02亿元,营业成本1.07亿元,销售毛利率69.29% [5] - 库存去化成效显著:2024年底存货4.79亿元,2025年1-5月消化1.88亿元(去化率39%),1年以上库存从1.85亿降至1.12亿 [5] - 通过大促活动/私域销售/赠品推广等多途径消化库存,2025年Q1存货减值损失转回98.36万元 [5] - 四大品牌(润百颜/夸迪/米蓓尔/肌活)针对大促制定差异化备货策略 [4] 生产与存货管理特点 - 存货周转率1.11,低于贝泰妮(1.86)/爱美客(2.63)等同行,主因自主生产模式(建有济南/天津/法国等7大生产基地) [6][7] - 线上销售占比43.92%,需提前2-3个月备货至电商仓以确保物流时效 [7] - 境外收入占比16.56%显著高于同行(昊海生科16.11%/贝泰妮1.37%/爱美客0.05%),需储备安全库存应对交货周期 [8]
创新成果:L-哌啶甲酸的生物合成 | 重庆大学
大会概况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 由DT新材料主办 酶赛生物协办 并获得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业委员会等机构支持 [1] - 大会聚焦产业生态发展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已完成1000+次科研院所和初创项目对接 [1] - 特色活动包括"合成生物制造创新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 将展示100个0~100阶段的创新科技成果 [1][10] 大会核心内容 - 聚焦"1+4"赛道:AI+生物智造为核心 覆盖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和美妆原料四大领域 [12] - 邀请国际领先企业、产业化专家、政府、资本等多方参与 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趋势 [12] - 目标包括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品规模化及人才挖掘 [12] 科技成果案例(L-哌啶甲酸生物合成) 技术参数 - 第一代工程菌:大肠杆菌底盘 5L罐发酵24-36小时产量达52.68g/L 转化率90% 生产率2.52g/L-h [6] - 第二代工程菌:酿酒酵母底盘 产量提升至75.54g/L 已进行1吨反应器中试 [6] 技术优势 1 菌株稳定性>90% 赖氨酸利用度更高 [8] 2 反应时间短 操作温度低不易染菌 [8] 3 产品光学纯度100% 成本效益显著 [8] 知识产权与合作 - 已授权3项核心发明专利 [9] - 合作模式包括项目合作、技术转让、联合实验室等 [9] 特色活动安排 - 设置科技成果推介墙 公开征集100个合成生物制造领域创新项目进行展示对接 [10] - 提供全球生物基与生物制造产业服务平台(bio-basedlink.net) [15]
带头下馆子的荣昌区委书记:曾称要变网络流量为经济发展增量
南方都市报· 2025-07-01 16:58
地方政府推动消费与文旅发展 - 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自掏腰包1100元请客吃饭 号召干部"下馆子"带动消费 响应党中央提振消费号召 [1] - 当地政府积极支持网红经济 举办"运营主播特训营"和"网红主播培训班" 高洪波开设个人账号"荣昌老高"进行宣传 [2] - 政府借助马拉松赛事推广地方文化 将特产"荣昌猪"与赛事结合策划"猪拉松" 今年半程马拉松奖牌融入卤鹅元素 [2][3] 特色产业与网红经济结合 - "卤鹅哥"林江因投喂国际网红走红 带动荣昌卤鹅出圈 政府迅速给予10万元奖励及"首席推介官"称号 [3] - 政府出台配套方案发展文旅产业 推出惠民消费活动 主动将网络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3] - 高洪波强调要利用流量吸引游客 推广特产 促进卤鹅产业和文旅产业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