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

搜索文档
《中国金融政策报告2025》提中国金融改革五项重点
中国新闻网· 2025-05-18 18:46
《中国金融政策报告2025》(下称"报告")18日在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发布,该论坛于17日至 18日在深圳举办。报告称,中国金融系统在内外部压力中要加快改革步伐,继续提升体系韧性,并提出 中国金融改革五项重点。 上述报告由中国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丁志杰代表《中国金融政策报告》课题组发布。关于中国金融体制 改革,报告提出五项重点。一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最重要的是保持金融环境稳定。 五是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丁志杰在此重点强调了两方面,一方面是扎实推进 人民币国际化,另一方面是加快推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提升跨境结算、融资、投 资和储备功能,加强与境外市场互联互通,发展离岸人民币产品,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丁志杰进一步说,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有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支持,与中国离岸市场发展相比,境内金融 市场的开放更为关键,所以需要扩大金融市场开放的广度与深度,增强中国金融的话语权。 报告还称,当前中国金融改革处于新的重要关口。外部形势严峻复杂,全球经济波动加剧,国际贸易秩 序重构,地缘风险开始上升。此外,金融安全与监管领域也面临挑战,科技革命正在加速金融竞争格局 的重塑 ...
量能不足,高位股抱团持续性或难以维系
长沙晚报· 2025-05-15 12:25
市场表现 - 沪指重回3400点上方 沪深两市成交额1.32万亿 较上个交易日放量252亿 [1] - 保险 港口 物流 化工等板块涨幅居前 光伏 贵金属 军工电子 轨交设备等板块跌幅居前 [1] - 大金融板块午后全线爆发 对指数带动作用明显 [3] 宏观经济数据 - 1-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6.34万亿元 比上年同期多3.61万亿元 [1] - 中国4月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 高于市场预期 [1] - 1-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0.06万亿元 [1] 贸易政策 - 商务部决定自5月14日起 在90天内暂停对28家美国实体实行出口管制管控措施 [1] - 暂停17家美国实体不可靠实体清单措施 [1] - 特朗普关税闹剧尚未结束 各国贸易谈判尚未落地 [2] 半导体行业 - 费城半导体指数近期波动较大 相关公司2025年一季度业绩及二季度业绩指引出现分化 [2] - 消费电子 半导体设备公司已受关税影响 半导体软件 AI芯片和网络设备领域受影响较小 [2] - 建议未来6-12个月跟踪半导体板块两条主线:估值便宜且盈利预测有望修复的公司 受关税影响较小的AI和半导体软件板块 [2] 金融政策 - 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提出提升公募基金权益投资规模与占比 [3] - 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 要求其绩效薪酬明显下降 [3] - 政策核心是推动金融改革以支持科技创新 [3] 市场情绪 - 三大指数全线上涨 但下跌个股家数仍不少 [3] - 微盘股指数最近两个交易日连续收跌 高位股抱团持续性或难以维系 [3] - 指数已完全回补4月7日向下跳空缺口 累积获利卖压和套牢盘影响 短线震荡调整在情理之中 [3]
“南沙金融30条”打造金融改革开放高地 广东迎金融强省建设新机遇鼓励港澳金融界深度参与南沙金融改革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14 10:26
"南沙金融30条"让南沙金融改革再获战略性定位,明确提出将南沙打造成为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 口、金融创新功能承载区和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的重要节点,以制度型开放为核心,部署涵盖六大领域 共27项具体任务。 此次"30条"既是国家赋予南沙的新一轮政策红利,也是广东加快推进金融强省建设的重要契机,南沙将 成为链接国际资本、服务科技产业、助力港澳深度融合的战略平台。发布会上,来自中央金融管理部 门、省市区政府及金融机构的多位代表就政策背景、落地机制与发展前景作出深度解读与部署。 含金量高 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 新发布的"南沙金融30条"有何亮点?将给广东金融业发展带来哪些新发展机遇?5月13日,《关于金融 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下称"南沙金融30条")发布会在南沙举行。 据会上消息,"南沙金融30条"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 理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的重大政策文件,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加强金融支持广州南沙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对深化内地与港澳金融合作、扩大金融业改革开 ...
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刘炜:以“更优”的营商环境发展“金融港”,促进南沙全面开发开放|“南沙金融30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3 15:07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于近日联合印发《关于金融 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简称"南沙金融30条"或"意见")。 5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在广州南沙联合举办"南沙 金融30条"发布会,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刘炜表示,当前南沙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黄金期,"遍地 金沙,机遇如潮",恳请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国家外汇局等国家部委以及省、市各 部门继续关心支持南沙,加强业务指导、深化协同联动,推动金融改革任务在南沙高效落地。 "期待各金融机构把握机遇,在南沙布局更多功能性机构、创新型业务,共同书写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 新篇章。我们将全力激活改革创新开放三大动力,着力打造'没有最优、只有更优'的营商环境,以全周 期服务、全要素护航、全天候响应,与广大企业并肩弄潮、共创未来。"刘炜说。 刘炜表示,这一桩桩、一件件利好政策,见证了南沙金融发展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的"黄金十年",体现 了国家对南沙开发开放的厚望重托。 2022年以来,《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15%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
中国太保:经营稳进兼备 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证券之星· 2025-05-11 14:05
公司战略与业绩 - 公司秉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增强核心功能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1] - 寿险业务纵深推进"长航"转型,全年实现新业务价值132.58亿元,同比增长20.9%,新业务价值率达16.8%,同比上升3.5个百分点 [1] - 代理人队伍质态持续优化,核心人力规模企稳,产能及收入稳步提升 [1] 服务与创新 - 公司锚定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保险服务10.5万家企业,累计保额超111万亿元 [1] - 科技投资规模突破1,000亿元,绿色保险围绕巨灾保险、环境污染责任险、清洁能源保险、新能源汽车保险等领域展开 [1] 客户服务与风险管理 - 公司完善客户全生命周期服务生态圈建设,高效应对冻雨、台风等重大灾情,最大程度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1] - 健康险服务质量指数在专业健康险公司中排名靠前 [1]
北京金融街:淬炼“北京服务”含“金”量
中国经济网· 2025-04-17 16:50
北京金融街发展概况 - 北京金融街集聚各类金融机构千余家,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占全国三分之一,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金融资源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1] - 金融街汇聚众多国家级金融管理机构和头部企业,形成从政务服务、楼宇经济到生活配套的多层次支撑体系 [1] - 2020年金融街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突破100亿元,2024年已超过150亿元 [3] - 2024年西城区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占全市金融业增加值比重保持高位 [3] 楼宇经济与租赁市场 - 金融街核心区面积2.59平方公里,写字楼市场展现出高品质竞争力 [2] - 2021-2025年一季度金融街租金水平、十年历史平均吸纳率等指标处于领先地位 [2] - 2024年一季度金融街是北京空置率最低的甲级写字楼子市场 [2] - 北京法巴天星财产保险、国联民生证券等机构近期入驻,单项目租赁面积达数千至2万平方米 [2] 国际化发展 - 英蓝国际金融中心汇聚高盛、摩根大通、瑞士银行等全球知名外资金融机构 [3] - 保德信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即将在金融街设立,成为全国首家境外金融机构设立的独资保险资管公司 [6] - 瑞银证券、高盛集团、摩根大通等外资机构扎根金融街,提升国际化水平 [7] - 金融街与香港、伦敦、阿布扎比等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合作,巩固全球金融网络地位 [6] 营商环境与服务 - 西城区在政策扶持、便利准入、平台对接等方面发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4] - 金融街推出"1+1+1"楼宇伙伴计划,首批10栋商务楼宇加入,促进资源共享和服务协同 [5] - 金融街i客厅每年举办上百场活动,形成"月月有活动、周周有声音"的活跃氛围 [4] - 政务服务中心提供"按需服务",企业可"定制办"和"就近办"社保等业务 [5] 文化与配套 - 英蓝大厦自2006年起每年举办圣诞歌剧音乐会,成为金融街艺术名片 [3] - 以"Caffè CANALI"意大利餐厅为代表的"首发经济"入驻,提升商业配套服务 [7] - 金融街购物中心等商业设施为20万从业者提供优质购物与生活体验 [7]
金融人·事|金融副省长更迭与使命变迁
界面新闻· 2025-03-26 16:00
金融副省长的历史与演变 - 金融副省长最早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截至目前共产生45位,其中34位在2016年后产生 [3] - 最早的金融副省长案例是1993年刘明康和姚中民分别由中行福建省分行行长和建行河南省分行行长升任副省长 [5] - 2016年后金融副省长呈现密集增加态势,成为制度化安排,省级领导班子中始终有金融专业干部 [9][11] 金融副省长的来源与背景 - 31位金融副省长中,21人来自国有大行副行长,占比三分之二 [13] - 7人来自中央金融监管部门(央行3人、金融监管总局1人、证监会3人) [13] - 19位金融副省长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占比超过六成,专业多为经济、金融、管理类 [12] - 部分金融副省长有出国学习和工作经历,具备国际视野 [13] 金融副省长的职责与作用 - 金融副省长在化解地方债务及国企债券违约风险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召开债券投资者恳谈会 [14] - 金融副省长经常作为地方政府代表与中央金融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5] - 金融副省长在地方金融改革中扮演关键角色,如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天津自贸区金融改革 [9] 金融副省长的职业发展路径 - 金融副省长开始出任金融监管部门一把手,如李云泽2023年调任金融监管总局局长 [17] - 金融副省长频繁出任大行董事长或行长,如陈怀宇调任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葛海蛟出任中国银行董事长 [19] - 金融副省长还调往其他金融央企,如王浩调任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董事长 [19] 金融体系变革与金融副省长 - 1990年代中后期金融资源配置权力被全面上收,推动国有大行公司化改造和设立跨省大区分行 [6] - 2017年省级金融办调整为省政府直属机构,加挂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牌子,其负责人开始升任副省长 [7] - 中央向地方让渡部分金融管理权限,如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党务工作交由地方管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