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阶自动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理想汽车-W:2024Q4季报点评:Q4业绩符合预期,持续扩容产品矩阵,进阶高阶智驾能力-20250316
东吴证券· 2025-03-15 22: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公司两款纯电SUV落地丰富产品矩阵,同步进阶高阶自动驾驶能力,计划7月发布理想i8,2025H2推出理想i6,跟进下一代智驾模型,加快布局超充站 [3] - 因车型结构性调整及AI战略转型投入,下调2025 - 2026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预期,新增2027年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4] 公告要点 - 2024Q4营收442.7亿元,同环比分别+6.1%/+3.3%,车辆销售收入426.4亿元,同环比分别+5.6%/+3.2%,归母净利润35.2亿元,同环比分别-37.7%/+25.2%,Q4毛利率20.3%,同环比分别-3.2/-1.2pct [10] - 2024全年营收1444.6亿元,同比+16.6%,车辆销售收入1385.4亿元,同比+15.2% [10] - 2024Q4公司毛利率、汽车毛利率下降,费用控制得当,单车收入和毛利下降 [10] - 展望2025Q1,预计交付新车8.8 - 9.3万辆,同比增长9.5% - 15.7%;收入预计234 - 247亿元,同比减少8.7%至3.5% [10]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23851|144460|172860|236560|275050| |同比(%)|173.48|16.64|19.66|36.85|16.2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1704|8032|9381|14485|17506| |同比(%)|681.65|(31.37)|16.79|54.41|20.86| |EPS - 最新摊薄(元/股)|5.52|3.79|4.42|6.83|8.25| |P/E(现价&最新摊薄)|19.11|27.85|23.85|15.44|12.78| [1] 三大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126309.78|160365.75|210234.34|250033.22| |非流动资产|36039.30|36197.58|35490.97|34416.65| |资产总计|162349.08|196563.33|245725.31|284449.88| |流动负债|69215.90|93651.40|127530.65|148374.11| |非流动负债|21812.80|21912.80|22412.80|22412.80| |负债合计|91028.70|115564.20|149943.45|170786.91| |少数股东权益|445.50|545.50|645.50|822.33|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70874.88|80453.64|95136.37|112840.64| |负债和股东权益|162349.08|196563.33|245725.31|284449.88| [11]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144459.95|172860.00|236560.00|275050.00| |营业成本|114803.81|137238.00|186894.88|217591.10| |经营利润|7019.11|9433.71|15482.20|19089.43| |利润总额|9315.62|10897.28|16763.92|20325.26| |所得税|1270.37|1416.65|2179.31|2642.28| |净利润|8045.25|9480.63|14584.61|17682.98| |少数股东损益|12.90|100.00|100.00|176.8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8032.35|9380.63|14484.61|17506.15| [11]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15933.16|32594.92|43858.61|35982.65| |投资活动现金流|(41137.17)|(297.40)|138.37|731.74| |筹资活动现金流|(415.65)|(174.75)|99.25|(591.25)| |现金净增加额|(25421.54)|32320.89|44294.36|36321.27| [11] 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每股收益(元)|3.79|4.42|6.83|8.25| |每股净资产(元)|33.40|37.91|44.83|53.18| |ROIC(%)|10.96|10.43|14.47|15.34| |ROE(%)|11.33|11.66|15.23|15.51| |毛利率(%)|20.53|20.61|20.99|20.89| |销售净利率(%)|5.56|5.43|6.12|6.36| |资产负债率(%)|56.07|58.79|61.02|60.04| |收入增长率(%)|16.64|19.66|36.85|16.27| |净利润增长率(%)|(31.37)|16.79|54.41|20.86| |P/E|27.85|23.85|15.44|12.78| |P/B|3.16|2.78|2.35|1.98| |EV/EBITDA|13.57|11.37|5.09|2.52| [11]
理想汽车-W:2024Q4季报点评:Q4业绩符合预期,持续扩容产品矩阵,进阶高阶智驾能力-20250315
东吴证券· 2025-03-15 21: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公司两款纯电SUV落地丰富产品矩阵,同步进阶高阶自动驾驶能力;因车型结构性调整及AI战略转型投入,下调2025 - 2026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预期,新增2027年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23851|144460|172860|236560|275050| |同比(%)|173.48|16.64|19.66|36.85|16.2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1704|8032|9381|14485|17506| |同比(%)|681.65|(31.37)|16.79|54.41|20.86| |EPS - 最新摊薄(元/股)|5.52|3.79|4.42|6.83|8.25| | P/E(现价&最新摊薄)|19.11|27.85|23.85|15.44|12.78|[1] 2025年展望 - 新车维度:7月发布理想i8,2025H2推出理想i6;理想i8定位6座中大型纯电SUV,内饰延续家族式设计,搭载双联屏、AR - HUD抬头显示等智能化配置 [3] - 智驾维度:跟进下一代智驾模型,VLA智驾大模型7月随i8发布 [3] - 补能方面:加快布局超充站,推出理想i8时拥有2500个超级充电站,2025年底扩展到4000个站点 [3] 2024Q4及全年业绩 - 2024Q4实现营收442.7亿元,同环比分别+6.1%/+3.3%,车辆销售收入426.4亿元,同环比分别5.6%/+3.2%,归母净利润35.2亿元,同环比分别 - 37.7%/+25.2%,Q4毛利率20.3%,同环比分别 - 3.2/-1.2pct [10] - 2024全年实现营收1444.6亿元,同比+16.6%,车辆销售收入1385.4亿元,同比+15.2% [10] 盈利能力与费用率 - 2024Q4毛利率20.3%,同环比 - 3.2/-1.2pct,汽车毛利率19.7%,同环比 - 3.0/-1.3pct,主要系不同产品组合及定价策略变化,环比微降系金融贴息和购买承诺损失 [10] - 2024Q4研发费用率5.4%,同环比 - 2.9/-0.6pct,销售、行政及一般费用率6.9%,同环比 - 0.9/-0.9pct [10] 单车口径数据 - 2024Q4交付新车15.9万辆,单车收入27万元,同环比 - 12.3%/-0.6%,单车毛利5.3万元,同环比 - 24.1%/-6.6% [10] 2025Q1展望 - 预计交付新车8.8 - 9.3万辆,同比增长9.5% - 15.7%;收入预计234 - 247亿元,同比减少8.7%至3.5% [10] 三大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呈现了2024A - 2027E的相关财务数据,包括流动资产、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等项目及对应同比变化 [11]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ROIC、ROE、毛利率、销售净利率、资产负债率、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P/E、P/B、EV/EBITDA等指标及对应年份数据 [11]
零跑汽车20250311
2025-03-11 15:35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零跑汽车、比亚迪、长城、吉利、英伟达、高通、高峰公司、三星、MTK、斯安斯、斯兰蒂斯集团、一汽、S 集团 - 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芯片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 至 2027 - 2028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 80% - 90%,电动车经济性推动全球市场发展,使用成本仅为燃油车的四分之一,部分地区如印度仅为十五分之一[2][5] - 中国市场全面电动化削弱传统燃油车企(如 BBA、丰田)市场份额,中国新能源车企全球渗透侵蚀其优势,电动化趋势扩展至全球[2][6] - 智能化是电动车下半场关键,预计 2025 年高架高速路段实现高度智能驾驶,城市智能驾驶逐步普及,推动市场发展[2][7] 中国车企地位和发展 - 中国车企成为全球电动车市场重要参与者,零跑汽车电动车出货量居全球第 11 名,2024 - 2025 年销量和排名将提升,中国企业在电池、电驱动、芯片等核心零部件有优势[2][8] - 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占主导地位,尤其在碳化硅驱动模块等零部件方面,预计未来涌现五六家主流全球化设计公司,比亚迪已进入全球前十,年销量 400 万辆,未来至少五六家中国车企年销 400 万辆可进全球前十[2][9] 零跑汽车发展情况 - 2024 年销量翻番,四季度毛利转正,现金流达 100 多亿元[4] - 2025 年销售目标 50 万辆,基于 2024 年月均 3 - 4 万辆,推出 B 系列三款新车并更新至 3.5 架构平台,C 系列质量提升和高阶智驾切换,续航提升 50 公里[3][13] - 储备 ABCD 四个系列车型,2026 年产品线丰富,通过创新打破格局实现增长[14] - 2024 年新系列单月销超三万台,推出 C10、C01、C11 和 C16 型号,2026 年计划推 CC 系列、结合 A 与 B 系列新产品,未来 2 - 3 年销售翻倍达行业领先[15][16] 零跑汽车策略举措 - 坚持核心技术研发,提升产品力和规划能力,如借鉴比亚迪全民自驾概念,2025 年三、四季度升级城市道路自驾功能[2][10] - 制定五年战略计划(SP)和一年业务计划(BP),采用四年一换代、两年中期改款、一年一迭代轮动策略,优化渠道,采用“一加 N”模式和类直营模式管理门店[17] - 国内集中资源研发、销售和推广,注重维修服务管理[18] - 2024 年成立海外团队,建立 300 多家经销商网络,9 月销售,出口 3700 台,现月销超 2000 台,2025 年底目标 5 万台以上,2026 年二季度争取本地化制造[19][20] 零跑汽车财务和盈利 - 2025 年预计盈利,毛利率 10% - 11%,费用率压缩到 10%,保守估计销量 50 万台,力争 60 万台,通过增加销量平衡新增费用[23] - 出海与斯安斯合资前三年零毛利转移,本地化制造后利润提升,评估成本提升 15%可抵消额外成本[24] - B10 车型争取集团平均毛利率 10%以上,B 系列有机会超 C 系列销量,2025 - 2026 年 B 系列总销四五万以上甚至六到七万[25][27] - 销量达 100 万辆,12% - 15%毛利率可盈利,200 万辆时可实现 50 - 100 亿元盈利[28] 芯片相关情况 - 2025 年款新系列采用 3.5 版本电子电气架构,座舱和自动驾驶用 3.5 版本,配 8,650 支架平台和新激光雷达[21] - 260 芯片算力 200 TOPS,接近英伟达 Orin,功耗低,性能同档,成本最低,更新速度一年半甚至一年一代[22] - 8,650 算力 200 TOPS 可覆盖城市自动驾驶需求[23] - B10 采用高通 8,295 与 8,650 一体化架构,集成技术精简,系统已高度集成,未来可能进一步整合[29][30] - 目前用 200 TOPS 高通 8,650 自驾芯片,有自研明星支架芯片,后续可能输出自研芯片、算法及三代系统[33] 行业竞争和技术发展 - 芯片市场竞争激烈,汽车行业主要参与者为英伟达和高通,高峰公司积极研发,研发成本高,如项目投入达 5 亿人民币[34] - 高阶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快但市场规模小,2024 年售 8 万台,2025 年预计几百万台,需统一算力需求标准[36] - 中国自动驾驶技术热情高但经济总量有限,国际上英伟达、高通等巨头主导,中国企业需加强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3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零跑汽车自驾团队 2024 年上半年 200 - 300 人,年底 500 多人,2025 年目标 B10 车型城市道路点对点通行,高速几乎零接管自驾功能已达成[11][12] - 与一汽战略合作稳步推进,期望尽快有实质性进展[32] - S 集团 2030 年全球销售 500 万辆新能源车,零跑是旗下出货量最高新能源品牌,定位和资源支持调整,零跑目标国际市场达 200 - 300 万辆甚至更多[32] - 已与十家友商签三电定点协议,含斯兰蒂斯集团、一汽等,部分产品进入采购体系并完成定点,2026 年底形成工作,国内与传统主机厂深入合作[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