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凌晨,Qwen又更新了,3090就能跑,3B激活媲美GPT-4o
机器之心· 2025-07-30 08:48
机器之心报道 编辑:张倩 继前段时间密集发布了三款 AI 大模型后,Qwen 凌晨又更新了 —— 原本的 Qwen3-30B-A3B 有了一个新版本: Qwen3-30B-A3B-Instruct-2507 。 这个新版本是一个 非思考模式 (non-thinking mode)的新模型。它的亮点在于, 仅激活 30 亿(3B)参数,就能展现出与业界顶尖闭源模型,如谷歌的 Gemini 2.5-Flash(非思考模式)和 OpenAI 的 GPT-4o 相媲美的超强实力 ,这标志着在模型效率和性能优化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下图展示了该模型的性能数据,可以看出,与更新前的版本相比,新版本在多项测试中都实现了跨越式提升,比如 AIME25 从之前的 21.6 提升到了 61.3,Arena- Hard v2 成绩从 24.8 提升到了 69.0。 下图展示了新版本和 DeepSeek-V3-0324 等模型的性能对比结果,可以看到,在很多基准测试中,新版本模型可以基本追平甚至超过 DeepSeek-V3-0324。 | | Deepseek-V3- | | Gemini-2.5-Flash | Qwen3-235B ...
6只“翻倍基”,都是这类主题ETF
中国证券报· 2025-07-29 20:48
创新药主题ETF表现 - 7月29日涨幅前十的ETF中9只为创新药主题ETF 港股通创新药ETF以5.06%涨幅居首 [4] - 2023年以来6只涨幅超100%的ETF均为创新药主题 包括港股通创新药ETF 港股创新药ETF基金等 [4] - 恒生创新药ETF(520500)连续4周资金净流入 7月日均成交额超11亿元 规模较年初增长750%至10.31亿元 [4][5] - 创新药板块获政策支持与资本涌入 从防御性配置转向进攻性赛道 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 [4] ETF市场成交动态 - 7月29日10只ETF成交额超百亿元 短融ETF以323.55亿元居首 科创债ETF鹏华 南方连续两日成交破百亿 [9][10] - 香港证券ETF和港股创新药ETF成交活跃 分别达191.81亿和116.41亿元 后者规模突破151亿元成为最大翻倍基 [9] - 7月28日债券型ETF吸金显著 科创债ETF南方净流入25.56亿元 可转债ETF近一周净流入34.29亿元 [11][12] 行业板块分化表现 - 银行主题ETF普遍下跌 银行AH优选ETF 银行ETF天弘等跌幅居前 德国ETF 法国CAC40ETF等跨境ETF同步走弱 [6][7][8] - 通信设备ETF涨幅达4.40% 受益于海外光电需求增长及国内新型基建推进 6G技术研发与AI应用将驱动行业持续发展 [6][13] 市场展望 - 沪指突破3600点后市场量能放大至1.8万亿元 结构性机会凸显 建议沿产业趋势逢低布局 [13] - 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后国内流动性有望改善 下半年指数或续创新高 需关注通信等行业技术迭代红利 [13]
最新公布,AI新成果!
中国基金报· 2025-07-29 15:01
头部券商AI技术应用成果 - 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华泰证券等头部券商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展示"AI+"研究实践成果,涉及投融资主题论坛和科技金融创新论坛 [2] 中信证券AI系统与数字员工 - 发布全市场首套AI算法与市值管理相结合的上市公司企业级服务平台CapitAI-Link,利用大模型技术提供个性化决策支持 [3][4] - 推进AI数字员工体系建设,为每位员工提供"数字分身",实现"以一抵十"的效能跨越,构建人机协同工作生态 [4] 中金公司智能化投研平台 - 展示自主研发的中金点睛数字化投研平台及中金点睛大模型,限时开放用户注册通道 [5][6][7] - 累计保荐科创板上市公司50余家,融资规模超2000亿元,占科创板IPO融资总额约20%;硬科技直投项目逾1100个,累计投资超900亿元 [9] - 发布《科技金融》《具身智能:AI下一站》《人形机器人:商业与经济》等研究报告 [10] 中信建投AI产业发展研究 - 发布《AI新纪元:砥砺开疆・智火燎原》报告,贯穿AI垂直产业链核心环节,实现软硬件研究全链路贯通 [11][12] - AI大模型发展趋势:参数量规模扩大性能提升、强化学习提升推理性能、模态融合丰富、向AGI发展 [12][13] 华泰证券AI智能体应用 - 关注AI智能体应用落地机会,AI服务器有望取代智能手机成为最大科技硬件品类 [14][15] - 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应用AI芯片市场规模达1782亿美元(同比+77%),PC和智能手机芯片市场分别为539亿和352亿美元 [15] - 建议关注服务器产业链量价齐升机会,中国是美国外唯一具备完整AI产业链的国家 [16]
“秀场”变“职场”!机器人本体性能大进化,正式开启“打工”时代|聚焦2025WAIC
华夏时报· 2025-07-29 14:04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至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转折点,运动精度和任务完成度实现质的飞跃 [1] - 2025年上半年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融资事件已超去年全年总和,多家头部企业进入量产阶段并拿下大单 [1] - 行业从"功能验证"阶段进阶到"工业级可靠",灵巧手可完成点胶、焊接等高精度工业动作 [5] - AI大模型与机器人本体深度融合,实现"感知-决策-执行"闭环,行业运动控制延时大幅降低 [6] - 具身智能正在从"展示型"向"应用型"演进,突破"多本体、多场景、多任务自主协同作业"能力 [6] 技术突破 - 魔法原子人形机器人"小麦"可完成"搬运+点胶"等柔性环境作业任务,并具备拟人步态导览能力 [2]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展示完整工业场景任务链,智能体机器人自主通报进展并协同工作 [2] - 智元机器人实现"运动、交互、作业"三智能全场景演示,远征A2具备双语讲解和舞蹈表演能力 [3]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G1展示拳击连招、回旋踢等高难度动作,动态平衡系统实现自主起身 [3] - 云深处四足机器人实现1000+小时平均无故障工作,展示全流程巡检作业能力 [4][5] - 傅利叶"具身智能康复港"整合30多款康复机器人产品,构建五大训练交互模块 [4] 商业化进展 - 宇树科技和智元机器人拿下中国移动超1.2亿元大单,优必选获某车企超9000万元采购项目 [5] - 云深处四足机器人在浙江换流站实现实际应用,完成电力巡检任务 [5] - 傅利叶GR-3通过灵动弹性和温暖触感设计,突破机器人陪伴与情绪交互维度 [7] - 魔法原子MagicBot Z1可与观众花式互动,响应触摸指令完成扭头、转身等动作 [4] 企业动态 - 宇树科技启动上市流程,智元机器人、魔法原子、云深处等厂商均获得新融资 [7] - 行业头部效应显著,企业梯队分化加剧,未来将面临"智能闭环+量产能力"的竞争门槛 [7] - 魔法原子自研"原子万象大模型"首创快慢双系统架构,实现毫秒级环境响应与长期任务规划 [6] - 智元机器人自由度更高,行走技术更稳定,但量产机型仍缺乏触觉和温度感知能力 [7]
亚信科技20250728
2025-07-29 10:1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AI大模型、工业、制造业、电力、餐饮等 - 公司:亚信科技、阿里巴巴、英伟达、ABB、德勤、埃森哲、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紫金矿业、江苏电力、苏美达、中海油、中石油天津大港油田、百胜集团、肯德基、奔驰、宝马、Autodesk、Blender、汉德、鼎捷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亚信科技AI大模型交付进展显著**:自2024年业务客户发展迅速,2025年上半年新增近50个商机含多个千万级项目;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紫金矿业等大型客户合作项目推进快;电力行业完成光明大模型POC工作并在多省份展开场景开发;中海油、中石油天津大港油田有相关项目计划;百盛集团旗下肯德基智能点单系统上线并计划全球推广[2][3][4] - **亚信科技与多方合作紧密** - **与阿里**:超60%存量项目由亚信负责,增量项目优先给亚信;计划进行前瞻性技术研发合作;与阿里合作将应用与一体机打包推出解决方案并在多客户成功运行[2][5][14] - **与英伟达**:成为英伟达软件部门交付伙伴;合作解决工业大模型仿真和寻优问题;计划深化合作加强软件、网络等协作[2][6][13] - **与ABB**:达成战略合作拓展制造业客户,首个交付对象为海尔,10月展示成果[2][16] - **工业领域大模型应用有优有挑战**:优势是内化专家知识提升判断稳定性;挑战是客观寻优难,需高算力;英伟达Omniverse平台降低仿真成本使过程可行[2][8] - **阿里巴巴一体机产品市场表现良好**:市场反应回归理性,关注实际应用效果;在运营商入库测试中表现出色;推出多种配置满足不同规模企业需求[10][11] - **未来一体机与应用打包模式成主流**:满足客户刚需,提升一体机销售;亚信推出财务大模型、招投标书撰写agent、营销助手agent等解决方案并成功运行[14] - **英伟达软件在工业仿真有优势**:算力使用集约化,适用于计算量大的工业仿真领域;与传统软件相比资源消耗降低超10倍[19][20] - **数字孪生技术在工业制造有应用机会**:用于排障、寻优等;ABB数据采集和反向控制优势与仿真软件结合可行,为大模型进入制造业提供机会[21] - **亚信科技AI业务目标明确**:去年大模型交付千万级,今年预计达亿级,下半年或超两亿;明年继续高速增长,以增加客户数量为首要目标[3][27][30] - **客户AI应用预算分配有变化**:前年和去年主要买算力和平台,今年应用预算增加,千万级项目数量显著增加[28] - **AI应用领域前景好**:是长期可持续发展赛道,短期波动提供投资机会;亚信因新增量客群受关注,具备长期成长空间[3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亚信安全地位提升**:从与大厂跟随式合作发展到并肩作战,在直客项目中能快速成交,成为行业首选[18] - **英伟达物理AI平台有落地案例**:OpenWorks在奔驰、宝马等国外企业有典型项目落地[23] - **仿真交付项目情况**:客户需求分析后工程构建,目的是解决工业流程等问题;单体项目百万级,小几百万到大几百万不等[24] - **解决AI幻觉问题有方法**:通过限制条件设置、知识扫描库化、强化学习和微调训练、与阿里合作调整等方法,提高大模型准确度[25][26]
智能眼镜,下一代超级终端?
中国青年报· 2025-07-29 07:14
行业动态 - 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预计达到1451.8万台,中国预计达到290.7万台,同比分别增长42.5%和121.1% [1][6] - 京东数据显示2025年"618"期间AI眼镜成交量同比增长7倍,AR眼镜用户数同比增长70% [1] - 华为、Rokid、百度、雷鸟创新、谷歌、Meta、阿里巴巴等品牌相继推出智能眼镜新品 [1][6] - 7月22日XREAL发布最新旗舰AR眼镜新品,京东平台已有2.6万人预约预售 [6] - 7月26日阿里巴巴宣布推出首款自研AI眼镜,将于年内发布 [1][6] 产品分类与技术发展 - 智能眼镜可分为5种类型:仅音频功能、带摄像头、AI+AR眼镜、分体式AR眼镜、VR眼镜 [2] - 市面上99%的AI眼镜属于带摄像头类型 [2] - 小米AI眼镜重量不到40克,具备第一人称相机、开放式耳机等功能 [2] - Rokid Glasses具备AR显示技术,可提供信息提醒、智能提词、导航等功能 [3] - 关键技术包括微显示器技术和光波导技术,已进入非垄断性成熟阶段 [8] 市场趋势与用户需求 - 用户群体正从科技极客和游戏玩家向大众消费者转变 [5] - 普通消费者更关注全天候语音助手、拍照、翻译、导航等实用功能 [4][5] - 谷歌与雷朋2023年9月推出的智能眼镜引发热潮,验证市场需求 [7] - 眼镜作为全球数十亿人的刚需用品,潜在市场规模可媲美智能手机 [7] 行业发展挑战 - 面临"不可能三角"挑战:性能、重量和续航难以同时优化 [10] - 当前显示技术存在"辐辏-调节冲突"问题,导致用户眩晕 [11] - 生产工艺复杂涉及多领域技术融合,产能供应受限 [12] - 部分用户对功能认知不足,接受度有待提升 [12] - 隐私保护问题备受关注,需建立完善保护机制 [12] 企业应对策略 - Rokid在材料、工艺和芯片集成方面发力,寻求性能与重量的平衡 [12] - 小米将通过优化镜腿结构设计、采用高效能芯片提升产品体验 [12] - 行业正在推动AI交互、安全隐私、设备兼容等关键领域建立共识和标准 [12]
大模型技术呈“指数级跃迁” 概念股成交活跃
证券时报· 2025-07-29 01:59
AI模型技术发展 - AI模型技术正经历从"渐进式创新"到"指数级跃迁"的历史性转变 [1] - OpenAI计划最早在8月初发布新版本旗舰大模型GPT-5,并推出mini和nano版本 [1] - 阿里巴巴开源三款大模型,分别为千问3最新版基础模型、千问3推理模型和AI编程模型Qwen3-Coder [1] - 阶跃星辰发布新一代基础大模型Step 3,将于7月31日面向全球企业和开发者开源 [1] Step 3模型性能 - Step 3在国产芯片上的推理效率最高可达DeepSeek-R1的300% [2] - 在NVIDIA Hopper架构芯片上,Step 3相较于DeepSeek-R1的吞吐量提升超70% [2] AI大模型应用 - 制造业企业利用大模型预测需求波动,有效缩短产品库存周期 [3] - 农业领域大模型结合卫星遥感、气象数据和种植经验,提升农作物产量 [3] - 服务业领域大模型在金融、政务、医疗等行业广泛应用,重构生产力体系 [3] - 中国已经有433款大模型完成备案,上线提供服务 [3] 市场规模 - 2023年中国AI大模型市场规模为141亿元,较上年增长83.92% [3] - 2024年中国AI大模型市场规模达到294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495亿元 [3] 概念股表现 - 今年以来AI大模型概念股平均上涨21%,跑赢同期上证指数 [4] - 7股累计涨幅超50%,包括宏景科技、中科金财、天阳科技等 [4] - 7月以来AI大模型概念股日均成交额为5.17亿元,环比增长16.18% [4] - 11股日均成交额环比翻倍,如三人行、金现代、拓尔思等 [4] 个股动态 - 三人行7月以来日均成交2.78亿元,环比增长319.39% [4] - 金现代7月以来日均成交3.72亿元,环比增长281.09% [5] - 7月以来融资净买入超1000万元的AI大模型概念股有34只,其中6股获融资净买入超1亿元 [5] - 润和软件融资净买入额3.24亿元,排在首位 [5]
英方软件董事长兼CEO胡军擎:迈向“数据复制”基础软件“出海”新阶段
中证网· 2025-07-28 15:15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7月27日,WAIC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英方软件董事长兼CEO胡军擎 受邀参与"从香港到世界,破壁全球化"圆桌论坛。 胡军擎表示:"近年来许多客户在进行数据跨境传输与业务扩展时,越来越重视合规性和中立性。香港 在法律体系、基础设施、国际信任度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天然跳板。" 他提到,依托香港,英方软件能够帮助客户在中东、东南亚、北非或其他"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实现更加 合规、稳定的数据复制、备份与灾备能力,规避地缘风险同时,提升数据可控性与业务连续性。面对 AI大模型的持续爆发,企业对数据基础设施的要求正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在"数据采集"环节,如何从 复杂、分散、异构的系统中高效采集数据,正成为模型训练、推理部署的前置门槛。"英方软件一直专 注的,就是'数据复制'这一大模型时代的隐形数据基础设施。通过稳定的实时数据同步技术,可以帮助 客户打通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壁垒,实现实时的数据复制、整合与共享。" 2024年,英方软件在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英方软件有限公司,作为母公司国际化布局重要一环。香港子 公司将成为英方软件连接全球市场关键支点,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服务 ...
王浩专题调研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实施20周年有关工作并赴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调度
杭州日报· 2025-07-28 10:36
25日,省委书记王浩专题调研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实施20周年有关工作并赴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调 度,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文化建设"八项 工程"实施20周年新起点,更自觉地把文化建设工作放到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大场景中谋划 推进,深学笃行、守正创新、狠抓落实,在统筹推进"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中找准切入 口和发力点,用改革创新的务实举措推动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25日下午,王浩来到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看望干部职工;并主持召开调度会,观摩"嗨游"平台演 示,听取有关汇报和意见建议,对全省文化系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今年以来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 定,就贯彻落实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发挥职能作用,持续深化文化建 设"八项工程"、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更好服务全省大局提出要求。 王浩强调,要高标准高质量做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实施20周年系列活动,打造成为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溯源铸魂传播的标杆。要把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各项工作落地落细落到位,确保 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出真绩见实效。要积极推动文 ...
AI智能体斗艳:“数字劳动力”多场景崛起
证券时报· 2025-07-28 01:03
会展领域AI应用 - "Hi! WAIC"智能体实现策展式问答和实时联动推荐 提升参会体验和展会价值挖掘[1] - 该智能体是会展领域首个落地成果 将零散信息转化为逻辑化参观路径[1] 消费场景智能体发展 - 腾讯智能座舱Agent支持语音下单咖啡 通过微信车端免密支付完成交易[2] - 理想汽车MEGA MPV车载智能体实现从点咖啡到支付的全流程语音控制[2] - 高通称智能体正从自动化工具进化为具备自主理解行动学习能力的数字劳动力[2] 工业领域智能体应用 - 广域铭岛工业智造超级智能体被称为"工业制造的智慧大脑" 专注垂直场景问题解决[3] - 某整车厂应用排产智能体后单次排产时间从6小时压缩至1小时 月节省60小时[4] - 智能体在工业领域主要赋能方向为降本和提效 被视作新型生产力[4] 厂商智能体布局策略 - 联想推出超级智能体矩阵 涵盖教育医疗等场景[4] - 润建股份首次参展WAIC 展示"曲尺"AI平台及多个行业智能体[4] - 智能体发展受益于中国大模型在多模态和思维链能力上的成熟[4] 行业发展阶段特征 - 智能体进入"该怎么用"阶段 部分领域尚未实现全自动化[5] - 行业需提升任务可靠性通用性及生态打通能力[5] - 赛道空间广阔 协作共赢被视为未来趋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