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GC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绩后H股一度大跌近8%,B站业绩表现如何?
搜狐财经· 2025-08-22 22:38
核心观点 - 公司披露2025年第二季度及中期业绩表现强劲 但股价因未来游戏管线指引低于预期及电商业务担忧而大跌 [1][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1.6%至143.4亿元人民币 净利润为2.1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3.7亿元) 非公认会计准则经调整净利润9.2亿元(去年同期亏损7.3亿元) [2] - 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9.8%至73.4亿元 净利润2.2亿元(去年同期亏损6.1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5.6亿元(高于机构预期5.2亿元) [3] - 第二季度净利润和经调整净利润均创单季度新高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4] - 上半年毛利润同比增长51%至52.1亿元 除所得税前利润为2.46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3.8亿元) [3] 用户指标 - 2025年上半年日均活跃用户1.08亿(同比增长6%) 月活用户3.65亿(同比增长8%) [2] - 上半年用户日均使用时长106分钟(同比增加4分钟) 月均付费用户3180万(同比增长10%) [2] - 第二季度日活用户同比增长7% 月活用户同比增长8% 付费用户同比增长9% 使用时长105分钟(同比增加6分钟) [6] - 约200万名内容创作者通过平台变现工具获得收入 创作者人均收入同比增长20% [2] 业务分部表现 - 第二季度增值服务收入28.4亿元(同比增长10.6%) 主要受直播及增值服务推动 [6] - 第二季度广告收入24.5亿元(同比增长20.2%) 效果类广告增长强劲 eCPM同比显著提升 [6] - 第二季度移动游戏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60.1%) 主要受独家授权游戏《三国:谋定天下》推动 [7] - 第二季度IP衍生品及其他业务收入4.4亿元(同比下降14.8%) [11] 未来展望与战略 - 公司目标2025年实现营业利润率10% 中期提升至15% 毛利率目标维持在40%-45% [11] - 游戏业务计划通过季节性运营和海外扩展(港澳台繁体中文版及日韩市场)提升收入 [11] - 公司储备4-5款新游戏待版号审批 包括三国IP休闲游戏 推进"品类年轻化"战略 [11] - 广告业务预计继续受益于AIGC技术应用 中金预计下半年广告收入保持20%左右同比增速 [6] - 中金关注《三谋》繁中版、代理游戏《代号:三国Ncard》《嘟嘟脸恶作剧》及自研游戏《逃离鸭科夫》进展 收入贡献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至2026年释放 [11]
首个故事可视化综合评估框架来了!80个故事单元53种类别,20种技术方案全面对比
量子位· 2025-08-22 13:51
故事可视化技术发展现状 - AIGC技术进步推动连环画与故事绘本生成成为电影生成叙事性的基础[1] - 故事可视化技术旨在用文字或照片生成连续图片序列[2] - 技术核心挑战在于确保角色形象一致性和构建复杂叙事场景[4] ViStoryBench评估框架设计 - 框架由阶跃星辰携手上科大、西湖大学联合提出[3] - 解决现有评估体系指标单一、维度局限的问题[4] - 特别关注题材多样性和视觉风格谱系等缺失维度[5] - 重视艺术表达与叙事逻辑的有机统一[8] 数据集构建特征 - 包含80个故事单元和53种故事类别[14] - 涵盖344个独立角色和509张参考图像[14][19] - 同时包含中文和英文内容[13] - 每个故事涉及2至10个角色[14] - 采用人工筛选与AI辅助相结合的内容采集方式[16] 评估指标体系 - 包含角色相似性、风格相似性、提示对齐度等多维度指标[22] - 角色相似性从跨相似性和自相似性两个维度评估[25] - 风格相似性基于CSD风格特征解耦能力[29] - 采用登场角色数量匹配度(OCCM)统计角色数量准确性[31] - 使用Aesthetic Predictor V2.5和Inception V3双模型评估美学质量[33] 实验设计与方法覆盖 - 评测超过20种技术方案包含18种主要方法及其变体[33] - 覆盖开源方法、商业产品和多模态大语言模型三大类别[33] - 测试GPT-4o和Gemini-2.0等先进多模态模型[38] - 评估白日梦、豆包、讯飞绘影等商业软件平台[42] - 所有商业产品测试在2025年5月1日至7日期间完成[44] 自动化测试结果分析 - Copy-Paste Baseline在IS分数和美学评分上表现优异但提示一致性显著偏低[55] - 商业模型展现差异化特征:Doubao和GPT-4o在提示一致性和角色数量匹配指标突出[59] - 豆包在角色一致性上获得3.63分(满分4分)的高分[59] - GPT-4o在主观美学上以3.28分夺冠[59] - 自动化指标与人工评价呈现高度相关性相关系数最高达0.7956[60] 技术局限性与发展方向 - 当前专注于多图像的帧间一致性而非同步音视频电影生成[62] - 现有开源方法不支持背景参考图像[62] - 部分方法使用非标准次生参考图像可能影响评估准确性[62] - 评估策略需要权衡专家模型和视觉语言模型的各自局限[62] - 数据集存在版权风险和数据偏好问题[62]
中国大模型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开源驱动应用向纵深突破
证券时报网· 2025-08-20 15:59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大模型开发平台市场规模达16.9亿元人民币 [1] - 2024年中国企业出海大模型平台市场规模达8.6亿元人民币 [2] - 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市场规模预计达259亿美元 同比增长36.2% [4] - 2025年全球算力市场规模预计突破3000亿美元 中国市场贡献度超25% [4] 市场驱动因素 - AI应用开发驱动平台市场增长 包括央国企办公助手、非央国企营销客服场景、互联网公有云API互娱应用 [2] - 多模态模型和生成式AI主导市场增长 预计2025年企业端渗透率突破30% [4] - 金融、零售、制造等行业智能化改造将释放万亿级市场空间 [4] 竞争格局 - 市场前六厂商包括百度智能云、阿里云、商汤科技、智谱AI、电信AI及稀宇科技 [2] - 中数睿智、神州数码、软通动力等厂商在RAG技术和大模型平台领域值得关注 [2] - 中国企业出海选择阿里云平台 海外用户主要使用Azure上的OpenAI GPT和亚马逊云科技的Claude [2] 投资动态 - 2024年中国AI产业领域共发生1156起投资案例 披露总投资金额近850亿元 [3] - 投资轮次偏早期 A轮及之前案例数占比近70% A轮和B轮平均投资金额均超亿元 [3] - 美图与阿里签署2.5亿美元可转债协议 合作涉及大模型、电商和云服务三大领域 [3] 区域发展 - 北京、上海、深圳、江苏、浙江五地AI产业投资案例975起占比84.3% 金额744.3亿元占比87.8% [4] - 杭州推出"杭创E站"平台 建立"投贷补担保"五位一体科创企业服务机制 [4]
美图公司(01357):AI赋能下付费增长持续加速,全球化战略效果显著
招商证券· 2025-08-20 12:01
投资评级 - 强烈推荐(维持)[3][9]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2.3%至人民币18.21亿元,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1.3%至人民币4.67亿元,派发每股0.045港元中期股息[1][6] - 毛利率上升8.7pct至73.6%,主要受益于高毛利的影像与设计产品业务占比提升[6] - 付费用户数达1540万,同比增长42%,整体付费率提升至5.5%[2][6] - 海外市场MAU同比增长15.3%至9800万,占总体用户比重达35%,海外生产力工具业务MAU实现90%以上增长[2] - 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获2.5亿美元可转债投资,将在AI技术、电商平台和云计算领域合作[8] 业务表现 核心业务 - 影像与设计产品收入13.51亿元,同比增长45%,驱动因素为付费用户增长[2] - MAU达2.8亿(+8.5%),其中生活场景应用MAU 2.57亿(+7.5%),生产力工具MAU 2300万(+21%)[2] - 生产力工具付费用户180万(占比11.7%),新推出的AI设计助手RoboNeo上线后多次登顶iOS图形设计类免费榜[7] 其他业务 - 广告收入4.34亿元(+5%),主要来自海外程序化广告增长[2] - 美业解决方案收入3010万元(-89%),因收缩供应链管理服务[2] 财务数据与估值 - 2025E-2027E营业收入预计为40.35/49.50/58.47亿元,同比增长21%/23%/18%[9] - 2025E-2027E经调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9.35/12.11/14.88亿元,对应PE 46.1/35.5/28.9x[9] - 当前总市值46.7亿港元,每股净资产1.1港元,ROE(TTM)16.0%[3] 产品与技术 - 生活场景产品(美图秀秀、美颜相机、Wink)通过AI功能(如"AI消除""AI闪光灯")巩固市场地位[7] - 生产力工具RoboNeo支持多模态创作,覆盖品牌推广、社交媒体等场景,预计将提升付费率及ARPU值[7][8] - AI AGENT产品整合现有功能,降低操作门槛,赋能垂直场景应用[7] 股价表现 - 12个月绝对涨幅381%,显著跑赢恒生指数(相对涨幅336%)[5]
公募基金数字化转型:拥抱数字金融,创新投研、产品与服务
搜狐财经· 2025-08-19 01:54
数字金融与公募基金行业转型 - 数字金融成为金融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公募基金行业全面拥抱数字化以抢占先机 [1] - 数字金融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生产要素流动,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支撑经济增长模式转型 [1] - 公募基金通过数字化投研能力提升、数字化产品创新、数字化营销与服务三大路径推进转型 [1] 数字化投研进展 - 行业引入AI和机器学习算法,搭建智能投研平台,优化投资分析与决策流程 [1] - 智能投研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帮助捕捉市场机遇、规避风险,克服人为情绪影响 [1] - 量化投资作为重要分支,通过挖掘市场数据、资金流向等信息提升投资成功概率 [4] 公募基金业绩表现 - 标准股票型基金过去1年收益5.55%,过去2年-5.83%,过去3年-25.22% [2] - 偏股型基金过去1年收益3.78%,过去2年-9.71%,过去3年-28.94% [2] - 股票ETF基金过去1年收益10.68%,过去2年1.80%,过去3年-19.88% [2] 数字化产品创新 - 指数型基金在中国快速发展,指数化投资需求推动产品扩容 [4] - 金融机构利用AIGC技术掌握市场动态和客户偏好,加速产品创新 [4] - 行业探索加密货币等前沿领域产品设计,满足数字时代多样化需求 [4] 数字化营销与服务 - 行业加强与金融科技平台合作,创新营销和服务模式 [5] - 数字化降低对物理网点依赖,提升投资便利性,服务长尾客户 [5] - 通过投资者教育活动提升金融知识水平,优化智能客服、基金投顾等服务体验 [5] - 海外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合作紧密,生成式AI将推动服务智能化升级 [5]
“AI味”在学术领域引发伦理争议 高可信度和结构化的权威内容仍是出版业的竞争护城河
解放日报· 2025-08-17 09:05
行业调研背景与方法 - 华东师范大学发布《AIGC技术对中国出版行业影响及应用情况调研报告》 基于1049份有效问卷和十余家机构深度访谈 [1] - 报告从选题策划、内容创作、审核校对、装帧设计、出版印刷、用户体验和营销推广7个环节分析AIGC技术影响 [1] AIGC技术应用效益 - 受访者普遍认为AIGC技术为出版业带来降本增效、精准决策、服务增值和风险规避等多方面效益 [1] - 技术应用渗透率最高的环节为审核校对(65.7%)、内容创作(56.1%)、用户体验与营销(45.4%) [1] 行业技术部署现状 - 当前AIGC技术部署路径单一 自建平台仅占11% 通过接口嵌入占17.8% [1] - 38%受访机构计划未来部署技术 体现行业"愿尝试 求落地"的积极态度 [1] 技术应用风险与挑战 - 54.9%受访者关注AIGC技术带来的伦理挑战和版权风险 [2] - 大模型训练语料未经授权可能导致法律边界模糊、维权成本高、盗版成本低等问题 [2] - AIGC生成内容的"AI味"易在学术领域引发伦理争议 [2] 行业核心竞争优势 - 专业语料被视为出版业在AIGC时代的核心资产和结构性比较优势 [2] - 高可信度和结构化的权威内容构成行业知识底座和竞争护城河 [2] 产学研合作进展 - 华东师大出版学院、上海出版研究院与智象未来签约共建"数智出版实验室" [2]
广东向优质网络视听项目“抛橄榄枝”,力推微短剧与直播经济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20:11
政策支持与产业布局 - 广东发布《关于推动广东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六大方向推动产业发展,包括资金扶持、金融支持、产业园升级等[1] - 政策明确将广州打造为"全球网络直播之都"、深圳打造为"全球数智视听创新之都"[1] - 各市出台配套政策吸引企业落户,爱奇艺、小红书等项目已落地,大湾区企业加强协作[1] - 广东去年网络视听收入占全国1/7,同比增长近40%,产业链完备,拥有腾讯视频、YY、QQ音乐等龙头企业[3] 产业发展现状 - 2023年中国网络视听行业市场规模超1.22万亿元,用户规模达10.91亿[2] - 广东产业链涵盖内容创作、平台分发、技术研发等板块,培育了多元头部平台矩阵[3] - 推动建设智慧视听云产业园、超高清实验室等重点项目,优化"1+N"园区孵化体系[3] - 40余家电视剧主力企业已在广东成立公司,相关项目加速推进[4] 企业动态与案例 - 爱奇艺在广东落地4家全感剧场,乐园项目在华南推进[6] - 抖音通过直播带货推广广东特色产品,未来将深耕广东市场[6] - 小红书计划构建大湾区网络视听产业协同机制,与微短剧制作机构合作[6] - 央视网助力茂名高州打造全国"三农"微短剧第一村[5] 挑战与机遇 - 行业面临AIGC内容质量不足、版权纠纷、技术依赖等挑战[2] - 广东存在原创精品供给不足、产业链协同能力弱、技术转化效率低等问题[6] - 建议结合岭南文化打造视听文旅项目,加快制定新兴领域行业标准[7] - 未来将聚焦内容提质、科技赋能、生态焕新等六大发展方向[7][8] 未来发展方向 - 深挖岭南文化,重点支持互动微短剧、国潮动漫等特色赛道[2] - 探索"直播+社交+金融"新型消费模式,推动直播升级[2] - 强化超高清产业集群,做优智能视听生态,做深沉浸式体验[7] - 促进湾区协同,打造内容出海"第一站",激发青年创新活力[8]
宜搜科技预计2025年中期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88%至208%
中国经济网· 2025-08-15 16:24
财务业绩 - 公司预计上半年收入达到3.75亿元至3.85亿元 同比增长35%至39% [1] - 净利润预计为980万元至1050万元 同比增长188%至208% [1] 业务驱动因素 - 数字阅读平台服务因用户免费阅读策略显著提升在线阅读广告收益 [1] - 数字营销服务受益于广告主需求激增 业务规模快速扩张 [1] - 净利润增长主要源于业务扩张及规模效应显现 [1] 战略方向 - 公司业绩增长验证"AI+内容"生态战略初步成效 [1] - 未来重点加强AIGC技术应用布局 持续拓展短剧出海业务 [1] - 加快现实世界资产数字化服务落地实施 致力于构建数字内容生态 [1]
2024-2025广告主KOL营销市场盘点及展望
搜狐财经· 2025-08-14 23:48
市场概况 - 2024年广告主市场预算未消失而是转移,效果广告预算占比提升,尤其新锐品牌更依赖效果广告,但平台孤岛问题仍是痛点 [1] - 内容营销渗透率达99%,可能进一步瓜分广告主预算 [1] - 2024年KOL投放规模回落至873亿元,广告主预算向多元化KOL合作倾斜,KOL从"流量入口"升级为"整合营销枢纽" [1][6] - 2025年中国媒体广告行业预计市场规模突破1.5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0%,短视频与直播电商广告承载力强化,元宇宙虚拟场景广告开启试点 [1] 行业投放趋势 - 家居家装受年轻用户翻新需求驱动投放增长32.7% [1][16] - 汽车行业借KOL技术解读破圈增长32.9%,国产新能源品牌成为增长主力 [1][15] - 3C数码乘"国补政策"东风投放激增28.8% [1][16] - 美妆个护因消费市场疲软连续三年下滑,投放金额占比下降7.9个百分点 [1][15] KOL投放结构变化 - 头部KOL投放持续下降,腰部KOL投放稳定,尾部KOL投放次数与金额占比双升 [13] - 尾部KOL投放次数占比提升15.5个百分点,金额占比提升4.0个百分点 [13] - 头部KOL投放金额占比下降10.8个百分点,腰部下降9.3个百分点 [13] 平台与营销模式 - 抖音、小红书占超六成市场份额 [1] - KOL合作进入立体化阶段,"KOL + X"&信息流/搜索投放成常态 [1][18] - KOL价值被深度挖掘,从单一内容合作向全链路营销升级,包括品牌代言、线下活动等多元组合形式 [13][18] 区域市场 - 三四线城市及县域经济成增长新蓝海,下沉市场广告规模占比预计超30% [1]
宜搜科技预计2025年中期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88%至208% 规模效应持续增强
证券日报· 2025-08-14 14:12
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到约3 75亿元至3 85亿元 同比增长约35%至39% [2] - 净利润预计约为980万元至1050万元 同比增长约188%至208% [2] 增长驱动因素 - 数字阅读平台服务受益于用户免费阅读策略 显著提升在线阅读广告收益 [2] - 数字营销服务因广告主需求激增 业务规模快速扩张 [2] - 净利润增长主要源于业务扩张及规模效应显现 [2] 战略方向 - 公司验证"AI+内容"生态战略初步成效 持续加码平台生态建设和研发投入 [2] - 未来重点加强AIGC技术应用布局 拓展短剧出海业务 [2] - 加快现实世界资产(RWA)数字化服务落地实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