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C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光伏大洗牌下,隆基绿能如何打好“BC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1 09:15
行业现状 - 2024年光伏行业深陷周期低谷,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体承压,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战全面爆发,产品价格持续跌破成本线 [1] - 行业普遍性亏损,隆基绿能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6.23%,由盈利转为亏损 [1] - 2023年初行业仍处繁荣期,头部企业业绩飘红,产业链扩张如火如荼,但隆基绿能率先抛出"光伏产能过剩预警" [2][3] 公司战略调整 - 隆基绿能2024年推出产品、成本、产能投资的深层转型,包括HPBC2.0量产线全线贯通(电池良率97%)、优化组织架构实现降本增效 [1] - 收缩扩产节奏,2023年9月确定BC技术路线前已减少大规模电池扩产项目,规避了TOPCon产能过剩冲击 [4] - 2023年9月确立BC电池为核心技术路线,2024年10月HPBC2.0组件以25.4%效率打破海外品牌垄断纪录 [6] 技术研发与产能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3342项授权专利,其中BC电池组件专利400余项 [7] - HPBC2.0组件已在中国、欧洲、中东非等五大市场规模化出货,2024年BC产品出货量超17GW [7][8] - 预计2025年底HPBC2.0电池、组件产能达50GW,2025年BC组件出货占比将超25% [8][13] 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36.52亿元,亏损幅度显著收窄 [2][13] - 2024年营业成本764.40亿元(同比下降27.54%),管理费用34.30亿元(较2023年下降30.22%) [9] - 负债率始终低于60%,2024年末货币资金531.57亿元,现金及等价物余额509.48亿元 [10] 市场拓展与新业务 - 2024年硅片出货108.46GW(对外销售46.55GW),电池组件出货82.32GW [11] - 中东非组件销量增长76%,巴基斯坦销量同比激增136%,欧洲集中式市场占有率居首 [11] - 氢能业务实现海外首个规模化项目发货,"和美乡村"整村开发完成20个示范项目建设 [11] 未来规划 - 2025年重点优化产能结构,推进HPBC2.0先进产能替换,已投产电池良率97% [12] - 通过贱金属等降本方案显著降低HPBC2.0成本,预计BC技术成熟度达80% [13] - 管理层预判BC产品效果将在2026年显著显现,公司有望率先走出行业低谷 [13]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证券报· 2025-04-30 23:29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2019年度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整体节余募集资金4,321.97万元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包括嘉兴光伏年产10GW单晶组件项目节余1,834.03万元、银川年产15GW单晶硅棒硅片项目节余668.87万元、年产5GW单晶电池项目节余1,718.46万元及母公司账户节余100.61万元 [1] - 2021年度可转换公司债券募投项目西咸乐叶年产29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节余募集资金49,654.71万元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 [5] - 2018年度配股节余募集资金121,390.28万元中102,000万元用于泰州乐叶年产4GW单晶电池项目建设,剩余19,390.28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7] 募投项目变更与调整 - 2021年可转债募投项目"西咸乐叶年产15GW高效单晶电池"变更为29GW项目,募集资金477,000万元同步调整 [12] - 2021年可转债募投项目"宁夏乐叶年产5GW单晶高效电池"108,000万元募集资金变更用于芜湖(二期)年产15GW单晶组件项目 [13] - 芜湖(二期)年产15GW单晶组件项目延期至2026年6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因行业开工率约50%且公司组件产能富余 [6][27] 项目实施主体与地点变更 - 2019年可转债募投项目"年产5GW单晶电池"实施主体由陕西乐叶变更为隆基乐叶,实施地点新增银川市西夏区 [8][11] - 2021年可转债募投项目"西咸乐叶年产29GW高效单晶电池"新增陕西乐叶和西安乐叶为实施主体,新增泾渭新城和航天产业基地为实施地点 [13][28] 行业与经营动态 - 2024年光伏行业组件环节开工率约50%,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行导致募投项目效益普遍未达预期 [6][17][22][28] - 公司HPBC 2.0组件量产效率达24.8%,计划2025年底将HPBC 2.0电池组件产能提升至50GW [35] - 2024年公司出现近十年首度亏损,董事长及总经理主动停薪,董事长增持股份6,289,720股 [41] 公司治理与投资者回报 - 2024年派发现金红利12.87亿元,回购股份2,017.76万股耗资30,288.26万元 [43] - 2025年董事长计划增持股份不低于1亿元,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应对股价波动 [42][43] - 续聘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2025年审计费用定价原则与2024年保持一致 [50][60]
穿越周期的战略预判者!隆基绿能正以BC技术引领光伏未来
第一财经· 2025-04-30 17:29
文章核心观点 隆基绿能在光伏行业面临挑战时展现战略定力与前瞻布局,凭借BC技术领先优势在行业低谷保持相对优势,随着技术生态完善和产能释放有望开启新一轮高质量增长 [3][13]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825.82亿元,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36.52亿元 [1] - 2024年硅片出货量108.46GW(对外销售46.55GW),电池组件出货量82.32GW;2025年一季度硅片出货23.46GW,电池组件出货16.93GW,其中BC组件销量达4.32GW [1][7] - 公司预计2025年实现硅片出货量120GW,组件出货量80GW至90GW,其中BC组件出货占比将超过四分之一 [1] 行业现状 - 2024年是全球光伏产业充满挑战的“转折之年”,全行业亏损面超70%,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断崖式下跌,多晶硅价格下滑超39%,硅片价格腰斩,电池片、组件价格下滑约30% [3] - 业内专家认为当前行业产能出清进度落后于预期,2025 - 2026年或将迎来更残酷的“淘汰赛” [10] 公司战略预判与布局 - 2021年公司管理层预警行业“产能过剩”风险,提出未来竞争关键在于技术突破和成本控制,比行业实际陷入困境提前三年 [3] - 2022年启动“技术储备计划”,将研发重点转向BC技术,2023年9月宣布全面投资BC电池路线 [4] - 2024年实施“精兵简政”,通过智能化改造等提升人均效能,管理费用同比下降30.22%;研发投入约5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在BC技术投入获领先优势,获相关专利400余项 [6] - 预判TOPCon技术同质化竞争风险,重点布局的BC技术在高端市场获溢价能力,要求BC产品毛利比TOPCon产品高10% [7] BC技术优势与市场认可 - 欧洲与某大型能源集团签订1GW的BC组件供应协议,HPBC 2.0组件相同面积发电量比常规产品高出7% - 9% [8] - 中东沙特红海新城项目全部采用隆基BC组件,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降低10%左右 [8] - 分布式光伏市场,Hi - MO X10防积灰组件较TOPCon组件每年多发电18.9万度,收益增加11.3万元,30年全生命周期可增加收益约267万元,BC二代较TOPCon多装6% [8] - 日本东京某工商业屋顶项目采用HPBC 2.0光伏组件发电量提升12%,外观获建筑设计师青睐 [9] BC技术产能与成本 - 2025年底前将建成约70GW HPBC产能,计划到2025年底将BC电池、组件产能提至50GW,HPBC 2.0量产线全线贯通,电池良率稳定在97% [9] - 实验室中BC电池效率已突破28%,预计未来3 - 5年内量产效率有望达26%以上 [9] - 联合企业发布白皮书推动建立BC技术标准体系,与供应商合作降低成本,BC与TOPCon成本差距已缩小至5分/W,预计2025年成本持平 [10] 公司其他优势 - 技术储备方面,在钙钛矿叠层电池领域保持领先,晶硅 - 钙钛矿两端叠层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达34.85%刷新世界纪录 [11] - 资金层面,2024年底货币资金达531.57亿元,负债率控制在60%以下,充足现金储备提供战略弹性 [12] - 全球化布局分散风险,2024年在中国、欧洲集中式市场占有率居首,中东非地区组件销量增长76%,巴基斯坦市场激增136%,美国市场出货量翻倍增长 [12]
隆基绿能2024年营收净利双降 BC产品出货量超17GW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4-30 16:2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825.8亿元,同比下降36.2%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86.2亿元,同比下降180.2% [1] - 2024年研发投入约50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6% [1] 研发与专利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获得各类已授权专利数量3342项 [1] - 拥有BC电池组件专利数量400余项 [1] 生产与产能 - HPBC 2.0量产线已全线贯通,电池良率97% [1] - 2024年BC产品出货量超17GW [1] - 预计2025年底HPBC 2.0电池、组件产能将分别达到50GW [1] - 2025年预计硅片出货量120GW,组件出货量80GW-90GW,其中BC组件出货占比将超过四分之一 [1] 技术与效率 - HPBC 2.0组件量产效率最高24.8%,为全球量产效率最高产品 [2] - BC技术效率距离理论极限仍有2%左右的差异 [2] - 未来3-5年内,BC电池效率预计提升到28.5%,组件效率超过26% [2] 市场与战略 - HPBC 2.0系列组件已在中国、欧洲、中东非、亚太、拉美等市场规模化签单出货 [1] - BC技术成熟比重约80%,已具备大规模推广条件 [2] - 2025年为BC产能爬坡之年,BC产品真正发挥作用预计在2026年 [2]
隆基绿能(601012):BC占比持续提升,财务稳健穿越周期
国金证券· 2025-04-30 15: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产业链价格下降使公司盈利承压,但BC组件出货占比持续提升,且BC技术行业领先,渗透率提升有望推动盈利能力修复;精益管理推动管理费用率下降,计提减值轻装上阵,财务稳健保障穿越周期;调整公司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新增2027年预测 [3][4][5] 各部分总结 业绩简评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6亿元,同比-36%,归母净利润-86.18亿元,同比-180%;Q4归母净利/扣非归母净利分别为-21.13/-22.59亿元;25Q1营收137亿元,同比-23%、环比-43%,归母净利/扣非归母净利分别为-14.36/-19.83亿元 [2] 经营分析 - 2024年公司电池组件出货82.32GW,组件外售73.48GW、同增10.6%,BC产品出货超17GW,电池组件业务毛利率6.27%,同比降12.11PCT;硅片出货108.46GW,外售46.55GW、同降13.45%,硅片非硅成本同比降19%,业务毛利率为-14.31%;25Q1硅片出货23.46GW(外售11.26GW),电池组件出货量16.93GW,BC组件销量4.32GW,占比超25% [3] BC技术与财务情况 - 公司BC技术领先,搭载HPBC 2.0电池的系列组件规模化量产效率达24.8%,双面率(80±5)%;HPBC 1.0产线升级为N型HPBC 2.0技术,已投产电池良率达97%左右,预计2025年底HPBC 2.0电池、组件产能达50GW;规划2025年硅片出货120GW、组件出货80 - 90GW,BC组件出货占比超1/4;2024年管理费用同降30%至34.3亿元,25Q1降31%至6.69亿元;2024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87亿元,影响净利润16亿元;截至Q1末在手现金超500亿元,资产负债率低于60% [4]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调整公司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至5.5、33.5亿元,新增2027年预测5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5] 公司基本情况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29,498|82,582|76,000|83,795|92,927| |营业收入增长率|0.39%|-36.23%|-7.97%|10.26%|10.9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0,751|-8,618|548|3,351|5,800|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27.41%|-180.15%|N/A|511.45%|73.06%| |摊薄每股收益(元)|1.42|-1.14|0.07|0.44|0.77|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07|-0.62|1.51|1.27|1.71|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15.25%|-14.15%|0.89%|5.24%|8.42%| |P/E|16.14|-13.81|205.46|33.60|19.42| |P/B|2.46|1.96|1.84|1.76|1.64| [9] 三张报表预测摘要 - 包含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预测数据,如主营业务收入、成本、毛利、各项费用、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等,以及相关比率分析,如每股指标、收益率、增长率、资产管理能力、偿债能力等 [11] 市场中相关报告评级比率分析 |日期|一周内|一月内|二月内|三月内|六月内| |----|----|----|----|----|----| |买入|1|2|6|8|38| |增持|0|0|0|0|0| |中性|0|0|0|0|0| |减持|0|0|0|0|0| |评分|1.00|1.00|1.00|1.00|1.00| [12]
去年营收超825亿!隆基绿能产能爬坡提速,2025年BC组件出货占比将超1/4
华夏时报· 2025-04-30 11:0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5.82亿元 2025年一季度营收136.52亿元 [2] - 2024年营业成本764.40亿元 同比下降27.54% 管理费用34.30亿元 同比下降30.22% [9] - 截至2024年货币资金531.57亿元 其中现金及等价物余额509.48亿元 负债率保持在60%以下 [8] 技术突破与产能 - HPBC2 0量产线全线贯通 电池良率稳定在97% 组件量产效率达24.8%全球领先 [2][3][7] - 2024年BC产品出货量超17GW 预计2025年底电池 组件产能分别达50GW [3][7] - 拥有BC电池组件专利400余项 研发投入50亿元占营收6% 累计授权专利3342项 [3] 市场布局与销售 - 2025年一季度硅片出货23.46GW(对外销售11.26GW) 电池组件出货16.93GW(BC组件4.32GW) [6] - 组件业务在欧美市场占有率居首 美国合资工厂满产满销 中东非销量增76% 巴基斯坦销量激增136% [6] - 预计2025年硅片出货120GW 组件出货80-90GW 其中BC组件占比超25% [7] 行业技术趋势 - BC技术获行业广泛认可 主流厂商如协鑫 天合光能 晶澳科技等均布局BC产品 [4] - BC技术成熟度达80% 未来3-5年电池效率有望提升至28.5% 组件效率超26% [7][5] - 行业加速技术迭代 隆基凭借先发优势构筑技术护城河 率先收获BC市场红利 [2][4] 新业务拓展 - "和美乡村"整村开发完成20个示范项目 氢能业务实现欧洲订单突破 [6] - 通过智能化改造降低生产端人力需求 优化组织效能应对市场挑战 [9]
巨头密集布局新技术路线!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BC已经完全可以在行业里大规模推广
华夏时报· 2025-04-30 10:38
光伏技术迭代加速 - BC技术最新效率达27.81%,较TOPCon高出1.6个百分点,效率差距与前两轮技术迭代相当 [2] - 根据《白皮书》预测,BC组件市占率将从2025年起持续提升,2030年达62% [2] - BC技术成熟度达80%,主要技术堵点和卡点问题已解决,具备大规模推广条件 [2][9] BC技术优势与突破 - BC电池通过全背交叉电极技术消除正面栅线遮挡,最大化光吸收面积,逼近晶硅电池效率极限 [3] - 近期BC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生产成本大幅降低,量产效率显著提升,与传统技术成本差距缩至5分/W [3][4] - 未来BC成本将通过效率提升、规模效应和工艺进步进一步下降,预计一年内与TOPCon持平甚至更低 [4] 行业成本趋势 - 专家预测BC电池未来成本将低于TOPCon,主要得益于背面非银金属化技术的应用 [4] - 无银化技术在BC上更易实现,预计五年内光伏电池将实现无银化 [4] - BC技术将推动行业向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方向发展 [4] 企业布局与产业链协同 - 隆基绿能、爱旭等龙头企业已将发展重心全面转向BC技术,2024年以来主流厂商陆续发布BC组件产品 [6] - 设备厂商加速BC技术落地:帝尔激光推出专用激光微蚀刻设备,奥特维开发高精度串焊机等 [6] - BC组件已入选大型央企招标,华能集团率先开展BC集采 [10] 产能与市场前景 - 隆基绿能HPBC系列组件累计出货30GW,储备订单突破40GW [8] - BC二代技术Hi-MO 9升级版组件已实现全面量产 [8] - 中信证券预测BC电池产能将在2025年实现快速放量 [7] 技术迭代历史与趋势 - 2018年PERC电池以21%效率取代铝背场电池,2024年TOPCon以80%市占率完成对PERC的迭代 [2] - 专家预测BC技术将引领未来3-5年光伏技术革命,其性能和可靠性均优于现有主流技术 [8] - 行业需避免重蹈TOPCon技术覆辙,防止一拥而上导致产能过剩 [9]
隆基绿能去年研发投入约50亿元 加速布局BC产能
证券日报· 2025-04-30 02:13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隆基绿能业绩受行业影响由盈转亏 但公司加大BC技术布局和研发投入 随着BC技术发展和产能提升 有望提升市场竞争力[1][2]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5.82亿元 同比下降36.23% 亏损86.18亿元 由盈转亏[1] - 业绩下滑原因包括行业供需错配非理性低价竞争致产品价格和毛利率下降 联营企业投资收益下降 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增加[1] 行业情况 - 全球光伏行业竞争加剧 多家光伏产业链头部企业去年业绩出现亏损 企业业绩整体承压[2] 公司技术与研发 - 2024年公司加大在BC技术领域布局 产能和出货量快速提升 有望提升市场竞争力[2]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约50亿元 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2] - 公司在多种电池技术赛道保持研发领先 是唯一不断刷新晶硅单结电池效率和晶硅 - 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的企业[2] - 在BC技术领域 公司拥有BC电池组件专利数量400余项 建立了全球化、多维度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专利布局[2] BC技术成本与效率 - 得益于BC量产化推动 规模效应初现 设备、材料等成本投入与TOPCon差距快速缩小 当前BC制造成本与TOPCon差异控制在0.05元/W[3] - 未来BC技术可通过电池转换效率提升、规模效应和技术工艺进步实现成本下降 预计未来一年量产BC成本将与TOPCon平齐甚至更低[3] - 公司HPBC2.0组件量产效率最高达24.8% 是全球量产效率最高的组件产品[3] - BC技术效率距理论极限仍有2%左右差异 未来3 - 5年BC电池效率会提升到28.5%左右 整体组件效率超过26%[3] 公司产能与出货量规划 - 2024年公司实现BC产品出货量超17GW 预计到2025年底 HPBC2.0电池、组件产能将分别达到50GW[4] - 预计2025年公司实现硅片出货量120GW 组件出货量85GW - 90GW 其中BC组件出货占比将超过四分之一[4]
一季度净亏损13.2亿元,天合光能称“未来行业竞争将发生根本性转变”
第一财经· 2025-04-29 23:4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802.82亿元,同比下降29.21%,全年净亏损34.43亿元,同比下降162.30% [1]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净亏损13.2亿元,低于同行晶科能源(13.9亿元)、晶澳科技(16.38亿元)和隆基绿能(14.36亿元) [1] - 业绩亏损主因是光伏组件价格下跌及计提信用与资产减值,2025年Q1计提减值3.59亿元(信用减值0.73亿元+资产减值2.85亿元),2024年全年计提31.06亿元(信用减值5.08亿元+资产减值25.98亿元) [3] 业务发展动态 - 公司战略性布局海外轻制造,在沙特设立智能跟踪制造工厂并中标GW级订单以提升全球市场份额 [3] - 受益于光伏组件和储能设备价格下行,公司国内风光储项目指标获取量超5.7GW,支架业务出货7.3GW(欧洲、拉美、中东区域前五),储能舱及系统累计出货超10GWh [4] 技术路线与行业竞争 - 公司属于TOPCon技术阵营,预计该技术未来数年仍将主导市场,并通过工艺优化提升量产效率 [5] - 公司布局钙钛矿叠层技术,TOPCon叠加钙钛矿后电池理论转换效率可超30%,为下一代技术奠定基础 [5] - 行业竞争焦点将从单一组件供应转向光储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盈利能力取决于技术集成与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 [5] 行业需求展望 - 光伏主产业链价格已触底,终端需求持续释放 [1][5]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5年中国新增装机215-255GW,全球新增装机531-583GW,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增长迅猛 [6]
单结硅光伏电池“终极”技术正式进入规模化应用
新浪财经· 2025-04-28 16:55
当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德国莱茵TÜV集团、鉴衡认证中心、爱旭股份、隆基绿能联合于北京发 布了《背接触(BC)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下称《白皮书》)。 这是光伏行业首份BC技术发展白皮书。上述机构认为,这标志着这一"单结硅太阳能电池终极形态"技 术正式进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 目前国内光伏电池技术层面,TOPCon技术占据主流,BC相对小众,主要是隆基绿能、爱旭股份 (600732.SH)、TCL中环(002129.SZ)等企业在量产推广。BC技术的推崇者普遍认为,BC组件效率高、发 电能力更强,具有更优的功率温度系数、更好的抗衰减性能等,可靠性更高。 BC电池(Back Contact Cell) 是一种通过将电池的正负电极全部置于背面、正面无任何栅线遮挡的光伏电 池技术。 智通财经记者|马悦然 "目前,BC技术的成熟比重约能达到80%的水平,未来还会有一些优化的空间,但是大的堵点、卡点问 题已经没有了,完全可以真正在行业里大规模推广。" 4月27日,光伏龙头隆基绿能(601012.SH)创始人、总裁李振国表示。 国务院国资委原行业协会商会工作局局长张涛在上述会上提出,BC技术深度发展与成熟需要社会协同 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