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
搜索文档
“我在‘十四五’这五年 上市公司在行动”系列报道 | 耐普矿机:从江西走向世界,锻造矿机设备全球竞争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9-29 12:38
公司智能制造升级 - 二期扩建项目采用全自动焊接柔性生产线 集成视觉识别系统与数字孪生技术 大幅提升焊接合格率和产能 [1] - 产线核心设备快锻压机重达2000吨 快锻液压机组上横梁重达37吨 通过视觉识别定位和激光传感纠偏系统实现精准焊接 [3] - 在定制非标产品领域率先应用智能机器人 满足个性化需求 [3]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21年2516.83万元 2022年2818.74万元 2023年3487.4万元 2024年3898.77万元 2025年上半年2490.9万元 [4] - 聚焦矿山选矿备件耐磨性、能耗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成功研发锻造二代复合衬板等创新产品 [4] - 锻造高合金复合衬板在知不拉矿山使用周期达八个月 较原金属衬板使用寿命提升近1倍 [6] - 产品在紫金矿业、江西铜业等大型矿业集团应用 实际使用寿命达传统纯金属衬板2倍以上 显著降低客户更换频率和维护成本 [6] 国际化战略与市场拓展 - 海外市场营收占比持续保持在50%以上 2025年上半年提升至54.88% [9] - 赞比亚工厂已投产 智利、塞尔维亚、秘鲁等地工厂加快建设或规划 [6][9] - 秘鲁工厂主楼封顶 将成为拉美地区区域中心 实现本土化运营关键突破 [9] - 在全球设立十余家控股子公司 建设覆盖全球的生产基地及服务中心 [9] 财务与股东回报 - 自2020年上市以来每年实施分红或回购股份 2024年现金分红总额2705.5万元 占归母净利润23.2% [12] 未来战略规划 - "十五五"期间重点推进矿产资源战略投资、全球化产能布局与市场拓展、技术创新与产品高端化三大战略 [12] - 关注全球铜矿和金矿投资机会 通过"高端设备制造+战略性资源投资"双轮驱动形成协同效应 [12][13] - 智利工厂和秘鲁工厂将在"十五五"期间陆续投产 海外基地产能爬坡带动营收规模显著增长 有望实现翻倍目标 [12] - 目标成为全球选矿备件领域领先者 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80%以上 [9][13] 行业竞争地位 - 中国选矿设备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市场响应速度和细分领域创新 成为全球市场重要参与者 [9] - 需在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高端品牌塑造、全球化运营能力及智能化绿色化解决方案等方面持续努力以超越国际巨头 [11]
中外车企高管谈行业未来:全球化协同仍是大趋势
中国新闻网· 2025-09-29 12:03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发展趋势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将更加深入,全球化协同仍是大趋势、大格局 [1] - 全球合作从单向输出升级为双向融合,中国车企出海模式从整车出口升级为"车型+供应链"整体解决方案输出及销售服务体系本地化共建 [1] - 中外车企"互学共鉴、双向奔赴"的趋势正在形成,需更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以鼓励在技术研发、供应链建设、标准制定等领域广泛合作 [2] 中国车企全球化战略与生态建设 - 广汽集团海外终端销量节节攀升,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5个国家建设智慧工厂 [1] - 广汽集团以参与充电网络建设、合作制定行业标准、联合培养本地人才等方式推动新能源生态出海 [1] 外资车企在华研发与战略升级 - 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构建北京、上海"双引擎"研发格局,汇聚本土人才推动技术迭代 [2] - 丰田汽车推出ONE R&D研发体制和中国首席工程师体制,进一步巩固与本地供应商合作以提升在华本土研发能力 [2] - 外国车企加大对华研发投资,推动"在中国,为全球"的战略升级 [2] 智能化与技术创新合作 - 技术创新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协同发展核心驱动力,中外车企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合作日益深入 [2] - 未来汽车行业智能化渗透力持续提升,汽车将向陆海空智能出行生态转变,伴随多技术集成和跨行业深度协作 [2] - 宝马集团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与中国科技企业进行智能驾驶辅助研发深度合作,整车厂、供应商及科技公司界限越来越模糊 [3] - 梅赛德斯-奔驰与中国企业在AI大模型方面深度合作,在自动驾驶、安全监测等内容上进行创新 [3] 国际组织与产业治理平台 - 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组织(WNEVDO)正式成立,致力于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治理和国际多边合作的重要平台 [3] - WNEVDO功能定位为技术创新的催化器打造开放资源整合平台,全球规则的协调者打造权威标准协商平台,信任合作的黏合剂打造高效贸易便利平台 [3] - 在复杂国际形势下需建立稳定对话框架,就多元化技术路径、基础设施构建、安全法规完善、税收优惠政策等内容进行交流磋商 [4]
FXGT外汇:行业格局中的国际化发展路径
搜狐财经· 2025-09-29 11:20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全球市场拓展和严格的风险管理,在国际外汇市场中建立起竞争优势并重塑行业格局 [1][2][13] 技术创新与应用 - 技术创新推动行业进步,区块链技术提高交易透明度和安全性 [1][11] - 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方面进行大量投资,以提升交易效率和安全性 [2] - 引入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和自动化交易系统,使交易决策更加精准,提高了用户交易效率 [7][11] 全球市场拓展策略 - 通过本地化运营和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法规及金融环境来适应不同地区 [2] - 市场扩张策略聚焦于进入新兴市场和优化现有市场份额,以建立强大的客户基础 [13] - 积极寻求与各国金融机构和技术公司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以增强全球市场影响力和加速技术交流 [3][14][17] 服务升级与客户体验 - 通过数据分析工具精准识别用户需求,并提供个性化服务定制,显著提升客户满意度 [6] -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交互效率,确保客户问题得到快速解决 [6] - 不断完善全球客户支持网络,在不同地区建立支持中心以确保客户能随时获得高效服务 [7] 风险管理与监管合规 - 采取严格的风险管理策略,通过技术驱动的风险评估工具和多层次监控机制确保风险可控 [6] - 持续监控市场动态并调整内部策略以降低潜在风险,定期接受监管机构审查以保持最高合规标准 [8] - 深入研究各国法律法规,并与当地法律专家合作,确保其运营符合各市场的监管要求 [18] 多元化产品与品牌价值 - 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有效降低市场风险并增强国际竞争力 [3] - 通过提供领先的交易平台、透明的交易环境和多语言全天候服务来区分品牌价值 [19][20] - 注重市场教育,提供丰富学习资源,并通过参与行业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力 [20] 文化融合与未来发展 - 文化多样性的融入为国际化发展增添活力,通过培养员工文化敏感性来建立紧密的国际合作关系 [12][13] - 未来战略规划紧抓全球化机遇,依靠市场扩张、技术创新和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在动态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13][14] - 国际化战略使公司接触到更广泛的客户群体,增加收入来源并分散风险,为长期财务增长奠定基础 [21]
澳华内镜(688212):上半年业务持续承压,预计下半年修复
华安证券· 2025-09-29 11:1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核心观点 - 上半年业绩承压但下半年预计修复 2025H1营业收入2.60亿元同比下滑26.36% 归母净利润-4077万元同比下滑820.03% [4] - 公司主动去库存导致短期业绩压力 但产品高端化布局和海外拓展为长期增长奠定基础 [5][6] - 新产品管线取得多项进展 包括AQ-400旗舰机型获证、双钳道内镜、复合电子支气管镜及60系列消化内镜等创新产品 [6]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将稳步增长 分别达8.22亿元、10.24亿元、12.77亿元 对应增长率9.7%、24.6%、24.7% [7][8] 财务表现 - 2025H1分产品线表现:内窥镜设备收入2.40亿元(同比-29.63%)毛利率63.75%(同比-8.34pp) 内窥镜诊疗耗材收入966万元(同比+40.10%)毛利率22.74%(同比-23.18pp) 内窥镜维修服务收入933万元(同比+122.29%)毛利率70.76%(同比+3.02pp) [5] - 盈利预测显示利润改善趋势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0.39亿元、0.93亿元、1.38亿元 同比增长85.7%、137.5%、48.7% [8] - 估值指标:2025-2027年PE分别为165倍、70倍、47倍 每股收益0.29元、0.69元、1.02元 [8][10] 战略与产品进展 - 高端产品AQ-300进军三级医院 同时深耕县域市场提升诊疗率 [5] - 在研项目包括内窥镜手术机器人(已完成型检及部分临床试验)和3D消化内镜(已完成型检及动物试验) [6] - 产品布局覆盖多场景应用 60系列消化内镜涵盖胃镜、肠镜、超细内镜等镜种 满足检查、筛查及介入治疗需求 [6]
天佑德酒的“十四五”答卷:从高原走向世界的坚韧与蝶变
搜狐网· 2025-09-29 10:47
品牌与战略重塑 - 2022年公司证券简称从“青青稞酒”正式更改为“天佑德酒”,旨在实现品牌战略升级,从地域性品牌向全国性品牌迈进 [5] - “天佑德”品牌源自明代天佑德酒坊,具有600多年历史传承,为承载“高原纯净”产品价值提供更大心智空间 [5] - 公司实施“国际化、县域化、年轻化、品牌终端化”四化战略,为市场拓展打开更广阔空间 [9] 产品体系与创新 - 高端市场布局“国之德真年份”系列,该产品于2022年10月通过中国酒业协会年份酒联盟认证 [6] - 中端市场布局“人之德”、“家之德”、“出口型”系列,瞄准150-200元主流价位段 [7] - 2024年推出28度柠檬风味青稞酒、43度雪莉青稞酒,并布局青稞威士忌品类,打破传统风味边界 [7] - 大众市场保留“红四星”、“永庆和”等经典产品作为基本盘 [7] 研发与技术投入 - “十四五”期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超1.2亿元,从2021年的2107.30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3777.20万元,增幅79.23% [8][1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从2.00%提升至3.01% [8] - 建立中国青稞酒研究院、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形成完整科研体系 [9] - 创新天酿工艺,建立青稞酒饮用舒适度评价模型,发现30±1摄氏度为最佳饮用温度 [9] 原料供应链与基地建设 - 公司打造“订单农业+自建基地”模式,在贵南牧场等地建立25万亩青稞种植基地 [4] - 上市以来累计收购青稞34.78万吨,采购金额超10亿元,间接惠及数万农牧民家庭 [4] - 建立拥有6.8万吨储存能力的青稞存储基地,以应对原料价格波动,保障生产稳定性 [4] 市场拓展与销售策略 - 国际化取得突破,2024年Tashi青稞白酒入驻美国旧金山南部Costco门店,Tibetu青稞威士忌同步推出 [10] - 通过全资子公司Oranos Group,Inc及三家孙公司全力负责北美市场开拓 [10] - 2024年线上电商平台销售额达4585.89万元,同比增长14.98% [11] - 实施BC联动营销模式,通过双向激励机制提升产品动销率,人之德、白青稞等产品效果显著 [11] - 县域化战略通过“四定六达标”业务标准下沉市场,2024年导入52度人之德、白青稞等百元以下产品 [12] 财务与社会贡献 - 2021年至2024年,公司累计实现税金超过12亿元 [4] - “十四五”期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19.07% [15] - 公司开展“青稞助学行动”累计捐资超千万元,惠及上万名学生 [14] - 2023年控股股东向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市值1亿元的公司股票 [14]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通过技术攻关,成功开发出4款青稞酒糟护肤产品和1款功能食品,实现酿酒副产物高值化利用 [13]
研判2025!中国丙烯腈生产工艺、市场政策、产业链、供需现状、进出口贸易、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CR5产能占比高达63.47%[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29 09:23
行业概述 - 丙烯腈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和合成树脂的重要单体,为一种无色的有刺激性气味液体,其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丙烯氨氧化法、环氧乙烷法和乙炔法等 [2] - 按纯度等级不同,丙烯腈可分为工业级(纯度98.5%~99.5%)、聚合级(纯度≥99.8%)和试剂级,分别用于生产丁腈橡胶/ABS树脂等、聚丙烯腈(腈纶纤维)及其他领域 [4] 供需现状 - 2024年行业产能为439.9万吨,与2023年持平,产量完成311.3万吨,同比增长6.56%,产能利用率回调至70.8% [1][10] - 2024年表观消费量为294.6万吨,增长率仅0.08%,远低于同年产能和产量的增长率,行业面临供应过剩局面 [1][10] - 供应过剩主要由于主要下游产品ABS、腈纶、丙烯酰胺等领域需求疲软,其中ABS作为最大消费市场,占比高达50% [9][10] 竞争格局 - 全球市场集中度较高,2024年前十位生产企业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71.6%,英力士公司产能居世界之首,占比14.5%,江苏斯尔邦石化和中国石油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位 [12] - 国内市场集中度也较高,2024年CR5产能占比高达63.47%,其中斯尔邦石化产能占比最大,达23.64%,上海赛科和浙江石化并列第二,产能占比均为11.82% [12] - 斯尔邦石化是行业重要参与者,拥有大规模醇基多联产项目,上海赛科为中外合资企业,拥有年产52万吨丙烯腈等18套化工装置 [12][13] 市场趋势 - 行业出口已成为需求重要组成部分,自2021年起从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2025年1-7月进出口量达18.5万吨,出口额20483.6万美元,主要出口至韩国、泰国、印度等地 [11] - 预计2025年行业将迎来新一轮产能集中扩张,新增产能达130余万吨,总产能将突破570万吨,但下游行业开工率普遍维持在60%-70%低位,供需错配格局或将加剧 [14] - 随着新企业入局,生产企业数量将由2024年的16家增至2025年的20家,行业CR5预计从63.47%回落至55.91%,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竞争焦点将从产能规模转向产品质量、成本控制和技术创新 [14] 政策环境 - 近年来国家发布一系列政策,如《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等,推动行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6][7]
研判2025!中国睡袋行业相关概述、产业链、市场规模、出口情况、竞争格局分析:户外运动兴起,睡袋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29 09:17
行业概述 - 睡袋是一种用于户外露营或室内使用的睡眠装备 提供温暖和舒适 主要分类包括材质类型(棉 羽绒 人造绒) 形状类型(信封式 木乃伊式)和温标类型(舒适温度-12℃ 低限温度-20℃ 生存温度-42℃)[3] - 行业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 最初作为军需品 90年代引入先进生产技术 羽绒睡袋成为主流 21世纪以来电子商务兴起推动销售渠道拓展 并出现智能睡袋 环保睡袋等创新产品[4][5]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睡袋行业市场规模达30亿元 同比增长7.4% 预计2025年增长至32.07亿元[1][8] - 行业增长主要受户外运动流行(露营 徒步旅行)和电子商务渠道发展推动 线上平台提供更便捷购买方式和丰富产品信息[1][8]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材料包括填充物(棉 羽绒 化纤) 面料(尼龙 涤纶 棉布)和配件(拉链 扣子) 中国羽绒羽毛产量占全球70%以上 2024年达45万吨 同比增长9.8%[6][7] - 中游为睡袋生产制造 下游销售渠道包括线上电商平台(天猫 京东 拼多多)和线下实体店[6] 出口情况 - 2024年睡袋出口数量3605.75万个 同比增长4.3% 出口金额37027.62万美元 同比下降7.3%[9] - 2025年1-7月出口数量2181.06万个 同比增长2.0% 出口金额21034.78万美元 同比下降4.7% 表明出口单价持续下降[9] 竞争格局 - 国内外品牌竞争激烈 国内主要品牌包括牧高笛 三夫户外 探路者 国外品牌包括The North Face Marmot等[11] - 探路者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53亿元 同比下降7.82% 归母净利润0.2亿元 同比下降76.50%[11] - 牧高笛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05亿元 同比下降27.45% 归母净利润0.47亿元 同比下降40.35%[12] 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材料革命(生物基可降解材料 智能温控纤维) 智能升级(AIoT技术用于睡眠质量分析) 工艺革新(3D打印 无缝贴合技术)[12] - 需求分化:户外运动领域针对特殊场景(沙漠 冰川)定制化睡袋 家庭消费领域开发适老化产品 特殊场景领域发展医疗级和太空用睡袋[13] - 行业集中度提高:市场份额向具有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厂商集中 企业需加强技术研发和渠道拓展(线上线下融合)[14]
吉宏股份前三季净利预增超55% 手握13亿资金双轮驱动加速出海
长江商报· 2025-09-29 07:09
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2.09亿元至2.22亿元 同比增长55%至65% [2][3] - 2025年第三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9059.68万元至1.04亿元 同比增长45.4%至67.01% [3] - 2025年上半年跨境社交电商业务归母净利润5540.17万元 同比增长97.67% [5] - 2025年上半年包装业务归母净利润7565.86万元 同比增长34.43% [5] 业务发展 - 跨境社交电商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16亿元 同比增长52.91% [5] - 包装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15亿元 同比增长10.04% [5] - 境外地区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74亿元 同比增长57.36% 占总收入70.33% [6] - 境外地区毛利率达59.2% 显著高于境内业务的17.98% [6] 资本市场表现 - 2025年5月27日完成H股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成为A+H上市企业 [6] - 9月26日A股收盘涨停 报20.83元/股 [2][4] - 2025年半年度拟分配现金红利7966.85万元 占当期归母净利润67.43% [4] 财务与资本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末总资产40.65亿元 资产负债率34.43% [7] - 货币资金13.27亿元 短期借款1.86亿元 长期借款1.17亿元 [7]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83亿元 同比增长377.8% [7] - 2025年2月至7月累计回购股份405.07万股 总金额6112.02万元 [4] 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6739万元 同比增长5.51% [6] - 2021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均超1亿元 研发费用率持续保持在2%以上 [6] - 四年半研发费用合计达6.08亿元 [6] 战略布局 - 公司构建跨境社交电商与快消品包装双轮驱动发展格局 [5] - H股上市是公司全球化战略的关键节点 [6] - 通过集团化精细管理提升运营和资源利用效率 [3]
中国中铁拿下502亿大订单 年均砸282亿研发攻克技术难题
长江商报· 2025-09-29 07:02
核心观点 - 公司近期中标多个重大工程项目合计502.15亿元 其中铁路工程占比94.79% [1][2] - 2025年上半年新签合同额11086.9亿元同比增长2.8% 境外新签合同额同比激增51.6% [1][3][5] - 近三个年度年均研发投入约282亿元 累计获国家科技奖132项 拥有有效专利46592项 [1][5] 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125亿元 净利润118.3亿元 [1][4] - 2023年营收1.26万亿元为阶段性高点 2024年营收1.16万亿元同比下降8.17% [4] - 境外收入369.71亿元同比增长8.34% 总资产达2.38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4][5] 业务结构 - 工程建造业务新签合同额7392.4亿元同比下降5.3% 仍占主导地位 [3] - 资产经营业务新签合同额1286.9亿元同比激增425% [3] - 特色地产业务新签合同额183.5亿元同比增长38.5% [3] 重大项目中标 - 铁路工程中标476.01亿元 包括长赣高铁江西段/湖南段 临哈铁路扩能改造等项目 [2] - 公路工程中标10.68亿元 为106国道改造EPC项目 [2] - 市政工程中标15.46亿元 含枫江深坑国考断面达标工程 [2] - 子公司中标深圳机场南航基地涉铁工程13.01亿元 京滨铁路天津机场站站房工程12.68亿元 [2] 研发与技术优势 - 2020年以来累计研发投入1393.68亿元 [5] - 在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长大隧道等领域攻克系列技术难题 [1][5] - 海外专利达1000件 [5] 市场布局 - 经营区域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 境内新签合同额9838.2亿元同比下降1.2% 占比88.74% [4] - 境外新签合同额1248.7亿元同比增51.6% 成为增长新蓝海 [5]
从江西走向世界 锻造矿机设备全球竞争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9-29 04:45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智能制造与技术创新实现产能提升和产品竞争力强化 同时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和资源投资布局 目标成为全球选矿备件领域的领先者 [1][2][3][4][5][6] 智能制造与技术创新 - 二期扩建项目采用全自动焊接柔性生产线 集成视觉识别系统与数字孪生技术 大幅提升焊接合格率和产能 [1] - 快锻压机重达2000吨 主体部分快锻液压机组上横梁重达37吨 实现大型设备智能化 [1] -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21年2516.83万元 2022年2818.74万元 2023年3487.4万元 2024年3898.77万元 2025年上半年2490.9万元 [2] - 成功研发锻造二代复合衬板 在西藏知不拉矿山使用寿命接近八个月 较原金属衬板提升近1倍 [2] - 新产品在紫金矿业 江西铜业等大型矿业集团应用 预计使用寿命达传统纯金属衬板2倍以上 降低客户更换频率和维护成本 同时能耗明显降低 [3] 国际化战略与市场拓展 - 海外市场营收占比保持在50%以上 2025年上半年提升至54.88% [3][4] - 赞比亚工厂已投产 智利 塞尔维亚 秘鲁等地工厂加快建设或规划 秘鲁工厂主楼封顶 成为拉美地区区域中心 [3][4] - 在海外设立十余家控股子公司 建设覆盖全球的生产基地及服务中心 [4] - 目标通过产能释放 产品创新和矿业投资协同 持续提升海外营收占比至80%以上 [4] 产品竞争力与行业地位 - 部分核心产品具备全球竞争力 聚焦新材料和新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 [3] - 中国选矿设备企业凭借成本优势 市场响应速度和细分领域创新 成为全球市场重要参与者 [4] - 需在核心技术自主创新 高端品牌塑造 全球化运营能力及智能化绿色化解决方案等方面努力以超越国际巨头 [4][5] 发展战略与未来规划 - "十五五"期间重点推进矿产资源战略投资 全球化产能布局与市场拓展 技术创新与产品高端化三大战略 [5] - 积极关注全球优质矿产资源投资机会 以铜矿和金矿为主 为设备业务提供下游应用场景并强化客户合作关系 [5] - 智利工厂和秘鲁工厂在"十五五"期间陆续投产 海外基地产能爬坡将带动营收规模显著增长 有望实现翻倍目标 [5] - 通过"高端设备制造+战略性资源投资"双轮驱动模式形成协同效应和抗风险能力 [6] - 技术壁垒 全球化网络 产业链协同与深度客户关系共同构成动态生态系统 [6] 股东回报 - 自2020年上市以来每年实施分红或回购股份 2024年现金分红总额2705.5万元 占归母净利润23.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