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

搜索文档
大陆拆分汽车子集团Aumovio,独家对话CEO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5-01 18:29
撰 文 / 刘宝华 设 计 / 张 萌 "今天对大陆集团来说是伟大的一天。" 拥有154年历史的大陆集团2025年4月23日宣布拆分成两个独立公司,新闻发布会选择在上海车展媒 体日举行,大陆集团执行董事会成员兼汽车子集团首席执行官冯贺飞(Philipp von Hirschheydt)在 演讲开篇如是说。 这是去年8月宣布拆分计划后的尘埃落定。大陆集团监事会认为"大陆集团正面临百年历史中最大的 转型和变革",拆分是他们应对变革和转型的措施之一。 从集团公司到专业公司 拆分后,轮胎业务和康迪泰克业务属于新大陆集团,另一部分成立独立的新公司,二者的销售额基 本都在200亿欧元左右,都有强大的技术基础作为支撑。发布会上宣布了新公司名称—— Aumovio。 "'Au'是automotive,也就是汽车,'mov'是移动,我们希望能够让我们的智能出行变得更安全、愉 悦、互联且自主,我们认为这是未来的趋势。'io'是innovation创新,我们希望能够有最新的技术解 决方案,这就是我们名字的意义。"Aumovio公司CEO冯贺飞解释。 4月25日大陆集团年度股东大会获得批准后,Aumovio计划于2025年9月在法兰 ...
博世发布辅助驾驶新方案 新产品矩阵即将投放市场
经济观察报· 2025-05-01 08:54
博世辅助驾驶新方案发布 - 公司发布全新辅助驾驶品牌"博世纵横辅助驾驶",涵盖基础版、升级版和至尊版三大产品线,形成完整覆盖SAE L2级的全系辅助驾驶矩阵 [1] - 纵横辅助驾驶至尊版是面向SAE L2级城区辅助驾驶市场的量产解决方案,基于双Orin-X的方案已于2023年底实现量产,2025年初推送两段式无图端到端 [2] - 基于Orin-Y的方案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量产,Orin-Y售价比Orin-X低20%左右,定位为"入门级城区智能驾驶芯片" [2] - 2025年初推出基于端到端模型的城区辅助驾驶方案,年底将端到端模型拓展至高快路及城市记忆行车辅助驾驶方案 [2] - 公司正在研发视觉语言模型,提升辅助驾驶系统对语言与交通场景的理解能力 [3] 博世AI智能座舱平台 - 公司首展AI智能座舱平台,融合多个技术生态中的大语言模型,计划于2026年正式推出 [3] - 在中国市场获得首个具备舱驾融合能力的高性能座舱域控制器项目,支持AI功能的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等多个系统功能集成于单个SoC芯片 [3] - 软件正成为智能辅助驾驶的核心驱动力,协调优化硬件功能,实现持续迭代、功能拓展与个性化服务 [3] 博世智能底盘和商用车解决方案 - 线控制动方面,BWA+ESP®10方案将在中国某主流主机厂的车型中应用 [4] - 本土研发的线控转向解决方案已获得三家中国主机厂订单,计划自2025年第四季度起开始量产 [4] - 推出全新的超级重卡和超级轻卡智能解决方案,分别面向长途重载运输和城市或短途物流配送两大应用场景 [4] - 自2025年初起对商用车业务进行战略重组,产品组合从多元化动力系统拓展至智能底盘、辅助驾驶与跨域软件平台 [4] 博世48伏低压电网解决方案 - 推出全新一代48伏低压电网架构解决方案 [4] - 预测未来三至五年内中国市场以48伏为主干低压电网、并辅以特定功能的12伏分支电网的车辆将逐步投入量产 [4] 博世业务表现 - 智能出行业务是公司最大业务领域,2024财年创造559亿欧元销售额,占集团总销售额的近62% [4] - 2024年智能出行集团在华销售额增长4%至1166亿人民币,占全球智能出行业务销售额的1/4 [5] - 在中国获得的未来五年新业务中有65%与智能化及电气化解决方案相关 [5]
上海车展丨马瑞利中国区总裁申克磊:中国技术创新正在辐射全球汽车市场
新华财经· 2025-05-01 03:50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汽车市场带动全球市场发展,马瑞利作为全球性企业适应并学习中国市场,将成功经验推广到全球,执行“在中国,为全球”战略,且中国汽车出海为其带来机会 [1][2][3] 行业情况 - 中国是全球最大汽车市场,汽车研发处于领先地位,许多新概念、新车型率先在中国市场涌现,带动全球市场发展 [1] - 汽车产业革命正从电动化向智能化跃升 [2] 公司战略布局 - 马瑞利在电动化和智能化两方面进行战略布局,引入数字孪生技术,加大新能源领域投入,研发热管理产品、显示产品及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2] - 马瑞利执行“在中国,为中国”和“在中国,为全球”战略,针对中国市场和客户加快创新和制造速度,在中国有18个工厂、8个研发中心、5000多名员工,研发投入大 [2] 公司成果 - “在中国,为全球”战略执行两年多,去年开始取得成果且趋势加速,车灯研发中心升级为亚太创新中心,汽车电子产品从中国工厂出口到多国 [3] 公司机遇 - 中国汽车出海为马瑞利带来机会,其可利用全球化布局和技术优势助力中国车企出海,如为比亚迪巴西项目和长安深蓝S05拓展东盟市场提供解决方案 [3] 公司市场定位 - 尽管全球经济存在不确定性,中国市场仍是马瑞利最具战略意义的市场之一 [4]
福昕软件2024年报解读:营收增长背后的隐忧与机遇
新浪财经· 2025-05-01 00:2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达711,135,37243元,同比增长1644%,季度增速分别为1687%、1913%、973%、2003% [2] - 订阅业务ARR达4112965万元,同比增长6442%,订阅收入占比4931% [2] - 渠道收入2918174万元,占比4105%,同比增长4049% [2] - 归母净利润2695825828元,扭亏为盈(上年亏损-9094098327元) [3] - 扣非净利润亏损20194184598元,同比扩大1252%,剔除商誉减值等影响后亏损收窄3055% [3] 现金流与费用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434206188元,净流出同比扩大7082%,剔除并购影响后流出减少34% [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4728591710元,同比减少6676% [5] - 销售费用38296377200元(+1270%),管理费用16808027499元(+2149%),财务费用-960397990元(-4838%) [4] - 研发费用23232695887元(+350%),研发费用率3267% [4][6] 研发与人才 - 研发投入2514888万元(+637%),新增9项专利、42项软件著作权 [6] - 研发人员441人(占比4509%),平均薪酬4629万元,硕士89人、本科313人 [7] 业务转型与结构 - 订阅收入占比提升至4931%,渠道收入占比4105%,显示转型成效显著 [2] - 非经常性收益(如收购投资收益、或有对价调整)对净利润转正起关键作用 [3] 高管与激励 - 董事长薪酬13633万元,副总裁George Zhendong Gao薪酬40397万元 [11] - 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190人授予1710147万股 [12] 行业与竞争 - 面临国际PDF软件厂商的竞争压力,需持续投入技术研发保持竞争力 [9] - 软件行业存在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升级、人才竞争等系统性风险 [9]
上汽连续降本,为转型争取时间和空间丨一分钟财报
晚点Auto· 2025-04-30 23:16
一季度财务表现 - 一季度销量94 48万辆 同比增长13 27% 但营收1408亿元同比下滑1 55% 主要因低售价的上汽通用五菱贡献最大销量增量(35 3万辆 +57 58%) 而高利润合资品牌上汽通用(-2%)和上汽大众(-8%)持续下滑 [3][4] - 归母净利润30 23亿元(同比+11 4%)和扣非净利润28 5亿元(同比+34 4%)改善 主要依赖销售费用(-5 45%) 管理费用(-7 14%) 研发费用(-1 76%)的节流措施 以及18亿元金融投资收益 [4] - 自主品牌表现分化 上汽乘用车销量仅微增0 77% 未能弥补合资品牌下滑缺口 [4] 战略转型与挑战 - 公司2013年提出"新四化"(含电动化 智能网联化)战略 2019年成立零束科技布局全栈自研软件 并投入固态电池与换电技术 但超前投入未有效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存在项目资源浪费案例(如数百万美元授权费未产生效益) [5] - 新管理层2023年聚焦降本增效 整合技术 乘用车 商用车板块 要求零部件企业优化成本支持整车业务 [5] - 2024年调整战略执行路径 通过华为 地平线等外部合作补全智能化能力 在"上汽之夜"联合多家头部供应商展示开放合作姿态 [6] 市场竞争态势 - 公司2023年销量下滑20% 失去保持18年的中国车企销冠地位 新能源领域已被比亚迪和吉利反超 [3][6] - 资本市场反应超前 因传闻与中美科技巨头合作 股价在2023年底创四年新高 [3]
单季营收增三成,亿咖通全球车型搭载破870万
经济观察报· 2025-04-30 22:11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2.2亿元人民币(约1.7亿美元),同比增长30% [1] - 毛利润2.4亿元人民币(约3,350万美元),同比增长19%,毛利率维持在20% [1] - 出货量同比增长81%,达68.4万件,全球累计搭载技术产品车辆超过870万辆 [1] - 完成上市后首次公开发行,募资4,500万美元,用于全球供应链与研发体系构建 [1]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与吉利银河合作的多款新车型销售增长,3月吉利银河品牌销量同比增长超过290% [2] - 新增获得吉利旗下8款新车型项目订单,其中6款搭载Venado®平台,2款采用安托拉®系列平台 [2] - 安托拉®1000SPB中央计算平台实现单芯片"舱行泊一体"功能稳定运行并完成实车测试 [2] - 基于NVIDIA DRIVE AGX平台拓展高阶智能驾驶系统解决方案 [2] - 车载大模型引擎ECARX AutoGPT进入量产准备阶段,首发搭载于一汽红旗天工系列车型 [2] 全球化战略 - 筹备在新加坡设立全球供应链与研发中心,强化东南亚与国际市场交付能力 [3] - 与HERE Technologies达成战略合作,联合开发新一代全球车载导航系统 [3] - 在中国、英国、美国、德国、瑞典、马来西亚等地设立12个全球运营中心 [4] - 服务对象包括大众、沃尔沃、吉利、极星、红旗、东风、长安等国内外车企 [4] 技术布局与行业趋势 - 聚焦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和中央计算平台等核心赛道技术优势 [1] - 构建自主可控的核心能力,覆盖芯片模组、智能座舱、中央计算、AI大模型及软件平台 [4] - 全球整车制造商对智能座舱及高级辅助驾驶需求持续增长 [3] - 生成式AI在车载人机交互、软件平台构建等领域的应用深化 [3]
Donnelley Financial Solutions(DFIN)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4-30 22: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净销售额为2.011亿美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减少230万美元,降幅1.1% [19] - 第一季度调整后EBITDA为6820万美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增加1300万美元,增幅23.6% [21] - 第一季度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33.9%,较2024年第一季度增加约680个基点 [21] - 第一季度调整后非GAAP毛利率为63.7%,较2024年第一季度高约310个基点 [19] - 第一季度调整后非GAAP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为5990万美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减少820万美元 [20] - 第一季度自由现金流为负5100万美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不利1080万美元 [2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非GAAP净债务为1.733亿美元,非GAAP净杠杆率为0.8倍 [30] - 第一季度回购约86.1万股普通股,花费4180万美元,平均价格48.57美元/股;截至4月29日,4月额外回购65.7万股,花费2760万美元,平均价格略高于42美元/股;年初至今共回购约150万股,花费6940万美元,平均价格45.75美元/股 [3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软件解决方案业务 - 第一季度软件解决方案净销售额占总净销售额的42.1%,较去年增加约260个基点;过去四个季度占比42.8%,较2024年第一季度增加约500个基点 [7] - 软件解决方案业务有机净销售额同比增长约6%,其中合规和监管驱动的产品ActiveDisclosure和ArcSuite增长约16%,抵消了Venue Data Room产品的下降 [6] 资本市场软件解决方案业务 - 第一季度净销售额为5190万美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有机减少110万美元,降幅1.7% [22] - ActiveDisclosure销售额同比增长约11%,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26.8%,较2024年第一季度下降约300个基点 [22][24] 资本市场合规与通信管理业务 - 第一季度净销售额为8390万美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有机减少720万美元,降幅7.6% [24] - 第一季度资本市场交易收入为4860万美元,略高于2024年第一季度的4800万美元 [24] -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43.7%,较2024年第一季度增加约920个基点 [24] 投资公司软件解决方案业务 - 第一季度净销售额为3270万美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有机增长540万美元,增幅20.2% [26] -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39.1%,较2024年第一季度增加约980个基点 [27] 投资公司合规与通信管理业务 - 第一季度净销售额为3260万美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有机增长60万美元,增幅2.2% [28] -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37.4%,较2024年第一季度高约1180个基点 [29]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全球交易环境较历史平均水平疲软,市场不确定性导致这种疲软将持续 [25] - 第一季度全球股权交易市场1 - 2月有所反弹,但3月因宏观经济逆风、关税不确定性导致市场波动加剧,交易活动受限 [2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专注加速业务组合转变,增加SaaS收入基础,同时保持核心传统业务份额 [35] - 继续投资合规软件平台,利用监管顺风 [35] - 积极管理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保持资本分配纪律 [35] - 公司在已完成交易中保持较高市场份额,显示出强大市场地位 [2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近期交易价格为公司回购股份提供机会,尽管短期全球经营环境存在不确定性,但公司仍积极回购 [6] - 目前预计近期宣布的关税对公司运营无重大影响,因其业务主要是软件和服务,且大部分在美国,供应链简单,约90%收入来自美国,软件产品和服务受当前贸易压力影响小 [12][13] - 约75%收入来自经常性和重复性来源,大部分与SEC合规相关,核心法规目前未受影响,合规产品组合在市场波动时提供稳定性 [14] - 全球交易潜在需求仍存在,但市场不确定性消除前,交易活动难以恢复正常水平,公司在市场恢复时能很好支持客户 [15][16] -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经营环境具挑战性,市场波动和不确定性持续,预计综合净销售额在2.15 - 2.35亿美元之间,调整后EBITDA利润率在30%中段 [32] 其他重要信息 - 第一季度修订并延长信贷协议,获得1.15亿美元定期贷款A,并延长3亿美元循环信贷额度,到期日为2030年3月13日,所得款项用于全额偿还之前定期贷款A的1.25亿美元未偿余额 [17]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利润率高于预期的驱动因素及费用削减工作是否提前 - 原因包括:去年底软交易市场采取的成本削减行动效果好于预期;收入超预期带来经营杠杆;对交易质量更谨慎,本季度坏账费用较去年第一季度减少约270万美元,且预计该趋势将持续向好 [38][39][40] 问题2: 第二季度各业务板块业绩指引的假设依据 - 资本市场业务中,ActiveDisclosure预计同比继续表现良好,Venue全年对比困难,第二季度仍将受影响;资本市场合规与通信管理业务中,合规收入预计同比继续小幅下降,交易业务不确定性大,市场稳定前较疲软;投资公司软件业务中,ArcSuite将继续受益于定制股东报告法规,下半年该影响将减弱;投资公司合规与通信管理业务因收入时间转移,第二季度表现将弱于第一季度 [43][45][46] 问题3: ActiveDisclosure过去四个季度的趋势及与竞争对手在投资能力上的差异 - 从新客户和客户单价看,ActiveDisclosure进展良好,客户倾向混合模式对其有利;公司在平台投资上受益,如定制股东报告法规中能更快进入市场,资本优先分配给有机投资是重要差异化因素;该业务已连续七个季度实现净客户增长,订阅收入、平均客户价值、三年合同占比、收入保留率和服务收入均有提升;其解决方案是最先进的披露工具,结合软件和传统服务专业知识的混合解决方案是独特优势 [54][58][59] 问题4: 新信贷安排对加权平均债务成本的影响 - 交易整体条款无重大变化,均对公司有利;债务为可变利率,基于SOFR加利差,目前处于最低利差层级,综合利率约7% [64][65] 问题5: ArcSuite增长是否可持续及有无一次性因素 - 定制股东报告法规带来的收入增长有一定阶段性,今年上半年体现增量收入,第三季度开始重叠;此外,ArcSuite全年有价格提升带来的好处;该业务核心基本面良好,有重要合同续约,现有客户业务增长,价格表现强劲,已连续25个季度增长 [71][72][74] 问题6: 若股价低于历史或近期估值,公司是否会继续加快回购步伐 - 公司在股价较低时更积极回购,较高时也会参与但程度较低;股份回购是资本部署优先事项之一,公司看好业务未来表现,在整体杠杆范围内会继续回购 [81][82]
国产汽车芯片暗战上海车展
第一财经· 2025-04-30 20:56
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构 - 本土供应链凭借技术突破、快速响应和成本优势正在重构全球汽车产业格局 [1] - 智能汽车产业竞争从单点技术比拼转向生态协同能力和供应链整合效率较量 [1] - 车载芯片从单纯零部件跃升为车企战略性资源 [1] 2025上海车展芯片行业动态 - 车展设立"中国芯展区" 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150余家成员单位展出1200余款国产芯片 展区面积达400平方米 [1] - 地平线、黑芝麻智能、芯驰科技等企业发布新产品和战略 包括高算力芯片、车企合作和技术创新 [1] - 英特尔首次参展 发布第二代SDV SoC 与黑芝麻智能合作开发舱驾融合平台 计划2025年Q2发布参考设计 [2] 本土芯片企业技术突破 - 黑芝麻智能发布基于武当系列芯片的安全智能底座 与东风汽车、均联智行启动国产单芯片中央计算平台量产 [3] - 地平线征程6P芯片算力达560TOPS 可处理20路摄像头数据 [3] - 黑芝麻智能华山A2000芯片基于7nm工艺 实现单芯片多任务并行处理 [3] - 芯擎科技展示"龍鹰"系列智能座舱和"星辰"系列高阶辅助驾驶芯片 [3] 全球智驾芯片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全球智驾域控芯片装机量528万颗 英伟达Orin-X占比40% 特斯拉FSD占25 1% 华为昇腾9 5% 地平线8 2% [3] - 本土芯片企业已与多家主机厂绑定合作 但高端车型市场仍被英伟达主导 [4] - 本土芯片企业优势包括供应链安全、性价比和服务响应速度 [4]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高阶智驾竞争将在未来2-4年随着城市NOA技术成熟而全面展开 [5] - 中国供应链从"成本优势"转向"技术赋能" 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2] - 跨国车企绑定中国供应链 本土供应链构建全球化服务能力 [2]
车展季·大咖说 | 奥迪管理董事会主席高德诺:转型中的奥迪将坚守燃油车、混动车、纯电车三大产品支柱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30 18:46
产品战略 - 公司在本届上海车展推出五款全新量产车型,包括三款燃油车(奥迪A5L、奥迪A5L Sportback、奥迪Q5L)和两款纯电动车(奥迪Q6 e-tron、奥迪E5 Sportback),均基于最新平台打造,未来数月内登陆中国市场 [1] - 公司采取"双品牌"战略,四环奥迪定位经典豪华与科技平衡的用户,字母标奥迪瞄准年轻、热衷前沿科技的消费群体,以差异化覆盖市场需求 [5] - 未来产品规划以燃油车、混动车和纯电动车为三大支柱,针对不同地区发展阶段和消费者需求差异制定战略 [7] 技术转型 - 公司战略转型聚焦软件定义汽车和高级辅助驾驶技术,通过与华为、Momenta等中国科技公司合作开发高阶驾驶辅助系统 [5] - 奥迪A5L Sportback成为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的燃油车,公司成为首个在燃油车和纯电动车上同时提供高级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豪华车品牌 [5] - 公司坚持品质和安全不妥协的原则,同时将中国年轻消费者(平均年龄35岁)的数字化生活方式融入车型开发 [7] 中国市场策略 - 中国市场在技术革新和消费需求方面快速发展,公司推行"在中国,为中国"策略,奥迪E5 Sportback专为中国市场打造 [4] - 公司注重本地化发展,在PPE和PPC平台中加入针对中国市场的解决方案,追求本地化生产 [7] - 中国、美国和欧洲是公司全球三大战略支柱市场,美国本土化生产计划稳步推进以平衡关键市场发展 [7]
光庭信息(301221)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001)
2025-04-30 15:48
公司收购情况 - 楷码科技股权收购尽调工作进展顺利,完成后将商谈具体交易方式并履行决策和披露义务 [3] - 未来将依战略需要采取多种方式推动业务发展,重大事项按规披露 [3] - 收购楷码科技目的是促进资源协同,挖掘日本市场需求,探索 AI 服务合作 [3] 公司业务发展 - 在手订单充足,加大 AI 和测试业务人才招聘,人员小幅增加 [4] - 与大客户合作良好,加强 AI 创新和产品升级巩固客户黏性 [5] - 确立“AI+汽车软件”和“国际化”战略,以多种方式推动业务发展 [3][6] - 关税对业务影响较小,正与受影响客户探讨新模式 [8] 公司产品情况 - 打造“端 - 管 - 云”车联网解决方案第二代 T - Box 平台,产品多地量产销售 [9] - 形成完整通信应用软件开发能力,基于移远芯片开发 V2X 底层协议栈 [10] - 自研整车操作系统 A2OS 等产品和技术驱动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 [10] 公司财务情况 - 2024 年营收略下滑,2025 年一季度恢复增长,盈利能力提升 [10] - 基于核心技术构建全场景产品矩阵,布局 AI 技术生态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11] 行业情况 - 2024 年行业收入增长但盈利能力下滑,未来或改善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