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算力

搜索文档
招商证券:A股转为更低斜率上行的概率较大
新浪财经· 2025-09-07 19:57
市场趋势 - 短期市场调整接近尾声 转为低斜率上行趋势更加持续 [1] - 市场情绪可能边际放缓 增量资金节奏更加健康 [1] - 市场处于牛市第二阶段 调整后核心策略为拥抱低渗透率赛道 [1] 投资领域 - 当前可关注固态电池领域 [1] - 当前可关注AI算力领域 [1] - 当前可关注人形机器人领域 [1] - 当前可关注商业航天领域 [1] - 中期角度可关注高内在回报率质量成长策略 [1]
招商证券:A股调整结束了吗?后市应如何应对?
智通财经网· 2025-09-07 19:54
市场观点与策略 - A股短期调整接近尾声 转为低斜率上行概率较大 [1][2] - 市场仍处牛市第二阶段 核心策略为拥抱低渗透率赛道 [1][2] - 关注固态电池 AI算力 人形机器人 商业航天四大领域 [1][2] - 中期可关注高内在回报率质量成长策略 包括300质量成长和500质量成长 [2] 中报业绩亮点 - 中报业绩上修与创新高领域集中在TMT 中高端制造和医药 [2] - 重点推荐数字芯片设计 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 游戏 底盘与发动机系统 [2] - 其他专用设备 锂电池 化学制剂 黄金等领域表现突出 [2] 行业景气度变化 - 8月制造业PMI环比回升 北美PCB出货量同比转正 [3] - 贵金属价格上涨 光伏价格指数上行 钴产品价格上涨 [3] - TMT板块持续景气 7月北美PCB订单量同比转正 软件产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增幅扩大 [3] - 白电销售改善 空冰洗彩四周滚动零售额均值同比增幅扩大 [3] 资金流向 - 融资资金前四个交易日净流入187.7亿元 [4] - 新成立偏股类公募基金230.8亿份 较前期上升24.1亿份 [4] - ETF净申购对应净流入22.2亿元 [4] - 融资资金净买入电力设备 非银金融 有色金属 [4] - 券商ETF申购较多 信息技术ETF赎回较多 [4] OpenAI芯片研发进展 - OpenAI大幅上调2029年现金消耗预测至1150亿美元 较原预期高800亿美元 [4] - 2025年预计烧钱超80亿美元 2026年超170亿美元 较原预测高出100亿美元 [4] - 2027年达350亿美元 2028年达450亿美元 [4] - 与博通联合设计首款自研AI芯片 预计明年出货 订单规模达100亿美元 [4] - 博通股价大涨9.4% 市值升至1.6万亿美元 [4] 估值变化 - 整体A股估值水平下行 万得全A指数PE(TTM)较上周下行0.3 [4] - 处于历史估值水平66.5%分位数 [4] - 电力设备 医药生物和煤炭估值涨幅居前 [4] - 电子 国防军工和计算机估值跌幅居前 [4]
广发证券:哪些行业订单在连续改善?
智通财经网· 2025-09-07 19:12
市场趋势判断 - 市场确立牛市思维 趋势一旦形成短期很难逆转 资金面四个蓄水池发生变化 资金流入-赚钱效应-资金流入的正螺旋已经打开[1] - 外资连续三周净流入AH股 8月新开户数继续抬升 非宽基股票ETF净流入 固收+基金和偏股混合基金新发份额有所回暖[1] - 建议继续坚守科技产业主线 当前估值分化程度不高 参与高低切换的必要性不强[1] 企业财务指标改善 - 企业结束连续4年去杠杆周期 资产负债率转为稳定 无息负债率结构健康[2] - 合同负债+预收账款增速连续三个季度抬升 该指标可表征企业订单情况[2][4] - 预收账款+合同负债同比增速与利润增速存在正相关性 对A股总体及制造业股价表现有指示意义[4] 行业订单表现 - 中报A股预收账款+合同负债同比增速大幅改善 H1同比增速较高的一级行业包括计算机(24.5%)、基础化工(20.2%)、国防军工(19.2%)、电力设备(15.8%)、汽车(15.5%)[6][9] - 增长贡献度较高的一级行业:电力设备(36.6%)、国防军工(22.7%)、计算机(18.4%)、汽车(14.5%)、机械设备(14.8%)[9] - 25H1订单增速同比高增的细分行业:风电设备(63.3%)、锂电池(59.7%)、计算机设备(79.8%)、其他电源设备(27.0%)、摩托车(27.5%)[9][11] 个股订单表现 - 计算机设备领域浪潮信息预收账款+合同负债同比增长261% 增加201.3亿元 中科曙光增长77% 增加5.3亿元[11] - 风电设备领域金风科技增长88% 增加95亿元 三一重能增长108% 增加44.2亿元[11] - 锂电池领域宁德时代增长63% 增加141.8亿元 德赛电池增长244% 增加0.2亿元[11] - 半导体设备领域拓荆科技增长123% 增加25亿元 中微公司增长25% 增加6.3亿元[11]
中信建投:本轮慢牛行情首次进入整理期,主要由于市场交易过热,AI算力主线核心逻辑并未被证伪
搜狐财经· 2025-09-07 18:57
市场进入整理期的原因分析 - 9月2日至4日连续三日下跌 上证综指跌破20日均线 为慢牛行情启动以来首次明显调整[1][2][4] - 调整主因八月下旬市场交易过热 资金过度集中于TMT板块导致交易结构恶化[1][2][5] - 风险偏好下降由于月初重要活动及美联储降息预期等利好已兑现 科创50权重调整引发关注[1][2][7] - 9月5日市场强劲反弹 上证指数收涨1.24% 创业板指大涨6.55% 显示市场支撑牢固[4] 牛市整理期的历史特征 - 统计11个牛市整理案例显示 "慢牛"背景下指数回调较为温和 回撤幅度7%-9% 整理时间1-2个月[2][18] - 快牛后整理幅度大且时间短 慢牛后整理幅度小且时间长 最大回撤为16%[18] - 整理期成交额萎缩至前期高点的30%-40% 2007年5月案例萎缩至31.46% 2020年7月案例萎缩至29.11%[20][21] - 市场呈现高低切换特征 前期表现优异个股调整幅度较大 落后个股表现抗跌或补涨[2][22][23] 板块轮动与配置方向 - AI算力主线核心逻辑未被证伪 当前轮动源于前期热度过高 调整后仍可能成为下一轮主升主线[3][24] - 重点关注涨幅落后但景气逻辑仍在的赛道:新能源、新消费、创新药、有色金属、基础化工、非银金融[1][3][25] - 新能源板块迎来多重利好 宁德时代固态电池研发进展、零跑汽车净利润转正、比亚迪营收超特斯拉[26] - 创新药2025年上半年对外授权交易金额达660亿美元 关注BD出海量价齐升趋势及商保目录预期[25] 红利资产与防御配置 - 红利板块股息率虽下降 但10年期国债收益率低于2% 红利资产仍具吸引力[3][27] - 面对美联储降息预期(9月降息概率89%)及其他板块风险偏好下降 红利板块可作中长期底仓持有[3][27] - 防御背景下建议保留红利底仓 同时关注景气赛道的轮动机会[1][3]
沃特股份收购华尔卡密封件 加码半导体业务助力产业升级
证券时报网· 2025-09-07 17:57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现金收购日本华尔卡持有的华尔卡密封件制品(上海)有限公司100%股权 交易完成后华尔卡密封件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2] - 华尔卡密封件成立于2000年 主营高端密封件 波纹管及氟树脂制品 系日本华尔卡全球核心密封件制造基地 深度服务全球知名半导体及核能等先进制造业客户[2] 被收购公司业务价值 - 华尔卡密封件产品是刻蚀机等半导体设备的关键部件 具有柔性好 耐腐蚀 耐高低温等特性[2] - 在AI算力爆发背景下 其耐温耐压 机械强度等优势更契合高功耗设备散热需求[2] - 相关产品2025-2031年需求复合增长率为7%[2] 产业协同效应 - 收购将为公司带来显著产业协同效应 公司旗下现有浙江科赛 沃特华本两大半导体氟材制造基地 PTFE材料产能位居行业第一[2] - 收购后公司有望打造全球第一氟材料制品平台 形成行业内最完整的半导体部件解决方案[2] PEEK材料业务发展 - 公司PEEK材料业务将受益 该材料在半导体制造各环节应用广泛[3] - 2024年全球半导体制造用PEEK型材市场规模约4.69亿美元 2031年预计达7.58亿美元[3] - 作为具备PEEK全产业链能力的厂商 公司可借助华尔卡密封件客户资源加速市场拓展 强化半导体材料方案平台化优势[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18.97亿元 同比增长23.45% 归母净利润增速达520.69% 扣非净利润增速达2085.60%[3] - 2025年上半年营收9.06亿元 同比增长12.29% 归母净利润增长23.94% 扣非净利润增长39.54%[3] 战略意义与市场前景 - 通过整合收购外资优质资源 公司成功切入半导体 核能等先进制造领域[3] - 有望在半导体等高端装备国产替代进程中长期获益 为高端半导体厂商提供更好服务[3]
周观点:迎接AI算力投资浪潮-20250907
开源证券· 2025-09-07 17:15
行业投资评级 - 计算机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全球AI算力投资浪潮持续加速 核心驱动因素包括全球算力巨头AI收入高增长以及国内外大模型厂商资本开支大幅提升[5][6][11][12] - AI算力端和AI应用端均存在显著投资机会 报告推荐多个细分领域标的[7][13] 市场表现 - 本周(2025年9月1日至2025年9月5日)沪深300指数下跌0.81% 计算机指数下跌7.27%[4][14] - 计算机行业相对沪深300指数近期表现较弱[2] 全球算力巨头业绩表现 - NVIDIA 2026财年第二季度收入达467亿美元 环比增长6% 同比增长56%[5][11] - NVIDIA数据中心季度收入达411亿美元 环比增长5% 同比增长56% 其中Blackwell数据中心收入环比增长17%[5][11] - 博通2025财年第三财季收入达159.5亿美元 同比增长22% AI半导体收入同比增长63%至52亿美元[5][11] - 博通预计第四财季营收约为174亿美元 同比增长23.8% AI芯片业务收入将大幅增长至62亿美元[5][11] - NVIDIA CEO预计2030年末AI基础设施规模将达到3至4万亿美元[5][11] 大模型厂商资本开支 - Meta计划在2028年前至少在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6][12][23] - OpenAI预计2025年总营收将达到130亿美元 到2029年将消耗1150亿美元资金[6][12] - 谷歌2025财年资本开支上调至850亿美元[6][12] - Meta资本支出范围上调至660亿美元至720亿美元[6][12] - 亚马逊2025年资本支出将达1000亿美元[6][12] - 阿里云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333.98亿元 同比增长26% 资本性支出达386.76亿元 同比增长220%[6][12] - 阿里未来三年计划推进3800亿元资本支出[6][12] - 腾讯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含云业务)二季度收入555.36亿元 单季度资本开支191亿元 同比提升119%[6][12] 投资建议 - AI算力端推荐标的包括海光信息、中科曙光、淳中科技、浪潮信息、神州数码、软通动力、中国软件国际等[7][13] - AI算力端受益标的包括寒武纪、博杰股份、紫光股份、工业富联、景嘉微、远东股份、云赛智联、拓维信息、广电运通、烽火通信等[7][13] - AI应用端推荐标的包括金山办公、卓易信息、鼎捷数智、迈富时、致远互联、金蝶国际、博彦科技、用友网络、同花顺、恒生电子、合合信息、拓尔思、科大讯飞、焦点科技、中科创达、税友股份、上海钢联等[7][13] - AI应用端受益标的包括汉得信息、万兴科技、欧玛软件、新开普、新致软件、泛微网络、汉邦高科、海天瑞声、石基信息、汉王科技、汉仪股份、三六零、彩讯股份、福昕软件、快手-W、美图公司、金桥信息、多点数智、北森控股等[7][13] 公司动态 - 恒实科技拟转让参股公司前景无忧1188万股股份 转让价格总计1.09亿元 转让后持股比例从26.53%降至15.53%[15] - 纳思达子公司与特来电新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5] - 东土科技联合投资设立北京东土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000万元 公司持股70%[16] - 合合信息发布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拟授予93.57万股 约占公司股本总额0.668% 授予价格90.42元/股 业绩考核目标为2025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35% 2026年不低于55%[17] - 同花顺股东拟减持不超过138.31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0.26%[18] - 金溢科技股东拟减持不超过97.82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0.54%[18] - 瑞纳智能股东拟减持不超过27.95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0.21%[18] - 嘉和美康股东拟减持不超过137.59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1%[19] - 宝兰德股东拟减持不超过116.5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1.5%[20] 行业动态 - 阿里上线Qwen3系列最强模型Qwen3-Max Preview版本 参数量超1万亿 目前免费可用[21] - 阿里巴巴自主研发AI芯片已进入测试阶段 委托中国企业代工以规避美国禁令影响[22] - OpenAI与博通合作设计首款内部AI芯片 由台积电制造 预计2026年开始量产[25] - 英伟达为中国定制AI芯片B30A售价可能为H20两倍 预计价格20000至24000美元[24] - AI初创公司Anthropic完成130亿美元融资 投后估值升至1830亿美元 年化收入突破50亿美元[26][27]
利好突袭!超级巨头,大举扫货!
券商中国· 2025-09-07 16:13
全球铀供需格局变化 - 全球核电反应堆对铀的需求到2030年将上涨三分之一至8.6万吨 2040年达15万吨 [2][4] - 部分现有铀矿将于2030—2040年枯竭 导致全球铀矿产量减产一半 产生显著供需缺口 [4] - 至2040年全球核电装机容量将翻倍 达到746吉瓦 [5] 铀价走势与市场动态 - 铀现货价从2020年的30美元/磅大涨 一度突破100美元/磅 现维持在80美元/磅水平交易 [2][7] - 加拿大Sprott旗下实物铀信托基金(SPUT)增发融资2亿美元用于采购实物铀 [2][7] - 中广核矿业新销售合同基准价从61.78美元/磅上调至94.22美元/磅 增幅超五成 [7] 供应端挑战与产能制约 - 哈萨克斯坦Kazatomprom和加拿大Cameco宣布铀矿减产 [5] - 铀矿从发现到开采需10-20年 新建项目投产周期长(如NexGen能源矿需6-8年) [5][7] - 西方铀提炼能力到2030年后才可能自给自足 法国Orano扩建产能已被客户抢购一空 [6] 需求驱动因素 - 俄乌冲突促使欧洲国家通过核电摆脱对俄产燃气依赖 [5] - AI算力和数据中心需求推动全球用电量增速达2.5% 远超过去10年平均水平 [5] - 31国承诺到2050年将全球核能装机容量提高两倍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预计占2040年铀总需求20% [6][8] 机构价格预测 - 摩根士丹利预计2025年四季度铀价升至87美元/磅 [8] - 花旗预测2026年铀价可能升至100美元/磅 长期合约价格持续在80美元/磅水平交易 [8]
安诺其(300067) - 300067安诺其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07
2025-09-07 15:08
AI定制与数码打印业务 - 通过收购亘聪科技引入算力AI业务,建设"AI+实体智造创新平台" [2] - 推出"尚乎AI智造"、"毛球次元"平台,整合文生图/图生图/风格迁移技术,搭载百万级版权素材库 [2] - 定制打印业务目前主要应用于纺织类产品,后续将向陶瓷类等品类延伸 [3] - 构建"创意-生产-消费"无缝连接的未来智造网络,打造个性化商品定制生态 [2] AI算力技术平台 - 发布"CatiMind"云端ComfyUI架构全场景AI创作平台,含2000+预置功能节点 [3] - 支持浏览器直接调用图像生成/视频生产/3D建模功能,免除本地GPU部署需求 [3] - 算力租赁采用平台化市场化运营模式,智星云平台已稳定运营5年 [3] - 根据平台客户使用情况动态调配底层算力池资源 [3] 财务与业绩表现 - 亘聪科技上半年营业收入1.2亿元,净利润突破1000万元 [3] - 算力AI数码板块战略布局初见成效,业务增速快 [3] 传统染料业务 - 染料产品主要应用于纺织面料,同时关注染整技术创新和环保要求 [3] - 在加大国内市场营销力度的同时积极拓展海外业务 [3]
碳化硅材料有望应用于先进封装,打开成长空间
东方证券· 2025-09-07 11: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4] 报告核心观点 - 碳化硅材料在先进封装中具备较高应用潜力 有望打开产业成长空间[7] - 碳化硅导热性能优异 热导率可达500W/mK 远高于硅的150W/mK[14] - 碳化硅有望在中介层和散热基板环节应用 相关厂商天岳先进和三安光电有望受益[2][19] AI GPU功率提升与散热需求 - 英伟达GPU芯片功率持续提升 从H200的700W提高到B300的1400W[7][8] - AI服务器GPU性能提升导致芯片封装散热要求提高[7][9] - CoWoS封装技术面临散热优化需求 可通过优化热沉片和热界面材料提升散热能力[9] 碳化硅材料特性与应用潜力 - 碳化硅晶体热导率达500W/mK 较硅材料(150W/mK)具有显著优势[14] - 碳化硅中介层可缩小散热片尺寸 优化整体封装尺寸[15] - 台积电计划将12英寸单晶碳化硅应用于散热载板 取代传统氧化铝、蓝宝石基板或陶瓷基板[7][17] - 主要陶瓷材料热导率均低于单晶碳化硅:Al₂O₃为29W/mk AlN为150W/mk BeO为310W/mk Si₃N₄为106W/mk[18] 重点公司分析 **天岳先进(688234)** - 2024年实现营收17.7亿元 同比增长41%[20]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8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20] - 全球碳化硅衬底市场份额达22.8% 稳居全球第二 较2023年12%大幅提升[23] - 成功研制12英寸半绝缘型、导电型、P型衬底[23] **三安光电(600703)** - 25H1实现营收89.9亿元 同比增长17%[27] - 25H1毛利率15.2% 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27] - 重庆三安8英寸衬底产能2000片/月 已于2024年9月通线投产[31] - 规划达产后8英寸衬底产能48万片/年[31] 行业发展趋势 - 碳化硅在先进封装领域的应用尚未完全挖掘 未来成长空间广阔[7] - 头部公司已注意到碳化硅在中介层中的应用潜力[15] - 12英寸大直径晶圆为碳化硅导入中介层提供良好契机[15]
AI算力投资风向大转变! 市场真金白银押注ASIC强势崛起
智通财经网· 2025-09-06 15:43
英伟达股价表现及市场压力 - 英伟达股价周五下跌近3% 盘中跌幅一度接近5% 连续四周周线下跌 面临失守4万亿美元市值的风险 [1][8][9] - 较8月高点下跌约10% 市值蒸发近4700亿美元 跌破50日均线 但仍为全球最高市值公司 [9] - 市场抛售压力源于美国非农数据远不及预期触发衰退预警 以及博通AI ASIC市场规模激增 [1] 博通AI ASIC业务强劲增长及竞争影响 - 博通第三财季AI基建相关半导体营收52亿美元 同比增长63% 超出华尔街预期的51.1亿美元 [4] - 预计第四财季AI相关营收达62亿美元 同比增长近70% 高于分析师预期的58.2亿美元 [4] - 获得OpenAI超100亿美元AI基础设施订单 预计2026财年AI相关营收增速将比此前预期更强劲 [5] - 博通周五股价一度飙升16% 市值最高增加近1500亿美元 达约1.6万亿美元 [9] - 博通与谷歌、Meta、微软等科技巨头联合推出AI ASIC 其高性价比和能效比优势对英伟达AI GPU构成直接竞争 [2][11][14] AI ASIC技术路线及市场份额趋势 - AI ASIC在AI训练/推理领域具备明显性价比与能效比优势 单位吞吐成本和能耗显著优于纯GPU方案 [3][15] - 谷歌Ironwood TPU性能提升显著 与TPU v5p相比峰值FLOPS提升10倍 功效比提升5.6倍 [14] - 摩根大通预计Ironwood将在未来6-7个月为博通带来约100亿美元营收 [14] - AI ASIC市场份额有望从当前英伟达占90%的格局转向份额对等 科技巨头倾向采用ASIC与GPU混合架构以最小化TCO [11][15] 台积电行业地位及业绩表现 - 台积电为AI GPU和AI ASIC核心代工厂 占据全球绝大多数5nm及以下先进制程芯片代工订单 [1][17] - Q2净利润激增61% 预计2025年以美元计销售额增长30% 高于此前接近20%中段的预期 [18] - 先进封装产能供不应求 正积极扩建CoWoS产能以支持英伟达等客户需求 预计强劲需求持续至2026年 [18] 寒武纪业绩及股价表现 - 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营收28.81亿元 同比暴增4347.82% 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 去年同期亏损5.30亿元 [6] - 今年以来股价涨幅达95% 高盛将12个月目标价从1835元上调至2104元 上调幅度14.7% [5] 全球AI算力投资趋势 - AI算力需求井喷式扩张 美国政府主导的AI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庞大 科技巨头持续投入大型数据中心建设 [7] - 全球资金押注核心从英伟达AI GPU链转向AI ASIC链 推动MSCI全球指数自4月以来大幅上攻并创历史新高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