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战略

搜索文档
每日速递|中创新航获汽车传感器龙头实控权
高工锂电· 2025-05-07 18:26
◆ 电池 ◆ 宁德时代通过港交所聆讯 01 5月6日,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正式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此次港股IPO拟募资约 50亿美元(约390亿港元),预计将于5月上旬启动预路演及建簿招股。 紫金矿业收购 藏格矿业 01 5月7日,紫金矿业发布《关于完成藏格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控制权收购的公告》。 仙桃首艘纯电船舶完成试航 02 近日,仙桃首艘自主建造的纯电动力游览船在武汉豹澥湖水域圆满完成航行(系泊)试验。 中创新航获汽车传感器龙头实控权 03 5月6日晚间,苏奥传感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李宏庆同意将其持有的公司8762.04万股股份转让 给中创新航,转让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为11%。同时,李宏庆将无条件且不可撤销地放弃 1.56亿股股份的表决权,占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为19.55%。至此,中创新航持有的表决权股份占 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上升至11%,原实控人李宏庆持有的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下降至6%。 中创新航将取得苏奥传感的控制权,成为苏奥传感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另据双方签署的《附条件生效的股份认购协议》,苏奥传感拟向中创新航定向发行不超过1.19亿 股A股股份,拟募资总额不超过6.73 ...
蓝盾光电(300862) - 300862蓝盾光电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7
2025-05-07 16:52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84.55% [2] - 2025年1 - 3月公司营业收入为101,516,555.36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2,329,148.15元,较2024年1 - 3月均有所下降 [3] - 2024年度环境监测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 11.70% [3] 应对措施 - 围绕“双碳战略”“数字交通”“智慧气象”执行“三年产品研发规划”,推动新产品开发 [2] - 收缩交通领域系统集成项目,推动应收账款回收 [2] - 关注公司产品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应用前景 [2] 业务拓展 - 交通管理领域拓展推出信控调优服务业务,为客户提供城市交通区域信控调优服务 [3] - 针对高速交通、城区高架道路恶劣天气管控,推出低成本能见度检测产品和预测预警系统,建立管控方案并形成示范应用 [3] 市场前景 - 国家政策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新的市场需求逐渐释放,“气象 +”服务格局带来新增需求和广阔发展空间 [4] - 新质生产力发展对高端分析仪器行业提出更高要求,国产分析仪器行业技术水平提升,新兴市场需求爆发,国产设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速渗透,行业进入“存量升级 + 增量创新”双轮驱动阶段 [5] 公司战略规划 - 抓住新市场机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自主核心技术平台建设,巩固核心业务竞争力,发展成为领先的行业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 [5] 公司客户群体 - 主要客户为全国环境监测、公安、交通、气象等政府部门、企业及科研单位等 [4]
聚焦新质生产力系列之三:华为乘用车充电网络向重卡全电物流延展
环球网· 2025-05-07 14:38
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 - 国家"双碳"战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向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可持续发展转变 [3] - 福建省出台政策支持"光储充"一体化建设,目标2025年建成8万个公共充电桩,高速公路快充站覆盖率超90%,并建设200个"光储充检"示范站 [3] - 福州市推动"15分钟充电圈"建设,打造"超充之城",光储充检设施与城市停车、交通枢纽深度融合 [3] 交通行业绿色变革 - 中国是全球最大公路货运市场,2024年公路货运量达418.8亿吨,占全国货运量73.6% [4] - 公路运输碳排放占交通领域总量85%以上,重型货车和小客车各占约40% [4] - 重卡电动化面临充电慢、网络不健全等挑战,需解决大功率充电、电池寿命等问题 [4] 华为数字能源解决方案 - 华为推出兆瓦超充新品,支持2400A持续输出,实现"五分钟,百公里"补能效率,提升运输效率15% [5] - 49吨重卡每公里节省1.5元,年跑10万公里可省15万元,三年节省一辆重卡成本 [5] - 兆瓦超充兼容乘用车和工程机械,采用全液冷设计,使用寿命超10年 [5] 光储充技术应用 - 华为光储充解决方案结合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和智能充电网络,实现能源自给自足 [6] - 构建城市一张网,覆盖城际高速、物流园区、工业园区等多场景,提供无缝充电服务 [6] - 采用"源网荷储一体化"路径,通过微电网降低大功率充电对电网冲击,减少变压器增容费用 [7] 实际案例与成效 - 山东临沂至青岛物流干线超充重卡每200公里补电一次,比传统方案节约1小时,运输成本从2.8元/公里降至1.3元/公里 [8] - 福州建成14座超级充电站,示范场站三角池小福超充站最大功率600kW,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 [8] 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 - 华为通过AI加持的优光储充网云解决方案,实现更多发电、放电和更优用电 [10] - 基于大数据+AI+光储充一体化调度,精准预测光功率和用电负荷,提升综合收益 [10] - 云边协同技术实现能量实时精准控制,助力智慧绿色低碳城市建设 [10]
上海诞生一个百亿IPO
投中网· 2025-05-07 14:26
公司概况 - 博雷顿是一家专注于电动工程机械的上海新能源造车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动装载机、宽体自卸车和牵引车等 [4][5][9] - 公司于2024年5月7日登陆港股,市值超过110亿港元 [5] - 2022-2024年三年总收入超过14亿元 [3][10]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陈方明为华南理工大学力学专业毕业生,曾从事新能源领域投资 [7] - 华南理工大学校友资源丰富,包括宁德时代曾毓群、小鹏汽车何小鹏等新能源汽车领域知名企业家 [5][7] - 创业初期曾自掏数千万元渡过难关 [7] 产品与技术 - 2019年推出首款电动装载机BRT951EV,2020年推出首款90吨级电动宽体自卸车BRT90E [8] - 产品价格区间:电动装载机40-130万元,电动宽体自卸车90-230万元 [10] - 2022-2024年电动宽体自卸车出货量从59台增至307台(CAGR 128.1%),电动装载机从326台增至450台(CAGR 17.5%) [10]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6亿元、4.64亿元、6.35亿元 [10] - 毛利率从2022年2.3%提升至2024年5.8% [10]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1.78亿元、2.29亿元、2.75亿元 [11] 市场地位 - 2024年在中国新能源宽体自卸车及装载机制造商中分别排名第三和第七 [8] - 是这两类新能源工程机械头部制造商中唯一的纯新能源工程机械制造商 [8] - 中国新能源工程机械市场规模2024年797亿元,预计2029年达1760亿元 [11] 产能布局 - 山东枣庄工厂年设计产能600台 [11] - 湖北武汉工厂年设计产能5000台电动装载机 [11] - 未来3-5年战略重点为新能源挖掘机、矿卡、装载机三条产品线 [12] 融资历程 - 2018-2023年累计融资超14亿元 [14][16] - 2023年3月C+轮融资后估值超52亿元 [16] - 小鹏汽车关联基金星航资本参与投资 [16] - 上市前获欣旺达和长风基金6311万港元基石投资 [17]
节能风电成功发行2025年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第一期)
中证网· 2025-05-07 12:27
债券发行情况 - 中节能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发行2025年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第一期),发行规模10亿元,期限5年期,全场认购倍数1.68倍,票面利率2.27% [1] - 本期债券由中信建投证券担任牵头主承销商及簿记管理人,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主承销商 [1] 公司背景与定位 - 节能风电是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重要平台企业,国内资本市场以风电运营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中证500、上证380指数成分股 [1]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属于现代股份制公司 [1] 业务发展与项目布局 - 公司成功中标并示范建设国家第一个百万和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启动项目,全面布局国内风资源优势区 [2] - 建成中国节能首个海上风电项目——阳江南鹏岛海上风电项目,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低碳建设 [2] - 落地中国节能首个海外风电项目——澳洲白石风电场,项目覆盖全国14个省市区及澳大利亚 [2] - 公司建成、在建及筹建风电项目总装机突破800万千瓦 [2] 战略规划与行业定位 - 公司定位为专业化、国际化的绿色能源服务商,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良好品牌形象 [2] - 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下,公司将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抢占新能源战新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主赛道 [2] - 公司致力于为国家能源安全做出新贡献 [2]
大能源行业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回顾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5-07 09:21
电力行业 - 2024年火电运营商盈利好转主要因煤价下降,但区域分化明显,广东区域因电力供需宽松和市场化电价下滑导致盈利恶化 [1] - 北方机组盈利改善更大,代表性火电企业包括大唐发电、建投能源与京能电力,主要受益于2023年低基数 [1] - 2024年大唐发电煤电度电利润1.3分/千瓦时,华能国际、华电国际、国电电力分别为1.9、2.6、3.7分/千瓦时 [1] - 2025年一季度火电业绩持续改善但分化加剧,京津冀区域ROE达4%,长三角区域最低仅2.4% [4][5] - 水电行业2024年因降雨好转业绩稳健,2025年一季度电量增速受益于高蓄水值 [2] - 风电运营商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业绩下滑主要因风况不佳,光伏运营商则受电价下滑和弃光率提升影响 [3] - 新能源入市面临电价下滑压力,但136号文强调发挥新能源建设的"市场力",长期或更理性发展 [3] 环保行业 - 垃圾焚烧和市政水务企业2024年归母净利润稳步增长,自由现金流和分红率均有提升 [6] - 生物柴油企业受欧盟反倾销调查影响盈利承压,但卓越新能等企业通过布局海外渠道和费用管控实现2024年-2025年Q1盈利改善 [6] - 垃圾焚烧和市政水务推荐高股息资产和成长属性两条投资逻辑,典型企业股息率最高达7.5% [7] - 循环经济领域建议关注卓越新能、山高环能,因欧盟关税影响淡化且2025年SAF元年开启新一轮增长 [7] 电力设备行业 - 2024年电网投资额6083亿元同比增15.3%,2025年Q1同比增24.8%,投资向特高压倾斜 [9] - 风电设备2024年新增装机79.3GW同比增5%,招标容量164.1GW同比增超90% [9] - 风电零部件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下滑14.7%和51.9%,但2025年Q1同比改善38%和54% [10] - 整机环节2024年归母净利润增29.5%但2025年Q1下滑27.7% [10] - 海缆环节因海上风电装机下滑导致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约6% [10] 煤炭行业 - 2025年Q1动力煤和炼焦煤价格同比分别下跌20.0%和40.2%,煤炭板块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双位数下滑 [11] - 迎峰度夏或助力去库存,煤价有望进入筑底阶段,下半年供需格局或好转 [12] - 低煤价抑制进口,国内供给下半年同比增幅或收窄,水电来水情况将影响火电需求 [12]
苏奥传感:中创新航将取得公司控制权 为双方协同发展蓄力
中证网· 2025-05-07 09:16
公司控制权变更 - 苏奥传感控股股东李宏庆与中创新航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及《表决权放弃协议》,交易完成后中创新航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1] - 中创新航为国内动力电池领域头部企业,2024年动力电池装机量全球第四、国内第三方市场第二,储能电芯出货量全球第五 [1] 业务协同与战略布局 - 苏奥传感产品矩阵涵盖传感器及配件、燃油系统附件、新能源部件、汽车内饰件四大板块,子公司博耐尔专注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 [1] - 中创新航拥有全球首创高能量密度电池系统不起火技术,在新能源车、储能、船舶市场表现强劲 [1] - 苏奥传感采取"燃油车+新能源"双轮驱动战略,燃油车零部件市占率高但增速放缓,新能源部件2024年收入同比增102.84%,占总营收超15% [2][3] 政策与行业趋势 - 2024年国务院提出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提升投资价值,此次交易符合政策导向 [2] - 汽车产业链加速向新能源转型,"双碳"政策推动市场竞争重心转向新能源汽车 [2] 交易动因与预期效益 - 苏奥传感新能源转型面临客户资源不足等挑战,自身并购可能带来不可控风险 [3] - 合作可发挥中创新航在新能源产业链优势,为苏奥传感培育"第二增长曲线"提供战略缓冲期 [3] - 双方业务在动力电池及储能领域存在协同空间,中创新航看好苏奥传感主营业务价值与发展前景 [3]
周六签到!参会指南发布丨2025(第四届)中国国际气体分离产业大会,邀您共襄盛举!
DT新材料· 2025-05-07 00:02
会议概况 - 第四届气体分离产业大会将于5月10日至13日在扬州望潮楼文化主题酒店举行 [2] - 会议包含青年科学家论坛、主论坛及三个平行应用专题(化学吸收及CCUS技术工艺应用、膜分离工艺应用、吸附分离及特种分离工艺应用) [11][12][14][16] - 组织单位包括DT新材料、华碳科技等企业,以及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学术机构 [7] 会议日程 青年科学家论坛(5月10日) - 聚焦气体分离材料与技术创新,涵盖甲酸铝(ALF)应用、碳分子筛膜、MOF基混合基质膜等13个前沿主题报告 [11] - 报告人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东南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高校及中科院研究所 [11] 主论坛(5月11日) - 议题覆盖CCUS技术趋势、"双碳"目标下多孔材料创制、含氟特气吸附分离等10个方向 [12] - 圆桌讨论聚焦"中国双碳战略的挑战与机遇",由中国矿业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陆诗建主持 [12] 平行专题(5月12日) - **化学吸收及CCUS专题**:涉及大规模碳捕集工程实践、CO2加氢制烯烃催化剂等9项技术 [14] - **膜分离专题**:探讨分子筛炭膜、钙钛矿陶瓷膜、聚酰亚胺基膜等7类材料 [14][16] - **吸附分离专题**:涵盖煤电烟气碳捕集、柔性多孔框架材料等6项应用 [16] 参会信息 - 签到地点为酒店一楼大厅(5月10日)及四楼409观澜厅(5月11日),需领取参会证及餐饮券 [5] - 合作媒体包括《Carbon Cap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化工进展》等12家学术期刊及行业平台 [10] 企业参观 - 5月13日安排两条路线:江苏油田CO2驱油现场与华电句容电厂CCUS示范工程,限80人参与 [21] - 参观需提前申请,进入生产基地需佩戴安全防护装备 [22][24]
4月产业动态:万华化学获6.38亿美元投资、比亚迪与沙特阿美签约……
搜狐财经· 2025-05-06 23:33
行业概述 - 全球高分子材料产业呈现技术突破密集、产能扩张加速、国际合作深化三大特征 [1] - 头部企业普遍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生物基材料、电子化学品、高性能工程塑料等领域表现亮眼 [1] - 金发科技在车用材料、电子电工材料、新能源材料等七大领域实现双位数同比增长 [1] 上游原料 - 万华化学获科威特石化6.38亿美元战略投资,聚焦环氧丙烷等高附加值化学品生产装置 [2] - 泸天化长碳链α-烯烃项目签约,将重塑国内高端润滑油、表面活性剂市场格局 [3] - 江苏虹景新材料10万吨/年高端聚烯烃单体项目获批,投资24.8亿元实现部分进口替代 [4] - 山东裕龙石化60万吨/年ABS装置投产,为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关键节点 [5] 中游制造 - 通辽30万吨全生物降解材料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一期10万吨生产线计划2026年投产 [6][7] - 嘉化能源投资12.5亿元建设年产12万吨高性能合成橡胶装置,瞄准新能源领域需求 [8] - 金发科技2024年营收605.14亿元,同比增长26.23%,归母利润同比增长160.36% [10] - 沃特股份2024年归母利润同比增长520.69%,增速位列行业第一 [10] 下游应用 - 比亚迪与沙特阿美合作开发低碳燃料技术,目标2025年底建成2000个充电站 [11] -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实现微塑料降解周期从400年缩短至3年,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达80亿元 [12] - 海德体育推出生物循环碳纤维网球拍,采用农业废弃物制备碳纤维 [13] 国产替代与创新 - 天赐材料PEEK产品进入中试验证阶段,南京聚隆PEEK材料已在航空领域应用 [14] - 智仑新材料获千万元融资,其电子级环氧树脂解决半导体材料国产化难题 [15] - 中山大学与珠海中冠合作开发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二元醇技术,预计产值超50亿元 [16] 行业趋势 - 技术自主化(PEEK、POE单体国产化)、生产绿色化(生物基材料)、应用全球化成为三大主线 [17] - 头部企业研发投入占比普遍升至8%-12%,预示新一轮技术红利即将释放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