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现代化产业体系
icon
搜索文档
郭永航到从化区增城区开展专题调研并督导检查防汛防台风和疫情防控工作
广州日报· 2025-08-14 09:34
产业发展与集群建设 - 企业加强自主研发和品牌塑造,面向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以提升核心竞争优势 [3] - 积极融入“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依托东部中心、北部增长极等重大平台提升经开区发展能级 [3] - 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打造具有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3] - 全力推动重点产业扩量提质,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5] 文旅体融合与乡村振兴 - 高标准高水平建设体育小镇,策划举办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赛事活动,推动“体育+旅游”、“赛车+文化”深度融合 [3] - 串联沿线旅游景点、驿站、绿道碧道、美丽乡村和经济节点,加速农文旅融合步伐 [3] - 打造现代化岭南新乡村的标杆示范,将生态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 [3] - 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和绿美广州生态建设,展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气象 [5] 经济增长与市场促进 - 全力以赴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5] - 紧盯全年目标任务不放松,加大经济调度力度,全方位挖潜提质增效 [5] - 加力提速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千方百计拓场景、促消费 [5] - 多措并举优服务、稳外贸 [5] 城市发展与品质提升 - 以承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为契机,有力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 [5] - 注重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5] - 深化干部作风大转变、营商环境大提升 [6]
市政府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贯彻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扛牢首位责任、抬升发展标杆,努力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
长江日报· 2025-08-14 08:25
政府战略部署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并传达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体会议精神 [1] - 扛牢首位责任 抬升发展标杆 聚焦支点建设 推动三个优势转化 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 [1] -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运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 提升干部能力作风 [2] 经济发展目标 - 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 着力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 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2] - 奋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 [2] 产业转型升级 -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构建体现武汉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 -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 提升发展含新量 含绿量 含金量 [2] 改革与开放 - 深化大财政体系建设 高效办成一件事 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等重点领域改革 [2]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2] 区域协同发展 - 加快构建陆海空三条丝绸之路重要节点 推动新时代系列汉交所建设 [2] - 推进武汉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汉襄宜金三角协同发展 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 [2]
近5000亿!上半年南山区GDP领跑全市
南方都市报· 2025-08-14 07:16
深圳各区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 2025年上半年深圳GDP达18322.26亿元 同比增长5.1% 高于全省4.2%的增速 [1][2] - 南山区 福田区 龙岗区 宝安区四个区合计GDP占全市经济总量的72.6% [1][2][3] - 南山区GDP为4980.06亿元 接近5000亿元 占全市经济总量约27.2% [1][2][5] 南山区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4.8% 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5.3%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4.7% [2][5]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1%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6.5% [5][6] - 正在稳步迈向"万亿GDP城区" 2024年GDP达9500.97亿元 占全市经济总量的25.8% [5][6] - 积极发展新兴产业 超前布局未来产业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成群成势发展 [6] 福田区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GDP为2953.15亿元 同比增长7.9% 增速在经济大区中领先 [1][2][7] - 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0% 占全市金融业增加值比重达44.8% 金融高地优势突出 [7][8]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4% 其中非房地产项目投资增长25.4% [8] 宝安区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GDP为2560.22亿元 同比增长4.7% 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3.1%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5% [9]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92.06亿元 同比增长7.2% 规模在各区中位居前列 [9]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 略高于全市4.3%的增速 [9] - 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着力打造"视半工备 海陆空网"产业新名片 [10] 龙岗区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GDP为2809.67亿元 同比增长1.8% [2] - 2024年GDP为5901.27亿元 全年GDP稳步迈向6000亿元大关 [2]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经济日报· 2025-08-14 06:23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和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明确要求,为新征程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 供了重要遵循和科学指引。 把握赋能机理 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明确思路,找准主攻方向,通过以下路径实现。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添动力"。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发 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推动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应用效率,实 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是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 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工业机器人、芯片、高端医疗器械、新材料等领域加强原创 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二是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 瞻性布局,突破原有的局部专项产业技术创新,加速全产业链技术创新。加快建设跨学科、高强度的协 同创新平台,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兼顾拓展前沿领域科学研发的广度和深度。三 是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科技创 ...
经济大区挑大梁!“半年报”出炉,深圳这些区为什么“行”
南方都市报· 2025-08-13 18:22
深圳2025年上半年GDP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深圳GDP达18322.26亿元 同比增长5.1% 高于广东省4.2%的增速 [3] - 南山区 福田区 龙岗区 宝安区四个经济大区合计GDP占全市经济总量的72.6% [2][3][6] - 经济大区是稳住全市经济基本盘的"压舱石"和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引擎" [6] 南山区经济表现 - GDP达4980.06亿元 同比增长4.8% 接近5000亿元 处于全市领跑位置 [3][8] - 第二产业增加值1057.66亿元 增长5.3% 第三产业增加值3921.88亿元 增长4.7% [8]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1%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 [8][10] - 正稳步迈向"万亿GDP城区" 2024年GDP为9500.97亿元 [3][8] 福田区经济表现 - GDP达2953.15亿元 同比增长7.9% 增速在经济大区中领先 [3][4][11] - 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0% 占全市金融业增加值比重达44.8% [14]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4% 其中非房地产项目投资增长25.4% [14] - 2024年GDP为5948.82亿元 正稳步迈向6000亿元大关 [3] 龙岗区与宝安区经济表现 - 龙岗区GDP为2809.67亿元 同比增长1.8% 2024年GDP为5901.27亿元 [3] - 宝安区GDP为2560.22亿元 同比增长4.7% 第二产业增加值1238.73亿元(增长3.1%) 第三产业增加值1320.99亿元(增长6.5%) [3][15] - 宝安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92.06亿元 同比增长7.2% [15] 区域经济发展重点 - 南山区实施产业能级跃升行动 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 推进重点片区开发建设 [8][10] - 福田区突出发展科创 金融 时尚"三大产业" 打造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三大新引擎" [14] - 宝安区打造"视半工备 海陆空网"产业新名片 重点发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 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等产业 [18] - 多个商业项目即将开业 包括深圳湾万象城二期 宝安大悦城 山姆会员商店等 将进一步促进消费 [10][16][18]
中共郑州市委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郑州日报· 2025-08-13 09:01
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 - 中共郑州市委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通报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听取意见建议 [1] - 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充分肯定郑州市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成绩 [1] - 下半年工作考虑包括发展先进制造业、会展经济、跨境电商和韧性城市建设等领域 [1]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郑州市将聚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并在该领域奋勇争先 [2] - 重点发展领域包括区域性创新高地建设、提升枢纽能级和开放优势 [2] - 郑州都市圈建设将高水平推进并提速提质 [2] 城市规划与发展 - 郑州市计划在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方面扩大成效 [2] - 各民主党派将参与"十五五"规划科学编制工作 [2] - 目标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挑大梁、走在前" [2]
赣深产业母基金招GP
FOFWEEKLY· 2025-08-12 18:19
基金概况 - 赣深产业母基金目标规模50亿元 成立规模10亿元 由江西省 赣州市 经开区及南康区三级共同出资 [1] - 国信弘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管理人及普通合伙人 [1] - 基金采用市场化方式投资子基金及直投项目 [1] 投资策略 - 重点投向电子信息 新材料 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 医药大健康 高端装备制造 现代家居 人工智能和食品精深加工行业 [1][2] - 投资范围涵盖符合国家十四五规划的行业及赣深合作产业园区重点产业 [1][2] - 对单一子基金出资不超过母基金认缴规模的20% [2] - 对子基金出资比例原则上不超过30% 优质管理机构可放宽至50% [2] 区域经济背景 - 赣州市形成现代家居 有色金属和新材料 电子信息 纺织服装4个千亿产业集群 [2] - 规上工业企业突破3000家 居江西省首位 [2] - 赣州正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2] 返投要求 - 子基金对赣州市返投或招商引资金额不低于母基金出资额的1.2倍 [3]
海南将如何以全岛封关运作为契机,构建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海南日报· 2025-08-11 09:04
全岛封关运作后的产业升级 - 全岛封关运作将提升开放水平 汇聚国内外优质要素资源 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1] - 海南将以封关运作为契机 夯实产业基础 实施"4532"发展战略 [1] 四大主导产业发展 - 四大主导产业占GDP比重达67% 较5年前提升13.7个百分点 [2] - 旅游业将高标准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打造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 [2] - 现代服务业通过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拓展新型贸易服务半径至东南亚等区域 [2] - 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海上风电 生物医药 数字经济等产业集群 [2] -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将提供"新奇特优"热带果蔬丰富国内市场 [2] 五向图强战略 - 向种图强:打造世界一流生物育种专区 推动海南种子走向世界 [3] - 向海图强:发展深海科技 目标再造一个"海上海南" [3] - 向天图强:利用商业航天发射场发展火箭链 卫星链 数据链和"航天+"产业 [3] - 向绿图强:建设"海南低碳岛" 降低产品服务碳足迹提升国际竞争力 [3] - 向数图强:发展国际数据中心和AI大模型 把握科技革命机遇 [3] 三大消费领域 - 打造离岛免税"金字招牌" 提升免税品性价比 [4] - 建设博鳌乐城"医疗特区" 提供全球优质医疗资源 [4] - 培育"留学海南"品牌 提供高水平国际教育 [4] 双岛建设目标 - 建设人才荟萃之岛 加快开放合作汇聚四方英才 [5] - 建设技术创新之岛 以科技创新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 [5]
一周龙江要闻回顾【8.4-8.10】
新浪财经· 2025-08-10 13:01
黑龙江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黑龙江省以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核心,聚焦科技创新赋能、优势产业升级、民营经济发展和重点项目推进 [1] - 黑龙江省委书记许勤调研哈尔滨联合飞机公司,鼓励企业依托龙江大农业、大森林等场景优势,深耕低空经济领域,专注各类无人机产品研发 [1] - 许勤在北大荒集团哈尔滨豆制品公司强调要顺应消费升级需求,发挥"北大荒"品牌效应,突出最优、最绿、最安全特质,强化全过程可追溯生产管理 [1] 智能农机装备产业发展 - 黑龙江省出台支持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20条政策措施,旨在引导产学研用等各方用好国家大型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平台 [1] - 政策目标是通过打造一批新增长点,培育壮大智能农机产业,持续提升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产业核心竞争力 [1] 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 哈尔滨市委书记于洪涛调研依兰县产业项目建设情况,检查丹青水库工程进度,强调坚持质量第一,保证施工安全 [2] - 佳木斯市委书记丛丽调研牙城产业小镇项目,强调加快建设进度,严格落实施工规范和监管要求,力争项目早日投入使用 [2] - 鹤岗市委书记王兴柱调研石墨高质化利用产业园,强调企业要紧盯石墨提纯技术这一关键环节,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5] 民营经济发展 - 全国工商联创新型成长型民营企业赋能对接活动在齐齐哈尔举行,多家重点企业和相关机构代表参加,为"'智'造鹤城·'链'创未来"赋予动能 [2] - 大庆市委书记李世峰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和民营企业座谈会,希望围绕"1357"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新质生产力等重点工作建言献策 [3] 区域经济合作与产业布局 - 七台河市委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要深化与京津冀、大湾区、长三角等发达地区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合作,开展技术联合攻关和产业链协同布局 [4] - 鸡西市政府国土空间规划项目审查会议强调要加速产业集聚,围绕发展"十大经济"、打造"四大产业集群"、建好"六大基地"、全力打造龙江"五谷" [3][4]
海南出台行动方案加快构建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
海南日报· 2025-08-10 07:11
核心观点 - 海南出台三年行动方案加快构建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 目标到2027年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0% [1][2] - 方案围绕自贸港"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 重点发展旅游消费 现代服务业 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农业 [2] 产业目标 四大主导产业 - 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深入推进 旅游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2] -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30%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 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升级 [2]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7% R&D经费投入强度达1.8% [2] -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全产业链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 形成"接二连三"协同发展格局 [2] 特色产业培育 - 种业:加快建设"南繁硅谷" 发展种源 种业 种市南繁产业 目标2027年崖州湾现代种业产业集群营收破200亿元 [3] - 深海:推进海洋新兴产业培育 [3] - 航天:培育商业航天全产业链 建设文昌国际航天城 目标2027年航天产业集群营收达100亿元 [3] - 热带农业:补链延链 做强芒果等特色产业链 培育山兰稻等"小而精"产业 [3] 优势产业提升 - 旅游业:目标2027年入境游客230万人次 开通境外航线160条 [3] - 港航业:洋浦港航产业集群营收达800亿元 集装箱吞吐量600万标箱 稳定运行航线85条 [3] - 医疗旅游:目标医疗旅游人数突破150万人次 [3] - 石化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1600亿元 [3]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达2200亿元 [3] 支撑措施 - 强化重点园区支撑作用 目标2027年培育100亿级及以上重点产业集群30个 [3] - 加强要素保障 项目支撑 统计体系 政策赋能 释放自贸港政策效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