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

搜索文档
罚罚罚!2024年会计所执业质量检查通告,罚单大增超80%!
证券时报· 2025-07-07 15:49
监管力度加强 - 2024年中注协与地方注协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检查数量从2023年的2151家增至2226家,同比增长3.5% [1][3] - 2024年共对343家会计师事务所和784名注册会计师实施行业惩戒及自律监管措施,同比2023年的182家和424名分别增长88%和85% [3] - 公开谴责67家会计师事务所和209名注册会计师,通报批评78家和204名,训诫56家和179名,其他142家和192名被约谈或责令整改 [3] 典型案例分析 - 北京亚泰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因质量管理体系存在重大缺陷被通报,后自行申请注销证券服务业务备案 [6][7] - 竹溪精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未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且报备审计报告数量(230份)与自查清单(21份)严重不符 [7][9] - 北京中名国成会计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冒用注册会计师名义出具99份鉴证报告 [9] - 湖北鹏信会计师事务所存在非注册会计师实际控制并与咨询公司合作分成收入 [9] - 北京厚德会计师事务所违反职业道德进行不当宣传,审计流程存在多项违规操作 [10] 行业问题聚焦 - 质量管理体系缺陷是主要问题,包括未设计风险评估程序、制度与实际不符等 [6][7] - 其他违规行为包括支付业务介绍费、虚假报备、非注册会计师控制事务所等 [9] - 监管部门通过典型案例通报强化"零容忍"态度,推动行业质量提升 [4]
事关稳定币!深圳发布风险提示
证券时报· 2025-07-07 15:49
稳定币风险警示 - 近期以稳定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但存在不法机构利用"金融创新""数字资产"等噱头吸收资金 诱导公众参与交易炒作 [3] - 不法机构通过编造"虚拟货币""虚拟资产"等投资项目进行虚假宣传 滋生非法集资 赌博 诈骗 传销 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 [3] - 专责小组强调此类机构未经国家金融管理部门许可 不具备吸收公众存款资质 提醒公众增强理性投资意识 [3] 监管动态 -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指出稳定币应作为支付工具而非投机工具 强调需客观看待其应用场景 [6] - 国际清算银行年度报告指出稳定币未达到货币体系支柱要求 在单一性 弹性和完整性测试中表现不佳 [7][8] - 稳定币匿名性和跨境便利特性带来反洗钱挑战 国际监管合作正逐步建立以管控风险 [7] 行业应用现状 - 除稳定币外 新型支付工具还包括央行数字货币网络 代币化存款 快速支付系统跨境连线等 发展前景由市场决定 [7] - 公链匿名性虽保护隐私 但缺乏KYC标准加剧了非法使用风险 成为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的潜在工具 [8]
收盘丨沪指窄幅震荡微涨0.02%,全市场超3200只个股上涨
第一财经· 2025-07-07 15:22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上证指数涨0.02% 深证成指跌0.7% 创业板指跌1.21% 全市场超3200只个股上涨 [1] - 中船系、电力、房地产、互联网电商板块走强 生物制品、减肥药、AI手机板块跌幅居前 [1][3] - 地产股盘中拉升 渝开发、沙河股份、南山控股等5股涨停 海泰发展、中洲控股、金地集团等跟涨 [3] - 电力股逆势爆发 韶能股份、华银电力、世茂能源等近10股涨停 [3] 个股涨幅 - 迪森股份涨幅18.56% 现价7.09 南网科技涨幅14.72% 现价35.46 [4] - 韶能股份涨幅10.07% 现价6.12 华光环能涨幅10.02% 现价13.83 [4] - 华银电力涨幅10.02% 现价6.70 世茂能源涨幅10.01% 现价21.00 [4] - 豫能控股涨幅10.00% 现价5.39 深南申A涨幅10.00% 现价10.56 [4] - 华电订能涨幅10.00% 现价3.85 乐山电力涨幅9.99% 现价16.85 [4] - 新甘涛涨幅9.95% 现价9.39 西昌电力涨幅9.15% 现价17.17 [4] - 明星电力涨幅48.54% 现价11.95 粤电力A涨幅48.05% 现价5.10 [4] - 江苏新能涨幅7.63% 现价15.66 [4]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房地产、银行等板块 净流出教育、工程机械等板块 [5] - 青岛金王获净流入6.42亿元 天娱数科获净流入6.11亿元 海联金汇获净流入5.14亿元 [6] - 中际旭创遭净流出6.92亿元 新易盛遭净流出4.96亿元 东方财富遭净流出3.78亿元 [7] 机构观点 - 财通证券认为中报披露期是挖掘结构性机会的关键窗口 建议关注营收增速跳升和盈利质量改善的方向 如固态电池、铜、铝、医药等 [8] - 国诚投顾指出小盘股走弱受程序化交易新规影响 高频交易监管收紧导致量化机构减少操作 小盘股流动性下降 [8] - 中信建投表示上证指数创新高源于海内外宏观环境改善、市场情绪高涨、中报业绩验证新经济领域增长动能 预计市场震荡中枢将抬升 [8]
罚罚罚!2024年会计所执业质量检查通告,罚单大增超80%!
券商中国· 2025-07-07 12:36
监管力度加强 - 2024年会计师事务所检查数量增至2226家,较2023年2151家增长3.5%,覆盖范围扩大[1][2] - 处罚力度显著加大,违规会计师事务所从182家增至343家(+88%),受罚注册会计师从424名增至784名(+85%)[2] - 监管部门采取多种惩戒措施:公开谴责67家事务所及209名注册会计师,通报批评78家及204名,训诫56家及179名,另对142家及192名采取约谈、整改等自律监管[2] 质量管理体系问题 - 典型案例显示质量管理体系缺陷是主流问题,涉及设计漏洞、运行失效及制度形同虚设[4] - 北京亚泰国际事务所因体系重大缺陷主动注销证券业务备案,云南中韬龙和事务所未实施风险评估程序且业务承接流程滞后[4] - 广东广正事务所制度与实际脱节,竹溪精诚联合事务所未建立质量管理体系[4] 违规操作类型 - 北京中名国成事务所上海分所冒用注册会计师名义,通过软件伪造签章出具99份鉴证报告[6] - 竹溪精诚联合事务所虚报审计报告数量,230份报备中仅21份真实且无底稿支撑[6] - 湖北鹏信事务所存在非注册会计师实际控制,云南中韬龙和事务所支付业务介绍费[6] - 北京厚德事务所违规宣传分成比例和回款速度,并篡改客户回函[6]
湖北咸宁:监督压实监管责任 推动优化养老服务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07 10:15
养老服务行业监管 - 咸宁市纪委监委采取12项举措整治养老服务领域11个方面问题,包括非法集资风险排查、服务质量监管和建设资金监管等[1] - 通过"纪检监察+职能部门"数据共享机制,统筹人社、民政等部门数据构建分析模型,精准发现监管漏洞和资金发放问题[1] - 推动民政、人社等部门建立完善40余项制度机制,解决普遍性深层次问题[2] 资金监管与案件查办 - 重点查处插手项目建设、以权谋私、贪污侵占及截留挪用财政资金等行为,市县两级纪委监委采取挂牌督办等方式攻坚疑难案件[2] - 对贪占冒领、违规领取养老金问题开展资金追缴工作[2] 监督机制创新 - 采用情况通报、日常监督、调研监督和巡察监督多维度方式压实监管责任[1] - 建立跨部门信息核查比对机制,解决养老金缴纳人数多、资金体量大的监督难题[1]
金融半年观 保险业罚单6百余张!提供虚假材料是“重灾区”
南方都市报· 2025-07-07 08:12
保险业监管态势 - 2025年上半年全国保险公司累计收到罚单645张,合计罚没金额近1.16亿元,涉及100余家保险机构、超600家分支机构 [2] - 财险公司被罚358次占比55.5%,寿险公司被罚282次占比43.7%,养老险公司被罚5次 [3] - 行业出现2张千万元级别罚单(均为财险公司)和6张百万元级别罚单(涵盖3家寿险和3家财险公司) [3] 主要违规行为 - "提供虚假材料"类罚单280张,包括编制虚假财务报表、业务资料等 [4] - "保险业务违规"类罚单274张,涉及未按规定使用条款费率、虚构中介业务套费、跨区域经营等 [4] - "保险欺诈"类罚单89张,包括欺骗投保人、虚假宣传等销售违规 [5] - "五虚"问题(虚列费用、虚假承保/理赔/退保、虚挂保费)成为行业重点整治领域 [5] 典型案例 - 泰康在线因编制虚假资料及无资质代理销售被罚没1033万元,12名责任人被罚131万元 [5] - 紫金财险洛阳支公司因虚假资料、违规使用条款费率等被罚93万元,责任人被罚22万元 [5] - 太平人寿乌鲁木齐支公司因数据不真实被罚42万元,4名责任人被罚14万元 [6] - 大地财险克拉玛依支公司因数据不真实及利益输送被罚37万元,责任人被罚8万元 [6] 地域分布与监管趋势 - 广东、山东、江苏罚单数量居前,分别达51张、47张、45张 [6] - 监管实施"问责到人"机制,上半年216张罚单同时处罚公司及责任人,12人被终身禁业,20余人被禁业3-10年 [7] - 天安财险和天安人寿因公司治理不实、关联交易违规等被查处,7名责任人被终身禁业 [7] 政策深化与体系建设 - 2024年9月国务院文件明确要求优化处罚标准、落实"双罚制"和同案同罚原则 [8] - 2025年北京金融监管局方案重点整治"五虚"乱象,建立"严查重处+双罚制+行刑衔接"机制 [9] - 《保险公司监管评级办法》2025年3月实施,从公司治理、偿付能力等8个维度进行风险评级 [9] - 金融消保协调机制及"双平台"(消费者服务平台、产品查询平台)已落地 [9]
全链条监管!上半年64家券商收超200张罚单,剑指投行、经纪业务“痼疾”
新浪财经· 2025-07-07 08:05
监管力度升级 - 2025年上半年监管部门针对64家券商累计开具超200张罚单,涵盖经纪、投行等核心业务领域 [1] - 监管体系特征包括一案多罚、重罚关键责任人、全流程穿透监管 [1] - "一案双罚(多罚)"成为常态,例如中信证券因员工违规操作被连开三张罚单,涉及分公司及个人 [1] 公司治理与关键少数处罚 - 针对券商公司治理"关键少数"的处罚案例明显增多,例如国都证券原总经理违规持股被罚15万元 [1] - 湘财证券前总裁因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等行为被罚没1842.29万元,并被实施5年市场禁入 [1] - 多家券商的业务分管高管、质控负责人因关联违规行为受到连带处罚 [1] 投行业务监管 - 投行业务呈现穿透全链条监管模式,例如华林证券因尽职调查浮于表面等问题被罚 [2] - 浙商证券因质控现场核查走过场、内控流程漏洞多被严肃问责 [2] - 2025年投行业务仍是违规"高发地",中信证券、国投证券等因违反再融资分类审核机制被监管警示 [2] 经纪业务违规 - 经纪业务中从业人员违规炒股问题屡禁不止,例如华源证券山西分公司员工违规操作客户账户被警示 [4] - 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员工因违规炒股分别被罚没426.27万元、107.57万元 [4] - 违规原因包括员工守法意识淡薄、券商内部管控漏洞、违规成本较低 [4] 监管政策调整 - 证监会就《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突出"打大打恶"导向 [5] - 修订内容包括优化评价结果下调手段、调整扣分分值,强化监管惩戒与风险化解效能 [5] - 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可能导致证券公司评价结果下调,影响市场声誉和业务开展 [5]
【省药监局】陕西加强药品经营使用监督管理
陕西日报· 2025-07-07 07:31
监管政策 - 陕西省药监局发布《2025年全省药品经营使用监督管理工作计划》,重点加强药品经营使用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 [1] - 开展"清源"行动,重点打击药品批发和零售企业、网络销售环节的非法渠道购销药品行为 [1] - 推进药品追溯体系建设,将药品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的追溯系统建设及信息提供情况纳入日常监督检查,实现五大类药品扫码追溯全覆盖 [1] 重点品种监管 - 加强疫苗、血液制品、常用及高值集采中选药品等重点品种的监管力度 [1] - 对中药饮片、中药注射剂、中药配方颗粒等重点品种实施专项检查和延伸检查 [1] - 强化处方药和慢性病用药监管,重点关注进货渠道、储运管理和信息追溯 [1] 重点环节监管 - 加强药品经营重点环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环节和网络销售环节监管 [2] - 重点检查非法销售中药配方颗粒、不凭处方销售处方药、执业药师不在岗履职等问题 [2] - 严查网络销售中的无资质销售、非法渠道购销药品、价格异常药品等突出问题 [2] 重点区域监管 - 严查农村地区和城乡接合部的小药店、个体诊所、村卫生室及医美机构的药品质量管理 [2] - 重点检查药品购进、验收、储存等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严查储存条件不达标、特殊管理药品超范围等问题 [2] - 严查中药材专业市场以次充好、掺杂使假、非法加工及中药材冒充中药饮片销售等问题 [2]
重磅!沪深北三大交易所,集体出手!
券商中国· 2025-07-07 07:16
程序化交易监管新规 - 沪深北三大交易所于2025年7月7日正式实施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 预留3个月过渡期用于市场主体适应性调整和技术准备 [1] - 新规旨在通过加强监测监控和健全高频交易监管 降低程序化交易对普通投资者的过度优势 减少市场操纵和过度投机 提升市场稳定性 [2] - 中证协同步发布《程序化交易委托协议(示范文本)》 明确券商与投资者权利义务 指导规范程序化交易行为 [3][10] 高频交易认定标准 - 上交所细化四类程序化异常交易行为:瞬时申报速率异常(1秒内申报/撤单笔数超标)、频繁瞬时撤单(日内多次1秒内申报撤单且全日撤单比例超标)、频繁拉抬打压(个股1分钟内涨跌幅及成交占比超标)、短时间大额成交(1分钟内指数波动及主动买卖金额占比超标) [4] - 高频交易明确认定标准:单账户每秒申报/撤单≥300笔 或全日申报/撤单≥20000笔 [5] 高频交易监管措施 - 要求高频交易投资者额外报告系统服务器位置、测试报告和故障应急预案 [6] - 设置瞬时申报速率异常、频繁瞬时撤单等针对性监管标准 从严从重采取自律管理措施 [7][8] - 研究差异化收费方案 对高频交易收取更高流量费、撤单费 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导降低交易频率 [8] 对量化私募行业影响 - 新规促使量化机构加强合规治理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资金端需精细化管理客户适当性匹配及申赎节奏 [9] - 高频做市和套利策略成本显著上升 需重新测算盈利能力 因额外报告要求、异常交易监管标准及差异化收费 [9] 券商程序化交易规范 - 中证协示范文本包含25条条款 涵盖程序化交易报告、行为管理、高频交易管理及违约责任 明确客户禁止行为及券商管理权限 [12][13] - 示范文本为非强制性 券商可结合实际情况参考使用 [14]
遏制非理性行为 程序化交易新规今起施行
证券时报· 2025-07-07 02:06
程序化交易监管新规实施 - 沪深北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正式施行 推动量化行业向更规范高效方向发展 [1] - 监管全面细化 明确四类异常交易行为构成要件 包括瞬时申报速率异常 频繁瞬时撤单 频繁拉抬打压 短时间大额成交 [1] - 高频交易认定标准为单账户每秒申报撤单合计300笔以上 或全日申报撤单合计20000笔以上 [1] 高频交易差异化监管 - 对高频交易实施差异化监管安排 包括额外报告要求 从严管理异常交易行为 实行差异化收费标准 [1] - 量化私募已从交易模型 风控管理 合规培训等多方面改进 调整因子参数 控制最大买卖量 [1] - 执行24小时实时预警及人工监督 重点加强盘中实时监测 严格监控每日交易笔数避免触发异常 [1] 行业整改现状 - 国内大中型量化私募普遍完成整改 头部机构设立专人专岗进行管理评估确保合规 [2] - 依赖极高报撤单频率的策略产品被大幅调整或淘汰 截至去年6月末全市场高频交易账户1600余个 年内下降超20% [2] - 触及异常交易监控标准的行为过去3个月下降近60% 截至今年6月底高频策略产品已难觅踪迹 [2] 监管长期影响 - 新规细化算法 交易频率 风控指标要求 有助于遏制非理性交易行为 压缩灰色空间 [2] - 头部机构更有能力快速适应监管变化 推动良性竞争 [2] - 长期有助于行业完成"挤水分""清风险" 促进健康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