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资金入市
搜索文档
 保险业深度报告:负债端景气延续,资产端驱动估值修复
 东莞证券· 2025-10-23 15: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超配”评级 [1][83]   报告核心观点 - 负债端景气延续,资产端驱动估值修复,估值抬升幅度主要取决于资产端的修复机会,重点关注长端利率、权益市场的表现 [1][3][79] - 寿险方面,在“报行合一”及下调预定利率背景下,险企成本压力减轻,产品结构优化与代理人产能提升将带动新业务价值率提升,助推新业务价值延续增长;低利率环境下分红险价值凸显,产品切换有助于应对利率下行压力 [3][54][79] - 产险方面,非车险市场潜力巨大,有望成为新动能;监管明确非车险端“报行合一”管控,有望优化财险公司承保表现 [3][69][80] - 资产端方面,投资将成为估值修复关键要素,长期资金入市背景下,股票市场企稳回升有望驱动总投资收益率上行,长期利率企稳可缓解利差压力 [3][80]   政策与市场环境 - 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持续加码,旨在构建“长钱长投”制度环境,为市场注入增量资金 [12][15][17]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为36.23万亿元,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的金额超4.4万亿元,投资占比为12% [12] - 国家推出“类平准基金”,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央汇金公司及其子公司合计持有股票ETF市值1.28万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22.62% [18] - 美联储开启新一轮降息周期,可能刺激非美元资产,A股财富效应强化,中国资产可能受外资青睐 [19]   资产端分析 - 利差是驱动保险板块行情的最主要驱动因子 [22] - 2025年上半年,A股上市险企净投资收益率同比承压,总投资收益率表现分化;随着股票市场企稳回升,权益品种收益驱动总投资收益率上行 [27][28] - “反内卷”政策有望修复通胀预期,或推动长端利率中枢筑底企稳,借鉴2015年供给侧改革经验,PPI增长指数由负转正曾推动10年期国债利率从2.85%回升至3.97% [29][30] - 为应对利率下行,险企加大对权益市场投资,截至2025年上半年,5家A股上市险企股票及基金投资占投资组合权重的平均占比为13.75%,较2024年提升1.07个百分点;根据新规,险企权益类资产投资权重仍有提升空间 [34][38][39] - 险企倾向于配置高股息资产以减少利润表收益波动,投资行业集中在银行、公用事业和交运等高股息行业 [40]   负债端分析:人身险 - 2025年上半年上市险企寿险新单保费同比实现“四升一降”,新华保险增速达100.52% [44] - 银保渠道新单保费增长亮眼,是主要增长动力,新华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太保2025年上半年增速分别为150.18%、111.10%、95.62% [45] - 个险渠道新单保费普遍承压,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同比下降超20%;代理人队伍规模整体降幅收窄,2025年上半年五家上市险企代理人数量合计133.02万人,同比下降3.12% [46] - 预定利率下调背景下,各险企主流储蓄险产品从增额终身寿险切换为分红险;分红险新单保费占比快速提升,如中国太保新保期缴中分红险占比提升至42.5% [51][54] - 新业务价值率延续增长趋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2025年上半年分别增长9.0、0.30个百分点至30.5%和15.0%;上市险企新业务价值增速实现双位数增长,人保寿险以71.7%的增速领先 [57][58]   负债端分析:财产险 - 2025年上半年,平安财险、人保财险、太保财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7.10%、3.60%和0.90%,平安财险增速领先行业增速的5.10% [62] - 上市险企财险综合成本率均实现改善,平安、太保和人保产险综合成本率分别为95.2%、96.3%和95.3%,分别同比优化2.6、0.8和1.5个百分点 [62] - 车险保费延续增长趋势,但主要险企增速低于行业平均的4.41%;综合成本率有所优化,平安财险优化2.6个百分点 [66] - 非车险方面,平安财险实现原保费收入632.46亿元,同比增长13.82%,收入占比提升至37%;非车险市场潜力巨大,2024年行业非车险保费占比已提升至45.96% [69]   投资策略与个股关注 - 个股建议关注新业务价值增速、财险保费增速领先的中国太保(601601),率先进行寿险改革、渠道转型的中国平安(601318),寿险业务稳健的中国人寿(601628),资产端弹性较大、估值较低的新华保险(601336) [83]
 提振投资者信心久久为功
 证券日报· 2025-10-23 00:47
■朱宝琛 资本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枢纽,其活跃度与投资者信心紧密相连。在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相关政策 的推动下,今年前三季度沪深两市股票成交额显著攀升。笔者认为,这映射出投资者对未来市场前景的 积极预期。 数据显示,近年来,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都是科技企业或者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企业。目前A股科技板 块市值占比超过四分之一,已明显高于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行业市值合计占比。市值前50名公司中 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当前的24家。 可以预期的是,随着政策密集释放积极信号,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科创企业不仅将有力推 动相关产业焕发新活力,也将带动资本市场活力与信心持续增强。 其次,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增强投资价值。 上市公司是市场之基,是投资价值的源泉。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活跃资本市场、提振社会信心的关键因 素之一。为此,监管部门综合施策,持续推动上市公司提高治理水平、回报能力和投资价值。与此同 时,诸多上市公司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从聚焦主业、科技创新、强化管理等多个维度发力,力图实现 公司质量与效益的双重飞跃。 诸多举措不仅优化了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也推动了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能力持续提升。据 ...
 投资收益大幅提升 上市险企三季报接连“预喜”
 金融时报· 2025-10-22 14:15
 业绩预增概况 - 中国人寿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567.85亿元到1776.89亿元 较2024年同期增加约522.62亿元到731.66亿元 同比增长50%到70% [1] - 人保财险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67.50亿元人民币 较2024年同期增长40%到60% [2] - 新华保险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9.86亿元至341.22亿元 较2024年同期增加93.06亿元至134.42亿元 同比增长45%到65% [2]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负债端经营优化 - 公司积极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做实做优金融五篇大文章 聚焦价值创造与效益提升 [4] - 公司持续深化资产与负债联动 深入推进产品和业务多元化 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4] - 公司聚焦保险业务价值增长和品质提升 在产品、服务、队伍、生态、科技、运营等领域全面做好保险负债端经营管理 加快推进分红险转型 [4]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投资端收益提升 - 公司投资坚持服务实体经济 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理念 稳健开展跨周期投资布局 [5] - 公司在保持流动性安全边际的基础上 适度增配具有长期价值的优质权益类资产 优化资产配置结构 [5] - 受益于2025年前三季度资本市场上涨 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大幅提升 进而推动净利润实现较大增长 [5]
 东吴证券陈刚:中长期资金入市将推动权重股走强
 中证网· 2025-10-21 21:52
 机构投资行为与市场生态 - 保险和公募基金等机构的中长期投资行为有助于构建资本市场优质生态 [1]   中长期资金入市影响 - 中长期资金持续入市将进一步推动权重股行情走强 [1]
 ETF及指数产品网格策略周报(2025/10/21)
 华宝财富魔方· 2025-10-21 17:08
 沙特ETF (159329.SZ) - 沙特于2016年宣布“2030愿景”计划 旨在推动经济从“石油依赖”向“多元经济”转型 [3] - “2030愿景”提出96项战略目标 包括将非石油出口的GDP占比从16%提高到至少50% 并将经济总量排名从全球第19位提升至前15位 [3] - 金融、旅游业、新能源正成为沙特经济新引擎 该ETF底层持仓中金融业占比超40% 消费与科技行业占比超20% 传统化石能源仅占10%左右 [3] - 沙特资本市场管理局正考虑批准修正案 允许外资持股沙特上市公司股权超过50% 有望吸引更多外资流入 [4]   银行ETF (512800.SH) - 2025年1月22日 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 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A股投资规模和实际比例 [6] - 在IFRS9会计准则下 保险公司偏好通过OCI账户配置高股息权益类资产以平滑股价波动对利润表的影响 [6] - 该ETF跟踪的中证800银行指数股息率达4.40% 显著高于全市场平均水平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7] - 该ETF预计将作为保险等中长期资金用于抵御利率中枢下行、弥补“资产荒”的配置方向之一 [7]   军工ETF (515660.SH) - 我国2025年国防预算1.81万亿元 同比增长7.2% 创历史新高 [10] - 2025年国防预算占我国GDP比重仍低于1.3% 远低于美国的3.5%和俄罗斯的6.3% [10] - 2025年处于“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衔接之际 在2027年建军百年目标下 国防预算占GDP比重有望进一步提高 [10] - 该ETF跟踪中证国防指数 主要投资于航空装备、导弹、信息化、新材料等国防军工核心领域 [10]
 三季度业绩大超预期,“深蹲起跳”的非银金融有哪些标的值得关注?
 新浪财经· 2025-10-21 16:38
 市场表现与估值比较 - 截至2025年10月14日,Wind全A指数年初至今增长23.5%,而SW非银金融板块涨幅仅为10.6%,在行业中排名靠后 [1] - 在2025年10月13日至10月17日的交易周内,保险行业上涨3.73%,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2.22% [3]   行业业绩表现 - 中国人寿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预增约50%到70% [3] - 新华保险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5%至65% [3] - 中国财险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预增约40%到60% [3] - 各头部险企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过40%,权益投资的亮眼表现是拉动增长的关键引擎 [3]   权益投资规模与配置 - 中国人寿持有的"股票+权益基金"规模同比增速达到35.7% [4] - 中国平安持有的"股票+权益基金"规模同比增速达到75.9% [4] - 中国太保持有的"股票+权益基金"规模同比增速达到25.4% [4] - 2025年前七个月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4.69万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2.96万亿元多增加1.73万亿元 [5] - 2025年前三季度A股新增开户数达到2014.89万户,相比2024年同期增长约50% [5] - 截至2024年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33.26万亿元,同比增长15.08%,股票配置比例升至8.3% [8] - H股配置占比显著提升,港股通、沪伦通占比达34.49%,同比大幅上升17.72个百分点 [8]   非银金融投资产品比较 - 广发中证港股通非银ETF(513750)规模超200亿元,今年以来取得超40%的收益 [5] - 易方达沪深300非银ETF(512070)规模超130亿元,今年以来取得近8%的正收益 [6] - 港股通非银指数侧重保险产业,重仓股包括友邦、太保、新华等 [6] - 沪深300非银指数更侧重券商,重仓股包括东财、中信、国泰海通等 [6] - 港股通非银指数重仓"香港交易所",其占比高达13% [7] - 保险股因有稳定的保费现金流收入,在市场震荡时回吐盈利的状况好于券商 [7]
 又一险企预告:业绩大增!
 金融时报· 2025-10-20 15:46
 业绩预增概况 - 中国人寿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567.85亿元至1776.89亿元,同比增加522.62亿元至731.66亿元,同比增长50%至70% [1] - 人保财险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67.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至60% [1] - 新华保险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99.86亿元至341.22亿元,同比增加93.06亿元至134.42亿元,同比增长45%至65% [1] - 三家上市险企均实现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1]   业绩增长原因:业务优化与改革 - 公司积极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做实做优金融“五篇大文章”,聚焦价值创造与效益提升 [2] - 公司深化保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经营管理模式,强化重点领域战略布局,推动业务发展提质增效 [2] - 公司围绕提升市场竞争力目标,深化专业化、市场化、系统化改革,聚焦保险业务价值增长和品质提升 [2] - 上述举措增强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带动承保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2]   业绩增长原因:投资表现提升 - 公司投资坚持服务实体经济,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稳健开展跨周期投资布局 [3] - 公司在保持流动性安全边际基础上,适度增配具有长期价值的优质权益类资产,优化资产配置结构 [3] - 受益于前三季度资本市场上涨,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大幅提升,进而推动净利润实现较大增长 [3]
 上交所: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营造中长期资金入市良好生态
 上海证券报· 2025-10-20 08:39
上交所将以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为目标 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营造中长期资金入市良好生态 "上交所将始终锚定服务国家战略,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营造中长期资 金入市的良好生态,不断增强市场的包容性、适应性和吸引力。"10月1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副理事长 霍瑞戎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上表示。 霍瑞戎称,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需要企业来推进落实,上交所在中国证监会坚强领导下适应新变化、新 特点,持续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一方面,上交所以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计划为 抓手,积极夯实上市公司长期向好的发展基础。另一方面,上交所以设立科创板等重大改革为契机,系 统提升服务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的质量和效益。 霍瑞戎表示,上交所注重投融资两端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围绕产品多样化、市场生态和服务精准,支持 中长期资金,健全投融资协调发展的市场格局。 一是持续完善ETF产品谱系,加大中低波动产品创新的力度,推动投资工具的多元化。霍瑞戎表示,随 着宽基、红利、自由现金流、债券等契合中长期资金配置的ETF产品的日益丰富,机构投资者占比逐渐 提升。截至9月底,沪市ETF规模已经从20 ...
 A股:券商股不涨的原因找到了,股民可能还没有想到!
 搜狐财经· 2025-10-19 21:09
 券商板块市场表现 - 券商股作为牛市行情发动机尚未启动 表现落后于大盘及银行股、保险股等大金融品种 [1] - 券商股并非完全不涨 但涨幅未能跟上主要指数 相比之下显得滞涨 [6]   东吴证券三季度业绩分析 - 公司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为27.48亿至30.23亿元 但第三季度盈利仅8.1亿至9.9亿元 较第二季度的9.52亿元近乎原地踏步甚至可能小幅倒退 [3] - 尽管第三季度利润同比去年三季度的6.66亿元增长25%到50% 但与上半年动辄翻倍的同比增速相比后劲不足 [5] - 第三季度创业板指涨幅50.40% 科创50指数涨幅49.02% 市场呈现量价齐升行情 但公司业绩出现滞涨 未兑现牛市红利 [3][5]   券商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正经历由资本市场改革深化驱动的变革 全面注册制落地、中长期资金入市、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井喷为行业注入新动能 [6] -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 合规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财富管理布局早的券商正从传统通道服务商向综合金融服务商转型 [8] - 券商行业固有的周期性和对政策的高度敏感性要求投资者保持理性 [8]
 上交所副理事长霍瑞戎:三方面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
 国际金融报· 2025-10-19 09:07
 稳:夯实基础与提升价值 - 沪市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39万亿元,实现正增长 [1][2] - 新兴产业如电子、通信、医药生物、轨交设备营收增速达7.5%,消费行业如食品饮料、家用电器营收增速达12% [2] - 超过60%的沪市公司开展“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400多家公司宣告中期分红,总金额5552亿元创历史新高 [2] - 沪市公司披露回购、增持计划金额超千亿元,已实施500亿元 [2] - 修订《股票上市规则》等以规范独董、审计委员会履职,并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以提升治理水平 [2]   进: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 - 科创板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841亿元,超过其净利润的2.8倍 [3] - 传统产业如钢铁、机械通过技术创新,净利润分别提升235%和21% [3] - 沪市上市公司披露资产重组602单,其中重大资产重组76单,较上年分别增长19%和117% [3] - 培育六大战略性新兴板块,并加速布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未来行业 [3]   投融资端协调发展 - 沪市ETF规模从2020年不足万亿元增长至目前超过4万亿元 [4] - 今年以来累计发布指数272条,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产品支撑 [4] - 交易所走访机构投资者百余次,通过深入了解需求以提升中长期资金入市意愿 [4] - 完善ETF产品谱系,加大中低波动产品创新,推动投资工具多元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