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

搜索文档
达沃斯见证奔图“扛打”,40万页破纪录背后的中国科技突围
环球网· 2025-06-28 14:19
中国制造业升级 - 中国制造业从"世界工厂"升级为"制造强国",涌现出DeepSeek、宇树科技等代表性企业,实现全要素升级 [1] - 打印机产业是中国制造业突破全球技术垄断的典型案例 [3] - 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规模扩张"转向"体系重构" [10] 打印机行业技术突破 - 打印机产业涉及精密光学、精密机械、集成电路等十大高精尖学科,包含超20万项专利 [4] - 2018年以前国产激光打印机全球市场份额仅5% [4] - 奔图2007年启动研发时,全球90%以上核心专利掌握在美日企业手中 [6] - 奔图2010年推出中国首台自主核心技术A4激光打印机,2024年推出首台全自主A3激光复印机 [6] - 奔图累计投入数十亿元研发资金,组建2000+人研发团队,完成从整机到核心零部件的全链条技术攻坚 [6] 奔图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 奔图建立中国配置最齐全的打印机零部件及整机检验实验室,检测标准超越国家与欧盟要求 [7] - 奔图"扛打"系列新品连续打印40万页、卡纸率低于0 02‰,刷新行业纪录 [9] - 奔图构建覆盖全场景的智能打印生态,推出PC版和网页版,实现驱动智能识别自动安装、一键截图打印等功能 [10] - 奔图针对物流、医疗等行业推出定制化解决方案,如物流场景千小时无故障运行,医疗场景5秒极速响应、40分贝静音运行 [10] 全球市场影响 - 奔图产品进入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8年保持全球行业增速前列,累计下线超过2000万台 [12] - 中国企业主导制定《激光打印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等12项国家标准 [12] - 奔图以"中国方案"重塑用户体验,如"一键驱动安装""直连打印""微信远程打印""语音打印"等智能化创新 [12]
扬州:打造“苏字号”金名片 赋能“好地方”新跨越
新华日报· 2025-06-27 14:33
品牌强市战略 - 扬州市实施品牌强市战略,聚焦"9+6"服务业体系和优势产品,构建"地市知名、全省著名、中国驰名"的品牌发展梯队 [1] - 目前拥有老字号43个,其中中华老字号11个,江苏老字号16个,品牌经济成为驱动城市能级跃升的核心引擎 [1] 政策支持体系 - 出台《扬州市商标品牌战略奖励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涵盖老字号振兴、标准赋能、质量管理等关键环节 [2] - 设立专项资金,对获得江苏省省长质量奖等品牌荣誉的企业给予重奖,如省长质量奖奖励100万元 [2] - 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老字号技术改造等项目,累计扶持项目27个,投入资金超430万元 [2] - 设立"扬州市市长质量奖",每年评选1-4家标杆企业,每家奖励30万元,已评选13届,树立40家质量品牌典范 [2] 老字号创新实践 - 冶春餐饮以"旗舰店+小馆+包子铺"模式布局全国及海外超35家门店,成功运营迪拜世博会中国馆餐厅 [3] - 扬州漆器厂将非遗技艺与现代科技结合,引入UV喷绘等先进技法,创新采用EPS材料脱模技术 [3] - 拓展"线上+线下"销售与"非遗+研学"体验模式,服务学员超5000人次,研学收入突破20万元 [3] 文旅品牌建设 - 打造"来扬州,行大运"与"Find China in Yangzhou"两大文旅品牌 [4] - 连续举办"中国(扬州)国际创意美食博览会"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节庆活动 [4] - 建设东关街—国庆路等首批"江苏省老字号集聚街区",对紫罗兰美发厅等老字号进行风貌保护与功能活化 [4] 文化赋能品牌 - 建设中国淮扬菜博物馆、中国鸭(蛋)文化博物馆等专题文化设施70余个 [5] - 支持冶春、漆器厂等参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活动,以非遗技艺展演传递东方美学 [5] - 组织"柿柿如意"富春茶点、雕版印刷技艺亮相"水韵江苏"全球活动 [5] - 借助全媒体矩阵宣传服务业品牌故事,提升公众认知度与品牌美誉度 [6]
六神撕“老土”标签,林小海首年述职锚定两位数增长目标
观察者网· 2025-06-27 14:10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确立"立足国内辐射海外的一流日用化妆品公司"新定位,通过"定方向、调组织、打胜仗、清包袱"四步重构发展逻辑 [1] - 锚定2025年营收两位数增长目标,以梯队化品牌运营与线上渠道突破为双引擎 [1][9] - 董事长林小海自评首年改革成效79分,强调"让经典焕新"的核心命题 [2] 品牌重塑与产品创新 - 第一梯队品牌六神推出便携"随身蛋"花露水及香氛沐浴露新品,目标打造"一年内营收过亿"的新爆款 [1] - 六神升级德国进口驱蚊酯配方,推出三款香水级香型,签约肖战代言并联名宝可梦IP,618期间线上两月内斩获28%品类份额 [2][3] - 玉泽升级屏障修护线与医研级防晒,大分子防晒技术解决健康担忧,带动品牌整体增长20%,敏感肌防晒跻身天猫前三 [5] - 高夫撕掉"中年抗老"标签,以便携擦脸巾切入青少年用户场景 [6] 渠道与运营优化 - 线上构建10个自营直播间,自播销售额同比翻倍,达播单场订单从24万单跃升至618的18万单,实现"24小时发完、退货率10%"的高效闭环 [5] - 618期间线上全渠道销售增长接近30%,佰草集大白泥带动暴涨50% [5] - 线下专柜库存天数从300天压至90天,同店增长恢复近两位数,整合全国29个分散经营部至上海总部,人效提升超预期 [5] - 新兴渠道如即时零售、会员店逐步贡献增量,线下年初至今已超额完成预算 [5] 数字化转型与细分市场 - 加速数字化转型,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优化营销、供应链及生产流程 [6] - 深耕细分市场,针对男士护肤、老年护肤、敏感肌护理等领域加大研发,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6] - 佰草集大白泥联名德化白瓷打造限量版,宣扬中国文化 [7] 行业趋势与创新方向 - 行业朝创新驱动、绿色环保、个性化定制方向发展,消费者对品质和健康需求提升 [9] - 公司探索社交电商、内容营销等新模式,开展跨界合作整合资源 [9]
国家统计局: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着力做强国内大循环
快讯· 2025-06-27 09:3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表现 - 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2万亿元,比1—4月份增加6034.1亿元,但同比下降1.1% [1] - 从毛利润角度看,规上工业企业毛利润同比增长1.1%,拉动全部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0个百分点 [1] 影响利润的主要因素 - 利润下降受有效需求不足、工业品价格下降及短期因素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 [1] - "两新"政策效应持续显现,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0.6%、7.1%,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0.6个百分点 [1] 政策支持与发展方向 - 各地区加大力度推动"两新"政策落地实施,有效释放内需活力 [1] - 大规模设备更新相关政策带动相关行业利润增长 [1] - 需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着力做强国内大循环,强化创新驱动 [1]
长虹美菱(000521) - 000521长虹美菱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26
2025-06-26 19:44
海外冰洗产业市场策略 - 产品布局把握全球消费需求升级趋势,主推“风冷、变频、多门、节能”产品,构建“高端高品味、中端高性价比、低端高效率”产品矩阵 [1] - 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全方位营销体系,提升大客户需求契合度及合作效率,增强客户黏性 [1] - 深化合作挖掘存量市场潜力,巩固现有业务,重点布局新兴市场,开拓增量空间 [1] - 深耕品牌根据地市场,从多维度发力提升品牌竞争力,加速海外自主品牌业务规模化发展 [1] 产品能力 - 构建“技术路线+产品路线+推广路线”全链条创新体系和“技术研究-平台模块-产品经营体-企划平台”四层研发体系 [2] - 冰箱聚焦“鲜、薄、窄、嵌、智”,发布多款系列冰箱满足差异化需求 [2] - 空调聚焦“全无尘、客餐柜”,推出重点产品,强化“熊猫懒”爆品策略 [2] - 洗衣机在平嵌、大容量趋势下,滚筒和波轮分别完善产品布局,打造产品名片 [2] 创新能力 - 围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制造创新、管理创新四个方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3] - 技术创新加大投入,聚焦有附加值的技术研究 [3] - 产品创新坚持产品主义,打造超级单品提升品牌价值 [3] - 制造创新加速推进智能制造 [3] - 管理创新提升组织和流程效率 [3] 国内空调产业市场策略 - 基于AI技术强化用户体验和差异化设计,打造产品名片,推出“战略大单品”,推动“熊猫懒大单品”套系化 [4] - 加大市场投入,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 [4] - 围绕用户加强服务能力提升,提高用户满意度 [4] 2025年经营计划 - 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发展,以资源整合助力产业矩阵,强化产业协同夯实市场基础 [6] - 力争实现规模和利润双增长,保证有利润的规模增长的良性发展趋势 [6]
深化校城融合,构建教育新生态
新华日报· 2025-06-26 05:52
校城融合政策导向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并深化城市改革,强调高校与城市协同发展[1]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将社会协同力列为教育强国的核心要素之一[1] - 校城融合被定位为深化高校和城市改革的关键突破口,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1] 校城协同价值理念 - 高校与城市存在功能差异但具有共生依存关系,需突破体制机制壁垒实现价值协同[2] - 协同发展观要求聚焦共同目标,从"相对独立"转向深度融合,形成发展合力[2] 校城资源互补要素 - 城市为高校提供土地/产业/医疗/住房/就业/资金等10余类基础资源支持[3] - 高校为城市输出智力/人才/科技/文化四大核心价值,形成创新引擎作用[3] - 需统筹教育/科技/人才等要素改革,实现资源"1+1>2"的协同效应[3] 校企融合实施路径 - 建立"双标准双流程"培养体系和"双主体双导师"机制提升人才适配性[4] - 创新"高校编制+企业薪酬+园区创业"人才使用模式[4] - 构建"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成果共享"的闭环研发转化机制[4] 产教融合创新模式 - 高校学科链需对接产业链,形成"培养-集聚-反哺"人才循环[5] - 打造"基础研究-产业化"全链条创新体系,实现四链(教育/人才/产业/创新)衔接[5] 文化空间融合实践 - 建立校城文化价值共创体系,实现双向文化赋能[5] - 推动校园向城市节点转型,构建"校区-园区-街区-社区"四区联动格局[6] 江苏理工学院案例 - 实施"学科专业随产业走"机制,建设人工智能学院等6大产教融合平台[7] - 创新"微校区-微专业-微课程"三微一体化育人模式[7] - 深度参与常州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形成校城共生典范[7]
太重集团以匠心绘就质量新篇章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25 17:17
公司发展 - 公司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将质量强企战略融入改革发展全局,实施"创新驱动、标准引领、品牌赋能"三位一体质量提升工程 [1] - 公司依托"一重点、一中心、多基地"全球创新研发体系,深化市场设计研发一体化运行,研发人员规模达1300人,累计开发543款新产品 [2] - 公司柔性引进171名高端人才,荣获38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785项国家授权专利 [2] 技术创新 - 公司攻克关键技术瓶颈,1300吨桥式起重机入选"重型机械世界之最",露天矿用超大型铲装机器人实现国家级科研项目"零"的突破 [2] - 公司高速动车组轮轴制造关键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推出全球首款25吨甲醇汽车起重机和全国首创"一键操作"铸造起重机 [2] - 多项产品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和"山西精品" [2] 质量管理 - 公司主持修订60多项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重塑ISO 9001标准与核电等特色要求的一体化体系,通过86项国际认证 [3] - 推行工艺质量检验一体化,导入卓越绩效管理、六西格玛改进等先进质量工具,实施全流程数字化质量管控 [3] - 建立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体系,带动链上企业建立质量协作机制,培育质量卓越产业集群 [3] 品牌建设 - 公司旗下太重轨道获评"灯塔工厂",在"2024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中位列山西上榜企业第一名 [4] -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荣获第四届山西省质量奖 [4] - 产品出口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高端客车车轮批量供货欧洲市场,工程起重机批量交付海外用户 [4] 战略规划 - 公司将持续发挥双链主作用,以创新打造质量新优势,用匠心铸就品牌新高度,靠品质开拓市场新蓝海 [5] - 公司构建品牌战略管理、核心支撑、推广展示三大体系,坚持"质量就是生命,品质就是人格"的质量理念 [4]
十年冲锋:朝着科技强国目标
科技日报· 2025-06-24 08:54
科技创新战略 - 创新驱动成为国家发展核心战略,科技强国成为现代化强国建设核心关键词 [2] - 提出到2035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科技强国 [2] - 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 [3] - 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4] 科技发展成就 - 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成果 [13] - "墨子"传信,"北斗"组网,"嫦娥"探月,"天眼"巡空,"天和"驻空等战略高技术领域实现跨越 [13] - 国产大飞机实现商飞,高铁技术树起国际标杆,人工智能突飞猛进 [13] - 新能源汽车为全球汽车产业增添动力,鸿蒙原生应用和元服务加速更新 [13]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超过3.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 [33] - 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33] - 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发明专利申请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蝉联世界第一 [33] 核心技术攻关 -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自主创新 [7] - 聚焦脑机接口、6G、合成生物学等领域部署战略性重大科技项目 [9] - 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 [24] - 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龙头作用,支持企业牵头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11] 科技体制改革 -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143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 [18] - 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 [18] - 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20]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表格大幅精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行"无纸化"申请 [22] - "破四唯""立新标"并举,加快形成以创新价值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22] 国际合作与开放 - 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签署119个中外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 [27] - 建设70多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参与60多个国际大科学计划 [27] - 北斗系统服务输出到140余个国家和地区 [28] - 嫦娥七号将搭载埃及、巴林、泰国等国载荷飞往月球 [28] - 中国杂交水稻在20多个非洲国家推广种植 [29] - 菌草技术惠及全球100多个国家 [29] 新兴产业发展 -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成为推动全球绿色转型的强劲引擎 [29] - 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成为国际合作新增长点 [30] - 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制定《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 [30]
华润三九(000999) - 2025年6月11日-6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0 20:19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未来以内涵式+外延式双轮驱动,加大并购重组和赋能整合,在 CHC 核心业务关注品牌资产,处方药围绕“3+N”领域拓展创新并多样化获取产品 [2][3] - 华润三九核心业务是 CHC 健康消费品,天士力以处方药为核心,昆药集团以三七产品和精品国药为核心,三家协同发展巩固华润三九行业地位 [4] - 公司提前完成“十四五”营收翻番目标,有望超额完成,将制定“十五五”规划,目标进取 [6] 业务发展情况 - 呼吸品类目前发病率与全年市场判断一致,目标未变,已从大品种到大品牌走向大品类发展,不断丰富新品并强化品类组合,999 益气清肺颗粒获批 [5] - 天士力聚焦心血管及代谢、中枢神经、消化等领域,强化研发投入,与华润三九业务协同赋能,争取成为中药创新药引领者和医疗端第一品牌 [9] 市场环境与应对 - 政策鼓励上市公司加大重组和整合力度,尤其在战略新兴产业开展专业化整合 [2] - 零售市场长期有缓慢上升趋势,短期受医保支付政策和线上业务影响,公司与商业渠道和连锁药店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关注消费者核心诉求稳固地位 [10] 财务相关情况 - 公司争取适时推出二期激励计划,现金分红比率稳定在 40%-50% [7][8] - 预计三九 CHC、“昆中药 1381”和“777”零售部分费用率趋同,处方药业务集采推进销售费用率降低,整体费用率有下降空间并趋于稳定 [11][12]
大和平商圈政企协同跑出创新“加速度”
杭州日报· 2025-06-20 10:44
文晖街道营商环境 - 文晖街道通过两个商务社区一站式解决企业选址、人才招聘、基础设施等需求,并打造"引才—留才—用才"生态圈 [1] - 全面落实拱墅区"1+4+N"产业政策,设立专窗服务实现"政策找企业"的转变 [1] - 地理位置优越,和平广场是杭州交通中心之一,适合作为企业总部所在地 [1] 浙江中博美家科技发展历程 - 公司2003年成立于绍兴路和平会展中心,从3人装修工作室发展为2000多名员工的科技公司 [2] - 2023年落地中博生活新零售项目,以装修为流量入口统筹生活方式相关产业 [2] - 坚持环保家装理念,覆盖设计、选材、施工等全链条,定位"生活方式运营商" [2] 文晖街道产业转型与经济表现 - 产业形态从工业转向现代商贸、新制造、生命健康、数字经济,大和平商圈发展强劲 [3] - 2023年一季度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全区第一,社零总额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区第二 [3] - 杭州嘉里城、财富武林等在建项目推进,商务楼宇加速建设 [3] 区域历史与产业基础 - 文晖街道是杭州工业发源地之一,杭氧、杭锅等企业曾主导产业发展 [2] - 20世纪90年代起吸引"创一代"入驻,和平饭店等商业标志塑造区域品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