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新疆克拉玛依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昔日石油城 今日智慧城
人民日报· 2025-11-21 05:52
利用新疆畜牧兽医大数据平台,1.3万名基层防疫人员和2000多名管理员使用无纸化防疫系统、动物检 疫电子出证系统,管理着全疆140万个养殖场(户)。 新生儿相关证件怎么办理?家长只需通过"新服办"小程序的新生儿"一件事"服务,上传本人身份证、户 口本、结婚证、出生医学证明等资料,在家就可以完成填报,实现"零跑动"办理。 市民动动手指便可办理业务,戴上3D眼镜便如亲至景区……因油而生的新疆克拉玛依,如今正迈向智 慧城市。 在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内的新疆七色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新疆畜牧兽医大数据平台上闪烁着许多红 色小坐标,其中一个坐标是工作人员刚刚录入的信息。点击放大,便会显示实时上传的防疫信息,包含 所处方位、防疫员、户主以及防疫工作进展等信息。 公司副总经理陶涛说,通过防疫员实时上传的数据,管理人员能在新疆畜牧兽医大数据平台上准确获得 各类相关信息。轻点鼠标,大到一只牛,小到一颗蛋,都可以追根溯源,从而实时监督动物检疫防疫情 况,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做出决策。 目前,克拉玛依超过96%的政务服务事项可网上办理,60项高频服务事项实现"全市通办",78项服务事 项实现"兵地通办",企业开办环节由6个压缩至4个,开 ...
19万平方米,9大展区!2025汉交会在黄陂开幕,万商云集打造城市消费新场景
搜狐财经· 2025-11-21 05:39
11月20日,以"智联世界 贸通天下"为主题的2025武汉(汉口北)商品交易会(简称"汉交会")在黄陂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球的参展商、采购商与专业观众 齐聚武汉,共赴这场国际化经贸盛会。 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宣布大会开幕。商务部原副部长蒋耀平、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盛阅春分别致辞。湖北省副省长陈平主持开幕式。多米尼克驻华 大使马丁·查尔斯、肯尼亚驻华大使威利·贝特、匈牙利驻华大使白思谛等嘉宾出席开幕式。 高水平开放,搭建全球交流桥梁 本届汉交会与会嘉宾规格空前,约50个国家和地区的外交使节和商协会负责人、1200多位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参加大会。特别是外宾总人数远超历届汉交会, 已突破70人,其中包括10位大使级嘉宾,覆盖欧洲、亚洲、拉丁美洲、非洲等全球主要地区,体现了大会作为国际交流平台的重要影响力。期间,还将举 办"浙大校友黄陂行"专场活动,邀请中科院院士朱玉贤、宇泛智能联合创始人(杭州"第七小龙")苏亮亮等10余名重量级浙商参与其中。 与往年不同,线上"汉交会"数字平台也在开幕当天正式上线,以数字化手段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通过"科技引领、数字赋能"双轮驱动,实现展会体验、 产业协同与消费升级的全面提升, ...
第十八届欧洽会搭建中欧前沿产业合作“快车道”
中国新闻网· 2025-11-20 23:56
中新社成都11月20日电 (单鹏)第十八届中国—欧盟投资贸易科技合作洽谈会(以下简称欧洽会)20日在成 都开幕。 开幕式上,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特命全权大使蔡润通过视频致辞表示,中方愿同欧方巩固深化贸易、 投资、文化、教育、旅游等传统领域的合作,同时也愿积极拓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新兴 领域的合作。 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西南分会主席冉梦之表示,欧中合作能够产生"1+1>2"的全球影响力,双方在创 新、绿色发展和互联互通方面拥有共同愿景。 中国创新崛起正在为中欧合作注入新的动力。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欧洲项目负责人石岩认为, 中欧在创新层面进入了协同进化的新阶段。 本届欧洽会上,来自20多个国家的600余名政商学界代表围绕中欧双边经贸关系、产供链合作等话题展 开交流研讨。多位与会代表表示,中欧应加强合作,共同拓展在能源环保、生物医药、数字文创、智能 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发展空间。 今年是中国与欧盟建交50周年。半个世纪来,中欧双边年贸易额从建交时的24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7858 亿美元,相互投资存量从近乎空白达到近2600亿美元。今年前三季度,中欧贸易额仍保持4.3%的增 速,展现出强大的合作韧 ...
精准对接促共赢 第十八届欧洽会释放中欧合作新机遇
新华财经· 2025-11-20 23:50
新华财经成都11月20日电(梁怡) 由中国国际商会、中国欧盟商会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欧盟投资贸易科技合作洽谈会(下称"欧洽会")于11月 20日在成都开幕。 作为中欧产业对接的重要桥梁,本届欧洽会以"互信互通·共享共赢"为主题,设置开幕式及全体会议,中欧商协会圆桌会议,能源环保、生物医 药、数字文创、农业食品和智能机器人五大平行产业对接交流会,"链接欧洲"交流对接会,"一对一"配对洽谈,园区与企业考察等活动,围绕中 欧双边经贸关系、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等话题展开交流研讨,旨在加强政商对话,促进中外联动,凝聚合作共识。 本届欧洽会在务实推进合作方面亮点突出,其中,"一对一"配对洽谈的全面升级,来自绿色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130余家本地重点企业 开展B2B洽谈,实现会前精准匹配与现场高效对接,让企业"带着需求来,揣着意向回"。 在配对洽谈会现场,成都某生物科技企业市场部负责人向新华财经介绍到,国内中小企业出海欧洲常遇准入、知识产权及国际商标注册难题,但 国内产品质优价廉竞争力强。配对会为中欧企业合作牵线搭桥,参会企业先自行筛选,工作人员再协助匹配,受邀企业合作意向强烈。 "今年是我第三次参加欧洽会,配对会匹配精 ...
城市24小时 | 这条“短线”高铁 为何“砸锅卖铁也要上”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20 23:42
据潮新闻消息,11月20日8时许,首趟试运行列车G55611次从建德站开出,沿着新建杭州至衢州高速铁路(以下简称杭衢高铁)驶向江山站方向进行列车 运行图参数测试,这标志着杭衢高铁建设进入试运行阶段,全线开通运营进入倒计时。 杭衢高铁线路起自杭州市所辖建德市,途经衢州市所辖龙游县、衢江区、柯城区,终至江山市,正线全长约13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共设建德(既 有)、建德南、龙游北、衢江(预留)、衢州西、江山(改扩建)6座车站,桥隧比达78.7%。 解读:杭衢高铁于2020年5月全线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12月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从地图上看,这条高铁全长仅131公里,却被人们视为"浙西命脉",甚 至让衢州当地喊出"杭衢高铁是衢州新一轮发展的生命线,砸锅卖铁也要上。" 浙江当地专家刊文指出,考虑到杭衢高铁未来开通运营的班列次数有限,一方面需管理运营方积极争取杭衢高铁江山站与沪昆铁路,及与九景衢铁路的互 通,以能服务更多更广的客源;另一方面需力争成为高铁城际化运营试点,即能在满足高铁运输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富余运力作为城际铁路,优化运力、 时刻等资源,满足沿线通勤需要。 #动向 广东到2027年算力规模超过60E ...
城市24小时 | 这条“短线”高铁,为何“砸锅卖铁也要上”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20 23:22
杭衢高铁建设进展 - 杭衢高铁于2020年5月全线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12月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目前进入试运行阶段[3][5] - 线路正线全长约13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共设6座车站,桥隧比达78.7%,总投资约236.3亿元[5][6] - 通车后杭州到衢州通行时间将从约1小时缩短至40分钟左右,到上海时间从2个多小时变为90分钟[5] 杭衢高铁战略意义 - 该线路是浙江省加强对安徽、江西、福建等省份辐射开放的关键通道,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向中部地区延伸的重要跳板[6] - 作为国内首条采用"PPP+EPC"模式运作的高速铁路,由社会资本方主导投资和工程总承包建设[6] - 未来需争取与沪昆铁路、九景衢铁路互通以服务更广客源,并力争成为高铁城际化运营试点优化运力资源[7] 数字经济发展目标 - 广东省计划到2027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稳居全国首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6%[8] - 目标打造3个万亿级数字产业集群,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400亿元,算力规模超过60EFLOPS[8]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突破6万家,数据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5%[8] 职业技能与养老服务 - 苏州市未来两年计划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8万人次,高技能人才9万人次[9] - 山东省计划到2029年年底前,城镇社区建设不低于350平方米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1] - 河南省将在全省分批次培育高品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对入选试点给予省级财政资金支持[10] 消费环境与毕业生就业 - 中国拟确定15个城市纳入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试点,2024年境外旅客入境消费占GDP比重约0.5%[14][15] - 2026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270万人,同比增加48万人[13] - 商务部将推动二手车出口由"规模增长"迈向"价值增长",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丰富多元产品[12]
国际合作园区绿色发展投资合作暨中奥苏通生态园十周年成果交流活动举行
扬子晚报网· 2025-11-20 23:12
扬子晚报网讯(通讯员缪思妍记者朱亚运)11月20日,国际合作园区绿色发展投资合作暨中奥苏通生态园十周年成果交流会在南通举行,畅叙国际友谊,共 谋美好未来。南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奥地利驻华大使海沃福,商务部外资司副司长战勇出席活动并致辞。 张彤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南通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感谢并期待与更多外资企业共建专业化特色园区,共促一批合作标杆项目落地见 效,与各方共享机遇、共赢未来。 战勇在致辞中说,国际合作园区是中国开发区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投资中国"的重要载体。中奥苏通生态园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希望生态园根据两 国政府共识,与奥方在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方面继续开展务实合作,为推动两国产业向新、向绿、向好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中国 商务部将一如既往地给予大力支持,也欢迎更多企业来华投资兴业。 海沃福感谢社会各界对中奥苏通生态园发展给予的大力支持。他说,园区交通区位优越,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定位清晰,成功地将经济活力培育与可持 续、高标准的发展诉求相结合,已发展成为长三角地区备受关注和赞誉的创新经济高地。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项目,更是一个生动例证,向大家展示了共同 追求创新、 ...
前10个月广义财政支出增速放缓至5.2%,年末两月待发力|财税益侃
第一财经· 2025-11-20 20:28
增量政策已经陆续出台。 今年以来中国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财政支出保持一定力度,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根据财政部最新数据测算,今年前10个月,广义财政(即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和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约22.1万亿元,同比增 长约0.2%;广义财政支出约30.7万亿元,同比增长约5.2%;广义财政支出超过收入约8.6万亿元,同比增长约21%。 广义财政支出规模及增速,是衡量财政政策积极程度的关键指标。在今年以来广义财政收入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情况下,广义 财政支出保持5.2%的增速,明显高于收入增速。这说明积极财政政策发力,财政支出保持一定力度。广义财政支出增速与前三 季度经济增速(5.2%)持平,支持了经济平稳运行。 从财政支出结构来看,今年财政资金明显向民生领域倾斜,这也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相契 合。 中国银河证券研报分析认为,去年同期基数走高是支出同比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另外,新增政府债大量额度在上半年集中使 用,前置发力导致后劲不足。 与民生关联最为紧密的是全国一般公共预算账本。根据财政部数据,今年前10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约22.6万亿元,同比 增长2%。其中与民生关联最 ...
利好来了!刚刚,重磅发布!
券商中国· 2025-11-20 20:17
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算力,又迎重磅政策支持! 11月20日下午消息,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方案(2025—2027 年)》。其中提出,到2027年,打造3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万亿级数字产业集群,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 4400亿元,算力规模超过60EFLOPS(每秒浮点运算次数)。 方案提到,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机器人+"行动。支持广州、深 圳建设与超大城市经济发展相匹配的算力供给体系。出台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文件,加快推进数据产 业集聚区建设。 来看详细报道! 广东重磅发布 日前,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 《建设方案》)。目标到2027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稳居全国首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 16%,打造3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万亿级数字产业集群,培育若干高价值数字产业新赛道,数据产业规模年均 复合增长率超15%,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4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突破6万家,算力规 模超过60EFLOPS,将广东打造为国际一流数 ...
广东,重磅方案落地!
证券时报网· 2025-11-20 19:27
建设方案核心目标 - 到2027年将广东打造为国际一流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全球数字化水平最高的湾区 [1] - 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稳居全国首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6% [1] - 打造3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万亿级数字产业集群,培育若干高价值数字产业新赛道 [1] - 数据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5%,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400亿元 [1]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突破6万家,算力规模超过60EFLOPS [1] 六大主要任务 - 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强化核心要素供给,着重推动数据要素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 [2] - 优化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底座,统筹构建可信数据流通、绿色协同算力、空天地海通信三张网 [2] - 推进适数化改革,围绕数字经济治理、平台企业培育、关键要素保障、政务服务升级破除制度障碍 [2] -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以数字技术带动数据—算力—算法—终端全链条创新发展,打造国际一流数字产业集群 [3] - 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深化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加速企业、产业、城乡三类主体的数智升级 [3] - 深化数字经济协同发展,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省际合作、国际合作构建高水平开放合作新格局 [3] 国家层面部署与背景 - 国家数据局正式批复包含广东省在内的7个地区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围绕7方面158项改革举措开展试点 [4] - 试验区建设突出问题导向、长短结合,布局要素、设施、创新、产业、转型、合作、治理等7方面重点任务 [5] - 国家数据局正围绕企业、城市、集群、试验区四类关键载体推进政策组合拳,将推动深化智慧城市发展等行动计划 [5] 其他试验区重点方向 - 上海将依托长三角数据合作机制,深化数据共享与协同,共建长三角万亿级规模数字产业集群 [6] - 江苏通过制度创新、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场景赋能四维协同,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路径 [6] - 浙江坚持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和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双向赋能,深化创新体系建设推进科技与产业融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