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数据局:今年底数据流通节点城市将扩大到50个左右
中国证券报· 2025-08-15 08:38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成就 - 截至2025年6月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较2020年增长5倍 [2] - 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较2020年增长34倍 [2] -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2] - 预计到今年底数据流通节点城市规模将扩大到50个左右覆盖80%的省区市 [1][3] - 目前已建成包括北上广深杭等25个城市节点布局16个省区市的数据基础设施架构并于7月底全面完成互联互通 [3] 数据要素市场化与制度创新 - 体系化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去年推出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21项政策今年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多项制度 [2] - 试点数据语料作价入股等新模式引导企业将高质量数据集折算为股权投入相关企业 [4][5] - 截至今年6月底各地高质量数据集累计交易额近40亿元数据交易机构挂牌高质量数据集总规模达246PB [1][4] 数字经济发展与产业增长 - 截至2024年底软件收入规模较2020年增长80%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超70% [2] - 数字经济发展带动新增超100个新型职业创造新就业机会 [2] -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接入各类主体超过2000家支撑政务治理金融风控等上百个场景应用上架近万个数据产品 [3] 人工智能数据资源发展 - 截至6月底已建设高质量数据集超过3.5万个总体量超过400PB相当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总量的140倍 [4] - 国家数据局已布局成都沈阳合肥等7个数据标注基地以支撑数据标注产业发展 [5] - 下一步将加快打造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数据高地培育为优质数据买单的市场共识 [5] 数字技术自主创新 - 集成电路形成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和装备的完整产业链国产操作系统加速崛起 [2]
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数字服务普惠便捷,数据市场快速成长 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人民日报· 2025-08-15 08:37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技术等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截至今年6月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 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1] - 国家数据局组织可信数据空间等6个技术路线的创新探索 针对数据领域"找数用数难""规模流通难""跨域加工难"等难题 [8] -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印发 可信数据空间创新试点积极开展 推动数据交易机构互认互通 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实现数据产品"一地上架、全国互认" [7] 数字服务普及情况 - 我国网民数量达11.23亿 互联网普及率达79.7% [2] - 全国互联网医院年服务量超过1亿人次 全国医保码用户超过12亿人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 [2] - 全国10.7亿人领用电子社保卡 覆盖75%以上人口 长三角、成渝等城市群逐步实现"一卡通"区域服务互联互通 [2] 数字生活应用场景 - 全国5A级旅游景区数字化改造完成率达100% 数字孪生、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应用广泛 [2] - 即时零售、智能网联汽车、微短剧等数字消费新业态新产品涌现 [2] -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纵深推进 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持续深化 公共服务"一网通享"效能提升 [3] 数据要素市场化 - 今年上半年主要数据交易机构新上架数据产品达3328个 同比增长70% 其中人工智能领域高质量数据集产品同比增长2.8倍 [7] - 今年二季度主要数据交易机构新增供需主体达2600多家 一批从事数据标注、治理、交易服务等业务的企业快速成长 [7] - 公共数据资源登记、授权运营、价格机制相关政策已发布实施 国家登记平台覆盖超过78个国民经济大类 [4] 数据应用示范成果 - 国家数据局打造"数据要素×"、公共数据"跑起来"等品牌 已发布70个示范场景 覆盖智慧农业、医疗健康、交通物流等重点行业领域 [4] - 医保部门通过海量数据分析精准识别欺诈骗保线索 一些城市开展政企数据合作实现道路信号灯智能调控 服装企业利用消费数据开展个性化设计生产 [4] - 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已建设高质量数据集超过3.5万个 国家数据局将加快打造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数据高地 [5][6]
年底前将数据流通节点城市扩至50个左右……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证券时报· 2025-08-14 17:22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成就 - 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较2020年增长5倍 [2] - 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较2020年增长34倍 [2] -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2] - 鸿蒙生态设备总量突破11.9亿台,覆盖1200多类产品 [2] 数据要素市场化政策与制度 - 今年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余项制度 [1][4] - 去年已推出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21项政策 [4] - 国家数据局体系化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2] 数据产业发展与规模 - 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40万家,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17% [5] - 2024年长三角数据产业规模占全国22.6%,集聚数据企业超10万家 [6] - 数据产业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新增长点,预计未来保持高增长 [5] 数据交易与产品增长 - 今年上半年主要数据交易机构新上架数据产品3328个,同比增长70% [3] - 高质量数据集产品同比增长2.8倍 [3] - 截至今年6月底,高质量数据集累计交易额近40亿元 [9] 数据流通节点与基础设施建设 - 目前已建成包含25个城市的数据流通节点城市 [8] - 预计年底前节点城市规模将扩至50个左右,覆盖80%的省(区、市) [8] - 已布局16个省(区、市)的数据基础设施架构,7月底全面完成互联互通 [8] 高质量数据集建设与AI应用 - 截至今年6月底,建设高质量数据集超3.5万个,总体量超400PB [9] - 数据交易机构挂牌高质量数据集总规模达246PB [9] - 人工智能日均Token消耗量从2024年初的1千亿增至今年6月底的30万亿,增长300多倍 [9] 数据赋能行业应用案例 - 农业企业利用数据赋能智慧施肥,综合提升产量5.5% [5] - 工业企业依托测井数据开发行业大模型,钻井决策效率提升15倍 [5] - 服务业企业利用公路货运数据实现分钟级车货匹配,提升单车运行效率30%以上 [5] - 农商行运用社保数据推出"社保e贷",不良贷款率降至0.28%,自助办贷最快5分钟内完成 [3] 数据产业试点与新模式 - 今年计划部署一批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试点 [1][6] - 上海、天津、安徽等地试点"数据语料作价入股"新模式 [1][9] - 已布局成都、沈阳、合肥等7个数据标注基地支撑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1][9] 数据资源生产与应用场景 - 2024年我国数据生产量达41.06泽字节,相当于1564万个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数据资源总量 [7] - 基于气象数据开发的产品和服务超1.4万个,支撑近13万个应用场景 [7] - 服装企业利用消费数据实现柔性供应链,设计生产发货最快仅需3-7天 [7]
“十四五”以来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新华社· 2025-08-14 13:52
刘烈宏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体系化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 拳",推动海量数据优势不断转化为国家竞争新优势。 "展望'十五五',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在数字中国建设的征程上取得更大成就,推动数据要素赋能 经济社会发展,让全体人民更好共享数字化发展红利。"刘烈宏说。 针对我国在高端芯片、操作系统等方面自主可控不足的问题,刘烈宏介绍,经过多年持续攻坚,数 字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这些问题逐步解决,展现出我国显著的发展成绩。我国集成电路加快 布局,形成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和装备的完整产业链;国产操作系统加速崛起,鸿蒙系统 生态设备总量突破11.9亿台,为手机、汽车、家电等1200多类产品装上"智能中枢";我国人工智能综合 实力实现整体性、系统性跃升,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人形机器人、智能终端等领域不 断突破。 "十四五"以来,我国数据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据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研究,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 数量超过40万家,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17%;截至2024年底,我国软件收入 规模较2020年增长80%,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 ...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今年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多项制度
南方都市报· 2025-08-14 13:32
数字基础设施发展 - 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 较2020年增长5倍 [1] - 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 较2020年增长34倍 [1] -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1] 数字技术创新突破 - 集成电路形成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装备完整产业链 [2] - 鸿蒙生态设备总量突破11.9亿台 覆盖1200多类产品 [2] - 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60% 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持续突破 [2] 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 推出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21项政策 将推数据产权等10多项制度 [1][2] - 实施"数据要素×"行动 开展公共数据示范场景建设 [2] - 数据交易日趋活跃 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加速构建 [2] 数字经济发展动能 - 软件收入规模较2020年增长80% [3] - 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超70% [3] - 建成超万家智能工厂 覆盖超80%制造业行业大类 [3] 数字公共服务提升 - "高效办成一件事"进入制度化常态化阶段 [3] - 新生儿出生业务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实现数天内办结 [3] - 数字技术提升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公平普惠水平 [3]
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将如何利好汽车业?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12 13:41
北京市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实施意见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政策核心内容 - 北京市发布《关于加快北京市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实施意见》 提出20条具体举措 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 构建完整的数据治理与开发利用体系 [3][4] - 优先在交通领域推动高价值数据开放 包括交通流量 道路实时状态 信号灯配时等动态数据 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关键支撑 [4] 智能驾驶技术发展 - 城市级交通数据平台接入将优化自动驾驶算法训练 结合路口拥堵数据实现导航策略动态调整 提升L3级以上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速度 [5] - 预计到2030年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超60% L3级以上功能广泛应用 带动车载软件和数据服务新增产值千亿元 [11] 用户服务升级 - 政务与消费数据融合助力车企构建精准用户画像 针对长途驾驶用户优化座椅舒适性配置 为新能源车主提供充电桩位置预测和电池健康管理服务 [6] - 车联网实现车辆与基础设施实时通信 获取交通信号灯 道路施工等信息 优化行驶策略并预防事故 [12] 产业链效率提升 - 供应链数据共享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零部件溯源 降低供应链风险 工业互联网数据推动"按需生产"模式 缩短新车上市周期30%以上 [7] - 汽车后市场数据共享支持预防性维护建议 UBI车险基于驾驶行为定价 保费成本降低15-20% [8] 商业模式转型 - 车企从"卖车"转向数据服务型企业 软件升级 个性化定制等服务创造新增值点 用户粘性提升40% [13] - 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授权运营机制激活数据交易所 脱敏交通数据用于开发多模式出行规划等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9][10] 电动化与智能化协同 - 新能源汽车充电习惯数据优化电池管理系统 延长电池寿命20% 充电设施布局科学化使利用率提升35% [11] - 自动驾驶算法训练素材库扩容 复杂路况应对能力增强 事故率预计下降50% [11][12]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聚焦交通物流、低空经济、医疗健康等重点领域,鼓励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应用
第一财经· 2025-08-11 21:32
政策法规支持 - 《政务数据共享条例》以系统性法规形式明确政务数据共享的体制、路径、规则、保障措施和法律责任 [1] - 该条例为打破数据孤岛、释放数据价值、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提供制度保障 [1] - 国家数据局将以落实《条例》为契机,强化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1+3"政策实施 [1] 行业发展重点 - 持续推进公共数据示范场景建设,聚焦交通物流、卫星遥感、低空经济、气象服务、医疗健康等重点领域 [1] - 鼓励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的融合应用,着力打造企业群众可感可及的应用场景 [1] - 通过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培育新业态、新模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1] 数据价值释放 - 政策旨在更好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 [1] - 推动形成工作合力以强化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1]
《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研究报告(2025)》:数据要素有望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搜狐财经· 2025-08-06 15:24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发展现状 -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是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制度和改革方向 对催生新产业、新模式和新质生产力具有重大意义 [1] - 2024年我国在数据要素开发利用领域持续取得突破 市场建设加快 赋能经济发展力度加大 支撑新质生产力培育 [1] - 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加速推进 国家数据局启动第一批18个示范场景建设 筹划在16个城市开展物流数据开放互联专项试点 [1] - "数据要素×"大赛聚焦12个重点行业和领域 推动数据在不同场景发挥乘数效应 成为市场化配置改革重要抓手 [1] 数据要素市场交易规模与生态 - 数据交易所功能持续优化升级 交易品类涵盖金融、医疗、工业等多个关键领域 构建多元化、多层次交易生态体系 [1] - 行业头部企业积极参与数据交易 通过数据共享与合作催生大量创新商业模式 [1] - 数据企业数量从11万家增长到超过100万家 成为数据产业重要组成部分 在盘活数据资源中发挥关键作用 [2] - 涌现服务型、应用型、技术型数据商 为市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 数据要素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 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张 数据要素有望成为经济增长关键驱动力 [2] - 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广泛应用将解决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 促进跨部门、跨行业数据共享流通 [2] - 需加快完善数据产权制度 明确持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 为数据流通交易奠定基础 [2] - 构建统一规范的数据交易规则体系 加强监管确保市场公平公正透明 [2] 推动市场发展的关键措施 - 加快布局高性能计算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等算力设施 提升算力规模和质量 [3] - 建设高速泛在、智能敏捷的数据传输网络 提升数据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3] - 加大隐私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研发投入 推动成果转化与规模化应用 [3] - 激活政府部门、企业、科研院所等多元主体参与市场交易的积极性 [3] - 支持专业数据运营商、可信数据服务商等第三方机构发展 [3] - 构建涵盖数据供给、确权登记、评估定价、交易流通等环节的全链条产业生态 [3]
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首场新闻发布会召开 因地制宜探索特色发展路径
证券日报网· 2025-07-25 21:26
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进展 政策部署与组织架构 - 国家数据局2025年印发通知支持地方在数据产权、市场生态培育等8方面推进35项试验任务 [1] - 10个试验区均将建设纳入地方重点工作 北京统一全市数据工作框架 浙江写入省党代会报告 湖北列为重大改革事项 [1] - 各地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 如山东在数字强省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协调机制 实施"揭榜挂帅"行动凝聚社会力量 [3] 区域特色化探索 - 北京聚焦制度与实践协同 提升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科学性 [2] - 浙江依托体制机制优势推动数据技术与产业创新 [2] - 山东在工业制造等23个行业领域开展专项试点 济南平阴县玫瑰产业通过数据整合实现全产业链产值翻倍至60亿元 [3] - 安徽首创"数据券""算力券"政策 对算力使用方给予最高20%补助 累计兑现4亿元服务200余家企业 [4][5] 创新实践成果 - 安徽培育省级数据企业和产业园 涌现行业领先企业 [2] - 北京金融数据专区服务60余家金融机构及70万市场主体超4亿次 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交易规模破百亿覆盖26省市 [4] - 山东通过整合15项公共数据提升玫瑰产业效率 鲜花收购效率提升80% 深加工原料比例从2%增至32% [3] 战略定位与未来方向 - 试验区承担探索数据产权界定、流通交易等基础制度的使命 目标形成可复制的全国性规范 [5] - 北京正拓展气象、"三医"等新数据专区 安徽持续优化"算力券"政策撬动产业投入 [4][5]
国家数据局将及时评估试验区建设 实现“一地创新、全国复用”
中国新闻网· 2025-07-25 15:38
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 - 国家数据局将加大力度支持试验区建设 及时跟踪评估 积极推进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 [1] - 2025年国家数据局印发通知 支持地方在数据产权 市场生态培育等8方面重点推进35项试验任务 [1] - 试验区建设呈现三方面特点 高位推动广泛动员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积极探索改革攻坚 [1] - 各地数据部门发挥统筹协调作用 构筑推进试验区建设的整体合力 北京80%试验任务有市场主体参与 [1] 地方特色化探索 - 山东河南贵州辽宁结合区位特点和产业优势 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路径 [2] - 安徽探索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 [2] - 湖北湖南发挥实体经济基础和数据应用场景优势 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2] - 海南探索数据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机制 [2] 创新应用案例 - 北京打造"领域+场景"公共数据专区授权运营模式 服务60余家金融机构和70万家市场主体超4亿次 [2] - 湖北在170家医院部署病理AI系统 联通三甲医院病理医生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 [2] - 山东打造公路运行监测与预警发布体系 实现97%事故1小时内处理完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