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样
搜索文档
税务部门首次披露“新三样”领域偷骗税案件
期货日报· 2025-08-19 00:10
行业监管动态 - 税务部门首次披露"新三样"领域偷骗税案件 涉及电动汽车 锂电池 光伏产品行业[1] - 少数经营主体在缴税较少情况下违规骗享税费优惠 破坏税收环境公平性[1] - 违规行为助长低价低效无序竞争 加剧产能过剩并影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1] 具体违规手法 - 企业将非直接从事研发人员工资费用纳入研发支出申报 违规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1] - 骗税团伙操控多家新能源企业虚开发票 虚构生产加工假象骗取出口退税款[1] - 通过将不能退税产品以"新三样"名义出口 非法获取国家出口退税款[1] 政策背景 - 国家部署实施一系列针对"新三样"领域的税费优惠政策[1] - 政策本意是支持相关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并激励行业创新[1]
少数“新三样”企业边享受优惠扶持边偷税 税务总局首次曝光
南方都市报· 2025-08-18 23:43
税务部门曝光"新三样"领域偷骗税案件 - 国家税务总局首次披露"新三样"领域2起偷骗税案件,警示违法行为将受严惩 [1] - 江西南氏锂电新材料公司通过扩大研发人员范围,将668.22万元非研发人员工资纳入研发支出申报,违规享受税费优惠 [1] - 该公司还存在其他少缴税款行为,被追缴税费、罚款共计571.9万元并加收滞纳金 [1] - 深圳林嘉阳骗税团伙操控11家企业,虚构生产加工假象,将"铅酸蓄电池"以"锂电池"名义出口,骗取出口退税1.49亿元 [2] - 该团伙被追缴1.49亿元退税款并处1倍罚款,主犯被判12年6个月有期徒刑并处罚金7000万元 [2] - 其他18名涉案人员被判3年至11年6个月不等有期徒刑 [2] "新三样"领域税收违规现象 - 少数"新三样"企业在享受税费优惠政策的同时,通过虚开发票、违规扣除等手段偷逃税款 [3] - 部分企业与犯罪集团勾连骗取出口退税 [3] - 违规企业将"节省"成本用于降价竞争,加剧产能过剩,损害行业生态 [3] 专家观点 - 中国政法大学专家指出"新三样"作为国家重点支持产业,更应守住法律边界 [3] - 建议企业将精力放在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而非税收违规 [3]
国家税务总局 首次披露
上海证券报· 2025-08-18 22:00
税务监管行动 - 国家税务总局首次曝光"新三样"领域偷骗税案件 旨在警示违法行为将受严惩[1] - 税务部门依法查处江西南氏锂电新材料有限公司骗享税费优惠案件 追缴税费及罚款共计571.9万元[1] - 税务部门依法查处深圳犯罪团伙虚开发票骗取出口退税案件 追缴出口退税款1.49亿元并处1倍罚款[2] 企业违法行为细节 - 江西南氏锂电在2021至2023年通过扩大研发人员范围 将非直接从事研发人员工资费用668.22万元违规纳入研发支出申报[1] - 深圳骗税团伙2019至2022年操控11家企业 将不能退税的"铅酸蓄电池"以"锂电池"名义出口骗取退税款1.49亿元[2] - 深圳案件主犯林嘉阳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7000万元 其他18名涉案人员获刑三年至十一年六个月[2] 行业影响与政策导向 - 少数"新三样"企业违规骗享税费优惠 助长低价低效无序竞争并加剧产能过剩[1] - 国家实施税费优惠政策支持"新三样"领域经营主体快速发展 但要求合法合规享受优惠[1][3] - 税务部门推动政策红利直达专注技术创新与品质提升的企业 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3]
骗取出口退税1.49亿元,犯罪团伙被判刑!
金融时报· 2025-08-18 20:21
案件披露 - 国家税务总局首次披露"新三样"领域(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2起偷骗税案件 [1] - 案件一:2019-2022年深圳道为新能源科技等11家企业通过虚开发票将"铅酸蓄电池"伪报为"锂电池"出口 骗取出口退税款1.49亿元 [1] - 案件二:2021-2023年江西南氏锂电新材料违规将668.22万元非研发人员工资纳入研发支出申报 骗取税费优惠 [2] 处罚结果 - 深圳案件追缴1.49亿元退税款并处1倍罚款 主犯林嘉阳被判12年6个月并处罚金7000万元 其他18人获刑3-11年6个月 [1] - 江西案件追缴税费及罚款合计571.9万元 并加收滞纳金 [2] 行业影响 - 偷骗税行为违背税费优惠激励创新初衷 破坏税收公平环境 [2] - 部分企业将"省"出资金用于降价竞争 导致低价低效无序"内卷" 破坏行业发展生态和市场秩序 [2] - 违法行为制约行业发展 成为产业"绊脚石"而非助力 [3] 专家观点 - 税收优惠政策本意是支持企业投入研发提升品质 企业应专注技术创新而非税收违规 [3] - 查处违法行为有利于营造公平税收环境 保障市场规则统一 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3] - 严肃执法可遏制"内卷式"竞争 助推价格回升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3] 政策导向 - 税务部门将持续推进依法治税 严肃查处破坏市场秩序的税收违法行为 [3] - 维护法治公平税收环境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举措 [3]
“新三样”领域2起偷骗税案件曝光!产业发展越火热,企业越要坚守合规底线
新华财经· 2025-08-18 19:39
税务监管行动 - 国家税务总局首次曝光"新三样"领域2起偷骗税案件 警示违法行为将受严惩[1] - 江西南氏锂电公司2021至2023年通过虚增研发人员方式 将668.22万元非研发人员工资违规纳入研发支出申报[1] - 骗税团伙将不能退税的"铅酸蓄电池"伪报为可退税的"锂电池"出口 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1.49亿元[1] 行业影响分析 - 查处违法行为有利于营造法治公平税收环境 遏制"内卷式"竞争并推动过剩产能退出[2] - 违规行为导致税收成本外部化 严重影响公平竞争并成为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2] - "新三样"产业面临盈利能力减弱问题 需推动从政策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2] 政策导向 - 需依据产业发展阶段和技术进步情况 适时调整优化财政补贴标准与范围[2] - 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势在必行 以支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2] - 享受税费优惠必须以合法合规为前提 需守住依法纳税底线[3]
曝光偷骗税!税务部门首次披露“新三样”领域违法案件
中证网· 2025-08-18 18:26
税务部门首次曝光"新三样"领域偷骗税案件 - 税务部门首次披露"新三样"领域两起偷骗税案件 凸显监管力度加强[1] 江西南氏锂电新材料有限公司案件细节 - 公司通过扩大研发人员范围将非直接从事研发工作的人员工资费用668.22万元纳入研发支出申报[1] - 公司违规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费优惠并存在其他少缴税款违法行为[1] - 税务部门追缴税费及罚款共计571.9万元并依法加收滞纳金[1] 深圳犯罪团伙虚开发票骗取出口退税案件 - 犯罪团伙通过操控11家企业从上游虚开团伙取得品名为"铅酸蓄电池"的虚开发票[2] - 团伙虚构生产加工假象将以不能退税的"铅酸蓄电池"伪造成可退税的"锂电池"出口[2] - 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总额达1.49亿元[2] - 主犯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7000万元 其他18名涉案人员被判处三年至十一年六个月不等有期徒刑[2] 行业政策背景及影响 - 国家对新三样领域实施系列税费优惠政策支持经营主体快速发展[3] - 少数企业违规骗享税费优惠违背政策初衷 破坏税收公平环境[3] - 违规行为助长低价低效无序竞争 加剧产能过剩并破坏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3] 税务部门监管导向 - 税务部门强调享受税费优惠必须以合法合规为前提[3] - 持续推动政策红利直达专注技术创新与品质提升的企业[3] - 依法查处违法行为防止税收成本外部化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3]
借“锂电池”出口骗税上亿元!19人被判刑
第一财经· 2025-08-18 17:18
税务部门严打"新三样"领域偷税骗税 8月18日,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公布一起"新三样"领域犯罪团伙虚开发票骗取出口退税案件,骗 税金额超1亿元。 经查,2019年至2022年,林嘉阳为首的骗税团伙为获取非法利益,通过操控深圳市道为新能源科技有限 公司等11家企业,从上游虚开团伙控制的新能源公司取得品名为"铅酸蓄电池"的虚开发票后,虚构生产 加工假象,将不能退税的"铅酸蓄电池",以可退税的"锂电池"名义出口,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1.49亿 元。 2023年8月,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稽查局依据相关法规,追缴骗取出口退税款1.49亿元,并处1倍 罚款。2025年4月,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判决,主犯林嘉阳犯骗取出口退税罪,判处有期徒 刑十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7000万元;其他18名涉案人员因犯出口骗税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非 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至十一年六个月不等。 除此之外,同日国家税务总局宜春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依法查处江西南氏锂电新材料有限公司骗享税费 优惠案件。 经查,2021至2023年,该公司通过扩大研发人员范围,将非直接从事研发工作的人员工资费用668.22万 元纳入研发支出进行 ...
前7个月外贸运行向上向好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5:11
外贸总体表现 - 前7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7万亿元 同比增长3.5% 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 [1] - 7月单月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 同比增长6.7% 增速创年内新高 其中出口2.31万亿元增长8% 进口1.6万亿元增长4.8% [1] - 外贸运行保持向上向好势头 主要得益于外围经济形势好转及供给结构优化 [1] 产品结构分析 - 前7个月机电产品出口9.18万亿元 占出口总值60% 同比增长9.3% 其中集成电路出口增长21.8% 汽车增长10.9% [2] - 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下跌 机电产品进口值增长 [2] 贸易方式与伙伴 - 一般贸易进出口16.44万亿元 占外贸总值64% 加工贸易和保税物流进出口分别增长6.3%和6% [2] - 对东盟/欧盟/非洲/中亚进出口分别增长9.4%/3.9%/17.2%/16.3% 其中东盟与欧盟合计占外贸总值30% [2] -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5.5% [2] 民营企业贡献 - 民营企业进出口14.68万亿元 占外贸总值57.1% 同比增长7.4% 其中出口10.04万亿元占65.6% 进口4.64万亿元占44.7% [2] - 民营企业出口商品灵活性强 抗风险能力突出 是增强外贸韧性的核心力量 [3]
2025年7月进出口数据点评:新兴市场支撑出口作用进一步显现
光大证券· 2025-08-07 21:16
出口表现 - 2025年7月出口总额3217.8亿美元,同比增长7.2%,高于预期的5.8%[1][3] - 对东盟、非洲、拉丁美洲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6.6%、42.4%、7.7%,新兴市场支撑作用显著[3][5] - 美国占中国出口份额降至11.1%,欧盟和东盟分别占15.5%和17%[5][9] 进口表现 - 7月进口2235.4亿美元,同比增长4.1%,高于预期的0.3%[1] - 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强劲,集成电路和医疗仪器同比分别增长13.0%和21.2%[20] 产品结构 - 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对整体进出口增长贡献率超四成,高端机床、工业机器人出口分别增长23.4%和62.2%[16] - "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前7个月出口额增长14.9%[17] -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同比下滑0.7%,拉动作用较弱[16] 短期展望 - 8月7日美国新对等关税政策落地,转运商品将收取40%关税,"抢出口"效应消退[22] - 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在7月底8月初环比回落5%[24] 长期展望 - 全球贸易增速或放缓,非美区域(尤其是新兴市场)是稳出口关键[23] - 7月全球制造业PMI回落至49.7%,中国新出口订单PMI降至47.1%[27][29]
上半年进出口1367.6亿元量质齐升 长沙外贸“朋友圈”持续扩容
长沙晚报· 2025-08-02 18:53
长沙外贸表现 - 上半年长沙进出口总额1367.6亿元,同比增长1.2%,占全省52.1% [1] - 6月单月进出口276.6亿元,增长13.5%,规模达近两年新高 [1] - 与221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贸往来,其中对近六成地区实现增长,外贸规模超10亿元的伙伴达33个 [2] 外贸市场多元化 - 湖南艾臣科技上半年销售额近2亿美元,产品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对非洲的南非、坦桑尼亚、肯尼亚外贸增速较前5个月分别扩大44.6、34.4、75个百分点 [3] - 对中东的阿联酋、以色列、卡塔尔平均增速达144% [3] - 对最不发达国家进出口74.2亿元,增长35.3% [3] 新兴产品出口表现 - "新三样"产品(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出口77.4亿元,增长77.5% [5] - 电动汽车出口51.6亿元,增长68.3% [5] - 湖南红太阳新能源对外贸易同比增长30% [5] - 海关监管创新为"新三样"企业节省成本约600万元 [5] 传统产品出口情况 - 工程机械出口增长0.9% [6] - 烟花爆竹出口增长25.1% [6] 对非贸易发展 - 上半年长沙对非进出口151.9亿元,增长59.5%,创历史新高 [8] - 出口99.5亿元,增长38.6%;进口52.4亿元,增长123.9% [8] - 工程机械产品出口15.9亿元,增长74.7% [8] - 自非洲进口农产品显著增长:芝麻7227.1万元(+79.2%)、鱼产品3119.8万元(+142.6%)、咖啡669.2万元(+199.9%) [8] - 赞美汽车上半年整车出口超去年全年,月均出口500-800台,创汇500-800万美元 [8] 政策支持措施 - 发布"2025年稳外贸十条措施" [9] - 帮助40家企业解决融资等问题 [9] - 为外贸企业授信20.75亿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