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型能源体系
icon
搜索文档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赋能新能源发展 助力开启绿电消费新篇章
国家能源局· 2025-06-02 14:05
绿电直连定义与适用范围 - 国家首次明确绿电直连定义:风光等新能源通过专用电力线路与单一用户直接连接,不接入公共电网,可选择离网或并网运行模式 [3] - 适用场景包括新增负荷配套新能源建设、存量负荷满足自备电厂基金清缴条件、出口外向型企业利用周边资源、存量新能源项目未建接入工程或消纳不足时变更手续 [4] - 电源投资主体多元化:可由负荷方、发电企业或合资公司投资,直连线路由负荷/电源主体投资,非同一主体需签订长期购电协议 [5] 项目建设与运营模式 - 突破传统电网统一接网模式,允许负荷与电源方自主投资直连线路,余电上网比例由地方根据消纳能力灵活设定 [5] - 并网型项目需与公共电网明确产权分界点的安全责任界面,内部需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6][7] - 调度管理分两类:需求响应项目接入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参与现货/辅助服务的项目接入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 [7] 市场交易与价格机制 - 绿电直连项目整体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非同一投资主体可参照虚拟电厂模式聚合注册 [8] - 明确禁止电网企业代理购电,负荷方需直接参与市场交易 [8] - 价格结算机制要求项目缴纳输配电费、系统运行费、交叉补贴等费用,确保与其他用户公平承担社会责任 [8] 政策背景与行业影响 - 国家"双碳"战略下新能源开发规模全球第一,分布式新能源快速发展,《通知》为绿电直连提供规划建设指引 [2] - 欧盟电池法案推动"绿电直连"概念普及,国内政策填补定义空白并激发新能源投资热情 [3][4] - 新模式通过就近消纳提升新能源利用率,同时需协调电网安全运行与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5][7]
广西首条百万千瓦级抽水蓄能电站能源“大动脉”投运
中国新闻网· 2025-05-27 21:14
中新网南宁5月27日电 (陆冬琦 陈伯鑫 罗欢 敬敏)5月26日晚,广西首座抽水蓄能电站配套工程——南宁 抽水蓄能电站500千伏送出线路工程顺利投产,助力广西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为经 济发展提供更加可靠、清洁的能源支撑。 南宁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2022年主体工程全面开工,目前上库大坝已完成封顶,下库 已下闸蓄水,预计2025年底全面建成投产发电。 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高级经理孙艳表示,抽水蓄能是电力系统的"巨型充电宝",在 保障电力供应、电网安全、促进新能源消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调节器、稳定器、启动器"等多 重作用,已经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支撑。随着双碳目标推进,新能源占比 不断提升,抽水蓄能的重要性还将进一步凸显。 据统计,今年1—4月,广西新能源新增装机容量445.8万千瓦,占全部新增装机容量的81.2%。当前,广 西抽水蓄能产业进入新发展阶段,在建抽水蓄能电站分布在钦州、南宁、贵港、玉林、桂林、百色、来 宾七地。(完) 图为南宁 抽水蓄能电站500千伏送出线路工程现场。马华斌 摄 据介绍,作为广西首座抽水蓄能电站电能输送的 ...
宁夏成为全国首个绿电园区建设省域推进的省份
中国新闻网· 2025-05-24 11:40
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 - 宁夏以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为牵引,赋能特色优势产业绿电园区建设,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成为全国首个省域推进的省份,高水平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 [1] - 宁夏拥有完整的煤、电、化工、新能源产业链,是我国现代煤化工创新高地、"西电东送"重要基地、"西气东输"最大枢纽以及国家风电光伏重要基地 [1] - 目前新能源装机达到4456万千瓦,占宁夏电力总装机的57% [1] 化石能源与天然气供应 - 宁夏将加大化石能源供应能力,推动已核准的韦三、银星一井扩建等煤矿项目尽快开工,加快在建煤矿进度,确保新投产矿井2025年达产稳产,力争煤炭产量突破1.05亿吨 [1] - 加大青石峁、定北气田开发投入,2025年新增天然气产能3亿方,产量达到8亿方 [1] - 加速西气东输三线中段宁夏段建设,构建"多气源互补、多管道联网"的供气网络,提升天然气应急调峰能力 [1] 绿电园区与新能源项目建设 - 高效建设绿电园区项目,确保国家第二批"沙戈荒"大基地项目年底全部并网,加快"宁电入湘"配套8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建设,提升外送绿电能力 [1] - 2025年宁夏新增新型储能300万千瓦,探索在宁东、吴忠、中卫等新能源富集区建设百万千瓦级储能电站,推动储能规模化建设 [2] - 优化储能电站布局,开展"僵尸"项目清理,释放电网接入空间 [2] 储能技术与市场机制 - 持续优化电力市场运行机制,推动独立储能全面参与市场,探索"容量租赁+现货市场+容量补偿"收益模式,储能综合利用小时数提升至1100小时以上 [2] - 加快牛首山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推动牛首山东项目开工,争取峡口项目核准,推进中宁、三道埫2个项目前期工作 [2] - 加快建设新型储能,引导发展熔盐、液流等多种技术路线,抓好国能灵武电厂飞轮储能、大唐中宁压缩空气储能等示范项目建设运行 [2] 高载能行业节能降碳 - 持续推进高载能行业节能降碳,深化实施钢铁、水泥、电解铝、合成氨、炼油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深入挖掘节能降碳潜力 [2] - 加快专项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力争在2025年底前钢铁、电解铝、合成氨、炼油行业产能能效标杆水平比例达到30%、水泥25% [2] - 积极建设零碳低碳园区 [2]
北京天然气消费量居全球第二
北京青年报· 2025-05-21 08:39
大会概况 - 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举办,直接收入超过2亿元 [1] - 大会吸引70多个国家3000余名代表参与,国际代表占比40%,1500家参会企业中外国企业占比53.4% [2] - 展览面积达5万平方米,参展商298家(外国企业占40%),创历届规模之最 [2] 行业数据与趋势 - 北京市天然气年消费占能源结构超35%,为全球天然气消费量第二大城市 [1][3] - 北京形成"三种气源、八大通道、10兆帕大环"供气格局,近五年改造老旧燃气管道1400余公里 [3] - 次高压以上燃气站(箱)泄漏实时监测覆盖率已达100% [3] 技术创新与展示 - 北京燃气集团展示"巡检精灵"机器狗,搭载高精度传感器可检测微泄漏,管网总里程超3.6万公里,年供气240亿立方米 [5] - 展出"自驱式电磁超声内检测装备"(不停输检测焊缝缺陷)和"燃气管道智能焊接装备"(融合机械臂与AI算法) [5] 政策与战略方向 - 北京将构建清洁低碳新型能源体系,推进供热热源从天然气为主转向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多能耦合 [4] - 推动燃气与大数据、人工智能融合,加快重点领域技术突破 [4] 国际合作与平台 - 大会发布《全球燃气产业低碳发展北京宣言》,设立"绿色北京会客厅"展示十年绿色发展成果 [2][6] - 已梳理180余家意向合作企业,推动能源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国际合作 [6]
东方电子(000682) - 东方电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5
2025-05-15 21:03
公司业务发展与市场环境 - 威思顿产业园区投资是因现有生产场地饱和,基于公司及威思顿业务发展战略规划扩建,新型电力系统和能源体系建设带来市场机遇,公司将利用技术和市场优势推动产业升级 [1] - 公司虚拟电厂形成全产业链,技术国际领先,已实现多场景实用化应用,后续会加大研发和市场开拓力度 [3] - 2024 年公司新中标额超 100 亿元,业务分电网内和电网外,各业务板块发展良好 [4] - 2024 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 4.13 亿元,同比增长 10.62%,产品以配网产品为主,已进入多个市场,未来围绕“突破、提升”拓展业务 [4][5][14] 公司发展规划 - 2025 年巩固现有成果,拓展储能及新能源、综合能源及虚拟电厂、人工智能、微电网等新赛道 [6] - 聚焦智慧电网、智慧能源和智慧城市三大核心业务领域,打造六大产业方向核心竞争力,加大多方面研发投入 [7] 公司经营情况相关问题回复 - 目前没有重组计划 [8] - 电表业务发展未到顶,威思顿业务状况良好 [9] - 公司建立多形式投资者沟通体系,连续 3 年发布 ESG 报告,目标是透明完善信披 [10] - 公司坚持聚焦主业、创新发展,重视股东回报,制定市值管理制度 [10] - 公司持续高比例研发投入布局 AI,AI+电网应用成果落地多个项目,虚拟电厂技术领先且市场应用广泛,调度业务抓住机遇促进产品化和产业化 [11][12] - 公司结合实际情况学习研究股份回购 [13] - 公司重视电网外和海外业务拓展,电网外产品有较多应用,海外业务持续稳定发展 [13][14] - 2025 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同比减少因采购、薪酬和税费支出增加,年内现金流会逐步改善 [14] - 2025 年一季度毛利率同比下降 2.2 个百分点,因当期确认收入的不同毛利水平产品比重影响,高毛利率产品收入占比略有下降 [14]
积成电子(002339) - 2025年5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5 18:12
业务规划与增长保障 - 2025年锚定双碳目标和能源安全战略,精做深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业务,拓展新能源发电、储能等网外领域业务,推动网内网外业务并驾齐驱 [1] - 2025年持续聚焦主业主航道,深化管理变革,加强营销团队和流程建设,加大业务开拓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研发管理能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2] 海外市场与技术优势 - 目前电力自动化产品海外销售区域主要为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设有专门部门负责海外市场开拓,未来持续关注并探索海外业务 [2] - 自研的电磁暂态仿真系统在仿真算法、模型精度等方面有自主技术领先优势和应用特色,仿真精度达微秒级至毫秒级,仿真规模突破数万个三相节点,计算效率达省级主干网超实时计算能力,部分项目已贡献营收 [2] 产品与业务布局 - 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系统综合使用多种预测方法创建模型,用电场实时运行数据及数值天气预报数据预测发电功率,为区域风电、光伏发电接纳提供技术支持 [2] - 储能方面可提供智慧储能综合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国华仙桃50MW/100MWh储能等项目 [3] - 光储充一体化集控光伏发电、储能等,具有多种特点,公司提供的技术方案已应用于部分高速服务区等 [4] - 承建的大唐内蒙古清洁能源集控平台项目经验有利于智慧新能源发电解决方案推广,该方案已应用于国电投等企业的百余座风电场和数十座光伏电站,推动业务增长 [4] 盈利与人才问题 - 自2023年度扭亏为盈后连续两年盈利增长,但经营业绩受多重因素影响,正采取多种方式提升盈利能力,未来聚焦主业提升竞争力 [3] - 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有完善培训体系,持续优化招聘和薪酬考核体系,完善激励和晋升机制 [3]
积成电子(002339) - 2025年5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2 19:46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259,801.49 万元,同比增长 8.8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160.12 万元,同比增长 2.13%,扭亏为盈后连续两年盈利增长 [2] - 2022 - 2024 年连续三年 Q4 收入占比超 45%,存在集中交付和收入确认滞后问题 [7] - 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公司股东户数为 54,084 户 [8] 核心竞争力提升 - 主营业务涉及能源电力数智化、公用事业数智化和信息安全三大业务领域,市场营销强调以客户为中心,加强营销团队建设,加大网内网外市场开拓力度 [1] - 研发管理整合成立产品竞争力中心,集中资源向构建核心竞争力业务倾斜,增强研发协作和资源共享 [1] - 内部运营实施精细化运营,加强成本控制,2025 年继续深化管理变革,开展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降本增效实现有价值增长 [1][2] 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2025 年聚焦主业主航道,深化管理变革,以客户为中心,加强营销团队和流程建设,加大业务开拓力度 [2] - 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全流程成本控制体系,多举措降本增效 [2] - 提升研发管理能力,加强研发平台化建设,推进关键领域核心产品研发升级和业务场景研发创新 [2] -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和子公司管理,提高规范运作水平 [2] 营收利润问题 - 公司经营业绩受行业、市场、供应链和交付渠道等多重因素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3] - 目前采取管理变革、加大市场开拓、精细化运营等方式提升盈利能力,未来继续聚焦主业,加大研发和市场开拓力度 [3] - 订单转化为营收时间取决于订单交付条款、客户现场实施条件和产品采购生产交付周期等因素,主要产品订单转化为报表营收一般为 6 - 12 个月左右 [7] 业务拓展策略 - 加强南网市场业务开拓,从系统部组织建设、营销铁三角团队人员配置等方面加力,推进相关产品研发并通过检测 [6] - 拓展新能源发电、储能、石油石化、轨道交通等网外领域业务,加强市场品牌建设和宣传,参与行业活动,建设组织保障体系,编制营销手册,丰富解决方案 [6] 子公司相关问题 - 子公司青岛积成 2024 年净利润大幅下滑,公司督促其加强内部运营和回款管理,加大海内外市场开拓力度 [7] - 推动公司及子公司内部资源优化配置和业务协同发展,加强子公司重大事项管控和内部控制建设 [7] 收入确认问题 - 产品收入确认严格遵循国家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已对部分终端产品协商签订分批交付协议均衡产能和收入确认 [5] - 系统和工程类产品分段确认收入受产品类型、合同条款、现场实施条件等因素影响,公司通过提高供应链效率等措施均衡收入确认 [5] 市场份额与海外市场规划 - 智能电网领域产品线覆盖电力系统各环节,新能源发电领域能提供整体自动化接入方案,能源管理领域有多种解决方案 [8] - 2025 年做精做深电网业务,拓展网外领域业务,推动三大板块增长,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8] - 公司及子公司部分产品已出口海外,设有专门部门负责海外市场开拓,未来持续关注政策和市场机会并积极开拓 [8] 市值管理工作 - 管理层高度重视市值管理和股东回报,通过优化公司治理、提高信息披露水平、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方式加强市值管理 [10] - 坚持现金分红政策回馈投资者 [10]
湖北能源(000883) - 000883湖北能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1
2025-05-11 16:16
公司业务规划与发展 - “十四五”规划总体执行接近目标,2024 年底总装机规模 1829.98 万千瓦,在建超 600 万千瓦,预计 2025 年末接近 2000 万千瓦;2024 年发电量 440.4 亿千瓦时,预计 2025 年基本实现规划目标 [2] - “十五五”规划聚焦四个方向,包括传统业务与创新业态协同、规模增长与投资能力匹配、不同能源品种与区域布局调度、存量提质增效与增量做优做强 [2][3] 抽水蓄能项目 - 抽水蓄能行业迎来快速发展黄金期,国家明确容量电价机制,经营期 40 年,资本金内部收益率 6.5% [4] - 公司 3 座抽水蓄能电站进入建设阶段,罗田平坦原项目地下厂房第七层开挖支护完成,长阳清江、南漳张家坪项目通风兼安全洞贯通 [4] 科技创新成果 - 2024 年公司在科技创新多方面取得较好成绩,获 6 项省部级及国家行业学会级科技奖励,授权专利 175 项 [5] 利润情况与应对措施 - 2025 年一季度毛利下降,水电发电量同比减少 65.05%,毛利下降约 4.31 亿元;火电业务收入降幅大于成本降幅,毛利下降约 1.13 亿元 [6] - 公司将从水电、火电、新能源板块及市场营销、成本管控方面助力盈利能力恢复 [6][7] 水电业务相关 - 目前省内水电项目暂不参加市场化交易,后续可能参与 [7][8] - 2025 年一季度清江公司主要水库来水偏少,水布垭以上流域入库水量 6.77 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偏少 55.68%,较多年平均偏少 21.55%,预计全年来水偏枯 [8] 新能源政策看法 - 公司认为 136 号文有助于新能源市场公平有序和高质量发展 [8] 火电业务指标 - 2024 年省内煤电平均电价约 0.49 元/千瓦时,较 2023 年下降,因电力交易竞争激烈;部分火电项目利用小时数增加 [9][10] - 2025 年预计煤电平均电价可能进一步下降 [10] - 2025 年省内煤电市场化结算电价较 2024 年同比略有下降 [11] 项目建设进度 - 江陵火电二期 1 号机组主厂房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 2026 年内全部投产 [13] 财务与资金情况 - 2024 年综合债务融资成本率持续下降 [13] - 2025 年资本开支用于项目建设等,融资渠道广泛可保障资金需求,定向增发项目已通过深交所审核,待证监会注册 [13] 其他事项 - 公司拟于 2025 年 5 月 16 日召开股东大会审议 2024 年度利润分配方案,通过后 2 个月内实施分红 [10] - 公司转让长江证券事项正在履行证监会审批程序 [10] - 2024 年公司煤电累计回收容量电费约 6 亿元 [14] - 2024 年公司整体碳配额略有缺口,但前二个履约季盈余可覆盖 [15]
水泥能发电还能储电?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仿生自发电-储能混凝土
新华社· 2025-05-09 14:31
新华社南京5月9日电(记者柯高阳)盖房子用的水泥能用来发电,还能当成"电池"储能。东南大学9日 发布最新科研成果,该校科研人员研发出仿生自发电-储能混凝土,将高能耗的水泥变为"绿色能量 体",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技术助力。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建筑全过程能耗占到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45%,碳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超50%。 针对当前建筑行业高能耗、传统光伏发电受天气制约、储能成本较高的痛点,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 学教授缪昌文带领的科研团队以水泥为载体,研发了N型、P型两种自发电水泥基材料和自储电水泥基 超级电容器。 实验结果显示,N型热电水泥的塞贝克系数(衡量材料热电性能的重要参数)为传统水泥基热电材料最 高值的10倍;P型热电水泥的功率因数PF值(衡量交流电源效率的重要参数)是传统水泥基热电材料最 高值的51倍,衡量热电材料热电转换效率的ZT值为传统水泥基热电材料最高值的42倍。科研团队还基 于特种磷酸镁水泥研发了储能材料,制成储能墙板后可存储居民住宅约一天的用电量,与光伏配套使用 可提升光伏利用率30%以上,降低用电成本超过50%。 "这项创新成果的研发灵感源于我们对植物根茎的深度观察。" ...
泉果基金调研天合光能
新浪财经· 2025-05-07 14:42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全球光伏市场保持增长 中国光伏累计并网容量达8.86亿千瓦 巩固国内第二大电源地位 [1] - 2024年行业面临"内卷外堵"挑战 组件价格快速下降 出口金额低于2023年同期 企业普遍亏损 [1] - 公司优化业务架构 形成光伏产品、储能业务、系统解决方案及数字能源服务四维矩阵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1] 光伏产品业务 - 2024年组件出货超70GW 2025年一季度出货超15GW 毛利率持续改善 [1] - 2025年销售策略为保持主要市场头部位置 不刻意追求绝对领先 计划全年出货70-75GW [1] - 欧洲、澳洲等利润较好区域将保持更大市占率 [1] 储能业务 - 2024年出货量4.3GWh 4季度海外出货占比提升(主要欧洲区) 持续减亏 [1] - 2025年目标出货8-10GWh 同比增幅超100% 海外签单量已超5GWh [1] - 欧洲等高毛利地区出货占比提升 未来将拓展美国、拉美、亚太市场 [2] 系统解决方案及数字能源服务 - 2024年支架、分布式系统、集中式电站等业务实现利润增长 [1] - 2025年目标业务同比增幅不低于20% 未来营收占比目标超50% [1] - 数字能源业务提出富家2.0战略 强调"以销定产" 构建虚拟电厂和电力交易能力 [2] 技术研发 - 钙钛矿/晶体硅叠层组件峰值功率达808W 创世界纪录 [1] - 210mm钙钛矿/晶体硅叠层太阳电池效率达31.1% 再破世界纪录 [1][2] - 与牛津光伏达成独家专利许可协议 将建设中试线 [1][2] 美国市场与产能布局 - 美国市场受关税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双反税率普遍较高 [1] - 印尼TOPCon电池组件工厂(年产能1GW)不受东南亚"双反"影响 税率相对较低 [1] - 将利用美国本地制造合作伙伴资源 力争利润最大化 [1] 财务与资本开支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80亿元 2025年一季度现金流同比改善 [1] - 长期负债结构良好 2025年无规模性资本开支计划 [1] - 维持200亿左右资金规模确保穿越周期低谷 [2] 技术布局 - 技术格局呈现TOPCon为主 BC和HJT为辅的局面 [1] - TOPCon 2.0将于2025年6月投产 TOPCon 3.0已具备技术能力 [1] - 钙钛矿晶体硅叠层电池技术是未来主流 已进行较多布局 [1][2] 全球市场需求 - 2025年全球需求预计保持增长 中东非增速超30% 亚太两位数增长 [2] - 中国市场预计正增长 美国市场受税率影响有待观望 [2] 支架业务 - 2024年支架出货近8GW 跟踪支架占比超50% 欧洲占比超30% [2] - 2025年一季度支架出货1.6-1.7GW 跟踪支架占比超70% 欧洲占比维持30% [2] 海外储能竞争力 - 海外市场长期看将保持高毛利 自有电芯和直流舱模式受认可 [2] - 全球化本土化服务团队获客户认可 重视长期服务和运维 [2] - 技术持续迭代满足多样化场景需求 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2] 费用管理与产能优化 - 光伏板块费用降幅已接近30% 储能等增量业务匹配资源配置 [2] - 数字化变革提升运营效率 财经体系数字化率提升4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