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

搜索文档
华润微(688396):1Q25营收同比改善,汽车电子占比稳步提升
国信证券· 2025-06-12 14: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1Q25营收同比增长11.29%,行业逐步企稳呈温和复苏趋势,但受高端掩模工厂折旧增加及部分IC类产品价格下降影响,扣非归母净利润和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 [1] - 产品与方案板块24年营收同比增加10.35%,汽车电子占比从23年19%提升至21%,预计25年MOSFET产品有望实现15%增长,IGBT产品有望实现约50%增长,功率IC在电机、工控、汽车电子应用营收同比均有增长 [2] - 制造与服务板块24年同比下降7.72%,工艺平台持续升级,先进封装、掩模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4年研发投入占营收11.53%,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3] - 考虑公司产线折旧影响,基于2024年及1Q25经营情况,下调公司毛利率,上调研发费用率,预计25 - 27年公司有望实现归母净利润9.63/11.84/14.60亿元(前值25 - 26年:11.05/12.79亿元)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4年公司营收101.2亿元(YoY + 2.2%),扣非归母净利润6.44亿元(YoY - 42.87%),毛利率27.49%(YoY - 5.03pct);1Q25营收23.55亿元(YoY + 11.29%,QoQ - 11.04%),扣非归母净利润0.65亿元(YoY - 12.5%,QoQ - 62.6%),毛利率25.29%(YoY - 1.18pct,QoQ - 2.06pct) [1] - 预计25 - 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3.03/126.80/140.06亿元,同比增长11.7%/12.2%/10.5%;净利润分别为9.63/11.84/14.60亿元,同比增长26.2%/23.0%/23.3% [5] 业务板块 - 产品与方案板块24年营收51.53亿元(YoY + 10.35%),泛新能源占比41%,消费电子占比35%,工业设备占比15%,通信设备占比9% [2] - 制造与服务板块24年营收46.88亿元(YoY - 7.72%),先进封装(PLP)业务营收同比增长44%,先进封测基地润安项目功率封装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37%,掩模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4% [3] 研发与产线 - 24年公司研发投入11.67亿元(YoY + 1.13%),占营收11.53% [3] - 重庆12英寸功率半导体产线产能利用率已达70%以上,有望年底满产;深圳12英寸集成电路产线已于24年底实现通线,90nm平台多颗产品导入上量,55/40nm产品成功导入与平台同步验证 [3]
航天科技(000901) - 2025年6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0 18:38
公司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为特定对象调研,参与人员有招商信诺郁琦、国投证券宋子豪等,时间为2025年6月10日15:00 - 16:30,地点在北京市丰台区海鹰路6号院2号楼,形式为当面交流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李一凡、证券投资部部长吕晨、证券事务代表陆力嘉 [1] 业务构成 航天应用业务 - 以惯性导航加速度传感器、精密制造、测试测控设备、专用电源、航天辅材为主要业务方向,惯控产品包括惯控系统等,加速度计等惯性器件技术国内领先,自主研发的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应用广泛,有近十项科研成果获部级科学进步奖并取得多项专利,还涉及舵机等精密制造、各型电缆等航天辅材生产及飞航产品雷电与静电防护检测等测试测控业务,成功助力国家重点工程任务 [1][3] - 航天三院及其所属单位是重要客户,配套业务占比较高,也涵盖其他船舶、兵器、航空等行业客户 [3] - 业务受军工产品采购周期等因素影响,目前在手订单相对饱满 [4] - 不直接从事商业航天业务,通过客户配套相关领域业务占营业收入比例较少 [5] 汽车电子业务 - 分境内和境外两部分,境内以商用车为主,推广汽车仪表等五大系列产品;境外核心产品为车载座舱内传感器,包括安全、舒适和自动驾驶三个业务领域,主营产品有座椅安全带提醒装置等 [1] - 出售AC之后,传感器占比比较大 [6] - 客户包括现代起亚、大众等全球知名汽车制造商以及上汽、一汽等国内车企 [8] 物联网业务 - 建设的AIRIOT物联网平台是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低代码物联网平台软件,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已在多个领域成熟应用,软件产品向多领域扩展 [1][2] - 车联网业务归属于物联网业务板块,以后装为主,自主开发了相关服务软件,“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全过程监管平台”有示范效应和推广基础 [2][8] 公司决策相关 出售AC公司 - 是落实公司战略规划,聚焦主责主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可优化资产结构和提高资源利用率 [7] - AC公司业务独立,与其他业务无重大依赖或关联性,股权交割后其收入及利润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范围,其他业务板块将继续稳定经营 [8] 公司业绩与管理 - 2024年公司围绕经营战略发展业务,随着AC公司出售,后期收入会有所下降,剔除影响其他业务经营情况整体较为平稳 [8] - 近期高管调整为正常工作调动,不会对公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8] - 公司暂时没有股权激励安排 [8]
华阳集团(002906):汽车电子产品份额领先,精密压铸业务稳健增长
湘财证券· 2025-06-09 11: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上调华阳集团评级至“买入” [4][6][2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阳集团历经周期考验,实现汽车电子与精密压铸双轮驱动,抓住多媒体行业转换机遇成为视盘机精密零部件龙头,后转型汽车产业 [1] - 汽车电子产品竞争力强,HUD 和车载手机无线充电产品国内市场份额均为第一,座舱域控产品份额位列第八,且域控产品持续迭代升级,市场份额有望扩大 [2] - 精密压铸业务稳健增长,产品应用于多领域,以汽车关键零部件为主,2024 年相关销售收入和重要客户营收大幅增长,新项目和订单额增加 [3] - 2024 年公司订单大幅增长,竞争优势明显,汽车电子市场空间大,精密压铸业务需求稳健,上调盈利预测,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可观,现价对应 PE 倍数合理 [4][2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相关数据与图表 - 展示公司历年营收与增速、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分产品营收占比、分地区营收占比、毛利率与净利率、ROE 与 ROIC 等图表 [12][14][19] - 2024 年汽车电子营收占比 74.85%,精密压铸占比 20.33%;国内营收占比 85.26%,国外占比 14.74% [15][18] 投资建议 - 因 2024 年业绩增长强劲,汽车电子和精密压铸业务订单大幅增加,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 2025/2026 年归母净利润为 9.79/12.66 亿元(原值为 8.23/10.15 亿元),2027 年为 16.01 亿元,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50.3%/29.3%/26.5%,截至 6 月 6 日收盘,现价对应 PE 分别为 17.11/13.24/10.47 倍,上调评级至“买入” [4][20][22] 财务预测 |指标|2023|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0158|13450|17268|21739| |同比|42.3%|32.4%|28.4%|25.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651|979|1266|1601| |同比|40.1%|50.3%|29.3%|26.5%| |毛利率|20.7%|20.5%|20.5%|20.5%| |ROE|10.1%|13.6%|15.7%|17.4%| |每股收益(元)|1.24|1.87|2.41|3.05| |PE|25.72|17.11|13.24|10.47| |PB|2.59|2.33|2.08|1.82| |EV/EBITDA|14.70|11.03|8.95|7.31|[10] 华阳集团公司财务报表以及相应指标 - 涵盖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展示各年度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等项目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 [24]
顺络电子(002138) - 2025年6月4-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05 18:46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型为特定对象调研 [2] - 参与人员包括国金证券2人、前海开源1人等共8人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6月4日、2025年6月5日 [2] - 活动地点在公司会议室,形式为线上腾讯会议和现场会议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任怡和证券事务代表张易弛 [2] 经营情况 - 公司目前订单饱满,二季度以来产能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 [2] 原材料成本与盈利情况 - 公司重视基础材料研发,掌握核心粉料配方,储备大量研发成果 [2] - 原材料成本波动对产品毛利率边际影响变小,原因包括单位产品原材料耗用量减少、产品矩阵丰富、原材料大多国产化 [2][3] AI功能对手机产品价值量拉动 - 手机通讯是公司传统优势市场,国内市场份额占比较高 [3] - 手机增加AI功能提升元器件尤其是功率类电感产品需求量,拉动高端元器件需求,带动手机单机元器件价值提升,公司相关产品受益 [3] 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对车规业务拉动 - 公司产品在汽车电子应用广泛,已实现电动化和智能化场景全面覆盖 [3][4] - 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提升电子元件和模组应用数量,智能化提出新需求,公司磁性元件产品将大量应用,公司将保持汽车电子业务增长 [4] 工艺平台与研发优势 - 公司拥有磁性器件等四大产品线系列,工艺平台包括叠层、绕线等五种 [4] - 公司研发优势依靠重视研发、完善的研发体系、强大的核心研发团队 [4] 服务器、数据中心领域进展 - 数据中心是公司新兴战略市场,可为客户供应多种产品并定制解决方案 [4] - 开年应用于数据中心电源管理领域的模压平台功率电感销售增速提升,与头部企业合作顺利,能提供节能降耗产品组合与方案 [4] 保持优秀毛利率水平的方式 - 公司持续研发投入和管理创新,历年平均毛利率保持同行业较优水平 [5] - 通过自主研发推出高附加值新产品、订单增加提升产能利用率、技术创新提升生产效率、参与大客户早期研发设计等方式保障毛利率 [5]
徕木股份: 徕木股份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6-05 17:15
徕木股份 2024 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上海徕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会议资料 二〇二五年六月 徕木股份 2024 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徕木股份 2024 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上海徕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为了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确保股东在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期间依法 行使权利,保证股东大会的正常秩序和议事效率,根据《公司法》、《上市公司 股东大会规则》和《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如下会议须知: 一、为保证股东大会的严肃性和正常秩序,切实维护与会股东或其代理人的 合法权益,除出席会议的股东或其代理人、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公 司聘请的律师及董事会邀请的人员外,公司有权依法拒绝其他人员进入会场。股 东大会设秘书处,具体负责大会有关事宜。 二、为保证股东大会的顺利召开,出席会议的股东或其代理人须在会议召开 前10分钟到会议现场向大会秘书处办理签到手续。出席会议的股东或其代理人须 出示以下证件和文件办理登记手续:(1)自然人股东:本人身份证原件、股票 账户卡原件;(2)自然人股东授权代理人:代理人身份证原件、自然人股东身 份证复印件、授权委托书原件及委托人股票账户卡原件;(3)法人股东法定代 ...
南芯科技(688484):端到端全链路产品布局 汽车/工业产品加速放量
新浪财经· 2025-06-05 10:31
公司概况 - 南芯科技收入规模位居国内模拟芯片设计公司前列 以消费类产品为稳定盈利基石 [1] - 公司在深耕智能手机等原有竞争优势的同时 积极向汽车 AI 服务器等领域拓展 [1] - 管理层具备较强产业洞察力 战略布局贯穿产业机遇 并深入一线参与研发销售与供应链管理 [1] 汽车电子业务 - 2024年汽车电子芯片收入0.86亿元 同比增长17907% [2] - 产品覆盖车载充电 电源管理 智能驱动等 应用于车载充电 智能座舱 智能驾驶 车身控制及三电领域 [2] - 2025年4月推出车规级高速CAN/CAN FD收发器SC25042Q 支持高达5Mbit/s数据传输速率 [2] 移动设备业务 - 2024年移动设备芯片收入1800亿元 同比增长3038% [3] - 有线充电方案覆盖10W-300W功率 集成多功能芯片获大客户认可 [3] - 无线充电产品已量产并应用于智能手机 无线充电器等 新模组通过Qi20认证 [3] - 锂电管理芯片包括保护芯片和电量计芯片 确保锂电池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3] 智慧能源业务 - 2024年智慧能源芯片收入347亿元 同比增长11110% [4] - GaN合封方案向更多客户导入 自研POWERQUARK?反激方案减小适配器体积并提高转换效率 [4] 通用类业务 - 2024年通用类芯片收入331亿元 同比增长6154% [4] - 产品覆盖储能 光伏 通信等领域 同时布局机器人 AI power等新兴工业应用市场 [4] 战略布局 - 通过收购昇生微增强消费领域嵌入式产品供应 发挥规模效应提升采购成本优势 [4] - 公司是电源及电池领域端到端解决方案稀缺标的 电荷泵技术架构完善且研发前沿 [4]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3287/4087/5161亿元 归母净利润406/531/666亿元 [4]
亚太股份年内斩获20亿定点 首季净利增65%毛利率19.11%
长江商报· 2025-06-05 07:12
新定点项目 - 公司近期获得国内某大型汽车集团新能源车型集成制动控制模块(IBS onebox)定点,生命周期销售总金额约2亿元,预计2026年一季度量产 [1][3] - 2025年内累计获得3个定点项目,包括两个国内新能源车型IBS onebox项目(10亿元、2亿元)和一个国外前卡钳及鼓式制动器项目(8亿元),总金额约20亿元 [2][4] - 新定点项目体现公司电子产品开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有助于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但对2025年收入及利润暂无重大影响 [3] 业务布局与技术优势 - 公司为一级零部件系统供应商,产品涵盖底盘系统部件、汽车电子、线控制动及轮毂电机,线控制动和线控转向系统可支持整车智能化及自动驾驶 [5] - 客户资源覆盖吉利、长安、长城等国内车企及大众、通用、本田等国际品牌,销售网络遍及南北美、欧洲、中东等地 [5] - 拥有萧山、安徽广德、湖州安吉三大生产基地,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摩洛哥生产基地项目有序推进 [5] - 截至2024年末持有有效专利766项(发明专利134项),2024年研发投入3.15亿元(占营收7.4%),同比增长33.16%,研发人员占比13.23% [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42.60亿元(同比+9.96%),净利润2.13亿元(同比+119.62%),创年度最佳成绩 [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2.58亿元(同比+23.15%),净利润1亿元(同比+65.35%),毛利率达19.11%(上市以来同期新高) [2][8][9] - 期间费用率持续优化,从2023年13.89%降至2024年12.79%,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11.83% [8] -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包括汽车销量增长、国际项目上量、产品结构优化及降本增效措施 [8]
思特威(688213):手机成为高速增长引擎,汽车构建长期发展动力源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03 11: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三大业务全面大幅增长,手机成功开辟第二曲线,智慧安防、智能手机、汽车电子领域营收均同比上升 [9] - 高端手机产品加速实现规模量产,手机CIS产品覆盖主流需求,高阶产品营收占比超50% [9] - 智能驾驶驱动下,汽车电子业务成为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多款产品出货量上升且已在多家主车厂量产,子公司推出车载视觉处理芯片系列 [9] - 调整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调高2025年高端手机及汽车CIS出货量,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并给出对应PE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5月发布多款新品,含4MP智能安防应用图像传感器升级新品SC4336H、12MP AI眼镜应用图像传感器SC1200IOT等 [6]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9.68亿元,同比增长108.87%;归母净利润3.9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3.91亿元;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108.94%;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1264.97%;扣非净利润1.89亿元,同比增长864.99% [6] 投资要点 - 三大业务全面大幅增长,智慧安防领域新迭代产品销量上升,全年营收21.5亿元,同比增长28.64%;智能手机领域高阶及高性价比产品出货量同比大幅上升,全年营收32.9亿元,同比增长269.05%,占主营收入比例55.15%;汽车电子领域多款产品出货量同比大幅上升,全年营收5.27亿元,同比增长79.09% [9] - 高端手机产品加速实现规模量产,手机CIS产品覆盖8M - 50M主流需求,2022 - 2025年有多款产品推出并量产,高阶产品营收占比超50% [9] - 智能驾驶驱动下,汽车电子业务成为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2024年多款产品出货量大幅上升,已在多家主车厂量产,子公司推出飞凌微M1车载视觉处理芯片系列 [9] - 调整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调高2025年高端手机产品及汽车CIS出货量,预计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8.47/12.1亿元(原7.8/12.62亿元),新增2027年预测14.38亿元,对应2025 - 2027年PE为43/30/25X [9]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项目|2024|2025Q1|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5,968|1,750|8,249|10,148|11,233| |同比增长率(%)|108.9|108.9|38.2|23.0|10.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93|191|847|1,210|1,438| |同比增长率(%)|2,662.8|1,265.0|115.5|42.9|18.8| |每股收益(元/股)|0.98|0.48|2.11|3.01|3.58| |毛利率(%)|21.1|22.8|23.4|24.9|25.8| |ROE(%)|9.4|4.3|16.8|19.4|18.7| |市盈率|93|/|43|30|25| [8] 财务摘要 |项目(百万元,百万股)|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2,857|5,968|8,249|10,148|11,233| |其中:营业收入|2,857|5,968|8,249|10,148|11,233| |减:营业成本|2,293|4,710|6,322|7,621|8,337| |减:税金及附加|7|10|13|16|18| |主营业务利润|557|1,248|1,914|2,511|2,878| |减:销售费用|85|110|152|187|207| |减:管理费用|74|105|145|178|197| |减:研发费用|286|447|618|761|842| |减:财务费用|50|95|94|86|85| |经营性利润|62|491|905|1,299|1,547| |加:信用减值损失(损失以“ - ”填列)|-4|8|0|0|0| |加:资产减值损失(损失以“ - ”填列)|-97|-91|0|0|0| |加:投资收益及其他|24|7|15|15|15| |营业利润|-22|417|920|1,315|1,562| |加:营业外净收入|0|-6|0|0|0| |利润总额|-22|411|920|1,315|1,562| |减:所得税|-36|18|74|105|125| |净利润|14|393|847|1,210|1,437| |少数股东损益|0|0|0|0|0|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4|393|847|1,210|1,438| [11]
顺络电子(002138) - 2025年5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30 09:12
公司经营情况 - 公司二季度订单饱满,产能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 [2] 下游应用领域 传统业务领域 - 公司产品应用于手机通讯、消费电子、工业及控制自动化等传统业务领域,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建立起产业护城河,拥有较高市场占有率和行业地位 [2] 新兴业务领域 - 公司在汽车电子、数据中心、氢燃料电池、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业务领域大力发展,凭借自身优势将在新兴市场快速发展 [3] 汽车电子业务 - 2009 年开始设想规划汽车电子业务,2017 年产品通过 tier1 车规级认证,是全球汽车电子市场活跃的少数中国元器件企业,与海外友商在高端领域竞争 [3] - 产品已实现三电系统等电动化场景和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智能化应用场景全面覆盖,产品线拓宽,获行业大客户认可 [3] - 看好汽车电子领域前景,未来随着新产品导入加速、新应用拓展,发展将保持健康增长态势 [3] 服务器与数据中心布局 - 数据中心是新兴战略市场之一,可为客户供应多种电感、钽电容产品及定制配套解决方案 [3] - 开年应用于数据中心电源管理领域的模压平台功率电感销售增速提升明显,与头部企业合作,为多种应用场景提供节能降耗产品组合与方案 [3][4] 产品在 AI 手机应用 - 手机通讯是传统优势市场,国内份额占比较高,不断投入研发推出新产品,推动份额提升 [4] - 手机增加 AI 功能提升对元器件尤其是功率类电感产品需求,带动单机价值提升,公司相关产品受益 [4] 公司竞争优势 市场优势 - 战略性布局新兴产业,获各行业全球标杆企业认可,大客户不断突破,新兴产业为成长创造广阔空间 [4] 系统性研发优势 - 拥有雄厚研发实力和团队,持续加强研发创新,具备全球一流的材料开发、基础元件装备和测试、基础元件设计平台,可开发关键元件 [4] 交付能力及质量优势 - 核心产品确立全球交付优势,获全球重量级客户群信赖,与客户合作深度和广度提升,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4] 人才优势 - 围绕人才发展策略,开展多体系建设与管理水平提升,培养了大量高质量技术、营销与管理人才 [4][5]
【私募调研记录】南方天辰调研聚辰股份、新时达
证券之星· 2025-05-30 08:13
聚辰股份调研纪要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情况由董事、董事会秘书翁华强先生介绍[1] - 公司拥有全系列汽车级EEPROM产品 广泛应用于汽车智能座舱、三电系统、视觉感知、底盘传动与微电机等四大系统[1] - 终端客户包括众多国内外主流汽车厂商 汽车级EEPROM业务收入占公司整体营收比例接近10%[1] - 全球市场份额仍较低 有较大提升空间[1] - 积极拓展欧洲、美国、韩国、日本等海外市场 产品成功导入多家全球领先汽车电子Tier1供应商[1] - 销量和收入实现高速增长 2013年平均每辆汽车EEPROM用量为5-6颗 2024年部分新能源汽车用量超40颗[1] - Win 11与IPC推动的PC换机周期及新兴数字产业需求提升 为SPD业务扩张创造更大空间[1] 新时达调研纪要 - 公司在具身智能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产业进行深度研究 计划2025年年底前推出产品[2] - 与海尔的交易已获境内外审批 待深交所合规性审核及过户手续[2] - 公司以研发为驱动 关注核心技术 拥有6家专精特新子公司[2] - 电梯控制业务全球领先 控制技术特点包括驱控一体、多核异构控制架构、自主可控硬实时操作系统[2] - 掌握机器人控制器、伺服驱动器和系统软件等关键技术 核心零部件100%自供[2] 南方天辰机构背景 - 南方天辰(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09月02日[3] - 前两大股东分别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全资子公司南方工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全资子公司中电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