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源网荷储一体化
icon
搜索文档
负荷为王,风电开发投资的逻辑变了!
搜狐财经· 2025-09-22 11:16
风电行业政策变革 - 风电投资逻辑从"哪里风大往哪建"转向"哪里用电往哪建" [1] - 136号文要求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 彻底打破风电电价"一口价"模式 [3] - 绿电直连政策允许发电企业与用电大户"点对点"交易 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损耗 [3] 风电消纳现状 - 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为93.8% 河北、内蒙古、黑龙江、甘肃、青海、新疆等地降至90%左右 西藏地区降至69.4% [1] - 西北风电资源富集区因本地负荷有限 参与跨省跨区交易电价承压 [6] - 中东部负荷中心风电项目限电风险低 可通过电力现货市场获得更高电价 [6] 区域政策导向 - 云南重点支持绿色铝、硅光伏等新建项目的绿电直连 [4] - 河北优先保障算力、钢铁行业绿电需求 [4] - 江苏由电网企业统一规划建设绿电专线连接电池企业 [4] - 内蒙古推动煤化工、有色金属冶炼与风电项目绿电直连 鼓励建设"风光储+高耗能产业"一体化项目 [4] - 河南限定源荷距离需在20公里范围内 [4] 电价机制改革 - 2025年成为风电电价机制"切换年" 存量项目通过差价结算衔接 增量项目机制电价由市场化竞价确定 [6] - 建立差价结算机制 市场交易价格低于机制电价时给予补偿 高于时扣除差价 [3] - 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62% 新能源市场交易电量占其发电量近50% [6] 企业战略转型 - 节能风电投资15.23亿元建设哈尔滨木兰200MW风电+清洁供暖项目 配套20MW/40MWh储能装置 战略重点转向非限电区域 [7] - 金风科技投资189.2亿元在巴彦淖尔建设风电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将风电直接转化为工业原料 [7] - 金风科技投资136.65亿元在兴安盟建设2吉瓦风电用于制取绿色甲醇 [7] - 三峡能源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建设全球最大"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总规划风光电装机3600万千瓦 配套55万千瓦储能设施 [9] - 国家电投在赤峰高新区投资110兆瓦风储项目 配套16.5兆瓦/66兆瓦时储能系统 为化工企业定制供电方案 [9] 新兴商业模式 - 园区集中采购再分配模式使中小企业能为绿电支付溢价 靠近负荷的风电项目现金流更稳定 [6] - "风电+高耗能产业"模式将负荷内置到项目中 彻底解决消纳问题 [7] - 风光储与负荷需求智能联动模式使弃风率控制在3%以下 远低于西北平均水平 [9] - 数据中心24小时不间断电力需求成为风电最理想的"负荷伴侣" [9] 行业发展趋势 - 风电行业从规模扩张期迈入质量竞争期 负荷稳定性、可及性与溢价能力成为收益核心标尺 [10] - 靠近工业园区的风电项目、配套高耗能产业的风电制氢/制甲醇项目、与数据中心联动的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成为资本追逐热点 [10] - 高耗能行业、数据中心、出口外向型企业等绿电需求集中场景成为风电投资新蓝海 [10]
多层次立体化新能源消纳体系加速构建
中国能源报· 2025-09-22 09:49
政策核心转变 - 政策从保量保价的计划消纳转向市场化定价的主动消纳,核心是建立新能源+就近负荷的动态价格耦合机制 [1][1] - 政策自2024年10月1日起实施,标志着新能源发展从规模扩张转向高效利用的系统性重构 [1][7] 就近消纳项目量化门槛 - 项目新能源年自发自用电量需占总可用发电量比例不低于60%,占总用电量比例不低于30%,2030年起新增项目不低于35% [1][5] - 项目需具备分表计量条件,由电网企业在发电、厂用电、并网、自发自用、储能等环节安装计量装置 [1] 解决行业痛点 - 新政通过设定自发自用比例量化门槛和分表计量全环节监管,解决了消纳责任不清、激励机制模糊、数据监管薄弱三大痛点 [3] - 将就近消纳从概念倡导转化为可落地、可考核的硬性指标,为行业高效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3] 电源侧影响 - 政策迫使新能源开发主体优化发电曲线、配置储能设施、参与需求响应,从源头提高本地绿电利用率 [4] - 有效减轻电网输配压力和系统性消纳问题 [4] 电网侧影响 - 首次明确公共电网对就近消纳项目的服务范围和计价方式,即容量计价 [4] - 引导发电企业通过优化容量配置降低投资成本,明确电网与发电主体的经济权责界限 [4] 负荷侧影响 - 赋予就近消纳项目明确市场身份,使其能直接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中长期合约交易及辅助服务市场 [4] - 激发项目在削峰填谷、需求响应及能效提升方面的能力,推动负荷侧从被动消纳向主动互动转型 [4] 电价机制创新 - 系统运行费、交叉补贴以及线损在自发自用电量方面的减免超出市场普遍预期 [6] - 单一容量制电价具有科学依据,对年利用小时数较高的用户项目能降低输配电价 [6] 新能源消纳模式互补 - 新能源基地远距离输送模式提供跨区域大容量绿色电力骨干网络 [7] - 就近消纳模式构建分布式消纳体系,提升区域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灵活接纳能力,释放大电网调节裕度 [7] 消纳难题物理基础 - 新能源有效发电时长普遍在2600小时左右,全年有超过2/3时间无法有效出力 [8] - 社会用电需求全年为8760小时,2600小时对8760小时的鸿沟决定新能源无法独立满足全时段用电需求 [8] 微型电力平衡单元 - 就近消纳核心是构建微型自治电力平衡单元,针对绿电直连、源网荷储一体化等新型项目形态 [8] - 在配电网层面划定区域,形成发电-负荷-储能闭环系统,实现区域电力自我平衡与调节 [8] 计量体系升级 - 计量体系从宏观统计转变为微观感知,是系统智能感知、精准调控和价值挖掘的神经网络 [10] - 要求从一块总表转变为无处不在的精细化计量,支撑系统智能化升级 [11] 信息边界挑战 - 传统电网信息边界在用户电表前,对用户内部用电结构、负荷特性等信息处于一无所知状态 [11] - 数据黑箱使电网在面对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和需求侧响应时力不从心 [11] 企业开发策略变化 - 项目选址标准转向用电量大、负荷稳定且用电曲线与新能源发电曲线匹配度高的工商业用户 [12] - 项目规模需结合储能配置与柔性调节资源协同规划,精准匹配用户用能需求,避免过度投资 [12] - 可通过与用户签订绿色电力直供协议进行长期绑定,并提供碳资产管理等增值服务 [12]
双杰电气(300444) - 300444双杰电气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9
2025-09-19 18:1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75,894,832.52元,同比增长41.95%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516,272.94元,同比增长20.11% [2] - 智能电气设备销售毛利率同比增长4.74个百分点 [3] - 新能源业务应收账款一年内到期占比超80% [7] 业务发展 - 智能电气设备业务规模提升带动收入增长 [3] - 新能源业务订单增长强劲且储备充足 [3] - 重卡充电业务采用自持运营、合作共建、BOT及全流程托管等多元模式 [4] - 宁夏974.276254MW光伏EPC总承包项目于2025年3月签约 [6] - 吉尔吉斯斯坦100MW光伏配套20MW储能项目正在推进 [13] 战略布局 - 源网荷储一体化战略顺应能源低碳转型政策 [5] - 翁牛特旗40万千瓦源网荷储项目配套55.2万吨高碳铬铁合金产能 [5] - 通过子公司南杰新能布局虚拟电厂及电力市场化交易业务 [11] - 在厂区建设零碳园区示范项目实现光伏自发自用 [10] 运营管理 - 通过规模效应和工艺优化实现毛利率提升 [3] - 建立应收账款预警与催收机制控制坏账风险 [7] - 人员招聘根据业务需求动态调整 [13] - 曾为数据中心提供高压PT柜等设备并寻求新订单 [8]
海希通讯加速布局固态电池产业 200MWh生产线四季度启动安装
全景网· 2025-09-19 17:28
核心业务进展 - 公司于2025年6月采购一条200MWh全固态电池生产线 预计四季度启动安装调试[1] - 山东菏泽项目规划新型储能系统及组件生产 预计2025-2026年达产 其中储能系统集成线2025年底投产[1] - 湖州安吉项目4GW新型电力系统设备产线中 2GWh储能系统集成产线已于2025年4月投产并逐步出货[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02亿元 同比增长9.03%[1] - 归母净利润4146.35万元 同比增长18.11% 增长主要来自储能业务扩张[1] 技术突破 - 开发浸没式液冷PACK技术 采用全浸没冷却液与专业流道设计实现高效换热[2] - 产品达到IP67防护等级 配备防爆透气阀与液位传感器[2] 产能布局 - 山东孙公司租赁临时厂房 已具备月产100MWh储能设备集成能力[1] - 形成工业无线控制设备与新能源储能双主业发展格局[1] 战略规划 - 未来将积极推进双主业战略 加快新能源产业布局[2] - 向源网荷储一体化产业链延伸 目标成为新能源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2]
中金:AI供电架构向800V HVDC升级 长期看SST有望成为最优技术路线
智通财经· 2025-09-19 13:53
AI算力中心供电架构升级趋势 - AI算力中心建设景气上行 头部云厂商上调资本开支预期 AI数据中心建设加速[1][2] - 英伟达规划2027年全面部署800V HVDC架构 维谛技术认为2030年有望开启固态变压器应用[2] - 800V HVDC架构与绿电直连需求共振 推动供电架构技术升级[1][2] 固态变压器(SST)技术优势 - 相较于传统UPS供电链路 SST全链路效率可提升3个百分点以上[1][3] - 减少占地60%以上 减少安装调试周期75% 具备预制化设计优势[1][3] - 多功能集成 适配绿电接入 在全生命周期成本中具备较强优势[1][3] - 技术发展仍存较大降本空间 当前初始投资成本较高 未来随功率半导体器件和磁芯材料工艺成熟成本将下降[3] 固态变压器应用前景 - SST有望成为未来数据中心供电架构的优选解法 综合优势突出且交付周期更短[1][2] - 适配"光储直柔"架构 绿电直连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为SST带来推广新契机[2] - 中国西电已有SST产品应用在数据中心项目中 个别公司产品在交直流混合微网工程中形成应用[4]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AI数据中心龙头伊顿 台达等对SST方案储备较早[4] - 国内厂商从传统电力设备 AI电源 光储充三类公司切入布局 各具优势[4] - 看好对电力电子 高频变压器 中压处理技术有深刻理解且拥有丰富数据中心项目经验的头部厂商[4] 相关受益标的 - 四方股份(601126 SH) 中国西电(601179 SH) 金盘科技(688676 SH)以及产业链其他相关公司被推荐[5]
中国华能董事长温枢刚:推动储能技术与新型电力系统深度融合
行业发展趋势 - 新型储能装机截至2025年上半年达9500万千瓦 五年增长近30倍 跃居世界第一 [4] - 新型储能技术路线百花齐放 包括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铅碳电池/液流电池 锂电子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5] - 建成品种齐全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 应用场景涵盖独立储能/共享储能/新能源配储 [5] - 电力系统正向新能源为主体跨越 以网源荷储全链条重构为核心 数字化智能化深度融合 [5]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以绿色低碳转型为方向 科技创新为驱动 推进能源结构优化升级 [7] - 推动储能技术与新型电力系统深度融合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走在前列 [7] 技术突破与应用 - 江苏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实现非补能压缩空气储能首次商业化应用 一期容量55兆瓦 [7] - 山东投运全国首个火电机组调峰调频模块熔岩储能项目 总容量3万千瓦 储能时长6小时 [7] - 甘肃建成综合能源基地配套60万千瓦国内最大规模储能项目 储能时长4小时 系统效率提升4.6个百分点 年消纳新能源电量8.4亿千瓦时 [7] - 攻克多机串联/高温高压高流量压缩机安全启停等关键技术 打破国外垄断 [7] - 电厂突破全超级电容储能耦合火电机组调频关键技术 系统响应时间由秒级降至100毫秒内 [7] 商业模式创新 - 积极探索新能源+储能模式 提升新能源发电稳定性与消纳能力 [8] - 浙江虚拟电厂为全国首个接入实时调度系统的虚拟电厂 聚合分布式光伏储能/充换电站/楼宇空调等资源 [8] - 通过秒级快速响应协调控制技术 实现储能与负荷动态匹配 参与调频调峰备用等辅助服务 [8] - 构建起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商业模式 [8]
藏粤直流工程开建:广东为新兴产业疯狂“发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22:23
(原标题:藏粤直流工程开建:广东为新兴产业疯狂"发电") 南方财经记者 冯玉怡 广州报道 在中国能源版图上,一条全新的"绿色动脉"正在打通。 9月16日,我国"十四五"规划下的跨省区输电重点工程——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 输电工程(简称"藏粤直流工程")正式启动建设。这条全长约2681公里、额定输电容量1000万千瓦 的"电力天路",被视为把西藏大规模绿电稳定送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通道。 作为目前世界上输电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先进、投资规模最大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藏粤直流工程总 投资约532亿元,配套"水风光一体化"电源基地投资超过1500亿元,预计2029年全面投运,每年可向粤 港澳大湾区输送超430亿千瓦时清洁电能。 截至目前,广东已经建有三峡—广东直流工程、溪洛渡—广东直流工程、云南—广东直流工程、滇西北 至广东直流工程等跨区直流输电工程,为什么还要建藏粤直流工程?这背后有何特殊意义? 多位受访专家向南方财经记者表示,藏粤直流工程的战略意义远不止简单的电力输送,它在缓解广东尖 峰用电压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保障数据算力产业发展和提升电网安全韧性等方面,都具有举足 轻重的战略作用, ...
中国燃气亮相中国—东盟建筑科技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9-17 08:36
公司业务展示 - 公司携智慧燃气之城解决方案亮相 涵盖工程交付 管网运营 客户服务 安全监管 应急管理 政企协同六大核心板块 [1][2] - 展示电力及新能源 生物质能源 闭式能源塔空气源热泵系统 智能微管网等创新业务及技术 [1] - 推出壹品慧现代家居解决方案 包括旧房局改 管道直饮水 分户式五恒系统 厨房电器 燃气智能安防产品 [3] 技术能力 - 智慧燃气解决方案深度融合AI大模型 物联网 大数据等技术 实现燃气全生命周期智能管控与高效协同 [2] - 在国内投运储能项目超过100个 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能源生态链 [2] - 通过生物质能源为工商业用户提供绿色蒸汽 绿色电力 零碳燃气等多元清洁能源解决方案 [2] 战略布局 - 以广西为桥头堡深化与东盟国家合作 优先进入越南 柬埔寨 印尼等燃气需求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 [2] - 布局基础民生领域 工业配套服务 新能源融合业务 [2] - 试点燃气+分布式光伏 燃气+生物质发电等多能互补项目 探索跨境能源合作新路径 [2] 商业合作 - 在大会开幕式当天与多方产业共签约6个项目 涵盖综合能源 居民管道直饮水等多个领域 [4]
底气十足!临沂凭“四大优势”构筑新能源产业发展高地
齐鲁晚报网· 2025-09-17 08:19
产业资源 - 风电年发电时长2000-3000小时 光伏年发电时长约1200小时 电网规模居全省第3位 拥有2座特高压落点[3] - 年产生物质超过1300万吨 工业副氢超20亿立方米(未来达40亿立方米) 天然气年供应能力500亿立方米[3] - 白云岩储量约4.7亿吨(全国第1) 石英砂储量约7.3亿吨(全国第2) 钛铁矿储量约7.5亿吨 锂镍锰铜铝等原材料供应有保障[3] 应用场景 - 物流车辆总数74.9万辆(含载货汽车49.2万辆/重卡16.7万辆) 年更新替换超2000辆 公共充电桩需求超10万个[4] -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达1046万千瓦 工商业电网调峰储能需求超300万千瓦[4] - 已开通全省首条氢能专线 世界首条纯氢冶金中试线运行成功 1400万吨钢铁产能待绿色转型[4] 发展目标 - 2027年新能源产业链基本贯通 光伏等行业产能利用率显著提升[4] -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63%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18%[4] - 建成"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园区 基本实现全市能源数字化与智慧化[4]
易普力(002096) - 002096易普力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6
2025-09-16 22:36
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 公司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的绿色民爆与智慧矿山服务商,打造科技创新型、本质安全型、绿色数智型、价值创造型的新易普力,保持民爆行业第一梯队地位 [3] - 作为中国能建旗下唯一民爆行业上市平台,公司定位为"中国民爆行业领军者、中国能建工程特种兵、智慧矿山建设主力军" [5] - 未来将结合中国能建总体规划部署,适时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 [5] 行业驱动因素 - 国内矿山(煤炭、铁矿、铜矿等)开采量稳中有升及"两重两新"政策带动的大型基建项目(水利、交通)持续发力,共同支撑国内工业炸药年需求 [3] - "一带一路"深入实施推动中资矿企出海及沿线国家基建提速,释放中亚非地区民爆增量市场潜力 [3] - 政策引导下行业加速向本安化、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升级,露天矿转地下开采催生新型民爆产品与精准爆破技术需求 [3] - 竞争格局向产业链整合、高附加值服务转移和国际化布局演变 [3] 海外业务规划 - 以非洲、亚太和南美等区域为重点,统筹推进国际工程承包、产业投资及贸易服务三大核心业务板块 [5] - 持续深化境外市场拓展体系,着力提升签约转化质效,加速实现重点国别市场战略突破 [5] - 在国际投资并购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3] 中国能建协同赋能 - 依托中国能建世界领先能源建设央企的高端品牌、雄厚实力及全球影响力,充分发挥民爆国家队优势 [3] - 深度融入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及"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紧跟中国能建在国内矿山、重大水利水电、交通基建及国际工程布局 [4] - 借力中国能建战略协同,精准开展高端并购,实现优质资源高效整合,并获重大项目投资保障 [4] - 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在中国能建支持下深化市场化改革,治理授权、用人机制、科技创新激励及中长期激励等方面先行先试 [4] 区域业务发展 - 新疆区域业务受益于自治区原煤产能扩能规划稳步推进,民爆物品及爆破技术服务煤炭等矿山的中长期市场空间依然可观 [6] - 公司充分发挥央企在新疆全产业链资质优势和技术集成能力,深度参与疆内矿山开发及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