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出席中国-世界银行集团全球生态系统与转型中心首次高级别研讨会
快讯· 2025-06-19 16:45
中国-世界银行集团全球生态系统与转型中心高级别研讨会 - 会议主题为"立足国家优先发展领域推动生态系统修复" [1] -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出席会议并致辞 [1] 中国绿色发展成果 - 中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 [1] - 以绿色技术和绿色投资为重要支撑 [1] - 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并加快模式转型 [1] - 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实现能耗和污染排放显著下降 [1]
马来西亚总理:坚决抵制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紧张干扰能源绿色转型
快讯· 2025-06-17 11:46
行业观点 -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第二届亚洲能源大会上强调抵制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紧张对全球清洁能源发展与绿色转型的干扰 [1] - 呼吁东南亚国家建立清晰、协调的金融架构以增强投资者信心,吸引更多资本流入可再生能源项目 [1] - 推动电网系统升级,加快绿色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1]
越英贸易技术合作座谈会在伦敦举办
商务部网站· 2025-06-13 09:32
越英贸易技术合作座谈会 - 越南驻英大使杜明雄表示《越英自贸协定》(UKVFTA)实施推动双边贸易金额实现跨越式增长 [1] - 英国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有望进一步提升双边贸易水平 [1] - 双方拟扩大人工智能、半导体、金融科技、绿色技术等领域合作范围 [1] - 英国商业贸易部代表奥利维亚·赫福德指出UKVFTA和CPTPP有助于减少进出口壁垒、降低流通成本 [1] - 两国在数字贸易、服务、量子技术等领域存在合作潜力 [1] 双边贸易数据 - 2024年越英双边贸易额达8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18% [2] - 英国是越南在欧洲第三大贸易伙伴 按当前增速可能超越德国成为第二 [2] - 越南是英国第35大贸易伙伴 英国对越投资44.6亿美元 在147个对越投资国中排名第15 [2] 越南科技产业现状 - 2024年越南科技产业收入1580亿美元 占GDP比重达15% [2] - 国内研发支出占GDP比例0.5% [2] - 拥有250所大学、400所研究机构和7万家数字技术企业 [2] -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44位(共133个经济体) [2] 市场互补性分析 - 越南作为超1亿人口的快速增长市场与英国高收入消费市场形成互补 [2] - UKVFTA和CPTPP促进两国货物贸易及金融、咨询、教育等服务领域业务拓展 [2]
如何做绿色技术交易的专卖店?对话上海技术交易所总裁颜明峰
南方都市报· 2025-06-12 09:56
绿色技术交易平台的核心功能 - 上海技术交易所作为国家级技术交易平台,主要任务是构建技术确权和估值体系,增加技术流动性以显现技术要素价值[2] - 公司成立于1993年,2021年被国办文件列为全国三大技术交易所之一,2023年上线绿色技术交易专板[5] - 绿色技术交易专板采用"专卖店"模式,将零散技术集中归类提升交易效率[6] 城市低碳发展的战略意义 - 城市占地球陆地面积3%却产生超70%碳排放,是绿色技术应用的核心场景[5] - 平台通过链接供需双方解决技术匹配效率低的问题,已建设五年确权估值体系基础[7] 绿色技术交易的市场机制 - 产权清晰和价格体系是技术交易两大基础,平台正探索垂类领域的确权估值体系[7] - 设计产品时需平衡合规与效率,参考科创板模式服务技术型企业[10] 企业参与绿色技术的驱动力 - 国家设备更新改造扶持政策和绿色金融政策有效降低企业"变绿"成本[8] - 金融支持可提升企业投入意愿,将社会责任外部性内化为经济动力[8][9] 绿色资金引入策略 - 需吸引占市场70%体量的银行间接融资进入绿色技术领域[10] - 通过建立确权估值体系增强资金信心,促进技术开发/使用/授权环节的资金流动[10]
专访伦敦发展促进署CEO:在AI与黄仁勋之外,伦敦为何给泡泡玛特和比亚迪留了C位?
36氪· 2025-06-11 17:41
伦敦科技生态系统发展 - 伦敦科技生态系统价值从2014年700亿美金跃升至2023年6215亿美金,十年间暴涨8.8倍 [1] - 2025年伦敦科技周规划包括75小时不间断内容、650场活动、吸引128个国家超3万名与会者,聚焦生成式AI、量子计算、数字基础设施与绿色技术 [1] - 伦敦发展促进署通过招商引资为伦敦创造42,500个新增岗位和19亿英镑经济增量 [4] 中国企业国际化策略 - 中国企业进入欧洲市场需重点讲述创始人故事和员工文化故事,强调真实使命感和包容性工作环境 [7][8][9] - 英国消费者更关注"人"的故事而非文化标签,建议中国企业家展现个人生活细节以建立真实连接 [10] - 泡泡玛特在英国的成功显示当地消费者对创意产品的开放态度,文化来源并非关键考量因素 [11] 绿色科技与可持续发展 - 比亚迪电动双层巴士成为伦敦科技周标志性展品,象征对中国技术方案的开放姿态及可持续发展承诺 [2][4][16] - 中国企业在电动汽车、电池、太阳能等领域具技术优势,可重点布局英国城市交通、绿色建筑改造和绿色金融市场 [17] - 伦敦十年增长计划将绿色技术列为优先方向,建议中国企业加强与帝国理工等顶尖院校的科研转化合作 [23] 品牌营销与消费者洞察 - 情感营销在英国市场至关重要,产品需能唤起消费者情感共鸣而非仅满足功能需求 [13] - 可持续传播需避免"洗绿"行为,强调实际行动而非表面宣传 [14][15] - "中国制造"在英国消费者认知中代表高科技与价格竞争力的结合 [20] 全球科技产业趋势 - 伦敦科技周成为观测全球科技资本流向的关键坐标,吸引英伟达等AI巨头参与 [1][24] - 中美贸易不确定性下,英国市场对中国科技公司呈现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优势 [21][22] - 伦敦与中国的技术外交持续深化,双方计划在人工智能大会等平台加强交流 [25]
“虫口夺果”显身手 绿色技术护“甜”园
科技日报· 2025-06-11 16:18
水果科技小院技术创新 - 水果科技小院展出苹果、梨、苹果脆片等特色有机产品,苹果脆片保留天然风味得益于虫害防控技术突破[1] - 虫害防控技术减少污染、改善水果品质,成为果农致富实用科技[1] - 水果科技小院位于北纬36度黄金果品产出带,依托蒲县被子垣生态有机果园,由中国农业大学刘小侠教授创建[1] - 研究团队将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摸索适合蒲县水果生产的绿色模式,不用化学农药[1] 绿色综合治理技术成果 - 研究团队发现茸喙丽金龟是主要害虫,采用诱虫灯诱捕、人工捕捉、生物制剂等绿色技术综合治理[2] - 团队发现未腐熟有机肥是金龟子泛滥原因,建议果农腐熟粪肥并均匀施用[2][3] - 三年攻关后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虫果率降至5%以内,果实糖度与贮藏性显著提升[3] - 推广蚯蚓改良土壤、发酵酵素叶面肥技术,提升土壤有机质,优化果品糖度与口感[3] - "蒲香红"苹果与"玉露香"梨在全国水果口感大赛中斩获金奖[3] 农技服务与推广成效 - 研究生向果农宣传病虫害识别技巧和绿色综合治理技术,提供"零门槛、零费用、零距离"服务[4] - 采用"行间生草、生物天敌防治、理化诱控"等绿色管理模式,实现"零化肥、零农药"[4] - 栽植120余个新品种,构建"人、草、树、果、虫、鸟"和谐共生的生态体系[4] - 绿色技术已在蒲县大面积示范推广,带动300余户果农增收,亩均年增收近2000元[4] 未来发展前景 - "虫害可控、果园增值、农民增收"的良性模式有望走出黄土高原,惠及更多果园[5] - 乡村振兴需要青年人才用科技赋能,服务农民增收[5]
碳博会建言城市更新:绿色技术是关键驱动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6-07 14:29
城市更新与碳中和 - 上海作为全球超大城市标杆正探索"存量焕新"与"低碳发展"协同路径 但面临技术应用成本高、资金回报周期长等挑战 需突破技术瓶颈 [1] - 绿色技术是激活城市更新的关键驱动力 将推动城市向更绿色、更低碳、更宜居方向发展 [1] - 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978年17.92%提升至2023年66.16% 城市更新成为主要发展方向 其物质消耗和生产生活方式变化影响"双碳"目标进程 [1] 绿色转型挑战与解决方案 - 城市更新绿色转型需科技与理念协同发力 科技解决改造技术难题 绿色低碳理念引导更新向人文关怀与生态效益并重方向发展 [2] - 存量建筑改造在能源效率、运营成本等方面存在巨大提升空间 但面临投资成本高、决策链条复杂、数据标准缺失等挑战 [2] - 能源系统重构需建立"远近协同"智慧能源供需系统 规划端需平衡安全—经济—绿色 运营端需实现动态调度和最优化运营 [2] 多方协作推动绿色交通 - 绿色交通体系落地需政府、企业、社区等多方主体在规划协同、能源安全保障、资金可持续投入等维度形成合力 [3] - 绿色交通体系将推动城市更新中实现交通效率与碳减排双重优化 [3]
碳博会聚焦循环经济:让绿色技术成为产业增长的核心动能
南方都市报· 2025-06-06 14:22
碳博会概况 - 2025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于6月5日至7日举办,吸引15个国家和地区的逾300家企业参展 [1] - 上海市政府强调绿色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1] - 上海市杨浦区加速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预计2030年产业规模达500亿元 [1] 行业合作与技术创新 -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分析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建议中国企业以技术创新和标准升级应对"碳足迹壁垒" [1] - 上海技术交易所、欧冶云商、上海易迪尔三方签约合作开展CBAM申报及测算业务,助力中国企业应对国际贸易碳管理挑战 [1] - 《循环利用产品降碳评定与标识应用要求》发布,填补国内循环产品降碳标准空白 [2] 循环经济与市场发展 - 产学研界代表讨论绿色技术与循环经济,认为需通过政策引导、技术突破、市场机制创新推动规模化发展 [2] - 宜家中国通过可持续主题活动激发年轻一代参与循环经济,例如联动高校推出环保艺术展 [2] - 行业需通过消费者心智塑造推动循环经济从小众理念普及为大众行动 [2]
对话全球商会|中国意大利商会:持续对话对促进贸易增长至关重要
新京报· 2025-06-04 12:59
全球经贸与供应链 - 全球经贸面临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冲击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带来挑战 但全球化趋势不会中断 全球商界需要安全稳定供应链 [2] - 中国已形成强大供应链和制造能力 科技创新加速提升 坚持对外开放使国际"朋友圈"扩大 [2] 中意经贸合作现状 - 中国是意大利主要亚洲市场和远东第一商业伙伴 2024年双边进出口总额720亿美元 2025年4月双边贸易额230亿美元 [4][5] - 冶金行业体现合作韧性 2024年意大利对华冶金产品出口增长23%达3 16亿美元 服装出口占意大利对华出口13 5% [6][8] 重点合作领域与模式 - 新能源汽车领域可通过合资企业结合中国生产优势和意大利设计专长 两国政府《行动计划》支持协同效应 [6] - 创建"双重供应链"平衡本地化与战略依存 在高价值领域(电动汽车电池 机器人技术)建立合资企业共享技术降低风险 [8] - 意大利企业可在中国设亚洲生产枢纽 中国企业在意大利设欧盟市场研发中心 [8] 欧洲市场机遇 - 欧洲经济格局演变带来绿色技术 数字化转型 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合作机遇 意大利工业基础和战略地位可推动合作 [7] - 聚焦创新 可持续性和互利伙伴关系是欧洲市场长期成功关键 [7] 文化产业与数字经济 - 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纪念活动强化文化纽带 影视 艺术 旅游合作兼具文化和经济价值 [9] - 欧盟《数字市场法案》构建数字框架 2024年意大利对华计算机及电子产品出口5 84亿美元 支持AI和5G合作 [11] 绿色经济合作 - 中国"双碳"目标与欧盟可持续发展目标一致 2024年中国是意大利主要太阳能电池板和生物燃料进口伙伴(5000万欧元) [11] - 意大利能源转型与中国光伏领先地位契合 2024年中国光伏相关出口超2000亿元人民币 储能领域合作潜力大 [11]
北京城市副中心成为国内首个绿建三星级标准地区
新京报· 2025-06-03 19:52
绿色经济发展目标 - 到2027年有效绿色技术发明专利数量年均增长20%左右 建成北京市国际绿色技术概念验证中心 绿色企业数量超过300家 建成1个绿色产业集聚区 [1][4] - 展望2035年有效绿色技术发明专利数量年均增长15%左右 形成3个以上绿色产业集聚区 绿色经济增加值稳步增长 [1][4] 绿色产业现状 - 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已实现100%绿电供应 新型电力系统实验基地揭牌成立 前疃村建设成为全市首个数字化微网"零碳"村庄 [2] - 城市副中心现有1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北京绿色交易所入驻运河商务区并启动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建设 [3] - 百亿规模的北京市绿色能源和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实现落地 城市副中心成为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地区和林业碳汇试点城市 [3] 绿色产业规划 - 推动"6+4"绿色产业规模化 特色化发展 培育6个特色绿色产业包括碳专业服务业 ESG专业服务业 绿色金融业 绿色投资 未来能源细分产业 合成生物制造业 [4] - 巩固提升4个既有绿色产业包括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产业 新能源产业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 绿色建造业 [4] - 支持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实验基地 打造分布式先进能源 智慧能源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拓展氢能储 运 加产业链 [5] 绿色技术创新 - 加快建设北京绿色技术创新服务产业园 依托1962年建立的北京光学仪器厂旧址 该园区已于2024年底正式开工建设 [6][7] - 推动成立北京市国际绿色技术概念验证中心 支持开展绿色产业核心技术攻关 服务科研成果二次开发 工艺验证和试生产 [7] - 利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和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等国家级平台 吸引碳资产开发咨询 第三方审定核证 碳资产管理等上下游企业集聚 [7] 绿色金融支持 - 强化区级产业基金对绿色经济的支撑作用 与市级绿色低碳领域基金形成互补 [8] - 将绿色金融发展与"两区"建设结合 持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 优化绿色金融发展环境 逐步建成全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