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质价比
icon
搜索文档
县城零食大王联姻,一年卖出500多亿
FBIF食品饮料创新· 2025-05-10 23:07
公司概况 - 湖南鸣鸣很忙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于4月28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定位为下沉市场零食量贩龙头[1] - 公司由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于2023年合并成立,创始人晏周和赵定分别起家于湖南长沙和江西宜春[3] - 截至2024年底在营门店超1.5万家,58%门店位于县城与乡镇,深度覆盖下沉市场[1][4] 财务表现 - 营收呈爆发式增长:2022年42.8亿元→2023年102.9亿元→2024年393.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203%[1][2] - 2024年GMV达555亿元,净利润从2022年7.17亿元增至2024年82.92亿元[2] - 毛利率保持稳定:2022年7.5%→2023年7.5%→2024年7.6%[2] 行业趋势 - 2025年被视为中国社区折扣超市元年,财通证券预计行业规模将达2.28万亿元(2022-2025年CAGR 11%)[19] - 硬折扣模式崛起:奥乐齐入华6年后首次走出上海,200余款产品最高降价45%[10][16] - 消费两极分化明显,"质价比"成为新趋势,典型表现为三只松鼠转型线下、七号仓库服装均价低于百元[8][12] 商业模式 - 核心策略包括供应链集采(自营品牌占比最高达90%)、非黄金地段选址(月租金成本4000-5000元/店)、极致周转效率[20][22][27] - 自有品牌成为差异化关键,山姆/胖东来等案例显示自牌产品可提升渠道信任度与复购率[25][26] - 创新方向包括垂直大模型应用(如百灵鸟AI大模型)缩短产品创新周期至3个月[31] 竞争格局 - 万辰集团旗下"好想来"签约门店数同步突破1.5万家,行业进入万店规模竞争阶段[4] - 传统商超转型艰难:永辉股东京东世贸亏损20亿清仓,阿里退出实体商超亏损近500亿[14][16] - 国际巨头奥乐齐与本土品牌胖东来形成示范效应,后者员工月薪达9886元(行业均值3倍)[24]
北京中高端餐饮,降价讨好年轻人
36氪· 2025-05-08 10:02
2025年前3月,北京餐饮日均开店24.8家 先从北京餐饮大盘整体切入来看。 近3年左右,北京餐饮市场经历了快速增长和放缓的过程。2023年,北京餐饮市场从低迷中强势复苏,增长率高达32.5%。然而,市场热度随后逐渐降 温,2024年北京餐饮收入总额达到了1273.9亿元,同比下滑了4.9%。2025年前三个月收入总额达到328.7亿元,同比下降了3.8%,占到社会零售总额比重 的9.5%。 北京餐饮市场的整体情况,与全国餐饮市场相对比较同频。整个行业正在从曾经高速增长的高毛利时代,进入专业主义时代。行业竞争加剧,小白淘汰率 升高,这对新进入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门店数量上看,北京餐饮企业的增长态势较为稳定,呈逐年稳步上升趋势。 2023年,餐饮市场活力高涨,新入局企业数量激增,高达11482家。进入2024年下半年,行业热度逐渐降温,市场趋于冷静,新增企业数量增速放缓,全 年新注册企业为10457家。 2025年第一季度,北京新增餐饮企业2233家,平均每天新开餐饮门店数量为24.8家,增长速度较去年有所放缓。 从价格带分布来看,北京餐饮市场呈现明显的"金字塔结构"。其中,客单价处于100元以下的 ...
县城零食大王联姻,一年卖出500多亿
盐财经· 2025-05-04 17:44
公司概况 - 湖南鸣鸣很忙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定位为下沉市场零食量贩龙头[2] - 公司由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合并而来,创始人分别为晏周和赵定,起家于湖南长沙和江西宜春[3] - 截至2024年底在营门店超1.5万家,58%门店位于县城与乡镇[2][4] 财务表现 - 营收高速增长: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2.8亿元、102.9亿元、393.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203.0%[2] - 2024年GMV达555亿元,年内利润从2022年7.17亿元增至2024年82.92亿元[2][3] - 毛利率表现:2022-2024年分别为7.5%、7.5%、7.6%,销售及营销开支占比从3.7%提升至3.8%[3] 行业趋势 - 2025年被视为全品类社区折扣超市元年,财通证券预计2025年折扣零售业态规模达2.28万亿元,2022-2025年CAGR为11.0%[24] - 硬折扣模式崛起:区别于软折扣的库存清理,硬折扣通过供应链优化实现低价,奥乐齐自有品牌占比超90%[24][33] - 消费两极分化明显,"质价比"成为新趋势,如奥乐齐部分产品降价幅度达45%[11][16] 商业模式 - 核心策略:供应链集采实现总成本领先,门店选址避开黄金地段,店员月薪控制在4000-5000元[27] - 自有品牌成为突破口,三只松鼠转型布局全品类自有品牌零售商,覆盖冷冻冷藏、酒水饮料等品类[34] - 效率导向:货盘组织能力与深度供应链结合,追求小类经营组合竞争力[25][27] 竞争格局 - 万辰集团旗下"好想来"签约门店超1.5万家,三只松鼠收购爱零食、爱折扣进军线下[4][6] - 国际品牌加速布局:奥乐齐进入江苏市场,山姆、Costco等硬折扣模式被国内企业学习[21][24] - 非典型案例胖东来基层员工平均月薪9886元,坪效达行业均值3倍以上[28] 创新方向 - 零售垂直大模型应用:如百灵鸟AI大模型通过数据分析预测需求,缩短产品创新周期[36] - 渠道信任构建:胖东来通过高质商品建立消费者信任,银饰品等商品常被抢购一空[36] - 差异化竞争:避免价格恶性竞争,通过品类创新实现价值创造体系优化[36][37]
从街边店到港股IPO,鸣鸣很忙为啥能成事
搜狐财经· 2025-04-30 22:46
出品/壹览商业 作者/蒙嘉怡 编辑/木鱼 "一件也是批发价"的零食店也要上市了。 4月28日消息,据港交所文件,湖南鸣鸣很忙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鸣鸣很忙)已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高盛、华泰国际。 招股书显示,鸣鸣很忙2024年门店零售额(GMV)达555亿元;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42.86亿元、102.95亿和393.44亿元;同期,经调整净利润分别 为0.81亿元、2.35亿元和9.13亿元。 2022年至2024年,鸣鸣很忙的毛利率分别为7.5%、7.5%和7.6%,净利润率分别为1.7%、2.1%和2.1%,经调整净利润率则分别为1.9%、2.3%和2.3%。截至 2024年12月31日,鸣鸣很忙共开设了14394家门店,其中约58%位于县城与乡镇。 而在2022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就县域经济发展作出部署,此后中央不断强化县城的重要性。2024 年7月,国务院在《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提到,要引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集约紧凑布局。 这意味着,曾经以大城市建设为主的城镇化,开始看重县域 ...
年轻人涌入“鸣鸣很忙们”
36氪· 2025-04-30 19:49
文章核心观点 - 零食行业质价比成为潮流,“鸣鸣很忙们”通过供应链提效等方式,满足消费者对安全、美味又便宜零食的需求,呼应消费平权和第四消费时代到来,背后藏着社会深刻变革密码 [1][6][17] 分组1:为何大家会去鸣鸣很忙 - 农村出身的王佳乐受过去农村零食环境影响,长大后对零食无感,但村里开了多家零食店,他下班后会去逛,买价格便宜的泡面,韩式辛拉面让他觉得新鲜且满足,零食量贩解决其零食从匮乏到丰富的问题 [2][3] - 武汉城市青年李成因本地零食店贵且有食品安全问题,转向零食很忙等店,这些店饮料和小孩爱吃的零食便宜且是正品,解决其对零食价格从敬而远之到重新消费得起的问题,让他恢复对行业的信赖 [5] - 近几年遍地开花的零食量贩给消费者提供生活选择,受到欢迎,鸣鸣很忙 2024 年全国开店总数超 1.4 万家,营业收入超 555 亿,已向港交所递表准备上市,零食行业大盘在增长,消费者消费行为和选择转变为追求质价比 [6] 分组2:“鸣鸣很忙们”受欢迎背后,是消费平权的兴起 - 现制茶饮行业蜜雪冰城、瑞幸咖啡,商超领域盒马生鲜通过供应链提效实现质价比,取得成功,零食行业质价比之风开启发展新机遇 [7] - 80 后王礼认为零食量贩店拉平各地空间和信息差距,消除供应、品质和价格差,让他感受到“消费平权”,这得益于鸣鸣很忙在供应链上的大额投入 [8] - “消费平权”概念起源于美国,最初为保障消费者权利,过去零食集散地在杂货铺、大型商超和老一代零食专卖店,在质价比上不完美,鸣鸣很忙通过工厂源头直采打出质价比理念,赢得人心 [10][11] - 小镇青年在“消费平权”中获得感更深,“下沉红利”迭代到“脱域平权”阶段,县域零食消费激活创造新财富蛋糕,“鸣鸣很忙们”开店有返乡创业人员和本地青年贡献,扩大就业、活络市场 [11][12] 分组3:“鸣鸣很忙们”,呼应了第四消费时代的到来 - 中国消费正处于第三消费时代中后期,向第四消费时代过渡并有第五消费时代特征苗头,“鸣鸣很忙们”契合第四乃至第五消费时代特征 [13] - Small(小规模):人们喜欢身边小型购物和休闲场所,鸣鸣很忙、瑞幸、蜜雪冰城开店密度契合便捷性消费需求,人气不受电商影响,且店铺品类更丰富 [13][15] - Sociable(社交性、人情味):鸣鸣很忙店铺变成大众社交和打卡驿站,瑞幸店铺设有座位休憩区,体现品牌综合“质价比” [15] - Sensuous(从感官刺激到精神按摩):人们吃零食是为情绪和生活搭子,盒马超市卖一人份商品体现关爱,鸣鸣很忙的质价比升华成综合感知、多元体验和社会情绪沟通 [15][16][17] - 质价比理念延展产生引领意义,各行业回归价值理性,形成“幸福经济学”,成为主导大众价值认同的关键因素,质价比是生意逻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17]
“拼假潮”激活假日住宿市场:小城逆袭、AI助攻、质价比成新刚需
中国经营报· 2025-04-30 05:58
旅游住宿市场整体趋势 - 2025年"五一"假期旅游热度有望达到2023年以来的高峰,民宿和酒店整体预订量同比增长显著[1] - 三、四线小城强势逆袭,出境游和县域度假同步走热,"请4休10""请4休11"拼假组合推动长线游成为主流[1][6] - 住宿市场呈现"拉长、做减法、看体验"三重趋势,高星酒店预订热度首次超越低星级酒店[1] - 行业从"性价比时代"向"质价比时代"升级,"睡得好"成为消费者共识[1] 民宿市场热点 - 青岛、成都、昆明等城市持续火热,青岛成为00后最青睐出游城市[2] - "海边躺平"和"带宠出游"成为关键词,青岛、威海双城进入途家预订TOP10[2][3] - 平潭岛因"蓝眼泪"自然奇观成为黑马目的地,首次跻身热门城市TOP10[3] - "可带宠物"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超80%,相关房源数量激增5倍[3][4] - 房东配备宠物专区、遛狗地图、宠物零食礼包等贴心服务[3] 酒店市场动态 - 华住集团数据显示"五一"整体酒店预订率较去年上涨1.3个百分点,连续两年增长[5] - 小城酒店预订需求激增,四星级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34%,高出三星级酒店近10个百分点[5] - 海南、云南、吉林等地精品度假酒店推出五折套餐、无损退等抢占市场[5] - 连续两天及以上订单占"五一"整体订单近一半,长线游成为主流[6] 新兴消费趋势 - "高能量旅行"概念兴起,主打情绪价值与自我疗愈,如瑜伽、冥想课程等[4] - 20-40岁旅客占预订总量56%,55岁及以上"银发族"占比达15%[7] - AI旅行助手普及,同程旅行"程心AI"上线手绘行程图、多语言推荐等功能[8][9] - 旅行市集相关搜索量环比增长220%,成为住宿周边高频打卡地[9] 平台策略与服务升级 - 途家设置"订单二次确认机制"保障入住顺利,优选、严选、臻选房源占平台总量一半以上[5] - 华住推出总额近亿元让利活动,与抖音联动推出平均7.5折爆款好价房[6] - 同程旅行推出"第二人半价""买一送一"等政策,曼谷6天5晚双人团仅880元[9]
青年消费观里藏着“矛盾美学”
中国青年报· 2025-04-29 09:12
当代青年消费行为分析 - 81.02%受访青年认同"再省不能省兴趣"的消费理念 日常生活节省但愿意为兴趣爱好投入资金 [1] - 63.20%受访者支持社交消费的必要性 个人消费可节省但社交支出不能省 [1] - 87.32%大学生追求"质价比"消费 品质达标是省钱前提 [3] - 85.55%大学生认同教育投资重要性 日常可节省但自我提升支出不可少 [3] 消费场景偏好 - 游戏设备消费案例显示 青年愿意为改善游戏体验和健康投入800元购买专业鼠标 [1] - 旅游消费被视为"眼界投资" 案例显示五天三城旅行花费2000元 体验型消费占比过半 [2] - "探亲式旅游"模式兴起 结合走亲访友与旅游体验 满足情感需求 [2] - 70.36%受访者在基础服饰选择平替 44.15%在日用品选择平替 38.33%在餐饮选择平替 [3] 消费决策特征 - 青年消费者采用"三不原则"应对营销 不参与复杂满减 不信捆绑销售 不开消费信贷 [3] - "购物车冷静期"策略被采用 70%心动商品两周后被删除 [3] - 消费者转向寻找同源同厂商品 不再追求品牌溢价 回归物品实用价值 [3] - 消费行为呈现理性与感性并存特征 既追求节省又愿为情绪价值买单 [2]
香飘飘又开始装杯了?
半佛仙人· 2025-04-26 16:17
核心观点 - 香飘飘2024年财报表面营收利润双降但背后战略转型成效显著 通过健康化、高质价比和场景化策略在现制茶饮和瓶装饮料巨头的夹击中开辟新增长路径 [3][8][10][12][15][17][18][19][2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32.87亿元同比下降9.32% 归母净利润2.53亿元 [3] - 即饮业务营收9.73亿元同比增长8% 占总营收30% 毛利率提升至24.88% [12] - 轻乳茶复购率达33.32% 显示健康化转型获市场验证 [5][7] 业务战略 冲泡业务转型 - 轻乳茶采用0香精0植脂末配方 原料溯源至云南临沧和杭州龙井核心产区 [7][8] - 地球首店定价9.9元实现现制茶饮平替 形成"规模化确定对抗现制随机"的差异化优势 [8][10] - 通过原料透明化和供应链整合将质价比卷至新高度 [10][15] 即饮业务突破 - Meco和兰芳园双品牌切入即饮赛道 杯装形态创造差异化认知 [12][19] - 投入4万次实验优化果茶配方 以5.5元定价在千亿级市场争夺份额 [12][13] - 自动贩卖机/火锅店/年货场景渗透实现"无孔不入"式营销 [19] 竞争策略 - 避开现制茶饮空间争夺战 专注收割"将就时刻"的时间红利 [18][19] - 用决策成本+等待时间重构质价比公式 形成次元级差异 [19] - 联名/IP营销强化年轻化形象 如185cm奶茶小哥人设和《葫芦兄弟》联名 [15] 核心能力 - 20年专注茶饮赛道形成迭代能力 新品研发响应消费趋势变化 [21] - 双业务板块协同形成增长飞轮 冲泡基本盘反哺即饮创新 [21] - 供应链深度整合实现"原料升级+成本下降"的悖论式突破 [8][10]
十年来销售额首次下滑,欧莱雅中国的“挑战与三板斧”
经济观察网· 2025-04-04 13:14
核心观点 - 欧莱雅在中国市场面临业绩增长放缓与市场收缩的双重挑战,2024年北亚地区销售额出现十年来首次下滑[1][2] - 公司将美妆科技与AI创新视为未来发展的关键,通过黑客松大赛、投资基金等方式加速数字化布局[1][3][5] - 中国美妆市场呈现消费理性化趋势,国货品牌崛起导致外资巨头份额被挤压,欧莱雅调整策略聚焦Z世代、熟龄人群和男性三类核心客群[6][7] - 渠道战略强调线下门店体验化转型与下沉市场拓展,2024年高档化妆品部新增165家门店中72家分布于39个低线城市[9][10][11][12] 战略布局 投资方向 - 成立两支新基金:"凯辉创美未来基金"重点投资成长阶段美妆品牌,"美丽领航基金"投向早期及成长期美业上下游科技创新企业[3] - 2022年设立"美次方"投资公司,已投资闻献、观夏等新锐品牌及杉海创新等原料技术企业[3][4] - BIGBANG美妆科技共创计划累计吸引2200家初创企业参与,孵化超60个落地项目[5] 消费人群策略 - 目标2030年中国消费者覆盖量从1亿增至1.5亿,核心聚焦Z世代、熟龄人群和男性群体[6][7] - 32个品牌差异化打造"人设",如兰蔻定位知性女性、YSL瞄准18-20岁女孩[7][8] - 提出"质价比"与"心价比"概念,强调产品功效与文化共鸣双重价值[6] 渠道变革 - 线下门店从销售功能(POS)转向体验功能(POE),卡诗联名高端发廊、修丽可探索医美场景[9][10] - 加速下沉市场布局,2024年三/四线城市新增门店占比达43.6%[12] - 电商渠道尝试短剧营销,巴黎欧莱雅等品牌定制微短剧播放量超千万[11] 市场环境 - 2024年中国化妆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进口化妆品量与金额分别下滑9.4%和7.9%[2] - 国货品牌市场份额首超外资达50.4%,珀莱雅双11销售额超12亿元,韩束年营收增长80.9%[6][7] - 外资品牌因未能及时适应抖音电商崛起(2020年日活超6亿)等渠道变化而错失下沉市场机会[7][11]
国产「爱马仕」,拿下一线贵妇
投资界· 2025-04-03 15:16
国货女包高端化趋势 - 国货女包品牌如山下有松、裘真等正加速高端化,门店进驻北京三里屯、上海外滩源等核心商圈,客单价突破千元并出现排队现象 [6][7] - 2025年2月天猫千元以上女包销售额TOP15中,7个国货品牌上榜,山下有松、裘真位列TOP3,仅次于COACH [7] - 部分品牌单价突破2000元门槛,如个乐蓝染牛仔皮流浪包标价4988元累计成交超1000单,山下有松4580元公文包销量突破2000单 [9][10] 价格增长路径 - 国货女包均价近年持续上涨:半坡饰族从541.6元涨至1584.8元(+193%),食草堂从295.4元涨至871.7元(+195%)[13] - 高端品牌价格持续上探:山下有松均价从1658.6元增至2213元,个乐从2487.4元涨至2807.8元 [14] - 消费者感知明显,如PECO从500-1000元区间跃升至1000+,山水集从两三百元涨至一两千元 [11] 高端化策略 **产品与品牌塑造** - 合作国际资源:迪桑娜聘请爱马仕前匠师Thomas Maurice,成为首个登陆米兰时装周的中国皮具品牌 [14] - 强化文化叙事:山下有松通过播客《山下声》传递知识分子哲学,迪桑娜以非遗"永春漆篮"演绎东方美学 [14] **渠道与体验升级** - 线下门店成为高端化标配,选址太古里、IFS等核心商圈,如山下有松成都IFS店以"内观竹谷"主题打造沉浸式场景 [14] - 国际化营销:山下有松在巴黎时装周设限时空间展,成为首个在巴黎办展的国风箱包品牌 [14] **名人背书效应** - 签约明星强化定位:山下有松合作文淇、李娜瞄准独立女性,迪桑娜绑定董洁、王珞丹覆盖"静奢中女"人群 [14] - 国际名流加持:山下有松邀请《绯闻女孩》演员Kelly Rutherford拍摄翻包视频,借"老钱审美"提升品牌调性 [16] 消费驱动因素 **产品属性** - HOBO包成爆款品类,兼具"松弛感"设计与大容量实用性,满足职场女性通勤需求 [17][20] - 工艺对标奢侈品牌:采用植鞣工艺形成独特包浆,半坡饰族融合非遗侗布工艺打造差异化纹理 [20] **消费心理** - 质价比成为核心考量,消费者认为千元国货包在工艺和独特性上优于奢侈品入门款 [20] - 身份表达需求:一线城市31-40岁女性通过国货包展现"知识分子风",年轻群体选择个乐等品牌表达个性 [21][22] 行业格局演变 - 国内女包市场曾两极分化(500元以下白牌 vs 千元以上奢品),国货中高端市场原为空白 [26] - 当前国货品牌通过中式美学+全渠道营销填补千元价格带,但部分消费者质疑高价与品质匹配度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