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汽车

搜索文档
【立方早知道】监管加码防范券商从业者违规炒股/郑煤机将更名/这家A股公司董事长自愿放弃领薪
搜狐财经· 2025-04-29 08:28
焦点事件 - 中证协就《证券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证券从业人员投资行为管理指引(试行)》征求意见,防范从业人员违规炒股等违法违规投资行为,净化行业生态 [1] 宏观要闻 - 特朗普称中方领导人打电话,外交部回应近期中美元首没有通话,中美未就关税问题磋商或谈判 [2] 产业动态 - 工信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前瞻布局前沿领域标准研究,推动制定及发布相关标准子体系,启动新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开展新业态标准化需求研究 [3] - 国家药监局发布《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质量管理规范》,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压实企业和平台主体责任,推动行业发展 [5] - 国内首个利用电厂温排水进行海水淡化项目在山东烟台投产,每年可提供1.08亿吨淡水资源,缓解当地淡水紧张 [5] 公司聚焦 公司更名 - 郑煤机拟更名为“中创智领(郑州)工业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同步变更为“中创智领” [5] 公司上市 - 赛力斯申请港股主板上市,2024年收入1451亿元,同比增长305.5%,毛利率23.8%,归母净利润59亿元,拟募资70%用于研发等 [5][6] - 紫光股份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6] 公司薪酬调整 - 赛特新材董事长自愿放弃2025年4 - 12月基本薪酬,五位高管自愿降薪20%,期限为2025年4 - 12月 [7] 公司人员问题 - 佳缘科技董事长王进被留置,副董事长朱伟民代为履职 [7] - 联创光电董事王涛、监事陶祺被留置,王涛所涉事项与公司无关 [7] 公司立案 - 立方数科因定期报告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8] 公司股票风险警示 - 波导股份因2024年相关财务指标问题,4月29日停牌1天,4月30日起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简称变更为“*ST波导” [9] - 纳川股份因2024年审计报告问题,股票简称变更为“ST纳川”,4月29日开市起停牌1天 [10] - 威尔泰4月29日停牌一天,4月30日起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简称变更为“*ST威尔” [11] 公司年报披露问题 - ST新潮预计无法在2025年4月30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未披露或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2] 公司股份回购 - 徐工机械拟3 - 6亿元回购A股股份,用于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13][14] - 顺丰控股拟5 - 10亿元回购A股股份,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计划 [15] - 美的集团获中国银行不超10亿元股票回购专项贷款 [15] - 一拖股份拟回购不超已发行H股总股本10%的H股股份并注销 [16] 公司业绩及募资 - 北汽蓝谷2025年一季度营收37.73亿元,同比增长150.75%,净亏损9.53亿元,拟定向增发募资不超60亿元 [17] 公司业绩情况 - 中钢洛耐2025年一季度营收5.41亿元,同比增长1.58%,净利润1959.72万元,同比增长117% [18] - 洋河股份2025年一季度营收110.66亿元,同比下降31.92%,净利润36.37亿元,同比下降39.93% [19] - 中金公司一季度营收57.21亿元,同比增长47.69%,净利润20.42亿元,同比增长64.85% [20] - 药明康德2025年一季度营收96.55亿元,同比增长20.96%,净利润36.72亿元,同比增长89.06% [21] - 老凤祥2025年一季度营收175.21亿元,同比下降31.64%,净利润6.13亿元,同比下降23.55% [22]
工信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推动制定及发布车用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电动汽车换电等标准子体系
快讯· 2025-04-28 18:56
工信部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 核心观点 - 工信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 前瞻布局前沿技术领域标准化研究 推动车用人工智能 固态电池 电动汽车换电等标准子体系建设 [1] 前瞻技术标准化布局 - 分析评估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和潜在应用场景 识别研判未来汽车标准化发展方向 [1] - 推动制定及发布车用人工智能标准子体系 覆盖智能驾驶 车联网等应用场景 [1] - 推动固态电池标准子体系建设 解决高能量密度电池技术瓶颈 [1] - 完善电动汽车换电标准子体系 促进换电模式规模化应用 [1] 新兴领域标准研究 - 启动数据治理及应用新领域标准体系建设 涵盖汽车数据安全 共享机制等 [1] - 超前开展飞行汽车等新业态标准化需求研究 为未来交通形态提供技术支撑 [1]
2025上海车展|搭载5C超充AI电池,小鹏P7+ Max旗舰版搅动20万元级市场
北京商报· 2025-04-28 14:32
文章核心观点 小鹏汽车在2025上海车展有新动作,推出P7+超长续航Max旗舰版并交付2025款小鹏X9,一季度交付量可观,还展示前沿科技成果并推进研发与安全机制建设,拓展未来出行边界 [2][3][4] 产品动态 - 小鹏汽车P7+超长续航Max旗舰版在2025上海车展正式上市,官方建议零售价20.88万元 [2] - 2025款小鹏X9开启全球交付,并在车展现场举办首批车主交付仪式 [2] - 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交付量超9.4万辆,小鹏X9与MONA M03持续热销 [3] 产品优势 - 小鹏P7+ Max旗舰版得益于5C超充电池技术,10分钟内可补能420公里,缓解补能焦虑 [2] - 该车搭载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系统、全新可变阻尼减震器与液压衬套矩阵,底盘性能大幅进阶 [2] - 搭载AI底盘系统,具备“智能预瞄”能力,可识别前方30米内路面变化并实时调节减震器阻尼 [2] - 内置最新AI语音交互系统与无麦K歌功能,车机系统升级至天玑5.6.0,座舱智能生态进化 [2] 科技成果与规划 - 小鹏在车展集中展示AI辅助驾驶、智能芯片、换电补能、飞行汽车等前沿科技领域最新成果 [3] - 启动研发拥有720亿参数的“世界基座模型”,支持全栈AI体系语义理解与行为判断,赋能自动驾驶与具身智能领域 [3] - 年内启动业内首个“AI智能辅助驾驶安全训练营”,上线“新手考试”机制,推动技术“从能用到敢用”跃迁 [3] 未来出行拓展 - 小鹏汽车飞行汽车“陆地航母”与人形机器人IRON同台亮相,以“电动+智能+具身”三重维度拓展未来出行边界 [4]
【震裕科技(300953.SZ)】锂电结构件盈利改善持续,人形机器人业务彰显能力——2024年年报点评(殷中枢/陈无忌)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4-23 17:10
公司业绩表现 - 24年营收71.29亿元同比增长18.45%归母净利润2.54亿元同比增长493.77%扣非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2528.14%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1元转增4股 [3] - 24Q4营收21.14亿元同比增长21.26%环比增长12.31%归母净利润0.82亿元同比扭亏为盈环比增长100.37%毛利率15.59%环比增长4.32pcts同比增长6.38pcts净利率3.86%环比增长1.70pcts同比增长4.55pcts [3] - 25Q1归母净利润0.69-0.75亿元同比增长31.54%-42.97%扣非归母净利润0.6-0.68亿元同比增长57.30%-78.27%主要系订单增长和自动化水平提升 [4] 业务板块分析 - 锂电池精密结构件收入42.4亿元同比增长29.84%毛利率11.28%同比增长2.75pcts自动化升级降本增效成效显著刀片电池新品投产量利齐增 [5] - 模具收入4.16亿元同比增长32.70%毛利率53.85%同比增长4.93pcts主要由于技术创新及降本增效 [6] - 电机铁芯收入15.09亿元同比下降11.78%毛利率18.85%同比增长2.41pcts胶粘工艺铁芯收入占比提升已为飞行汽车驱动电机提供胶粘工艺铁芯 [7] 技术研发与产能建设 - 成功研发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线性执行器及灵巧手精密零部件已建成两条行星滚柱丝杆半自动产线日均产能100套计划25年建设全自动产线 [8] - 已建成一条线性执行器柔性装配线可根据需求拓展第二条装配线 [8] - 核心设备与国内设备厂联合研发定制母机台专机与国外厂家联合开发核心加工模组设备整机内部整合调试 [9]
这些车企高管的最新演讲里,信息量巨大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3-30 06:13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2024年发展概况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突破1300万辆 占全球市场份额超60% [4] - 政府工作报告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列为重点发展领域 推动产业升级加速 [4] - 行业论坛聚焦电动化、智能网联、飞行汽车等前沿议题 勾勒未来出行新图景 [4] 车企技术布局与产品规划 长安汽车 - 全固态电池样车2024年首发 2027年量产 续航达1500公里 [6] - 深蓝S09定位30-35万元大六座旗舰 即将量产 泰国工厂投产全球化车型深蓝S05 [6] - 营销模式转型直面用户 应对小米SU7流量竞争压力 [6] 广汽集团 - 2024年启动国内首个L3自动驾驶车型量产 L4车型与滴滴合作下线 [8] - 端云一体大模型融合DeepSeek 多模态交互系统HMI 6.0实现跨端互联 [8] - 计划2027年推出个人用户L4自动驾驶车型 目标全球第一阵营 [8] 理想汽车 - 自研星环OS操作系统4月底开源 覆盖车控、智驾及通信中间件 [9][10] - 定位"软件+造车"双优势 差异化竞争新势力存活关键 [10] 小鹏汽车 - 三条战略曲线:AI汽车、全球化、具身智能生态 [12] - 飞行汽车预测占全球汽车销售3-5% 收入占比20%(2万亿美金市场) [12] - 广州飞行汽车工厂年产能1万台 2026年量产 规划500家飞行营地 [12] 比亚迪 - 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全系搭载 车载无人机构建新出行生态 [17] - 超级E平台实现兆瓦闪充(5分钟400公里) 云辇-Z填补垂向电控空白 [17] - 智能化变革周期缩短至2-3年 高阶智驾成新衡量指标 [17] 其他车企动态 - 宝马2026年沈阳投产新世代车型 2027年前投放超40款新车 [14] - 奥迪两年推7款新车 含下一代豪华燃油车 [16] - 奇瑞"6+1"技术布局 联合宁德时代/地平线强化电动智能化 [19] - 吉利2024新能源销量88.8万辆(+92%) 全域AI布局覆盖智驾/能源/底盘 [20][21] - 蔚来累计研发投入近600亿元 建成3206座换电站(占全国72%) [23] - 小米SU7 Ultra三天订单破万 研发累计投入1050亿元 生态硬件将开放共享 [25]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产品竞争焦点转向智能化平权 AI重构人车关系定义核心竞争力 [8] - 动力电池退役潮将至 2030年中国累计退役量突破300万吨 [8] - 立体出行生态融合低空飞行器/人形机器人 潜在市场超10万亿 [8] - 中国市场最终或保留不超过20个主流汽车品牌 淘汰整合加速 [6] - 全球化挑战包括关税壁垒、海外法规不确定性及基础设施差异 [6]
亿航智能系列四-年报点评:单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90%,商业化落地运营可期【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3-24 19:34
财务表现 - 2024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4亿元,同比增长190%,环比增长28.2% [3][7] - 2024年总收入4.56亿元,同比增长288.5%,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调整后净利润4310万元,较2023年净亏损1.39亿元大幅改善 [3][7] - 2024Q4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调整后净利润3640万元,环比增长132.3%,连续第三个季度实现调整后盈利 [3][7] - 2024年EH216系列航空器交付216架,同比增长315%,其中Q4交付78架,同比增长239% [3][7] 盈利能力与费用控制 - 2024Q4毛利率60.7%,同比下滑4.0个百分点,净利率-28.5%,同比改善99.5个百分点 [5][16] - 销售费用率22%,管理费用率42.2%,研发费用率34.1%,同比分别下降14.6/56.1/33.3个百分点 [5][16] - 全年毛利率61.4%,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8.7%/51.0%/43.7%,同比显著优化 [16] 商业化进展 - 累计在手订单超1500架,2023Q3至2024年底新增订单超1200架 [6][21] - 国内客户包括太原西山文旅(500架)、温州文成交通集团(300架)等,已交付190架 [25] - 海外拓展至日本16城、泰国、墨西哥等19国,累计完成6.4万架次无人驾驶飞行 [25][26] 适航认证与运营准备 - 中国民航局已完成对亿航通航和合翼航空的运营合格证(OC)文件审查和现场检查,等待最终审批 [6][30] - 2023年10月获型号合格证(TC),2024年4月获生产许可证(PC),形成适航三证体系 [32] 产能与供应链布局 - 云浮生产基地二期扩建目标2025年实现年产能1000架 [43] - 与江淮汽车、国先控股合作建设合肥eVTOL生产基地,融合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43] - 计划在威海建立山东制造中心,聚焦区域市场需求 [43] 技术研发突破 - EH216-S完成全球首次eVTOL固态电池飞行测试,续航提升60%-90%,能量密度达480Wh/kg [47] - 与英搏尔合作开发高功率集成电驱动系统,获2200万美元战略投资 [49] - 复合翼机型升级为VT-35,覆盖跨城市/海域场景,与EH216-S形成互补 [52] 生态合作与场景拓展 - 与长安汽车战略合作开发飞行汽车产品,探索C端市场 [51] - 与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共建低空智联网,推进"五网融合"数字基建 [38] - 在合肥、广州、深圳等城市落地UAM运营中心,规划超30个垂直起降点 [33] 人才培养与行业标准 - 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合作培养eVTOL运营/维修人才,应对未来百万级人才需求 [41] - 参与制定全球首个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适航标准,推动行业规范化 [32]
汽车公司的尽头是AI?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3-12 00:25
公司战略转型 - 法拉第未来将股票代码从"FFIE"改为"FFAI",强调AI车生态是核心战略[3] - 力帆科技更名为千里科技,全面拥抱"AI+车"战略并成为吉利全域AI战略的一部分[3] - 小鹏汽车重新定义为全球AI汽车公司,目标10年内年销100万台AI汽车[6] - 理想汽车宣布转型为AI企业,认为AI是未来竞争核心[6] - 特斯拉在2023年底已重新定义为AI/机器人公司[6] AI重塑汽车业方向 - 智能驾驶是车企AI战略最聚焦领域:理想汽车采用VLA模型推动自动驾驶,小鹏汽车发布AI鹰眼视觉方案和定制AI芯片,吉利成立估值33亿元的智驾合资公司并发布"千里浩瀚"解决方案[8] - 智能座舱:FF研发新一代AI车载交互系统,吉利银河E8提供15大AI功能[10][11] - 机器人和飞行汽车:小鹏发布第二代人形机器人Iron,计划2025年预售飞行汽车[11] - 特斯拉计划将人形机器人Optimus投入工厂应用,2026年目标产量5万-10万台[14] - 吉利提出全域AI理念,覆盖车辆智能架构、能源管理等领域[14] 资本市场反应 - 汽车行业平均市盈率25.85倍,而AI公司可达40倍甚至百倍[16] - Anthropic完成35亿美元E轮融资,估值615亿美元[17] - OpenAI前首席科学家初创公司估值或超300亿美元[19] - 力帆科技更名后股价短期上涨33%但很快回落[19] - FF更名当天股价上涨9.85%但随后回落[19] - 市场认为车企AI转型需长期坚持和清晰战略,小鹏规划10年转型期,理想设立三阶段目标[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