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5G
icon
搜索文档
Verizon Delivers a one-two punch with Best Wireless Network Performance results:
Globenewswire· 2025-07-23 21:40
J.D. Power Recognizes Verizon as America's Most Awarded for Network Quality, an unprecedented 35 Times in a row RootMetrics again names Verizon Best, Most Reliable and Fastest 5G Network NEW YORK, July 23, 2025 (GLOBE NEWSWIRE) -- Another day, another set of network victories for the wireless provider serving the most mobility and broadband customers in the U.S.¹ In back-to-back benchmarking reports, Verizon continues its award-winning momentum as J.D. Power - the global leader in consumer insights, advisor ...
芯片ETF(512760)涨超1.3%,半导体材料国产化趋势受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3 13:46
电子化学品行业 - 电子化学品是电子材料与精细化工相结合的高新技术产品 具有高级 精密 尖端等特点 涉及光刻胶 电子气体 湿化学品 抛光液/抛光垫和金属靶材等五大类半导体材料 [1] - 芯片领域国产化趋势日益明显 受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及国外出口限制影响 [1] - 受益于5G 人工智能 消费电子 汽车电子等领域需求拉动 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呈现波动向上态势 2024年达675亿美元 [1] - 国内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增速高于全球 2017-2023年CAGR达10% [1] - 电子化学品行业技术密集 产品更新换代快 与下游新能源 信息通讯等行业结合紧密 对产品质量和功能性要求严苛 [1] 半导体芯片指数及基金 - 芯片ETF(512760)跟踪中华半导体芯片(人民币)指数(990001) 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 精选A股市场中在半导体及芯片领域内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作为成分股 [1] - 中华半导体芯片指数覆盖从设计 制造到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环节的企业 旨在反映中国半导体及芯片行业的整体表现 [1] -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CES半导体芯片行业ETF联接C(008282)和国泰CES半导体芯片行业ETF联接A(008281) [1]
工信部:上半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055亿元 同比增长1%
快讯· 2025-07-22 16:44
电信业务收入 - 上半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055亿元 同比增长1% [1] - 按照上年不变价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3% [1] 移动电话用户 - 截至6月末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8.1亿户 比上年末净增1993万户 [1] - 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18亿户 比上年末净增1.04亿户 [1] - 5G用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61.8% [1] 5G基站建设 - 截至6月末5G基站总数达454.9万个 比上年末净增29.8万个 [1] - 5G基站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5.7% [1] - 5G基站占比较一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 [1]
通信ETF(515880)涨超1.0%,大模型迭代与算力需求共振或成催化因素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2 10:27
AI算力军备竞赛 - AI算力军备竞赛带来的增量需求将持续超预期 基础设施层面的资源封锁与优势抢占成为大模型厂商的竞争高地 [1] - 全球AI算力投资进入深水区 从万卡到百万卡规模 新技术需求加速落地 包括光模块 PCB等环节 以及DCI AOC 空芯等在大规模集群的应用 [1] - 通信行业受益于AI算力需求的旺盛增长 国内外算力链形成共振 推动行业持续发展 [1] 通信设备指数 - 通信ETF(515880)跟踪的是通信设备指数(931160) 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 从A股市场中选取涉及网络基础设施 通信终端设备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1] - 行业配置主要集中于信息技术领域 特别是与5G 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相关的企业 能够较好地体现通信设备行业的发展趋势 [1] 投资产品 -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ETF联接A(007817) 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ETF联接C(007818) [1]
2025年中国半导体封装设备行业相关政策、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研判: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一季度半导体封装设备销售额约75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2 09:21
半导体封装设备行业概述 - 半导体封装设备是半导体产业链中用于芯片加工、电路连接和机械保护的专用设备,核心作用是将晶圆切割后的芯片通过贴装、键合等工艺固定到基板或PCB板上,实现电连接并提供物理防护 [1] - 半导体设备按工艺流程可分为前道设备(晶圆制造)和后道设备(封装测试),后道封装设备包括塑封机、划片机、贴片机、引线键合机、减薄机等 [3] - 半导体封装流程包括背磨、切割、贴片、银浆固化、引线焊接、塑封、切筋成型,各环节对应不同专用设备 [6]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半导体封装设备销售额为282.7亿元,同比增长18.93%,2025年一季度销售额约为74.78亿元 [1][18] - 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达到1171亿美元,同比增长10.16%,其中后端设备领域在2024年迎来强劲复苏,组装和封装设备销售额增长25%,测试设备增长20% [15] - 2024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达3532.3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0.31%,其中封装设备占比约6% [17] 行业政策环境 - 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等18部门印发《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2024—2025年)》,强化集成电路、半导体材料等关键技术领域标准攻关 [8][10] - 2025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提出支持企业数字人才培育,聚焦集成电路等领域开发国家职业标准 [10] - 地方政策如浙江省《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提出打造集成电路等产业集群,山东省推动集成电路"强芯"工程 [10]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为零部件及系统,包括轴承、传感器、石英等核心部件,中游为设备生产制造,下游面向专业封装测试厂商(OSAT)、垂直整合制造商(IDM)及晶圆代工厂(Foundry) [11] - 传感器作为关键零部件,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达4061.2亿元,其中压力传感器占比17.6%,图像传感器占比12.5% [13] 竞争格局 - 全球市场由ASM太平洋科技、库力索法、东京精密等国际龙头企业主导 [21] - 中国本土企业包括北方华创、盛美上海、新益昌等,通过技术创新逐步缩小与国际差距 [21] - 北方华创2024年电子工艺装备营业收入277.07亿元,同比增长41.28%,盛美上海半导体设备营业收入54.4亿元,同比增长46.43% [23][25] 技术发展趋势 - 行业向高密度、高性能、高可靠性方向发展,先进封装技术如Chiplet、3D IC推动纳米级定位、多物理量协同控制等技术突破 [27] - 新能源汽车、AI芯片等新兴应用推动功率器件专用贴片机、异质集成设备等专用解决方案发展 [28] - 数字化工厂建设改变设备运维方式,通过传感器和边缘计算实现预测性维护,"设备即服务"模式重构价值链 [29]
瀛通通讯(002861) - 2025年7月2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21 19:44
经营现状 - 2025 年 1 至 6 月公司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上涨约 10%,二季度较去年同期上涨约 17%,原因是巩固客户关系拓展新项目及部分新导入项目产能爬坡、生产效率提升 [1] - 公司净利润亏损,原因是整体收入规模小、固定成本分摊大,且加大营销力度使销售费用增长,部分在建工程转固使管理费用上升 [1] 业务拓展规划 客户拓展 - 持续夯实各项能力,提供行业领先解决方案,制定优化大客户识别标准和管理体系,巩固与优质客户长期战略联盟 [2] 技术研发 - 优化创新管理模式,打造三大领域研发创新体系,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研发力度,推进研发项目管理升级,推动项目实施落地 [2] 海外业务 - 已在越南、印度等地设生产基地,进入多家国际客户供应链,后续加强与国际品牌深度合作,拓展新兴市场,优化供应链管理 [3][4] 收并购 - 秉持均衡发展策略,评估与主营业务协同的潜在合作机会,探寻有潜力领域强化核心竞争力 [5] 产品 AI 化 - AI 赋能消费电子趋势明确,行业有复苏迹象,有望开启创新周期 [6] - 公司掌握产品核心技术,研制多款耳机产品及智能音箱,在耳机声学设计等方面成果良好,实现无线产品智能化 [6][7] 核心竞争力 技术实力 - 掌握产品全套核心技术,具备独立开发新款产品能力,在耳机声学设计等方面成果良好 [8] 客户优势 - 与多家大型客户建立稳定合作关系,进入众多客户供应链 [8] 品质优势 - 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控制和品质保证体系,具备产品性能测试评估能力 [9] 研发优势 - 拥有博士后产业基地,多地设研发中心,与高校及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子公司有相关业务布局 [9][10]
韩国股民狂买中国股票,前十名单来了丨看天下
搜狐财经· 2025-07-21 11:09
韩国股民对中国股市的投资偏好 - 以成交额计,中国位列韩国股民最喜爱的海外市场第二名,仅次于美国 [1] - 2025年截至7月17日,韩国股民对中国股票的累计成交额约55.14亿美元,对美国股票的成交额为3224.41亿美元 [3] - 中国在韩国股民最热衷的海外市场中排名第二,超越日本和欧盟 [3] 韩国股民持有的港股热门标的 - 截至7月18日,韩国股民持股市值排名前10的港股为小米集团-W、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中芯国际、宁德时代、泡泡玛特、比亚迪股份、天齐锂业、赣锋锂业、GLOBAL [3] - 具体持股市值:小米集团-W(2.51亿美元)、腾讯控股(2.17亿美元)、阿里巴巴-W(1.76亿美元)、中芯国际(9235万美元)、宁德时代(8333万美元)、泡泡玛特(8021万美元)、比亚迪股份(6655万美元)、天齐锂业(5676万美元)、赣锋锂业(5652万美元)、GLOBAL(4995万美元) [3] 韩国资金的投资方向与风格 - 韩国资金重点投向中国AI产业升级与消费复苏两大主线 [3] - 与欧美资管机构偏好大型权重股或蓝筹股不同,韩国资金明显偏好科技成长与新兴产业公司 [3] - 韩国资金的交易风格与港股本身的轮动节奏更加贴近 [3] 中国股市吸引外资的驱动因素 - 中国政策层面的一系列利好出台,赚钱效应持续增强 [4] - 高盛、德银等华尔街大行自2月初起相继看多中国资产,上调评级或大盘目标价 [4] -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叠加5G、大数据等技术发展,让AI相关产业增长潜力凸显 [4]
研判2025!中国中压真空断路器行业市场规模、产业链及未来趋势分析:行业规模小幅增长,未来将朝着智能化、小型化方向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1 09:15
中压真空断路器行业概述 - 真空断路器利用真空作为灭弧和绝缘介质,用于电力系统切断或接通正常负荷电流及故障电流,具有触头开距小、燃弧时间短、体积小、重量轻、防火防爆等优点 [1][2] - 中压真空断路器电压等级为10kV~40.5kV,按电压等级可分为高压、中压、低压三类 [1][2] - 中压真空断路器主要由真空灭弧室(核心部件)、操动机构、支架及其他部件组成,真空灭弧室通过真空绝缘性能实现熄弧和电流抑制 [4] 市场规模与结构 - 2021-2024年中国中压真空断路器市场规模维持在80亿元以上,2024年达85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放缓主因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降 [1][6] - 12KV真空断路器为市场主流产品,2024年占比42%,24KV和40.5KV分别占比8%和14%,后者多用于配网及钢铁、石油石化等高负载行业 [1][8] - 华东地区市场规模占比最高(30.8%),华南(25.9%)、华北(10.9%)、华中(10.3%)、西南(10%)次之,东北及西北占比较小 [10] 下游应用领域 - 工业领域为最大应用场景,2024年规模32亿元,占比37.6%,其中石油化工(21%)、钢铁(19%)、汽车(18%)、化工(16%)、电子(12%)为主要细分 [16][18] - 发电&电网领域规模23亿元,同比增长9.5%,占比27.1%,基础设施和建筑领域分别占比17.6%和16.5% [1][16] 竞争格局 - 行业集中度分散,外资企业如施耐德、ABB、西门子凭借技术、品牌和资本优势处于第一梯队 [1][12] - 本土企业如厦门华电、许继电气通过技术研发提升市场份额,但在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上与外资仍有差距 [1][12] - 中小型企业主要布局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 [12] 产业链与趋势 - 上游为铜铬合金、塑料、玻璃等原材料,中游为制造环节,下游覆盖工业、电力、建筑、基础设施等领域 [14] - 行业向小型化、组合式发展,智能化转型加速,2024年智能中压真空断路器渗透率达6%,未来将进一步提升智能化水平 [20]
工业经济运行“向稳、向新、向优”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1 05:30
工业经济运行态势 - 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5.7% [3] - 前5个月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52万户 较上年底增8000多户 规上制造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4% [3] - 31个省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均保持增长 工业大省"挑大梁"作用突出 [3] 重点行业表现 - 电气机械 汽车 电子 通用设备 化工 有色金属等行业增长较快 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提升 [3]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35.5%和16.4% 电子 电气机械 通用设备等行业利润增长超10% [3] 数字技术发展 - 上半年数字产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3% 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 [4] - 5G融合应用覆盖国民经济86个大类 建成超1.85万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 [4] - 截至6月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 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 [4]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上半年全国登记技术合同近41万件 成交额超3万亿元 同比增长14.2% [5] - 已建成3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241家中试平台纳入重点培育库 [5] - 计划年底培育5个以上国家级制造业中试平台 [5] 人工智能与高端装备 - AI终端产品超百款 包括AI手机 电脑 眼镜等 [6] - 大型水陆两栖灭火飞机AG600获民航局认证 电动型载人飞艇AS700D完成首飞 [6] - 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接待游客超47万人 第二艘邮轮建造进度达78% [6] 产业数字化转型 - 规上轻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达86.2% 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82.3% [6] - 国家层面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超20% 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 [6] 未来工作重点 - 实施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 推动调结构 优供给 淘汰落后产能 [7] - 加快"人工智能+"行动 推动大模型在制造业重点行业落地 [7] - 发展生物制造 低空产业 推动人形机器人 元宇宙 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 [7]
上半年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3% 信息通信业总体运行平稳
经济日报· 2025-07-20 08:49
电信业务发展 - 上半年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3%,电信业务收入累计达9055亿元[1] - 5G新通话、直播短视频、云游戏等新兴业务蓬勃发展,大模型类APP与AI智能终端协同发展[1] - 移动用户上网流量连续6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1] - 5G融合应用已融入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的86个,建设超1.85万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1] 网络基础设施 - 截至6月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18亿户,用户普及率超79%[1] - 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端口数达3022万个,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1] - 下一步将持续提升5G和千兆光网覆盖,推进5G-A、万兆光网试点部署[1] 电子信息制造业 - 上半年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2] - 前5个月软件业务收入55788亿元,同比增长11.2%[2]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利润总额6721亿元,同比增长12.8%[2] 云计算与大数据 - 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5855亿元,同比增长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