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

搜索文档
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与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人民网· 2025-07-28 06:15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涵 - 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科技创新是核心要素[7] -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推动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对生产要素报酬提出新要求[7] - 新质生产力显著特点是创新,需要劳动者具备新知识、数字素养及驾驭人工智能能力[7] 生产要素的质态跃升与报酬 - 劳动者质态跃升表现为复杂劳动者(如技术、管理人才)成为第一要素,其知识、技术价值需在分配中体现[7] - 劳动资料质态跃升体现为数字化平台(云计算、机器人等)成为新型劳动资料,先进程度决定企业生产力水平[8] - 劳动对象质态跃升包括清洁能源、绿色技术及数据等非物质形态要素,需在财富分配中体现其价值[9] 数据要素的关键作用 - 数据是新型生产要素,其生成依赖算力、算法及处理能力,科技含量越高则价值越大[10][11] - 数据流通越广泛则收益越高,但面临平台垄断和信息不对称问题,需完善产权制度[12] - 需建立数据基础制度(产权、交易、分配、治理)以激活数据潜能,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13] 收入分配机制 - 分配包括两次过程:市场对企业间分配(第一次)和企业内部按要素贡献分配(第二次)[4][5] - 新质生产力强的企业通过市场竞争获得更高收入,并依据要素边际贡献进行内部分配[5][6] - 分配机制遵循"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原则,促进生产要素优化组合[6] 数字经济与生产条件 - 数字经济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生产条件,关键要素为数据、算力、算法[3] - 不同企业拥有生产要素的程度差异导致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分化[3] - 数据要素分配需解决产权确权问题,避免垄断并实现流通价值[12][13]
宿迁市湖滨新区:聚合“新”力量 撬动产业新发展
新华日报· 2025-07-28 05:55
基础设施建设 - 建成1500平方米数字化直播基地并吸引知名直播团队入驻 [1] - 打造"1中心3基地"工作体系并设立1个区域联谊中心和15个企业联络点 [1] - 构建"引领—联谊—服务—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 [1] 产业培育与人才发展 - 采用"新农人实训基地+电商直播联盟"双轮驱动发展模式 [1] - 开展7场"新智汇"培训活动覆盖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领域 [1] - 与高校共建9个产学研合作平台并为21名代表人士申领超120万元政策补贴 [1] - 选派5名代表担任产业链首席技术顾问并参与3个科技项目攻关 [1] 经济效益与产业带动 - 助农直播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且特色农产品溢价超10% [2] - 霸王蟹和皂河贡米等农产品实现显著价值提升 [2] - 开展20余场"非遗进景区"活动惠及超14万人次市民游客 [2] 人才集聚与社会影响 - 全区汇聚1100余名新阶层人士成为各行业领军力量 [2] - 通过公益赛事筹集善款定向帮扶10名困境妇女儿童 [2] - 新媒体从业人员规模持续扩大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1][2]
2025国际货币论坛隆重举行 聚焦“地缘经济风险与全球金融治理改革”
搜狐财经· 2025-07-28 04:13
论坛概况 - 2025国际货币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主办,主题为"地缘经济风险与全球金融治理改革",线下参会500余人,线上观看超50万人次[1] - 论坛涵盖地缘经济风险、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加密货币、数字金融等议题,分为开幕式和四个主题论坛[1][21][22][25][26] - 国际货币论坛自2012年起连续举办14届,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等成果,吸引全球专家学者参与[27] 人民币国际化研究 - 2025人民币国际化课题成果《不断深化的地缘经济风险》指出地缘经济风险源于世界经济金融格局矛盾爆发,负面效应波及中国实体经济、金融市场及全球供应链[6] - 报告显示地缘经济风险指数上升时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同步上升,全球支付和官方储备货币呈现多元化调整[6] -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并带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缓解地缘经济风险的重要方向,需从中美战略竞争、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视角寻求解决方案[6] 数字货币发展 -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重塑全球经济发展进程,数字货币成为国际货币体系重构核心变量[4] - 个别国家强推单极化稳定币存在五大隐患:背离多极格局、放大传统金融风险、美债美元震荡外溢、增加货币错配风险新传导渠道、监管真空[4] - 应坚持价值本真性、系统稳健性、普惠包容性三大原则,推动央行数字货币与合规稳定币协同发展,共建多边数字货币流动性互助网络[4] - 稳定币具备创新金融便利作用但存在系统性风险,美国试图捆绑稳定币与美元以维系货币霸权[15] 全球金融治理 -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暴露诸多问题,需推进全球金融治理改革,包括改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减少货币政策负面溢出、改革国际金融组织等[11] - 21世纪全球经济格局重构中,中美共同驱动变迁,贸易、技术、资源、气候风险是四大关键影响领域[14] - 金融领域协作对可持续增长至关重要,需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并反对金融霸权[11][14] 金融科技创新 - 主题论坛四聚焦金融大模型创新,发布《2025金融业大模型应用报告》,探讨AI与金融深度融合[26] - 金融业正深度拥抱AI普惠,战略驱动与价值导向双轮模式加快大模型应用进程[26]
以产业新特征为锚 重塑上市公司产业投资价值
上海证券报· 2025-07-28 02:48
产业投资价值的内涵与演变 - 产业投资价值是衡量企业在产业链生态中的协同能力、技术潜力与长期发展前景的综合价值,具有战略导向和长期性特征 [3] - 与金融投资不同,产业投资更关注企业技术路线可持续性、产业生态嵌入能力及产业链重构能力 [3] - 传统产业上市公司常因"贴标签"式估值方法陷入认知困境,部分深耕细分领域的企业未获合理估值 [4] 数字经济驱动的产业变革 - 数字经济形成"核心技术企业—转化平台—应用场景"三段式生态,打破行业边界,所有产业均可融入 [6][9] - 传统产业企业可通过应用场景环节嵌入数字经济,如制造业打造智慧工厂、服务业推进数字化供应链 [10][11] - 数据要素渗透使流量成为关键驱动力,网络枢纽型企业可通过流量运营实现价值跃升 [17][18] 新需求特征下的价值重构 - 终端驱动型产业链(如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崛起,配套企业需主动绑定终端链主以拓展空间 [13] - 需求逻辑从单向供给转向"供给创造需求",企业需通过IP融合、场景创新引领情绪化消费(如泡泡玛特案例) [14][15] - 传统消费品行业可通过个性化定制、沉浸式体验(如宠物经济跨界服务)重塑产品边界 [16] 传统与新兴产业的动态转化 - 传统产业通过数字化/绿色化改造可衍生新兴业态(如预制菜推动餐饮业升级) [21] - 新兴产业若缺乏持续创新可能"传统化"(如光伏行业面临技术同质化风险) [23] - 企业需布局前沿领域(量子信息、生物制造等)并构建技术护城河(参考华为案例) [24] 上市公司战略调整方向 - 能源/交通/电信等网络枢纽型企业需强化流量转化能力(如智能充电桩、5G基建) [18][19] - 材料/食品等传统行业可向高性能材料、智慧供应链等高端环节升级 [22] - 新兴领域企业应避免短期主义,需持续投入核心技术(如储能、脑机接口) [24]
2024年全球人均收入前5城市:悉尼第5,新加坡第3,中国排第几呢?
搜狐财经· 2025-07-28 01:32
全球高人均收入城市排名及产业分析 核心观点 - 2024年全球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集中在金融、科技、能源和高端制造领域,产业优势和政策设计是核心驱动力 [1] - 苏黎世、旧金山湾区、新加坡、奥斯陆和悉尼位列前五,人均年收入均超9.6万美元 [3][5][7][9][10] - 中国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4万美元,未进入全球前20,但经济规模和综合影响力显著提升 [11] 分城市产业分析 苏黎世(第一名) - 金融业贡献当地GDP超40%,瑞银、瑞信等国际银行总部聚集 [3] - 精密制造业(钟表、医药)利润率高,推动居民收入达12.5万美元/年 [3] 旧金山湾区(第二名) - 科技巨头(苹果、谷歌、Meta)聚集,软件工程师平均年薪23万美元,远超全美水平 [5] - 风险投资和初创企业孵化创造高薪岗位,人均年收入11.8万美元 [5] 新加坡(第三名) - 金融业增加值占GDP14%,渣打、花旗等银行设立亚太总部 [7] - 高端制造业(电子、化工)人均产出全球领先,政府"技能创前程"计划提升劳动力素质,人均年收入10.2万美元 [7] 奥斯陆(第四名) - 北海油田开发积累主权财富基金,居民人均能源分红1.2万美元/年 [9] - 绿色经济转型(海上风电、氢能)创造高薪岗位,人均年收入9.9万美元 [9] 悉尼(第五名) - 资源出口(铁矿石、煤炭)和服务业(金融、旅游)形成多元化收入结构 [10] - 矿业工程师平均年薪12万美元,金融分析师年薪超15万澳元,最低工资标准24.1澳元/小时 [10] 上海 - 202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24万美元(88366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 [11] - 金融、科技、制造业全面发展,但人口基数大制约人均收入排名 [11] 全球收入差距 - 百慕大人均GDP13.9万美元,布隆迪仅150美元,差距达926倍 [10] - 旧金山湾区无家可归者数量同比增长15%,反映高收入与贫困并存现象 [10] 未来趋势 - 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领域发展可能重塑全球财富版图 [11] - 劳动力能力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和分配机制完善是城市繁荣关键 [11]
【公告全知道】光刻机+光模块+华为+芯片+先进封装!公司为光刻机巨头提供透镜系统MEMS部件相关服务
财联社· 2025-07-27 22:22
光刻机与芯片行业 - 公司为光刻机巨头提供透镜系统MEMS部件相关服务 涉及光刻机、光模块、华为、芯片及先进封装领域 [1] 工业母机与机器人行业 - 公司产品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零部件加工制造 覆盖工业母机、人形机器人、军工及新能源汽车领域 [1] 时空大数据与数字经济 - 公司系华为机器视觉业务的合作共建伙伴 涉及时空大数据、华为鲲鹏、机器视觉及数字经济领域 [1]
TikTok2024年收入230亿美元;越南预测特朗普关税或致输美出口跌三成|36氪出海·要闻回顾
36氪· 2025-07-27 19:02
TikTok业务表现 - TikTok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42.8%至230亿美元,成为全球营收规模第四大的社交应用[6] - TikTok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3%,占字节跳动总收入的四分之一,创历史最高比例[6] 中国AI模型发展 - 中国开源模型Kimi K2、DeepSeek R1、Qwen3在全球开源模型排行榜中包揽前三名[6] - Kimi K2成为全球最强开源模型,领先于谷歌Gemma3和Meta旗下Llama4[6] 新能源汽车行业动态 - 比亚迪匈牙利工厂计划年底前启动生产,目标峰值产能30万辆[7] - 小鹏汽车首个海外智造基地在印尼正式投产并交付首台本地化生产的小鹏X9[7] - 中国电动车品牌占印尼市场纯电动车销量的93%,比亚迪为销量领跑者[10] 跨境电商与物流 - 淘宝推出泰语版,泰国新用户数同比增长近6成[8] - 菜鸟香港供应链中心面向全球商家开放,提供跨境仓配一体化服务[8] - 沙特商超巨头Othaim入驻阿里速卖通,推出"小时达"服务[7] 中欧经贸合作 - 中方愿同欧方拓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9] - 能源设备、工程机械和关键材料或为中企在欧洲的潜在合作切入点[9] 投融资动态 - 同心医疗完成超亿美元战略融资,用于国际化布局和产品创新[11] - 越疆科技融资超10亿港元,其人形机器人已面向全球批量交付[11] - 蓝纳成完成超3亿元C+轮融资,加速核药管线开发[12] 行业数据与趋势 - 2024年网络文学出海市场规模超50亿元,海外用户规模超3.5亿[11] - 越南估计特朗普关税可能导致其对美出口下降多达三分之一[10] - OpenAI据称准备在8月推出新版旗舰大模型GPT-5[7]
李迅雷:下半年增量政策可期
搜狐财经· 2025-07-27 17:09
宏观经济与政策 - 2025年上半年GDP增速达5.3%,下半年政策力度不减以确保全年5%增长目标[1] - 财政政策总量不变但优化存量,重点包括调整预算结构、优化专项债分配、提前下达明年额度[2] - 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可能通过降准降息、重启国债买卖及结构性工具支持科技创新和消费[3] - 汇率政策维持人民币对美元稳定,预计对其他货币小幅贬值以利好出口[3] 消费促进措施 - 以旧换新政策将扩大至出口转内销商品及服务消费,覆盖中低收入群体[4] - 系统清理不合理消费限制,包括优化超大特大城市购车购房政策[4] - 中央层面拟推育儿补贴,各地将出台餐饮文旅消费券政策[4] - 中长期计划结合"十五五"规划推动促消费改革方案[4] 基建与投资方向 - 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下达,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开工[5] - 三季度基建投资有望回暖,重点支持数字经济、AI、低空经济等新领域[5]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配套财政贴息和PSL,精准支持科技、消费、外贸[5] 房地产行业动态 - 城市发展转向存量提质,重点推进老旧管线改造和房屋安全升级[6] - 专项债可能用于收购闲置土地和存量商品房转保障房[6] - 增量建设聚焦"好房子"标准和现房销售政策推进[6] 市场治理与就业 - "反内卷"政策强调市场化退出落后产能,维护公平竞争秩序[7] - 毕业季将出台促就业政策,重点扶持服务业发展[7]
第五届中国新电商大会在吉林延边召开
快讯· 2025-07-27 15:17
行业动态 - 第五届中国新电商大会于7月27日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开幕 [1] - 大会主题为"数智新时代 电商新价值" [1] - 大会旨在提振消费并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 [1] - 新电商被定位为优化数字经济生态的重要抓手 [1]
食品上市公司股价涨超 10 倍,跨界押注BTC
搜狐财经· 2025-07-27 12:01
公司股价表现 - DDC Enterprise Limited股价在7月14日升至20.8美元创历史新高 相比4月的2美元附近 3个月内涨幅超过10倍 [1] - 公司作为传统食品企业跨界建立比特币储备 这一举措在全球上市公司中较为罕见 [1] 公司业务背景 - DDC Enterprise Limited前身为DayDayCook 专注于亚洲风味即食食品和烹饪品牌 成立于2012年 总部位于纽约 [2] - 公司最初以在线烹饪视频起家 两年内频道浏览量累积2亿 后扩展至预包装食品、餐饮服务和品牌授权 [2] - 公司拥有8000万活跃用户和1800万付费客户 旗下品牌包括DayDayCook、Nona Lim等 覆盖亚洲和北美市场 [2] - 2024年财报显示 公司营收主要来自电商和线下零售 毛利率稳定在30%以上 [2] 比特币战略布局 - 2025年5月公司发布"比特币宣言" 正式将BTC定位为核心储备资产 创始人Norma Chu此举为对数字经济的长期布局 [2] - DDC成为少数几家在美国上市并执行比特币储备战略的中国公司之一 [2] 比特币市场表现 - 2025年比特币价格从低点7万美元上涨至12万美元左右 涨幅超70% [3] - 比特币市值突破2.36万亿美元 超越亚马逊 仅次于苹果 这一成就仅用时16年 [4] - 比特币现货ETF获批后 传统公司资金进入渠道打开 监管政策也更为友好 [4] 比特币行业地位 - 比特币总量固定在2100万枚 已挖出超1900万枚 供应曲线类似黄金 在法币超发时代其保值增值功能成为投资者共识 [3] - 以BTC为首的加密资产已进入市场主流 高流动性、共识性及对冲法币贬值风险使其成为上市公司的重要选择 [4] - 截至2025年7月17日 全球前50家持有BTC的公司包括矿企、交易所、科技巨头等 覆盖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中国香港等地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