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主可控
icon
搜索文档
上半年研发累计投入1.06亿元 电科芯片锚定“自主可控”与“产业升级”双轮驱动战略
证券日报网· 2025-08-27 20:2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8亿元同比下降8.53% [1] - 产品毛利率33.69%较上年同期31.00%提升2.69个百分点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2.24万元同比下降78.05% [1] - 其他收益较上年同期增长30.27% [1] 研发投入 - 研发累计投入1.0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23.74%同比提升3.48个百分点 [1] - 研发资金重点投向卫星通信与导航 安全电子 工业控制及智能网联汽车领域 [2] - 突破高集成度多模卫星通信收发链路设计及低杂散设计技术 [2] - 布局多波束相控阵收发芯片 高性能毫米波变频芯片等套片解决方案 [2] 技术突破 - 开发双模语音卫星通信射频基带一体化SoC芯片产品 [2] - 突破毫米波多波束集成技术及低功耗设计技术 [2] - 拓展高压非隔离栅驱动芯片覆盖40-600V宽工作电压范围 [2] - 研发适用于GaN SiC等第三代半导体驱动的隔离栅驱动系列芯片 [2] 产品应用 - 形成上千款系列化方案化集成化的单片和模块产品 [3] - 产品覆盖卫星通信与导航 蜂窝与短距通信 能源管理等细分领域 [3] - 子公司北斗三号短报文卫星通信SoC芯片获2025中国创新IC突破奖 [3] 行业前景 - 2025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预计同比增长11.2%达7009亿美元 [4] - 2026年市场有望增长8.5%达7607亿美元 [4] - 增长动力来自人工智能 高性能计算 5G和物联网技术推动 [4] 发展战略 - 实施自主可控与产业升级双轮驱动战略 [4] - 聚焦高端芯片设计能力与特种工艺制造核心技术 [4] - 致力于打造全场景芯片解决方案提供商 [4]
国产AI如何出海?科大讯飞成「人工智能+」战略样板
36氪· 2025-08-27 19:45
公司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海外AI硬件同比增长超3倍 [1] - AI办公本在日本上市两个月成为日本最大Makuake众筹平台平板类销售额历史第一 在韩国Wadiz平台取得2025年全品类第一 [1] - 上半年营收首次突破百亿 同比增长17% [1] - C端业务实现38%快速增长 营收占比提升至32% [1] - 经营性现金流较前两年同期负现金流明显收窄 [1] - 海外AI硬件爆发式增长成为大部分AI公司共同选择 [1] 技术能力与输出 - 全栈自主可控技术对标全球最高水平 多语言大模型代表中国提供第二种选择 [3] - 星火大模型综合能力对标国内外一流大模型 多语种能力持续保持业界第一梯队水平 [5] - 自主算力训练超大规模参数模型能力在面临美国算力封锁时具有优势 [14] - 通过大阪世博会"AI孙悟空"项目实现多模态实时交互 成功实现文化破圈 [6][8] - 联合举办多语言大模型国际学术研讨会 推动全球多语言AI协同发展 [8] 全球化战略布局 - 出海战略核心逻辑:主权大模型输出量等于国家科技影响力 [4] - 技术输出体现为文化输出与标准输出两种场景 [5] - 软硬件产品采用分层策略:消费级硬件打开市场 企业级服务实现深度嵌入 [8] - 企业级服务领域讯飞听见SaaS海外用户数突破150万 覆盖金融法律教育等垂直领域 [9] - 与卡塔尔阿联酋等国家部委展开深度合作 [11] 生态系统建设 - 海外开发者总数达52万 形成技术标准与框架传播节点 [11] - 星火汽车智能体平台支持20余种语种 覆盖欧洲南美中东东南亚地区 在行车型项目超100个 [11] - 全球中文学习平台覆盖194个国家和地区 服务1835万名中文学习者 [11] - 通过"AI丝路"项目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等国搭建本土化智慧教育平台 [15] 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 公司定位为AI国家队 实践技术标准生态输出 将中国AI主权能力转化为全球产业话语权 [2] - 目标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 到2030年普及率超90% [2] - 出海战略符合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外溢走向全球的趋势 [2] - 构建可复制可适配可持续的全球化推广模式 输出成套能力与标准体系 [13][16] - 战略聚焦与经营质量提升使公司基本面和健康度持续提升 [17]
刚刚,寒武纪盘中股价超贵州茅台
36氪· 2025-08-27 18:06
股价表现与市值 - 公司股价最高报1464.98元/股,超过贵州茅台成为A股股价最高股票 [1] - 公司总市值超6000亿元,市盈率约为546倍 [1] - 自2024年"9·24"行情以来股价累计上涨约580%,2025年以来累计上涨约120% [3] - 2025年8月19日股价首次突破千元报1001.1元/股 [3] 财务数据与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 [3]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0.38亿元,上年同期为-5.30亿元 [3]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9亿、7.21亿、7.29亿、7.09亿、11.74亿元 [3] - 2020-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4.35亿、-8.25亿、-12.57亿、-8.48亿、-4.52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55.93%,净利率36.02% [2] - ROE为17.31%,ROA为13.71% [2] 股权结构与股东 - 实控人陈天石直接持股1.20亿股(28.57%),通过北京艾溪科技间接持股3064.59万股(7.33%) [4] - 基金合计持有6723.39万股(16.11%),香港中央结算持有1570.40万股(3.75%) [5] - 创始人陈天石出生于198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博士 [4] 行业前景与机构预测 - AI芯片因技术壁垒高、验证周期长、客户黏性强呈现寡头格局 [5] - 浙商证券预测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75.3亿、134.6亿、205.6亿元 [5] - 浙商证券预测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8.3亿、28.2亿、46.5亿元 [5] - 天风证券指出国产芯片适配加速,大模型企业将提高国产芯片采购规模 [5] - DeepSeek发布V3.1模型针对国产芯片适配,催化产业拐点 [5] 市场表现指标 - 当前股价1453.95元,日内涨幅+9.40% [2] - 52周最高价1391.00元,最低价203.88元 [2] - 流通股本4.18亿股,自由流通股本2.03亿股 [2] - 2025年预计EPS为4.09元,PE为375.6倍 [2]
刚刚,“新股王”诞生!
天天基金网· 2025-08-27 16:06
公司表现 - 寒武纪8月27日股价一度涨约10% 最高报1464.98元/股 总市值超6000亿元[1] -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38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4] - 高盛上调寒武纪目标价50%至1835元/股 主因包括中国云计算资本支出提高和芯片平台多样化[6] 行业动态 - 国务院政策目标显示 到2027年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 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 到2030年普及率超90%[4] - DeepSeek-V3.1采用UE8M0 FP8参数精度 专门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印证国产芯片自主可控进展[5] - OpenAI计划投入数万亿美元建设AI基础设施 大模型商用加速驱动超大规模训练集群需求[5] 机构观点 - 南方基金认为国产芯片设计在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征途迈出重要步伐[5] - 诺安基金预计中国将涌现更多"改变世界"的硬核创新 中国科技资产估值有望系统性重构[5] - 中信证券指出AI仍是半导体产业最大驱动力 中国厂商受益程度将显著提升 云端看国产替代 终端看下游增量[6] 研发与认证 - 寒武纪等8家公司通过DeepSeek适配测试 印证研发能力[6] - 公司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 致力于打造核心处理器芯片[4] - 浙商证券强调出口管制倒逼本土创新崛起 自主可控仍是中长期主线[6]
两大消息袭来,“寒王”站上1400元!半导体设备ETF(561980)盘中涨超4%,机构:“三重周期”共振下半导体的估值扩张弹性
搜狐财经· 2025-08-27 14:37
半导体板块市场表现 - 成分股长川科技盘中20CM涨停 华峰测控涨超9% 中科飞测和寒武纪-U涨逾6% 联动科技 中芯国际 金海通 华海诚科等跟涨 [2] - 半导体板块现超6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 [3]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提出支持人工智能芯片攻坚创新与智能软件生态培育 加快超大规模智算集群技术突破和工程落地 [3]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半导体产业总投资额4550亿元 同比下滑9.8% 但半导体设备投资逆势增长53.4% 成为唯一正增长领域 [4] 公司业绩表现 - 寒武纪-U上半年营收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实现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 扭亏为盈 [3] - 半导体设备ETF成分股中15家实现归母净利同比增长 占比超7成 晶瑞电材归母净利同比增长1501.66% 神工股份净利同比增925.55% 联动科技和中晶科技均增超100% [3] - 长川科技营收21.67亿元(+41.80%)净利4.27亿元(+98.73%) 中科飞测营收7.02亿元(+51.39%) 安集科技营收11.41亿元(+43.17%)净利3.76亿元(+60.53%) 盛美上海营收32.65亿元(+35.83%)净利6.96亿元(+56.99%) 江丰电子营收20.95亿元(+28.71%)净利2.53亿元(+56.79%) [4] 指数与权重结构 - 寒武纪-U为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第三大权重股 权重占比12.63% [3] - 中证半导指数前十大成份股占比约76% 其中寒武纪-U 中芯国际 海光信息合计占比超30% [5] - 指数聚焦半导体设备 集成电路设计 半导体材料 合计占比约90% [7] - 北方华创权重13.88% 中微公司权重13.81% 寒武纪权重12.63% 中芯国际权重9.13% 海光信息权重8.35% [6] 机构观点 - 天风证券认为半导体 国产算力及自主可控等领域将是长期趋势 国内大模型开发企业将提高国产芯片采购规模 [5] - 国信证券提出"三重周期"共振下半导体估值扩张弹性 中芯和华虹2Q25稼动率趋近饱和 订单需求展望乐观 [5]
AI产业链龙头发布亮眼业绩,人工智能ETF(159819)、科创人工智能(588730)标的指数大幅走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14:28
人工智能板块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 人工智能板块个股逆势大幅走强 乐鑫科技和中科创达涨幅超18% 新易盛涨幅超13% [1] - 寒武纪和中际旭创早盘股价续创历史新高 带动人工智能ETF(159819)标的指数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盘中大涨逾5% 科创人工智能(588730)标的指数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盘中大涨逾6% [1] 公司业绩表现 - 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3倍 净利润同比扭亏 因人工智能算力需求增长及与大模型、互联网领域头部企业技术合作深化 [1] - 中际旭创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47.89亿元 同比增长36.95% 净利润达39.95亿元 同比增长69.40% [1]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新科技周期推动全社会智能化进展 包括大模型持续迭代、算力基础设施与AI生态完善、AI商业模式落地及AI对消费电子与机器人赋能 [2] - 替代周期促进产业链自主可控 涵盖国产大模型、国产AI应用与算力、国产集成电路产业链 [2] - 双碳周期推动碳中和全产业链降本增效 电动化智能化趋势提升电动智能汽车渗透率 [2] 投资布局方向 - 人工智能ETF(159819)和科创人工智能(588730)等产品可作为AI产业发展布局工具 [3]
寒武纪半年报“交卷”!营收同比增4300% 总市值5560亿元
财经网· 2025-08-27 11:22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38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上年同期净亏损5.3亿元) [1] - 当前股价报1329元/股 总市值5560亿元 [1] 技术研发进展 - 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 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领域核心处理器芯片 [3] - DeepSeek-V3.1采用UE8M0 FP8 Scale参数精度 分词器及Chat Template有较大调整 [3] - UE8M0 FP8是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的精度方案 [3] 行业发展动态 - OpenAI计划投入数万亿美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 印证大模型商用进程加速驱动超大规模训练集群需求 [3] - 出口管制倒逼本土创新崛起 自主可控仍是中长期主线 [4] - 半导体周期处于上行通道 AI仍是产业最大成长驱动力(云端需求持续+终端应用加速落地) [4] 市场预期与估值 - 国产芯片设计在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征途中迈出强有力一步 [3] - 中国科技资产估值有望迎来系统性重构 硬核创新将在中国集中涌现 [4] - 中国半导体厂商在AI产业发展过程中受益程度将显著提升(云端看国产替代+终端看下游增量) [4]
苹果发布会定档!电子ETF(515260)盘中拉升2.3%创新高!寒武纪荣登A股吸金榜第四,主力资金持续狂涌!
新浪基金· 2025-08-27 10:47
电子板块市场表现 - 电子板块整体涨幅达1.89%,主力资金净流入129.82亿元,近5日及近20日分别净流入647.73亿元和1949.55亿元,居申万一级行业首位 [1][2][4] - 电子ETF(515260)盘中涨超2.3%,收盘涨1.96%,刷新上市新高 [1] - 细分领域中半导体、PCB及消费电子表现突出:瑞芯微涨停,兆易创新涨超4%;深南电路涨超7%,沪电股份涨逾5%;传音控股涨超5%,蓝思科技涨逾3% [1] 半导体与人工智能产业动态 - 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营收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净利润10.38亿元实现扭亏,股价自7月11日累计涨幅超150%,总市值从2190亿元攀升至5560亿元 [3]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人工智能被定位为驱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 [3] - 苹果宣布将于9月10日举办秋季发布会,并计划与谷歌合作引入GeminiAI增强Siri功能 [2] 行业趋势与机构观点 - 天风证券指出半导体、国产算力及自主可控为长期趋势,国内大模型企业将增加国产芯片采购规模 [3] - 国信证券认为电子行业景气度获财报验证,AI算力与端侧创新(如AI手机、折叠屏)形成共振,重点关注AI-PCB、半导体自主可控及苹果链 [3] - 电子ETF(515260)覆盖AI芯片、汽车电子、5G、云计算、PCB等热门产业,泛消费电子成份股权重占比43.75% [4] 资金流向与板块热度 - 电子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规模显著,近20日达1949.55亿元,寒武纪单日获主力净流入超16亿元,居A股吸金榜第四 [2][4] - 通信板块涨幅达4.01%,电力设备、机械设备、计算机及有色金属板块涨幅分别为0.37%、0.69%、1.43%和1.02% [2]
AI产业链企业业绩陆续出炉!寒武纪营收大增43倍 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
新华财经· 2025-08-27 02:04
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 [2][3] - 实现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 [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13亿元 [3] - 第二季度增长趋势延续,第一季度营收11.11亿元,同比增长4230.22% [3] - 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持续增长,公司深化与大模型、互联网领域头部企业技术合作 [3] - 自7月11日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超过150%,总市值从2190亿元攀升至5560亿元 [2] - 截至8月26日收盘,股价报收1329元/股,为A股第二高价股,市值5560亿元 [4] - 超级牛散章建平持有608.63万股,持股比例1.45%,持股情况无变化 [3] AI产业链其他公司业绩 - 胜宏科技上半年营业收入90.31亿元,同比增长86%,净利润21.43亿元,同比增长366.89% [6] - 浪潮信息上半年营业收入801.92亿元,同比增长90.05%,净利润7.99亿元,同比增长34.87% [6] - 浪潮信息服务器产品营业收入752.86亿元,同比增长99.5%,存储类产品营业收入48.37亿元,同比增长11.52% [7] - 中际旭创上半年营业收入147.89亿元,同比增长36.95%,净利润39.95亿元,同比增长69.40% [7] - 中际旭创受益于800G等高端光模块需求显著增长,技术迭代加速 [7] 行业政策与前景 -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目标到2027年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应用普及率超70% [2] - AI产业受益于政策利好,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作用增强 [2] - 半导体周期处于上行通道,AI持续强劲,泛工业接棒消费电子进入复苏阶段 [8] - AI是半导体产业向上成长的最大驱动力,云端需求持续,终端应用加速落地 [8] - 中国半导体厂商在AI产业发展过程中受益程度有望显著提升,投资逻辑聚焦云端国产替代和终端下游增量 [8]
寒武纪半年报“交卷”,同比增4300%
证券时报· 2025-08-26 22:10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38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上年同期净亏损5.3亿元 [1] - 截至公告日收盘股价报1329元/股 总市值5560亿元 [1] 技术研发进展 - DeepSeek-V3.1采用UE8M0 FP8 Scale参数精度 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3] - 分词器及Chat Template进行较大调整 与DeepSeek-V3存在明显差异 [3] 行业发展动态 - OpenAI计划投入数万亿美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 [3] - 大模型商用进程加速直接驱动超大规模训练集群建设需求 [3] - 出口管制倒逼本土创新崛起 自主可控仍是中长期主线 [4] - 半导体周期处于上行通道 AI仍是最大成长驱动力 [4] 市场前景与估值 - 国产芯片设计在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征途中迈出强有力一步 [3] - 中国科技资产估值有望迎来系统性重构 [4] - 中国半导体厂商在AI产业发展过程中受益程度显著提升 [4] - 投资逻辑分为云端国产替代和终端下游增量两条主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