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升级

搜索文档
上半年消费对经济贡献率过半,刺激消费补贴政策已陆续出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14:39
消费整体表现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458亿元 同比增长5% 较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 [1] - 二季度消费增速达5.4% 较一季度提升0.8个百分点 呈现逐季加速态势 [2] -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 成为主要拉动力量 [2] 商品消费结构 - 商品零售额上半年增长5.1%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12.3%)、体育娱乐用品类(+22.2%)、金银珠宝类(+11.3%)表现突出 [4] - 以旧换新政策显效 家用电器(+30.7%)、文化办公用品(+25.4%)、通讯器材(+24.1%)、家具类(+22.9%)增速显著高于平均水平 [4] - 5月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达6.5% 受电商大促及政策刺激形成年度峰值 [4] 餐饮行业动态 - 上半年餐饮收入27480亿元 同比增长4.3% 但6月单月增速骤降至0.9% 创年度最低 [3][8][9] - 行业转型明显 部分餐厅家庭消费占比提升至70% 商务宴请占比下降 上海某高端餐厅6月营收同比下滑12.5% [11] - 市场竞争加剧 高性价比特色小店受追捧 部分餐厅通过降价20%策略吸引家庭客户 [11] 政策与趋势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释放效应 5月社零增速达6.4% 政策效果显著 [4] - 服务消费增速达5.3% 略高于商品消费 文化旅游、医疗健康、养老等领域被视作消费升级重点方向 [6][7] - 专家建议需通过稳就业、促增收改善消费预期 当前政策力度需进一步强化以形成良性循环 [6]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就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
国家统计局· 2025-07-15 14:35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其中一季度5.4%,二季度5.2%,增速较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个百分点 [4] - 调查失业率在5.0%-5.4%区间波动,物价低位运行但6月CPI由负转正增长0.1%,核心CPI回升至0.7% [4] -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货物贸易进出口创同期新高,外汇储备维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4] 经济结构优化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三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 [5] - 内需对GDP增长贡献率为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52%成为增长主动力 [5] - 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5.1%,旅客周转量增长4.9%,6月末M2同比增长8.3% [5] 投资领域动态 -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24.9万亿元,名义增长2.8%,实际增长5.3% [11] - 制造业投资增长7.5%占比25.2%,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8.6% [11] - 房地产投资持续下降,但新质生产力领域和民生补短板投资潜力巨大 [12] 房地产市场 - 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5%,降幅同比收窄15.5个百分点 [14] - 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降幅收窄0.3-0.5个百分点 [14] - 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降幅收窄16.4个百分点,国内贷款同比增长0.6% [15] 新质生产力发展 - 研发经费占GDP比重接近2.7%,1-5月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12.8% [17]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收增长近10% [17]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超30% [18] 消费市场表现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二季度增速加快至5.4% [21] - 服务零售额增长5.3%,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增长22.2%,金银珠宝类增长11.3% [22] - 免签政策带动入境外国人次同比增长72.7%,新能源汽车等绿色消费快速增长 [22] 价格走势分析 - 6月CPI同比上涨0.1%,核心CPI上涨0.7%创14个月新高 [35] - 上半年食品价格下降0.9%,能源价格下降3.2%,合计下拉CPI约0.4个百分点 [36] - 预计下半年价格将低位温和回升,受政策效应和假日经济支撑 [37]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的消费态势在下半年会得以持续
搜狐财经· 2025-07-15 12:16
消费市场表现 - 上半年消费市场表现可圈可点 包括服务业消费加快 假日消费拉动作用增强 部分升级类消费增速加快 [2] - 绿色消费渐成新风尚 "中国游""中国购"持续升温 新的消费模式和业态层出不穷 [2] 消费政策与支撑因素 - 上半年消费市场在一系列扩内需 促消费政策带动下趋于活跃 发展态势向好 [3] - 下半年消费发展有支撑 上半年的影响因素和消费态势将持续 消费政策还会继续加力 [3] - 下半年刺激消费补贴政策已陆续出台 各地将继续出台相关措施促消费 [3] 消费升级与市场空间 - 中国正处在消费结构升级关键阶段 人均GDP连续两年稳定在1.3万美元以上 [3] - 文化旅游 医疗健康 养老消费空间广阔 [3] - 中国有14亿多人口 市场规模优势明显 城乡差距较大 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差距即成长空间 [3] 消费发展预期 - 对下半年消费充满乐观预期 消费持续健康发展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改善消费环境 [3] - 中央政策及相关部门措施继续推进 各地将进一步落实扩内需政策 按照消费提升行动方案部署 "稳就业 促增收" 改善消费环境 增加优质消费供给 [3]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中国未来的消费成长性非常好,市场空间非常广阔
快讯· 2025-07-15 11:21
消费结构升级 - 中国正处在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阶段 人均GDP连续两年稳定在1.3万美元以上 [1] - 消费升级的关键时期涉及文化旅游 医疗健康 养老等领域 这些领域消费空间广阔 [1] 市场规模优势 - 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 市场规模优势非常明显 [1] - 城乡差距较大 消费水平尤其是人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差距意味着成长空间 [1] 未来消费前景 - 中国未来的消费成长性非常好 市场空间非常广阔 [1] - 对下半年的消费保持乐观预期 [1]
利率周报:国内经济修复持续分化-20250715
华源证券· 2025-07-15 10: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当前经济运行处于中性区间,过去两年的经济负循环或告一段落,经济边际变化或在消费 ;三季度利率债预计窄幅震荡,看多长久期城投债及资本债,预计 2026 年美联储大幅降息,中短期限美债机会突出 [2][9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宏观要闻 - 6 月 CPI 同比 +0.1%、环比 -0.1%,转正与核心 CPI 回升或印证扩内需政策初见成效,但复苏基础尚不稳固 [12]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包括支持企业稳定岗位、激励扩岗等七方面举措 [13] - 特朗普称 8 月 1 日起对进口铜征 50%关税,对 24 国和 27 个欧盟成员国征 20%-50%关税,或致美国人生活成本上升 [13] 中观高频 消费 - 截至 7 月 6 日,乘用车厂家日均零售数量同比 +1.2%,日均批发数量同比 +39.0%;截至 6 月 27 日,三大家电零售总量同比 +16.4%,零售总额同比 +1.6% [14][19][23] - 截至 7 月 11 日,近 7 天全国电影票房收入合计同比 -26.5% [19] 交运 - 截至 7 月 6 日,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同比 +5.6%,铁路货运量同比 +3.7%,高速公路货车通行量同比 +1.7%,民航保障航班数同比 +4.7%,邮政快递揽收量同比 +16.6%,投递量同比 +17.2% [14][24][36][38][41] - 截至 7 月 11 日,CCFI 综合指数同比 -37.0%,波罗的海干散货运费指数平均同比 -16.7% [14][24][31] - 截至 7 月 12 日,近 7 天迁徙规模指数平均同比 +14.4%;截至 7 月 11 日,近 7 天一线城市地铁客运量平均同比 +0.5% [31][36] 开工率 - 截至 7 月 9 日,全国主要钢企高炉开工率为 77.4%,同比 +2.4pct;截至 7 月 10 日,沥青平均开工率为 27.0%,同比 +4.0pct [15][45] - 截至 7 月 10 日,纯碱开工率为 81.2%,同比 -6.3pct,PVC 开工率为 72.7%,同比 -1.8pct [15][47] - 截至 7 月 11 日,PX 平均开工率为 83.1%,PTA 平均开工率为 80.7% [50] 地产 - 截至 7 月 11 日,近 7 天 30 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合计同比 -11.0%,成交套数合计同比 +17.1% [15][54][56] - 截至 7 月 4 日,样本 9 城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 -7.4%;截至 7 月 6 日,全国城市二手房出售挂牌量指数同比 -72.0%,挂牌价指数同比 -7.0% [15][58] - 截至 7 月 6 日,100 大中城市成交土地数量同比 -3.4%,成交土地规划建筑面积同比 -60.8%,成交土地楼面均价同比 +31.7%,成交土地溢价率同比 +0.6pct [62][63] 价格 - 截至 7 月 11 日,猪肉批发价平均同比 -16.1%,蔬菜批发价平均同比 -7.4%,6 种重点水果批发价平均同比 +2.3% [68][71] - 截至 7 月 10 日,近 5 个交易日 CRB 现货综合指数平均同比 +4.3%;截至 7 月 12 日,近 7 个交易日大宗商品价格 BPI 平均同比 -9.1% [71] - 截至 7 月 11 日,北方港口动力煤平均同比 -27.6%,WTI 原油现货价平均同比 -17.8%,螺纹钢现货价平均同比 -8.5%,铁矿石现货价平均同比 -12.1%,玻璃现货价平均同比 -24.5% [73][74] 债市及外汇市场 - 7 月 11 日,隔夜 Shibor、R001、R007、DR001、DR007、IBO001、IBO007 较 7 月 7 日均有上行 [79] - 7 月 11 日,1 年期/5 年期/10 年期/30 年期国债收益率较 7 月 4 日分别 +3.4BP/+3.6BP/+2.2BP/+2.4BP;国开债 1 年期/5 年期/10 年期/30 年期到期收益率较 7 月 4 日分别 +4.5BP/+4.8BP/+3.2BP/+0.2BP [80][81][82] - 7 月 11 日,地方政府债 1 年期/5 年期/10 年期到期收益率较 7 月 4 日分别 -2.2BP/-0.5BP/+1.0BP;同业存单 AAA1 月期/1 年期、AA+1 月期/1 年期到期收益率较 7 月 4 日分别 +1.7BP/+2.5BP/+0.7BP/+1.5BP [84] - 7 月 11 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和即期汇率分别为 7.15/7.17,较 7 月 4 日分别 -60/+58pips [86] 机构行为 - 截至 7 月 13 日,理财公司公募理财产品破净率约为 0.57%,较年初下降 1.40pct,当前破净率的年内百分位已低于 5% [2][89] - 2025 年初以来,利率债中长期纯债券型基金久期先降后升,7 月 11 日估算的久期中位数约 5.3 年,平均数约 5.4 年,较前周上升 0.18 年;信用债中长期纯债券型基金久期震荡,7 月 11 日估算的久期中位数约 2.2 年,平均数约 2.2 年,较前周下降 0.01 年 [91][92][96] 投资建议 - 三季度利率债预计窄幅震荡,建议利率债波段操作紧盯资金面,收紧就防守 [97] - 看多长久期下沉的城投及资本债,看多城投点心债及美元债,力推民生、渤海、恒丰银行永续债,关注保险次级债机会 [2][97] - 预计 2026 年美联储大幅降息,中短期限美债机会突出 [2][97]
研判2025!中国牙齿美容行业发展现状、细分市场情况、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分析:市场规模持续扩容,隐形正畸领跑高端赛道[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5 09:20
行业核心观点 - 中国牙齿美容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 以微创美学和功能优先为核心理念 通过隐形正畸和瓷贴面等技术满足口腔健康与美学需求 [1] - 行业呈现三大特征:需求端爆发(7.18亿口腔疾病患者推动市场升级) 供给端创新(隐形正畸渗透率25% 瓷贴面溢价3倍) 规模快速扩张(2018-2023年CAGR达15.9%) [1] - 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785亿元 未来增长点集中在银发修复 男性消费和数字化服务领域 [1][16]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消费升级与需求变革:Z世代中超60%将牙齿美白视为提升自信的关键 婚庆美牙消费客单价年增65% 下沉市场成为新增长极 [4] - 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升级:冷光美白敏感率降至3% 3D打印将隐形矫治器生产周期压缩至3天 全瓷贴面价格下降30% [6] - 政策与资本协同赋能:14省试点青少年正畸医保支付 近三年发生超百起融资 "中心医院+卫星诊所"模式使单城扩张效率提升3倍 [7] - 银发经济与细分市场崛起:2023年50+人群消费占比达35% 男性市场占比从12%提升至29% 儿童早期矫治需求年增140% [8] 市场规模与细分领域 - 市场规模从2018年285.6亿元增长至2023年598.2亿元 CAGR达15.9% 预计2025年突破785亿元 [16] - 隐形正畸市场从2020年116亿元跃升至2024年195亿元 CAGR达13.8% [18] - 牙齿美白市场2023年规模突破120亿元 CAGR超过25% 其中Z世代消费者占比近60% [18] - 隐形正畸和牙齿美白合计贡献超50%市场份额 [18] 行业竞争格局 - 形成外资领跑高端 国产突围中端 区域连锁下沉的立体化格局 高端市场欧美品牌占据主导(种植牙价格8000-15000元 隐形正畸案例占比超70%) [20] - 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 国产品牌价格较韩系品牌低20%-30% 市场集中度CR5达69.94% [20] - 隐形正畸领域由时代天使和隐适美双寡头垄断 合计市占率超70% [20][22] - 企业差异化布局:时代天使拓展中端市场 通策医疗深耕区域市场 瑞尔集团聚焦高端市场 美亚光电实现设备国产替代 [22] 技术发展趋势 - AI诊疗系统实现全流程智能化 智能排班系统利用率达92% 区块链电子病历降低患者流失率40% [25] - 3D打印技术将义齿加工效率提升300% 生物活性材料使种植体骨结合周期从3个月压缩至6周 [25] - 未来脑机接口技术在咬合重建领域应用将突破 [25] 市场分层与下沉 - 一线城市高端市场客单价突破5万元 三四线城市通过集采将种植牙费用降至4500元 渗透率提升12个百分点 [27] - 社区健康驿站与中央诊疗中心模式覆盖90%人口 基层机构接诊能力提升4倍 [27] 产业链特征 - 上游以外资品牌主导高端市场 国产企业通过集采和技术创新加速国产替代 [9] - 中游服务机构通过正畸 种植和美白修复三大板块覆盖全龄需求 [9] - 材料成本下降推动中游服务普惠化 [9] 患者规模与需求基础 - 2024年中国口腔疾病患者规模达7.18亿人 占总人口50% 预计2025年攀升至7.2亿人 [12] - 儿童龋患率居高不下(5岁乳牙龋患率达70.9%) 中青年牙石检出率96.7% 老年人全口无牙率达4.5% [14]
安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15 03:47
业绩预告概况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330.53万元到1,430.53万元,同比增加53.02%到64.52% [3][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预计为995.08万元到1,095.08万元,同比减少14.89%到22.66% [3][5] - 业绩预告适用情形为盈利且净利润同比上升50%以上 [2] 上年同期业绩对比 - 2024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69.5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286.60万元 [7] - 2024年半年度每股收益为0.04元 [8] 业绩变动原因分析 - 营业收入受消费升级与渠道变革影响略有下降 [9] - 净利润增长主要源于证券市场回暖,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显著增加 [9] 财务数据说明 - 业绩预告期间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 [4] - 数据为财务部门初步测算结果,未经审计 [6]
湖北消费市场企稳向好 核心CPI攀至16个月新高
长江商报· 2025-07-14 21:52
消费市场态势 - 湖北省2025年上半年CPI同比微幅上涨0.1%,呈现温和上涨、结构优化态势 [1] - 核心CPI同比上涨0.6%,连续两季度提升,6月达0.9%,创近16个月新高 [1] - 一季度核心CPI同比上涨0.4%,二季度涨幅扩大至0.8%,6月达0.9%,创2023年初以来新高 [2] 消费动能与结构 - 服务类与耐用消费品价格回暖,居民消费呈现从必需消费向品质消费升级 [2] - 水产品价格上半年同比上涨10.5%,拉动CPI 0.18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正增长 [2] - 小龙虾、鳜鱼等特色水产因产销旺季、冷链物流完善和外销市场拓展溢价能力增强 [2] 政策与消费场景 - 《湖北提振消费行动方案》落地和新型消费场景构建为消费注入新动力 [4] - 节假日消费潮、文旅热和暑期夜经济拉动消费市场复苏 [4] - 服务类价格连续10个月上涨,上半年整体上涨0.5%,文化消费持续升温 [4] 制造业与消费需求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厨房小家电、文娱耐用消费品和服装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0%、2.8%和1.8% [4] - 家电、电子消费、文体用品等领域终端需求稳步恢复 [5] - 政府补贴激活改善性消费需求,促进上游制造企业生产和库存周转 [4]
21.79万亿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中国外贸韧性闯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4 20:49
进出口总体表现 - 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1.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出口规模首次突破13万亿元,同比增长7.2%,进口8.79万亿元,下降2.7% [1][3] - 二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长4.5%,较一季度加快3.2个百分点,连续7个季度保持增长 [5] - 6月进出口规模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2%,为历史月度第二高位 [5] 区域市场结构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29万亿元,增长4.7%,占比51.8%,提升0.9个百分点 [1][10] - 对东盟进出口3.67万亿元,增长9.6%,对欧盟、韩国、日本等均实现增长 [1][10] - 对美国进出口2.08万亿元,下降9.3%,但6月环比回升至超3500亿元,降幅收窄 [9] - 贸易伙伴超500亿元的达61个,同比增加5个,覆盖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10] 产品结构特征 - 机电产品出口7.8万亿元,增长9.5%,占比60%,提升1.2个百分点 [5] - 高端装备出口增长超20%,"新三样"产品增长12.7%,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61.5% [5] - 二季度高端机床进口增速加快13.9个百分点,电子元件进口增速加快7.7个百分点 [6] - 消费品进口增长显著,食品烟酒类增8.8%,文化娱乐类增10.8%,日化用品增3.1% [6] 外资企业表现 - 外资企业进出口6.32万亿元,增长2.4%,连续5个季度增长 [12] - 有进出口实绩外资企业达7.5万家,创2021年以来新高 [12] - 外资企业进口高端装备增长3.2%,保税研发货物进口增长52.1%,占全国超70% [12] 增长驱动因素 - 市场多元化战略成效显著,新兴市场对冲中美贸易摩擦影响 [10][12] - 创新与高新技术产品提升出口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5][6] - 内需扩大带动进口趋稳,消费升级拉动高品质产品进口 [6][8] - 区域合作深化(如RCEP、中欧绿色技术合作)促进贸易韧性 [10][13]
“超”又来了!
国际金融报· 2025-07-14 18:10
行业现象 - 中国草根足球赛事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 从西南边陲到东南沿海 以城市之名发起的联赛浪潮席卷全国[3][4] - 各地"超"字辈联赛本质是地方政府激活消费的战场 将绿茵场化为新经济引擎 试图踢出"文体旅"融合加速度[4] - 赛事采用创新赛制 如赣超采用"分区对抗+交叉对决"的分阶段复合赛制 设南北两个赛区 类似NBA和美职联赛制[3] 运营模式 - 赛事作为流量入口 串联"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 使90分钟比赛发酵成持续数日的消费盛宴[4] - 苏超将江苏各知名品牌如南京盐水鸭 无锡水蜜桃 常州天目湖 淮安小龙虾等当地特色与赛事捆绑[4] - 赣超揭幕战吸引14521名球迷现场助威 创江西业余足球赛事纪录[3] 发展动因 - 大众需求层次发生嬗变 物质生活丰盈后精神文化消费水位抬升 观赛成为品质生活新组成部分[5] - 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升级挑战 传统工业产能过剩 出口贸易不确定性增加 房地产业活力下降[5] - 地方政府将赛事打造为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新载体 应对新发展阶段课题[5] 可持续挑战 - 需要避免"千赛一面" 深挖地域文化基因 如赣超融合客家文化 苏超体现"十三太保"竞争 西北联赛可融入丝路风情[6] - 需探索门票 衍生品 青训等多元营收渠道 引入社会资本共建 构建可持续健康商业闭环[6] - 要从精英竞技走向全民共享 让赛事真正成为市民生活方式[6] 经济意义 - 赛事映照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轨迹 从追求规模速度转向注重质量效益 从满足物质需求升级到充盈精神世界[6] - 赛事不仅丈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尺度 也检验地方政府创新治理的智慧[6] - 如何用文化内核讲好经济故事 用体育激情点燃消费引擎 是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