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硬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新材料」场景精选丨2025年Banglink第4期
创业邦· 2025-03-18 07:55
在能源结构转型与"双碳"目标加速落地的背景下,新材料产业正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地。从新能源电池到半导体散热,从3D打印到纳米技术,新材料的突 破性创新不仅重构了能源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更成为解决效率瓶颈、成本约束与可持续发展矛盾的关键抓手。随着资本市场对硬科技的持续加码,一批兼具技术 壁垒与商业化潜力的新材料企业正快速崛起,推动电力、交通、电子等领域的颠覆性变革。 2、规模化生产与成本博弈 新材料产业面临的核心挑战: 1、技术迭代压力 纳米材料、金属复合材料等前沿技术从实验室到量产面临工艺复杂、设备投资高的挑战,如硅基负极单炉电极氧化亚硅制备需突破全球唯一性技术壁垒。 新能源占比提升对材料性能提出更高要求。例如,全固态电池需突破硫化物电解质稳定性难题,硅基负极需解决膨胀率高、循环寿命短等瓶颈。 3、多场景协同适配 智能网联车: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 智能座舱 空天科技: 电动飞机eVTOL 、 智能工业无人机 、 商业航天 、 运载火箭 、 卫星物联网 能源科技: 新能源储能、 氢燃料电池、 CCUS&碳服务 生物医疗: ADC创新药 、 基因治疗&RNA药物 、 脑科学、 合成生物 、 AI制药 、 银发 ...
20CM高手云集,一键跟上科技浪潮!
天天基金网· 2025-03-17 19:36
文章核心观点 科创综指跑赢A股主流宽基,是投资“20cm”新工具,立足“硬科技”领域,覆盖行业和市值全面,能捕捉科创板成长机遇,与现有科创板规模指数形成互补,可通过科创综指ETF联接基金投资 [1][3][4][5] 分组1:科创综指表现 - 近一年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突破,“科技牛”爆发,科创综指领跑A股主流宽基 [1] - 科创综指涨幅61.84%,高于科创100、创业板指、中证500、沪深300和上证指数 [1][2] 分组2:硬核科技属性 - 科创综指立足电子、医药生物、电力设备等“硬科技”领域,成份股100%属战略新兴产业 [3] - 近三年前十大成份股中多股翻倍增长,平均涨超154% [3] 分组3:投资机会优势 - 科创综指覆盖行业全、市值全,能全面捕捉科创板成长机遇 [4] - 科创综指研发投入远超全市场平均,可一键布局创新0到1全周期 [4] 分组4:推出原因 - 科创综指与现有科创板规模指数形成互补,提供更丰富、全面的投资工具 [5] 分组5:指数对比 - 科创综指行业覆盖度17个,高于科创50、科创100和科创200 [6] - 科创综指行业分布覆盖全面、分布均衡,分散单一行业风险 [6] - 科创综指市值覆盖度97%,高于科创50、科创100和科创200 [6] 分组6:投资产品推荐 - 推荐易方达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C(023730)和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C(023720) [7]
大涨超60%!今天,重磅发布!
天天基金网· 2025-03-17 19:36
文章核心观点 - A股震荡分化,沪指收涨,市场风格或切换,后续震荡上行概率较大,可采用“攻守兼备”配置思路;科创综指ETF联接基金有一定投资价值,可根据自身风格选择并与价值风格基金均衡配置 [1][2][7] A股市场表现及调整原因 - 今日A股三大指数分化,沪指收红,两市成交额超1.5万亿,采掘、地产、消费板块涨幅居前 [2] - 调整原因一是政策利好消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国家发改委指出促消费文件首提稳股市、稳楼市,推动消费、地产相关板块走强;二是成交量缩减,两市成交额较前日缩量超2000亿元,资金观望情绪升温,本周四凌晨2点美联储将公布3月利率决议,存在不确定性 [3][5] 市场风格转换及后市展望 - 资金撤离证券、互联网服务等高波动板块,转向低估值消费及防御性采掘行业,广发证券认为两会落地及生育补贴等事件催化,加速了风格的阶段性平衡,预计后市风格以前强势风格转入震荡、弱势风格补涨为主 [6] - 中信建投研报认为后续震荡上行概率较大,结构上大盘占优,行业配置宜“攻守兼备”,规避高估值或量价高位回落赛道,沿两条主线布局:一是估值测度低+资金流强度回补赛道,如地产、银行、非银、石油石化;二是估值测度和量价仍在提升区间的军工、通信 [7] 相关基金推荐 - 成长风格基金:工银新兴制造混合C、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ETF联接C、嘉实科技创新混合 [8] - 价值风格基金:金鹰红利价值混合A、华泰柏瑞新金融地产混合A、富国消费精选30股票A [8] 科创综指ETF联接基金分析 - 科创综指覆盖面更广,包含科创板龙头股、中段股及200多只小票,代表性更强 [12] - 行业分布更分散,覆盖17个申万一级行业,能有效降低单一行业风险,相比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指数,行业权重分布更均衡 [13][14] - 自2024年9月24日反弹以来涨幅超65%,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24.40%的涨幅,且目前科创板估值水平依然处于偏低位置 [15] - 多家基金公司的科创综指ETF联接基金正在募集中,可直接在天天基金APP申赎,支持自动定投与分红再投资设置,选择时可关注规模大的基金公司及历史业绩好、有丰富指数投资经验的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科创综指弹性大,可与价值风格基金均衡配置 [17][18][19] - 推荐基金:易方达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C、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C、富国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ETF联接C [20]
LP圈发生了什么
投资界· 2025-03-15 15:08
大额基金成立动态 - 工商银行科技创新基金正式启动 总规模800亿元 定位耐心资本 以股为主 股债贷保联动 重点支持硬科技和民营经济 [2] - 工商银行2024年已参与设立三支基金 包括150亿元北京国能工融强链基金 75亿元工融金投绿能基金 35亿元新疆工融双碳基金 合计出资215亿元 [2] - 苏州工业园区二期产业投资基金完成备案 规模达100 1亿元 由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等出资 [22] - 湖南建投集团备案30亿元产业母基金 湖南建投集团认缴83 333%份额 中湘资本与湖南建投私募分别认缴16 666%和0 001%份额 [18] 政府引导基金创新 - 国家推动设立"航母级"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存续期达20年 打破7-10年行业惯例 [3] - 贵阳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存续期同样设为20年 详细规定容错机制等内容 [3] - 深圳计划到2026年底形成万亿级"20+8"产业基金群 备案基金数量突破1万家 将研究降低子基金返投要求 制定差异化考核制度 [4][27] - 无锡国资允许基金最高容亏50% 1亿元基金可亏损5000万元 探索风险接纳机制 [5][6] 区域基金布局 - 深圳累计撬动资本近5000亿元 打造地方级最大政府投资基金群 [4] - 四川省首批两只AIC基金签约 包括10亿元成都交子工融股权投资基金 采用央地协同模式 [8] - 南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天使基金落地 规模5亿元 聚焦未来网络通信 第三代半导体等领域 [14] - 九江市江金兴瑞产业投资基金完成备案 规模5亿元 重点围绕光电信息 人工智能等江西"1269"行动计划 [15][16] 专项领域基金 - 甬元投资与嘉御资本设立5亿元跨境电商基金 民营资本占比60% 聚焦全产业链数字化服务 [9] - 中国银行科创母基金采用"子基金+直投"模式 70%资金用于出资科创子基金 30%用于直投 覆盖8个城市 [10][11] - 香港生物科技基金设立 专注香港高校早期创新成果转化 衔接技术研发与产业需求 [12] - 广东计划设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基金 每年择优支持不超过10个标杆案例 每个最高奖励800万元 [28][29] 中小型基金动态 - 承树投资完成首支医疗器械基金募集 落地宁波 获两家引导基金支持 [7] - 紫金港资本5亿元海宁海愿基金完成备案 关注硬科技 新材料 生命健康三大领域 [13] - 民生股权基金备案两支新基金 包括5500万元创新智能基金 专项投资机器人系统公司 [23] - 绵阳涪江新兴股权投资基金通过备案 规模20亿元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4] 基金管理人招募 - 芜湖市科创集团拟设立两支子基金 总规模分别为5000万元和8000万元 公开征集管理机构 [25] - 青海省高质量发展政府投资基金总规模50亿元 首期出资15亿元 存续期20年 公开征集合作子基金 [26]
LP周报丨800亿,耐心资本来了
投中网· 2025-03-15 12:09
政策动态 - 金融监管总局2024年9月发布《关于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范围的通知》,试点城市从上海扩至18个城市并放宽金额比例限制 [3] - 近期AIC股权投资试点再度扩围,支持商业银行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3] - 银行系资金过去一年在一级市场密集布局,六大行对国家大基金三期出资1140亿元占总规模三分之一 [4] 工商银行动态 - 工商银行本周启动总规模800亿元科技创新基金,定位耐心资本,重点支持硬科技和民营经济 [4][6] - 工商银行近期在常州、苏州、无锡等地与地方政府基金合作,并与中石油昆仑资本等央企共同设立基金 [4] 新设立基金汇总 大型基金 - 中国人寿鸿鹄基金二期获批,一期500亿元已全部投出并取得良好业绩,直投伊利股份和陕西煤业 [7] - 湖南建投集团30亿元产业母基金完成备案,由集团及下属公司联合出资 [14] - 江苏省节能环保战新产业基金成立,规模30亿元,聚焦绿色环保产业 [24][25] 产业专项基金 - 广西广投铝基材料股权投资基金成立,规模26.46亿元,由广西铝业集团等出资 [8][9] - 江苏连云港新材料产业专项母基金成立,规模10亿元,重点投向高性能纤维等领域 [16][17] - 江苏泰州成立两支10亿元专项母基金,分别聚焦大健康先进制造和新材料产业 [23] 区域发展基金 - 长沙金霞经开区发布20亿元产业母基金,重点布局智能制造等十大产业 [10] - 四川兴川绵阳涪江新兴股权投资基金备案,规模20亿元,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 [11] - 巴中市恩阳区5.6亿元母基金完成备案,重点发展食品饮料等四大主导产业 [15] 科技领域基金 - 元禾璞华基金在南通注册落地,规模10亿元,重点投资半导体产业链 [18] - 紫金港资本海宁海愿基金完成备案,规模5亿元,关注硬科技等三大领域 [19] - 南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天使基金成立,规模5亿元,聚焦未来网络通信等领域 [20][21] 其他重点基金 - 民生股权基金设立两支新基金,其中杭州湖润基金首期规模10亿元 [12][13] - 江金兴瑞产业投资基金完成备案,规模5亿元,聚焦光电信息等江西重点产业 [22] - 长沙泉仲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成立,规模6.52亿元,出资方包括致欧科技等上市公司 [26]
太突然,多家公司业绩大幅提升
Wind万得· 2025-03-15 07:01
文章核心观点 - 3月中下旬上市公司2024年报披露增多,业绩情况受投资者关注,多家公司披露业绩,部分行业预喜多,同时资本市场利好消息频传带来投资机会 [1] 红棉股份上修2024年业绩 - 3月14日晚红棉股份公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大幅上修2024年业绩预告,净利润增加约4.25亿元 [3] - 预计2024年净利润5亿元至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68.16%至608.24%;扣非净利润7500万元至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0.07%至140.09% [3] - 业绩预告大幅向上修正原因是2025年1月22日披露预告时,涉及相关事项同时挂账超三年的其他应收款核销并作为资产损失扣除,未完成税务机关损失备案手续,相关损失能否扣除存在不确定性 [3] - 3月14日红棉股份一字涨停,收盘报3.34元,最新市值61亿元 [4] 多家公司披露年度业绩 - 3月14日晚宁德时代、东方财富、平安银行、德赛西威等公布2024年报,陕西煤业、常铝股份、方正证券、新媒股份等公布2024年业绩快报 [6] - 宁德时代2024年净利润507.45亿元,同比增长15.01%,拟每10股派发现金分红45.53元 [6] - 东方财富2024年营业总收入116.04亿元,同比增长4.72%,净利润96.10亿元,同比增长17.29%,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60元 [7] - 平安银行2024年净利润445.08亿元,同比下降4.2%,年末资产总额57692.7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不良贷款率1.06%与上年末持平,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62元 [7] - 德赛西威2024年营业收入276.18亿元,同比增长26.06%,净利润20.05亿元,同比增长29.62%,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元 [7] - 陕西煤业2024年预计营业收入1841.45亿元,同比增长7.77%,利润总额438.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1%,归母净利润221.96亿元,同比增长4.51% [7] - 常铝股份2024年营业收入78.18亿元,同比增长13.73%,归母净利润7077.08万元,同比增长368.46%,基本每股收益0.07元 [7] - 方正证券2024年营业收入77.18亿元,同比增长8.42%,归母净利润22.07亿元,同比增长2.55% [8] 硬件设备、化工、机械预喜多 - 截至3月14日晚,两市2815家上市公司披露年度业绩预告,950家报喜,占比33.75% [10] - 业绩报喜公司前三分布在硬件设备、化工、机械行业,报喜公司数量分别为131家、105家、97家,医药生物等行业预喜排名靠前 [10] 关注大消费、硬科技等 - 3月13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发布育儿补贴细则,中信证券称育儿补贴有助于提振生育意愿,建议关注受益出生率提升的相关板块机会 [12] - 3月14日金融监管总局要求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3月17日国新办将举行提振消费新闻发布会,东莞证券预期后续促消费政策力度和范围加大,可关注白酒等顺周期板块 [12] - 国金证券建议关注光芯片等硬科技方向、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商等板块 [13]
800亿大基金宣布成立
投资界· 2025-03-13 14:54
工商银行科技创新基金启动 - 工商银行科技创新基金总规模800亿元,定位为耐心资本,以股权投资为主,股债贷保联动,重点支持硬科技和民营经济 [5][8] - 工商银行计划未来3年为民营企业提供不低于6万亿元的投融资支持,助力经济回升 [8] - 该基金是工商银行响应全国两会关于民营企业发展部署的重要举措,体现其践行领军银行使命的决心 [8] 工商银行一级市场布局 - 2024年8月工商银行通过工银投资作为LP出资215亿元,参与设立三支基金(150亿元北京国能工融强链基金、75亿元工融金投绿能基金、35亿元新疆工融双碳基金)[9] - 工商银行积极布局AIC股权投资试点,已在18个试点城市实现合作意向全覆盖,意向基金规模超千亿元 [9] - 2024年5月工商银行等六大银行合计出资1140亿元参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总注册资本3440亿元)[12] 银行系资金加速进入一级市场 - 国务院"创投17条"和后续政策推动银行AIC股权投资试点范围从上海扩大至18个城市,签约金额超3500亿元 [11] - 2024年金融机构与险资LP合计出资超2100亿元,占比相较2023年提高4.8个百分点 [12] - 中国银行设立首只国有大行科创母基金(目标规模300亿元),国家集成电路基金三期等标志性案例涌现 [12] 政策与行业趋势 -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壮大耐心资本",健全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制度 [12] - 银行系资金凭借规模优势(单只基金规模普遍超百亿)和长期稳定性,正在改变一级市场资金结构 [10][12] - 金融机构表态将增加中长期资金供给,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12]
又双叒多了新品种——科创综指ETF!为什么要选它?
天天基金网· 2025-03-12 19:05
对科创板的整体覆盖度,更全面 自2019年科创板开板以来,上市公司达到581家,总市值达到6.3万亿元 ( 数据来源:choice,截至 2024/12/31) 。广受资金青睐的科创50指数成份股数量仅50只,市值覆盖度仅有48%,对于板块整体的代 表性就有所下降了。更别说偏小市值为主的科创100指数,市值覆盖度只有25%、和偏微盘为主的科创 200指数,市值覆盖度只有17%,都是不够全面的。即使把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三条规模指数全 部加起来,合计也仅覆盖了约350家样本公司。这样一来,可不就缺了一只能够全面体现科创板整体表 现的指数吗? | 科创板系列指数对比 | | | | | | --- | --- | --- | --- | --- | | 指数比较 | 科创综指 | 科创50 | 科创100 | 科创200 | | 成份股数量(只) | 565 | 50 | 100 | 200 | | 市值覆盖度 | 97% | 48% | 25% | 17% | 今年1月20日,科创综指正式发布。在这之前,已经有了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科创创业50等相 关指数,怎么又出了个科创综指?这么多 ...
创新无界,登峰有为——浦东科创-海望登峰(二期)CEO特训营招募开启
投中网· 2025-03-12 12:49
特训营核心定位 - 专注硬科技早期项目 旨在培养创业精神与能力 助力技术突破到产业化的跨越 打造全球视野科创领军团队 [3][39][40] - 提供三位一体支持体系:大咖技术分享 导师实战指引 专家深度洞察 突破商业瓶颈 [2][4] 导师资源与课程体系 - 顶尖导师阵容覆盖半导体 生物医药 AI等领域 包括商汤科技 芯原股份 中微半导体等上市公司创始人及学术领袖 [6][9][12][14][18][20][22][23][26][28][33][34][36] - 课程聚焦三大方向:技术转化路径 商业闭环构建 资本运作能力 涵盖战略规划 团队管理 品牌营销等实战模块 [42][43] 学员价值与资源支持 - 资本对接:浦东科创和海望资本可投资学员企业 加入"六个一"培育计划 投中信息提供数据与资源支持 [37] - 产业资源:开放龙头企业合作 包括技术研发 产业链对接 战略投资等 [37] 目标学员画像 - 行业领域: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 人形机器人 未来产业等硬科技赛道 需拥有关键核心技术 [47] - 企业阶段:成立不超过5年 天使轮或A轮 估值原则上低于10亿人民币 [47] - 创始人背景:CEO或核心创始人 名校/连续创业/国际巨头高管经历者优先 [47] 主办方背景 - 浦东科创集团管理资产规模500亿元 投资培育近150家上市企业(56家科创板) 科技金融服务超4000家科创企业 [40] - 投中信息为私募股权行业头部平台 通过创投峰会 资本对接等推动技术商业化 [41]
“硬科技”的增量资金有哪些?
一瑜中的· 2025-03-11 19:27
文 : 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首席宏观分析师 张瑜(执业证号:S0360518090001) 4)一级市场,发改委将组建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或可带动1万亿投资; 5)资本市场,对于股权融资,科技企业上市或"更具包容性",且2025年来A股融资有所回暖;对于债,将 设立"科创板",2024年科技创新公司债净融资已超5700亿。 报告摘要 (一)企业:自发加大资本开支 联系人: 陆银波(15210860866) 韩港(微信 HGK1366) 核心观点 本文关注"硬科技"的资金来源,包括 : 1)企业自有资金,预计阿里+腾讯+字节+三大运营商,2025年AI投资或超4900亿、增量约1800亿; 2)财政,参照第一本账中的科技支出,预计2025支出1.24万亿,增量为959亿元、增速为可比分项中最 高; 3)间接融资,主要是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再贷款提额+降息+扩面,从数据上看,2024年末科技型中小企业 贷款余额达3.27万亿元,全年增长6900亿,2025年或高于这一数值; 代表性企业如阿里, 据新华社报道"未来三年,阿里将投入超过 3800 亿元,用于建设云和 AI 硬件基础设 施",即 2025-2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