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搜索文档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在中国光谷,看见未来之光
新华网· 2025-11-07 14:44
产业规模与定位 - 中国光谷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1] - 2024年当地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 [5] - 产业定位为加快打造世界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并推动从“中国光谷”迈向“世界光谷” [5] 产业基地与集群优势 - 已建成全球领先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 [5] - 拥有全国领先的光电器件生产基地、中小尺寸显示面板研发生产基地和激光产业基地 [5] - 区域内创新突破此起彼伏,是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缩影 [3][5] 企业技术突破案例 - 一家专注于高端激光雷达研发制造的公司经过六年攻关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3] - 技术突破体现在激光雷达的测量距离、精度和速度等关键指标上 [3] - 企业通过技术突破逐步构建了自主可控的“技术护城河” [3]
宝洁携九大品类、二十余品牌近百款高端展品亮相进博会
北京商报· 2025-11-07 12:49
公司参展概况 - 公司携九大品类、二十余个品牌的近百款高端优质展品亮相第八届进博会 [1] - 公司全面展示在产品创新、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创新三大领域的最新成果 [1] 产品创新亮点 - 公司带来亚洲首发的OLAY超红瓶油霜版产品 [1] - 公司发布海飞丝首款针对中国头皮专研的二硫化硒去屑洗发水 [1] - 公司旗下SK-II全新上市肌底赋能焕颜系列 [1] 科技创新应用 - 公司展区特别设置"数智创新引擎"区域展示全链路智能化协作 [1] - 公司应用AI和智能化科技覆盖从消费者洞察到产品智造运输的每一个环节 [1] - 公司通过数智化手段更精准了解消费者需求和痛点以实现价值创造 [1]
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中国主管房东明:期待2026年成为配置型国际投资者投资中国的大年
证券日报网· 2025-11-07 12:04
本报记者 毛艺融 今年以来,中国资产表现亮眼,海外投资者密切关注中国市场新动向。围绕国际投资者的布局思路、中国市场开放进程及 未来机遇等议题,近日,《证券日报》记者专访了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中国主管房东明。 房东明表示,经过多年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大门已经"大面积开放",现行外资机构准入机制已相对成熟和完整,约90% 至95%的开放目标已经达成。下一步应重点完善风险管理工具、拓展互联互通标的、提升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增强中国市场 的国际吸引力。 房东明坦言:"比机制本身更为重要的是,为市场提供可预期的宏观政策以及更多具有稳健增长基本面的上市公司,这是 吸引投资者长期驻留并踊跃参与的根本动力。" 国际投资者投资力度增强 配置型投资者正积极布局 从实践来看,外资机构加快对A股公司的调研。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1月7日记者发稿,年内累计770家外资机构发起 8406次调研,涉及通信、医药生物、半导体、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外资机构加大对中国市场调研和配置的动因是什么?房东明表示,全球投资者日益重视分散化投资,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 大经济体和资本市场,其政策面、基本面及企业增长动能均具备较强吸引力。 房东明提到,随着 ...
午评:沪指半日跌0.16% 有机硅板块集体爆发
新华财经· 2025-11-07 12:00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早盘低开后一度翻红,但午间集体小幅收跌,沪指报4001.24点跌0.16%,深证成指报13431.09点跌0.16%,创业板指报3212.70点跌0.37% [1] - 市场总成交额活跃,沪市成交5504亿元,深市成交7030亿元,创业板成交3108亿元,科创50指数跌0.75%总成交额约406亿元 [1] 板块涨跌情况 - 有机硅板块集体爆发,东岳硅材、合盛硅业等多股涨停 [1] - 海南自贸区概念反复活跃,海马汽车、海南矿业等涨停 [1] - 化工板块持续走强,澄星股份、清水源等10只概念股涨停 [1] - 锂电概念股快速拉升,天际股份、石大胜华涨停 [1] - 机器人板块内多股下挫,力星股份、浙江荣泰大跌 [1] - 涨幅居前的板块包括化学原料、电池、光伏设备、有机硅、海南自贸区、钛白粉等 [2] - 跌幅居前的板块包括软件开发、游戏、教育、Sora、云办公、数据安全等 [2] 机构行业观点 - 电力设备行业三季度业绩分化,非特高压主网板块归母净利润增速达38.2%,特高压主网为5.2%,配电和电表板块则分别下降23.6%和28.4% [3] - 非特高压主网板块景气度高,得益于出海高景气和国内主网建设需求强劲,以变压器为代表的一次设备出海逻辑强势 [3] - 机器人板块经历10月大幅调整后,11月预计进入去伪存真阶段,市场预期维持高位,等待特斯拉Optimus量产订单等新催化 [3] - 展望2026年,机械行业科技创新板块具备较大投资机会,出口端存在结构性机遇,内需随产能出清和企业转型,股价有望反弹 [3] 宏观经济与贸易数据 - 今年前10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7.31万亿元,同比增长3.6% [4]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9.28万亿元,增长5.9%,占外贸总值的51.7% [4] - 民营企业进出口21.28万亿元,同比增长7.2% [4] - 10月单月外贸进出口3.7万亿元,其中出口2.17万亿元,进口1.53万亿元 [4] 行业政策与动态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28个省份电力现货市场均已进入连续运行,电力生产组织方式由计划全面转向市场 [5] - 阿里巴巴宣布正在建设超大规模AI基础设施,加大投入打造超级AI云,向全球开发者提供AI服务 [6]
广东作答“十四五”:创新产业互促 大湾区融合纵深突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7 11:57
宏观经济表现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4.16万亿元,连续36年位居全国第一,前四年年均增长4.7% [1] - 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达19.41万亿元,服务业增加值达8.14万亿元,均居全国首位 [1] - 全省登记在册经营主体已突破2000万户,其中企业超900万户 [4] 改革与制度创新 -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创造60多个“全国第一”,累计3批48条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 [3] - 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发行上市数量、募集资金规模均居全国第一 [3] - 推动“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单牌车突破700万辆次,联合港澳发布“湾区标准”262项 [5] - “跨境理财通”业务规模突破1200亿元,“港澳药械通”适用医疗机构达45家、惠及患者超万人 [5] 科技创新能力 - 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8年蝉联全国榜首 [7] - 打造高水平多层次实验室体系,建设10个在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8] - 全省约90%的科研机构、人员、研发经费、发明专利申请来源于企业,17家粤企上榜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 [8] -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创新指数跃居全球第一 [10] 产业升级与新质生产力 - 全省推动超1万家工业企业技改数转,探索产业链供应链整体“链式改造”数字化转型模式 [9] - 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份额占全球70%,工业级无人机市场份额占全球40% [9] - 2024年全省新型储能电站装机规模达350万千瓦,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约占全国1/3 [9] - 工业机器人产量24.7万台(套),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992亿元 [9]
汇聚全球智慧 共促产业升级——蒙牛进博会提出“四大举措”引领中国乳业新跨越
中金在线· 2025-11-07 10:56
行业战略方向 - 中国乳业坚持专业化、国际化和高质量的发展路径,深化创新赋能与全球协同,以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跨越升级[4] - 行业处于优化结构、转换动力的关键期,各方呼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促进全球乳制品贸易高质量发展[6] - 面对经济与行业周期挑战,行业需凝聚共识、加快重构,通过产业优化升级实现从乳业大国向乳业强国的跨越[12]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数智升级、品牌引领和绿色转型四位一体打造乳业新质生产力[14] - 公司实施双轮驱动战略,构建覆盖全年龄段和多元化场景的产品体系,并通过供应链优化扩大国产替代规模[21] - 公司持续强化品牌矩阵与国际化布局,旗下高端品牌特仑苏年销售额突破300亿元,成为全球乳业第一大单品[16][17] 科技创新与智能制造 - 公司加强自主研发,在育种、益生菌和深加工产品领域实现自主创新,并建成全球液态奶行业首座灯塔工厂[14] - 公司武汉工厂被认证为全球最大单体低温酸奶工厂,展现了在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14] - 公司发布中国首款原制马苏里拉奶酪,标志着国产奶酪已具备与国际品牌竞争的实力[21] 市场机遇与品类拓展 - 中国奶酪市场处于跨越升级关键阶段,随着渗透率提升和消费场景拓展,千亿规模将加速到来[19] - 奶酪产业在提升乳制品附加值和促进奶业深加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19] - 公司积极布局东南亚市场,并有望依托国内奶源与成本优势实现奶酪原料的规模化出口[21] 可持续发展实践 - 公司在全产业链践行绿色战略,建成37座国家级绿色工厂和两座零碳工厂,并推广绿色包装[17] - 公司将沙漠修复与产业发展结合打造有机产业链,并达成中国首单零毁林大豆采购协议[17]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科漂”逐梦
新华社· 2025-11-07 10:2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 出,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 科大硅谷正践行这一要求,通过应用场景搭建等精准政策与包容环境,让青年人才潜心攻关、推动成果 转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青春动能。 0:00 "科漂"一词源于合肥。在科大硅谷,怀揣科技创业梦的青年人,从五湖四海汇聚而来。这里以细致高效 的服务,助力"科漂"扎根逐梦。 如果漂是"逐浪",那"科漂"就是为了"造船",漂的方向,就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之处。 记者:幸培瑜、屈彦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责编:王瑞景、卢思宇 ...
近一月953公司被调研, 半导体、高端制造成焦点,多股已大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7 09:48
券商调研活跃度与重点方向 - 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完毕后,券商调研活动趋于活跃 [2] - 11月初,调研天合光能、安集科技、立讯精密的券商家数均已超过35家,调研协创数据、通宇通讯的券商家数超过25家 [2] - 10月以来,券商对新质生产力方向兴趣浓厚,但调研行业趋于分散,电子、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电力设备等领域个股获密集调研 [2] - 券商调研动向反映市场对科技主线的持续关注,半导体、工业自动化等细分赛道是当前重点,同时机构也对医药创新、高端制造升级等领域保持密切跟踪 [2] 获密集调研的上市公司概况 - 10月1日至11月5日,A股共有953家上市公司获得券商调研 [5] - 获得40家以上券商调研的上市公司共有42家 [5] - 爱博医疗、华测检测、金盘科技是最受欢迎的三家公司,分别获得65家、64家、62家券商调研,均带有新质生产力标签 [5] - 券商同时关注移动网络游戏龙头股恺英网络、新零售概念股若羽臣,这两家公司均获得49家券商调研 [5] - 三花智控、汉钟精机、洽洽食品、吉比特均获得48家券商调研 [6] - 澜起科技、甘源食品、石头科技、九号公司-WD、水晶光电、上海家化、容百科技的券商家数均超过45家 [6] 重点调研公司的业务领域 - 爱博医疗是眼科医疗器械制造商,产品涵盖眼科手术治疗、近视防控和视力保健三大领域,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5] - 华测检测为全球客户提供一站式测试、检验、认证、计量、审核、培训及技术服务 [5] - 金盘科技是全球电力设备供应商,专注于中低压各类变压器系列、成套系列、储能系列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5] - 兆易创新为存储芯片龙头,获得55家券商调研 [5] - 阿特斯为光伏组件领域龙头公司,获得49家券商调研 [5] - 航宇科技为航天军工股,获得50家券商调研 [5] 机构调研关注点与股价表现 - 被券商青睐的多家上市公司亦是其他机构扎堆调研的对象 [7] - 10月以来,爱博医疗、三花智控、兆易创新、金盘科技、华测检测分别获得306家、284家、276家、254家、249家机构调研 [7] - 10月以来,金盘科技、阿特斯、江波龙股价分别上涨65.01%、58.33%、45.48%,涨幅居前 [7] - 爱博医疗、恺英网络、若羽臣、吉比特、石头科技、澜起科技的跌幅均超过10% [7] - 机构调研时关注技术创新、研发进度、产品规划、成本控制、外部因素变化对公司利润水平的影响 [7] - 例如,江波龙被问及存储价格上涨对公司利润水平的影响、企业级存储领域的产品布局、主控芯片的应用规划等问题 [7] - 调研金盘科技时,机构关注其在SST(固态变压器)的最新进展和技术优势 [8] 券商投资策略与配置建议 - 券商投资策略大都聚焦于高景气行业 [10] - 中信证券研究团队指出,2025年三季度,算力相关PCB、国产算力芯片龙头、存力/运力芯片龙头、果链龙头等细分板块表现相对亮眼 [10] - 未来电子行业景气度有望延续,AI仍是最大驱动力,海外算力与国产算力共振成长,先进逻辑/存储扩产有望提速 [10] - 该团队看好电子板块未来整体行情,建议关注半导体设备链、国产算力链、消费电子整体修复、海外算力链四条主线 [10] - 中金公司策略研究团队提出,11月可关注AI算力、通信设备、半导体、机器人、创新药、电池等相关产业链 [10] - 当前出口增速仍可观,带动出海企业利润率改善,工程机械、电网设备、白色家电、商用车等具备较好出海前景 [10] - 资本市场风险偏好较高提振非银金融业绩表现,可关注保险、券商板块 [10] - 中长期资金入市是长期趋势,从优质现金流、波动率及分红确定性出发,可布局消费龙头、顺周期龙头等 [10] - 财通证券策略研究团队建议11月配置方向"以内为主":新经济方面关注情绪消费(港股互联网、茶饮餐饮、金饰等)、自主可控(AI软件、AI芯片、半导体设备&材料、航发等);传统经济方面关注反内卷(硅料、煤炭、钢铁、铜冶炼等) [11]
投资中国·2025上海城市投资推介大会举行 陈吉宁致辞 龚正作主旨推介
解放日报· 2025-11-07 09:37
上海发展战略与投资机遇 -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对中国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展现出中国投资环境的长期性、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1] - 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和全球大都市,正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1] 上海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 深化科技创新,加快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 - 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2] - 国家重大战略如“五个中心”建设、浦东、临港、虹桥等重点区域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和进博会溢出效应为上海创造重大机遇 [2] - 城市治理现代化通过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和服务精细化、精准化深入推进,使上海成为全球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2] 上海城市优势与未来规划 -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经济发达、实力雄厚,创新澎湃、活力迸发,链接全球、高度开放,人文生态、宜居宜业 [3] - 未来五年是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时期,将聚力加快“五个中心”建设,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3] - 上海将提供高效服务、有力政策、优质环境,支持全球企业家、创业者、投资人在沪投资兴业 [3] 大会具体安排与参与方 - 上海市商务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规划资源局、上海国投公司负责人介绍了上海引进外商战略投资项目、产业投资合作项目、重点区域更新提升规划、产业基金和投资计划等情况 [4] - 大会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商务部共同主办,参与方包括商务部相关司局负责人、跨国公司、商协会、投资促进机构代表及上海市相关部门、各区和重点功能区负责人 [5]
2025中国水产学会范蠡学术大会在大连召开
辽宁日报· 2025-11-07 09:07
会议概况 - 2025中国水产学会范蠡学术大会于11月5日在大连召开,会议为期两天,主题为“科技创新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 [1] - 会议旨在推动水产学科领域科技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参会人员包括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代表等千余人 [1] - 会议由中国水产学会主办,大连海洋大学承办,大会名称“范蠡学术大会”源于对中国最早养鱼著作《养鱼经》作者范蠡的纪念 [1] 核心议程与报告 - 中国工程院院士包振民、陈松林分别作大会主旨报告,内容涵盖“水产学学科发展报告”和“水产种业科技现状及‘十五五’发展展望” [1] - 11位专家学者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面临的重点、热点、难点及前沿科学问题作大会主题报告 [1] - 大会同期开设“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水产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等5个分会场,进行十大领域的专题交流 [2] 重要成果发布 - 大会公布了10个2025渔业重大科技问题与难题 [1] - 会议颁发了第七届中国水产学会范蠡科学技术奖,共15个获奖成果和人员 [1] - 大会表彰了20项2025年度渔业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获奖成果 [1] 专题交流领域 - 与会专家围绕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新技术新模式、水产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进行深入交流 [2] - 专题讨论领域还包括可持续捕捞、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与水域生态修复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