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增效

搜索文档
发现报告:中金黄金机构调研纪要-20250527
发现报告· 2025-05-27 18:08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中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6月23日,是中国第一家专业从事黄金生产的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0489,是集团公司发展黄金矿业主业的主要平台,拥有国内唯一一家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地位 [3]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绩表现**: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8.59亿元,同比增加12.8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增加32.65%;基本每股收益0.21元,同比增加31.25% [8] 2. **资产注入**:黄金集团对上市公司的资产注入秉承“逐个完善、分步实施”原则,在资源探明、权证规范基础上,成熟一家注入一家,如达到披露条件将及时公告 [8][10][11][13][35][46][53][54] 3. **分红政策**:公司综合考虑未来资金需求等因素确定分红水平,利润分配方案将按规定披露 [10][22][46] 4. **成本控制**:公司成本与资源秉赋、产品产量、人工成本等多重因素有关,通过开展成本管控提升行动、提升劳动效率、科技助力、系统降本、严控管理费用支出、深化能源设备管理、践行绿色低碳发展要求等途径控制成本 [11][20][46] 5. **产量规划**:公司目前在产矿山大多处于稳产状态,未来产量增量主要来源于并购及新项目投产 [11][46] 6. **存货情况**:公司存货主要为冶炼企业的原料,2025年一季度增加的冶炼原料主要为冶炼铜的原料 [12][15] 7. **套期保值**: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主要是冶炼企业原料套期保值受价格波动较大影响导致浮动盈亏,公司按规定对冶炼企业的原料进行套期保值,主要品种包含金、银、铜 [15] 8. **行业前景**:目前国际金价处于高位震荡态势,预计将继续维持高位震荡格局;铜价虽整体上涨,但波动幅度较大,预计后期铜价仍有上涨动力 [14] 9. **市值管理**:市值管理是综合性工作,公司董事会与经营层高度重视,各部门通力合作,通过提升业绩水平、狠抓安全环保、实施探矿增储、推进优质资产注入、开展多样化投资者关系工作加强与市场沟通等多方面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提升市值水平 [11][4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企业荣誉**:公司先后获得“中国证券金紫荆奖”之“沪港通最佳上市公司”、“中国证券市场20年‘最受投资者喜爱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金牛百强”、“中国蓝筹公司百强”等荣誉 [3] 2. **经营计划**:2025年公司计划生产矿产金18.17吨,冶炼金35.30吨;矿山铜7.94万吨,电解铜39.62万吨,同比变化幅度分别约为 -0.98%、 -6.98%、 -3.17%、 -0.18% [23][24] 3. **项目情况**:纱岭项目建设正积极推进,按照初步设计,稳产后矿产金年产量为10吨 [18][56] 4. **复产情况**:陕西久盛选厂已于2024年复产,凤山天承复产工作正在积极推进;金厂峪2025年第一季度已经扭亏为盈 [44] 5. **尾矿库项目**:内蒙古矿业乌努格吐山铜钼矿尾矿库加高扩容工程总投资294872.00万元,其中生产期投入共计127660.00万元,投资金额与工程量、施工难度相关,随着安全生产、生态环保要求和技术标准提升,需采用更高标准的设计和设备;三期尾矿库项目正积极推进 [29][30][42] 6. **股价影响因素**:公司股价受大盘走势、金价波动和市场偏好等多重因素影响 [38][40]
杰美特(300868) - 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活动记录表
2025-05-27 17:42
公司业绩与财务情况 - 2024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 12.4 亿部,同比增长 6.4%,与智能终端产品密切相关的配件产品市场需求相应增长 [3] - 2024 年度公司实现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为 7,074,173.83 元,综合毛利率从 2023 年的 17.78%提升到 22.93%,较上年同期增加 5.15% [5] - 2024 年公司自有品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2,050.46 万元,营业收入占比 15.82%,同比增长 7.70% [7] - 2024 年公司 ODM/OEM 业务销售毛利率为 16.74%,较去年同期提升 6.26% [7] 公司业务模式 - 业务主要分为 ODM/OEM 业务和自有品牌业务,暂无重大调整计划 [4][5] - ODM/OEM 业务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产品研发、生产并交付;自有品牌业务采用经销和网络直销模式,借助电商平台与线下经销商网络强化品牌 [5] 公司未来规划 - 2025 年 ODM/OEM 板块通过技术合作和产品研发为关键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与解决方案,确保在关键客户中份额增长 [3] - 自有品牌在决色成为“中国手机壳标杆品牌”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全球市场份额以实现盈利增长 [3] 公司费用管控与内部管理 - 从销售、管理和研发三方面精准管控费用,提升经营质量 [3] - 销售方面增强客户服务能力,优化 ODM/OEM 板块营销支出,采用数字化营销矩阵降低自有品牌获客成本 [3] - 管理方面实施预算管控制度严控运营成本,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持续收窄 [3] - 研发方面聚焦战略项目,促进创新投入高效转化 [3] 其他问题回复 - 2025 年 5 月 15 日召开的 2024 年年度股东大会已审议通过利润分配方案,将在股东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两个月内安排分红派息,具体时间关注后续公告 [4] - 二级市场股价受多种因素影响而波动,公司会做好信息披露,管理层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完成经营目标以增强投资者信心 [5] - 公司在研发与创新、规模化生产及自有品牌等方面具有先发优势,发展前景和核心竞争力具体分析可登陆巨潮资讯网查询 2024 年年度报告 [6] - 2024 年借助供应链协同降本、生产制造精益化升级及全链路成本管控体系降低产品成本,推动整体毛利率提升,ODM/OEM 业务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长 6.26%,自有品牌业务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长 1.17% [6][7] - 公司自有品牌“决色”主打“高端、商务、轻薄”,国内主流电商平台多次荣登高端手机壳品类销售榜榜首,海外业务精简区域与客户结构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7] - 公司 ODM/OEM 业务服务对象涵盖国内外知名终端厂商、大型连锁商超、潮流品牌等,与客户形成高效、良好、稳固的合作关系 [7]
蔚来孤注一掷
华尔街见闻· 2025-05-27 16:03
作者 | 柴旭晨 编辑 | 王小娟 ES6/EC6换新后不久,最便宜、肩负走量的蔚来"5系"车型迎来大手笔焕新。 5月25日晚,李斌专门为2025款ET5/ET5T办了场两小时的发布会。蔚来"5系"配置、车机系统以及底盘硬件等都得到了打磨和升级,全车多达500多处的变 动,可以说是一次中期改款极限焕新。李斌直言,"新车型的整车焕新率达到了45%,此次改款称得上是换代"。 新ET5/ET5T为了18.8英寸的W-HUD重构车头结构,为了神玑芯片重构智能域控结构,为了乘坐体验重构座椅结构,同时也将自家旗舰ET9同款的调音算 法下放,并且配备了更智能的NOMI3.0。 同时,新款ET5/ET5T进一步优化了车身重心,而且还改进了多处的车身衬套,前后悬架弹簧刚度以及前后防倾杆。全新的CDC动态阻尼悬架控制系统, 和此前高端车型上的4D全域舒适领航功能如今也成为了标配。 而为了强调ET5/ET5T的年轻、运动特性,这次蔚来还重构了EPMode功能,现在新车不仅能够在特定模式下,针对前后悬架阻尼进行更多个性化的调节, 且提供了跑山模式、漂移模式。 显然,李斌深知购买自家"5系"的年轻群体对驾控有着更高的追求,在近期小米、 ...
齐鲁石化:全流程挖潜优化推动降本增效
齐鲁晚报网· 2025-05-27 15:16
核心观点 - 齐鲁石化通过构建"全员降本、全程管控、全域覆盖"的工作体系,炼油、化工、存续三大业务板块均超额完成总部下达的目标任务 [1] - 公司以提效益、减费用、降成本为主线,围绕开源、节流、优化、管理四大维度精准施策,制定213项生产经营优化增效措施 [2] - 通过全链条优化、全维度降本、全流程攻坚等多方面举措,实现增产与降本双突破 [2][3][4] 全链条优化 - 胜利炼油厂将生产经营优化措施拆解成142项具体任务,目前已落地104项 [2] - 通过优化胜利原油脱水工艺及电脱盐操作,胜利原油加工比例显著提升 [2] - 抢抓航煤市场有利时机拓展销售渠道,同步提升加氢裂化装置负荷,4月航煤产量创近年单月新高 [2] - 科学调整原油掺炼比例、精准调控工艺参数,1月至4月特种石油焦产量增效显著 [2] - 建立"日分析+周调度"市场响应机制,动态测算产品效益,优先排产丁辛醇、高压聚乙烯等高附加值产品 [2] - 通过外采、锁定资源等手段确保丁二烯、裂解碳四、丙烯资源供应,保障橡胶装置、丁辛醇装置高负荷运行 [2] 全维度降本 - 2024年6月启动节水专项行动,实施34项精准节水措施,日取水量持续减少 [3] - 深入推进成本动因分析,将装置对标管理下沉至基层单元,力争实现固定费用同比压降5%以上 [3] - 优化原油采购流程,提升低价机会油种采购比例 [3] - 建立大宗原材料动态议价机制,天然气、煤炭等关键物资采购成本实现同比降低 [3] - 仅固定费用压降5%这一项,全年就能省出上千万元 [3] - 5月1日印发降本减费增效工作方案,将首批40个重点项目责任细化到科室、车间 [3] 全流程攻坚 - 胜利炼油厂联合检验计量中心开展专项攻关,制定10余项优化措施,加工损失率较同期下降0.06% [4] - 将各个加氢装置的负荷及关键指标列表化管理,每天统计汇总,紧盯各个产品产量 [4] - 协同外供单位优化制氢装置操作,实现加氢装置高负荷运行 [4] - 以乙烯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动态调整采购策略,4月原料成本实现同比降低 [4] - 各装置全面停用伴热线,仅蒸汽系统每月就节约下一笔不小的成本 [4]
同程旅行(00780.HK):营业收入符合指引 全年业绩释放确定性强
格隆汇· 2025-05-27 10:31
财务业绩 - 25Q1公司实现营收43.8亿元,同比增长13.2% [1] - 经调整EBITDA为11.6亿元,同比增长41.3% [1] - 经调整净利润为7.9亿元,同比增长41.1% [1] - 毛利率为68.8%,同比提升3.8个百分点 [2] - 经调整净利润率为18.0%,同比提升3.6个百分点 [2] 业务表现 - 住宿预订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23.3% [1] - 交通票务收入20.0亿元,同比增长15.2% [1] - 度假业务收入5.9亿元,同比下降11.8%(受东南亚地区安全问题影响) [1] - 其他业务收入6.0亿元,同比增长20.0% [1] - 国际机票销售量同比增长超40% [2] - 国际酒店间夜量同比增长超50% [2] 用户数据 - 平均月付费用户4650万人,同比增长9.2% [2] - 年付费用户2.5亿人,同比增长7.8% [2] - 微信平台68%的新付费用户来自非一线城市 [2] - 过去12个月累计服务旅客人次19.6亿人次,同比增长7.3% [2] 运营效率 - 管理费用率7.0%,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2] - 研发费用率11.3%,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率33.2%,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 [2] - 国际业务减亏助力盈利能力改善 [2] 行业趋势 - 国内出行需求保持高景气度 [1] - OTA渗透率持续提升 [3] - 佣金率改善趋势延续 [3] - 休闲旅游需求持续释放 [1]
同程旅行(0780.HK):利润率持续优化 核心业务内容及运营效率持续提升
格隆汇· 2025-05-27 10:31
核心财务表现 - 25Q1实现收入43.77亿元,同比+13.2%,经调整净利润7.88亿元,同比+41.1%,经调整净利率18.0%,同比+3.6pct [1] - 25Q1经调整EBITDA为11.59亿元,同比+41.3%,EBITDA利润率26.5%,同比+5.3pct [1] - 毛利率68.8%,同比+3.8pct,销售及营销开支占比33.2%,同比-2.2pct,降本增效成效显著 [1] 业务收入拆分 - 住宿预订业务收入11.90亿元,同比+23.3%,交通票务服务收入20.00亿元,同比+15.2% [1] - 核心OTA其他业务收入6.03亿元,同比+20.0%,国际机票业务量同比增超40%,国际酒店间夜量同比增超50% [1] - 度假业务收入5.85亿元,同比-11.8%,受东南亚等地线下旅行社业务拖累 [1] 用户运营与市场策略 - 25Q1月均付费用户4650万,同比+9.2%,年度付费用户2.5亿,同比+7.8%,均创历史新高 [2] - 火火联程产品预订量同比+22%,空空联程预订量同比+44%,城市通业务覆盖100多城市,累计服务1.5亿人次 [3] - 新增黑卡会员超50项权益,包括酒店免费退改、积分全额抵扣等高端服务 [3] 技术创新与AI应用 - 推出AI智能体DeepTrip,实现从推荐到决策执行的闭环,AI代码编写减轻员工20%工作量 [3] - 旅智科技AI智慧酒店解决方案帮助部分酒店人力成本下降30% [3] 多元业务与战略布局 - 艺龙酒店科技在营酒店超2500家,计划以24.97亿元收购万达酒店管理100%股权,强化酒管业务 [3] - 接送机服务订单量创3年新高,国际接送服务增长显著 [3]
启动大规模重组计划 日产汽车“自救”
中国经营报· 2025-05-27 10:20
财务表现 - 2024财年营业利润同比下滑87.7%至69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4.77亿元),净利润由盈转亏,从上一财年盈利4266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14.38亿元)转为亏损670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34.23亿元)[1] - 2024财年营收为12.63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287.47亿元),同比下降0.4%,营业利润率降至0.6%[3] - 汽车业务营收为11.37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660.9亿元),营业亏损达到216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7.56亿元)[4] 销量情况 - 2024财年全球销量同比下降2.8%至334.6万台,较2017财年580万台峰值大幅萎缩[3] - 中国市场零售销量同比下降12.2%至69.7万台,欧洲和日本本土市场销量分别下降2.9%和4.8%,北美市场销量同比增长3.3%[3] - 预计2025财年全球销量同比下降2.9%至325万台,其中中国市场预计下滑18%,其他市场预计增长1%[4] 重组计划 - 推出"Re:Nissan"大规模业务重组计划,目标到2026财年实现汽车业务正营业利润和自由现金流[2] - 计划削减5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48.67亿元)成本,其中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各削减2500亿日元[7] - 计划到2027财年前裁员2万人(占员工总数15%),关闭7家工厂[2] 成本控制措施 - 成立"可变成本转型专项组",通过工程优化、采购效率最大化、重构供应链体系实现降本[7] - 组建300人跨部门"Sprint Team",提出2300个降本想法,其中800+项预计为2026财年节省750亿日元成本[8] - 暂停部分高级项目与2026年后开发项目,缩短开发周期以确保新车量产进度[8] 市场战略 - 中国是核心市场,计划到2027年夏季投放10款新能源车型以强化竞争力[11] - 正在寻求除本田外的其他合作伙伴以分担产能与成本压力,协同突破电动化、智能化技术瓶颈[9] - 转向不依赖销量的盈利模式,通过结构性改革和核心竞争力驱动成长[6][7] 行业挑战 - 全球市场环境动荡且难以预测,规划和投资挑战加剧[2] - 在新能源与智能化赛道上已显疲态,需通过成本与效率改革应对未来竞争[10] - 管理团队决策速度较慢的问题可能通过新团队(非日本籍高管+年轻日本员工)得到改善[7]
滔搏(6110.HK)2025财年业绩点评:25财年继续保持高分红 未来聚焦经营效率提升
格隆汇· 2025-05-27 10:03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0 1亿元 同比下滑6 6% 归母净利润12 9亿元 同比下滑41 9% [1] - EPS为0 21元 派息率达135 0% 高于上年同期的100 9% [1] - 单季度全渠道总销售额分别同比下滑中单位数 下滑10~15% 下滑中单位数 下滑中单位数 [1] - 2025财年毛利率同比下降3 4PCT至38 4% 经营利润率同比下降3 7PCT至5 9% 归母净利率同比下降2 8PCT至4 8% [1] - 上下半财年收入分别同比-7 9% -5 4% 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34 7% -52 9% [1] 业务分拆 - 主力品牌(Nike+Adidas)收入占比86 3% 同比下滑6 1% 其他品牌收入占比13 0% 同比下滑9 9% [1] - 零售业务收入占比85 3% 同比下滑6 8% 批发业务收入占比14 0% 同比下滑5 8% [2] - 零售业务上下半财年收入分别同比-8 9% -4 8% 批发业务收入分别同比-2 2% -9 7% [2] - 电竞收入同比增长32 4% 占总收入0 2% [1] 门店与运营 - 2025年2月末直营店5020家 较2024年2月末净减少18 3% 总销售面积同比减少12 4% 单店销售面积同比增加7 2% [2] - 存货同比减少4 5%至60 0亿元 存货周转天数为135天 同比减少1天 [3] - 应收账款同比减少43 4%至7 5亿元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14天 同比减少1天 [3] - 经营净现金流同比增加20 0%至37 6亿元 [3] 未来策略 - 公司聚焦经营效率提升 加速尾部门店关闭 线上渠道持续聚焦平台电商 内容电商以及私域的组合运营 [3] - 继续扩张品牌矩阵 成为SOARRunning和Norrona在中国市场的独家运营合作伙伴 [3] - 2023~2025财年每年派息率均超100% 近三年平均股息率为12 6% [3] - 预计全年净利率有望实现改善 下调26~27财年盈利预测 新增28财年盈利预测 [4]
传闻落地 一汽丰田销售公司总部将从北京迁至天津
经济观察网· 2025-05-27 09:58
公司搬迁 - 一汽丰田销售公司将于6月中旬从北京环球金融中心搬迁至天津工厂 [2] - 公司于2012年入驻WFC 租赁面积9000平方米 年租金达3002 4万元 [2] - 搬迁消息最早于2024年7月传出 涉及人员调整和优化 [2] 销售表现 - 2021-2024年零售量分别为84 6万 79 9万 80 2万 79 8万辆 增速7 5% -5 6% 0 3% -0 5% [2] - 2025年1-4月零售23 7万辆 同比增长15 2% [3] - 2024财年在华营收1827亿日元(约90 6亿人民币) 同比下降6 6% [3] 战略调整 - 搬迁旨在降本增效 应对电动智能转型挑战 [2] - 2017年起推进研产销一体化 2021年销售公司开始向一汽丰田汇报 [3] - 实施中国工程师主导研发 与本土企业合作加速产品迭代 [3] 行业评价 - 产销一体化有助于改善各方盈利 实现市场份额目标 [3] - 此前销售公司与生产厂为买卖关系 非从属关系 [3]
零跑汽车(9863.HK):平均单车收入持续提升 一季度毛利率超预期
格隆汇· 2025-05-27 09:57
财务表现 - 2025Q1营收100 2亿元 同比+187 4% 环比-25 6% 平均单车收入11 4万元 同比+1 0万元 环比+0 8万元 [2] - 毛利率达14 9% 同比提升16 2pct实现扭亏 环比+1 6pct 创历史新高 提升主因包括规模效应 降本增效 产品结构优化及战略合作 [2] - 归母净利润(GAAP)-1 3亿元 同比大幅减亏 利润率-1 3% 单车盈利-0 1万元 同比+2 9万元 环比-0 2万元 [2] 销量与产品结构 - 2025Q1销量8 8万辆 同比+162 1% 环比-30 6% C系列占比77 5% 同比+5 7pct [1] - 产品覆盖5-20万价格带 T03和C10已实现出海 未来三年计划每年全球推出2-3款新车 2025年将推出B系列2款车型(10-15万元) [3] 渠道与国际化 - 国内销售门店756家(289家零跑中心+467家体验中心) 服务门店449家 覆盖279个城市 2025Q1单店店效同比提升50% 计划2025年底新增覆盖80个空白市县 [3] - 海外渠道超500家(欧洲450+家 亚太近50家) 2025Q1出口7 564辆 计划2025年底启动C10马来西亚本地化组装 2026年实现欧洲本地制造 [3] 研发与战略合作 - 2025Q1研发费用8 0亿元 研发费用率8 0% 同比-6 9pct 全年智驾总投入预计8亿元 LEAP 3 5将在四大系列普及并支持终身免费OTA升级 [2][3] - 与Stellantis合作利用其全球资源实现轻资产出海 优势包括低初始投入 快速布局 灵活调整 预计2025-2027年销量分别为57 89 121万辆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