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比较基准

搜索文档
易方达基金:以投资者为本,探索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机制,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新浪基金· 2025-05-08 09:13
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 围绕公募基金行业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主题,提出优化基金运营模式、完善行业考核评价制度、提升权益投资规模与占比、建设一流投资机构、守牢风险底线等政策举措 [1] - 督促行业机构树牢以投资者最佳利益为核心的经营理念,恪守信义义务,提升服务实体经济与国家战略、促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综合能力 [1] - 提出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费率机制,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建立健全基金公司收入报酬与投资者回报绑定机制 [1] 浮动费率机制改革 - 目前我国主动权益类基金主要采用固定费率模式,按基金资产净值的一定比例收取管理费 [2] - 2023年7月证监会启动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提出在固定费率产品为主基础上研究推出更多浮动费率产品试点 [2] - 2023年8月25日首批20只浮动管理费率产品获证监会注册批复,成立以来均平稳运行 [2] - 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根据持有期间产品业绩表现确定适用管理费率水平 [2] - 业绩表现符合同期基准适用基准档费率,明显低于基准适用低档费率,显著超越基准适用升档费率 [2] 业绩比较基准约束 - 制定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监管指引,明确业绩比较基准的设定、修改、披露、持续评估及纠偏机制 [3] - 引导行业机构严谨客观选用业绩比较基准,发挥其在确定产品定位、明晰投资策略、表征投资风格等方面的功能 [3] -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对基金经理的投资行为约束,保障产品风格稳定性,帮助投资者评估基金业绩表现 [3] - 易方达基金将增加发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率主动权益基金,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作用 [3] 行业考核评价与权益投资 - 改进和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与投资者利益更紧密绑定,重视中长期价值创造 [4] - 围绕"五篇金融大文章"、实体经济与国家战略、新质生产力等方向持续布局主动权益基金和各类指数基金 [4] - 创新推出更多与基金业绩挂钩、投资者回报绑定的浮动费率基金产品,提升公募基金权益投资规模与占比 [4] 建设一流投资机构 - 强化核心投研能力建设,推出含权中低波动型、资产配置型基金,完善适配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需求的产品谱系 [4] - 加大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研究应用,打造企业级人工智能应用生态 [4] - 提升服务投资者水平,实施顾问式客户服务转型,开展基金投顾业务,提升资产管理和综合财富管理能力 [4] 合规风控与金融文化 - 加强合规风控的主动性、前瞻性,保障业务规范稳健运行,守住风险底线 [4] - 以投资者最佳利益为导向,弘扬和践行"五要五不"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5] - 发挥功能性,建设符合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公募基金行业,为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做贡献 [5]
关注业绩比较基准锚定作用 创新浮动费率产品有望落地
中国证券报· 2025-05-08 04:41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 - 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 [1] - 首批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创新浮动费率产品有望面世,超20家基金公司即将上报相关产品 [1][2] - 新机制将打破"旱涝保收"的固定费率模式,将基金管理人激励与投资者回报深度绑定 [1] 创新浮动费率产品设计 - 管理费由"基础管理费+或有管理费+超额管理费"构成,计费方式取决于年化收益率与业绩比较基准的对比及持有时间 [2] - 与以往产品不同,新机制将根据不同投资者持有不同基金份额的实际收益情况差异化收取管理费 [2] - 业绩比较基准作为锚定,超越基准时管理费上升,未达基准时管理费或大幅减少,改变基金公司盈利逻辑 [2] 监管政策导向 -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将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业绩差的必须少收管理费 [3] - 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将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 [3] - 头部公募机构未来一年内发行的主动权益产品中浮动费率机制产品占比不低于60% [3] 信息披露要求 - 修订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信息披露模板,强化业绩表现及管理费分档收取的信息披露 [4] - 综合展示产品中长期业绩、业绩比较基准对比、投资者盈亏情况、产品综合费率水平等信息 [4] 浮动费率机制发展历程 - 2019年底推出逐笔计提业绩报酬的浮动费率产品,对年化收益率超过8%的部分按20%提取业绩报酬 [5] - 2023年8月获批20只浮动费率产品,分为与规模、持有时间、业绩挂钩三类 [5][6] - 截至5月6日,大部分产品实现正收益,部分产品回报率超过28%-40% [6]
公募业重大改革!多方位详解来了
证券时报· 2025-05-07 20:28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作用 《行动方案》从优化基金运营模式、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守牢风险底线、强化监管执法、促进高质量发展等六方面提出了25条改革措 施,着力引导行业机构努力实现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形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拐点",加快建设一流投资机构。 具体来看,《行动方案》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行业考核评价体系,将业绩比较基准对比、基金利润率等直接关乎投资者利益的指标引入考核体 系。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在本次公募基金改革中发挥着较为关键的作用。"业内人士指出,这既关系到新的浮动管理费率产品的整体架构,也关系到基 金公司、高管及基金经理的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 通俗地说,业绩比较基准相当于基金投资的"锚"和"尺",是基金公司根据产品类型、投资策略等因素选择的参考标准。其中"锚"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明晰投资风 格、约束投资行为,防止基金产品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大幅偏离产品名称和定位;"尺"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衡量基金是否跑赢市场,并据此对基金公司高管和 基金经理进行考核。从境外成熟市场经验看,业绩比较基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投资者对自己所投资的产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并对这类产 ...
业绩比较基准成 “锚”和“尺”,公募收费模式、绩效薪酬将与业绩挂钩
第一财经· 2025-05-07 19:01
公募基金改革方案核心内容 - 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 [1] - 改革重点包括推行浮动管理费模式、改革绩效考核机制、降低投资者成本、强化信息披露等 [3][5][6] 业绩比较基准的作用 - 业绩比较基准是基金投资的"锚"和"尺",用于明晰投资风格、约束投资行为,并衡量基金是否跑赢市场 [2] - 将制定监管指引,明确业绩比较基准的设定、修改、披露及纠偏机制,对选用行为实施严格监管 [3][4] 浮动管理费模式实施细节 - 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推行浮动管理费模式,费率根据业绩表现分三档(基准档/低档/升档) [3] - 头部机构需在一年内发行此类基金数量不低于其主动权益类基金发行量的60% [3] - 同步修订信息披露模板,强化业绩表现、管理费分档、投资者盈亏等信息的综合展示 [4] 绩效考核机制改革 - 要求基金公司建立以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降低规模排名、收入利润等经营性指标权重 [5] - 基金投资收益指标需涵盖产品业绩(净值增长率、基准对比)和投资者盈亏(利润率、盈利占比) [5] - 高管考核中投资收益指标权重不低于50%,基金经理考核中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 [5] - 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 [5] 薪酬管理机制调整 - 薪酬管理需与投资收益挂钩,强化强制跟投比例与锁定期要求 [6] - 对三年以上业绩低于基准超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绩效薪酬需明显下降;显著超越基准的可适度提高 [6] - 落实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制度,对违法违规人员薪酬依法追索扣回 [6] 行业评价体系优化 - 将投资者盈亏、业绩比较基准对比、权益类基金占比等纳入基金公司评价指标体系 [6] - 构建以五年以上长周期业绩为核心的评价评奖体系,杜绝短期排名导向 [6] -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对比结果在考核评价中的运用,体现"奖优罚劣"导向 [7]
三年业绩跑输基准超10个百分点要降薪!公募基金迎重磅改革
南方都市报· 2025-05-07 17:41
公募基金改革核心举措 - 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系统性提出25项改革举措,重点解决"旱涝保收""重规模轻回报""风格漂移"等行业问题 [2] - 改革目标为形成"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的良性循环,强调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2] 管理费与业绩挂钩机制 - 建立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新设主动权益类基金按业绩比较基准分档收费(基准档/低档/升档费率) [5] - 头部机构需在一年内发行浮动费率基金占比不低于主动权益类新发产品的60% [5] -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监管,明确其设定、修改及纠偏机制,约束投资行为 [5] 透明度与成本优化 - 修订权益类基金信披模板,强化中长期业绩、费率和投资者盈亏等关键数据展示 [6] - 调降认申购费、销售服务费及指数基金/货币基金管理费率,推动降低登记结算等固定费用 [6] 考核评价体系改革 - 基金公司高管考核中投资收益指标权重不低于50%,基金经理考核中产品业绩权重不低于80% [7] - 实施长周期考核:三年以上业绩考核权重不低于80%,加分指标权重提升50% [7] - 行业评价以五年以上业绩为核心,提高投资者盈亏和基准对比权重,打击短期排名导向 [8] 薪酬与跟投约束 - 基金经理三年业绩低于基准超10个百分点需降薪,显著超基准可适度提薪 [8] - 强制跟投比例与锁定期要求,绩效薪酬延期支付,违规者追索扣回薪酬 [8] 权益投资规模提升 - 监管分类评价显著提升权益类基金权重,支持主动权益基金创新和指数基金发展 [9] - 优化权益类基金注册流程,销售机构评价纳入保有规模、投资者持有期限等指标 [9]
罕见!ETF更换跟踪指数,什么情况?
券商中国· 2025-04-22 14:59
基金更换跟踪指数及业绩比较基准 - 近期基金公司频繁更换基金"零部件"包括业绩比较基准、跟踪指数、基金经理、销售或托管机构等以提升运行效率 [2] - ETF更换跟踪指数较为少见但永赢基金将旗下永赢深证创新100ETF跟踪指数由"深圳创新100"变更为"深证100" [2][4] - 富荣基金调整富荣富兴纯债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从中债综合指数变更为中债综合全价指数 [3] - 中信建投基金将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混合基金基准从中证1000+恒生指数变更为北证50指数为主 [3] - 摩根科技前沿混合基金将股票指数权重从60%提升至80%以更好体现资产配置特点 [4] 更换目的及行业观点 - 所有更换动作均指向提升基金运作效率包括销售募集和投资业绩两方面 [6] - 为提升销售会更换渠道机构为提升业绩会更换经理或基准指数 [6] - 基金产品相当于"孩子"其"零部件"和社会关系只要合规且不损害持有人利益即可更换 [6] - ETF更换指数需经过变更注册和持有人大会等程序监管部门会关注新旧指数相似度 [7] 永赢ETF案例深度分析 - 永赢深证创新100ETF成立于2021年6月规模从3.87亿元降至不足1亿元成立以来亏损28% [8] - 该ETF日成交金额多在10万至100万元区间远低于机构配置要求的日均1亿元门槛 [8] - 新指数深证100为宽基指数比原策略指数深圳创新100具有更大市场容量和流动性潜力 [9] - 深证100指数包含宁德时代等100只深市龙头股定位为创新型成长型企业旗舰指数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