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波

搜索文档
红利低波ETF(512890):震荡市中的“稳稳幸福”,年内回报超4%强势尽显!
新浪基金· 2025-06-10 14:20
市场表现 - 沪指区间涨幅1.43%,创业板指数区间跌幅3.75%,最大回撤-11.58% [1] - 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H30269)逆势上行,年内涨超2.84% [1] - 红利低波ETF(512890)年内回报4.16%,表现亮眼 [1] 政策支持 - 国务院强调"吸引更多耐心资本、长期资本",政策信号清晰指向长期投资、价值投资 [3] - 红利低波策略聚焦盈利稳定、持续高分红、估值合理的优质企业,与"耐心资本"理念高度契合 [3] 资金流向 - 红利低波ETF自年初累计流通规模增加40.47亿,规模突破174.46亿创历史新高 [4] - 资金涌入高股息、低波动"资产堡垒",寻求确定性收益 [4] 资产配置 - 银行理财收益率持续下行、存款利率调降,优质生息资产稀缺 [5] - 红利低波指数成份股平均股息率显著高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及主流理财产品收益水平 [5] 策略优势 - 指数严选连续分红、股息率高且盈利稳定的公司,如优质银行、公共事业、资源龙头等 [6] - 通过波动率筛选机制,降低组合整体波动,提升持有体验 [6] - 中证红利低波指数长期表现跑赢大盘,熊市和震荡市中抗跌韧性显著 [6] - 红利低波ETF(512890)紧密跟踪指数,费率低廉,交易便捷,分散个股风险 [6] 市场展望 - 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区间,经济复苏曙光已现 [7] - 红利低波资产具备"高股息提供安全边际,低波动提升持有信心"的双重优势 [7] - 红利低波ETF(512890)前5个月强势表现,市场对其价值高度认可 [7]
周K九连阳! 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规模份额双双创历史新高
金融界· 2025-06-10 10:23
港股市场表现 - 恒指高开 红利板块走强 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上涨0.36% 周K冲击九连阳 [1] - 港股红利低波ETF年内份额扩容106.43% 规模增长133.48% 双双创历史新高 [1] 港股投资价值分析 - 港股具备分红优势 恒生高股息指数股息率达8% 对内地免税投资者吸引力增强 [1] - 港股在新消费 互联网科技 创新药等领域存在结构性机会 与A股形成互补 [1] - 港股市场承担企业出海 资金回流 人民币国际化三大职责 具有战略性配置价值 [1] 行业配置建议 - 高股息板块和必需消费可作为底仓配置 [1] - 全年可逢低增配科技板块(硬科技 互联网及AI) 消费板块(互联网消费 医药 大众消费) 大金融板块(香港本地股及中资股) [1] 港股红利低波ETF特性 - 综合费率0.2%为全市场最低 月度分红机制 T+0交易特性提升资金效率 [2] - 持仓以金融 能源等成熟行业为主 单一个股权重上限5% 规避股息率陷阱 [2]
低波资产需求旺盛 逾三成债基净值月内创新高
证券日报· 2025-06-10 00:17
债券基金发行与规模 - 6月9日建信宁扬60天持有期债券、宏利悦享30天持有期债券及东财30天滚动持有债券发起式3只债券基金同日发行 今年以来新成立债券基金达107只 [1] - 年内新成立债券基金合计募集规模达2048.96亿元 其中14只募集规模超50亿元 惠升和盛纯债、民生加银恒悦债券等基金募集金额均超59亿元 [2] - 债券ETF规模持续增长 截至6月6日全市场29只债券ETF总规模突破3000亿元 海富通中证短融ETF、海富通上证城投债ETF等9只单只规模超100亿元 [2] 债券基金表现 - 市场上共有债券基金3842只 超九成产品年内实现净值增长 其中1304只基金在6月份净值创历史新高 占比达33.94% [2] - 债券基金依然是低利率时代追求稳健投资资金的重要配置标的 [1] 行业趋势与机构观点 - 监管部门鼓励指数化投资 推动建立ETF快速审批通道 银行间与交易所市场互联互通政策深化增强债券ETF流动性和吸引力 [2] - 债券ETF因管理费率低、交易透明且流动性强 吸引大量个人和机构投资者 低波资产需求旺盛 [2] - 低利率时代投资逻辑依旧 市场波动使债券基金对交易资金保持吸引力 银行可通过公募基金投资债券实现"税盾"效果 银行理财可将债券基金作为拉久期和流动性工具 [3] 产品创新方向 - 基金管理人可推出更多不同种类债券基金 适配多层次投资者需求 [3] - 可通过"固收+"品种积极参与权益市场 拓展风险收益边界 发展指数基金强化产品工具属性 [4] - 应深度挖掘债券基金与国家战略结合点 锚定科技创新、绿色经济和区域发展等领域 [4]
量化信用策略:低波动与稳收益策略
国金证券· 2025-06-09 10:08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利率风格组合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配置80%利率债和20%信用债构建组合,利率债部分采用10年期国债,信用债部分配置20%的超长债(10年期AA+产业债)[1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利率债配置:10年期国债×80% - 信用债配置:10年期AA+产业债×20% - 子策略分类: - 子弹型:1年AAA同业存单×16%或3年期AA+城投债×16% - 下沉型:1年AA+同业存单×16%或3年期AA+二级资本债×16% - 久期策略:4年期AA+城投债×16%或4年期AAA-二级资本债×16% - 超长型:10年期AA+城投债×16%或10年期AAA-二级资本债×16%[45] 2. **模型名称**:信用风格组合 - **模型构建思路**:与利率风格相反,配置20%利率债和80%信用债,信用债部分包含城投债、二级资本债等品种[1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利率债配置:10年期国债×20% - 信用债配置: - 子弹型:3年期AA+城投债×64%或3年期AAA-二级资本债×64% - 下沉型:1年AA-城投债×64%或3年期AA+二级资本债×64% - 哑铃型:1年期AA+城投债×32% + 10年期AA+城投债×32% - 超长型:10年期AA+产业债×80%[45]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利率风格组合**: - 年度累计综合收益:二级超长型1.05%、产业超长型1.03%、存单子弹型0.98%[12] - 周度收益:二级超长型0.19%、产业超长型0.19%[16] 2. **信用风格组合**: - 年度累计综合收益:城投短端下沉1.04%、城投久期0.96%、二级债子弹型0.87%[15] - 周度收益:二级超长型0.23%、产业超长型0.21%[16] - 票息收益:城投短端下沉0.039%、二级债久期策略年化收益<2%[28][31]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票息收益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债券期初估值收益和持有时长计算票息贡献[1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票息收益 = 期初估值收益率 \times 持有时长$$ - 持有时长按周或月为单位[13] 2. **因子名称**:超额收益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以基准组合(如3年期AA+城投子弹型)为参照,计算策略组合收益偏离[3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超额收益 = 策略组合收益 - 基准组合收益$$ - 基准组合配置:10年期国债×20% + 3年期AA+城投债×64% + 10年期AA+产业债×16%[36]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票息收益因子**: - 城投短端下沉周度票息0.039%,波动率低位[28] - 二级债久期策略票息贡献占比约20%[31] 2. **超额收益因子**: - 城投久期策略近四周累计超额11.3bp,哑铃型10.8bp[33] - 短端策略:存单子弹型超额1.9bp(基准=1年城投子弹型)[37] - 超长端策略:产业超长型超额接近15bp(基准=7年城投子弹型)[47]
资管市场规模增长 竞争格局优化
金融时报· 2025-06-09 09:44
具体来看,2024年,公募基金行业规模达43.43万亿元,较2023年末同比增长16.56%。其中,除公募基 金公司管理的私募资管计划和养老金外,公募基金规模达32.83万亿元,同比增速高达18.93%,存量创 下历史新高,增量和增速均为3年内最高。在投资收益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总计1.93万只基金中约 有1.59万只公募基金实现正回报,占比达82.4%,平均收益为5.06%。 再从银行理财来看,根据报告,2024年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到29.9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75%,净值 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29.50万亿元,占比为98.50%;从投资者收益来看,2024年末,持有理财产品的 投资者数量达1.25亿,较年初增长9.88%,为投资者创造收益约7099亿元。 从资金端来看,银行理财与保险资产规模增速较快,2024年资金贡献幅度分别同比增长34%、20%。 在渠道端,银行理财代销渠道开放化、多元化趋势明显,理财公司合作代销机构数量继续稳步增长。报 告显示,2024年,理财公司积极拓展母行以外的代销渠道,已开业的31家理财公司中,只有两家理财产 品由母行代销,其余29家均实现跨行多渠道代销。 6月6日 ...
债券ETF总规模突破3000亿元
快讯· 2025-06-08 14:57
数据显示,截至6月6日,债券ETF总管理规模已升至3043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成为当前震荡市场中资 金追逐的"低波稳健"配置主线。随着利率中枢缓步下行,债券ETF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窗口。业内 人士表示,产品层面,债券ETF凭借流动性强、费率低、交易高效、结构透明等优势,正逐步取代传统 债基,成为资产配置中的重要工具。市场层面,债券资产的长期配置价值正持续释放。业内人士普遍认 为,尽管短期内仍面临流动性扰动与政策不确定性,但在票息"安全垫"支撑下,优质信用债与核心产业 债板块仍具备较强的底仓价值。(券商中国) ...
红利风格投资热情持续高涨,红利低波ETF(512890)单日净流入创年内新高
新浪基金· 2025-06-06 13:33
红利类资产市场表现 - 红利低波ETF(512890)自5月28日起连续6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入,6月5日单日净流入达5.98亿元创年内新高 [1] - 截至6月5日该ETF基金份额与规模连续5个交易日突破历史前高,分别达152.13亿份和177.22亿元 [1] - 年初至6月5日份额增长29.51亿份,为全市场唯一份额增长超29亿份的红利类主题ETF [1] 红利低波指数特征 - 近一年股息率6.32%,高于近十年90.2%的时间段,TTM市盈率仅7.81倍 [2] - 追踪50只连续分红、高股息率且低波动股票,适配宏观利率长期低位环境下的配置需求 [1] 产品与市场布局 - 红利低波ETF联接基金累计持有人达82.98万户,为同期唯一超80万户的红利主题指数基金 [2] - Y份额(022951)为首个规模超1亿元的"指数Y"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范围 [2] - 华泰柏瑞旗下红利类ETF管理规模突破404亿元,拥有包括首只红利ETF(510880)在内的5只策略产品 [2]
红利指数上涨的底层逻辑是什么,还能持续吗?|第386期精品课程
银行螺丝钉· 2025-06-04 16:56
红利指数长期表现分析 - 红利指数在2018年处于低估状态,市盈率约7-8倍,2019-2021年成长风格牛市期间跑输大盘(中证全指涨80%,红利指数仅小幅上涨),但2022-2024年表现强势,部分红利基金净值上涨50%-80% [5][6][7][8] - 中证红利指数自2004年底以来年化收益率8.73%,考虑分红后达12.52%,长期增长率为8%-9%叠加3%-4%股息率 [13][14] 红利指数基金四大收益来源 1 低估买入与估值提升 - 2018至2025年5月,中证红利市盈率从7-8倍升至9-10倍,估值提升贡献收益 [17][18][19] - 政策推动(如国企提高分红比例)及指数调仓规则(调入低市盈率成分股)是估值提升主因,例如2024年12月调出成分股平均市盈率36.83倍,调入仅9.69倍 [22][23][24] 2 盈利增长 - 2022-2024年红利指数净利润增长稳定,支撑近期表现,但2020年曾出现下滑,未来盈利增速可能放缓至5%-6% [27][37][38] 3 股息率提升 - 当前红利指数股息率达5%-6%,显著高于2012-2014年的4%-5%,政策推动下A股分红比例从30%-40%提升至40%-50%,2024年现金分红总额达2.4万亿元 [30][33][34] 4 规则优化 - 演化后红利指数(如沪港深红利成长低波动)增加盈利成长性、市值波动等筛选条件,长期回报优于初代指数(中证红利) [40][43][44] 政策影响 - 2023-2024年多项政策(如新国九条)强制提高分红,对低分红公司限制减持并实施风险警示,推动股息率结构性上升 [33]
中证银行ETF(512730)窄幅上涨,沪农商行纳入沪深300后再涨5.68%
新浪财经· 2025-06-04 14:53
银行ETF及成分股表现 - 中证银行ETF(512730 SH)上涨006% 主要成分股中沪农商行上涨568% 江苏银行上涨090% 光大银行上涨074% 民生银行上涨045% 长沙银行上涨170% [1] - 昨日银行股表现强势 沪农 渝农 兴业涨幅靠前 [1] 驱动银行股上涨的核心因素 - 中美关税战反复导致市场风险偏好下降 低波动银行股受青睐 [1] - 沪农商行被纳入沪深300和上证180 渝农商行被纳入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 带来被动指数基金增量配置资金 [1] - 兴业银行大股东主动转股 带动市场预期变化 有望推动兴业转债两年内实现强制转股 [1] - 公募基金改革导致银行配置偏离风格回归预期 助力银行跑出超额收益 银行股内部选择更偏公募偏好的成长风格 [1] 宏观经济与银行业展望 - 关税战扰动经济增长预期 宽货币政策有望延续 国债收益率和全社会预期回报率中长期可能下行 低波红利策略有效性料将延续 [1] - 保险预定利率或于25Q3下调50bps至20% 险资股息率容忍度有望抬升 呵护银行绝对收益 风格预计更偏保险偏好的红利风格 [2] - 银行业基本面25Q2环比25Q1边际改善 息差降幅环比收窄 25Q1银行债券投资TPL账户亏损随国债收益率回落修复 [2] 关联金融产品与个股 - 关联产品包括中证银行ETF(512730) [3] - 关联个股涵盖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工商银行 交通银行 农业银行 江苏银行 浦发银行 中国银行 平安银行 民生银行等 [3]
红利低波ETF(512890)连续4个交易日获净流入,最新规模突破170亿元
新浪基金· 2025-06-04 14:12
红利风格市场关注度升温 - 5月下旬以来红利类ETF资金净流入规模持续扩大 红利低波ETF(512890)连续4个交易日实现净流入 累计吸引7.9亿元资金布局 是全市场同期仅有的净流入超7.5亿元的红利主题ETF [1] - 红利低波ETF(512890)是市场首只红利低波主题ETF 也是第二只规模突破百亿元的红利主题ETF 最新基金规模与份额分别为171.51亿元、146.79亿份 均创历史新高 [1] 红利低波指数投资价值 - 红利低波指数近一年股息率达6.3% 与无风险收益率差值处于近十年97.85%高位区间 高股息、低估值属性使其成为资金追求长期稳健增值的重要选项 [2] - 政策推动险资、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 红利低波ETF(512890)有望成为增量资金布局红利类资产的理想标的 [2] 基金分红与持有人结构 - 红利低波ETF联接基金将于6月6日分红 每10份分红0.05元 该基金已连续20个月实现月月分红 累计分红总额超2亿元 [2] - 截至2024年年报 该联接基金累计持有人户数达82.98万户 是同期市场仅有的持有人户数超80万户的红利主题指数基金 其Y份额成为首个规模超过1亿元的"指数Y" [2] 华泰柏瑞在红利指数领域的布局 - 华泰柏瑞在红利指数投资领域拥有超过18年管理经验 2006年即开始前瞻布局 旗下产品包括首只红利主题ETF(510880)和首只QDII模式港股通红利ETF(513530)等5只"红利全家桶" [2] - 截至6月3日 华泰柏瑞旗下红利类主题ETF管理规模近400亿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