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险资金
icon
搜索文档
600亿险资长投试点扩容,中小险企入局
环球网· 2025-05-29 12:19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进展 - 第三批600亿元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机构陆续获批,中邮保险及中邮保险资管获批规模达100亿元 [1] - 中汇人寿、农银人寿、交银人寿等银行系险企有望成为第三批试点参与机构,这些中小机构资产体量均在千亿以上 [1] - 第三批试点全部批复后,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总金额将增至2220亿元 [1] 试点模式创新 - 第三批试点出现私募基金管理人与出资人来自不同险资系统的新情况,即私募基金管理第三方保险资金 [3] - 多家中小险企选择在其他保险资管公司发起的私募基金上"搭便车",以提高参与效率和成功率 [3] - 国寿资产拟联合相关机构发起400亿元的鸿鹄基金三期,出资方包括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及多家中小险企 [3] 试点政策效果 - 试点采用权益法核算、OCI资产计量等会计方式,有助于降低权益市场波动对保险公司利润表的影响 [4] - 入市险资私募证券基金享有配套优待政策,有助于提升保险公司权益投资并实现长期投资 [4] - 长期投资试点有利于发挥保险资金的市场稳定器作用,促进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 [4] 参与机构动态 - 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在首批试点中各出资250亿元设立鸿鹄基金 [1] - 第二批试点有8家保险公司参与,规模合计1120亿元 [1] - 除已披露公司外,还有多家保险公司有意参与申请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4]
加速入市!2220亿增量资金!这类标的或更受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9 10:18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规模扩大 - 第三批600亿元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机构陆续获批 试点总规模将增至2220亿元 [1] - 首批500亿元试点由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通过鸿鹄志远私募基金实施 截至2025年3月已全额落地 [2] - 第二批1120亿元试点分两阶段批复:2025年1月520亿元 3月新增600亿元 [3] 试点政策与投资方向 - 2025年1月六部门联合印发方案 明确扩大试点机构范围与资金规模以解决"长钱短配"问题 [2] - 鸿鹄基金三期400亿元获批 投资标的聚焦大盘蓝筹股 要求公司治理良好/股息稳定/流动性佳 [3] - 试点创新引入私募基金管理人模式 允许管理第三方保险资金 [1] 市场影响与投资参考 - 鸿鹄基金运行实现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动态平衡 首批试点达成活跃资本市场目标 [2] - 机构建议个人投资者参考险资策略:选择稳定股息率行业 通过银行ETF(515020)等工具分散投资 [3] - 港股市场推荐关注港股通金融ETF(高银行含量)和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等标的 [3] 参与主体动态 - 试点参与方从头部险企扩展至中小保险公司 鸿鹄基金三期意向出资方包含多家中型险企 [3] - 中国人寿(601628)和新华保险(601336)作为首批试点主体 已建立成熟运作机制 [2]
险资长期投资试点扩围 中小险企将入场
证券时报· 2025-05-29 01:48
第三批试点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迎来新力量。 据证券时报记者多方采访了解,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机构正陆续获批。与前两批试点多为大型 险企不同,第三批试点参与机构将新增多家中小保险公司。参与试点的险资机构在数量和类型上实现新 突破的同时,在参与模式上也有所创新。 据介绍,鸿鹄基金三期将投资并长期持有公司治理良好、经营运作稳健、股息相对稳定、股票流动性相 对较好,且具备良好回报的大盘蓝筹公司股票。 "搭便车" 中小险企参与试点新模式 和前两批相比,第三批试点将出现私募基金管理人与出资人来自不同险资系统的新情况,即私募基金管 理人管理第三方保险资金。据了解,上述多家中小险企意向投资的鸿鹄基金三期的管理人为国丰兴华, 国丰兴华由国寿资产和新华资产共同出资成立。 新增多家中小险企 5月7日,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 期投资的试点范围,近期拟批复600亿元,为市场注入更多的增量资金。这也宣告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 革开启第三批试点。 据悉,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机构正在陆续获批。其中,中邮保险及中邮保险资管获批参与试 点,规模100亿元。 此外,第三批试 ...
加速入市!2220亿增量资金来袭,多家中小险企新模式入局
券商中国· 2025-05-28 16:40
5月7日,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 的试点范围,近期拟批复600亿元,为市场注入更多的增量资金。 这宣告了长期投资试点的第三批开启,待这 600亿元批复后,险资长期投资试点规模将增至2220亿元。 第三批试点新增多家中小险企 据券商中国记者多方采访了解,第三批600亿元的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的机构正在陆续获批。 其中,中邮保险及中邮保险资管获批参与试点,规模100亿元。 此外,第三批试点参与机构还有望新增多家中小保险公司。例如,中汇人寿,以及农银人寿、交银人寿等总部 在北京和上海的多家银行系险企。这些中小机构的资产体量也均在千亿以上。 国寿资产此前表示,拟联合相关机构共同发起设立鸿鹄志远(上海)私募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三期(简称"鸿鹄 基金三期"),已于5月13日获得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国寿资产和相关机构将尽快推进鸿鹄基金三期落地相关工 作,实现中长期资金尽早入市。 券商中国记者多方了解到,鸿鹄基金三期的获批金额为400亿元,其意向出资方既有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也 有前述的多家中小险企。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出现"新力量"。 据券商中国记者多方采访 ...
中信保诚人寿:坚持保险资金运用规律 服务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财经网· 2025-05-28 12:11
行业转型与政策机遇 - 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保险行业需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聚焦"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三大任务 [1] - 政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保险资金投资权益资产空间扩大,成为资本市场长期稳定资金来源 [1] - 保险资金具有期限长、规模大、来源稳定的优势,是典型的"耐心资本",能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 [2] 公司战略与投资机制 - 中信保诚人寿制定《股票中长期战略投资操作细则》,发挥保险资金长久期优势,追求中长期稳健回报 [2] - 建立量、质、效三维考核机制,将"执行国家战略"纳入考核,要求实体企业投资增速高于管理资产增速 [3] - 实施长周期考核,以"三年平均综合收益率"为导向,构建多层次风险偏好管理机制 [3] 服务实体经济方向 - 保险资金重点投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中小微企业等领域,支持国家战略 [4] - 2024年实体经济领域投资规模达2150亿元,同比增长17% [5] - 科技创新投资同比增长13%,包括杭州城西科创基金、专精特新基金及华虹半导体战略配售 [5] 绿色与基础设施投资 - 绿色低碳领域投资同比翻倍,岷江航电项目年减排115.56万吨CO₂,污水处理项目年处理污泥10.03万吨 [6] -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3%,涉及贵阳轨道交通S1线、南充高速公路等项目 [6] - 普惠养老投资增长50%,布局健康产业基金及居家养老生态圈 [7] 资本市场参与 - 保险资金权益投资重要性提升,2025年3月权益二级市场规模超410亿元 [8] - 非投连账户股票配置比例从9.5%升至12%,加仓互联网龙头、AI应用等领域 [9] - 在市场下跌阶段逆向投资,2024年9月至2025年4月三次加仓,发挥市场稳定器作用 [9] 未来发展方向 - 依托股东资源强化长期资金管理优势,为经济和资本市场提供稳定支持 [10]
保险基本面梳理106:保险资金当前配置有何特征?-20250527
长江证券· 2025-05-27 18: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一季度保险资金增配股票、债券,减配基金,预计由行业自身配置需求、政策引导以及会计准则变动驱动;未来险资考核及激励制度将向长期化发展,偿付能力将改善,保险资金配置权益的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3] 各部分总结 保险资金规模情况 - 2025年一季度保险资金规模保持高速增长,累计规模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6.7%,较2024年全年的18.1%有所下降;其中财险保险资金规模2.3万亿元,同比增长12.2%,较2024年的9.9%有所上升;人身险保险资金规模31.4万亿元,同比增长16.8%,较去年的18.9%有所下降;增速环比下降预计因总保费收入增速回落,行业整体投资收益率虽未披露,但大部分公司同环比均有改善 [8] 保险资金配置情况 - 人身险板块继续增配股票和债券,一季度债券和股票占比提升,存款与基金占比下降;债券配置比例由50.3%升至51.2%,股票由7.6%升至8.4%,长期股权投资由7.8%升至8.3%,预期由保险业自身配置需求以及政策引导驱动;基金由4.9%降至4.7%,可能受新金融工具准则下公募基金只能计入FVTPL影响 [9] 保险资金重仓行业偏好 - 保险资金持续重仓金融,减配消费;银行是第一大重仓行业,占比环比提升0.4pct;运输、电信服务板块分别环比增配1.9和0.6pct;食品饮料、公用事业、能源均有所减配,环比分别下降1.2、0.8和0.6pct;中期视角来看,保险资金重仓股股息率持续提升,从2014年的2.5%左右稳定提升至2025年一季度的3.6%左右,预计受资产负债匹配需求、会计准则变化以及外部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 [10] 看好险资增配权益原因 - 负债成本下行利好保险资金增配权益资产,随着负债成本下降,对风险资产收益率要求降低,降低权益配置难度,新准则下通过OCI账户配置高股息权益资产可降低保险公司利润波动性,更好实现资产负债匹配 [11] - 政策打破入市障碍,2024年9月以来一系列文件提出引导优化保险资产配置结构等要求,2025年5月7日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将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将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密集政策明确险资考核及激励制度向长期化发展,将改善偿付能力,提升保险资金配置权益的能力 [11]
建信期货股指日评-20250527
建信期货· 2025-05-27 09:06
报告类型 股指日评 日期 2025 年 5 月 27 日 研究员:聂嘉怡(股指) 021-60635735 niejiayi@ccb.ccbfutures.com 期货从业资格号:F03124070 研究员:何卓乔(宏观贵金属) 18665641296 hezhuoqiao@ccb.ccbfutures.com 期货从业资格号:F3008762 研究员:黄雯昕(宏观国债集运) 021-60635739 huangwenxin@ccb.ccbfutures.com 期货从业资格号:F3051589 宏观金融团队 请阅读正文后的声明 #summary# 每日报告 资料来源:Wind,建信期货研究发展部 1.2 后市展望: 外围市场方面,特朗普 23 日表示将从 6 月 1 日开始对来自欧盟的商品征收 50%的关税,而后 25 日表态称经欧盟请求将关税谈判期限延长至 7 月 9 日,美股 开盘跳水后有所回升。国内方面,一季度宏观数据展现一定韧性,且随着中美关 系缓和,二季度预期也有所修复,后续仍需观察内需的改善节奏与房地产修复情 请阅读正文后的声明 - 2 - 每日报告 一、行情回顾与后市展望 1.1 行情回顾: ...
政策推动险资入市 阳光保险发挥耐心资本作用
金融监管政策 - 金融监管总局即将批准第三批600亿元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前两批分别为500亿元和1120亿元 试点总规模将达到2220亿元 [3]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将为资本市场注入稳定动力 阳光保险集团旗下阳光人寿获准参与前两批试点 [3] 阳光保险投资动态 - 阳光人寿及阳光资管2024年1月获批以契约制基金方式参与长期股票投资 规模200亿元 [4] - 试点基金投资范围包括权益类(重点布局沪深300和恒生港股通指数成分股)、固定收益类及现金管理类工具 [4] 投资策略与理念 - 公司坚持"长期价值主义"投资理念 持续加大股权投资力度 计划在稳健基础上提升优质项目股权配置比例 [4] - 长期股权投资选择标准包括行业增长潜力、稳定现金流、清晰产业政策、优质管理团队及良好市场表现 [4] - 投资方向不预设行业偏好 根据市场发展科学评估 通过严格项目质量控制风险提高长期回报 [4] 市场定位与展望 - 保险资金作为"长钱"和"耐心资本"具有市场稳定器作用 能减轻短期波动压力 [4] - 公司未来将以"耐心资本"深耕价值创造 同时履行"金融为民"社会责任 [5] 股价表现 - 阳光保险当日股价下跌2.45%至3.19元 日内振幅2.75% 成交量最高达67万手 [2]
一周保险速览(05.16—05.23)
财经网· 2025-05-23 17:02
监管之声 - 金融监管总局将批复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规模600亿元 三批试点总规模达2220亿元(首批500亿元 第二批1120亿元)[1] 行业关注 - "车险好投保"平台运行三个月 累计注册用户67.62万个 接入32家财险公司 承保新能源汽车50.66万辆 提供保险保障4948.12亿元[2] - 一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34.93万亿元(较2024年末+5.03%) 人身险公司债券配置比例51%创历史新高 股票持仓2.65万亿元(占比超8%) 长期股权投资2.60万亿元(占比超8%)[3] - 一季度末保险业总资产37.8万亿元(同比+5.4%) 原保险保费收入2.2万亿元(同比+0.8%) 赔款与给付支出8274亿元(同比+12.2%) 新增保单249亿件(同比+20.7%)[4] 企业动态 - 国寿资产鸿鹄基金三期获批 将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5] - 国富人寿拟增资1.21亿元 注册资本从19.26亿元增至20.47亿元[6] - 中华人寿拟增资12亿元 注册资本从29亿元增至41亿元[7] - 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联合发起的200亿元鸿鹄基金二期即将入市 聚焦大市值高流动性上市公司[8] - 阳光保险拟设立200亿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投资范围含沪深300及港股通指数成分股[9]
恒指收跌283点,仍守十天线
国都香港· 2025-05-23 14:02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对2025年5月23日港股市场表现进行复盘,分析宏观与行业动态及上市公司要闻,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2][3][4] 海外与内地股市表现 - 海外市场中,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0.28%,道琼斯工业指数持平,标普500指数跌0.04%,英国富时100指数、德国DAX指数、日经225指数、台湾加权指数均下跌 [2] - 内地股市中,上证指数跌0.22%,深证成指跌0.72% [2] - 香港股市中,恒生指数、国企指数跌1.19%,红筹指数跌0.55%,恒生科技指数跌1.70%,AH股溢价指数涨0.57%,恒生期货(5月)跌0.04%,恒生期货(6月)跌0.05% [2] 港股市场复盘 - 恒指低开79点或0.3%,最多跌356点,收报23544,跌283点或1.2%;国指跌1.2%,科指跌1.7%;大市全日成交1982.29亿元,北水净入38.8亿元 [3] - 友邦、港交所、美团、腾讯等股价下滑,小米因雷军微博及新品发布股价挫2.3%,联想因上财年毛利率下滑股价跌5.4%,阿里健康泻6.4%,周大福扬4.4% [4] 宏观&行业动态 - 本港4月通胀升至2%,基本通胀率为1.3%,消费物价升幅扩大因差饷宽减上限降低,部分类别价格有升有跌 [7] - 金管局将「商业数据通」与土地注册处连接,促进银行土地查册流程自动化,简化业务流程,提升风险管理 [8] - 中证监支持科技企业境外上市,备案管理机制运行平稳,截至4月底完成242家境内企业备案,将提供更透明监管环境 [9] - 内地将批复第三批600亿元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联通前两批总规模2220亿元,银行对高新技术企业贷款按年升近20% [10] 上市公司要闻 - 金界控股主席Timothy Patrick McNally退休,副主席Philip Lee Wai Tuck 7月接任主席等职务 [11] - 小米将发布自主研发的「玄戒O1」芯片,雷军称研发艰难,公司投入135亿元,已开始大规模量产 [12] - 联想集团杨元庆发内部信,称有信心加强各市场竞争力,过去财年是业绩最佳年份之一 [13] - 阿里巴巴吴泳铭表示,未来3年将投入超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助力中国企业出海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