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具身智能
icon
搜索文档
全国首个!“上海虚实融合具身智能训练场”国家级标准化试点落沪
观察者网· 2025-09-30 12:59
近日,全国首个面向具身智能领域的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上海虚实融合具身智能训练场标准化 试点"正式获批立项。 该试点项目经国务院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由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国家地方共建人形 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 "国地中心")牵头承担,项目采用"1+N"协同推进模式,以上海国地中心主 训练场为核心、联合河南、江苏、北京石景山、深圳、重庆、河北、陕西、吉林等全国各分训练场,共 同开展标准化建设。计划围绕具身智能训练场制定80项以上紧缺亟需标准,并推动标准在全国各分训练 场开展验证实施与迭代优化。 此次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的落地,既标志着上海在人工智能重要前沿方向——具身智能领域获得关键突 破,引领全国产业发展方向,也意味着国家层面正以标准化训练场为抓手,开启了用标准统一全国主- 分训练场,联合各省市协同推进具身智能领域数据归集、标准统一、生态共建、场景落地的新征程。 | 12 | 上海虚实融合具身智能训练场标准化 | 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 | 上海市 | | --- | --- | --- | --- | | 量 | 项目名称 试点 | 承担单位 | 所属地区 |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网 ...
全国首个!具身智能领域“上海虚实融合具身智能训练场”国家级标准化试点落沪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30 12:47
近日, 全国首个具身智能领域国家级标准化试点 " 上海虚实融合具身智能训练场标准化试点 " 在国家标准 化管理委员会官网公示,该试点由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 称 " 国地中心 " )承担,将以上海国地中心主训练场统领、全国各分训练场 ( 包括河南、江苏常熟、江苏 吴江、北京石景山、深圳、河北、重庆、吉林、陕西榆林 ) 支撑的 "1+N" 模式开展,围绕具身智能训练场 制定 80 余项标准 ,在全国各分训练场推动标准验证实施与迭代优化。 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的落地,既标志着上海在人工智能最具突破性的具身智能领域获得关键性进展,也意味着国 家层面以标准化训练场为基石,开启了用标准统一全国主 - 分训练场,联合各省市数据归集、标准统一、共 建生态、场景落地的新征程。 | |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 | | 请输入关键字 | Q | | --- | --- | --- | --- | --- | --- | --- | | | 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 | | | 本站热词: 标准 通知 | | | 个 首页 | ...
“港股智能座舱第一股”博泰车联:硬软协同筑壁垒,AI串联双赛道增长新局
搜狐财经· 2025-09-30 12:03
PATEO Technology (Sha 博泰車聯網科技 30. 9月30日,博泰车联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889.HK,下称"博泰车联")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开盘价为135港元,盘中一度上涨49.47%,市值突破200 亿港元。 作为智能座舱龙头企业,"博泰车联"这一资本市场的关键一跃,将铸就"港股智能座舱第一股"。这一里程碑事件的背后,是博泰车联持续高增长的经营韧 性。2025年前5个月,博泰车联营收同比增长34.4%,延续了2022—2024年营收从12.18亿元增至 25.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4.9%的强劲态势。 更值得关注的是,博泰车联的上市并非单一企业的资本化突围,而是汽车电子领域"硬软协同+ AI"技术模式获得资本市场认可的标志性信号。 从行业维度看,双重赛道变革正形成共振。一方面,中国智能座舱行业已从"硬件堆砌"进入"效率竞争"新阶段,灼识咨询数据显示,2024-2029年行业规模 复合增长率将达18.4%,域控制器作为核心载体,其硬软协同能力成为竞争关键。 另一方面,具身智能浪潮下,博泰车联的车规级智能座舱技术内核与机器人"控制+交互"需求契合,其"域控制器硬件+擎感大模型软件+A ...
优艾智合冲刺“移动操作机器人第一股” 去年营收2.55亿亏损2亿
新浪财经· 2025-09-30 12:02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V观财报) "工业移动操作机器人 排名全球第一" 官网显示,优艾智合定位为全球领先的工业具身智能科技公司,致力于通过移动操作机器人驱动工业客 户实现智能化变革。公司为半导体、能源化工、锂电、3C及其他制造、公用事业等诸多行业提供"一脑 多态"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包含高泛化智能模型以及具备感知、移动、操作能力的多形态机器 人。 招股书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优艾智合在2017年即实现具身智能产品的销售,是全球最早探索具身 智能技术并实现规模应用的机器人厂商之一,在半导体和能源化工领域率先实现规模销售。按2024年收 入计,优艾智合在工业移动操作机器人公司中排名全球第一,市场份额达6.1%;同时在中国移动操作 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占率为7.1%,行业排名第一。 据招股书,目前该公司业务已在工业物流和巡检运维两大场景规模化落地。工业物流解决方案通常应用 于核心生产环节及厂内物流流程,实现物料╱产品的自动化运输,2022年~2024年收入分别为4664.7万 元、6244.4万元、1.38亿元。巡检运维解决方案通过降低对人工干预的依赖,实现对高风险设施的监 控,2022年~2024年收入分别为 ...
任正非亲自签发,余承东有新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12:00
记者丨倪雨晴 编辑丨 骆一帆 黎雨桐 视频丨王学权 9月29日,华为公司任命余承东为公司产品投资评审委员会(IRB)主任, 任命文件由任正非亲自签发。 目前,余承东仍然担任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掌管华为终端、鸿蒙智行等业务,截至发稿,华为官网显示余承东职务尚未更新。 据券商中国报道,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人事调整,被业内视为华为强化人工智能(AI)战略布局、聚焦核心业务突破的重要举措。 华为在《智能世界2035》报告中预测,智能世界正在加速到来,具身智能将跨越鸿沟,形成多个万亿级产业。超过90%的中国家庭将拥有智能 机器人。人类将逐渐进入全息生活空间的时代,家庭场景将迎来由技术驱动的沉浸式变革。 9月29日,余承东在其社交平台宣布鸿蒙5终端设备已突破2000万。余承东介绍,鸿蒙5终端设备从0到1000万,华为用了将近10个月的时间,而 从1000万到2000万,只用了短短2个月时间。 华为产品投资评审委员会是什么机构? 公开资料显示,产品投资评审委员会(IRB)作为华为内部关键决策机构,核心职能涵盖公司重大战略方向的资源投入评估、重点项目立项审核 及预算审批等关键环节,其核心目标是通过专业评审与把控,确保 ...
纯血VLA综述来啦!从VLM到扩散,再到强化学习方案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9-30 12:00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具身智能 之心 "公众号 作者丨 Dapeng Zhang等 编辑丨具身智能之心 本文只做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联系删文 >> 点击进入→ 具身智能之心 技术交流群 | | | 1. 介绍 机器人学长期以来一直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早期的机器人主要依赖预编程的指令和人工设计的控制策略来完成任务分解与执行。这类方法通常应用于简 单、重复性的任务,例如工厂流水线和物流分拣。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使研究者能够在图像、文本和点云等多模态数据中,利用深度学习的特征提取与 轨迹预测能力。通过结合感知、检测、跟踪和定位等技术,研究者将机器人任务分解为多个阶段,以满足执行需求,从而推动了具身智能与自动驾驶的发展。然 而,大多数机器人仍然作为孤立的智能体存在,它们通常为特定任务而设计,缺乏与人类和外部环境的有效交互。 为克服这些局限性,研究者开始探索将大语言模型(LLMs)与视觉语言模型(VLMs)引入机器人操作中,以实现更精准和灵活的控制。现代的机器人操作方法 通常依赖视觉-语言生成范式(如自回归模型 或扩散模型),并结合大规模数据集 以及先进的微调策略。我们将这些方法称为 VLA基础模型,它们 ...
港股迎来“全系列智能机器人第一股”珞石机器人:2024年销量居全球第七,率先实现具身智能商业化?
格隆汇· 2025-09-30 11:53
(原标题:港股迎来"全系列智能机器人第一股"珞石机器人:2024年销量居全球第七,率先实现具身智能商业化?) 在产品层面,珞石机器人展现出罕见的全面布局能力。根据招股书,公司是中国唯一一家能够同时量产工业机器人与协作机器人(两者统称多关 节机器人)的企业,也是港股目前唯一把三类机器人同时装进上市主体的公司,堪称港股市场的"全系列智能机器人第一股"。 2025年,具身智能(Embodied AI)不再是实验室概念,而是资本、产业、政策共同追逐的"硬科技"主线。 在这一全球性浪潮中,港交所即将迎来稀缺标的——珞石(山东)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珞石机器人)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 请,有望成为港股市场"全系列智能机器人第一股"。 根据其招股书,珞石机器人是中国唯一一家能够同时量产工业机器人与协作机器人的公司,按2024年销量计,其多关节机器人在中国本土制造商 中排名第三,在全球制造商中排名第七。值得关注的是,机器人行业正处于投资聚焦期,市场各方正密切关注企业从技术研发到实际落地的推进 情况。目前珞石机器人已经建立起全链条技术与产品体系,并已经实现量产与商业化落地。 一、全栈自研构筑护城河,三大产品线布局稀 ...
任正非亲自签发,余承东有新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11:45
杨超斌在会上表示,智能时代算力需求的爆炸式增长,驱动计算系统架构持续创新,超大带宽、超低时 延、内存统一编址的超节点已成为AI基础设施建设的共识。 华为在《智能世界2035》报告中预测,智能世界正在加速到来,具身智能将跨越鸿沟,形成多个万亿级 产业。超过90%的中国家庭将拥有智能机器人。人类将逐渐进入全息生活空间的时代,家庭场景将迎来 由技术驱动的沉浸式变革。 出品 | 21财经客户端 21世纪经济报道 9月29日,余承东在其社交平台宣布鸿蒙5终端设备已突破2000万。余承东介绍,鸿蒙5终端设备从0到 1000万,华为用了将近10个月的时间,而从1000万到2000万,只用了短短2个月时间。 部分内容引用自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倪雨晴 编辑:骆一帆) 公开资料显示,产品投资评审委员会(IRB)作为华为内部关键决策机构,核心职能涵盖公司重大战略 方向的资源投入评估、重点项目立项审核及预算审批等关键环节,其核心目标是通过专业评审与把控, 确保公司资源向核心战略目标高效倾斜,为业务发展提供精准的资源支撑与决策保障。 9月29日,华为公司任命余承东为公司产品投资评审委员会(IRB)主任,任命文件由任正非亲自签 发。 ...
任正非亲自签发,余承东有新职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11:35
9月29日,华为公司任命余承东为公司产品投资评审委员会(IRB)主任,任命文件由任正非亲自签 发。目前,余承东仍然担任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掌管华为终端、鸿蒙智行等业务,截至发 稿,华为官网显示余承东职务尚未更新。 据券商中国报道,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人事调整,被业内视为华为强化人工智能(AI)战略布局、聚 焦核心业务突破的重要举措。华为在《智能世界2035》报告中预测,智能世界正在加速到来,具身智能 将跨越鸿沟,形成多个万亿级产业。超过90%的中国家庭将拥有智能机器人。人类将逐渐进入全息生活 空间的时代,家庭场景将迎来由技术驱动的沉浸式变革。 0:00 ...
金杨股份打造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智立传感六维力产品首发交付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11:25
9月29日,金杨股份(301210)参股公司无锡智立传感发布AI六维力传感器,其打破了传统传感器在"感知 精度"与"智能分析"上的壁垒,融合了力觉多模态模型,精准捕捉细微力学变化。作为首款搭配AI端侧 芯片的传感器,它实现了数据处理效率的大幅提升,融合AI算法实现自校准。 (上图为智立传感AI六维力传感器) (智立传感向客户方交付AI六维力传感器产品) 据了解,今年以来,金杨股份加码布局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公司战略投资了国华智能,其在谐波减速 器、行星滚柱丝杠、旋转关节、直线关节及人形机器人本体方面具有深厚积累,已与知名客户进行了深 入合作。同时,公司参股投资了盈智科技,其领先的无框力矩电机和控制器技术,为人形机器人提供了 强劲而精准的"肌肉系统"与"运动控制核心";此外,公司还发起创立了智立传感,其为国内首家将力觉 多模态模型与定制化AI端侧芯片结合的传感器企业,为客户提供先进的智能传感器解决方案。 产业投资与主业协同并进,上市公司与被投企业形成双向赋能。依托自身近30年的电池精密结构件精密 制造能力,金杨股份能够为国华智能提供谐波减速器用柔轮与刚轮、行星滚柱丝杠部分零部件的前段加 工以及其他人形机器人精密 ...